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x 发帖数: 891 | 1 如图。信息灵通的人爆爆料,他是共济会香港分舵的舵主吗? |
b*****n 发帖数: 6324 | |
y***u 发帖数: 7039 | |
M**1 发帖数: 86 | |
L*****G 发帖数: 12375 | 5 这么看来,果然是伪共的朋友啊。
【在 l*x 的大作中提到】 : 如图。信息灵通的人爆爆料,他是共济会香港分舵的舵主吗?
|
y***u 发帖数: 7039 | 6 叶家的历史也很值得研究。 剑英曾是孙大炮的近卫, 孙是公济会舵主, 后中正接任
, 属于外围。又听闻, 其和南海外大老在七十年代就开始接触, 单线联系。 风波之
后, 更是设计黄雀行动,掩护重要风波参与者撤退海外, 以消口实。 近年, 其家对
南方系掌控, 可见其认为媒体的重要, 而媒体是被公济会重视的控制操纵社会的工具
。 |
m******t 发帖数: 3041 | 7 你是不是混淆了方清复明以来 国内外 洪门各分支 和 西方犹太的共济会啊?
包括上面有人提到的叶剑英和孙中山的,都是属于洪门分支。李是其中一员的可能性相当之大。
但和西方的共济会不是一样的。
共济会是指现在走资买办如厉以宁等接受西方财团资助的那个背后隐性团体。
当然李也很有可能遭共济会的渗透。
但是两个概念,要分清楚 |
s***g 发帖数: 1173 | |
m******t 发帖数: 3041 | 9 但是总体来说,这个话题很有趣。希望大家讨论讨论哈 |
y***u 发帖数: 7039 | 10 所谓的洪门, 共济会, 这些能被看到的, 都是外围组织, 起到保护核心, 并且输
送人才, 组织动员的作用。真正的共济会高层是西人, 外围的组织的高级会员,比如
孙,将, 李, 被称为代理,达到 以夷制夷的目的。 核心秘密组织, 是33级以
上, 但他们也相当于更秘密组织高级打工子, 幕后的财阀和势力才是真正的老板,
熄安秘约有交代。
相当之大。
【在 m******t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是不是混淆了方清复明以来 国内外 洪门各分支 和 西方犹太的共济会啊? : 包括上面有人提到的叶剑英和孙中山的,都是属于洪门分支。李是其中一员的可能性相当之大。 : 但和西方的共济会不是一样的。 : 共济会是指现在走资买办如厉以宁等接受西方财团资助的那个背后隐性团体。 : 当然李也很有可能遭共济会的渗透。 : 但是两个概念,要分清楚
|
|
|
y***u 发帖数: 7039 | 11 厉以宁等接受西方财团, 这个是的。 资金来源属于非盈利组织, 实际上是智囊和情
报组织。 背后的资金来源, 都可追述到落可非勒。
相当之大。
【在 m******t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是不是混淆了方清复明以来 国内外 洪门各分支 和 西方犹太的共济会啊? : 包括上面有人提到的叶剑英和孙中山的,都是属于洪门分支。李是其中一员的可能性相当之大。 : 但和西方的共济会不是一样的。 : 共济会是指现在走资买办如厉以宁等接受西方财团资助的那个背后隐性团体。 : 当然李也很有可能遭共济会的渗透。 : 但是两个概念,要分清楚
|
y***u 发帖数: 7039 | 12 对于叶, 仅是我的猜测, 没有见到直接的证据。
相当之大。
【在 m******t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是不是混淆了方清复明以来 国内外 洪门各分支 和 西方犹太的共济会啊? : 包括上面有人提到的叶剑英和孙中山的,都是属于洪门分支。李是其中一员的可能性相当之大。 : 但和西方的共济会不是一样的。 : 共济会是指现在走资买办如厉以宁等接受西方财团资助的那个背后隐性团体。 : 当然李也很有可能遭共济会的渗透。 : 但是两个概念,要分清楚
|
r*******g 发帖数: 5495 | 13 哎。共济会无所不在,时刻在行动
【在 l*x 的大作中提到】 : 如图。信息灵通的人爆爆料,他是共济会香港分舵的舵主吗?
|
l**k 发帖数: 45267 | 14 我是真的有点儿受不了毛轮的帖了
【在 r*******g 的大作中提到】 : 哎。共济会无所不在,时刻在行动
|
m******t 发帖数: 3041 | 15
英文翻译相同不等于本质属性相同。
照我的理解,可能有误,不可以将洪门和共济会混为外围一谈。
洪门历史之悠久,可以追溯历朝历代在大陆不得志而被迫迁往他洲的华人。里面的故事
非常的传奇和有意思。所以现在美国华人,都是有很多别类的。
洪门受共济会的渗透与否,有待于考察。
但决不能就说洪门是共济会核心的外围。太过牵强。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洪门的英文名就是中国共济会。。。
|
M**1 发帖数: 86 | 16 他们跟轮子都爱搞这些神神秘秘的东西
就差开天眼见外星人了
【在 l**k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真的有点儿受不了毛轮的帖了
|
l*x 发帖数: 891 | 17 扯什么洪门?看不到他袖口大大的共济会尺规标记吗?
【在 m******t 的大作中提到】 : : 英文翻译相同不等于本质属性相同。 : 照我的理解,可能有误,不可以将洪门和共济会混为外围一谈。 : 洪门历史之悠久,可以追溯历朝历代在大陆不得志而被迫迁往他洲的华人。里面的故事 : 非常的传奇和有意思。所以现在美国华人,都是有很多别类的。 : 洪门受共济会的渗透与否,有待于考察。 : 但决不能就说洪门是共济会核心的外围。太过牵强。
|
g*********o 发帖数: 4653 | |
m******t 发帖数: 3041 | 19
我错了。楼主是对的。
等待更多暴料吧。
【在 l*x 的大作中提到】 : 扯什么洪门?看不到他袖口大大的共济会尺规标记吗?
|
I******a 发帖数: 3812 | 20 这个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巴拿马收回运河以后,和记黄埔能够接管运河的经营权。
米国鼻子底下,没有米国同意,他根本不可能接管。米国为什么同意他一个看起来亲共
的人接管,没有共济会这个环节,不好解释。
http://zh.wikipedia.org/wiki/和記黃埔
“在比爾·克林頓執掌美國政府時,他本人和副總統阿爾·戈爾曾被指責接受來自中國
的資金捐助。當時,和記黃埔集團剛好取得巴拿馬運河兩岸的港口經營權,因此有幾位
美國國會議員和參議員把和黃及主席李嘉誠與有關指責扯上關係。雖然一般相信和黃及
李嘉誠從沒有資助過克林頓總統的政策,但是部分右翼政客指責,說和黃在巴拿馬發展
業務,實際上是協助中國人民解放軍意圖掌控巴拿馬運河,而背後更是因為得到克林頓
政府的幫助才取得成功。”
会香港分舵的舵主吗?
