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l**********r 发帖数: 4612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jibamao (鸟毛),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感叹]回美之后叹上海,你咋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11 16:14:01 2012, 美东)
源自http://hi.online.sh.cn/content/2011-11/04/content_4931749_2.htm
在美国学习了四年之后,回国休假。原本,只是休假两周,却因为签证原因,休假了40
天。40天的清闲假期后,回到美国。所有的朋友都问我假期怎么样。我总说家乡很好,
很漂亮,纽约巴黎都无法媲美。于是有些朋友问我以后会不会回国。每次听到这个问题
,我心里,反反复复响起张信哲的那句歌词——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
如果美国曾经让我不适应的地方是过分“多元化”。那么如今,中国让我不适应的
地方是过分“均一化”。
奢侈品
对上海的第一印象,是铺天盖地的奢侈品消费中心。如果走三条街看到一个一线品
牌店不让我惊讶,那么走三条街就能看到一个一线品牌消费中心,只能让我感叹上海的
无比繁华。
签证当天,梅陇镇伊势丹楼下举办娇兰展会,展会布置级别之高,让我叹为观止。
美国领事馆附近的中信泰富,所有的衣服动辄上万。不几天,便听说我出国前人迹罕至
的恒隆广场,LV门店周末竟要到排队的程度。
地铁上,上海小女孩们在讨论自己如何三四个月每天吃泡面省下钱来买一个LV包,
我真不知道自己该为他们的吃苦耐劳叫好,还是该为他们的价值观扭曲感伤。茶座里,
朋友告诉我她的孩子省下钱专门去香港买了个卡地亚的手表,却不舍得戴着上班。公交
车上,就连卖票员的皮鞋都是Gucci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房子
和亲戚逛Tiffany,看到一条钻石项链,20万人民币。我说笑了一句:“也就5个平
方。” 亲戚说:“这么看,谁都买得起。”
房子,真可谓是上海最热门的话题,热门到我都不想在这里多加讨论。上海几乎所
有的女孩,择偶标准里都先来一句:“要房子厄哦。”我四年前见过的择偶标准里,有
要工资的,要GPA的,要文凭的,要身高的,要长相的,在美国这么些年,也见过很多
择偶标准里要国籍的……我曾经觉得那些很可笑,但是要房子这件事情,已经把可笑推
到了极点。因为嫁工资、GPA、文凭、长相,身高、国籍……起码还是在嫁那个人,而
上海的女孩子,你们有没有意识到,你们在嫁房子呢?你们又有没有想过,祖孙三代辛
辛苦苦攒下的财富买来的房子,可能会被瞬间收归公有呢?
车子
上海人让我最想不明白的,就是对买车的热情。在国内期间,正逢车展,逢人就有
人建议我去看车展。结果,我看了人山人海的车展照片,看了最低80元的门票,马上倒
了胃口。80元,我还不如用来买10杯珍珠奶茶呢。或许我住在上海,对车的热情也可能
高于珍珠奶茶,就像家父母,曾经多次提过要买车。我就一句话 ——Over my dead
body (转译注: "等我死了吧",意即"没门儿/休想!")。
在一个起码有三四百条公交线路,十条地铁的城市,在一个步行10分钟之内肯定有
饭馆,15分钟之内肯定有超级和菜场的城市,在一个随手都能招到出租车的城市,你们
买车做什么?就是用来担心车子每天日晒雨淋,被别的车蹭到,交停车费和汽油费的么?
我问父母:“你们家住市中心,难道开车5分钟到了静安寺,然后找半小时停车位
,然后开始逛街,逛到人民广场了,再打辆车到静安寺的停车场么?”
父母说:“哦,我们可以去郊游阿。”
天天郊游的么?就不能租辆车,去旅游集散中心坐沪x专线么?
女孩子
回国之前,听说有个网站,叫“中国小三网”。如果有一个两个小三,我还认为小
三们有真爱,那么小三都能开出论坛来了,我只能很卫道士的说:这是社会道德的沦丧。
马路上,随处可见二三十岁的姑娘挽着四五十岁的男子。不要告诉我他们是父女,
至少我在家父面前,发挥不出那么暧昧幽怨的眼神(我在男朋友面前,都很难发挥那么
暧昧幽怨的眼神)。当然,还随处可见二三十岁的中国女孩子,挽着各个年龄段的外国
友人。看到那些女孩能用来搭讪的外语是我会说的语种的两倍,或者和人坐着打情骂俏
都说不出句完整的英语,我不禁感叹真爱无国界。
亲戚新婚,忽然在聚会上对丈夫说——看看美国风气多好,美国没有小三的哦。我
当时就心底感叹——可能我对社会风气好的标准,真的太高了。
电视节目
上海有个电视节目叫《幸福魔方》,还是著名主持人主持的。某天,节目上来了个
女生,控诉自己和男朋友相处六年,把男朋友接到上海,为男朋友洗衣做饭,男朋友在
上海不到两个月,却搞第三者。结果,那个不知道自己男朋友还有另一个女朋友的“第
三者”,坚持要在电视上支持自己男朋友,和他“站在一起”。我当时就觉得:“小姑
娘,原来不知道就算了,你现在知道了,还不快逃啊!”
