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中国青年报评论:“汉奸”标签下的极端幽灵
相关主题
中青报痛斥韩德强:视公民如蝼蚁者如何能真正爱国某博士后的爱国贼高论让我郁闷不已 (转载)
新浪新闻首页:视公民如蝼蚁者如何能真正爱国关于爱国主义。
两千各界爱国人士声明签名支持韩德强教授用钱擦PP除了不是一种爱国行为,也不是一种优雅的行为
中国青年报: “爱国”不是流氓的庇护所方舟子:为什么说吃转基因食品是更加安全的
中国青年报:打砸同胞的蠢行不是爱国是害国《北京青年报》:公众有必要加入转基因技术的伦理争辩
那个被韩德强打的老头,有可能是韩出钱请的托南方汉奸掌握四大门户,中华民族灭亡之日不远矣
中国的媒体文人,是不是真的都失心疯了?香港人估计比上海人更爱国
时评:“围剿”地沟油的动力会有多大 zz关于方舟的,笑死我了 zz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爱国话题: 汉奸话题: 日本话题: 标签话题: 国家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b*****d
发帖数: 61690
1
包丽敏:“汉奸”标签下的极端幽灵
2012年09月25日04:59 中国青年报
大 中 小 全文浏览
原标题:“汉奸”标签下的极端幽灵
上周,在抗议日本购买钓鱼岛的示威游行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韩德强认为某
位同行的老人卖国,打了老人两记耳光。随后,他又在博客上发帖,义正辞严地宣告自
己打人的理由:老人是汉奸,收拾他合情合理。
钓鱼岛争端逐步升温,网络上围绕这一话题的种种议论也如火如荼,各种争议声中
,有一种言论现象令人担忧。一些人在表达自己爱国热情的同时,将与自己意见不符、
论调不同的其他意见,一律斥为不爱国。比如在微博上,那些主张理性冷静应对钓鱼岛
争端、反对抵制日货的,往往招致“卖国”的骂声,甚至被贴上“汉奸”标签。尽管多
数网友指责韩德强的打人行为,但也有人支持其作为,在微博上宣称要查清幕后指使者
,坚决惩办汉奸。
“不爱国”、“卖国贼”、“汉奸”的标签,被一些人不负责任地、随意地贴到那
些持不同意见者身上,而全然不管这些人有没有“卖国”的能力,有没有侵害国家的实
际行为。
近年来,网上论战流行互贴污名化标签,比如“脑残”、“五毛党”、“带路党”
等,但其中尤为恶劣者,就是“卖国贼”和“汉奸”的标签。因为它们不仅将他人丑化
、矮化和非正义化,更将他人无端罪恶化。按这种逻辑,只需轻轻往前再推进一步,就
可以在虚幻的正义感下“替天行道”了——韩德强就认为,“卖国”的老人该打。而微
博上,一些粉丝众多的博主也宣称“汉奸不是同胞,而是国贼”,喊出了“不管是女汉
奸还是男汉奸,都在清除之列”的声音。
当然,这些“呐喊”与付诸实施有着本质差异,并且,我也愿意相信这样的论调远
非主流,但其中蕴含的逻辑,国人却必须时时有所警惕,因为类似的逻辑和思维方式,
曾经在并不久远的过去,让国人付出过沉重的代价,而且眼下,其遗毒还在继续作恶。
每个人,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爱国。要求强硬反制日本、抵制日货、走上街头
示威抗议,是爱国;那些不主张对日战争,反对抵制日货,没有走上街头抗议,甚至在
一旁“泼冷水”,对激情的爱国行为进行批评的人,是不是就“不爱国”,就是“卖国
贼”和“汉奸”呢?
