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a****k 发帖数: 3457 | 1 南方报系大涮胡锡进:环球时报拒绝脑残比拒绝平庸更重要
看看谁更脑残:南方报系vs环球时报
南方人物周刊 2011/6/26
今天的《环球时报》被贴上了越来越多的标签——“愤青大本营”、“爱国贼老窝
”、“商业民族主义”等等。毫无疑问,《环球时报》是一份拒绝平庸的报纸,但正如
一位论者所说,在今天的中国,拒绝脑残,比拒绝平庸重要得多、急迫得多。
风暴眼中的胡锡进与“环球”舆论场
是否确定拿胡锡进先生与《环球时报》的话题作封面报道,一度让我们十分纠结。
必须承认,同样作为新闻纸,本刊与《环球时报》在新闻理念以及操作方式上均有
着相当差异。作为一份号称“单期销量过百万”的报纸,《环球时报》在中国拥有较大
的影响力是一个客观事实,其所宣示的立场、对公众的影响均不容忽视。对一切客观存
在,只要其构成了相当影响,理所当然地可以列入新闻选题,无论你对这种现象持何种
看法。
今天的《环球时报》被贴上了越来越多的标签——“愤青大本营”、“爱国贼老窝
”、“商业民族主义”……但正如我们在报道一位日本“右翼”、“反华分子”、“野
心家”时所说的,在对人对事评判、贴标签前,先给予充分的了解认知,才是正途,我
们的封面报道,力争呈现一个真实而复杂的胡锡进和《环球时报》,以及作为背景的近
二三十年来民族主义、自由主义、“新左派”等主要社会思潮在中国的纠葛。
报道一个真实而复杂的中国,这是不少有雄心媒体的追求,胡锡进先生和他领导的
《环球时报》也不例外,但是,各家媒体抵达“真实”的路径却大相径庭,有的媒体长
于口号与立场的宣示,却短于论据和逻辑的展开,有的则相反。口水活与智力活的取舍
,避重就轻与迎难而上的抉择,是媒体的专业水准与责任的试金石。
《环球时报》无疑是一份拒绝平庸的报纸,这一点,遍布其版面的高强度高分贝的
标题已展露无遗——《美国又叫嚷受中国排挤》、《日美相互怂恿防中国》、《美国你
别瞎搅和》、《日本右翼人性何在》、《西方国家会一一破产吗?》、《希拉里莫辱没
自己的国务卿之尊》……再如涉及国内事务的标题:《是谁在严重违背法律精神》、《
中国总能撞碎“拐点”的障碍物》、《中国应理直气壮发展网军》、《独立参选人应从
微博回归现实》……
《拒绝平庸》是今年某省高考的作文题,但正如一位论者所说,在今天的中国,拒
绝脑残,比拒绝平庸重要得多、急迫得多。
敏感瞩目的报道内容、百万级的单期发行量和“特立独行”的新闻姿态引起了官方
和民间对这张报纸的共同关注,《环球时报》一向被视为党报子报“导向性与可读性”
高度结合的一个成功典范。但是,当其掌门人胡锡进走进微博,却遭遇网民围攻,有网
友称他为“义和团总教练”,还有网友断言,“(开微博)将是你今生最后悔的事情”
1993年1月3日,《环球时报》的前身《环球文萃》创刊,4开8版,每周一期。女明
星巩俐的大幅图片占据了创刊号头版大半个版面。
促成这张报纸诞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民日报》社内部改革,“事业单位,企业
化管理”,所属各部门奖金由部门自己解决。“穷”得发不起奖金的国际部申请创办一
张子报,以期在这个新的平台上整合闲置资源,提高记者们的福利待遇。
彼时,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毕业4年的胡锡进即将作为《人民日报》国际部记
者派驻前南斯拉夫。这位空军尉官在硕士毕业当年脱掉了军装,11年的军旅生活在他身
上打下了烙印。
他在微博中写道,“我(从)18岁上军校(算)起,当了十一年兵。老政委第一次讲话
说,同学们,你们今天就算参加革命啦,大家哄笑。三十多年后想起来,军队的那一段
,对我对国家的认识垫了一块基石,我毕业后在山里的基层部队待了三年,那时的中国
很穷苦,军官们抽烟卷烟叶,周围农民来偷我们的取暖煤,我那时以为一辈子都会这么
穷。”
这段经历也直接影响到他的新闻理念,“当兵的人会有保卫这个国家的责任感,今
天舆论比较混乱,中国各种力量跟西方相比,舆论力量是最弱的一环。有时候会自觉不
自觉产生一点舆论上保卫国家的念头。”
1
当胡锡进穿行在塞尔维亚、黑山,深入前线报道波黑战争时,“三星(歌星、影星
