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转:王庆根自杀有感 美国: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地狱
相关主题
福特系张维迎的外F-link:其老婆马晋红是爱立信副总裁反思王庆根博士自杀事件---再论科学,逻辑和信仰 (转载)
"贞操女神"涂世友:做处女鉴定前担心处女膜破裂(图)江苏化学天才美国自杀 曾是"知识改变命运"典范
人民性 | 驻马店二次碾压事件的三重门王庆根的老板是个老中,对老中非常rude和mean。
是违背现代社会规范行为现在国内媒体狂炒硅谷工程师王庆根自杀一事啊
这么优秀的人居然自杀了.老中在美国的生存状态堪忧啊.学霸有什么好,大家还记得王庆根嘛?
昔日奥赛金牌得主王庆根 回顾故里做报告奥赛金牌得主在美自杀为了啥
唉,涂序新,茅广军,王庆根都太可惜了悼早逝精英:黄渝,茅广军,蒋国兵, 涂序新,王庆根。
王庆根怎么自杀的?我发现自杀的王庆根,涂育新等等高材生,我发现一个特点,他们都结婚了有老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美国话题: 工作话题: 家庭话题: 生活话题: 文化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f
发帖数: 20
1
南大校友王庆根,原为奥赛金牌得主,斯坦福大学化学博士,Paypal的首席工程师,可
以说学业和事业都很成功,却因抑郁症,本月初自杀,留下一双儿女。这是多么惨痛的
悲剧!王博士的经历和我惊人地相似,同年出生,都在南大上过学,后来到美国闯荡,
他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一样大。我自己还苟活着,但同病相怜,觉得我们这些在美国生活
得时间比较久的人,有必要多说说自己实际的生活状况,让其余的人做选择的时候,起
码多一些参考。我和同样在美国生活的涂子沛兄(《大数据大趋势》一书作者,现居匹
兹堡)相约,就这个话题,展开一些讨论。
在美国的生活,起码对中国移民来说,是“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
地狱”。这种概括虽笼统,却不离谱。为了给儿童一个天堂,我们闯进了战场。在美国
生活的不易,很少有当事人自己说过。对外人,大家要面子,家丑不外扬,有问题不暴
露。对家人,大家报喜不报忧。久了不说,问题就可能酿成悲剧。
我不知王博士的离世究竟是什么原因,但不妨借题发挥,顺着“压力”这个话题,
说说在美国生存的压力。我只说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几点,抛砖引玉,希望其他海外朋
友补充。
国内报道,多强调王走上绝路,是因工作压力太大。表面上看这似是最合理的解释
,但未必有普遍意义。就我自己的体验,海外中国人的隐形压力不止工作。事实上,工
作压力有时候还算次要。美国职场环境相对宽松,大部分美国上司处事随和。做同类工
作,可能在国内的压力更大。当然我这里说的一切话都是笼统的说法,具体情况因人而
异。
那看不见的让人崩溃的压力究竟来自何方?我最近就遇到几个人,也抱怨说自己快
得忧郁症了。原因和工作本身无关,倒是都牵涉到海外生活的孤立无助,或是紧张的家
庭关系。
这种紧张来源有很多,比如孩子上学。美国学校通常三点下课。很多地方又规定,
不到法定年龄,孩子不可无大人陪伴,单独在家。如果夫妻双方都上班,孩子的接送和
