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 发帖数: 2771 | 1 一)墓碑是杨继绳为父亲立起的一座功德碑
杨继绳这部惊世之作取名《墓碑》,据他自己解释,有四重意思:首先就是为他在1959
年饿死的父亲立墓碑。上世纪80年代,杨继绳家乡兴起为先人修建墓碑的风气,特别是
在外面当大官的人,修的墓碑更气派。亲戚朋友也劝他为父亲修建个墓碑。
杨继绳想,“我虽然没有当什么大官,我为父亲立的墓碑一定要比当大官的更气派。然
而,我想到了1959年家乡那些墓碑的命运,有的被拆来修建水利设施,有的在大炼钢铁
中用来做土高炉的底座,有的则铺在路上任千人踩、万人踏。墓碑越气派,被拆除的危
险就越大。父亲墓碑是不能不修的,但是不能修在大地上,必须立在心里;立在心里的
墓碑,不会遭人践踏,也不会被人拆除。”
杨继绳为父亲立的这块墓碑确实是够大的了,他拉了整整3600万条性命为这块墓碑奠基
垫底!从而使他的父亲因“悲惨饿死”而得以享“善良、正直”之美誉而百代留芳而万
世不朽而千秋万代永垂于天地之间永远地活在全中国全世界人民的心坎里!
我们看,曾慧燕的评《墓碑》就写了这样一段文字:“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新闻工作者,
骨肉亲情是杨继绳写作《墓碑》的动机之一。他的父亲是一位善良、正直的农民,1959
年死于饥饿。”
“一位善良正直的农民”,这就是杨继绳为父亲立碑的目的。那么,他父亲的“善良正
直”体现在何处呢?我们所知道的就是养了一个“有良知的新闻工作者”!
由此可见,杨继绳实际上不是为父亲立的墓碑而是立的功德碑,同时,也是为他自己立
的一块功德碑(另有专论)。可以说,没有这块墓碑,人们就不会认识这位“有良知的
新闻工作者,更没有谁会知道这位“善良、正直”的父亲!
我们在这里不想探究他父亲的善良与否,只想探究这样一个问题:他父亲有没有资格挤
身于饿死者之列!尤其是有没有资格充当“3600万”饿死亡灵的优秀代表者。下面,我
们先看杨继绳是怎么说的吧。
(二)杨继承描述的父死惨状
杨继绳在《墓碑》前言部分,详述了他父亲悲惨死去的一幕:那是1959年4月底,杨继
绳在湖北浠水第一中学读高中,他儿时的朋友张志柏匆匆赶到学校通知他:“你父亲饿
得不行了,你赶快回去,最好能带点米回去。”他还告诉他:“你父亲没有力气去刨树
皮,饿得没办法,想到江家堰去买点盐冲水喝,没想到倒在半路上,是湾里的人把他抬
回来的。”
杨继绳当即 向 老师请假并到食堂停伙3天,取出他的口粮──3斤大米,然后赶回他
下湾的家。“走到湾里,发现一切都变了样:门前的榆树(浠水称之为油树)没有皮,
白花花的,底下的根也刨光了,剩下一个凌乱的土坑。池塘干了,邻居说是为了捞蚌放
干的。蚌有股难闻的腥味,过去是不吃的。没有狗叫,没有鸡跑,连过去欢蹦乱跳的小
孩子们也待在家里出不来。湾里一片死寂”。
他走进家门,发现没有一颗粮食,没有一点能吃的东西,水缸里连水也没有。“饿得走
不动,哪有力气挑水啊!父亲半躺在床上,两眼深陷无神,脸上没有一点肌肉,皱纹宽
阔而松弛。他想伸出手招呼我,但没有伸起来,只是动了动。这只手和上生物解剖课时
看到的人体骨骼标本上的手差不多,外面虽然有一层干枯的皮,但没有遮住骨骼上每一
处的凸起和凹陷!看到这只手,我心里陡起一陈酸楚和震撼:原来通常说的‘瘦得皮包
骨’是这样的恐怖和残忍!他嘴里嘟啷着,声音很低,他是叫我赶快走,赶快回学校去
。”
父亲变成这个样子,杨继绳心里充满了懊悔和自责,“我为什么不早点回来挖野菜呢,
为什么不早点请假拿点米回来呢?”他用带回的米煮成稀饭,送到床边,然而父亲已经
不能下咽了,三天以后与世长辞。
在上述的文字中,杨继绳试图用下湾“惨景”和他父亲“惨死”的这两个特写镜头,将
自己打盼成三年自然灾害的亲历者兼直接受害者,借以增加读者对他的“置信度”,然
后,面对大众,来为他的《墓碑》揭幕剪彩,并将读者拉向他精心堆砌的那个人吃人的
“鬼域”世界!可是,当我们一眼瞧过以后,便会马上发现,他说的并不是真的!
(三)杨继绳的“乡景”描写不“史”,他的家乡没有饿死人
杨继绳的《墓碑》号称写史写实。那么,被他刻在碑上的他的家乡大饥荒景象是不是写
的史呢,请看:
杨继绳的家乡下湾有多少人?饿死了多少人?他没有说。是不知道吗?不可能!全中国
饿死的人他一概全知,难道自己的家乡反而会一概全不知!