、体育明星)高照”的《环球文萃》正尝试着以一种全新的新闻姿态来争取自己的市场
份额。它不可能像母报《人民日报》那样,凭借自己党报的龙头地位获取政治优势和经
济支持,而必须靠吸引读者、服务读者赢得生存空间。“那个时候报纸并没有一个特别
明确的方向,老百姓喜欢什么我们就登什么。”胡锡进在一次访问中这样说。
1996年他加盟《环球文萃》,担任副总编辑,时任总编辑为何崇元(现任《人民日
报》社副社长)。当时这张报纸的发行量已经从创刊之初的两万份增至15万份。1997年
,报纸更名为《环球时报》,从人物新闻、社会新闻转向国际时政新闻。
1999年5月,中国驻前南斯拉夫使馆遭遇北约轰炸;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在
国家外部矛盾凸显、民众情绪激愤的时局之下,《环球时报》一纸风行,发行量从1998
年的44.5万份,激增到148.5万份。2001年他们对“9·11”事件的深度报道,单期发行
量曾高达199.6万份。
胡锡进坦言包括自己在内的早期创办人,并没有料到《环球时报》能有如此大的影
响力,“这张报纸被时代大潮冲刷着前进,我们最初只是尽量想把报纸做好,没想特别
多。后来这个社会在变化,中国变得很重要,逐渐地,这个社会在推动着你,很多报道
越来越政治化,有时候感觉像是被这个时代抓了壮丁,它要求你一定要在政治上扮演一
个什么样的角色,做社会变化很纠结的参与者。”
1993至1996年间,他在前苏联和东欧的3年采访游历,是辨识他思想转变的一个重
要路标。
“1989年我天天在广场上,跟大家一样喊。之后经历的一些事情对我产生了影响。
我去了苏联和南斯拉夫,看到了那些国家的变化,他们的目标跟他们的实际效果正好相
反。苏联那么强大的国家,虽然有问题,生活水平跟中国比起来还是相当高的,转眼之
间就因为分裂而垮掉了。”
令他记忆深刻的还有在南斯拉夫萨拉热窝的采访经历,“那里曾经举办过奥运会。
我去的时候,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已经变成了坟地,人们穷得简直不可思议。”
他在贝尔格莱德街头,看到两个俄罗斯人卖唱,“他们来自新西伯利亚,那里曾经
是科学城啊,非常发达。他们俩过去在那里工作,现在要饭要到东欧了,一个人拉手风
琴,一个人唱,天气很冷,我把他们带回了我家。他们说感谢苏联给我们留下了几首全
世界都能听懂的歌。”
这段经历让他向西走,向左转。“西方民主实践会提供经验,帮助我们前进,处理
不好,就会引起动荡。”
当他成为《环球时报》的操盘手之后,他的政治观深刻地影响到这张国际新闻纸。
“《环球时报》是一张爱国主义的报纸,我们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参与者和拥护者,我
们有牢骚但更有信心。国家发展的机遇一旦失去,一下子就没有了。总体上,政府的权
威对中国很重要,中国太大太复杂。”
2
台湾问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国周边地区安全问题是《环球时报》最为关注
的几大焦点。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曾以《环球时报》2004年1月至6月的头版新
闻为分析对象,对其新闻关键词、新闻议程及新闻语境进行剖析:
“78条头版新闻中,有关台湾问题的占38条,约占半数。有关中美关系问题的报道
有16条,屈居第二,而且在中美关系问题报道中11条涉及台湾事务。”
敏感瞩目的报道内容、百万级的单期发行量和“特立独行”的新闻姿态引起了官方
和民间对这张报纸的共同关注,在不同话语体系、评价体系下,《环球时报》的公众形
象也是纠结的。
一方面,它被视为“把媒体议程、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紧密结合”的典范。作为体
制内最具盈利能力的媒体之一,有许多传媒学人聚焦、总结其成功经验。在中国期刊网
上检索“《环球时报》研究”,可以看到全国各地新闻院校的师生在各类新闻业务研究
杂志上发表的对该报“办报智慧”的高度评价。其中有人称赞《环球时报》通过报道国