安全就成了大问题。另外,美国的暑假长达三个多月,这中间孩子怎么办?有的送回国
,有的请国内祖父母来带,有的花钱请人, 有的送往暑期的各种夏令营。每一种方法,
都非常折腾。总的来说,我建议,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争取用钱解决。人情债,以及由
此产生的不和谐关系,能避免尽量避免,不要贪小便宜,最终后患无穷。
美国人自己也有这些问题,但他们毕竟是本地人,解决办法更多。有些是夫妇的一
方把工作辞掉,或者换成兼职工作,时间上灵活起来,以便照顾孩子的起居和接送。目
前来说,美国经济萧条,双职工家庭越来越多。即便这样,妇女在家不上班,也是常态
,所有人都理解,她们自己也坦然。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罗姆尼的太太,被人指责“一
辈子没工作过”,能谈什么经济?这个说法,反倒让罗姆尼得分。罗姆尼太太说她家中
要负责五个孩子,这不叫工作什么叫工作?这个说法赢得了很多选民的认同。美国的纳
税是根据全家收入来算的。除非真能挣到钱,否则,考虑到纳税、雇人看孩子成本,孩
子成长中家长参与的欠缺等多方面原因,去工作反而得不偿失。如果孩子多,夫妻一方
收入不高,那还不如别去上班。一定有那么一个公式,让我们计算到工作与不工作的成
本-收益平衡点在哪里。
这也不仅是经济问题,个人自我认知和心态调整也很重要。来自我们大陆的家庭,
心态一关就很难过。不少家庭里,夫妻在美国生活久了,可因地制宜,适应当地环境。
但国内父母甚至其他亲戚的聒噪,则是新的一重压力。有些老年人一辈子下来,除了工
作挣钱,找不到还有什么别的东西,可以去寄托人生的意义,也无法理解美国这边的情
况,用国内环境下的心态,乱出主意。他们有的是为了面子,希望告诉他人自己的孩子
在美国某某地方上班,不希望邻居同事亲戚朋友知道自己的孩子在美国“没工作”。他
们不知道,这有时候是为了家庭的整体利益作出的一种主动选择。子女有时候出于孝顺
,只好依从,好让国内父母显摆,小家庭的苦只有自己去尝。也有的父母观念错误,比
如“不要在家吃闲饭”,“不要吃丈夫的饭”,硬是劝子女去上班。中国家庭,很多是
一方出来读书,一方陪读,有了机会另外一方去读书,本来拿学位就有早晚,不是都能
顺利找到理想工作。
有的家庭为了省几个钱,让国内老人过来带孩子。这会使得带孩子的问题表面上缓
解,但是这会生出很多新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医疗,在美国,保险通常只保“核心家
庭”,亦即配偶和孩子。来访的父母不算dependent. 只能去另买保险。保险公司遇到
这种既不是美国公民又不是年轻力壮的人投保,保险费通常很昂贵。很多家庭看情况还
行,就去侥幸赌一把,不去买,但一旦父母在美国生病,又没有保险,最终医疗费惊人
,甚至一下子就能把小家庭拖垮。这种风险,一些来访老人可能并不知道,有时候也不
能理解。遇到这类问题,甚至在子女本来就已经压力重重的时候,因为自己不满而抱怨
,让子女的家庭平添矛盾,使得人到中年、夹心饼干一样的他们痛苦不堪。
和其他任何地方的家庭一样,几代人之间的冲突总是难免,比如生活习惯,子女教
育等多方面,大家都可能有差异。和国内不同的是,由于来一趟不易,很多父母一来,
就把旅游签证所允许的半年用足。有了摩擦,无处可走,所以长时间困在一个地方,矛
盾处理不当可能激化,影响小家庭夫妻关系。这样一来,美国生活不仅成为老人的地狱
,也会成为三代人共同的地狱。
这种折磨,最终极为损害夫妻关系。再恩爱的夫妻,也架不住这种水滴石穿的长期
