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w*********g 发帖数: 30882 | 1 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中国版的“星球大战”计划
----------------------------------------------------------------------------
----
工程总投资:2000亿元以上
工程期限:1986年——2020年
1991年,邓小平为“863”计划实施5周年挥毫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863计划即中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19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经济、社会、文
化、政治、军事等各方面深刻的变革。1983年3月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欧洲的
尤里卡计划、日本的“今后10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等着眼于21世纪的战略计划也先后
应运而生。
什么是“863”计划?
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了
一封信,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信中恳切地指出,面对着世
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应该不甘落后,要从现在就抓起,用力所能及的资金和人力
跟踪新技术的发展进程,而不能等到十年、十五年经济实力相当好时再说,否则就会贻
误时机,以后永远翻不了身。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小平同志亲自批示
:“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
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在随后的半年中,经过广泛、全面和极为严格的科学和技
术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从此
,中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5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在
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奋力攻关,863计划取得了重大进展,为
我国高技术发展、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计划的提出与邓小平同志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进行的,因此此计划被称为
“863计划”。
863计划是在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关键时期,我国政府组织
实施的一项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根据中共
中央《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精神,863计划从世界高技术发展的趋势
和中国的需要与实际可能出发,坚持“有限目标,突出中点”的方针,选择了生物技术
、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高技术领域作
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1996年增加了海洋技术领域)。其总体目标是:集中少
部分精干力量,在所选的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相
关领域科学技术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准备条
件,为20世纪末特别是21世纪初我国经济和社会向更高水平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为此,国家每年都要为863计划投入百亿人民币以上的巨资。
863计划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同时鼓励企业的参与。其中国家级的科研机关和各高
等院校是科学研究的主导力量,而企业要加入863计划必须通过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严格
筛选,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发展潜力,因此只有极少具有实力的企业才能作为
该计划的承担单位。
863计划的实施,不仅使社会建设和人民生活得到了进步提高,也使企业从中得到
了发展。通过对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人才的吸引和培训,产品的开发和销售等多方形
式的结合,在政府、企业、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形成了共同进步的良性循环。
863计划的目标
希望在15年内,达到:
1、在几个最重要高技术领域,跟踪国际水平,缩小同国外的差距,并力争在我们有优
势的领域有所突破,为本世纪末特别是下世纪初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创造条件;
2、培养新一代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3、通过伞型辐射,带动相关方面的科学技术进步;
4、为下世纪初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奠定比较先进的技术基础,并为高技术本身的发