际事件,达到塑造中国自身议程、中国政府执政形象的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教授张晓红,常年关注党报党刊,她在该校党报党
刊研究中心办公室接受了本刊采访。在她看来,《环球时报》毫无疑问是党报子报“导
向性与可读性”高度结合的一个成功典范。
但另一方面,也有学者对他们的办报理念提出质疑。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学院
教授展江(微博)曾公开批评《环球时报》中文版在国际摩擦报道中或断章取义、或歪
曲原意,表现出过于强大的民族主义,认为其操作手法击穿了客观、公正、追求真相的
职业底线。
历史学者、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平时并不大看《环球时报》,而所见的有限文章,
“水平之低,令人吃惊”。《环球》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名为《西方国家会一一破产吗
?》,其中称“公债是强权者向无权无势者借钱,是富人向穷人借钱,目的只是为了让
富人保持他的生活水准。中国和欧洲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中国很早就是平民社会,穷人
和富人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富人不能强迫穷人‘自愿’借出。而欧洲长期是森严的等
级社会,富人可以借助权势,逼迫穷人借出。”这篇文章还谈到,“西方国家的‘公债
’、‘国债’制度也一样,当世界上不再有地方可以抢劫时,这个制度连同它的高福利
、幸福生活和人权,都将一起完蛋。”
对此,袁伟时一连指出几条错误:首先,公债的定义很荒唐。概念的界定要经得起
推敲。他们忘了现在的中国政府也发公债(国债)呀。文革前,工薪阶层实际上人人都要
按一定的限额买公债的。其次,缺乏历史常识。说中国很早就是平民社会,这已值得怀
疑。他们忘了国民政府是常常向国民强迫“借债”的。例如,征收田赋,十多年后乃至
几十年后的赋税已经“预征”了。这实际上是强迫“借债”。再次,说西方的国债是靠
掠夺其他国家来还钱的,没有地方掠夺了,这个制度就要完蛋了。按照他们的逻辑,消
灭帝国主义太容易了!第四,说西方国家的公债是还不起的,说中国买美国国债是被迫
的,这些中国穷人的血汗钱会被赖掉的。这简直对外汇储备毫无常识。中国买美国国债
是一种投资,因为它的国债回报率比较稳定;而且这些国债是随时可以自由买卖的。
“散布这样的言论是与执政党的外交方针唱反调。三十年来没有美国这样的大市场
,中国不可能有如此快的发展。美国跟中国有很大的共同利益,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美
国跟中国是战略伙伴关系。美国错误的举措当然应该批判,但你作为《人民日报》集团
下的报纸,对世界一体化的趋势惊人无知,对执政党的外交方针惊人无知,实在令人震
惊。”袁伟时说。
《环球时报》中文版和英文版话语体系的差别也引起了受众的关注,今年3月30日
,《环球时报》英文版以“Three outspokenacademics”(三个敢言无讳的学者)为题对
张鸣、陈丹青和贺卫方作了报道。贺卫方先生在微博上感叹,“我们又一次看到,在中
国,媒体管理尺度的‘内外有别’。该报中文版也能如此坦率真诚,尊重事实,遵循传
媒伦理,那该多好。”
知名评论员、原凤凰卫视主持人杨锦麟认为,在中国官方话语体系的建构中,《环
球时报》确实是个独特的个案,“是一个备受争议、毁誉参半的媒体经营模式和新闻样
态”。
他同时指出,《环球时报》并没有被排除在“喉舌”范畴之外,同时这张报纸身上
还有很明显的“商业新闻学”的强烈痕迹,是另一种“苹果化”的行销和包装。
“它侧重于国际新闻,侧重于当下国际或境外新闻热点,擅长于新闻标题的耸动,
对于危机事件的新闻处理,也常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意冲动。”
中国网络传播学年会创始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系主任杜骏飞教授解析