对于爱国,不能只有一种理解,维护国家利益,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公民怎么样爱
国,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爱国”不能由谁来垄断和霸占。那些没去参加游行却勤于
批评政府的公民,他们可以是爱国的;那些乐于帮扶他人、爱护同胞的公民,即使不主
张强硬对日,也可以是爱国的;甚至那些没有为国家牺牲生命,却辛勤工作、照章纳税
的公民,同样也可以是爱国的……
没有谁可以站在爱国的道德高地上,将异议者推入“不爱国”的道德洼地。非黑即
白、非此即彼、非友即敌的排他式逻辑和思维方式,不仅将“爱国”二字狭隘化,也在
某种程度上将“爱国”异化。古今中外的历史一次次证明,自以为正义在握,真理在手
,就可以钳制异议,清除异己,这种致命的自负和狂热,往往就是开启地狱之门的钥匙。
近日一些地方发生的打砸抢暴力事件,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逻辑走向极端的恶果。
照着这种狭隘的论调,很容易产生某些极端想法:开日本车、卖日本商品的,不就是“
卖国贼”和“汉奸”吗,他们的财产不正应砸之而后快吗?
可是,爱国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国家更美好,国民生活更幸福吗?因为对如何维
护国家利益和如何爱国持有不同看法,就被视为“卖国”和“汉奸”;因为在经济全球
化的时代购买了非本土品牌的产品,就面临被人打砸的可能,这显然不是幸福生活应有
的组成部分。捍卫领土和国家主权,是服务国家利益;捍卫同胞的公民权利,同样是服
务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利益。
少数人发出的“清除汉奸”的喧嚣,作为一种非主流的思潮,相信不至于大规模危
害社会,但其背后狭隘而极端的幽灵,却需要我们时时提防,警醒和反思。
T*****y
发帖数: 18592
2
道理说的不错
可惜,中国这种极端的人太多
H****g
发帖数: 14447
3
包丽敏的大作:中国人,请为日本加油
日本地震触碰到了我们民族情感的老伤口,而伤口至今还流淌着脓水
(2011-03-14 10:44:17)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de1970100qr4v.html
这是我为供职的《青年参考》写的一篇社论,贴出来供拍砖
是的,这场地震无可避免地触碰到了我们民族的伤口。比之这场巨灾中那些逝去的生命
,以及存活者失去亲人的撕心裂肺之痛,中国网络上这些是非讨论或许显得微不足道甚
至不恰当,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原本应该成为基本价值、无需加以讨论的常识问题,
却发生了某种错乱,成了需要争辩的话题。这只能说明,我们民族情感的那个老伤口,
至今还流淌着脓水。
中国人,请为日本加油!
东亚的两场灾难几乎同时到来。先是3月10日12时58分,位于中国云南省偏远的盈
江县遭遇5.8级地震;接着是11日13时46分,日本突发9.0 级地震,并发生海啸,继而
引发核危机,灾情百年一遇。
前一场灾难,夺去了25个同胞的生命,年龄最小的遇难者才两岁半,也让成千上万
人家园破碎;而后一场灾难,当海浪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日本国土,一切就如灾难电影
现场再现,至今损失无法估计。
大多数国人都对自然伟力酿造的这两场灾难感到痛心,以悲悯之心、以人类的名义
,为两个一衣带水的国家那些遇难或正凄惶受困的人们哀悼和祈祷,因为在灾难面前,
不分国籍,不分种族,不分文化。但是后一场在日本引发汹涌海浪的地震,却也在国人
心中激起了民族情感的波澜。
没错,那些在网络上表达幸灾乐祸之意的过激言论,已经遭到了其他国人的严辞批
驳和谴责,但更多地,有一种情绪徘徊在许多人心头。一位网友坦诚地说了出来:“从