他肯定全知,但他不愿意说。为什么,因为他的家乡没有饿死人,与他的《墓碑》不能
时刻保持协调一致,所以,他不好说!不过,他虽不说,馅还是露出来了。请看:
我不知道更远地方发生的事情,我以为我家乡发生的事是个别现象。我以为父亲的死只
是我一个家庭的不幸。”
这个个别现象不就是他家死了一个人吗!也就是说,他的家乡,其他人都没有死!他的
家乡,没有饿殍为他润笔增“光”!于是,他就写景,写乡中“荒景”:
“走到湾里,发现一切都变了样:门前的榆树(浠水称之为油树)没有皮,白花花的,
底下的根也刨光了,剩下一个凌乱的土坑。池塘干了,邻居说是为了捞蚌放干的。蚌有
股难闻的腥味,过去是不吃的。没有狗叫,没有鸡跑,连过去欢蹦乱跳的小孩子们也待
在家里出不来。湾里一片死寂”。
树皮树根全啃光了,这是一幅无以复加的大饥荒景象。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大饥荒吗,没
有了。因为树皮树根啃光后的大饥荒,只剩下泥土石块可以啃的了。
我们再看他父亲那个“买盐冲开水喝”后面的背景,这不也是树皮树根啃光的“乡景”
反映吗。盐本是用来烹调食物的,如今连熬树皮树根的用场也派不上了,只能冲开水!
多惨呀。
杨继绳的乡景想象描写倒也非常的逼真。可是,他却没有想到,这个树皮草根啃光的并
非“个别现象”与他家死了父亲的“个别现象”又打起架来了。你的家乡树皮树根都啃
光了,只出现了你一家遭遇不幸的个别现象,而你描写的其他地区树皮树根啃光,为什
么遭遇不幸的就是普遍现象,就是几乎家家饿死了人,甚至全家死绝甚至整个村子死光
呢!你能解释得了吗!
再说,树皮树根啃光的地方,居然还存在着集市和正常买卖(买盐),奇事!人们怎么
不去抢?
杨继绳在这里还犯了一个无法弥补的大错误,他在充分发挥自己的超人想象力的时候,
忘记了还有一个不可谩侮的时光老人就站在自己的面前。他父亲死的时候是1959年的四
月底,这个时候,真正的大饥荒还没有起动“正常程序”!
就算杨继绳的乡亲行动迅速,提前跨入了大饥荒。杨继绳又面临了一种更加尴尬的局面
。1959年4月底,他的家乡人就把树皮树根啃光了。接下来还有漫长的三年啃什么?若
是真的啃上三年泥土石块,那么,他家乡的人必定全部死绝,一个不剩!
事实呢,就死了他父亲一个,而且,是否饿死,尚存疑义。现在,我们就不难回答这个
问题了:杨继绳的“乡景”,究竟是直书的“史”,还是曲笔的“文”?毫无疑问,他
写的是文学作品,乡景只是他动用了文学的艺术手段描绘出的一幅画!
我的家乡可能也有这种个别人遭遇不幸的个别现象,但绝对没有人啃过树皮树根,山中
的树叶照样绿,路边的野草照样青,只有山上的土茯苓是确确实实挖尽了,还有栗树子
也确实成了一种美味,甚至还有人发明了栗子做的“豆腐”,集市上也有买的。
再看“(杨继承)走到湾里,发现一切都变了样:门前的榆树(浠水称之为油树)没有
皮,……”。
可是,大家知道杨继承离家多久了吗?从学校开学到四月底,还不到两个月!他离家之
前,没有一点饥荒象征,不到两个月就“一切都变了样”,连树皮都剥光了……。变化
如此之神速,你信吗?
农村的饥荒惨烈到了如此程度,而坐在教室里的杨继承却好像生活在世外桃园,竟然一
无所知,直到父亲死后别人把他喊回家,这才回到人间,发觉“一切都变样了”。这不
是在写《西游记》吗!
(四)、杨继绳的家况描写不实,他的其他家人都没有死
杨继绳说,发生在他家的悲剧,同时发生在全国上千万个家庭中。他把自己家中的
悲剧,当成了千万个家庭悲剧的缩影。但是,他写自己的家庭,除了父亲外,却没有提
到其他家人。
当时的我,在湘潭县五中读初三(杨读高二),与这个在湖北浠水一中读高中的杨继绳
可以说是“近龄”人。当时我的家庭有:祖父母,父母,姐弟妹妹七人,还有两个未出
嫁的姑妈,全家人口十三个,
这个杨继绳,他有没有兄弟姐妹?有没有母亲?有没有祖父母?如果没有兄弟姐妹,也
还勉强说得过去,算是独子,不过,那时不搞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家庭很少,三兄四弟
的居多。如果没有母亲,就应该有个交待!是死了还是离了?是死了的话,又应该有个
交待,死于何时?是病死还是饿死?
如果没有祖父母(其祖父母应该与我的祖父母上下年纪,当时六十岁左右),也该有个
交待,他们死于何时?是病死还是饿死?
如果杨继绳和我一样,也有十几个亲人,那就又有新的问号出来了。我们看,杨继绳的
家里“没有一颗粮食,没有一点能吃的东西,水缸里连水也没有”。看这个样子,是不
是他所有的亲人都“饿得走不动,哪有力气挑水啊”?
