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R****a 发帖数: 6858 | 1 人民日报:美国从中东抽身,怎么可能?
来源: 板门店老兵 于 2012-11-23 07:35:29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
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188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
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人民日报:美国从中东抽身,怎么可能?
-
2012-11-23 11:02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日,美国有史以来最忙碌的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东亚之行被硬生生打断,因
为总统把她送到了巴以冲突的现场。美国的官方说法避开了“停火”一词,将希拉里此
行目的描述为寻找“可持续解决方案”。
-
希拉里此行似乎释放了一个信号:经过近4年的“保持距离”,美国将会更积极、
更直接地参与到中东事务中。
奥巴马政府的战略重心从中东移开早已是有目共睹,这么做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
希拉里此行似乎释放了一个信号:经过近4年的“保持距离”,美国将会更积极、
更直接地参与到中东事务中。
奥巴马政府的战略重心从中东移开早已是有目共睹,这么做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
多年来,人们一直相信美国对中东的关注多半来自于这里的石油。而如今,美国对
中东石油的依赖度正在降低。国际能源署最近发布报告称,美国将在2017年之前超越沙
特阿拉伯和俄罗斯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生产国,并有望于2030年左右成为石油净出口国
。奥巴马政府似乎也倾向于让美国民众相信,中东这个地方对他们而言,除了麻烦,还
是麻烦。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奥巴马在这里“受了伤”。2009年他上任之初在开罗大学面
向穆斯林的演讲让听者动容,但是他所谓的“新的开始”也罢,他承诺的结束周而复始
的“怀疑和争议”也好,全都成了一纸空文,或许连他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另外,他
公开提出把“以1967年边界线为基础谈判”当作中东政策,惹得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暴怒,并引来了共和党人的激烈攻击。这些不堪回首的经历或许让他宁愿选择远离这个
“伤心地”。
美国真的想从中东抽身吗?
-
美国强大的犹太人游说集团绝对不会同意。以色列民族所具备的令人惊叹的、强烈
的认同感让他们紧密团结成一股巨大的力量,而且他们有足够的智慧明白,以色列离不
开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支持。而对于美国而言,即便能源能够自足,中东这个地方依然
有能力影响石油价格,美国怎么可能在这个地区彻底撒手?
正如希拉里挂在嘴边的“巧实力”所揭示的,对于中东这个地方,美国或许真的希
望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然而,现实告诉他们,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不可
能。
此次巴以冲突被很多媒体描述为中东新格局中的旧冲突。冲突双方未变,依然是强
硬的以色列军队和激进的哈马斯;冲突方式未变,依然是以色列的定点清除与哈马斯的
愤怒报复;甚至连冲突的时机都似曾相识,依然是在以色列大选前夕。
然而,这一次,毕竟有了很多不同。这一次,哈马斯得到的认同远远多于责难,其
风头明显盖过了阿巴斯领导的法塔赫。而各方对此次冲突的反应充分体现出巴以周边环
境的明显变化。埃及、突尼斯、沙特、土耳其纷纷表达善意。而且,穆斯林兄弟会掌权
的埃及显然成为此次调解的核心,卡塔尔则是慷慨提供支票簿。在这个经历了最新一轮
动荡的地区,阿拉伯世界似乎重拾了兄弟情,而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帝国文明、如今却背
负着“恐怖”恶名的穆斯林则似乎慢慢挺起了胸膛。
或许,正是这一切,让奥巴马政府无法继续保持距离。或许,正如《华盛顿邮报》
网站一篇言论所说,作为超级大国,美国的战略重心可以“枢轴转向”,但是不能放手
中东。(张 红)
孙兴杰:愤怒的中东为何群起反美?
在虔诚的穆斯林看来,诋毁他们的宗教信仰,比对活生生的人作出的任何攻击都更
严重。对个人的攻击或者侮辱只涉及到一个人,而对先知的嘲弄则会引爆全伊斯兰世界
的集体愤怒。只有当中东不再被羞辱的时候,西方才会不恐惧。
-
一部无聊的影片引发了一场血案,也引起了整个伊斯兰世界的震荡。9月11日,影
片《穆斯林的无知》引发中东地区大规模的反美示威运动,在利比亚的班加西美国领事
馆遭到袭击,美国大使身亡。奥巴马上任后提出的与伊斯兰世界的和解,也就此付诸东
流,一部影片为何让中东如此愤怒,让奥巴马躺着中枪?
