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2 发帖数: 470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江泽民出山 为当年援华旧同事的回忆录定名作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8 19:17:03 2010, 美东)
《永恒的记忆――苏联专家基列夫的中国情结》首发式7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江泽民同志为该书定名、题名并作序。序言全文如下:
尼古拉?雅科夫列维奇?基列夫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来华工作的一位苏联专家。他于一九五四年一月来华担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设总动力专家,同广大一汽建设者共同奋斗近四年,为一汽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我当时曾同他一起工作。如今,基列夫同志已经去世十四个年头了,但我始终记得他为工作忙碌的身影和他的工作精神。我觉得很有必要写一写基列夫同志,表达我们对他的缅怀,感谢他为新中国建设和中苏两国人民友好作出的贡献。这本书侧重写了基列夫同志在一汽工作的情况,写了他同我的交往和友谊,写了他的中国情结。
基列夫同志是从苦难中成长起来的,经历了残酷战火的磨练,形成了坚韧的性格和执着的事业心。他本是一名普通工人,但他奋发努力、刻苦钻研,一边工作,一边读书,自学成才,从一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青年成为一名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技术专家。在一汽的岁月里,基列夫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中国同志极端热忱。他同一汽动力建设者们日夜拼搏,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共同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高质量地建成了一汽动力系统,并全面安全投入运行。在一汽建设的关键时刻,他一次又一次推迟归国日期,留下来同我们一起攻坚克难。基列夫同志是同他一起工作过的每位工人、技术人员、干部的良师益友,大家情谊深厚、感情真挚。在当时各方面条件都比较艰难的条件下,一汽能够三年建成投产,基列夫同志功不可没。
一九五七年,在即将离开长春回国前夕,他要我们把全厂动力师和检查员集中在一起,作了临别赠言。他对一汽动力系统哪里有薄弱环节,可能发生哪些故障,该如何处理,动力师和检查员应该如何做好本职工作,等等,事无巨细,都作了嘱咐。最后,他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动力系统的眼睛和耳朵,你们要热爱本职工作,下决心在动力系统干一辈子。你们前途无量,一汽未来正常生产需要你们,少不了你们啊!”
基列夫同志返回苏联后,始终保持着强烈的中国情结,他的心时刻与中国连接在一起。中国遭遇严重困难,他为中国朋友担忧和牵挂。中苏两国关系恶化,他心情凝重,内心深藏着对中国的深情。中国取得伟大成就,他更为中国人民欣喜。三十多年后,当他重返他曾经工作过和热爱的中国土地时,当他在莫斯科见到中国朋友时,仍想着为中国再出一点力,再作一点贡献。他深深热爱中国和中国人民,矢志不渝,令人感佩。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曾同基列夫同志在一汽一起工作的中国同事如今均年事很高,大家回忆他时都记忆犹新。基列夫同志去世后,他的夫人尼娜?吉洪诺夫娜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基列夫同志“是一个平凡的热爱劳动的人,他的一生应该说是很有价值的”。不论在自己祖国的大地上,还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基列夫同志始终如一,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毛泽东同志在他的著名文章《纪念白求恩》中写道:“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我觉得,基列夫同志身上也有这种精神。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忘记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 |
r****2 发帖数: 470 | |
d*s 发帖数: 3016 | |
X*****u 发帖数: 1780 | 4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忘记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 |
c****a 发帖数: 2421 | |
r****2 发帖数: 470 | 6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忘记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 |
n*******t 发帖数: 1296 | 7 如果这个是老江自己写的,那写得还是很有水平的,文笔流畅,感情真切,而且不卑不
亢。
泽民同志为该书定名、题名并作序。序言全文如下:
一九五四年一月来华担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设总动力专家,同广大一汽建设者共同
奋斗近四年,为一汽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我当时曾同他一起工作。如今,基列夫同志
已经去世十四个年头了,但我始终记得他为工作忙碌的身影和他的工作精神。我觉得很
有必要写一写基列夫同志,表达我们对他的缅怀,感谢他为新中国建设和中苏两国人民
友好作出的贡献。这本书侧重写了基列夫同志在一汽工作的情况,写了他同我的交往和
友谊,写了他的中国情结。
着的事业心。他本是一名普通工人,但他奋发努力、刻苦钻研,一边工作,一边读书,
自学成才,从一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青年成为一名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技术
专家。在一汽的岁月里,基列夫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中国同志极端热忱。他同一汽
动力建设者们日夜拼搏,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共同攻克一个
又一个技术难关,高质量地建成了一汽动力系统,并全面安全投入运行。在一汽建设的
关键时刻,他一次又一次推迟归国日期,留下来同? 颐且黄鸸ゼ峥四选;蟹蛲臼峭
黄鸸ぷ鞴拿课还と恕⒓际跞嗽薄⒏刹康牧际σ嬗眩蠹仪橐晟詈瘛⒏星檎嬷俊T
诘笔备鞣矫嫣跫急冉霞枘训奶跫拢黄芄蝗杲ǔ赏恫蟹蛲竟Σ豢擅弧
?: 一九五七年,在即将离开长春回国前夕,他要我们把全厂动力师和检查员集中在一
起,作了临别赠言。他对一汽动力系统哪里有薄弱环节,可能发生哪些故障,该如何处
理,动力师和检查员应该如何做好本职工作,等等,事无巨细,都作了嘱咐。最后,他
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动力系统的眼睛和耳朵,你们要热爱本职工作,下决心在动力
系统干一辈子。你们前途无量,一汽未来正常生产需要你们,少不了你们啊!”