如果是,那他所有的亲人应该也都逃不掉他父亲的命运,杨继绳带回来的三斤大米顶多
可以让他们多活两三天而已
如果不是大家都“饿得走不动,哪有力气挑水啊”,那么,他的家里就应该还有挑水的
人,不至于“水缸里连水也没有”的了。
如果他还有其他家人却又只字不提其他的家人,那么,就说明他家里并没有闹饥荒,说
明了他家的其他人都没死!都还占有一个生存的空间。从他还可以读书的情况看,估计
他们家比起其他人家的情况可能还要好一些。因为那时读书并非免费教育,(如果杨继
承不享受助学金的话)每期学杂费加上伙食费也要五十来元钱,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究竟有没有其他的亲人?杨继绳没说,但我认为有。如果没有。他的父亲死后,他上学
靠谁供养?
还有,杨继绳1959年上期在读高二,推算他的启蒙时间应是1947年。解放前念得起书的
应该不是一般的农民家庭。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杨继绳的家况描写
不实。他搞的是以点代面,用父亲一人的死,喧染全家受饥的惨!挨饿的悲!并以此为
起跑线,延伸到全国。
(五)、杨继绳的父亲死因描写不真
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1、从杨继绳的其他家人都没有饿死进行分析(此“家人”为假设,因杨继绳没有交待
其家人情况,如没有其他亲人,此分析则无效)
杨的一家人都处在同样的“没有一颗粮食,没有一点能吃的东西,水缸里连水也没有”
的环境之中,上面的父母,下面的儿女,平辈的还有妻子,一个都没饿死,唯独他一个
饿死了,为什么?其中必有蹊跷。
2、从其家乡没有饿死人进行分析
他家乡肯定还有其他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肯定还有一大群。然而这么多人却只有他
父亲一个饿得“连走路的力气也没有了”,别人都还能够走得好好的,而且还有力气将
他父亲从半路抬回来。这是为什么呢?大家都好端端地没有饿死,只有他一个人饿死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
3、从生理的角度分析杨父的死因:
在完全断绝食物的情况下,健康人的生命极限是多少?试举两例:
例1、2008年的汶川地震救灾时期, 5月20日 18时左右,绵竹市金花镇响水沟煤矿和
城墙岩煤矿中4名矿工在被困196个小时后被空降兵某部救出。他们分别是赖正平、肖永
军、黄伯明、陈运新。( 2008年5月21日 《人民日报》)
例2、 2002年3月7日 晚10时左右,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城关乡焦家凹锦阳煤矿二矿
发生透水事故,7名矿工被困井下。21天之后的27日下午5时许,19岁矿工杨显斌获救生
还。被救出时神志非常清醒,只是身体非常虚弱。(大江网郑州讯)
这几位长时间处于恶劣环境和饥渴状态中的幸存者,说明了人的生命对于饥渴的忍受能
力是非常强的。
再说,从杨继绳描写的“有人一边挖观音土一边往嘴里塞”的情景看,人的生命好像对
于观音土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因为这些吃观音土的地方,在杨继绳的笔下,也只有全
村死绝而没有出现过全乡死绝全县死绝,这就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可以依靠观音土的
救助而夺取与死神抗争的胜利的。
杨的父亲与上述两例的几个人相比,至少还有两个优势,一是相对而言有一个舒适的处
所,二是有非常充足的新鲜空气!还有,喝水肯定也没有缺的。如果他的身体没有患病
,怎么可能在没有进入吃观音土的阶段就会在刚刚还走着时候,一跤摔倒被人抬回家里
就不能进食流汁了呢?
我们不知杨家离学校有多远,以五十公里推算,杨继绳昼夜兼程应该可以在24(其中包
括送信人的去程)小时以内赶回家的。如果杨父没有患病,杨带回的三斤大米就是灵丹
妙药,即使他父亲自己不能吞咽,即使他父亲饿得昏迷不醒,只要灌进一点流汁便可起
死回生!何况当时的杨父并未到油枯灯尽之时,他还能说话,而且神智十分清醒,他是
直到杨继绳回来三天以后才死去的!
一个只是因饥饿太甚而面临死亡的人在临死三天前就不能进食流汁,令人难以置信!同
样,一个先天还在路上行走的只是因饥饿大甚而摔倒的人,第二天就不能进食流汁,更
加令人难以置信!
4、从时间的角度分折杨父的死因:
杨的父亲死于1959年4月底。我们知道,这个时候吃的是1958年的粮食,而58年还算是
丰年,前面讲过,真正的大饥荒还没有进入“正常程序”,所以,根据这个情况分析,
要是杨父没有患病,他的“耐饥力”就实在有限得很。否则,他就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在
这个地方饿死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肯定,他的“饿死”与真正的饿死还相差一截很大
的距离。
5、从杨继绳对父亲死状的描写进行分析
杨继绳描写他父亲的手是:“这只手和上生物解剖课时看到的人体骨骼标本上的手差不
多”
我读中学只比杨继绳低两届,记忆中无论初中高中都没有生物解剖课,人体骨骼标本肯
定是没有看过的。读初中时,只看到老师做过几个简单的物理化学小实验,到了高中,
学校虽然有了物理化学试验室,但也没有生物标本室,湘潭市当时是湘潭地区(包括今
日湘潭、株洲,韶山三市)的所在地,我们市二中的教学条件与市一中不相上下,料想
绝不至于次于湖北浠水县一中的。所以,杨继绳若说是在中学上课看过人体骨骼标本,
我不相信。若说是后来在大学上课看过,他又是学拖拉机制造专业的,看的标本应该是
拖拉机。所以,我认为,他的这句“上生理解剖课看到的人体骨骼标本”应该是信口而
出的言不符实!目的就是要衬托出后面的这个恐怖场景:
“原来通常说的‘瘦得皮包骨’是这样的恐怖和残忍”啊!