冲突。很多海外中国夫妻关系紧张。美国人不像我们这样死要面子活受罪,遇到这些问
题,会去找婚姻咨询等地方寻求帮助,商量解决夫妇双方解决不了的冲突,所有的工作
都做完了还不行就索性散伙。中国人本来就含蓄,有问题自己相互都不说,更不要说寻
求专业帮助,所以通常是带着问题过日子,如同两腿绑着沙袋去踢球。美国人在家庭关
系中把夫妻关系摆在首要位置,夫妻关系和谐,子女会生活在幸福的环境之下,父母亲
也可放心地安度晚年。中国舍本逐末,教孝不教慈,把孝道摆第一位,甚至孝道压倒人
道,把很多其它的关系给扭曲了。久而久之,家庭的裂痕越来越大,小家庭又为了儿女
或者父母的面子,强忍着在一起,形成过也过不好,离也离不了的亚婚姻。到了海外,
在新的文化环境之下,这种冲突越发明显。我的下一本书,《生活意见》(暂定名,将
由华师大出版),就谈到了很多这方面的话题。
另外一个压力源是工作许可的问题。美国的移民是一个复杂、漫长而又头痛的过程
,人在美国扎下根来并不容易,有时候也没有必要,因为现在在国内,出国旅游、访学
、商务也越来越容易。如果选择移民,除结婚和投资的渠道外,大部分中国留学生未来
面临的是职业移民。这方面大部分人的过程相差无几:大家先读书,然后找工作,根据
工作,一层层办工作许可,每一次都是一场小小的战斗。要是读博士,起码得四五年时
间搭进去。然后利用一年到一年半(因专业而异)的“职业实习期”(OPT),此间可
合法找工作。OPT是比较临时的工作身份,找到合适的工作后,得尽快转成工作签证。
工作签证需要雇主帮你申请,雇主不肯,你只好再去找肯帮你办的雇主。工作签证三年
一延,最多七年。这期间,大家努力去办理绿卡。绿卡办理分几个优先顺序,杰出人才
办得很快,这要看你的学位(多为博士学位),学术成果等。余下类别多有根据国别的
签证配额排期(相当于“入户指标”),排到了才可办理。这排期三五年是常事。排期
中,不可轻易改变工作,这让很多人只好接受不满意的工作,这中间离开美国再回来,
还要花钱申请Advance parole, "Parole"也是犯人假释的意思,真是“移民监”了。
几番折腾下来,到最终不再受“身份”限制,搞不好就八九年甚至十几年过去了。
此时已人到中年,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季都错过了。好多人当年的梦想,早已灰
飞烟灭。大家只好把兴趣放到孩子和房子身上。自我的丧失,对一个人来说是很凄凉的
事。坦白地说,很多第一代移民的人生基本上就这样荒废了。能自我安慰的一点,是给
孩子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让他们不需要这样再来折腾。
不过如果心态调整好,学会享受生活,不与人攀比,不盲目追求出人头地,能看菜
下饭,找到美国生活的美好之处,倒也海阔天空 ——事实上大部分美国人自己正是这
么做的,能做到这样,才叫真正地“融入主流社会”了,很多人以为赚了大钱买了大房
子,出人头地了,才觉得心里有底,似乎是在国外融入主流,对国内来说光宗耀祖了,
这是一种极大的谬误。其实谁在乎?想想看你自己活得怎样?你开心吗?你对下一代尽
到责任了吗?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出国是有风险的事,各位需要慎重,大学刚毕业的人倒无所谓,到哪里不是重新开
始?我倒不反对移民这件事本身,但是需要好好权衡。那些在国内事业有成的朋友,可
能要认真考虑。千万不要有童话思维,认为到了美国,就可以“永远幸福生活”了。很
多问题,不会因为你飞越了太平洋,就可以永久地留在身后。