【在 l*x 的大作中提到】 : 扯什么洪门?看不到他袖口大大的共济会尺规标记吗?
|
|
|
f*u 发帖数: 5923 | 21 还有,我觉得君主立宪制绝对有共济会的参与,否则说一个皇室老老实实君主立宪还是
可以当传奇,多个皇室君主立宪这是绝对不符合海盗和自私本性的西方传统。 |
g*********o 发帖数: 4653 | 22 水很深哦
【在 I******a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巴拿马收回运河以后,和记黄埔能够接管运河的经营权。 : 米国鼻子底下,没有米国同意,他根本不可能接管。米国为什么同意他一个看起来亲共 : 的人接管,没有共济会这个环节,不好解释。 : http://zh.wikipedia.org/wiki/和記黃埔 : “在比爾·克林頓執掌美國政府時,他本人和副總統阿爾·戈爾曾被指責接受來自中國 : 的資金捐助。當時,和記黃埔集團剛好取得巴拿馬運河兩岸的港口經營權,因此有幾位 : 美國國會議員和參議員把和黃及主席李嘉誠與有關指責扯上關係。雖然一般相信和黃及 : 李嘉誠從沒有資助過克林頓總統的政策,但是部分右翼政客指責,說和黃在巴拿馬發展 : 業務,實際上是協助中國人民解放軍意圖掌控巴拿馬運河,而背後更是因為得到克林頓 : 政府的幫助才取得成功。”
|
l*x 发帖数: 891 | 23 赞爆料!主子撤出巴拿马,狗腿子代理打点收钱!
【在 I******a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巴拿马收回运河以后,和记黄埔能够接管运河的经营权。 : 米国鼻子底下,没有米国同意,他根本不可能接管。米国为什么同意他一个看起来亲共 : 的人接管,没有共济会这个环节,不好解释。 : http://zh.wikipedia.org/wiki/和記黃埔 : “在比爾·克林頓執掌美國政府時,他本人和副總統阿爾·戈爾曾被指責接受來自中國 : 的資金捐助。當時,和記黃埔集團剛好取得巴拿馬運河兩岸的港口經營權,因此有幾位 : 美國國會議員和參議員把和黃及主席李嘉誠與有關指責扯上關係。雖然一般相信和黃及 : 李嘉誠從沒有資助過克林頓總統的政策,但是部分右翼政客指責,說和黃在巴拿馬發展 : 業務,實際上是協助中國人民解放軍意圖掌控巴拿馬運河,而背後更是因為得到克林頓 : 政府的幫助才取得成功。”
|
l*x 发帖数: 891 | 24 那当然,英国皇家本来就是共济会13血脉之一。看看迈克杰克逊的著名的反共济会的舞蹈:The Panther Dance中砸的就是皇家旅馆(舞蹈下半段,1分34秒起)。
舞蹈上半段:http://www.youtube.com/watch?v=BaPVGimRnog
舞蹈下半段:http://www.youtube.com/watch?v=YAEWZ_tiRL4
【在 f*u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有,我觉得君主立宪制绝对有共济会的参与,否则说一个皇室老老实实君主立宪还是 : 可以当传奇,多个皇室君主立宪这是绝对不符合海盗和自私本性的西方传统。
|
m******t 发帖数: 3041 | |
R******n 发帖数: 529 | 26 google了下,貌似讲香港共济会的公开材料很多。李嘉诚那张照穿着制服的片应该是有
人在整个网站上找到的http://www.grandlodge-china.org/index.asp
这个网页蹊跷得很 |
y***u 发帖数: 7039 | 27 online info
香港共济会
香港的共济会是公开的,英国获取香港租借权后,英国共济总会于1844年9月18日授权
建立皇家苏塞克斯会所,以时任英国共济会总会大师的苏塞克斯公爵命名。1845年4月3
日会所举行第一次集会,之后会所转移至广州、上海,于1952年重返香港。
共济会香港分会在泄兰街设立的泄兰会所是香港第二个成立的共济会分会,于1846年3
月1日获得授权。其名称来自摄特兰侯爵,他是英国共济会总会新一任大师。泄兰会所
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共济会会堂——雍仁会馆,并逐渐发展成为香港地区总会所,会员包
括历任香港总督及政商界名流。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雍仁会馆被日军炸毁,遂于1950年迁
往香港岛坚尼地道一号至今,现由共济会香港及远东区的最高代表、前立法局议员黄匡
源主持。香港共济会隶属有近三百年历史的英国总会,三位香港总督包括夏乔士·罗便
臣、麦当奴及卜公都是香港共济会名誉会员。香港前首席大法官杨铁樑、希慎集团利铭
泽、国泰航空前董事姚刚、香港赛马会前副主席周湛燊等政商界人物都是共济会会员。
香港共济会会员约有1200人左右。其中最为显赫的还有一个李氏家族。
说到香港的李氏家族,许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叱全球商界的李嘉诚和他的两个儿子。其
实,香港还有一个地位更为显赫的李氏家族,它是与何东家族、许爱周家族、罗文锦家
族,并称为香港“四大世家”的李石朋家族,李石朋从事船运业,白手兴家,成为十九
世纪香港最富有的人之一,有人更称李氏家族为“香港的洛克菲勒家族”。至于李氏家
族影响力,在香港最近百多年的历史中,可谓无人能出其右,现列举其部分家族后人的
身份:
李氏第三代“作”字辈人物
李作元、李冠春和李作联、李子方兄弟是香港最大的华资银行-东亚银行的创办人。
李氏第四代“福”字辈人物
李福兆:远东证券交易所创办人,前香港联交所主席。
李福树:先后出任港英政府立法局、行政局议员。
李福善:香港高等法院的首位华人法官,参与起草香港《基本法》、第一届特区行政长
官参选人。
李福和:前东亚银行主席、香港赛马会首位华人副会长。
李福逑:首位担任香港社会福利署署长的华人、前港英政府立法局议员。
李福深:前香港赛马会主席。
李氏第五代“国”字辈人物
李国能:香港终审法院首席大法官、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副主席、岭南学院校董会副主席
李国章:香港教育统筹局局长、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在国际肝癌治疗领域首创了“李
氏疗法”的名医、第二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热门人选。
李国宝:东亚银行主席、立法局议员。
李国麟:香港新宝城集团主席、元成基业主席兼总裁。
李志喜(女):香港首位女性御用大律师、前任香港大律师公会主席。
李氏家族的影响力除了横跨行政、立法、司法、学术、金融各个界别之外,他们的财富
更为惊人,就单以李福兆一人计算,在80年代末期已凭接近200亿港元身家位列全港富
豪榜的第三位,排名仅次于李嘉诚及李兆基。至于其他家族成员,虽然难以找出实际财
富数目,但单凭李国章的利益申报内报称全球拥有七十多处物业,已可略知其家族成员
的富贵程度!