他在这里将其父的手当成了饿死人的特有象征和独有的标志进行喧染,我们不禁要问,
难道只有饿死的人才会有一只这样的手吗?难道其他因疾病死亡的人就不会出现这种“
恐怖和残忍”吗!
(六)杨继绳的父亲不是饿死的
根据上面的几点分析,现在,我们对于杨父的“饿死”不能不添上一个问号了。
他真的是饿死的吗?不是的,他的死,另有原因。
据杨继承在自序中提到的:其父(其实是养父)生于1889年(光绪15年)农历 6月6日
。而他父亲死的时间则是在“1959年4月底”的三天以后。这就是说,他父亲死时已
经快满七十岁了,只差一个月!
到了这样年纪的人,身体肌能已经全面衰退老化,进入了疾病高发的阶段。在当时那种
缺医少药的情况下,由于感染疾病而导致迅速死亡是常见的事。
我的父亲在1960年也差点死去——当时才四十来岁,患了钩虫病。这样的病,在今天是
绝对不至于死人的。但是在那时候,在我们那个山区,就成了绝症,一是无处救治,二
是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病。幸亏我有一个姨祖母在湘潭市,听我说起这个情况,让我把
父亲接到她家住下,她又带我父亲到湘潭人民医院看了病,就治好了。
假如没有这位姨祖母,我的父亲肯定也在这个大饥荒中死去了。当然这是不能算饿死的
。不过,如果我想要发泄什么,或者想要达到别的什么目的,我也可以说成是饿死,而
且,描写死状的文字可能也不会亚于上面的那个特写,可能还会更悲惨!更让人不忍卒
读,更让人潸然泪下!
所以,由父亲当时的患病,我联想到杨继绳父亲的死,一定不是饿死而是病死!杨继绳
如果要人相信是饿死,他就必须解开我们的这个疑问:
为什么他父亲没有力气去刨树皮而别人却都还有力气刨树皮?为什么他父亲饿得没有力
气倒在半路上,而别人却还有力气把他父亲从半路上抬回家里来?为什么他的家人都没
有饿死而只有他父亲饿死?
破解这些问号的答案,就是他父亲不是饿死而是病死!
(七)杨继承的父亲是正常死亡
杨继承的父亲是得的什么病?从他父亲死前三天就不能进流汁来分析,我认为其父亲应
该是患的食道癌!不然的话,也应该是患了食道病或肠胃穿孔之类的肠胃病!(仅为推
断,不是诊断)。当然也有可能是患了中疯之类的心脑血管病。
在当时的情况下,对于六、七十岁的农村老人,患了不治之症或是有治的重症,是不可
能送医院救治的。即使是今天的农村,也很少有送医院救治。至少我们家乡还是如此,
都是请本地医生瞧一下然后就听天由命了。治不好的就当“老病”就当“寿终”也就是
当正常死亡了。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老年人无疾而终的很少很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都
是老病而终,连毛主席周总理也没有例外。像小说中的笑死程咬金估计很可能是作者杜
撰的一个故事,即真有其事,也不会有几位老人摊上这样的幸运。
所以,老年人的老病而终与年轻人的染疾身亡对于人们的感情和感受来说,是完全不
同的两码事。在今天一些稍微富裕的农家,老人亡故的丧事,大吹大擂的就好像是大操
大办着一桩大喜事,根本就找不到一点悲伤的影子!杨继承的七十岁老父要是死在今天
,说不定也会如此!
在那个人均寿命才五十多岁的年代里(解放前为三十五岁),杨继承的父亲已经达到了
“寿比南山”的“古来稀”高寿,可是,杨继承还不知足,面对着父亲的老病寿终,他
还要哭穷哭饿哭饿死,不花钱哄着大家替他父亲哭丧送灵掉眼泪。不知他究竟安的是一
颗什么心!
(八)、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杨继承父亲是因老病而寿终,与饥饿毫无关系,所以,如果杨继绳真要
为饿死的亡灵立墓碑,他就必须把他那位“正直善良”的父亲从碑首抹掉,将亡灵的数
字由“3600万人”改成“35999999” 人才行,否则,他描写的那些天南海北故事,都
会被他父亲的“假饿死”弄得暗然失色而变得一文不值!
(最后补充一点:就是他从学校领回的三斤大米亦有可疑之处:食物进了食堂保管室,
已经不能通过账目进行管理,是不能随意领出的。在我们学校,任何人都不能从食堂保
管室领取食物,停餐的都是到总务老师那里退粮票,另外还有伙食费。) | d***u 发帖数: 1310 | 2 只要符合洋大人口味,什么真假,民主还是独裁,都不重要.
