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发帖数: 6388 | 1 http://cn.wsj.com/gb/index.asp?mod=WSJ_footer
Evergreen Solar的工人在组装太阳能电池板。
曾经是美国太阳能行业宠儿的Evergreen Solar Inc.本周申请破产保护,说不重组就无法与中国对手竞争。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制造业在全球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创造“绿色”就业机会所面临的困难。
太阳能电池板市场正在全球扩张。但推动需求的关键因素在于越来越低的价格,这迫使美国公司陷入与中国及其他地方的竞争对手竞相削减成本的激战。
投资银行Raymond James Financial太阳能行业分析师Pavel Molchanov说,当利润越来越萎缩时,钱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坦率的说,对一个太阳能制造商来说,在中国付工人1美元的时薪比在马萨诸塞州付工人15美元的时薪要好得多。
他说,太阳能电池板的均价去年急剧下滑,今年跌了30%。
Evergreen拒绝了记者的多次置评请求。
今年早些时候,Evergreen 关闭了马萨诸塞州的工厂。该厂于2007年在州政府和当地补贴的支持下创建,耗资4.5亿美元,雇有约800名工人。据破产文件显示,公司最大的债权人之一是州立机构MassDevelopment。
Evergreen 去年开始在中国武汉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美国其他一些太阳能公司已经将生产转移到了海外:SunPower Corp.搬到了菲律宾,First Solar Inc.迁到了马来西亚。
在依据《破产法》第11章(Chapter 11)申请重组的文件中,Evergreen 说原因是难以与拥有强大的政府和金融支持的中国太阳能公司竞争。
Evergreen还把原因归咎于欧洲减少对太阳能安装工程的补贴,以及美国未能采用支持性政策。
来自低成本中国公司的竞争或许加速了Evergreen资产负债表的崩溃,但Evergreen自身同时也在技术上押错了宝。
Evergreen开发了一种比其他公司少用多晶硅的技术。多晶硅是一种由细小单晶硅组成的物质。2008年,这种原料的价格达到每公斤400美元时,Evergreen 的太阳能电池板具有竞争力。2008年1月,Evergreen 的股价经拆股调整后收于108美元,创七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
自那以后,多晶硅价格暴跌至每公斤55美元左右。Evergreen 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其制造工艺的成本反而更高。自2008年以来该公司股价稳步下跌,周二纳斯达克股票市场(Nasdaq Stock Market)收于0.16美元。
投资银行Jefferies & Co清洁技术研究全球主管皮切尔(Jesse Pichel)说,随着多晶硅越来越便宜,Evergreen 公司无法依靠日益低廉的标准技术来竞争。
皮切尔说,中国太阳能制造商享受着政府产业政策的大量支持,受益于廉价资本、低成本电力和地产、以及比较廉价的劳动力。
全球太阳能行业正快速增长,部分原因在于政府为促进清洁能源生产提供补贴,以及电池板的价格不断下跌。
据为可再生能源开发提供支持的研究所Ren21统计,2010年太阳能光电池年产量达到240亿瓦特,较2009年翻了两倍多。Ren21是一家得到政府支持的国际研究所。
Russell Gold |
m***6 发帖数: 8479 | |
S*********4 发帖数: 5125 | 3 不奇怪,1年半以前,我就说过这个了,最后结果肯定是如此。
这个事情其实我以前也讨论过,你可以参见我的帖子《国内真正欢迎的是可以让他们吃
现成的海龟》,我贴在后面。
高端人才,尤其是顶尖人才,中国国内确实缺少。但是并不是说,高端技术和顶尖技术
,必须需要人才培养规模和水平赶上了美国以后,才能搞得出来。这里面有两点,是我
自己总结的,不当的地方,万望指教
1,水桶效应。
众所周知,水桶效应的原因是说,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反过来说,
如果有一块板坏掉了,漏水,那么其他板再上,彼此之间咬合的再严实也白搭。
这种效应可以反过来理解,想要破坏掉一个水桶,不一定需要砸掉整个水桶,只需要在
靠近桶底的地方敲上一下,砸个不大不小的口子,那么水桶里的水就会全部流掉。其他
的板子很可能依旧安然无恙。中国追赶美国,由于是追赶,不是超越,所以并不一定需
要高端/顶尖人才的规模和水平完全赶上美国,只需要几个圈内几个懂行的人回国来领
衔,捅破窗户纸,水平就能上升的很快,把中美差距缩小到几年之内。最明显的例子就
是钱学森。典故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说了。在产业界,这方面的例子就是华为。由于华
为在技术层面上升得很快,挤占了很多西方通讯公司的市场,导致西方公司利润大幅度
缩水,不得不裁员,这样就引出了第二个效应。
2,贪吃蛇效应。
贪吃蛇指的是一种蛇,胃口很大,很容易饿,饿得受不住的时候就会啃噬自己的身体。
接着第一个效应说,由于西方公司利润大幅度缩水,于是就啃食自己,靠不停的裁员来
过冬。这时候中国公司如果插上去,利用西方公司中人心不稳的情况大举挖人,不光可
以进一步缩小差距,还可以知道西方公司很多运作内幕,更加有利于中国公司的竞争,
有利于中国公司进一步抢夺西方公司的市场。这样西方公司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市
场缩减->利润消失->裁员->技术流失->市场缩减->......