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5、把阶段性研究成果同其它推广应用计划密切衔接,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发挥经济
效益。
863计划的领域与主题
863计划选择了对我国今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七个高技术领域。1993年通信技术作为一
个主题列入863计划。从1991年到1995年,国家科委适时地将水稻基因图谱、航空遥感
实时传输系统、HJD-04型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关键技术、超导技术和海洋技术作为专
项纳入863计划。1996年7月,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批准将海洋高技术作为863计划的第8个
领域。目前,863计划共有8个领域、1个专项、20个主题。
1、生物技术领域
优质、高产、抗逆的动植物新品种主题
基因工程药物、疫苗和基因治疗主题
蛋白质工程主题
2、航天技术领域
航天技术研究发展性能先进的大型运载火箭
3、信息技术领域
智能计算机系统主题
光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微电子系统集成技术主题
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主题
通信技术主题
4、激光技术领域
5、自动化技术领域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主题
智能机器人主题
6、能源技术领域
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主题
先进核反应堆技术主题
7、新材料领域
高技术新材料和现代科学技术主题
8、海洋技术领域
海洋探测与监视技术主题
海洋生物技术主题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主题
9、专项
水稻基因图谱
航空遥感实时传输系统
HJD-04E型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关键技术
超导技术
高技术新概念新构思探索
863计划中军事部分的“冰山一角”
863计划军事部分涵盖了中国陆军,海军,空军,等主要部队装备。具备很强的"实战"
能力。
电子与微电子技术计划,该计划主要针对在潜射导弹,鱼雷管道反射潜艇导弹的CAVL电
子集成化系统,以及中国坦克战车在未来使用的全数字化作战系统关键弹道解析计算机
。GPS民用转化技术,VBL50B全数字通信陆军电子系统数据总线。据悉上述计划中,总
计34项项目,目前还在持续的只有17项其余均已完备。
编号:97175计划。这个计划主要是针对中国空军制定。这个计划是研制地面远程多普
勒技术的相控阵雷达。以及研制机载相控阵雷达。这个计划得到了俄罗斯部分技术援助
。而空军机载项目主要针对当时已经被"披露"的美制F117、B2隐形轰炸机。94-96年期
间,中国试图从波兰引进ABSD雷达系统,但是遭到了波兰的拒绝。而当时这是一种唯一
可以反隐身的雷达。随后,中国开展了这个工程。目前,该工程早已全面完工。其主要
先进作战飞机,歼11B,歼 10,均装备了这种雷达。
37751A计划,这个计划是研制中国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094计划。于1996年立项,后根
据俄罗斯意见,派遣13个成员组前往俄罗斯。中国在1997-98年前后分批14次象俄罗斯
派遣军事学习人员。094型核潜艇其技术含量已经超越了俄罗斯自身装备的VIII级接近T
级。而原计划搭载16枚弹道导弹的094核潜艇,由于潜射2计划提前,因此,改为12枚而
余下空间作为装在管道潜射HN导弹的备用储备仓。潜射2型导弹是 3枚核弹的分导导弹
,每枚当量可以在15-20万吨之间。如果采用2X4搭载,即可以搭载4枚弹头2枚欺骗弹
头。因此,12枚导弹可以最大为48枚最小为24枚。较之092G型扩展了约3-4倍。
2000AF计划,这个计划是发展中国太空中心计划,其中包括了天际拦击系统、卫星摧毁
计划、变规导弹二次进入计划。目前,中国在此阶段上已经基本完备。在2007年1月中
国进行的反卫星导弹试验中,就完全体现了这个计划的实战水平。
2000B计划是针对海军、空军。该计划包括“中华神盾”驱逐舰的建造。原定其建造4艘
。后期修改为暂时建造2艘即170,171。后期将可能还要建造172。而修改全部的海军潜
艇技术,以及改进老式F21护卫舰工作。另外,计划中还规定了研制新的F23型护卫舰以
取代老式21型。目前该计划依旧在进行中。
2004B计划,他包括HN、东海10巡航导弹等系列先进武器的研制于制造计划。该计划目
前还在持续中,中国虽然加入了MSQR,但是这个协议不能于NASQR那样来制约本国内装
备的巡航导弹数量与射程。
2005F计划,这是一项在完善中国空军计划的方案。在中国将在今后几年,研发大型战
略轰炸机,战术运输机,以替代目前使用的老式轰六轰炸机。
上述计划仅仅是中国目前隐秘的国防计划的冰山一角。
“863”计划令我国军事科技突飞猛进
多年来,“863计划”在航天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能
源技术、新材料和海洋技术等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数千个项目中,研究开发水
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整体差距明显缩小,局部已形成优势;60%以上的技术从无到有,进
入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另有25%也在原来基础上有很大进步。
航天技术领域在先进航天运输系统、载人航天、空间信息获取与应用等方面取得重
大创新性成果;激光技术领域开展了短波长、高质量、高功率、高能量激光技术研究,
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和激光技术应用研究,并取得重大进展。在其他领域中,关
键技术的突破使我国在生物工程药物、通信设备、高性能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平台、
人工晶体、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等国际高技术竞争热点上,具有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