---老将 | a****8 发帖数: 2771 | 3 乌有之乡的零分作文点评(上): 中国大饥荒真相系列(3):
<引言>杨继绳关于大饥荒的长篇调查报告《墓碑》(见本系列(1)之简介)前言中, 记叙
了住在湖北省浠水县的他父亲在1959年饿死的经过(见本系列(2))。《墓碑》出版后,
乌有之乡找了个湖南省湘潭县的“天才”写了一篇乌有质疑。 此人根据湘潭县的情况
推测浠水县的杨父不是饿死的, 并且发挥一贯的“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精神,
“天才地,创造性地”穿越时空,远程为杨父诊断为"食道癌"。
正准备写这篇的时候, 网上误传乌有之乡网站被关闭的消息, 引起网友热烈讨论。有
人问什么是乌有之乡? 俺忍不住调侃了几句:
什么是乌有之乡?俺粗浅的理解:乌有 = 子虚乌有,就是什么都没有的意思。
因为这个网站的很多文章,多是意气之争,说话不但不是基于事实,而且罔顾事实,从想
象出发,乱扣帽子,乱打棍子。既没有事实,也没有逻辑,什么都没有,所以 叫“子虚乌
有”,简称“乌有”。很多“乌有”在一起,形成了势力,加起来大概有过去一个“公社
”的人那么多,又想冒充与时俱进, 就叫乌有之“乡”。
看看下面乌有之乡的奇文,您就知道为什么是零分作文了。蓝色的字是俺的点评。为什
么挑这篇文章? 因为前不久有左派人士引用这篇来证明杨继绳《墓碑》之不可信,引起
了俺的好奇。网上一查,哇塞,铺天盖地,到处都是这篇奇文(而且在乌有之乡网站好
评如潮)!
鹤龄:一个弥天大谎,《墓碑》作者父亲不是饿死的
(一)墓碑是杨继绳为父亲立起的一座功德碑
杨继绳这部惊世之作取名《墓碑》,据他自己解释,有四重意思:首先就是为他在1959
年饿死的父亲立墓碑。上世纪80年代,杨继绳家乡兴起为先人修建墓碑的风气,特别是
在外面当大官的人,修的墓碑更气派。亲戚朋友也劝他为父亲修建个墓碑。
杨继绳想,“我虽然没有当什么大官,我为父亲立的墓碑一定要比当大官的更气派。
然而,我想到了1959年家乡那些墓碑的命运,有的被拆来修建水利设施,有的在大炼钢
铁中用来做土高炉的底座,有的则铺在路上任千人踩、万人踏。墓碑越气派,被拆除的
危险就越大。父亲墓碑是不能不修的,但是不能修在大地上,必须立在心里;立在心里
的墓碑,不会遭人践踏,也不会被人拆除。”
杨继绳为父亲立的这块墓碑确实是够大的了,他拉了整整3600万条性命为这块墓碑奠基
垫底!从而使他的父亲因“悲惨饿死”而得以享“善良、正直”之美誉而百代留芳而万
世不朽而千秋万代永垂于天地之间永远地活在全中国全世界人民的心坎里!
我们看,曾慧燕的评《墓碑》就写了这样一段文字:“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新闻工作者,
骨肉亲情是杨继绳写作《墓碑》的动机之一。他的父亲是一位善良、正直的农民,1959
年死于饥饿。”
“一位善良正直的农民”,这就是杨继绳为父亲立碑的目的。那么,他父亲的“善良正
直”体现在何处呢?(点评: 这一点序言中有详细的记叙. 这位天才有意视而不见, 罔
顾事实, 误导读者,见识了。 )我们所知道的就是养了一个“有良知的新闻工作者”!
由此可见,杨继绳实际上不是为父亲立的墓碑而是立的功德碑,同时,也是为他自己立
的一块功德碑(另有专论)。可以说,没有这块墓碑,人们就不会认识这位“有良知的
新闻工作者,更没有谁会知道这位“善良、正直”的父亲!
我们在这里不想探究他父亲的善良与否,只想探究这样一个问题:他父亲有没有资格挤
身于饿死者之列!尤其是有没有资格充当“3600万”饿死亡灵的优秀代表者。下面,我
们先看杨继绳是怎么说的吧。
(点评: 关于墓碑, 看看杨继绳自己是怎么说的。这位天才就知道用乌有之乡的一贯伎
俩,断章取义,乱打棍子, 乱扣帽子。至于是不是饿死,后面再谈。)
这本书原打算名为“天堂之路”,后来我改为“墓碑”。“墓碑”有四重意思,一是为
在1959年饿死的父亲立墓碑;二是为3600万饿死的中国人立墓碑;第三,为造成大饥荒
的制度立下一个墓碑;第四,在写这本书写到一半时,北京宣武医院在为我体检中发现
有“病变”(甲胎蛋白呈阳性),于是我加快了写作的速度,下决心把这本书写成,也
算是为自己立一个墓碑――有幸复查时排除了病变,但写此书有很大的政治风险,如因
此书而遭不测,也算是为理念而献身,自然也就成了自己的一个墓碑。当然,主要还是
前三种意思。
(二)杨继绳描述的父死惨状
杨继绳在《墓碑》前言部分,详述了他父亲悲惨死去的一幕:那是1959年4月底,杨继
绳在湖北浠水第一中学读高中,他儿时的朋友张志柏匆匆赶到学校通知他:“你父亲饿
得不行了,你赶快回去,最好能带点米回去。”他还告诉他:“你父亲没有力气去刨树
皮,饿得没办法,想到江家堰去买点盐冲水喝,没想到倒在半路上,是湾里的人把他抬
回来的。”
杨继绳当即 向 老师请假并到食堂停伙3天,取出他的口粮──3斤大米,然后赶回他