道义上,我会为日本受难者祈福。但不知为何,看到他们受难的照片,我眼前似乎出现
731细菌和南京大屠杀受难者的惨状。祈福的心情不知不觉就变得复杂多了……”
这是一种真实的情绪。有一种观点提醒说:当其他国家遭受巨灾时,中国人没有表
达幸灾乐祸之意,也并不缺乏爱心,而积极伸出人道主义的援手;但现在这个国家是日
本,那个曾经侵略过中国、屠杀我们同胞、带给我们屈辱的日本。
是的,这场地震无可避免地触碰到了我们民族的伤口。比之这场巨灾中那些逝去的
生命,以及存活者失去亲人的撕心裂肺之痛,中国网络上这些是非讨论或许显得微不足
道甚至不恰当,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原本应该成为基本价值、无需加以讨论的常识问
题,却发生了某种错乱,成了需要争辩的话题。这只能说明,我们民族情感的那个老伤
口,至今还流淌着脓水。
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反思:我们是否仍在习惯性地对标签式的、符号化的抽象集体
名词“日本人”表达愤恨,而忽略了这个名词是由无比丰富多元、与你我一样的个体组
成?一个被灾难夺去孩子的日本母亲的眼泪和痛苦,难道不足以让我们感同身受?当然
有人会说,那些日本军国主义者,当年可曾因为一个中国母亲的眼泪就放下屠刀?或许
没有。但我们是否就可以因此要求那些未曾参与杀戮的日本新生代,背负起几代以前的
罪责,偿还历史的罪孽?我们是否可以因此无视那些来中国下跪谢罪的侵华老兵,无视
日本曾给予中国的巨额援助,无视多数公正撰写的教科书,而单单揪住少数极端右翼分
子的言论,少数篡改历史的教科书,然后让自己沉溺在愤恨中,从内心和情感上对“日
本人”作一次集体宣判?如果认为假自然之手剥夺他们的生命、摧毁他们的家园是可以
接受甚至合乎情理的话,那这样的残忍逻辑,与那些举起屠刀的人,又有何本质区别?
当然,从乐观的角度看,之所以纠结正是因为人们能够明辨道义,只是难以跨越情
感障碍。这种复杂的情绪或许是伤口愈合的一种方式,或说必经的过程。愈合需要时间
。但在这场属于人类的灾难面前,我们不妨放下历史的心结,然后省视我们社会的情感
,从中发现宽容之心,宽恕之爱!只有宽恕,才能和解。只有当一个民族的成员懂得爱
他人,懂得以爱的名义去宽恕,这个民族才能真正成熟自信。
历史问题始终横亘在中日关系之间。要解开这个心结,日本自当反思,表达诚意,
而国人又何尝不需反思?历史当然绝不容忘记,但可以宽恕!
在这个极不寻常的3月,中日同此震痛。在云南,我们的同胞遭受震害,等待我们
伸出援助之手,而千里之外的日本民众也在遭受同样的灾难,并且,我们还有数万同胞
在那里与他们一起共渡艰难、等待救援。灾难当前,中日人民在一起。
我们很难忘记汶川地震中日本救援队的出色表现,他们集体肃立向中国遇难者遗体
默哀的一幕曾让国人深受震动。而在得知日本此次受灾的消息后,一位留日学生也在网
上再次忆起汶川地震时与日本同学一起上街募捐的情景,当时一位日本老妇人一边将钱
塞进募捐箱一边说:“中国頑張れ!”(中国加油!)那么这一次,也让我们告诉邻国
那些正在守候希望的人们:日本加油!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包丽敏:“汉奸”标签下的极端幽灵
: 2012年09月25日04:59 中国青年报
: 大 中 小 全文浏览
: 原标题:“汉奸”标签下的极端幽灵
: 上周,在抗议日本购买钓鱼岛的示威游行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韩德强认为某
: 位同行的老人卖国,打了老人两记耳光。随后,他又在博客上发帖,义正辞严地宣告自
: 己打人的理由:老人是汉奸,收拾他合情合理。
: 钓鱼岛争端逐步升温,网络上围绕这一话题的种种议论也如火如荼,各种争议声中
: ,有一种言论现象令人担忧。一些人在表达自己爱国热情的同时,将与自己意见不符、
: 论调不同的其他意见,一律斥为不爱国。比如在微博上,那些主张理性冷静应对钓鱼岛

H****g
发帖数: 14447
4
包丽敏:茅于轼不帮助国家团结吗?