品并形成与发达国家竞争的实力,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生长点和源头。为提高军队
训练水平而研制的“智能化作战模拟训练系统”,已成为我军训练高级指挥员战略决策
和多兵种合成战役指挥能力的必要手段。
同时,“863计划”造就了一批既具有很深的专业造诣,又能把握国际竞争形势、
结合国情作出正确技术决策的“战略科学家”。一大批中青年优秀人才在实践中脱颖而
出。据统计,15年来,“863计划”培养了近万名博士、硕士等高级科技人才;目前在
“863计划”专家委员会中,45岁以下的青年专家已超过30%。
“863”计划四位倡导人合影:左起陈芳允、王淦昌、杨嘉墀、王大珩。
863计划发起人介绍:
王大珩(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应用光学及光学工程的主要奠基人之
一)
1915年2月生于日本,4个月后被母亲抱回祖国, 25岁获英国伦敦大学理学硕士学位。
10年后再次回国。
光学泰斗级人物,其他不多说了,蒋筑英和马祖光就是他的学生
一生中创造过20多项第一,被人誉为“中国光学之父”。
王淦昌(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高能物理学家)
王淦昌是世界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的大功臣。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王淦昌就在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的高能加速器上发现了反西格马负超子,震动了
世界。从1961年至1978年,王淦昌为了研制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出于保密的需要,将
自己的名字改为王京,隐名埋姓长达17年之久,直到1978年,他才出现在全国科学大会
的主席台上。他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
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也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工作走在当时世界各国的前列
。领导开辟了氟化氪准分子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新领域。
杨嘉墀(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空间自动控制专家)
杨嘉墀是著名的航天专家。这位曾当选为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空间委员会副主席、国际
宇航联合会执行局副主席、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的科学家,曾参加过我国第一颗人造卫
星、第一颗原子弹和返回式卫星、“实践1号”卫星以及“一箭三星”的研制和设计工
作,尤其在卫星的自动控制方面,为祖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陈芳允(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电子学家)
陈芳允是我国著名的无线电电子学家和卫星测控专家,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1号”
的测量控制系统就是由他主要负责研制的。他提出并指导研制出国际上第一台实用型毫
微秒脉冲取样示波器。1964年和李力田等研制出飞机用抗干扰雷达,完成了微波统一测
控系统,因航天测量船上电磁兼容问题的解决,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正在进行
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是根据他的设想实施的。
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曙光5000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
863计划部分成果
“863计划”成果之能源篇
1、高温气冷实验堆
高温气冷堆在核能热电联供和高温工艺热应用方面有独特作用。十年来,完成了燃
料元件制造、燃料装卸系统、氦气技术、控制棒和全微机化保护系统等关键技术的研究
。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堆。目前实验堆工程地下部分主体建筑已基本完工,计划2000年
建成并满功率运行,为我国发展经济规模的高温气冷堆电站技术、开发工艺热综合利用
技术培养人才和提供条件。
2、实验快堆建设
快中子增殖堆系第二代核电的先进堆型,具有根高的安全性,既能经济发电,又可
将铀资源的利用率由目前核电站的1%提高到60%以上,因此快堆技术的发展受到各有
关方面的关注与支持。十年来,解决或掌握了钠净化与分析、钠水反应、钠沸腾、钠火
扑灭等相关安全技术及燃料芯块与燃料组件的试制,各种钠热工监测仪表研制等关键技
术。目前国务院已批准实验快堆工程立项。
“863计划”信息领域成果
1、以龙芯、众志等为代表的高性能通用CPU技术和高端DSP芯片经历了从初步掌握到基
本成熟的发展过程,初步改变了中国信息产业无"芯"的历史。
2、曙光和联想超级计算机超过万亿次,11万亿次曙光4000A在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排
行榜中排名进入前10位,我国已成为除美国、日本以外第三个能研制生产10万亿次以上
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新型的高性能服务器系统已实现产品化。
3、高性能IPv6路由器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综合实验环境建设已取得重要进。
4、以操作系统(中软、红旗)、数据库和中间件为核心的系统软件关键技术取得重要
进展,桌面应用软件(永中Office)也取得重大突破。
5、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B3G)、WDM超长距离光传输、软交换、自动交换光网络(