下湾的家。“走到湾里,发现一切都变了样:门前的榆树(浠水称之为油树)没有皮,
白花花的,底下的根也刨光了,剩下一个凌乱的土坑。池塘干了,邻居说是为了捞蚌放
干的。蚌有股难闻的腥味,过去是不吃的。没有狗叫,没有鸡跑,连过去欢蹦乱跳的小
孩子们也待在家里出不来。湾里一片死寂”。
他 走进家门,发现没有一颗粮食,没有一点能吃的东西,水缸里连水也没有。“饿得
走不动,哪有力气挑水啊!父亲半躺在床上,两眼深陷无神,脸上没有一点肌肉, 皱
纹宽阔而松弛。他想伸出手招呼我,但没有伸起来,只是动了动。这只手和上生物解剖
课时看到的人体骨骼标本上的手差不多,外面虽然有一层干枯的皮,但没有 遮住骨骼
上每一处的凸起和凹陷!看到这只手,我心里陡起一陈酸楚和震撼:原来通常说的‘瘦
得皮包骨’是这样的恐怖和残忍!他嘴里嘟啷着,声音很低,他是叫 我赶快走,赶快
回学校去。”
父亲变成这个样子,杨继绳心里充满了懊悔和自责,“我为什么不早点回来挖野菜呢,
为什么不早点请假拿点米回来呢?”他用带回的米煮成稀饭,送到床边,然而父亲已经
不能下咽了,三天以后与世长辞。
在上述的文字中,杨继绳试图用下湾“惨景”和他父亲“惨死”的这两个特写镜头,将
自己打盼成三年自然灾害的亲历者兼直接受害者,借以增加读者对他的“置信度”,然
后,面对大众,来为他的《墓碑》揭幕剪彩,并将读者拉向他精心堆砌的那个人吃人的
“鬼域”世界!可是,当我们一眼瞧过以后,便会马上发现,他说的并不是真的!
(点评: 各位先记住杨继绳这里写了些什么, 因为后面"天才"又自我矛盾了。另外注意
这里用了个含金量极高的词“置信度”。遗憾的是他想冒充天才却露出了白痴本色。置
信度是个统计概念,日常语言应该用可信度。)
(三)杨继绳的“乡景”描写不“史”,他的家乡没有饿死人
杨继绳的《墓碑》号称写史写实。那么,被他刻在碑上的他的家乡大饥荒景象是不是写
的史呢,请看:
杨继绳的家乡下湾有多少人?饿死了多少人?他没有说。是不知道吗?不可能!(点评
知道家乡死了多少人吗?并且,序言写的是他自己家, 不是全村。)全中国饿死的人
他一概全知,难道自己的家乡反而会一概全不知!(点评: 几十年以后,杨继绳是新华
社高级记者,通过调查饿死人的重灾区,查阅档案, 采访当年相关官员,知道了全中国的
情况, 难道很奇怪吗?)
他肯定全知,但他不愿意说(点评: 因为湖北省相对来说,不是象河南省, 四川一样
的严重灾区(湖北省也饿死了30万人),所以在老家没有实地调查。老毛也说, “没有
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还说“要抓主要矛盾”。 杨继绳说过, 他得了病, 感觉时间
不多了)。为什么,因为他的家乡没有饿死人,(点评: 没有写就等于没有发生? 太唯
心论了吧? 左派人士不是一贯标榜唯物主义者吗?)(与他的《墓碑》不能时刻保持协调
一致,所以,他不好说!(点评:听起来像是毛派自己的一贯手法)不过,他虽不说,
馅还是露出来了。 请看:
我不知道更远地方发生的事情,我以为我家乡发生的事是个别现象。我以为父亲的死只
是我一个家庭的不幸。”
这个个别现象不就是他家死了一个人吗!也就是说,他的家乡,其他人都没有死!(点
评: 当时杨继绳学业在身,父亲病重,匆匆回家,有心思做调查吗?) 他的家乡,没有饿
殍为他润笔增“光”!于是,他就写景,写乡中“荒景”: (点评: 当时杨继绳回家
的路上,看到的事情, 为什么不可以写?)
“走到湾里,发现一切都变了样:门前的榆树(浠水称之为油树)没有皮,白花花的,
底下的根也刨光了,剩下一个凌乱的土坑。池塘干了,邻居说是为了捞蚌放干的。蚌有
股难闻的腥味,过去是不吃的。没有狗叫,没有鸡跑,连过去欢蹦乱跳的小孩子们也待
在家里出不来。湾里一片死寂”。
树皮树根全啃光了,这是一幅无以复加的大饥荒景象。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大饥荒吗,没
有了。因为树皮树根啃光后的大饥荒,只剩下泥土石块可以啃的了。
我们再看他父亲那个“买盐冲开水喝”后面的背景,这不也是树皮树根啃光的“乡景”
反映吗。盐本是用来烹调食物的,如今连熬树皮树根的用场也派不上了,只能冲开水!
多惨呀。
(点评:俺的家乡就在湖南省,听我妈说, 那几年, 草根, 树皮都被人吃了, 还有人吃
观音土, 饿极了肚子难受, 啃棉絮的都有。农村的人认为吃了盐,就会有劲, 没什么奇
怪的。
这个榆树,实在是饥荒时百姓的救命树。榆树的榆钱可以吃,树叶可以吃,树皮可以吃
,嫩的树根也行。香椿树叶也可以吃,味道比榆树叶好。但是香椿树没有榆树常见, 树
叶也不多。)
杨继绳的乡景想象描写倒也非常的逼真。可是,他却没有想到,这个树皮草根啃光的并
非“个别现象”与他家死了父亲的“个别现象”又打起架来了。你的家乡树皮树根都啃
光了,只出现了你一家遭遇不幸的个别现象,而你描写的其他地区树皮树根啃光,为什
么遭遇不幸的就是普遍现象,就是几乎家家饿死了人,甚至全家死绝甚至整个村子死光
呢!你能解释得了吗!