香港共济会位于坚尼地道一号的总部,三分之二的产权属新鸿基集团郭炳联及其关连公
司所有。大家都知道,香港实质上是由银行商与地产商「共同统治」的,而根据上述现
象,更可知这两个集团都与共济会的关系非比寻常。 |
y***u 发帖数: 7039 | 28 共济会在中国的发展史
1759年末,瑞典东印度公司卡尔王子号“Prince Carl”到达中国广东,船上的共济会
成员登陆举行了集会,这是共济会在中国活动的最早记录。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
,共济会开设了在广州的英格兰总会辖下谊庐第407分会,当时仍以外籍人士为主。鸦
片战争后,随着大量涌入的外国商人和军队,共济会也在中国沿海依照通商条约开放的
港口城市逐渐建立起来。最早在上海、宁波、天津、九江、青岛、威海,其后在内陆城
市南京、北京、哈尔滨、成都也出现了共济会分会。这些共济会会所分别由各国共济会
总会建立,绝大多数来自由英国、苏格兰、爱尔兰、德国、美国的马萨诸塞州以及后来
的菲律宾共济会。
1849年英国共济会授权在上海建立中国北方会所the Northern Lodge of China No.
570 EC,并在南京路上建造了上海第一座共济会建筑,1861年又在广东路建造了第二座
建筑。此后英国共济会又分别在外滩、北京西路修建了共济会会堂。1949年3月18日,
在菲律宾总会的赞助下,共济会所迁到了上海北京西路1623号(现为上海中华医学会的
办公楼)。大楼上面的六芒星纹饰,是“共济会”的标志之一。这幢建筑可能就是中国
大陆保留下来的唯一的“共济会”遗物。关于这幢楼房的来历和资料,不知什么原因,
在已出版的各种各样介绍上海老建筑的书籍、报刊以及网络上都没有提到过,好像这幢
大楼从来不存在似的。由于政局因素,1951年共济会上海组织宣布停会,而在1954年总
会始在台湾复会。1955年10月28日经中华民国内政部核准成立。因为共济会在台湾非常
低调,会员也未必知道他们的欧洲兄弟的历史。不过因为共济会是兄弟会,女生不得参
加。目前台湾相继成立了11个分会组织,台中、高雄均有分会,其它均集中在北部;台
北县深坑乡也有分会海山庐。会员鲜少有公开对外的场合。蒋纬国曾出任美生会会长。
共济会在欧洲分为33级,在美洲分13级。就其底层的成员来说,大部分都是行善的。洪
门是海外有名的爱国组织,即使当年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都是借助了洪门的力量。由于
不是纯种的盎克鲁萨克迅人,所以洪门是进入不了共济会顶层的。洪门和共济会的渊源
可以参阅蔡少卿的书--洪门与共济会。
清代中国人被禁止加入共济会,而1873年一位在马萨诸塞州率领清朝留美幼童的首领很
可能加入了共济会。最早一位有材料记载的中国共济会员是一个叫Shan Hing Yung的海
军中尉,他于1889年在广州加入南中国之星会社。最早在香港加入共济会的中国人包括
,香港首任华人立法局会员何启爵士及其继任者韦玉爵士。
甲午战争爆发后,大量中国人加入了共济会,特别是在菲律宾共济总会下属分会。抗战
日据期间,日本人禁止共济会活动,然而并未阻止共济会在中国的壮大,到抗战胜利六
个菲律宾共济分会成员已几乎全部是中国人,并且发起成立了中国美生总会the Grand
Lodge of China。提议得到中国的英国、爱尔兰共济分会支持。1949年3月18日中国美
生总会在上海巨福路共济会神庙Masonic Temple, Route Dufour正式成立。
新中国建立后共济会的活动并没受到干扰,1952年位于上海的美国共济会神庙the
American Masonic Temple和中国美生总会关闭,而英国的四海共济会会所
Cosmopolitan Lodge No. 428 SC则一直活动到1962年,其后由于成员缺乏迁往香港。 |
y***u 发帖数: 7039 | 29 共济会与“世界新秩序”
一般来说,拉丁语系国家的共济会会员主要为自由思想者,反对教会权威,而在英语国
家则多是白人新教徒。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担任驻法大使时加入了
共济会,之后成为这一组织伦敦分会的重要领袖,而该分会则支持英国王室以及教会的
阶级传统。富兰克林回到美国后,极大强化了共济会在美国的地位和影响。许多领袖,
包括乔治·华盛顿,都加入了共济会。因此,美国的国徽上印着奇特的符号,这些符号
不具有基督教的意义,却表明共济会的理想:金字塔、眼睛以及拉丁文词组“世界新秩
序”,以及对美国已经藉由建立一个非君主政体的世俗政府带来一种“世界新秩序”的
信念。
共济会并非宗教,在成立的初期属于一种秘密结社,允许持有各种宗教信仰的没有残疾
的成年男子加入,但志愿者必须是有神论者(可以是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印度教徒等
)。近代共济会对于神的解释来自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对造物主的阐述,他们认为神
是一位理性的工匠(理性的人格化),而宇宙是神-"宇宙的伟大建筑者"创作的手工品
,宇宙的秩序(作品的外形)来自神赋予的理性,这个外在的宇宙称为大宇宙(
Macrocosm);而每一个人类都是宇宙的影子也就是神的复制品"小宇宙"(Microcosm)
,然而由于材料的先天性的缺陷,这个复制品总是不完美的。然而如果人能够以理性为
准绳,以道德为工具,不断地修正自身精神上的缺陷,那么最终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
完善自身,也就是完成了"内在神殿"的建造,成为完美的"石工导师"并且进入神的领域
。共济会会员("石工")建设"所罗门神殿"的过程象征着人追求理性和自身完善的过程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一种先进的思想观念。通过奉行理神论的理想,共济会发起了
启蒙运动并且在不到50年时间里迅速扩散到西欧、中欧和北美,建立起可以和天主教会
匹敌的巨大体系。
共济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西欧社会的政治和思想活动中,虽然初期共济会仍旧奉行严守