《环球时报》时,指出它身上有着浓重的发展新闻学的特征。
“发展新闻学是第三世界国家为了抗拒发达国家新闻霸权而兴起的一股新闻浪潮,
发展新闻学认为新闻报道应该着眼于有利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事件,强调正面的、
深入的和解释性的报道。胡锡进那种为中国打气、捍卫中国的面子、国家利益至上、一
切以发展为主调的理念,在一些后发展国家新闻史上也曾有过,《环球时报》的新闻立
场不算独创。”
在他看来,《环球时报》的新闻专业主义气质并不突出,“这张报纸的商业气质比
较浓,强调市场。爱国当然没有错,但它的很多内容在迎合比较狭隘的民族主义。这种
商业气质会使得《环球时报》迅速成功,迅速受瞩目,但不容易赢得专业尊敬。”
一位《环球时报》记者承认,他们经常遇到的评价就是“商业民族主义”。在不少
同行眼中,这是一个比狭隘民族主义更让人鄙视的词汇,后者无论对错,尚不失其信仰
,而前者则纯粹是操弄意识形态当作赚取钞票的工具。
3
人民日报社大院里,《环球时报》所在那栋小楼并不起眼。“既要努力开拓,又要
十分稳妥”的大标语挂在三楼的楼梯口,十分醒目。
“这是老总编何崇元先生当年挂上的,这么多年了就一直挂在这里。”胡锡进站在
这个灯箱旁边拍照,2005年起担任《环球时报》总编辑的他雄辩、自信,也是一位每日
更新的“微博控”,他称自己是“体制内的另类新闻人”。
今年2月25日,他在新浪开通微博。他在微博上这样自我介绍:
我是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当过11年兵,作为记者,在前线报道过波黑战争和伊
拉克战争。热爱祖国,懂得这个国家的艰难。作为总编辑,我希望《环球时报》说真话
,不回避敏感问题,用我们所有报道的总和,展现复杂的世界和一个真实、复杂的中国。
开博半天时间他就收获了五千多位关注者,但留言中多数都是批评他和《环球时报
》的。有网友称他为“义和团总教练”,还有网友断言,“(开微博)将是你今生最后悔
的事情。”
网友“@灵犀青眼看世界”在他的微博后面发表了自己的评论,“终于看到《环球
时报》老大的声音了,展现了一个无比强大的中国是真,但说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
说来你自己也难相信。”
也有网友力挺他,“我觉得你挺难的,坐在这个位置上,既要说真话,又要顶住来
自各方的压力,真的不易。”
开微博不到4个月,胡锡进的粉丝已突破百万。他发的微博可以轻易就得到数百条
评论,其中批评、讽刺乃至谩骂的回帖占了一半以上。他的一位下属坦言钦佩他的承受
力,“要是我早就关了。”
胡锡进保持着非常好的风度,颇具雅量地回帖给骂他的网友,提醒他们文明措辞,
“我也可以把他们拉黑,但是我不想这么做。早就有人告诉我,上微博是要豁达一些的
,否则别来。”
有的时候,他说自己会感到委屈,“现在很多人都立场化、简单化、口号化、价值
观化,不去认真辩论和思考。说起什么事情马上就占据一个道德高地,以此居高临下。”
杜骏飞教授认为,胡锡进在互联网上的遭遇其实是《环球时报》的遭遇。一部分网
民和胡锡进所代表的《环球时报》发生冲突,是因为彼此的爱国语境是不一样的。
“《环球时报》所说‘爱国’的‘国’,初看上去是指country或者是nation的整
体概念,但今天的社会公众比较强调的是社群community,或阶层class。中国国力增长
,国家整体是繁荣的,但是很多阶层处于激烈的动荡,甚至处于相对贫困当中。有时候
,国家的整体利益与他们的阶层感受并不对称,‘国富民穷’,容易导致社会舆论的抗
议。”
在杜骏飞教授看来,“受众和《环球时报》之间,对于‘爱国’的‘国’的概念,
还可能存在更加严重的另一种差别,那就是‘爱政体’与‘爱国家’的差别。”
“更不幸的是,胡锡进他们所强调的国家概念,其本质某些时候更接近于state,
是国家机器、国家权力的一种延伸,而在公众心目中,爱国主义,通常只是爱country
而非state。当有人打着country的旗号抒发对state的拥护时,政治学上所说的‘政治
怨恨’就会因此爆发,这时,公众会把历史沉淀下来的政治怨恨发泄到任何为state说
话的媒体或者机构身上去。”
4
