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b*******y 发帖数: 4304 | 1 三十二年前,那场结束中国“十年动乱”的伟大行动,人们称其为“十月的胜利”,
胜利之时,全国人民自发地、发自内心欢欣鼓舞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是谁担起了粉
碎“四人帮”的重担?人们一定会众口一词地说:“华国锋”,全世界也是这样认为的
,这是天地间写明了的事。因为当时,华国锋是党的第一副主席,国务院代总理,只有
他有资格、有能力担当此任,公开刊物也是这样说:英明领袖华国锋一举粉碎了“四人
帮”篡党夺权的阴谋。好像这次伟大的胜利就是华国锋突然间于七六年十月六日一拍脑
袋,轻轻一抬手,就把“四人帮”给抓了,事件过程是这样简单又简单。是这样的吗?
又不是小孩子玩游戏过家家,稍有点政治常识的人只会是笑一笑而已。就是一场文艺节
目,也会常常会听到行内人说“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场文艺节目尚且如此,
何况是一场与全体中国人民生死攸关的事件?
那么这次伟大的胜利的“台下功”是如何炼就,是谁率先动议,期间如何酝酿、又
如何发展的呢?几十年由于没有系统的回忆录,虽有一些版本流传,也是云里雾里,莫
衷一是。
1980年,一篇刊登于《羊城晚报》,题目叫《正当西山叶红时》的文章,写出了那
场伟大斗争事前发展的一些经过。让人们看到另一个版本的粉碎“四人帮”合乎情理发
端过程,这篇文章后来被收录到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纪念文革结束前,
人们与“四人帮”斗争事迹的书中,并在新华书店的书柜上公开出售。那时改革开放还
未在全国迈开大步子,报刊、出版物、以及能在新华书店书柜上公开出售的书,其严肃
性不容置疑,其可信度应该是肯定的。文章中叙说的一些情节在前两年中央电视台纪念
叶剑英等老革命前辈的一些节目中也得到了佐证。
文章中有这样内容:当毛主席还健在期间(75年),“四人帮”的种种倒行逆施,
已经在全国上下引起神人共愤。那年秋天,叶剑英在北京西山“修养”,王震将军去看
望他,其间,李先念也在。谈到全国一片混乱的局势,老人们忧心忡忡。王震将军快人
快语地说,把他们(指“四人帮”)抓起来不就行了,叶帅打断了他的话,用手指了指
墙壁,文章说是怕有窃听器,于是三人就到屋外林间小路散步,叶帅挑起大拇指说,这
还在(指主席),怕投鼠忌器,在漫谈中叶帅还不经意说道“汪东兴这人我不熟悉”,
王震将军接过话说,延安时期汪东兴是他警卫团的一个团长(王将军是三五九旅旅长)
,和他熟。叶帅说他外出不方便,要王震将军他们利用时间到老同志之间多走动走动,
多交谈交谈。
久经沙场的元帅、将军们深知,要想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必须要有“九
门提督”汪东兴的配合,这是想要兵不血刃地解决这个问题的“瓶颈,否则将会大动干
戈,弄不好将会狼烟四起,血流成河,浮尸四野,给民族带来巨大的灾难,谁也承担不
起这个责任。
看到文章中这段记叙,我才明白,七六年十月的胜利,七六年十月的辉煌,如果没
有“西山叶红时”的老革命的交谈,没有老革命们“利用时间多走动走动走,多交谈交
谈”,没有王震将军主动承担向老部下汪东兴晓以大义的“交谈交谈”,七六年十月就
是借十个胆子给华国锋,他也没有那个魄力,更不要说能够做到兵不血刃地、轻松平稳
地解决“四人帮”。一出戏,是要有开始、发展、高潮、结束几个阶段,如果把七六年
十月六日抓捕“四人帮”的成功当成戏中的高潮,那么“四人帮”的种种倒行逆施及老
革命家们的“西山叶红”漫谈就是事情的开始和发展,没有事情的开始、发展做准备,
哪来的高潮?想想,就明白了。
当我们缅怀老一辈领导人解救祖国于危难中的丰功伟绩时,我们除了记住了那些台
前的英雄,千万不要忘记那些为争取胜利默默在台下前期工作的,而且也是承担着巨大
风险的老革命家。让我们记住那一伟大事件中做出关键性贡献的王震将军。
谨以此文纪念粉碎“四人帮”三十二周年和王震将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王震将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