目前喊移民的中产家庭很多。遇到一个问题,人们解决的办法,一为抗争,一为逃
离(fight or flight)。来美国十年了,我发觉flight也不是长久之计。但愿我们都去
努力,让中国的教育和各方面大环境能好起来,日后大家的志向,会从“美国梦”,转
移到“中国梦”上面。我想我能做的,是尽量去介绍美国的教育,好让我们教育各界人
士去取长补短,让日后的教育者、家长和儿童,对他人的模式,不再是只能望洋兴叹。
中年人、战场和身份认同
[作者]涂子沛
南桥兄在博文《中年的战场》中挪列了在美国生活的中年华人需要面对的种种压力
,我读了,心有戚戚,不得不说,他列出的问题,个个我都感同身受,或是曾经为之苦
恼过、或正在辗转的体验中。他提出的一些意见,也很有建设性。
如南桥兄所言,一般来说,美国职场的压力,要比国内小,上班的事上班毕,一般
不带回家里,至于人际关系,不是没有冲突,而是冲突的方式较中国简单、清楚、理性
,交际应酬也比国内干净很多。
但中年人始终面临一个战场。美国职场的竞争,丝毫不逊色于其它地方。海外华人
在战场上的压力,更有它特殊的地方,这种特殊性,在于海外华人要面对两种文化之间
的冲突和调适。
我们选择在美国居住和生活,选择的不仅仅是它环境、住宅和食品,其中更重要的
,还选择了自己身处的社会文化。文化是无形的,你抓不着、又看不见,但又恰恰无处
不在、无时不起作用。作为中年人,上承老,下育小,上面的一代大多60、70岁,经历
了中国多次苦难的运动,养成了他们的价值判断和生活习惯;小的一代大多在美国长大
,平等、独立的意识较强,说话直接率性,这样的3代人同堂共处,价值冲突明显且频
繁,中年人夹在中间,虽然清楚地知道问题所在,但处理起来,却如“无间道”般左右
为难。一般来说,代际矛盾的出现很正常,但海外华人家庭面临的更多,更荆手,一家
人团聚的时候,本是喜事,矛盾却可能集中爆发。南桥兄的文中还举例说:“和国内不
同的是,由于来一趟不易,很多父母一来,就把旅游签证所允许的半年用足。有了摩擦
,无处可走”,这些都是海外华人家庭矛盾的特殊性。我曾经身处这样的冲突当中,老
实说,颇有“炼狱”的感觉。
更多的时候,我们还会因为外界的各种文化感到不安。这种不安如心头的一丝掠影
,不期而至、稍纵即逝,不细想可能就会被日常生活淹没,但其负面的影响,却会日积
月累、越来越大。
文化,是通过社会规范来体现的,而个人对社会规范的理解和把握是通过日常生活
来积累的,因为不在美国长大,我们对美国社会的了解,多数来源于书本、广播等二手
的资料。在严重缺乏个人经验的情况下,面临一个具体问题的时候,就会陷入不知深浅
、莫衷一是的境地。这也是在美国的华人多停留在技术工作、学术研究领域的原因:缺
乏对社会规范的透彻理解和准确把握,当然进不了管理层。
职业发展一旦受到限制,就很容易失去工作目标、缺乏使命感,甚至丧失自我。任
何一个人,工作上没有前景,职场不再是战场,回到家里,却又纠结于几代人之间的关
系,找不到家庭生活的乐趣,就很容易走进人生的死胡同,那个时候,再大的房子、再
好的车子,都无济于事。如果再缺乏外界的有效帮助,在里面兜不出来,就会酿成悲剧。
我的体会,海外华人要处理好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减少由此带来的压力,是要对
两种文化、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尽早、尽快建立一个明确的看法,知道自己现在的位置和
将来的方向。想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怎么可能在战场上打出胜仗?