内部秘密的规定,但是1745年在阿姆斯特丹匿名出版的一本书籍完全暴露了共济会内部
的规定、活动内容甚至入会礼仪等细节。然而共济会也因此将活动更加公开化,会员并
不隐瞒自己的身份,他们也更公开地进行慈善活动,会员的阶层也逐渐向中产阶级转化
。现代的共济会除了内部各级别的接头暗语仍旧保密之外,其余活动基本全部公开。
美国许多相当有影响力的媒体,也掌控在共济会组织之中。诸如:Newsweek ,
NewYorkTime ,Fortune,Washington Post,以及许多新闻电视台、电台。他们可以使
人一夜成名,也可让人毁于一旦。克林顿以前是吸毒的,吸到鼻子都烧伤,又是花花公
子,但因他是常青藤名校毕业的,所以媒体能捧红他。美国议员MC Donald表示:要隐
藏邪恶势力来建立新世界秩序,必须先征服美国,利用她的经济影响力,来带领其它国
家进入新世界秩序。美国首府华盛顿在建设规划时早就将『共济会密教符号』『撒旦教
公山羊头的符号』隐化在首府、白宫、街道规划中。 |
y***u 发帖数: 7039 | 30 何新推荐的蔡少卿的介绍“洪门”与共济会的文章。
但我认为孙中山与共济会的关系, 不仅仅止于洪门。 他和英国和日本的共济会有联系。
另外, 西西河的"雨辰老人", 也爆料一些共济会的东西。与他对话的一位网民谈到
了依朗革命前, 依朗被共济会控制之深。
----------------------------------------------------------------------------
----------------------
“洪门”与共济会
作者简介:蔡少卿,1933 年生,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何新按语:
下面这篇论文是南京大学蔡少卿先生写的,研究19-20世纪海外华侨中的秘密会党洪门
与华裔共济会的关系。文章史料很丰富,揭示了孙中山发动反满革命过程中曾经得到洪
门会党以及华人“共济会”的资助的史实。所以特予以推荐。
但也必须指出:据本人的研究,所谓华人的“洪门---共济会”,与欧美的自由共济会(
FreeMason)根本并不是一回事。华侨的“洪门共济会”绝对不是西方“自由共济会”的
分支。二者不应被混为一谈!
实际上,澳洲洪门会社之所以命名为“华人共济会”TheChineseMasonic Society——
不过仅仅是一种名义冒用或者曰借名而已。诚如本文作者所指出的:叫这一名字是为了
“得到澳大利亚非华裔公众的理解”,因为自由共济会(FreeMason)在西方是比较强大
的一股势力。但是,华人共济会绝对并不是西方自由共济会的分支。我们应注意到,在
华人的洪门共济会英文中缺少最重要的一个词Free(自由),而且也“没有使用澳大利
亚共济会的任何仪式”。其实蒋纬国后来搞的所谓中华民国美生会,也并不是西方意义
的真正的FreeMason,而只是其影像而已,最多也只能是一种非常基层的外围。
最根本的问题是:西方的“自由共济会”乃是一个汇聚其金融、政治、文化精英人士,
而且具有强烈之排他性、封闭性、宗教性、隐秘性而组织严密的团体,绝对不可能对华
人开放。因此华裔人士最多只能活动在西方共济会的外围,或者被其某些下属基金组织
所雇佣,或收买、利用而已。但华裔人士想进入其高层——也就是进入美英法德国家的
顶层主流社会,以至想组建会社成为其自由共济会的分支,那基本是完全不可能的。
还有,共济会的英文全称为Free and Accepted Masons——我认为这个组织正确的中文
译名应当是“自由建筑师同盟”。Masons旧直译成石匠,难以传达其微妙的政治涵义,
故表达是不准确的。
----------------------------------------------------------
蔡少卿教授的原文如下:
19 世纪以来,约有五千万华人迁徒海外,他们大多以苦力身份,在东南亚、北
美、澳洲等地,从事开矿、淘金、筑路和农牧垦殖业劳动。西方学者弥勒斯(L.A.
Mills)说:“华侨不论到什么地方,秘密会党便会在哪儿出现。”[1]这话反映了19 世
纪华人迁移海外的实际情况。
对于东南亚、北美地区华人秘密社会,学术界已出版了不少研究成果。相比起
来,澳大利亚华人秘密社会的研究就显得十分薄弱。到目前为止,除了杨进发的《新金
山:澳大利亚华人在澳大利亚1901—1921 年》(C.F.Yong,The New Gold Mountain
,The Chinese inAustralia1901—1921)和张秋生的《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史》(Qiu
Shen zhan,A Historyof The chineseEmigrants to Australia)有一个章节谈到华人
秘密社会外,还没有更多的专门研究澳洲华人秘密社会的论文和著作。澳洲华人秘密社
会研究薄弱的原因主要是资料缺乏。因此,要全面深入了解澳洲华人秘密社会的历史,
必须从努力发掘可靠的资料人手。
本迪戈洪门会簿发现的意义
1992 年澳大利亚本迪戈华侨协会(Bendigo Chinese Association)发现了一本洪门会簿
。我认为这本洪门会簿的发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首先,它可以作为研究澳洲华人秘密
社会史的一个突破口。我们知道,东南亚、北美地区华人秘密社会的研究,首先是从各
地发现洪门天地会的文书人手的。最早写出天地会的研究专著的,是荷兰人施古德(
GustaveSchlegel),他曾任荷属东印度政府的汉文翻译官。1863 年,荷兰殖民主义政
府从苏门答腊(Sumatra)的巴东(Padang)一个华侨家中搜出一批天地会的文书,其中包
括天地会的章程、誓词、创会故事、旗帜说明、诗歌、秘密符号等。施古德根据这些文
书材料,写出了《天地会》一书(Thian Ti Hwui The Hung league,orheavenEarth
league),1866 年出版。后来,英国殖民政府在新加坡、马来亚搜到大量华人秘密会党
的文书,由活特(J.S.M.ward)和斯特林(W.S.Stirling)合作写出《洪门会》(
TheHung Society),共3 卷,1925 年出版。此后,温尼(L.Wynne)、柯比(C.F.