ASON)等技术开发及产品化取得显著进展。
6、机载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L-SAR)系统和成像光谱仪(OMIS-2)项目开始出口马来
西亚,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传感器实现出口为零的突破,0.5米SAR、机载多维成像系
统研制工作进展顺利,已开始试飞。
7、在国家密码算法标准、基于公钥的网络信任体系和公共网络的信息安全监控等信息
安全基础设施的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在关键重大应用领域取得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水下工程研究所承担的两项“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课题——水下干式舱设计和海底管道维修专用挖沟机研制。
863计划部分课题
863-701课题
激光卫星光通信在“863-701”主题和总装备部中继星重大专项中立题。他们承担了总
装预研课题“xx导弹未来型前视激光主动成像末制导导引头的研究”项目,在国际上开
展这方面研究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
星座自主控制系统研究总结报告(初稿).863—701课题,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2003年。
导航卫星抗干扰技术研究,863-701课题,2002年。
星座中旧卫星离网和新卫星入网的轨迹规划与控制,国家863-701子项目,航天五院合
作项目,2006年。
基于编队卫星的INSAR系统仿真,负责子课题:编队卫星的INSAR系统误差分析,863-
701课题,2002年。
曹喜滨:男,1963年2月出生,教授、博导,副院长。现任国家高技术863-701主题专家
组成员、总装备部卫星技术专业组成员、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973)“微型航天器
新概念、新机理研究”项目首席专家、“试验卫星一号”卫星总设计师。近年来一直主
持航天领域重大基础研究、国家863计划、国防预研重点项目、微小卫星研制与飞行演
示验证等多层次的科研工作。
“试验卫星一号”是我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研制的、有明确应用背景的、传输型立体测
绘微小卫星,首次研究并验证了一体化设计等微小卫星的前沿技术。该卫星的试验成功
有力推进了我国微小卫星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在973项目中提出的基于“微型核”的
微型航天器设计概念代表了未来航天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863-702课题
863-702主题是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现在可以着手分析了。2003年突破禁区的完成“某高空高速飞行器系列战术技术评估”
透露,一个武器型号系列存在,不能判断是装备鉴定还是研制评估,但是可重复使用天
地往返运输系统显然用不着“战术技术”评估。在99年的“某重大战略飞行器”飞行到
没有鉴定的“HQ-9武器系统”,再到去年“重点武器型号科研生产任务取得重大进展”
,勾勒出高速远程防空导弹的图像来。虽然不能确定99年试验是防空导弹还是巡航导弹
,但是够资格列入去年航天科工值得大书特书的 “重点武器”,除了弹道导弹,也只
有高速远程防空导弹了。完成重大改进的红旗九号导弹进入批量装备生产应该不成问题
了,而且红旗九号系列的全面开花应该在最近一两年出现了。解决弹头烧蚀技术的潜台
词是:主动末制导技术可以使用了。这么多年过去了,红旗九号的主动弹头与主动末制
导已经实现或者即将实现,而且这两项技术对弹道导弹弹头技术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
的。若非如此,航天科工集团在导弹技术上的“战略地位”只怕要让位于送神舟上天的
虎视眈眈的航天科技集团了。
王珏,863-702主题专家组组长
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飞行姿态控制(国家高技术863-702基金,负责人,完成)
可重复使用跨大气层飞行器设计技术研究(国家高技术863-702基金,子项目负责人,
完成)
863-702课题《大气层飞行器操纵特性研究》 863-702课题《航天领域新概念扩压器
数值研究》 973课题《等离子隐身专题研究》
863-703课题
1998年,在国家863-703项目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和空间中心共同完成了
我国月球探测发展战略的研究项目,提出了开展我国月球探测发展规划的初步设想。在
此基础上,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支持以欧阳自远院士为中国科学院
首席科学家的研究团组开展了“我国月球资源探测卫星科学目标研究”。2000年,该研
究团组完成了《我国月球资源探测卫星科学目标》的研究报告。
常进研究员是紫金山天文台空间天文实验室主任,目前他是探月天文应用分系统主任设
计师, 863-703项目和973子项负责人。常进研究员瞄准世界重大科学问题,提出了空
间观测暗物质粒子的方法,目前正在推进“暗物质粒子空间探测卫星”和 “乳胶室空
间观测”的国际合作计划。
863-704课题
863-704作为国防直管航天生命学课题组承担太空抗肿瘤药物研究。
空间机器人容错控制技术研究,国家863-704项目,2002—2003,项目负责人张珩,中
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副总指挥,国家“十五”863计划航天航空领域863-704专家组
副组长。
863-705课题
主要工程实践研究:承担了某型大展弦比无人机的气动-结构的多学科分析与设计;负
责863-705无人飞行平台的气动-结构综合设计项目。
将研究领域从应用技术研究扩展到基础研究领域,承担了国家863-705等飞行控制关键
技术研究项目。
高空多功能无人飞行平台飞行控制关键技术-主动控制技术研究 863-705 课题子课题
负责人 2002年11月至2003年4月.