(点评:这个人脑袋又充水了。在他们村,树皮树根都啃光了是普遍现象,正因为啃了树
皮树根, 才没有更多的人饿死。这位天才, 难道认为饿死的人还不够吗?
给这个天才普及一点逻辑:
树皮树根啃光了是饿死人的必要条件,所以饿死人的地方树皮树根都啃光了。
树皮树根啃光了不是饿死人的充分条件,所以树皮树根啃光了的地方不一定饿死人了。
不过,逻辑对天才可能不重要。还是来点常识: 你要是想幸福那就一定得吃饭,可是
你吃饭了不一定就幸福。
)
再说,树皮树根啃光的地方,居然还存在着集市和正常买卖(买盐),奇事!人们怎么
不去抢?
(点评: 到现在可以肯定,这位“天才”是城里人。盐是国家专卖,在农村只有国营的
供销社才有卖。 你敢去抢盐, 活腻了吗?杨继绳的书, 提集市了吗? )
杨继绳在这里还犯了一个无法弥补的大错误,他在充分发挥自己的超人想象力的时候,
忘记了还有一个不可谩侮的时光老人就站在自己的面前。他父亲死的时候是1959年的四
月底,这个时候,真正的大饥荒还没有起动“正常程序”!
(点评: 这位“天才”自己犯了 好几个无法弥补的大错误:(1)大家公认的大规模
饿死人的年份是1959-1961年(但是1958年已经开始饿死人了--见下面统计局人口死亡率
)。(2)这位“天才”完全没有青黄不接,春荒的概念.什么是青黄不接?头年的粮食
(知不知道稻谷是黄的?)吃完了, 今年的青苗还没有成熟, 接不上了。 因为发生在
春天, 所以叫春荒。
在正常的年代,人口死亡率是逐步下降的.但是,1958-1961年出现了异常. 国家统计局
2009年纪念建国60年系列报告发布的人口死亡数据说明1958年就已经开始饿死人了(虽
然1959/1961年的情况更为严重).
1957年的死亡率: 10.8‰
1958年的死亡率: 11.98‰ 比1957年多出: +1.18‰
1959年的死亡率: 14.6‰ 比1957年多出: +3.8‰
1960年的死亡率: 25.4‰ 比1957年多出:+14.6‰
1961年的死亡率: 18.13‰ 比1957年多出: +7.33‰
1962年的死亡率: 10.08‰
)
就算杨继绳的乡亲行动迅速,提前跨入了大饥荒。(点评: 不是乡亲们行动迅速, 而
是这位“天才”自己掩耳盗铃,以为自己不知道,别人就以为这事干脆就没发生!) 杨继
绳又面临了一种更加尴尬的局面。1959年4月底,他的家乡人就把树皮树根啃光了。
(点 评:
至于为什么是四月饿死, 这位“天才”(不行, 得叫他"白痴”了)越来越发混/昏了.
你以为农民每个星期从国家粮店买粮啊?农民的粮食, 收一季,分一次口粮, 自己放在
家里。要等到下一季夏收秋收以后,才有补充。每年收割以后, 就有了吃的。所以每
年粮食不够吃的时候,都是春天。当你们城里人春暖花开盼望着春游的时候, 是农民
挨饿,最难熬的时候。有的困难人家,刚过完年, 就揭不开锅了。
农民怎么分粮呢? 58年已经有了公社,58年已经实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的户籍制度.农
民一家能分多少口粮, 有以下因素决定:
(1)当年的收成(A)(干部瞎指挥,收成下降);(2)上交国家统购的粮食任务(B
)(越左的地方,57年胡夸越厉害的地方,上交的任务就越重!); (3) 集体留下的
种子(C); (4)家里的人口数(Di)(相当于城里的生活补贴费,按人头算);(5)
家里劳力的工分数(Ei)(这个相当于城里的级别职务工资)。
集体可以分的口粮(K)为:K = A - B - C
集体口粮分配时分成两部分:人口粮(Ka,按人头算)+ 工分粮(Kb,按工分算)
K = Ka + Kb
一家可以分到的口粮为(i指任何一家):
Ki = Ka x Di/Sum(Di) + Kb x Ei / Sum(Ei) (注意杨家 Ei = 0!)
其实,农民也不是象天才想象的那么笨,早就知道粮食不够吃,也就早早开始准备了。
头年中秋节以后,农活慢慢就少了。 这时候农民吃的也少了,一天吃两顿,或一顿,
干活就吃点干的, 不干活就吃稀的,在饭里加菜叶,南瓜,红薯,或者干脆一顿就几
个红薯。到了4,5,6月份,这些招差不多都要用完了。俺说的这个情况,到70年代都
还是这样。
俺妈告诉我,在大跃进后的几年,俺家一天每人能吃二两米就不错了。这二两米,还是
16两的秤(那时一斤 = 16两,所以有半斤八两的说法。)每天的感觉就是饿!