最后就像贪吃蛇一样,把自己彻底啃噬完毕算完。
小到一个公司,大到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美国现在赤字严重,是因为开支过高。由于开支过高,政府没有太多的钱来刺激经济和
消费。这样经济就会陷入萧条。就业岗位减少,使得各种人才发挥本领的空间受限,即
使在岗人员,工资也会缩水。那么这个时候,如果中国大举插上,拿出巨额外汇得很小
一部分,到美国来重金挖人才,那么往往可以淘到很多高层次的人物。那么这些人物,
只需要很少一部分回到中国,捅破了其所在领域的窗户纸,那么中国在各个领域就会攀
升的很快,从而压缩美国在各方面的优势,夺取美国在各个领域的份额,导致美国经济
进一步收缩,联邦收入进一步减少,更没有钱来刺激经济,就业机会更少,人才加快往
中国跑。。。。。
除非美国发动战争,目前我还看不出来有什么情况能够扭转这个进程。
前两天,一个美国工程院院士跟我说,solar领域里面的几个大牛跑到中国去了,我一听就觉得眼前一黑,从此再也不想做solar了。因为我知道,我看到的这些仅仅是冰山上的一角,肯定还有更多的大牛也在往中国跑。这些做solar的众多大牛里面,只要有少数几个在中国站稳了脚跟,开启了中国的solar产业,那么最终爽翻的肯定是这几个大牛,而其他的人在美国累死累活,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都是给这几个大牛作嫁衣裳。 |
L*****G 发帖数: 12375 | 4 这个公司我没听说过啊,是新公司吗?
如果啥时候能把GE搞垮就好了。
生产转移到了海外:SunPower Corp.搬到了菲律宾,First Solar Inc.迁到了马来西亚。
【在 d*********o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cn.wsj.com/gb/index.asp?mod=WSJ_footer : Evergreen Solar的工人在组装太阳能电池板。 : 曾经是美国太阳能行业宠儿的Evergreen Solar Inc.本周申请破产保护,说不重组就无法与中国对手竞争。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制造业在全球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创造“绿色”就业机会所面临的困难。 : 太阳能电池板市场正在全球扩张。但推动需求的关键因素在于越来越低的价格,这迫使美国公司陷入与中国及其他地方的竞争对手竞相削减成本的激战。 : 投资银行Raymond James Financial太阳能行业分析师Pavel Molchanov说,当利润越来越萎缩时,钱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坦率的说,对一个太阳能制造商来说,在中国付工人1美元的时薪比在马萨诸塞州付工人15美元的时薪要好得多。 : 他说,太阳能电池板的均价去年急剧下滑,今年跌了30%。 : Evergreen拒绝了记者的多次置评请求。 : 今年早些时候,Evergreen 关闭了马萨诸塞州的工厂。该厂于2007年在州政府和当地补贴的支持下创建,耗资4.5亿美元,雇有约800名工人。据破产文件显示,公司最大的债权人之一是州立机构MassDevelopment。 : Evergreen 去年开始在中国武汉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美国其他一些太阳能公司已经将生产转移到了海外:SunPower Corp.搬到了菲律宾,First Solar Inc.迁到了马来西亚。 : 在依据《破产法》第11章(Chapter 11)申请重组的文件中,Evergreen 说原因是难以与拥有强大的政府和金融支持的中国太阳能公司竞争。
|
W****W 发帖数: 508 | 5 没啥了不起的。生产这个电池板本来就不是大方向。这个东西要政府买单的,比如tax
cuts,tax credit和reimburse.美国政府本来就穷。所以暂时没戏。
不过人美国搞的是另一条路,用私有能源企业建立大型太阳能电站,比如arizona的那
个。建成了那就是样板。绝对比电池板那个省钱。
另外现在美国太阳能企业的成功business model主要都不是做板子赚钱,而是卖电。 |
a****b 发帖数: 379 | 6 搞清楚点再来喷把
走什么路都是要基本电池片来做能源转化的,除非你用thermal solar。Arizona再怎么
搞也就是个solar farm.
tax
【在 W****W 的大作中提到】 : 没啥了不起的。生产这个电池板本来就不是大方向。这个东西要政府买单的,比如tax : cuts,tax credit和reimburse.美国政府本来就穷。所以暂时没戏。 : 不过人美国搞的是另一条路,用私有能源企业建立大型太阳能电站,比如arizona的那 : 个。建成了那就是样板。绝对比电池板那个省钱。 : 另外现在美国太阳能企业的成功business model主要都不是做板子赚钱,而是卖电。
|
a****b 发帖数: 379 | 7 你也不用着急,做产业这种事儿本来就不需要什么大牛,往往各种会议都来喷的大牛并
不知道实际的产业情况。国内太阳能产业的发展绝对是许多小牛+政府扶持的结果。
【在 S*********4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奇怪,1年半以前,我就说过这个了,最后结果肯定是如此。 : 这个事情其实我以前也讨论过,你可以参见我的帖子《国内真正欢迎的是可以让他们吃 : 现成的海龟》,我贴在后面。 : 高端人才,尤其是顶尖人才,中国国内确实缺少。但是并不是说,高端技术和顶尖技术 : ,必须需要人才培养规模和水平赶上了美国以后,才能搞得出来。这里面有两点,是我 : 自己总结的,不当的地方,万望指教 : 1,水桶效应。 : 众所周知,水桶效应的原因是说,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反过来说, : 如果有一块板坏掉了,漏水,那么其他板再上,彼此之间咬合的再严实也白搭。 : 这种效应可以反过来理解,想要破坏掉一个水桶,不一定需要砸掉整个水桶,只需要在
|
S*********4 发帖数: 5125 | 8
你偷换了大牛的定义。
我说的大牛就是一线做研究开发、了解实际产业情况的人,那些什么都不懂,只是顶着
头衔social的不是我说的大牛。
【在 a****b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也不用着急,做产业这种事儿本来就不需要什么大牛,往往各种会议都来喷的大牛并 : 不知道实际的产业情况。国内太阳能产业的发展绝对是许多小牛+政府扶持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