“海外华人”其实是个笼统的称呼,在它的下面,如果一划分清楚,就发现,其实
只有两种人、也就是两个选择,一是选择加入美国国籍,成为华裔美国人;二是保留自
己的身份,做“旅居在美国的中国人”。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突出安土重迁,强调叶落归根,背井离乡的做法其实是不为
中国文化所肯定的,在中国人思想的深层次里,移民也是被轻视的,在外面受了欺负、
或者客死他乡,大多数中国人的反应是:活该!谁叫你往外跑呢?但近半个世纪以来,
中国人认识到了自己的贫穷和落后,知道要向西方学习,出来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情
况有很大的改变。家里有子女在美国,特别是有绿卡、拿到美国公民身份的,邻居知道
后,常常投来羡慕的目光。
但中国的传统思想,却还会在我们自己身上起作用。这种作用,令我们在两个选择
之间举步不前,采取消极、拖延的态度,不愿去主动思考、定位自己的身份认同。
如果选择成为华裔美国人,对美国价值观、美国文化的认可和肯定,当然是一个基
本的前提。除此之外,选择加入美国国籍,还必须和当地的族群融为一体,多思考如何
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谋取福祉,获得当地社群的认同,只有这样,才会有真正的身份的
认同感、文化的归属感。近半个世纪以来,海外华人在东南亚的遭遇、发生的悲剧,就
是因为不融于当地社会的其它群体造成的。
而第二个选择,“旅居美国”,其实只是个暂时性的选择,最终还是要决定,“海
归”还是“归海”,而且因为是暂时的选择,其中还隐藏着种种的生活不便。人到中年
,来回折腾并不现实。
一旦明确了自己的身份认同,知道自己何去何从,面对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调适,一
个人就会更有主心骨、更知道如何取舍,而不是处于思想上的混沌状态。我的观察,不
少海外华人,即使在申请绿卡,也只是为了自己多一个“现实”的选择,而无关文化和
身份的认同。这种做法,将为将来的生活埋下更大的困扰。
因为,一个人的生活,如果失去了社会和文化的基点,迟早要付出代价。今天不付
,明天还是要付,自己不付,身边的亲人、家庭可能要代你付。
m*******r
发帖数: 1701
2
这也太装了。华为自杀的多了去了。前两天foxconn还有几百个人要威胁跳楼呢,
fxconn13连跳,也就天朝能出吧。
G*****h
发帖数: 33134
3
这都什么人在扯
付不起医药费赖账就行了
只要有免费的地方住,米国太容易呆了
i*****g
发帖数: 11893
4
你是福建偷渡男?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这都什么人在扯
: 付不起医药费赖账就行了
: 只要有免费的地方住,米国太容易呆了

L*****s
发帖数: 6046
5
自杀的多了去了。因为有个人自杀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是不是太卤莽了?
顺便说一下,美国不是老年人的地狱。相反,是老年人的天堂。
h*******i
发帖数: 1626
6
你让THR男护士给你讲讲美国老年人在医院和养老院的待遇你就不会认为美国是老年人
的天堂了。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自杀的多了去了。因为有个人自杀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是不是太卤莽了?
: 顺便说一下,美国不是老年人的地狱。相反,是老年人的天堂。

m*****t
发帖数: 2800
7
"近半个世纪以来,海外华人的遭遇、发生的悲剧,就是因为不融于当地社会的其它群
体造成的。"
融入什么?美国华裔都参加美军了,照样被种族歧视,不堪凌辱而自杀。交往融不融洽
,不是单方面可以决定的事情。你想融入,别人不接受你,你再努力都没用。
m*****t
发帖数: 2800
8
儿童的天堂?
到处都是瘦肉精和人工荷尔蒙的食物,还有大麻白粉的诱惑,不被学校里面的老黑小孩
欺负,白人小孩歧视就算走运了,还天堂呢。
G*****h
发帖数: 33134
9
儿童自己觉得很爽就是了
T*R
发帖数: 36302
10
这篇文章真是又臭又长,实在看不完。
L****n
发帖数: 230
11
抑郁是病,又在吃人血馒头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我发现自杀的王庆根,涂育新等等高材生,我发现一个特点,他们都结婚了有老婆。这么优秀的人居然自杀了.老中在美国的生存状态堪忧啊.
其实三毛、王庆根、张国荣要是多上上菌斑昔日奥赛金牌得主王庆根 回顾故里做报告
最著名的奥赛金牌是不是王庆根?唉,涂序新,茅广军,王庆根都太可惜了
自杀的人是对亲人感觉没有亲情了王庆根怎么自杀的?
福特系张维迎的外F-link:其老婆马晋红是爱立信副总裁反思王庆根博士自杀事件---再论科学,逻辑和信仰 (转载)
"贞操女神"涂世友:做处女鉴定前担心处女膜破裂(图)江苏化学天才美国自杀 曾是"知识改变命运"典范
人民性 | 驻马店二次碾压事件的三重门王庆根的老板是个老中,对老中非常rude和mean。
是违背现代社会规范行为现在国内媒体狂炒硅谷工程师王庆根自杀一事啊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美国话题: 工作话题: 家庭话题: 生活话题: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