5月2日出版的《时代》周刊评选出了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传媒人胡舒立
是5名上榜的中国人之一,其他4位包括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专题)、国防部长梁光烈、时
尚出版人洪晃等。
在谈到自己对事业的理解时,胡舒立说在中国推进自由主义的新闻理念,需要“坚
信自己所做的,聪明地去做,并且永不放弃”。
耐人寻味的是,被外界视为与自由主义新闻理念格格不入的胡锡进也在微博中透露
了自己的职业风险,“做媒体难,得担当,敢冒险,还得智慧有度。喜欢不喜欢,这就
是中国媒体的现实环境。你要承受得起失手时必须付出的代价,以及完全不知道你苦衷
的网友的指责。”
接受本刊专访时,他说,“我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有时是和官方不一致的,我写过很
多检查,也接到过有关方面的电话,希望我们不要谈某些问题,经常有这种情况。”
他认为《环球时报》在中国传媒业的共同限制语境下做了许多可贵的尝试,并坚信
未来新闻史会给自己和《环球时报》一个正面的评价。
“这些年《环球时报》在国际报道领域突破的禁区,或许没有哪家媒体能和我们相
比。我们这一两年不断触碰敏感话题,我们该说话的时候没有沉默,这需要勇气,这样
做对于一点声音也没有,是一种进步。”
在外媒眼中,《环球时报》是一张“商业民族主义”新闻纸。英国《金融时报》称
,其成功方式“部分在于吸引中国新的民族主义,为拥护军力扩张的声浪和对西方的强
硬批评提供大量版面”。
刚刚结束的中德媒体论坛上,德国《世界报》记者这样形容胡锡进,“《环球时报
》被认为特别爱国,但胡的表现完全不同于一个干部型记者。他说,‘中国发生了很大
变化,现在可以进行批评,我们也想改进体制,但是我们不想要混乱。’他戴着鲜艳的
领带,发型让欧洲人想起披头士乐队,说话富于激情,不带讲稿。”
胡锡进表示自己留意但并不在意外媒对自己的批评,“《环球时报》自觉不自觉地
,把自己的命运和中国崛起的命运联系在一起。通过外媒态度可以看出,《环球时报》
是中国的主流报纸。外界在批评中国的时候,把《环球》一起批评。就像我们批评美国
时,经常连《纽约时报》一起批评一样,这恰恰说明我们和中国命运连为一体。这不是
不好意思的事情,这值得我们骄傲。”
来自微博的批评也同样不能动摇他的自信,“《环球时报》这么大的发行量,这意
味着大家在读我们的报纸,认同我们的立场。大多数人是支持我的。”
杜骏飞认为,胡锡进可能误解了“主流化”的新闻学意义,“首先,主流的,未必
就是正确的;其次,对主流化的追逐,过去、现在、未来都永远不可能是新闻价值的本
质。”
5
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兼执行总监、早期互联网的思想家之一尼古拉斯
·尼葛洛庞帝(NicholasNegroponte)曾经预测说,互联网的全球化,将改变我们的国家
观念。他预测,国家将会蒸发,“就像一个樟脑丸,从固体直接变成气体”,“民族主
义将不会比天花有更多的生存空间”。
然而在中国,这颗樟脑丸挥发的速度似乎要慢许多。
杨锦麟先生笑言,“在凤凰卫视,我的同事董嘉耀所主持的《军情观察室》,在凤
凰所有栏目中,收视率一直位居榜首,其他栏目再出彩再优秀,一般都无法超过这个节
目的收视率。”
究其原因,他认为随着综合国力、国际政治影响力和崛起速度的递增,中国被激活
的民族主义情绪也在水涨船高,“他们需要一个情绪的宣泄口,需要不断被调动日益高
涨的大国情怀,甚至也需要在虚幻或现实的政治情境中获得和平年代所无法获得的精神
快感。”
1989年的政治风波之后,西方国家孤立中国,国内也呈现出不少社会矛盾,在一种
有意无意的鼓励下,民族主义——往往流于极端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的氛围开始在中
国社会升温,再经由北约轰炸中国驻南使馆,中国经济迅速成长、举办奥运会等负向或
正向事件的发酵,民族主义在中国渐成一股不容忽视的思想势力,与自由主义、“新左
派”鼎立为当代中国三大社会思潮。
对美国的态度是当代中国人民族意识的一个风向标。1995年5月至8月,《中国青年