不知道什么台有个相亲节目,某男嘉宾,母亲比较多情,在男嘉宾三岁的时候抛下
他们自己嫁人玩去了。男嘉宾的爸爸和奶奶抚养他长大,本来是个挺美好的家庭,也是
个挺好的男孩子。结果,女嘉宾们偏偏揪住男嘉宾的痛处不放,在上边拼命撒盐,一个
21岁的女嘉宾说:“你能在电视上对你妈妈说一声我爱你么?”大度的男嘉宾为了讨好
小姑娘居然还说了,我当时心里对这个女孩子只有两个字的判断——脑残。
还有不知道什么台有个变相相亲节目,叫《丈母娘看女婿》。看着一个个“丈母娘
”贼特兮兮地:“小伙子啊,我问你呀……”我心里还是只有两个字——乱伦。
学校
如果学校和社会有什么区别,那就是学校,还有堵墙。墙里边,是神圣的。
但是,当小学放学时间,门口停放的名车足以堵塞要道交通的时候;当初中生男女
生手拉手,拿着百元大钞买零食的时候;当名牌高中1/3高中生在高考前出国的时候;
当大学生,不管什么专业,都只想找个金融、猎头、银行、证券之类的工作的时候;我
看到的,是祖国的明天越来越灰暗。
回国后四天到复旦,鸟语花香,一进校门,瞬间觉得世界清净了。复旦的学生穿得
还是“土土的”,让我感到回到了过去。可事实是文科的老师要么想着不上课挣外快;
要么上课了学生不听,便衣倒是听得起劲。而理科的老师,除了想着沽名钓誉发高分文
章;就是想着如何用科研经费花天酒地。
或许我说过头了,但是,那是我热爱的母校阿。我希望每一个母校师生,都在“博
学而笃志,切问而静思”啊!
我小学老师曾经语重心长对我说: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初中老师曾经三令五申
:实业救国。我高中老师曾经反复念叨:知识分子,要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到
了大学,我曾每次路过校训碑,都默念,微笑。
在国内,高中同学聚会,朋友说她原来觉得我是那种能够希望改变环境的人。我说
不是我不想改变环境,是环境太强大。是的,如果我在中国,我说不定也会为LV 包吃
三个月泡面,也会把房子写入择偶标准,也会想要辆别克或者凌志,也会觉得学校商业
化点也好,免得学生不适应社会……
但是,如今回到美国,请允许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履行一下穷酸书生的责任。 | P********R 发帖数: 1691 | 2 写得不错。支持一下。不仅是上海,中国很多地方都这样。人类没有了道德和信仰的约束之后,只能是越来越丑陋。 | k*****r 发帖数: 21039 | 3 邓矮贼的倒贴嫖资妓院经济基础,才能产生这样恶俗下贱的妓女外F文化。
40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 发信人: jibamao (鸟毛), 信区: Returnee : 标 题: [感叹]回美之后叹上海,你咋了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11 16:14:01 2012, 美东) : 源自http://hi.online.sh.cn/content/2011-11/04/content_4931749_2.htm : 在美国学习了四年之后,回国休假。原本,只是休假两周,却因为签证原因,休假了40 : 天。40天的清闲假期后,回到美国。所有的朋友都问我假期怎么样。我总说家乡很好, : 很漂亮,纽约巴黎都无法媲美。于是有些朋友问我以后会不会回国。每次听到这个问题 : ,我心里,反反复复响起张信哲的那句歌词——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对不对? : 如果美国曾经让我不适应的地方是过分“多元化”。那么如今,中国让我不适应的
| s*****l 发帖数: 7106 | | s**n 发帖数: 930 | 5 哈哈 果然文人误国啊 楼主你的担心是多余的 前辈洒血断头后人风花雪月 这就是天道
也是王小波的草长马发情 人手一支LV也不过颓宋贩夫走卒皆着丝履而已 操心别人的
德性是最没有价值的事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