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723事故处理结果快到公布的时间了吧,估计就这样了
相关主题
通号集团信号系统D3115应该是在D310后面,为什么跑在了D310的前面?
业内人士称甬温线信号设备设计不符合安全原则[转]设计缺陷+人为因素 动车追撞原因查明
谁能专业点,说一下雷击破坏了传感器,应该是红灯还是绿灯据说是今天刚泄出来的甬温线“7.23”特大事故技术分析报告
温州南站电务车间全体员工指动车相撞事故安监总局撒谎"7·23"动车事故调查结论因政治权衡难产 引舆论不满
铁道部彻查列车控制信号系统 直指中国通号系动车事故报告迟迟未出被指系因责任认定难取舍
我共再次英明:处理温州动车追尾事故54名责任人说是不发事故报告就不会影响高铁的国际形象与出口
723事故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雷击变绿灯的结论靠啥证据?雷击重复试验?
本次高铁事故情况及分析!破猫同学能否评论一下雷击绿灯的结论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设备话题: 故障话题: 电务话题: 事故话题: 雷击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y*h
发帖数: 25423
1
723事故处理结果快到公布的时间了吧,估计就这样了:信号前端单元设备有重大设计
缺陷,导致受雷击异常时不是停止发送信号或者发送禁止通行信号而是发出了允许通行
信号。同时碰巧管理系统的规章没有被严格遵守导致最后的一个人工防线也失效,引发
事故。要防止事故再次重演,设备得需要更细致的测试评估,人员素质也要提高才行。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公布调查结果进入倒计时。国务院调查组曾
经承诺,在9月15日前形成书面调查报告,争取在9月中旬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昨日 (9月1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调查组内知情人士处获悉,技术组相关
调查已结束,管理组、综合组以及专家组的相关意见也已上报国务院。该知情人士还证
实了"雷击破坏设备"的说法,并称"这个设备目前还有50多个车站在用,正在研究设备
改良。至于是否会全部撤换,暂时没有定论"。
设备确实"存在设计缺陷"
据公开报道信息,撞车前约4分钟,D3115次遇到故障停车,接受的还是正确信息。
但随后,瞬间的雷击破坏了列控中心产品LKD2-T1的信息采集板,不仅没有按照故障导
向安全原则让后面的D301次减速或停车,反而向其发送了错误的"绿色通行证",导致两
辆动车追尾相撞。
据悉,上述情况是7月末国务院调查组模拟事故现场,在模拟雷击状态下发现的。
软件设备提供商是通号集团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路通号).
上述调查组内知情人士昨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了"雷击破坏设备"的说法
。他表示,据雷击专家记录,"7·23"事发当天,在7分钟内,设备累计遭遇了上百次雷
击,在温州气象史上实属罕见。设备在设计时并没有料想到这种雷击情况,故"存在设
计缺陷"。
"这个设备目前还有50多个车站在用,正在研究设备改良。至于是否会全部撤换,
暂时没有定论,因为在没有雷击的地方,这个设备用得还是挺好。"该知情人士说,设
备改良,也需要考虑成本等问题。
根据公开报道信息,有设备故障问题的车站调度集中系统CTC(
CentralizedTrafficControl)为通号集团自主研发,有业内人士曾指出,为赶工期,此
设备并未经过相应试验,出厂的前两批产品都未有"上线证"。对此,通号集团党委工作
部部长杨万智给予了否定,称其公司所有产品都通过相关许可认证。
另外,关于外界一直争议的"2009年开始运行的甬温线,硬件的安装故障频频发生
,相关电务段曾多次向全路通号下达整改通知,但有多次未来处理"的说法,杨万智表
示,"设备出现故障是很正常的,但是不是设备故障会导致事故却不一定。"
管理上"不该边修边运营"
在上述知情人士看来,即使出现技术问题,若管理得当,也可能不至于酿成如此重
大的追尾事故,"管理上同时存在很多问题,有的是关联部门协调不够,有的是职工素
质不高。"
据了解,在此次国务院事故调查组中,除了技术组,还专门设立了管理组和综合组
。有公开报道称,"值班员的疏忽"以及"混乱的管理",也成为"7·23"事故的重要原因
。但在具体管理责任认定上,却一度出现激烈争议。
8月25日晚,国家安监总局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黄毅在关于"7·23"温州动车追尾
事故原因的讲话中,曾将责任引向温州南站电务值班人员。
"从发生故障到列车追尾,责任部门没有采取防范措施,违规操作,且当时上海铁
路局全路调控图也没发现故障信号,屏幕没有显示(故障)。这说明信号系统当时有问题
,没有显示,但温州南站电务值班人员未按有关规定及时汇报,未进行故障处理,没能
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黄毅当天表示。
据公开报道称,"7·23"事故当天,从19时34分起,因红光带故障,温州南站前后
多次被上海铁路局调度所通知进入非常站控模式,即脱离CTC控制,转为车站传统人工
控制。
按照《上海铁路局行车规章文件汇编》规定,当计算机联锁显示器显示红光带时,
车站值班员派助理值班员到现场确认红光带区间是否有障碍物或未出清列车,如没有,
则确认此红光带为"异常红光带",车站值班员应立即向列车调度员报告,并在《行车设
备检查登记簿》(运统-46)内登记,同时迅速通知工务、电务前来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据称,当天运统-46登记传递的信息是,负责在调度人员和电务之间进行协调的车
站值班员只向电务通知了轨道电路(异常红光带)故障,却并未通知列控系统故障。也正
因为当天相关车站值班员未把CTC故障通知电务,直接导致了上海铁路局调度所未意识
到故障仍然存在。
不过,"温州南站电务车间全体员工"8月26日晚即对外发布公开信,称"国家安监总
局发言人的讲话与事实不符、混淆职责、有失公正",强调当晚电务进行了 "正常的故
障处理",且"未按规定进行及时汇报"是职责混淆。
上述知情人士感叹道,在设备问题上,"其实就不该边修边运营,应该停下来修好
再运营,各方面协调不够正反映了管理上的混乱。"
目前,相关车站值班员仍在接受调查,其未把CTC故障通知电务的原因尚不得而知
。 (每日经济新闻 李卓)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国内统一刊号 CN51-0127 全国邮发代号 61-149
A*******e
发帖数: 12486
2
党恩