报》等单位进行了新中国历史上一次引起广泛影响的调查——《中国青年看世界》,第
一次通过对西方、对美国的看法,把中国普通青少年的国家民族意识反映出来。这次调
查结果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青少年一代表现出了明显的反美爱国情绪。调查显示,87
.1%的青年人认为美国是对中国“最不友好的国家”,同时超过5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
最反感的国家是美国,美国高居最反感国家的榜首。参与此次调查设计的学者房宁评论
,“这样的惊人数据,与人们对中国青少年一代的政治观念自80年代以来形成的印象大
相径庭,大大出乎包括调查主办者在内的许多人的意料。”
2003年的一项类似调查中,日本取代美国被列为对中国最不友好的国家、最无好感
的国家。
随后,《中国可以说不》、《妖魔化中国的背后》、《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之路》
等3本畅销书的问世,被看作中国青年一代民族意识新觉醒的标志。其中,《中国可以
说不》据说卖了300万册,成为中国建国以来最为畅销的政治评论性书籍。但就是这本
书,连作者本人都承认不够专业,有滥喊口号之嫌。“商业上的哗众取宠比较多。除了
直接赚取人民币,还包括迎合意识形态,向上爬。”袁伟时说。
《环球时报》则构成了报纸的一道风景。《美国又叫嚷受中国排挤》、《日美相互
怂恿防中国》、《美国你别瞎搅和》、《日本右翼人性何在》……尖锐耸动的标题一度
引来多方批评。
2004年7月30日,在时任总编辑何崇元的主持下,该报社委会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
,何崇元称之为“报社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转折性会议”。会上,他要求采编人员转
变思想,达成共识,“摒弃冷战心态,客观看待中外矛盾;避免情绪化,文章标题、内
容、措辞要稳妥、平和、客观;消息和资料来源要真实、可靠”。
《环球时报》一个重要的议题是中日关系,其中对日本“揭露”、“抨击”性的报
道和言论占了绝大多数。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中存在着一大批仇日甚至逢日必反的国民
,其中,历史问题的纠葛构成了对日不信任的基调。对此,袁伟时教授说,“应该将历
史真相告诉年轻人。日本曾多次侵略中国,历史事实不容否定。但是日本也帮助过中国
。20世纪初,中国在教育体制、司法体制上有过很大进步,日本在这两个方面给过中国
很大的帮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和日本渐渐成为利益共同体,贸易量非常大,就不能
再简单地鼓动对日本的仇恨。过去我们对日本的看法也是片面的,日本采用右翼否定侵
略的教科书的学校只占0.47%,承认战争罪行的是主流。日本的《读卖新闻》特别组织
了一个侵华战争的调查,根据这个调查还出了一本书,用客观数据承认日本的侵华罪行
。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南京大屠杀,咱们说是30万,他们认为是
5万。我跟日本记者说,不要说是5万,就是杀了5个人也是不正义的,这些问题上应该
毫不含糊。另外一个方面,不要老是纠缠这些历史问题。要看到世界发展趋势,中日合
作是现在的大局,要促进中日的自由贸易,进一步促进东亚的自由贸易。以欧共体为榜
样,走向区域联合,共同走向和平与繁荣。这才是一个媒体应该采取的姿态。”
杜骏飞说自己也常被这些“闪亮的标题”所吸引。“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看这张
报纸的时候很分裂。”他认为互联网攻击《环球时报》的人中间,有不少其实是经常看
《环球时报》的,“否则他们不会骂得那么准确,不会骂得那么熟练”。
“公众应该能理解《环球时报》在对外抗争上,采用发展新闻学的姿态,强调民族
利益、国家立场,是有合法性和政治意义的。但是在国内报道时,中国有那么多的苦难
