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L*****s 发帖数: 6046 | 1 健力宝:惜败于“潜规则”!
慧聪网 作者:赵民
上网搜索一下健力宝的资料,然后坐下来认真分析一下,我们可以从公开的资料上
看到,健力宝从1984年走到2004年,这20年的历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典型的中国企业问
题的“麻雀”,清晰地揭示了三条中国文化潜规则基因,值得研究分析。
(一)李经纬和李宁
1984年,从小在孤儿院里长大的三水县酒厂厂长李经纬无师自通,以相当超前的眼
光和令人叹服的魄力,果断抓住中国重返奥运的历史性机遇,通过大胆赠送中国奥运代
表团,一举将默默无闻的一种新品饮料,成为为国争光的魔水,而新中国建国以后历史
上最优秀的奥运体育明星之一李宁的广告,让健力宝扶摇直上九重霄。
作为旁观者,作为马后炮,我们注意到20年以后李经纬和李宁这健力宝历史上最早
的“二李”组合的不同命运:李宁后来自创运动体育服装用品品牌“李宁”牌,并断然
将总部北迁人才济济之地北京,进而妥善安置创业老臣,并起用新人和引入国际资本,
最终实现海外上市,个人价值,品牌价值和公司价值全部获得最大回报,公司成为开放
的资本市场上的一个“乖孩子”。笔者2004年12月在武汉偶遇李宁本人时,他举杯于众
多中国优秀企业家之中,被这些优秀企业家包围着一个轮一个排队合影,成为“体育明
星中的优秀企业家”和“优秀企业家中的体育明星”,地位独特,无人可代,再一次创
造了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第一。
笔者曾因工作关系在4年前和李宁进行过深度交流,当时,他当面告知我一个内心
的看法和感受:李宁公司如果当年不从三水搬到北京,就没有今天;如果未来不引进外
部资本和团队,就没有明天。
中国20年企业的成功历史上,大多经历了和地方政府“蜜月期”,但由于政府是“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谁也不能保证这种“蜜月期”能否永远持续下去。所以,如果
一家资本不向外部开放的地方国企和民营家族企业,要想基业长青,有二种办法可供选
择:公司发展大了之后,从人才匮乏的小地方迁移到大城市,或者,在公司业绩兴旺的
高峰及早资本社会化。
(二)李经纬和李贻伟、李东生和李鸿忠
据《财经》2005年第2期第57页的报道,2000年11月,李贻伟由佛山市工业管理有
限公司总经理任上调任三水市市长,从此开始,李贻伟和李经纬组成了健力宝历史上新
的一对“二李”。
而这时,久经沙场的企业老将李经纬犯了一个绝对不应该犯的错误:据《财经》
2005年第2期第42页报道,“2002年1月9日,在三水市政府召集的一次健力宝高层会议
上,李经纬质问政府为何完全抛开健力宝创业团队,一意要将健力宝对外出售,并提出
‘为什么不让我们买回来?’……”
读到这里,我禁不住惊呼先辈李经纬的失措和惊叹先驱李经纬的“大意气”:在这
关键时刻,如果想要从“雇工”变身为“股东”,怎么可以横眉冷对“东家”,“质问
”堂堂一个市长呢?
在中国的商业史上,在1949年新中国成功之前,有很多老字号的中国企业的老板是
从“店小二”变身为“店老板”,但你研究一下,这些店小二出身的店老板,大都是勤
勉忠勇地数年努力,或被逐渐年老的东家看中,纳入东门成为乘龙快婿,或和东家闺女
日久生情,私订终身后花园,最终被准入东床。有哪一个是拿着架子大声质问东家:你
为什么不把店盘给我,或:你为什么不把女儿嫁给我?
这里,我想起了另外一个同在广东但成功实现创业团队个人价值的典型案例:另外
一个“二李”搭档——TCL李东生和当时惠州主管工业的副市长、现任的深圳市市长李
鸿忠。李东生是何等的通情达理和厚道精明:在TCL业绩不断上升之际,存量全归国家
,以增量部分超额累进奖金作为资金,积累沉淀转为股本,和国有资本“结婚”共同持
有TCL,同时,开放门户,吸引国际资本进来,约束所有的股东规范经营,最终海内外
上市。上市当日,媒体报道李东生个人股票价值超过人民币10亿元,为10年创业画上了
一个完美圆满的句号,也为日后大举购并德国施耐德,法国汤姆逊和法国阿尔卡特作好
了制度准备。在中国5000年历史的长河中,在李东生之前,有过全球贸易活动,但没有
过中国公司全球营运实践。汉朝开拓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货物的贸易;唐朝玄奘和尚(
“在孙悟空护驾下”)西天取经,是引进南亚次大陆印度的文化;明朝郑河下西洋,是
太平洋到印度洋的海上探险;清朝李鸿章建招商局,是把小江小河的舰板,扩大到穿洋
过海的大火轮;清末盛怀宣办洋务,是进口外国设备后投资运营在中国;抗战时期陈嘉
庚产业众多而巨大,声望盖南洋,但充其量也只是“地区性国际集团公司”,并未覆盖
全球。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华润公司、远洋集团,也还都是贸易和物流运输。但李
东生不同,不管怎么讲,李东生作为中华民族5000多年历史上第一个在全球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同时拥有众多生产工厂、实验室、物流仓库、销售网络和零售终端的“全球运
营中国大陆第一位企业家”,而将名垂青史。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出第二个“中国文化潜规则基因”:每一个成功的企
业家背后,一定有一个具有改革魄力、市场意识和长远眼光的优秀政府官员。军功章上
,有企业家的一半,有官员的一半。
顺便得出的一个推论是:和政府谈利益,一要在业绩好的时候谈,二要在增量上着
眼,三要用友好的方式谈。政府之于企业,从长远而言,利益重于友谊。没有永远的朋
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中国的企业家,一定要时时谦虚,刻刻谨慎啊。
李经纬和李贻伟,李东生和李鸿忠,四个李,同在广东,结果完全不同。真是:“
顺潜规则者昌,逆潜规则者亡”啊。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第三个“中国文化潜规则基因”:中国社
会中的“政府利益”,既不是法律纸面上所描述的“国家利益”,也不是所管辖地区民
众百姓所期待的“民众利益”,也不是有钱的国外、国内投资者的“富人利益”,也不
是亲朋好友所代表的“圈子利益”(这种利益是越来越明显),而是混合了以上这四种
国家利益、民众利益、富人利益和圈子利益之后,又加上本身的权力利益后的中和反应
一种特殊化合物——“官员利益”。官员的利益,是一种基于现行法律和政策之上的,
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短期内能带来效益、效果和变化的,同时有利于国家、地方、百姓
和他们自身的一种综合平衡取向的“实际利益”。不管是国有企业的老总,还是民营企
业的老板,不管你是拥有实际管理权,还是拥有法律上的大股权,企业经营环境的第一
要素是政府环境。政府的逻辑,是独立于企业家和企业内部经营者的,不是文字上的逻
辑,而是“实际利益第一”的逻辑。一个企业家,能搞好内部经营管理,而不能处理好
地方政府的实际利益逻辑,这个企业家是难以成功的,很容易出问题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