从北非到南亚,也就是布热津斯基所圈定的全球“冲突弧”的国家,放下了彼此之
间的纷争,将矛头对准了奥巴马。巴基斯坦的铁道部长比罗尔还向美国媒体表示,他将
自掏腰包悬赏10万美元杀死这部影片的制片人,一位政府高官如此表态,可见伊斯兰世
界的愤怒到了何种程度。
侮辱先知的漫画曾经引起过伊斯兰世界的集体愤怒,此次电影事件还引起了外交官
的血案,也许西方的媒体或者电影公司应该反省了。在虔诚的穆斯林看来,诋毁他们的
宗教信仰,比对活生生的人作出的任何攻击都更严重。对个人的攻击或者侮辱只涉及到
一个人,而对先知的嘲弄则会引爆全伊斯兰世界的集体愤怒。穆斯林对西方贬低先知有
种天然的敏感性,据民意调查机构显示,在问及“你最不喜欢西方什么”的时候,多数
穆斯林会回答,“仇恨,对伊斯兰教或穆斯林的贬低。”
法国政治学家多米尼克·莫伊西从情感角度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即东亚的
希望文化、伊斯兰的羞辱文化与西方的恐惧文化。因羞辱而愤怒,甚至会采取极端的报
复形式,这种连锁反应在此番反美运动中表现出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东的愤怒
之情也是日积月累而成。
从16世纪,中东进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之后,这块曾经创立煌煌阿拉伯帝国的地方
,变成了奥斯曼帝国的边缘地带。随着欧洲殖民扩张的展开,中东成为基督教徒的殖民
地,现在不少国家的边界都是当时殖民者瓜分势力范围而划定的。殖民主义的历史记忆
是中东愤怒的一个重要根源。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先是以解放者的身份进入中东,但随
着介入的加深,中东穆斯林对美国的反感与日俱增。
9·11之后,美国在大中东地区进行了两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民
主化改造,不过是更换一个依附于美国的政权。在这样的认知之下,多数穆斯林认为,
美国在民主问题上是两面派。与此同时,美国一直是以色列的铁杆盟友,以色列的建国
对阿拉伯人而言本身就是个耻辱,而目前以色列频频示意要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
对于此轮的反美主义行动,很多人又将已故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搬出来。所谓伊斯兰世界与基督教世界之间的战争,想象多于现实,在9月11日之前,
人们关注的焦点都在叙利亚危机,而非中东反美行动。当代世界上,国家而非文明依然
是最重要的行为体,中东地区的首要难题是现代国家的构建。
2010年底开始的“阿拉伯之春”至今没有停歇,叙利亚内战持续。而美国驻利比亚
大使在班加西意外殒命,说明利比亚国内依然处于无序之中,参与推翻卡扎菲政权的民
兵组织是袭击美国外交官的始作俑者。9月21日,利比亚数千人示威游行,抗议民兵组
织杀死美国大使,游行队伍中有人高呼“滚回阿富汗”。由此可见,认为伊斯兰世界铁
板一块与基督教世界针锋相对地争斗并不正确。“文明冲突论”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冷战结束之后,身份认同越来越重要。嘲弄先知之所以引发中东的集体愤怒,是因为
这是对他们集体身份的贬低与亵渎。
民主政治也是身份政治,利比亚、埃及、巴基斯坦从选举角度而言都是民主国家,
但是这并不妨碍它们成为反美运动的前线。中东的民主选举很难全盘西化,2006年的巴
勒斯坦选举中哈马斯获得大胜,而“阿拉伯之春”之后,伊斯兰政党或者领袖通过选票
而进入权力中心。多数穆斯林并不认为伊斯兰教与民主是水火不容的,这与美国所设想
的民主改造计划并不能吻合。
“阿拉伯之春”运动意味着中东草根阶层的觉醒与崛起,借助现代媒介手段,大众
政治时代来临。这将引发中东政治的深层变革,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通过军事政变上台
的政府面临着民主变革的压力。与中东民主化浪潮相伴的是伊斯兰主义的兴起,世俗化
的潮流将会发生逆转,民主化的中东依然无法与美国站在同一条战线。
“阿拉伯之春”运动是中东地区顺应世界潮流而做出的回应,反美运动则意味着美
国主宰世界的能力在下降。民主化的中东未必能够为奥巴马在欧亚大陆实现“战略再平
衡”提供一个后方,只有给予中东更多的理解、尊严,中东的愤怒才会慢慢消解。换言
之,只有当中东不再被羞辱的时候,西方才会不恐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