进入专题: 茅于轼
● 包丽敏
83岁的中国经济学家茅于轼近日获得了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颁
发的“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奖”。这一来自国外的奖项,引起了国内某些论者的担忧

某报一篇署名评论员文章就写道:“茅于轼先生是朝着‘自由’方向猛跑并不太顾
及其他的代表人物之一。从历史的宏观面上看,今天中国有这样的人大概是必要的,但
茅和同伴跑得越猛,影响越大,牵制他们的力量就越需要出现。否则中国就会是在山区
下坡路上制动失灵的危险卡车。”
一介学者,一个手无实权的知识分子,难道会因为他的立场和观点,因为他批评的
尖锐,而对国家构成危胁?或者说,一个国家会因为一些知识分子既不违反宪法和法律
规定、亦不突破文明底线的言论而面临失控?这样的言论不仅杞人忧天,而且混淆视听

该报评论文章还认为,“中国知识分子大概都懂得团结对这个国家的重要性,茅于
轼先生以其80多岁的见识,体会应更深。做到尖锐,在今天的中国已很容易。帮助国家
团结,却常常又累又落埋怨。希望茅先生敢于携自己对公众的影响,加入到这个行列。

照这样说来,“做到尖锐”的茅于轼先生是不“帮助国家团结”了。
这恐怕是对“团结”的深刻误读甚至偏见。只有相似的声音、相近的立场不叫团结
;有不同意见却不让充分表达也不叫团结。事实上,有共识是团结的基础,而共识要形
成,需各种意见各种声音自由表达、互相碰撞,并最终达成平衡。不让各种意见经过充
分讨论、争论的“团结”是伪团结。
既然该评论也认识到“茅于轼等自由派促进了中国多元化的形成,很难说中国今天
的繁荣和强大里没有他们的一份贡献”,那不妨再多些雅量,承认并相信大多数发表不
同意见、向着自己认为对的方向“猛跑”的人,也是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和社会谋福
益。
理性的批评者,何尝不是理性的建设者?理性的批评过程,同样也是建设的过程。
对于一个学者、一个知识分子而言,基于其专业素养而进行批评和建言,不仅是他的天
职,也是他爱国的主要方式。
茅于轼等人的言论当然需要制衡,但制衡并不意味着不让他充分表达,哪怕是以“
尖锐”的方式。在言路畅通的环境下,各种声音、各种立场,无论温和,无论激进,只
要遵守宪法和法律,不挑战文明底线,不侵害他人私域,总能达成平衡。而从另一个角
度想,茅于轼等人的言论,何尝不是另一方向言论的制衡者?
没有谁可以宣称自己是爱国的一方,而将异议者贴上不爱国的标签;同样,也没有
谁可以宣称自己是“帮助国家团结”,而持不同意见者则是不帮助国家团结。将尖锐的
批评和不同立场的观点,归入“不团结”的队列而加以排除,其实才真正有害共识,伤
害团结。
茅于轼多年来倡导个人权利和自由市场理论,作为一个不懈的批评者和建言者,他
的价值自然无需一个外国奖项来突显。他的价值,不必因为获了奖而放大,更不该因为
获了奖而贬低。
G**L
发帖数: 22804
5
团派也反毛。毛粉不去发动工农造反就洗洗睡吧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关于方舟的,笑死我了 zz中国青年报:打砸同胞的蠢行不是爱国是害国
国内舆论阵地都让美帝的打手南方系占领了那个被韩德强打的老头,有可能是韩出钱请的托
新华社记者陈玉明:还有一种贼叫“爱国贼”。中国的媒体文人,是不是真的都失心疯了?
北京日报举爱国主义大旗炮轰“洋奴”时评:“围剿”地沟油的动力会有多大 zz
中青报痛斥韩德强:视公民如蝼蚁者如何能真正爱国某博士后的爱国贼高论让我郁闷不已 (转载)
新浪新闻首页:视公民如蝼蚁者如何能真正爱国关于爱国主义。
两千各界爱国人士声明签名支持韩德强教授用钱擦PP除了不是一种爱国行为,也不是一种优雅的行为
中国青年报: “爱国”不是流氓的庇护所方舟子:为什么说吃转基因食品是更加安全的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爱国话题: 汉奸话题: 日本话题: 标签话题: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