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athematics版 - 专访张益唐
相关主题
让潘承彪请张老师张益唐的这个证明要什么水平的人能看懂?
some tales of mathematicans(52) (转载)对 张益唐 张老师的论文的技术讨论
张老师的成果可以是中国解析数论学派的胜利 (转载)老张与6。4
看来张老师解决这个问题没用几年,是吧,Terry Tao组织了online seminar和polymath project来研究和推进张益唐的工作
已经有大学给张老师发offer了张益唐,世外高人啊
从张老师想到我小时侯做过的一道题停时教授讲的好,现在问题是张益唐究竟“有没有罪行需要悔过”?
以车为家 苦攻难题 华人数学家首次证明存在无穷多素数对(zz)Jean-Pierre Serre 怎么评价张益唐?
由于受到张益唐影响,自学数学行不行?张老师还没有收到offer吗?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数学话题: 采访话题: 张老师话题: 孩子话题: 素数
进入Mathematic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e
发帖数: 183
1
美丽心灵
——访数学家张益唐
张益唐教授,1955年出生,1978年进入北大数学系攻读本科、研究生学位,1985年赴
美深造,1992年获Puedue大学博士学位。之后7年,他打工为生,直到1999年才成
为New Hampshire大学编外讲师。2013年张益唐在《数学年刊》发表论文,证明存在
无穷多个素数对相差都小于7000万。这是对孪生素数猜想突破性的证明,整个数学界为
之震惊。随后,张益唐成为New Hampshire大学教授,相继获得晨兴数学卓越成就奖、
Ostrowski奖、Rolf Shock奖,和Frank Nelson Cole 数论奖。2014年的数学年会上,他受
邀做了一小时的报告,这是数学界最高的待遇。在一次采访中,他曾用一句唐诗描绘过自
己当时的心情——“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采访张益唐教授的经历可谓曲折。早在2013年5月,就有朋友建议我们采访他,并且愿
意支付来回机票。可是,我们一本儿童杂志又如何能够采访到这样一位刚做出世界性突破
成果的大师呢?虽然其间也拜托了几位学术界的朋友传话,但一直未有回复,一度我们
已经放弃了。没想去年4月,张教授来到杂志社附近的Stony Brook大学做讲座。讲座结
束,不顾在一旁还在犹疑如何讨教的数学系老师和研究生们,我拿着两本《小枇杷》就
走上讲台,唐突地提出采访请求。当时我说,希望张老师作为华人孩子的role model(楷
模)接受我们的采访。张老师笑了,诚恳地说,“我怕会害了孩子。”但他还是答应接受
采访。随后,我寄去了采访问题。不久,张老师回信说,电脑没装中文输入软件,可否改
为电话采访。当我得知他正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便跟他约了面谈。
那是一个周末。张老师并不是一位健谈之人。对于“是”“否”问题,他多以点头或摇头
作答。在个人经历上,更是十分的低调和不愿渲染。想起另一位朋友曾建议“不要打扰
他”,我也不好意思穷追下去。于是,刚过半小时采访就结束了。但张老师并没有即刻让
我离开。他亲自带我参观了他工作的地方。在这里,爱因斯坦、哥德尔、冯·诺伊曼、奥
本海默都留下过足迹。即使是一块普通的草地,也让人有种朝圣的敬畏感。在张老师经常
散步的小湖边,他兴致勃勃地说起一个“重大发现”——狗到了湖边都喜欢跳下去站在水
里。我突然意识到,采访对他简直是种折磨,而一个人安静地散步,用孩子般的眼睛观测
周遭,才是让他轻松愉快的事。
没想到,访谈还没整理出来,我再次在一个私人聚会上碰见了张老师。他独自坐在一张沙
发上,听着其他客人高谈阔论,不发一言。我大吃一惊。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张老师,竟如
此无声无息地坐在我面前,连主人都不清楚他的身份。午餐时间,又有其他朋友邀约。张
老师以需要继续接受杂志采访为由推脱了。推掉了约会,他面露窃喜之色,但并没有任何
关于访谈的话要补充;我亦在三次见面,亲见了他低调朴实至极的作风后,更加觉得无从
问起。倒是他主动说,在我给的那期《小枇杷》里,他最喜欢学生和老师共同创作的话剧
《妈妈不在家》,“小孩子很可爱”。
以往的访谈里,我并未对采访对象做过大段的描述。但是,对于张老师这样的人,我们能
够从他身上学到的,远比他说出来的多。在记录采访前后的过程中,我突然醒悟,为什么
讲述纳什生平的电影叫作Beautiful Mind(《美丽心灵》)。这篇访谈也许并不能告诉家
长如何把孩子培养成数学家,但我希望,它能告诉家长,一颗安静、执着、单纯、专注的
心灵的美好与可贵。
程静(《小枇杷》主编,以下简称程):您在数论领域做出了突破性的成果——证明
“存在无穷多对素数相差都小于7000万”。请问您能用小孩可以理解的语言简单解释一
下这个猜想,以及它的意义吗?
