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对我国青蒿素类药物专利技术分布的研究
相关主题
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 诺奖背后,中国青蒿素产业话语权旁落青蒿素的成功算打了美国博士方舟子的脸了吧
青蒿素专利卖了又如何中医绝不是垃圾,只是现在没有研究明白而已
月光宝鉴1悲催 屠呦呦科研成果近40年未得到国内公认
大家出去旅游时,经常会自带一些药物(感冒冲剂抗疟药物项目参与者称屠呦呦一人获奖不公平
算文革的成就吗?青蒿素发现人屠呦呦-获拉斯科奖热烈祝贺屠呦呦获得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激动啊
屠呦呦获2011年拉斯克奖北京购买感冒药须出示身份证
屠呦呦这名字还真有意思青蒿素是强国ID无法逾越的巅峰
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屠呦呦是无博士学位无留学背景无院士桂冠的三无教授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青蒿素话题: 我国话题: 制剂话题: 复方话题: 类药物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n
发帖数: 8912
1
青蒿素是我国科学家在1971 年首次从菊科植物黄花蒿(Armisiaannua Linn)中提取的
具有新型结构的倍半萜内酯,具有优良的抗疟作用。1976 年,我国科学家成功改造青
蒿素分子结构,合成蒿甲醚等抗疟青蒿素衍生物。具有抗疟活性的青蒿素衍生物主要有
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蒿甲醚(Artemether)、蒿乙醚(Arteether)
和青蒿琥酯(Artesunat)。1977 年,我国科学家以论文的形式向世界公布了青蒿素
类抗疟药的研发过程、化学结构等研究成果。20 世纪80 年代,我国研发成功青蒿素类
复方抗疟药。
然而,我国青蒿素类抗疟药制药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只充当了原料供应者的角色—
—各国制药企业申请认证的青蒿素类药物多达40 多个,这些企业无一例外地依赖从中
国进口青蒿素原料药,但在每年全球抗疟药约15 亿美元的销售额中,我国所占份额不
足1%,我国青蒿素类药物生产企业基本处于产业链底端。
本文从专利保护的角度,剖析、寻找为什么由我国青蒿素类药物专利技术分布的研
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加大向国外申请青蒿素类药物专利的力度、加强
青蒿素复方制剂的专利保护等建议。望此文能对我国的青蒿素产品在国际抗疟药物市场
占据有利位置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
   国内专利申请量上升
涉及青蒿素类药物的专利申请以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药物制剂、化学合成及提取工
艺为主体。在我国,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相关申请大致可分为制剂、合成和提取三大主
要类别,以制剂为主。
在中国专利文献检索系统中,从每年的申请量变化趋势来看,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
申请量近年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2002 年之后的申请总计54 件,占总申请量的一
半以上,表明近年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较快。在占青蒿素类专利申请总量近50%的制剂专
利申请中,有21 项为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抗疟疾类复方制剂。其中,国内申请有19 项
,占绝大多数。这表明,复方制剂是青蒿素类药物研究中的热点领域,其技术发展较快
。在104 件涉及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专利申请中,国外在国内的申请仅有15件,不足申
请总量的15%,这与我国在控制疟疾流行、减少危害程度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青蒿
素类药物的市场很小有关。同时,大量的国内申请表明,我国在青蒿素类药物的研发中
投入较大,有着较好的技术基础。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国外申请人在我国的分布状况
国外申请人主要涉及印度、美国和德国。从技术类型来看,国外申请的技术类型主
要为制剂和合成技术,而没有与提取相关的技术。这与我国是青蒿素天然来源“黄花蒿
”的原产地有密切关系。由于我国在青蒿素原料生产、提取方面的优势,国外在该领域
中的研究更多侧重于青蒿素的化学合成、结构改造以及最终药物剂型、复方等领域。
  国内申请分布状况
国内申请人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这与我国的主要药物研发、
生产机构的分布有一定关系。在国内申请人中,企业、院校及科研机构占据了绝大部分
,是青蒿素类药物的创新主体,表明企业、院校及科研机构比较重视通过专利保护其知
识产权。
从国内申请人、发明人的角度,可较为清晰地了解某些技术带头人在其相应领域中
发挥的作用。例如,在30 件青蒿素类药物合成相关的专利申请中,中科院上海药物研
究所的李英作为发明人的申请就有12 件。
复方青蒿素制剂专利申请状况
世界卫生组织2006 年1 月19 日要求制药公司终止上市和销售单剂青蒿素药物,
只生产青蒿素联合疗法药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新颁布的疟疾治疗原则,无并发症的恶