59年的时候, 杨家父亲已经快70岁,丧失了劳动能力。而杨继绳自己在上学不能挣工
分,他家分口粮的份额,与别人家比,是很少的! 与五保户的差不多.这样一来,家里还
有一个长身体要上学的高中生,杨父一定是把本来就不多的口粮让儿子带到了学校(学
校会要求农村学生开学报到时带多少米才能入学搭伙!), 自己却饿死了!)
接下来还有漫长的三年啃什么?若是真的啃上三年泥土石块,那么,他家乡的人必定全
部死绝,一个不剩。
(点 评: 真不知道"白痴”是怎么想的。59年的春荒熬过了,到了夏收/秋收,又有粮
食了。然后,又是春荒(60年),夏收/秋收,年复一年。只是春荒一年比一年重啊!
难道左派只知道毛泽东秋收起义那年的秋收? 头昏到春夏秋冬季节变换都忘了?)
事实呢,就死了他父亲一个,而且,是否饿死,尚存疑义。现在,我们就不难回答这个
问题了:杨继绳的“乡景”,究竟是直书的“史”,还是曲笔的“文”?毫无疑问,他
写的是文学作品,乡景只是他动用了文学的艺术手段描绘出的一幅画!
我的家乡可能也有这种个别人遭遇不幸的个别现象,但绝对没有人啃过树皮树根,山中
的树叶照样绿,路边的野草照样青,只有山上的土茯苓是确确实实挖尽了,还有栗树子
也确实成了一种美味,甚至还有人发明了栗子做的“豆腐”,集市上也有买的。
(点评: 这位"白痴”是城镇户口,当然可以享受美味了。再说, 当时饿死人是三分天
灾,七分人祸。地理条件相似,不等于左倾的程度也相似啊!
要是粮食够吃,为什么“山上的土茯苓是确确实实挖尽了”。土茯苓平时只拿来做中药
,没人拿它当粮食。另外,你这里有山,可以靠山吃山,杨家那儿有山吗?
照这位白痴的想法,吃栗树子不是一般的美味,跟现在的人怀旧吃窝窝头,游农家乐一
样。却不知道正是粮食不够吃,才吃起了 栗树子。俺也吃过那东西,不加工一下,是
不能吃的(难吃极了)。发明了栗树子豆腐,那是没有办法。如果是美味,为什么以前
没有吃?偏偏等到大跃进后才发明?而且现在也不吃?)
再看“(杨继绳)走到湾里,发现一切都变了样:门前的榆树(浠水称之为油树)没有
皮,……”。
可是,大家知道杨继绳离家多久了吗?从学校开学到四月底,还不到两个月!他离家之
前,没有一点饥荒象征,不到两个月就“一切都变了样”,连树皮都剥光了……。变化
如此之神速,你信吗?
(点评: 为什么不信? 就算你住在城里,三,四个月给你一个月的口粮,我看一个月树
皮就要剥光了! 知道什么是春荒吗?!)
农村的饥荒惨烈到了如此程度,而坐在教室里的杨继承却好像生活在世外桃园,竟然一
无所知,
(点评: 当时电台不播, 报纸不报,课本不讲. 杨继绳在城里上学, 周围是吃皇粮的城
里人, 如何知道? 不要说当时的杨继绳, 到了21世纪的今天, 有多少人还不知道呢!)
直到父亲死后别人把他喊回家,这才回到人间,发觉“一切都变样了”。这不是在写《
西游记》吗!
(点评: 是父亲死后杨继绳才回来的吗?请看原文(”天才“自己在第二部分刚刚引用
过)。 乌有之乡人士这么简单的眼前的事实都搞不明白,你还能指望他从湖南湘潭推
算湖北浠水几十年前发生的事?!)
1959年4月底,我正在利用课余时间为学校共青团委办“五四”青年节墙报,我儿时的
朋友张志柏(小名车子)从湾里匆匆赶到浠水第一中学找我,急急忙忙地说:“你父亲
饿得不行了,你赶快回去,最好能带点米回去。”他还告诉我:“你父亲没有力气去刨
树皮,饿得没办法,想到江家堰去买点盐冲水喝,没想到倒在半路上,是湾里的人把他
抬回来的。”
我当即放下手上的工作,向团委书记兼班主任赵纯烈老师请假,并到食堂科停伙3天,
取出了3斤大米,立即赶回家——睡 虎下湾。
走进家门,真是家徒四壁,没有一颗粮食,没有一点能吃的东西,水缸里连水也没有
。饿得走不动,哪有力气挑水啊!
父亲半躺在床上,两眼深陷无神,脸上没有一点肌肉,皱纹宽阔而松弛。他想伸出手
招呼我,但没有伸起来,只是动了动。
各位尊敬的读者,看到这里,您有何感想?有没有以下的感觉?
过去学了很多“历史”,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宣传。近来上网看到很多“信息”,最后发
现原来是忽悠。
您要是左派,是不是觉得这篇奇文实在是给乌有之乡抹黑(也有可能是添彩,因为本来
就是乌鸦之乡)? 您要是右派,是不是觉得左派人士的水准实在是不敢恭维?您要是
中间派,是不是觉得这个点评还有一点娱乐价值?
(这篇奇文总共有八部分。其余部分在下篇点评,好戏还在后头。下篇链接: http://bbs.wenxuecity.com/mychina/585446.html)
您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到乌有之乡去看看这篇奇文。在那里,好评如潮啊!
(乌有之乡奇文链接: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1101/211773.html)
中国大饥荒真相系列请见: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php?blogID=572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