,那么多的社会危机和阶层冲突,这些在《环球时报》中甚少涉及,有时还在故意遮掩
,读者就会不买账。因此,读者在读《环球时报》时,会假设其作为外交宣传的选择性
发声有正当性,而同时也会认定:其作为内政新闻的选择性遮蔽有不正当性。”
记者随机在北京一家报摊采访几位《环球时报》的购买者,公务员徐先生表示自己
经常看《环球时报》,“他们的军事报道很专业”,他也赞同胡锡进的报道理念,“西
方的确没那么友善,个人的利益要想最大化,必须在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大前提之下
”。
在读博士生小刘说这张报纸看得“很过瘾”,但另一方面他也觉得有时候言过其实
,甚至有些喜剧感,“总给人一种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感觉”。
杜骏飞说,一百万个读者并不能等同于一百万个支持者,“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
讲,群体心理是非常复杂的,瞩目不代表认同,围观不代表尊重,反对也不代表拒绝。
胡锡进先生可能过于低估了社会心理的复杂性,甚至有意忽略了这种复杂性。”
杜骏飞寄望《环球时报》通过时间完成价值观嬗变,“我们没必要对它作标签化和
污名化,在中国,成功的报纸不多,可以在国际上发声的报纸更不多,所以我真心希望
它有一天能够成长为广受新闻业尊重的报纸。”
杨锦麟先生对此并不乐观,“两胡(胡舒立与胡锡进)两极话语体系迥异,各自对新
闻价值取向和新闻事件的取态也不尽相同,我倒也希望两极两端或能互补,但看来希望
渺茫。”
对《环球时报》中文版内容日渐增多的批评,显示出中国民间思想日益独立与多元
。“我研究中国近代史,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狭隘的民族主义对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很
大的思想负担,成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对中国落后、愚昧的东西不敢批判。谁敢批评中
国的落后,就是汉奸、卖国贼。一个不接触国家机密、没有权力的平民百姓怎么去卖国
?不要用政治帽子去压制人!”年过八旬的袁伟时言辞激昂。
6
战地采访的经历赋予胡锡进一种机动、实用的办报哲学,“死在阵地上的战地记者
是最没用的,只有活着,才是战地记者的价值所在”。
他把《环球时报》生存发展的总钥匙归结为“寻找社会的最大公约数”。
他认定备受争议的《环球时报》“一直在讲真话”,“我们在走一条自己的路,讲
一些过去大家讲不出来的实话,过去不敢讲、不会讲、没讲过的真话——关于中国在世
界上的位置,当前中国的很多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在做一种基于事实本身的判断。
把世界对中国的真实看法告诉国人。过去我们印象中,国外报道中国好,表扬中国,现
在世界对中国的所有批评在《环球时报》都能听到。”
针对“《环球时报》是否会误导青年”的说法,他在多个场合表示,这是杞人之忧
,“《环球时报》不可能成为任何一个中国年轻人惟一的阅读对象,他们会阅读很多其
他媒体提供的信息,包括网上的信息。”
“你说我报道的不对可以,要说我误导了中国民众、误导了中国年轻人,这是天大
的笑话,我觉得你太不相信中国年轻人,太不相信中国民众了,你太小看他们了,他们
能被误导了?能误导中国民众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在自己的微博上,作为《环球时报》中英文版两份报纸的总编辑,胡锡进把它们的
风格进行了无缝对接。当他发出类似“中国是个堂堂正正的国家,不是地下国家。但我
们的沉默和谨慎,仍像是地下党,不敢出声”、“清华大学应该就‘真维斯楼’给一个
大方的道歉。这样道歉不丢人。……他们现在的表现更像小心翼翼的官僚机构”,“我
们总被坏消息包围。光毒食品就够受的,我们的身体都成化学试验仓了。另外要还房货
,应付办公室政治。我们还快乐得起来吗?”等等“正见”时,网友会跟帖说,“哎呦
,胡总今天人品大爆发了!”