Comber)、布莱斯(W.L.Blythe)相继出版的几本马来亚华人秘密社会著作,大多根据
警察部门得来的资料。同样,北美地区华人秘密社会的研究,也是从洪门文书资料人手
的。因此,我认为,本迪戈洪门会簿的发现,对澳大利亚秘密社会史的研究将会有一个
新的突破。
其次,本迪戈洪门会薄本身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它能说明许多重大问题。第一,按照
洪门天地会内的传统,凡天地会成员,只要抄得会内的歌本、会簿,即可辗转传会,也
就是说,这种洪门会簿是传布天地会的重要凭证。我们从清代的档案资料中发现,有许
多天地会供称,凡持有天地会内相沿抄录的会簿,即可邀人入会[2]。乾隆末年广东高
要人林闰才说:“有会簿之人始算得真传”。此后,凡是藏有会簿、借抄会书、祖遗会
薄、买获会簿的人都可传会为师[3]。这个成规,在洪门天地会内一直相传下来。因此
我们可以肯定,本迪戈的手抄洪门会簿,无疑是洪门在澳大利亚传会的凭证。第二,本
迪戈洪门会簿的发现,可以说明本迪戈是华人秘密社会盛传之地。根据我们已知的情况
看,可以判明,发现洪门会簿的地方,都是洪门天地会盛传的地方。从中国本土广东的
大埔、广州、香港,广西的贵县、东兰、田林先后发现了几本天地会会簿,这些地方都
是清代以来天地会势力最活跃的地方。在海外,上面我们提到的苏门答腊、新加坡以及
加拿大的维多利亚,相继发现了许多天地会的文书,这些地方都是海外洪门天地会势力
最强大的地方。另外,据我所知,在巴黎图书馆内,现在收藏了一本天地会会簿,是在
越南的谅山发现的。谅山与中国的云南边境相邻,是清末以来天地会活跃的地方。在中
法战争时期,中国的刘永福将军曾率部在谅山与法军鏖战,刘永福的士兵大多是天地会
成员。在英国伦敦图书馆还有一本从泰国发现的天地会抄本。大家知道,泰国也是华侨
秘密社会盛行的地区。因此,我们认为本迪戈洪门会薄的发现,进一步证实本迪戈是华
人秘密社会盛传之地。第三,从本迪戈洪门会薄的内容看,至少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
是它与苏门答腊以及新加坡发现的本子不同,本迪戈会簿中将天地会最初的结拜取名x(
即天地会名称的变相写法)。最早将天地会改为x进行活动的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福建
同安人陈老苏和苏叶,他们因清政府严查天地会,即“改造x 名色,以暗合天地”[4]
。这样的名称和写法,在清嘉庆朝以来中国大陆各地发现的洪门会薄中颇为流行,如广
西贵县、东兰、田林先后发现的本子中都有这种写法。本迪戈洪门会簿与它们是一脉相
承的,由此可以肯定本迪戈的洪门会簿是由中国大陆流传去的。而苏门答腊和新加坡发
现的会薄中,都将天地会称为“义兴公司”,这是天地会传过去以后,仿照东印度公司
而取的名称[5]。在澳大利亚,华人秘密社会大多亦称义兴,这显然是从东南亚地区流
传去的。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洪门传入澳洲大概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直接从中国大陆传入;另一
条是从东南亚地区传入。另外一个特点是,在早期的洪门会簿中,提到结拜创立天地会
的只有长房吴天成、二房洪太岁、三房李色地、四房桃必达、五房林永招这五祖,在嘉
庆时期广西东兰的会簿和道光时期广西田林的会簿中部作了这样的记载。但是在道光朝
以后的洪门会簿中,如1863 年苏门答腊发现的本子,除了以上五祖外,又出现了后五
祖的名目。本迪戈会簿中也载有前五房太祖和后五房太祖的名称。由此可以认为,本迪
戈的会簿应是清道光朝以后的抄本,同时也可以推断洪门天地会传入澳洲时间,必定在
道光朝以后。
洪门天地会在澳洲的传布
洪门天地会传入澳洲的确切年月已难于搞清,因为其传布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它是随着大批华人赴澳淘金而传人澳洲的。19 世纪50 年代
澳洲发现金矿,消息很快传遍了澳洲和世界,于是就有成千上万的华人淘金者来到澳大
利亚的“新金山”矿区,他们绝大多数是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贫苦农民和破产劳动者
。具体地说,他们就是从香港出海的广州周围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东人和从厦门出海
的闽南入。由于中国人口的激增,自清朝中期以来,这个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尖锐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其13 个县的面积共2 万平方公里,约占广东全省面积l/10,而
人口竟达1800 万,约占全省人口的1/2,四邑、中山一带的人口尤为稠密,平均每平
方公里达1500—1600 人[6],在当时可以说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多地少的
矛盾,造成大量的无地少地的农民离乡背井,流落他省和海外。他们流落异乡后,生活
极不稳定,常常遇到天灾人祸的打击和外来的欺压。出于互助的需要,他们迫切要求结
拜团体,实行“一人有难,大家帮助”,天地会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成立的。根据
我们研究,天地会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首先在福建漳州地区创立[7]以后,很快就在
闽粤华南地区广泛传布,到19 世纪50 年代,已在广东“蔓延通省,及于广西”,并“
祸及吴楚”[8]。广大贫苦农民和破产劳动者,为了谋求生活互助。大多加入天地会。
这时的天地会更是迎合移民社会的需要,对海外苦力华工产生了特殊的吸引力。伴随着
大批华工去澳洲淘金,洪门天地会也就进入澳洲矿区,并在澳洲华人中广泛传布。
特别要指出的是,19 世纪50 年代,在中国南方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和天地会“红巾军
”起义。随着起义的失败,清政府对太平军和天地会实行残酷的镇压,不少太平军和红
巾军的骨干也随着淘热逃往澳洲。据记载,太平军平南王黄德滋(广东新会人)起义失败
后,于1864 年率余部“乘帆船数十,漂流海外,渡南中国海,最后抵达澳洲北部达尔
文港。时值新金山开埠,遂往该地,成为淘金工人”[9]。另据老华侨杨汤城回忆,他