张益唐教授(以下简称张):首先要懂素数。对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可以给出一个素数
表,从1到100内的素数,也就是质数。让他们两两配对,比如5和7,11和13,相隔
两位的就是孪生素数。那么孪生素数有没有无穷多对?如何要给予肯定地回答,就需要用
数学证明。
程:可以谈谈您现在最关注的数学问题吗?在研究数学时,最有趣和最困难的是什么?研
究数学会上瘾吗?您每天工作多少小时?周末休息吗?纯数学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高深而遥
远的学科,您会觉得孤独吗?或者说,您享受这种孤独吗?
张:我关注的依然是数论。数学最有趣的地方正是因为有挑战,我很喜欢这种挑战的感觉
——遇到很大困难,但最后克服。如果把走路想数学也加上,我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周末很少休息。我觉得孤独,但也享受孤独。
程: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是第一重要的?
张:对喜欢的东西,不要轻易放弃。人要能够承受挫折。每个人的路也许不一样,但一般
来讲,不会一帆风顺。
程:您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小就特别喜欢数学吗?有没有什么书或者人激发了您的
兴趣?您是怎样成为一位数学家的?从小学到博士,哪个阶段的训练对您最为重要?
张:我小时候喜欢发呆,从小喜欢数学,爱看《十万个为什么》。我在上海外婆家长大,
邻居都是工人。算是受了点楼下高中生的影响吧。他们看华罗庚的《运筹学》,我小学就
看了。成为数学家就是靠不断学习。在北大读本科、研究生那几年是最关键的。
程:在中学时代,学校里数学最好的学生常常会被认为是最聪明的人。与物理、化学等其
他科学比较,数学有什么特殊之处呢?数学和文学、艺术冲突吗?您认为感性思维是否跟
逻辑背道而驰呢?除了数学,您还有什么爱好?
张:数学是纯粹的逻辑思维。不像物理、化学还需要观察、实验。
数学和文学、艺术不冲突,同样都有美感。从这点讲,它们是相同的。我一直喜欢古典音
乐。
程:您曾经放弃过对数学的追求吗?怀疑过自己吗?什么是您这么多年一直坚持钻研的动
力?上次见面您提到不能去做role model,怕害了孩子们,但role model首先是种精神—
—在人生的低谷也不放弃理想。大家普遍对您博士毕业后曾经在Subway打工的经历感
兴趣。可否给孩子和家长简单说说您的故事和心路历程?
张:我怀疑过自己,但没有放弃过。如果你真的爱好的一门学科,那钻研的动力就是爱
好,不是想着将来要出名。有一种宣传让别人像我这样,苦行僧似的,这不对;尤其是对
孩子们,他们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是我有个劝告:你喜欢的东西不要轻易放弃。
我打工的经历很简单——谋生嘛,总要吃饭。不能说我完全没想过转行,但是最终不愿
意,自己否定掉了。我对物质方面的追求很低,觉得只要能活就行。对房子车子都没兴
趣。
程:Fields奖只奖给40岁以前的科学家。您认为数学是一个“吃青春饭”的学科吗?应
该尽早培养孩子,启发他对数字、逻辑的理解,还是等待他自己的爱好来驱动他呢?数学
主要是依靠天赋还是努力?