陈宗基教授任“863”-705主题专家组专家。
863-706课题
国家“863”计划高技术项目2项:
“多舱段大型航天器三维动力布局优化及CAD(编号863-205-8-3子课题)”
“大型航天器总体布局优化(编号863-2-4-5-2子课题)”
“INS/GPS组合导航仿真系统”作为子系统已接入863-706跨大气层飞行器飞行控制仿真
与地面测试系统,为863-706“十五”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在 863-706
“十五”任务总结与表彰大会上受到了表彰。
黄一敏 研究员,现任飞行控制研究所副所长。 1999 年毕业于南航导航、制导与控制
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无人机飞行控制技术研究,直升机飞行控制技
术研究,多变量鲁棒控制技术在先进飞行器上的应用研究。现承担国家 863-706 重大
专项飞行控制系统研究、国家高新工程某型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研制、和其它科研合作
项目等 6 项;近 5 年来荣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奖 1 次,三等奖 2 次;发表核心期刊学
术论文 5 篇。 2004 年度荣获我校研制三等功。
863-706总体技术组副组长蒋威
完成了航空航天工业部‘八五’民机重大攻关课题“IESP移植工程”,解决了大型飞行
器CAD/CAE/CAM系统跨平台移植的难题,探索性地走出了一条软件系统引进,消化,吸
收和发展的道路。国家“十五”863-706重大专项研究中,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从方案阶
段起飞行器全数字样机构建与管理,飞行器协同设计环境研究已引起法国达索公司的关
注。国际合作项目“K8E飞机操纵系统传动比分配与系统仿真软件”受到埃及方面的好
评。
1) 主持863-706项目“xxx的飞行控制系统研制”(课题号J0205-035),科研经费
1700万,课题副组长;
2) 主持863-705项目“先进飞行控制方法研究及验证”,科研经费30万,课题副组长;
3) 主持国家高新工程项目“xxx飞控系统研制”(课题号W9701-308P),科研经费750
万,课题副组长;
4) 主持国家高新工程项目“xxx飞行控制计算机”(课题号K6-1223),生产经费3200
万,课题副组长;
5) 研究所合作项目“HW-01控制计算机研制”(课题号C0243-035),科研经费58万,
课题组长;
6) 研究所合作项目“PW系列UAV控制系统研制”(课题号C0358-035),科研经费110万
,课题组长;
7) 研究所合作项目“RLV再入控制系统研究”(课题号C0360-035),科研经费8万,课
题组长;
8) 研究所合作项目“集成一体化制导系统”(课题号C0380-035),科研经费9万,课
题组长;
9) 研究所合作项目“制导/飞控系统教学设备”(课题号C0321-035),科研经费22万
,课题组长;
10) 研究所合作项目“重复使用运载器末端能量管理段制导与控制技术研究”,科研经
费8万,课题组长。
863-707课题
HT-xx卫星天线指向复合控制半物理仿真试验,国家863-707项目,. 2004—2005,主要
承担者,负责复合控制方案和实验验证;“xxxx系统半实物仿真与效能评估系统”(
863-707专项)2004年度经费600万。
智能天线在伪卫星增强系统中的抗干扰作用,过去的十年里,卫星导航技术在武器系统
的导航和制导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是,系统的应用过程中无线电射频干扰对其通
信链路的性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智能天线技术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对伪卫
星增强系统多种智能天线的自适应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SMI算法卡相对其他
算法而言在收敛速率和天线方向图的效果上皆有相当的优越性,适合于伪卫星增强系统
的干扰抑制应用。
国家863-707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04AA775051)
岳晓奎(1970-),男,河南温县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和飞行
器飞行动力学与控制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事阵列信号与信息处理以及雷达目标识别、定
位的研究; 国家863-707课题(2005AA775020);国家863-707计划“ 天基综合信息网络路
由交换及网络管理技术(30万) ”
赵国庆,男,汉族,中共党员,1953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81
年12月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雷达侦察干扰专业硕士研究生,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
任教至今。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对抗技术系主
任,电子对抗研究所所长。
主要社会职务:总装备部“973-1”专家组组长,军口“863-707”项目监理组成员,总
装备部综合电子战专业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学会委员,《电子对抗》杂志编
