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 发帖数: 61690 | 1 10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公布。方案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取消卫生部
和国家人口计生委,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人口计生委
党组成员杨玉学表示,大部制改革不意味着计划生育工作被削弱,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
策仍是今后人口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能动摇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社会各界对人口计生工作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要表示
理解。"杨玉学坦言。
不过杨玉学强调,当前的人口形势忽视不得、乐观不得,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
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人口基数大,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
人口为13.4亿,即使将人口增长率控制在7‰,每年净增人口仍在700万左右,3年就会
增加一个澳大利亚的人口;其次,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人
口总数越大,人均资源越少。第三,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也不宜让人口增长速度
过快。虽然我国GDP总量已是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差不多排在世界100位左右。此外,
由于受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的生育意愿是比较强烈的。
特别是在农村,生产力的水平低下,人是直接生产力,没有男孩就没有壮劳动力,所以
计划外生育的比较多。
计划生育不是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比例还在上升。国家统计局的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60岁以上人
口已占总人口的14.3%。为了缓解老龄化,有人建议取消计生政策。
杨玉学表示,人口老龄化的因素很多,"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只是一个因素,但不是
主要因素",科技进步、生活富裕、医疗水平的提高,使人的预期寿命大大延长了,老
龄人口自然越来越多。
"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杨玉学说,欧洲很多发
达国家,都经历了人口的年轻化、中年化、老龄化过程。我国也是这样,而且老龄化将
是今后人口发展的一个常态化过程。
具体到我国,杨玉学认为,老龄人口的上升是阶段性的,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到
了一定时期肯定会放缓。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下降,有关人士认为
计生政策应该调整。对此,杨玉学表示,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人口红利减少没有必然
联系。日本从上世纪70年代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但那时日本全国失业人口有300多万
人,即便现在每年也有200多万人失业,所以老龄化不一定就带来劳动力不足。
是否放开二胎要国务院拿意见
有的专家认为,当前少子化和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应该放开二胎。"想通过增加生
育来冲淡老龄化,那是饮鸩止渴。在一个时期内,出生人口多了好像延缓了老龄化,但
是过了这个时期,老年人增多了,老龄化照旧。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杨玉学称。
杨玉学还表示,生育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始终处在调整和完善当中。当前,根据
广大群众的意愿、东部发达地区人口增长放缓的趋势以及地方政府的呼吁,已经有浙江
、上海、黑龙江等7个省市开始实施"单独"政策,即夫妇双方有一方为独生子女,即可
生育二胎,而且城乡同步。
"至于国家将来如何完善计划生育政策,是否会放开二胎,这是一个大的方针政策
,需要国务院决定。目前我还没听到明确的声音。"杨玉学称。 (李木元) |
s*******e 发帖数: 1544 | 2 这么弱智的话能那么冠冕堂皇的说出来没有任何后果真他妈奇了!
那位人肉下这位委员,给Y打电话问候下 |
m********g 发帖数: 10469 | 3 几百万人靠寄生吃饭,所以弱智算不上,算畜生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弱智的话能那么冠冕堂皇的说出来没有任何后果真他妈奇了! : 那位人肉下这位委员,给Y打电话问候下
|
d*****u 发帖数: 17243 | 4 我感觉计划生育没有想象的那么严
近年来认识好多80后都有弟弟妹妹,而且还是城市里的
农村里独生子女是稀罕物 |
r*****2 发帖数: 2682 | 5 一面抱怨环境污染,粮食不足,水不足,春运难,失业人口多,找工作难。
一面觉得快十四亿人的国家,还得多生,一个广东也就德州面积的四分之一,人口是德
州的四倍多,要多少才满足呢。 |
b*******8 发帖数: 37364 | 6 一方面计划生育,一方面引进黑人青年?这不是有病吗?
如果增加生育是引鸩止渴,那引进黑人呢? |
d*****u 发帖数: 17243 | 7 黑人也就是个别城市多点,而且都没有居留权
这些黑人大多是做生意的,或者什么也不做
根本没有跟中国人抢工作
【在 b*******8 的大作中提到】 : 一方面计划生育,一方面引进黑人青年?这不是有病吗? : 如果增加生育是引鸩止渴,那引进黑人呢?
|
n*****a 发帖数: 57 | 8 那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估计就是京津沪穗这些大城市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其实你就调查一下周围亲戚朋友的情况就知道大概了。
我农村和小城镇上的亲戚朋友很少是独生子女的。城市里的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而且这
些独生子女理论上现在是允许生两个了。生两个以上的确实不多,但也认识一个6个女
孩,一个男孩的家庭,来自特别重视传种接代的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