更有趣的是,还有网友认为给他贴上“大五毛”的标签是个误会,他的真实身份其
实是“卧底”。
“我不是卧底,我不想骗有这种想法的人。”这个“复杂中国”的报道者说,“我
是个挺矛盾的人,因为这个国家这个时代挺复杂挺矛盾的。我觉着这样挺真实,一点也
不矛盾的人往往是装的。”
被贴上“愤青大本营”标签的《环球时报》编辑部同样显示出不能被一张小小标签
覆盖的复杂性。细心的读者发现他们所刊发的《中国人是不是变刻薄了》、《中国人是
不是太勤奋了》、《中国人真的很开放吗》等文章看起来也“不那么《环球时报》”。
还有一些更激愤的读者对他们表示不满。南京大屠杀70周年时,针对他们刊发的《
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的社评,有读者愤怒声讨执笔者,“我要打烂你的嘴!”
在这个标签年代,人们似乎也没有太多耐心去关注每张标签背后的复杂多姿。《环
球时报》带着属于自己的那张标签被编进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参考消息》:全世
界都夸我们好;《环球时报》:全世界都嫉妒我们好。” | t******t 发帖数: 15246 | | w*p 发帖数: 16484 | 3 正规媒体攻击别人居然用这样的语言,素质的确堪忧
【在 a****k 的大作中提到】 : 南方报系大涮胡锡进:环球时报拒绝脑残比拒绝平庸更重要 : 看看谁更脑残:南方报系vs环球时报 : 南方人物周刊 2011/6/26 : 今天的《环球时报》被贴上了越来越多的标签——“愤青大本营”、“爱国贼老窝 : ”、“商业民族主义”等等。毫无疑问,《环球时报》是一份拒绝平庸的报纸,但正如 : 一位论者所说,在今天的中国,拒绝脑残,比拒绝平庸重要得多、急迫得多。 : 风暴眼中的胡锡进与“环球”舆论场 : 是否确定拿胡锡进先生与《环球时报》的话题作封面报道,一度让我们十分纠结。 : 必须承认,同样作为新闻纸,本刊与《环球时报》在新闻理念以及操作方式上均有 : 着相当差异。作为一份号称“单期销量过百万”的报纸,《环球时报》在中国拥有较大
| l******t 发帖数: 55733 | | m*****e 发帖数: 1506 | 5 一般骂别人脑残的人自己也脑残
【在 a****k 的大作中提到】 : 南方报系大涮胡锡进:环球时报拒绝脑残比拒绝平庸更重要 : 看看谁更脑残:南方报系vs环球时报 : 南方人物周刊 2011/6/26 : 今天的《环球时报》被贴上了越来越多的标签——“愤青大本营”、“爱国贼老窝 : ”、“商业民族主义”等等。毫无疑问,《环球时报》是一份拒绝平庸的报纸,但正如 : 一位论者所说,在今天的中国,拒绝脑残,比拒绝平庸重要得多、急迫得多。 : 风暴眼中的胡锡进与“环球”舆论场 : 是否确定拿胡锡进先生与《环球时报》的话题作封面报道,一度让我们十分纠结。 : 必须承认,同样作为新闻纸,本刊与《环球时报》在新闻理念以及操作方式上均有 : 着相当差异。作为一份号称“单期销量过百万”的报纸,《环球时报》在中国拥有较大
| c***c 发帖数: 21374 | | m**l 发帖数: 11854 | 7 你有没有骂过别人脑残?
老窝
正如
结。
均有
较大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一般骂别人脑残的人自己也脑残
| a****k 发帖数: 3457 | | m*****e 发帖数: 1506 | 9 我骂人,但很少骂人脑残
【在 m**l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有没有骂过别人脑残? : : 老窝 : 正如 : 结。 : 均有 : 较大
| c**e 发帖数: 5555 | | l*****o 发帖数: 9235 | | f*u 发帖数: 5923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