委,国防科技电子对抗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防科技通信对抗重点实验室学术
委员会委员。
参加工作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电子对抗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5项,部“优秀科技青年”称号。近五年来,主讲了3门本科生课程,指导博士、硕士研
究生50余人,年均教学工作量近700学时,所负责的专业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并在
全国的专业排名中列为第一,所负责的“雷达对抗原理”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
编的“雷达对抗原理”教材为“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并被行业内各院校普遍采用
。近5年中,主持和承担国家、部委下达的科研课题9项,其中属于国防“973”课题2项
,军口“863”课题1项,国防预研基金课题3项,国防预研课题3项。主持和承担其他单
位委托的科研课题 11项,均为国防科研课题,涉及航天、航空、舰艇和地面多种电子
对抗装备的研制以及其中的关键技术,有关雷达对抗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具有领
先水平。本人和所在电子对抗研究所获全军科技进步奖1项,校科研成果奖3项,年均实
到科研经费逾300万元,2004年达到531万元。在本专业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科研方向和科
研梯队,特别是培养和造就了稳定、能够从事科研攻关的青年教师队伍。近五年中本人
和所在电子对抗研究所主编出版国家级重点教材1部,其他教材和专著3部,发表论文近
百篇,为本专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863-708课题
国家863-708高技术项目:参数化的成像光谱遥感大气订正系统。(1998-2000年)
国家863-708高技术项目:陆地环境遥感信息的知识库建立与自动提取方法。(2005-
2006年)
“ 基于SAR图像的目标检测与鉴别 ”,863-708技术专题研讨会。
2006年5月22日,国家高技术863-708重大专项专家组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中国科学院电子
学研究所承担的“高分辨率小型星载SAR系统”验收、评估会。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
课题圆满完成了合同任务书所规定的全部研究内容,文档资料规范、齐备,经费使用合
理,同意通过验收。“十五”期间,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联合中电科技集团14所,
共同承担了该课题的研究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完成了系统方案设计、研制与校飞
试验等工作,顺利完成了该项目课题合同的全部任务,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
制出高分辨率小型星载SAR系统模样机和机载校飞系统,经过系统测试和机载校飞验证
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星载SAR模样机校飞系统工作
稳定、可靠,在国内首次利用宽带有源相控阵天线等先进技术获得了高分辨率SAR图像。
该课题的研制攻关成果将为我国高分辨率星载SAR系统的工程立项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里斌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7年3月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1990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精密机械与仪器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6月获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博士学位;1997
年7月在西北大学近代物理所完成博士后工作。
曾任西安光机所所长助理,常务副所长(法人代表)。现任:所长;中国光电科技集团
(筹)领导小组成员;国家"863-708"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
成像光谱技术是一门新兴的遥感探测技术,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而
轻量化、小型化和低成本一直是制约其应用的关键环节。本课题组以国家“863-2”支
持项目“机载干涉成像光谱仪”、“863-708高光谱成像仪”、“863青年基金”等项目
为基础,利用其资金和技术,研制了轻量化、小型化的多光谱成像仪。我们所研制的仪
器具有很好的性能,在民用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本项目拟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光
谱物证分析仪的产业化,从而实现多光谱成像仪在刑事侦查、生物理化分析、森林防火