的曾祖父杨胜龙兄弟6 人,其中有2 人在广东番禺参加了甘先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失败
后被清军杀害,为了避免株连,另一兄弟浮海到新西兰淘金。之后,杨汤城的祖父杨雄
大兄弟3 人也逃往海外,老大到澳大利亚淘金,老二、老三分别去新西兰和美国作苦力
。[10]这些天地会的骨干,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据说黄德滋到澳洲新金山即创立了洪门
“义兴”公司,今本迪戈(Bendigo)现存义兴公司的会所(旧关帝庙)就是黄德滋手创[11
]。
洪门在澳洲华人中传布发展的过程,我认为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851—1875年,这是由淘金热引发的华工赴澳高潮时期,也是洪门在澳洲华工
中广泛蔓延的时期。这一时期,抵澳华工共有五万五千人左右[12],大多聚集在新南威
尔士(New South Wales)和维多利亚(Victoria)的金矿区。当时维多利亚州的巴拉腊特(
Ballarat)、本迪戈等地都因盛产黄金,成为华工集中之地。据有关资料统计,巴拉腊
持1853 年有华工2000 人,三年后即增至25000 人,华人占该地人口的1/4,至1859
年,维多利亚州华人已达42000 人。新南威尔士州,1861 年有华人21000 人,占全州
人口的l/6[13]。大批华工在那儿,成群结队,翻山越岭,寻找金矿,一旦发现金矿,
便就地搭蓬架屋,群聚而居。他们不仅要受风雨雷电和猛兽之灾,还要遭到土著人的袭
击和殖民者白种人的欺凌杀害。这时,他们除了依靠同乡、同宗实行互助外,活动隐秘
、凝聚力颇强的互助团体——洪门就更受欢迎,得到广泛的发展。这一时期洪门在澳洲
华人中发展会员的具体数字目前已无法知道,但我们从东南亚、北美地区洪门发展的情
况和澳洲洪门后期发展的数字,可以窥测其大概。据布赛尔研究,1850 年新加坡的华
侨有27000 人,其中有20000 人是天地会成员,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华侨参加了秘密会党
[14]。李东海在《加拿大华侨史》中写道:“洪门致公堂势力最盛时,拥有四十余处,
会员几及二万之众,除绝少数侨胞非籍隶于该堂外,约占加拿大全侨十分之七八。”[
l5]统计资料表明,1911 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华人人口8223,维多利亚华人人口
4707,而1913 年新威尔土州的华人共济会全部会员则在二千人至三千人之间,维多利
亚的“义兴”在1911 年声称有会员三千名[16]。可见澳洲洪门会员至少占华人的一半
以上。
第二时期1875—1900年,这是澳洲排华运动不断升级华工急剧减少的时期,也是澳洲洪
门活动十分沉寂和困难的时期。这一时期入澳华工约有8000 人[17]。随着澳洲浅层金
矿大部被淘采净尽,很多华工开始舍弃淘金而转向其他职业,其中有相当多的人流人城
市,从事工商业,悉尼和墨尔本成为华人集中的重要中心。1881 年,墨尔本有华人
1057人,悉尼有1321 人。到1891 年,墨尔本的华人达2143 人,悉尼有3499 人,10
年之间增加了1 倍[18]。华人的会馆堂所在唐人街不断建立,洪门义兴会址也进入了唐
人街。
这一时期澳洲许多洪门领导人多由一些老练会员和工商人士来担任,如墨尔本的李元三
、新南威尔士的梅东星、黄柱稳等[19]。
第三时期190l 一1921 年,这是澳洲洪门民族主义思想日益提高,社会政治活动高涨时
期。这一时期,首先是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后,联邦政府即通过《入境移民限制法
案》,使“白澳政策”系统化、法律化。此后澳大利亚举国上下弥漫着种族主义情绪,
排华和反对有色人种的事件经常发生,这不能不激发起在澳华人和洪门的民族主义情绪
。其次是,本世纪初中国发生了推翻封建清王朝的革命运动,由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
派宣传活动,使澳洲洪门会员中普遍呈现出反清思想。他们开始意识到必须将自己的命
运与祖国的前途联系起来,并自觉参与了一系列社会政治活动:
(一)反对“白澳”政策和呼吁建立澳大利亚中国领事馆。
(二)拥护孙中山推翻清王朝与建立民国的革命纲领,与共和派合作成立少年中国会,为
革命派积极筹款。1911 年募集了1300 镑汇给孙中山本人;武昌革命后,继续为革命军
发起募捐运动,在义兴会与少年中国会积极合作下,墨尔本募集4700 镑,悉尼募集
4758镑,西澳华人募捐1900 镑。从1912 年6 月到1913 年,澳大利亚和南太平洋的华
人共募集到26000 镑给南京革命政府,表示了他们对共和国的爱国支持[20]。
(三)积极参加讨袁活动和支持广东军政府发动的北伐战争。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
政权,国内发生“二次革命”,澳洲洪门领导人黄柱稳、梅东星等除了通过创办《民国
报》声讨袁世凯外,还积极为华南的反袁活动筹款。1916 年,悉尼华人共济会组织了
“洪门筹饷局”,黄柱稳和梅东星环游维利亚和塔斯马尼亚,争取义兴会员支持,募捐
2900镑,汇给孙中山,以支持华南革命军。1918年,为支持广东军政府讨伐地方军阀,
悉尼的华人共济会又募集到2300镑[2]。
(四)随着形势的发展,澳洲洪门从组织结构到名称都相应的作了变革。首先是义兴从华
人社会的各阶层中广泛接受会员,从富裕的商人到地位低下的菜农、细木工和小贩等,
都能入会,总的来说,来自劳动阶级的人更多些,但义兴的领导权都受华商控制。1912
年新南威尔士义兴成立总部,后来也成为联邦的义兴总部,并以“The Chinese
MasonicSociety”即“华人共济会”英文命名。1914 年,墨尔本的义兴也进行改组,
并采用“华人共济会”作为英文名称。随着1916 年宣布华人共济会的活动公开,在
1916—1918 年间,华人共济会各支部也就在澳洲各地露面,华文报纸并公布了他们的
活动与名单,所有华人共济会的支部均受悉尼总部的指导。1918 年至1921 年间,悉尼
总部还召开了4 次华人共济会的洲际会议,并于1921 年出版了自己的机关报《公报》
,对重要政治问题发表意见,充分显示了该会力量的日益增长。至此,澳洲洪门完全摆
脱了秘密状态,它在澳洲作为秘密劫社的历史就告终结。
澳洲洪门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1851 年以来,伴随着大批华工赴澳淘金,洪门天地会也就进入了澳洲,至今已有150