号).
障。

【在 y*h 的大作中提到】
: 723事故处理结果快到公布的时间了吧,估计就这样了:信号前端单元设备有重大设计
: 缺陷,导致受雷击异常时不是停止发送信号或者发送禁止通行信号而是发出了允许通行
: 信号。同时碰巧管理系统的规章没有被严格遵守导致最后的一个人工防线也失效,引发
: 事故。要防止事故再次重演,设备得需要更细致的测试评估,人员素质也要提高才行。
: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公布调查结果进入倒计时。国务院调查组曾
: 经承诺,在9月15日前形成书面调查报告,争取在9月中旬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 昨日 (9月1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调查组内知情人士处获悉,技术组相关
: 调查已结束,管理组、综合组以及专家组的相关意见也已上报国务院。该知情人士还证
: 实了"雷击破坏设备"的说法,并称"这个设备目前还有50多个车站在用,正在研究设备
: 改良。至于是否会全部撤换,暂时没有定论"。

x****u
发帖数: 44466
3
我觉得不是,实际结果应该是core喝醉了拿列车打赌猜死了几个,猜错的罚酒三杯。

【在 y*h 的大作中提到】
: 723事故处理结果快到公布的时间了吧,估计就这样了:信号前端单元设备有重大设计
: 缺陷,导致受雷击异常时不是停止发送信号或者发送禁止通行信号而是发出了允许通行
: 信号。同时碰巧管理系统的规章没有被严格遵守导致最后的一个人工防线也失效,引发
: 事故。要防止事故再次重演,设备得需要更细致的测试评估,人员素质也要提高才行。
: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公布调查结果进入倒计时。国务院调查组曾
: 经承诺,在9月15日前形成书面调查报告,争取在9月中旬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 昨日 (9月1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调查组内知情人士处获悉,技术组相关
: 调查已结束,管理组、综合组以及专家组的相关意见也已上报国务院。该知情人士还证
: 实了"雷击破坏设备"的说法,并称"这个设备目前还有50多个车站在用,正在研究设备
: 改良。至于是否会全部撤换,暂时没有定论"。

y*h
发帖数: 25423
4

你这样不行,通号的老总就白死了。死人要好好利用,懂吗?

【在 x****u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不是,实际结果应该是core喝醉了拿列车打赌猜死了几个,猜错的罚酒三杯。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破猫同学能否评论一下雷击绿灯的结论铁道部彻查列车控制信号系统 直指中国通号系
7.23动车事故调查报告已提交国务院 雷击说获证实我共再次英明:处理温州动车追尾事故54名责任人
网易网友关于撞车的留言,请本版新老将鉴定一下。723事故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
这次高铁事故的真正原因-封连线?本次高铁事故情况及分析!
通号集团信号系统D3115应该是在D310后面,为什么跑在了D310的前面?
业内人士称甬温线信号设备设计不符合安全原则[转]设计缺陷+人为因素 动车追撞原因查明
谁能专业点,说一下雷击破坏了传感器,应该是红灯还是绿灯据说是今天刚泄出来的甬温线“7.23”特大事故技术分析报告
温州南站电务车间全体员工指动车相撞事故安监总局撒谎"7·23"动车事故调查结论因政治权衡难产 引舆论不满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设备话题: 故障话题: 电务话题: 事故话题: 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