、植被覆盖状况评估等诸多领域的应用,从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点。而轻量化
、小型化和低成本一直是制约其应用的关键环节。本课题组以国家“863-2”支持项目
“机载干涉成像光谱仪”、 “863-708高光谱成像仪”、“863青年基金”等项目为基
础,利用其资金和技术,研制了轻量化、小型化的多光谱成像仪。我们所研制的仪器具
有很好的性能,在民用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本项目拟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光谱物
证分析仪的产业化,从而实现多光谱成像仪在刑事侦查、生物理化分析、森林防火、植
被覆盖状况评估等诸多领域的应用,从而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欧洲的尤里卡计划
20世纪80年代,面对美国、日本日益激烈的竞争,西欧国家制定了一项在尖端科学领域
内开展联合研究与开发的计划,即“尤里卡计划”。它的目标主要是提高欧洲企业的国
家竞争能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尤里卡(EURECA)是“欧洲研究协调机构”(
European Research Soordination Agency)的英文缩写。
“尤里卡”原是古希腊语,意思是:“好啊!有办法啦!”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
有一次在浴盆里洗澡,突然来了灵感,发现了他久未解决的计算浮力问题的办法,因而
惊喜地叫了一声“尤里卡”,从此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尤里卡计划是西欧在面临巨大
挑战和压力的情况下“自我觉醒”的产物。
尤里卡计划创立于1985年,是一个欧洲工业研究与开发的网络组织,现时有34个正
式成员(33个欧洲国家及欧洲联盟)。其宗旨是集中科技研发机构的技术和经济力量,
通过促进“市场导向”性的技术研发合作,应用先进的技术及提供有成本效益的产品、
加工方法和服务等途径,最终达到增强全球的竞争性和创建更好的生活素质的目的。
根据尤里卡2000/2001年报,正在开展的项目有703项,合作投资近22亿欧元,参与
项目合作的企业、科研单位和政府机构共有3007家。
星球大战计划
“星球大战计划”的出台背景是在冷战后期,由于苏联拥有比美国更强大的核攻击力量
,美国害怕“核平衡”的形势被打破,有需要建立有效的反导弹系统,来保证其战略核
力量的生存能力和可靠的威慑能力,维持其核优势。该计划源自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
在冷战后期(1983年3月23日)一个著名演说。“星球大战”发表后,1985年1月4日由
美国政府立项开发,正式名称是: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计划于1994年
开始部署。其核心内容是:以各种手段攻击敌方的外太空的外太空洲际战略导弹和航天
器,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的核打击。其技术手段包括在外太空和地面部
署高能定向武器(如微波、激光、高能粒子束、电磁动能武器等)或常规打击武器,在
敌方战略导弹来袭的各个阶段进行多层次的拦截。美国的许多盟国,包括英国、意大利
、联邦德国、以色列、日本等,也在美国的要求下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这项计划。
计划由“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和“反卫星计划”两部分组成。其预算高达1万多亿
美元。拦截系统由天基侦察卫星、天基反导弹卫星组成第一道防线,用常规弹头或定向
武器攻击在发射和穿越大气层阶段的战略导弹;由陆基或舰载激光武器摧毁穿出大气层
的分离弹头;由天基定向武器、电磁动能武器或陆基或舰载激光武器攻击在再入大气层
前阶段飞行的核弹头;用反导导弹、动能武器、粒子束等武器摧毁重返大气层后的“漏
网之鱼”。经过上述4道防线,可以确保对来袭核弹的99%摧毁率。同时在核战争发生
时,以反卫星武器摧毁敌方的军用卫星,打击削弱敌方的监视、预警、通信、导航能力。
由于系统计划的费用昂贵和技术难度大,许多计划中的项目,如著名的“X-30”,
“X-33”等最终无限期延长甚至终止。加上苏联后来的解体。美国在已经花费了近千亿
美元的费用后,于20世纪90年代宣布中止“星球大战计划”。
随着美国中央情报局冷战密件曝光,“星球大战”计划被证实是一场彻底的骗局,一时
间舆论哗然。大多数人开始相信,“星球大战”计划只是美国政府为了拖垮苏联而采取
的一种宣传手段而已。但是现在许多用于在“星球大战”计划中进行研究、实验的装置
仍然发挥着作用。如美国白沙实验场,研究“光束飞船”(用激光代替化学燃料)的激
光仍然是来源于星战计划中所使用的仪器。
“星球大战计划”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战略防御计划。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几项国防
战略计划,除了具有加强国防的重要作用外,还具有促进经济的职能。通过这一计划实
施,来带动一大批高技术群的发展,以保持美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领先
地位。从局部上说,它是一项国防高技术和国防经济发展战略;而从整体上看,它又是
一项综合而全面的国家总体战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