张:数学应该是年轻时做比较好,但也听说了很多岁数很大,最高80多岁的,著名数
学家仍然在继续研究,而且做的是很前沿的东西。年轻有优势,但不是过了青春期就做
不成,这是毕生的事业。就像陈省身给法国一位著名数学家A. Weil写的Basic Number
Theory(《基础数论》),用中文题了四个字:老马识途。这是英文书啊,哈哈。
对数学应该及早培养。相辅相成。我建议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注意他在哪一方面有天
赋,然后尽量朝这个方向培养。
程: 美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常被诟病泛而不深,怎样培养孩子深入钻研的习惯?奥赛班和
题海式战术到底对学数学有没有帮助?您如何看待思考和做题之间关系?做题太多会造成
思路僵化吗?该如何把握一个度?
张:我只注意过中美的区别。我认为美国至少在小学阶段对小孩的数学教育有很大缺陷,
该背的还是要背。离了计算器不会算不行。至于中国的教育是否太占用小孩的业余时间,
让孩子压力太大,是另一方面的问题。我对中国教育最大的担忧是满堂灌,这不好。
奥赛班和题海我不太了解,但是我很怀疑它对学数学的帮助。做题对思维训练有好处,做
太多有可能会造成思路僵化。这没有绝对尺度,家长根据小孩的情况把握。不能不管孩子
是否有天分非要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让孩子很难受。如果有天份,小孩应该有兴趣,让
他去做他自然要做的事。观察孩子是家长的责任。我很反对人云亦云。不要压抑孩子的兴
趣。还是要保证休息、活动的时间。
程:现在欧洲和美国大学里学数学/科学的学生人数在减少,如果要说服一个年轻人学数
学,你会说什么呢?
张: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爱好。赚钱不是一切。要找一个你喜欢做的事情,即使钱比别人
少,但如果你觉得有意义,也应该坚持。
b******r
发帖数: 86
2
赞!老张真是个实在人啊

他受

【在 c*****e 的大作中提到】
: 美丽心灵
: ——访数学家张益唐
: 张益唐教授,1955年出生,1978年进入北大数学系攻读本科、研究生学位,1985年赴
: 美深造,1992年获Puedue大学博士学位。之后7年,他打工为生,直到1999年才成
: 为New Hampshire大学编外讲师。2013年张益唐在《数学年刊》发表论文,证明存在
: 无穷多个素数对相差都小于7000万。这是对孪生素数猜想突破性的证明,整个数学界为
: 之震惊。随后,张益唐成为New Hampshire大学教授,相继获得晨兴数学卓越成就奖、
: Ostrowski奖、Rolf Shock奖,和Frank Nelson Cole 数论奖。2014年的数学年会上,他受
: 邀做了一小时的报告,这是数学界最高的待遇。在一次采访中,他曾用一句唐诗描绘过自
: 己当时的心情——“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1 (共1页)
进入Mathematic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张老师还没有收到offer吗?已经有大学给张老师发offer了
张益唐要去中科院做报告了从张老师想到我小时侯做过的一道题
主楼听张益唐报告归来以车为家 苦攻难题 华人数学家首次证明存在无穷多素数对(zz)
【张益唐在伯克利的演讲絮记】由于受到张益唐影响,自学数学行不行?
让潘承彪请张老师张益唐的这个证明要什么水平的人能看懂?
some tales of mathematicans(52) (转载)对 张益唐 张老师的论文的技术讨论
张老师的成果可以是中国解析数论学派的胜利 (转载)老张与6。4
看来张老师解决这个问题没用几年,是吧,Terry Tao组织了online seminar和polymath project来研究和推进张益唐的工作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数学话题: 采访话题: 张老师话题: 孩子话题: 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