。中国遭遇严重困难,他为中国朋友担忧和牵挂。中苏两国关系恶化,他心情凝重,内
心深藏着对中国的深情。中国取得伟大成就,他更为中国人民欣喜。三十多年后,当他
重返他曾经工作过和热爱的中国土地时,当他在莫斯科见到中国朋友时,仍想着为中国
再出一点力,再作一点贡献。他深深热爱中国和中国人民,矢志不渝,令人感佩。
家回忆他时都记忆犹新。基列夫同志去世后,他的夫人尼娜?吉洪诺夫娜给我写了一封
信,信中说基列夫同志“是一个平凡的热爱劳动的人,他的一生应该说是很有价值的”
。不论在自己祖国的大地上,还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基列夫同志始终如一,在平凡岗位
上默默耕耘,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毛泽东同志在他的著名文章《纪念白求恩》中写道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
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
【在 r****2 的大作中提到】 :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忘记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
|
r****2 发帖数: 470 | 8 老江毕竟是民国时期大户人家培养的高材生,文笔一定是不错的
【在 n*******t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这个是老江自己写的,那写得还是很有水平的,文笔流畅,感情真切,而且不卑不 : 亢。 : : 泽民同志为该书定名、题名并作序。序言全文如下: : 一九五四年一月来华担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设总动力专家,同广大一汽建设者共同 : 奋斗近四年,为一汽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我当时曾同他一起工作。如今,基列夫同志 : 已经去世十四个年头了,但我始终记得他为工作忙碌的身影和他的工作精神。我觉得很 : 有必要写一写基列夫同志,表达我们对他的缅怀,感谢他为新中国建设和中苏两国人民 : 友好作出的贡献。这本书侧重写了基列夫同志在一汽工作的情况,写了他同我的交往和 : 友谊,写了他的中国情结。
|
R*******N 发帖数: 7494 | 9 江早先饭美,梳头背林肯唱意大利歌,但炸大使馆后就清醒多了。国庆游行恢复了毛泽
东思想万岁的牌子,算是共和国开始回魂的转折点。
不过,被人当面叫dictator,不仅不以为耻,反以跟洋人谈笑风生为荣,不能不说还是
没从根子上完全断绝饭美思路。江的孙子哈佛毕业后,现在还在华尔街的高盛混。
【在 n*******t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这个是老江自己写的,那写得还是很有水平的,文笔流畅,感情真切,而且不卑不 : 亢。 : : 泽民同志为该书定名、题名并作序。序言全文如下: : 一九五四年一月来华担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设总动力专家,同广大一汽建设者共同 : 奋斗近四年,为一汽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我当时曾同他一起工作。如今,基列夫同志 : 已经去世十四个年头了,但我始终记得他为工作忙碌的身影和他的工作精神。我觉得很 : 有必要写一写基列夫同志,表达我们对他的缅怀,感谢他为新中国建设和中苏两国人民 : 友好作出的贡献。这本书侧重写了基列夫同志在一汽工作的情况,写了他同我的交往和 : 友谊,写了他的中国情结。
|
h*******2 发帖数: 3118 | 10 江FAN美不是什么问题,美国确实有他的先进性,这个要承认.问题的核心不在这,核心是
是否对自己的制度更有信心,是否真正的依靠群众.
江能治国,比那个吹货强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