年的历史。原来,天地会虽有“反清复明”的口号,但从本质上来说,它是破产劳动者
实行互助互济的团体。自从传到海外以后,因为环境已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们所面临的
已不是清政府和地主官僚的封建统治,而是西方殖民政府的排斥和欺压。因此,澳洲洪
门就谈不上什么“反清复明”的性质,倒是更加清楚地显示出它抵御强暴,实行互助的
本来面目。
大批华工来到异国,举目无亲,孤苦无援,他们结拜加入洪门,目的就是为了实行互助
,维护华人的生存权利和共同的利益,反对殖民政府欧洲白人的种族歧视欺凌压迫。在
平时,帮助成员安排工作、调解纠纷、解救生老病死之难。据记载:“新南威尔土和维
多利亚两地的义兴,早期都为他们的会员做过一些好事。它鼓吹兄弟情谊和帮助会员就
业,以维护会员利益”[22]。在发生排华暴乱时,他们通过请愿和争取社会同情,寻求
合法保护。如1857年7 月维多利亚的巴克兰金矿场爆发大规模排华***后,殖民政府开
始征收华人居住税,每人每月付税1 英镑,淘金华工通过向维多利亚请愿,陈述华人因
境,1859 年2 月,维州议会决定将居住税减为3 月征收1 镑[23]。1861 年新南威尔士
州兰明低地发生排华***后,有600 华人要求与华语翻译官亨利(James Henley)同住殖
民政府争取合法保护,基于正义感,亨利还呈文澳洲当局,要求对华工加以法律保护[
24]。1861 年8 月2 日的《悉尼先驱晨报》的社论,也对华工的遭遇表示同情,指出,
“在任何程度上,他们都是优等的;没有人看见他们喝醉了在街上滚;没有人看见他们
穿得破破烂烂,他们没有哭穷以求得大众的怜悯;他们有广泛的组织相互保护和救济,
他们自己挣得很少的钱,还把一部分寄回家接济家庭”[25]。我认为,澳洲洪门在抵御
殖民政府的暴政,维护华人利益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民间领事馆”的作用。澳
洲洪门在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其它地区的海外洪门相比,有着两个明显的特
点。
特点之一是,基本上没有发生类似东南亚地区和美国的秘密会社那样,严重干扰当地社
会和华人社区安定和秩序的帮派械斗和堂斗。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华侨来自中国的
许多省份和地区,除了福建、广东两个主要省份外,还有广西省以及包罗其它各省的“
三江帮”。他们都依方言划分集团帮派,因此,他们中的洪门秘密会社也受方言群的影
响分成许多帮派。以马来亚为例,在19 世纪,马来亚的华侨社区有5 种主要的方言群
,那里的洪门秘密会党就有义兴党(Ghee Hin);海山党(Hai San)、和生党(Ho Seng)、
华生党(WahSang)和大伯公党(Toh PehKong)等名目[26]。他们之间因方言、风俗习惯与
性格方面以及职业的不同,时常误解、猜疑与敌视,以至发生冲突和流血械斗。在历次
冲突械斗中,秘密会党都充当着主角。这种华人帮派斗争,在马来亚史上发展成著名的
1862年及1872年两次拿律战争(Larut War)。而澳大利亚的华侨,尤其是淘金时期的华
工,主要来自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部分来自福建南部,他们大多按县籍同乡聚居。关
于闽粤早期赴澳华人的精确人数,已无详细的记录,但我们从巴拉腊持现存的华人墓碑
,可以看出移民来源的梗概。在现存的华人墓碑中,明确记载死者县籍的共480 块,其
中来自宁邑(新宁县)的有250 块,占总数的52%以上,来自会邑冈州(新会县)的有123
块,约占总数的26%,其余107 块分别属增城、香山、开平、番禺、东芜、顺德、鹤山
等县籍,没有一块是外省人的[27]。由此我们可以想见,这些人聚居在一个地区,他们
都讲同一种方言广州话,具有相似的体型、思想和性格,彼此间的矛盾和冲突自然要少
得多。所以在澳洲洪门史上,除了1904 年义兴与保良社因鸦片赌博的利益冲突,在墨
尔本小伯克街发生猛烈的械斗外,几乎没有什么由华人秘密社会引起的暴乱和流血事件
。而且保良社在1904 年与义兴冲突之后名誉扫地,终于在1912 年解散[28]。
澳洲洪门特点之二是,它比较早的走向统一,并以“华人共济会”的英文名称来命名联
邦的义兴总部,让澳大利亚公众了解义兴,促使义兴与澳人社会相融合。众所周知,在
海外华人社会中,许多地区的华人秘密社会,帮派林立,门户之见甚深,经常发生派战
堂斗,很难走向团结统一。直至今天,一些地区的华人秘密社会仍处于这种状态。然而
,澳洲华人秘密社会的情况却不一样。除了淘金时期因金矿分散而华人的洪门组织也比
较分散外,随着后来华人流向城市,洪门也逐渐向城市集中。到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形成了新南威尔士州的悉尼和维多利亚州的墨尔本两个义兴总部。新南威尔士州的义兴
会员首先于1908年在悉尼的布莱克本(BlackburnStreet)设立义兴总部,后来又改设在
玛丽街(MaryStreet)。维多利亚州的义兴总部则设在墨尔本的小伯克街(Little Bourke
Street)。他们之间互相协作,联系比较密切,当新威尔士义兴在布来克本街总部举行
开幕典礼时,墨尔本和本迪戈的义兴头领都到悉尼参加庆典仪式。1912 年悉尼义兴总
部以“华人共济会”(TheChinese Masonic Society)作为其英文名称后,1914 年墨尔
本的义兴也采用“华人共济会”作为英文名称。在今存的本迪戈洪门会簿的封面上,还
写着Masonic Society(共济会)的字样。1916 年在新南威尔士成立了联邦共济会总部,
同年联邦共济会呼吁澳大利亚的所有义兴成为悉尼总部的附属支部。1918 年至1921 年
间,悉尼总部通过召开4 次洲际华人共济会巩固会议,澳洲洪门就基本实现了统一[29]
。澳洲洪门由义兴命名为“华人共济会”,不仅获得了澳大利亚华人社会的支持,而且
容易被澳大利亚公众理解,因为共济会(FreeMason)在西方国家是比较流行的,虽然华
人共济会并没有使用澳大利亚共济会的任何仪式,但是他们至少在培养兄弟情谊方面是
极为相似的,这就更有利于华人共济会与澳大利亚社会走向融合。澳洲洪门能较早地走
向统一,除了澳洲华人大多数来自广东,矛盾较少的因素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澳洲洪
门拥有李元三、梅东星、黄柱稳、李元信等这样一批组织能力很强,在澳洲洪门和华人