性疟疾必须用青蒿素联合化疗。考虑到世界卫生组织疟疾治疗原则的变化对青蒿素制药
领域的影响,笔者对中国专利数据库中现有的21 件复方青蒿素抗疟制剂的专利分布状
况作了初步统计。结果发现:在1993 年之前,我国专利法只保护医药的生产工艺而不
保护药用物质和组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复方青蒿素制剂的专利申请;1993 年
后,青蒿素复方制剂的专利申请量上升,特别是在2000 年以后,提交了11 件申请,复
方青蒿素制剂申请量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复方青蒿素制剂发明专利状态统计
现有的青蒿素复方制剂主要为青蒿素或其衍生物与其他抗疟药物联合用药。从现有
的专利申请来看,青蒿素与氯喹衍生物联用的技术方案较多。另外,青蒿素还与奎宁、
本芴醇等其他抗疟药物联合用于治疗疟疾。
由于只有有效专利才能对我国青蒿素制药产业产生影响,所以,笔者在对已授权
专利和尚未审查结案专利申请进行分析时发现,在9件我国已授权并有效的复方青蒿素
抗疟制剂专利中,仅有1 件为国外申请(CN1210030A),该申请人为印度科学与工业研
究委员会,其获得的授权保护范围是:α-蒿甲醚和喹诺酮/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用药
的抗微生物组合物。有4件有效专利的主要内容涉及以下有效成分组成的复方制剂:双
氢青蒿素、磷酸萘酚喹和甲氧苄啶;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甲氧苄啶和磷酸伯氨喹;
双氢青蒿素、哌喹、甲氧苄啶;青蒿素、哌喹、伯氨喹。其余几件授权专利的技术方案
也与青蒿素或其衍生物与其他抗疟药物联合用药有关。
  国外专利申请滞后
青蒿素是迄今为止我国惟一自主研发并对国际医药界产生重大影响的药物,但是由
于特定的历史原因造成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缺乏,导致青蒿素研制成功后核心技术在国
内外未申请专利,致使国外各大制药公司在利用科技文献进行仿制后,纷纷进行后续研
究,并抢先申请专利,利用专利占领国际抗疟药物市场。
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在国内知识产权体系建立之后,开始逐步了解并重视知识产权的
国际保护。但是总体上看,我国在国外申请的青蒿素类专利数量非常少。自1991 年6
月5 日提交第一份《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申请WO9202217A 至今,我国仅向国外
提出9 件青蒿素类专利申请,其中有4 件申请侧重于青蒿素衍生物的合成,3 件申请侧
重于青蒿素复方制剂的研发。主客观因素形成阻碍通过分析笔者发现,以下主客观因素
阻碍了我国青蒿素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向国外申请专利数量少
我国大多数专利申请仍局限于国内范围,极少向国外申请专利保护。以复方制剂为
例,我国的复方青蒿素制剂技术在国内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国际上的保护情况
不容乐观。从最初的PCT 申请WO9202217A(复方蒿甲醚)开始,经过十几年,我国的青
蒿素复方制剂在国外的专利申请仅限于3件PCT 申请。在国际市场上没有自主知识产权
,必定会阻碍我国青蒿素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青蒿素复方制剂很少获得国外注册
抗疟药如果以药品的身份进入国际市场,必须通过国外药品注册。但是,我国企业
获得青蒿素类药物国际注册的很少,所以,只能靠原料参加国际市场的竞争。一个不利
的消息是,为了提高青蒿素的全球产量,防止由于需求迅速增长而导致的价格上升和暂
时的供应短缺,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支持一些东非国家种植黄花蒿,例如坦桑尼亚在2004
年就开始大规模种植黄花蒿。这将极大地影响到我国青蒿素类原料的出口。
  多管齐下打造优势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促进我国青蒿素类药品在国际抗疟药物市场占据较
大份额,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加大向国外申请专利保护的力度 虽然我国的青蒿素相关技术比较先进,并且
也申请了国内的专利保护,但是却忽视了在国际上申请专利保护,而抗疟药的主要市场
又在国外,缺少国际专利使得我国先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屠呦呦是无博士学位无留学背景无院士桂冠的三无教授算文革的成就吗?青蒿素发现人屠呦呦-获拉斯科奖
莫言、屠呦呦谁卑鄙谁高尚有比较才有鉴别 (转载)屠呦呦获2011年拉斯克奖
鹿鸣君: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给中国五大警示屠呦呦这名字还真有意思
2015 Nobel Lectures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today (转载)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
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 诺奖背后,中国青蒿素产业话语权旁落青蒿素的成功算打了美国博士方舟子的脸了吧
青蒿素专利卖了又如何中医绝不是垃圾,只是现在没有研究明白而已
月光宝鉴1悲催 屠呦呦科研成果近40年未得到国内公认
大家出去旅游时,经常会自带一些药物(感冒冲剂抗疟药物项目参与者称屠呦呦一人获奖不公平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青蒿素话题: 我国话题: 制剂话题: 复方话题: 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