中有极高威信,甚至在澳人社会也颇有信誉的领导人。我们在本文的第二部分曾提到的
李元三,1831 年出生于中国,1862 年到澳大利亚,先在巴拉腊特和本迪戈当金矿工,
然后至墨尔本经商。他遍游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
和经验,长期与维多利亚义兴有联系,本世纪初即担任墨尔本义兴的领导人,至1911年
,他领导的义兴会员已有3000 人。他是维多利亚华人中一位杰出和受欢迎的人物,在
辛亥革命反清斗争和澳洲洪门实行联合的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梅东星1831年生,
广东四邑人,1852年移居澳洲新南威尔士,他领导新南威尔土义兴达55 年之久,吸收
了约3000名会员,1919 年在悉尼逝世。黄柱稳,广东四邑人,1878 年至澳大利亚,在
新南威尔土的朱尼定居,经营小麦田产和羊毛出口代理,是梅东星的忠实追随者。由于
他好交际、谦虚、诚实、慷慨大方,成为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华人中颇受欢迎的人。
他结交的许多朋友中,有华人,也有澳大利亚人,1913—1919 年被选为新南威尔士总
理的W.A.霍尔曼,就是他的亲密朋友。本世纪的前30 年,他一直是新南威尔士和联
邦华人共济会的最高领导人之一。在他的领导下,新南威尔士华人共济会团结一致,成
为20 世纪20 年代该州华人社会的一股重要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30],对促进澳联邦华
人共济会的联合,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19 世纪中叶大批华工移居澳洲以来,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在这一个半世纪里,华
人从事过淘金、蔬菜种植业、家具制造业、工商业、城市建设等各种行业的工作,尽管
遭受到排华运动和“白澳政策”的苛待与歧视,但他们不屈不挠,顽强奋斗,为澳大利
亚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他们又带来了中华文化,为澳大利
亚的多元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而澳洲洪门在这一过程中,在团结华人,实行互助,以
及推进与澳人社会融合等方面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
[1]L.A.Mills,British Malaya,1824—1867,See Comber,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in Malaya,P.32
[2]蔡少卿:《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中华书局1987 年版,第148—149 页。
[3]胡珠生:《清代洪门史》,第3l 页。
[4]乾隆五十七年八月初五日闽浙总督伍拉纳奏,见蔡少卿《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第
132 页。
[5]参见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第111 页。
[6]蔡少卿:《中国秘密社会》,第358 页。
[7]《关于天地会的起源问题》,载蔡少卿《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
[8]《曾望彦奏稿》,载《太平天国史料》第524 页,开明书局。
[9]林金枝:《华人移居澳大利亚史略》,载香港《华人周刊》1986 年第6 期。
[10]《华人沧桑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50 页。
[11]赵昱:《辛亥革命与海外洪门》,载《辛亥革命回忆录》(六)第75 页。
[12][17]陈泽宪:《十九世纪盛行的华工契约制》,载《历史研究》1963 年第1 期。
[13][23]张秋生:《澳大利亚华侨华人史》,第72—74、126 页。
[14]Vicor Purcell,The Chinese in Malaya,p.157.
[15]李东海:《加拿大华侨史》,自由出版社1967 年版,第234 页。
[16]C.F.Yong,The Chinese in Australia,1901 一192l,P.275、163.
[18][19][20][21][22]C.F.Yong,The Chinese in Australia 1901——1921.PP.
218——220.
[24]刘渭平:《澳洲华侨史》,第112—116 页。
[25]特引自张秋生《澳大利亚华人华侨史》,第127 页。
[26]Comber,Chinese Secret Societies in Malaya,PP.35——36.
[27]参阅Ballarat’s Chinese Gravestones and Associated Records 1854—1955,
Melbourne University History Research Series No.2.
[28][29][30]C.F.Yong,The Chinese in Australia 1901——1921,PP.159—160. |
|
|
l*x 发帖数: 891 | 31 赞爆料!
系。
【在 y***u 的大作中提到】 : 何新推荐的蔡少卿的介绍“洪门”与共济会的文章。 : 但我认为孙中山与共济会的关系, 不仅仅止于洪门。 他和英国和日本的共济会有联系。 : 另外, 西西河的"雨辰老人", 也爆料一些共济会的东西。与他对话的一位网民谈到 : 了依朗革命前, 依朗被共济会控制之深。 : ---------------------------------------------------------------------------- : ---------------------- : “洪门”与共济会 : 作者简介:蔡少卿,1933 年生,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 何新按语: : 下面这篇论文是南京大学蔡少卿先生写的,研究19-20世纪海外华侨中的秘密会党洪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