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j*********n 发帖数: 6034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utomobile 讨论区 】
发信人: jamesgordon (James Gordon), 信区: Automobile
标 题: 从犯罪心理学看某些人买车心态---合理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30 17:11:36 2013, 美东)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Military/39571579.html
此文为军版分析铊公主及其亲友团行为文章,不能作为程堂证供
但可以作为参考分析人物心理。也就是说,拥有这个心理的人不一定有罪,
有罪人却都有这个心理。
罪犯的PATTERN,即,是否有共性,还讲到了罪犯的话语特征,讲到了罪犯的心里素
质特点,其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点是: 罪犯在犯罪前后,心理上一定会将所犯之罪合
理化,Rationalization.
比如说,一个从公司的钱箱里拿钱的会计会这么说:我没日没夜的替公司收钱,追账,
公司却不给我加薪升职,我拿这点钱算什么,我做的贡献远远多于这点钱,这钱是我应
该得的。又比如说,一个内线交易的交易员会说:我这点钱算什么,我不这么干,也会
有人这么干的,还有人内部交易赚的比我多的多呢。再比如说,一个和幼女发生性行为
的男人会说:这个女孩看起来根本不象12岁,她是主动勾引我的,是她想和我发生性关
系,我只是配合一下而已!
一个人要犯罪,一定会想法设法的,把犯罪动机合理化。这些罪犯甚至会把自己假想成
为受害者,把很快就要实施的加害行为,理解成为“伸张正义”。如果一个人如果因为
妒忌而想加害于人,他/她一定会找出种种理由,证明他/她要加害的人,在某中程度上
,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所以他/她必须惩罚这个人,所以他/她这么做,不但不是犯罪,
反而是个善举。不经过rationalization的犯罪,几乎不存在。因为没有人能够佯装无
知:哎呀,我不知道从公司的钱箱里拿钱是犯法的呀!或者 --- 哎呀,从来没有人告
诉我,和12岁的女性have sex是犯法的呀!
Rationalization 的过程中还有个特征,就是将名词也转换掉,比如,称呼一个12岁
的小女孩为woman;从钱箱里拿钱,改称为“借”;新泽西那个杀了很多病人的护士,
称给病人喂心脏药物为“让他们安静下来”;所以,某某发的帖子,把朱令被投毒的事
实,改称为“1994年朱令生病”,懂犯罪心理学的人眼尖,立刻指出,这种说法的确是
有犯罪嫌疑的特征。扭曲事实,改头换面的称呼,是一种rationalization的特征表现
。这种合理化,在犯罪前,在犯罪后,在被调查中,会被反复用到。一个人格没有分裂
的罪犯,是必定会将其行为合理化。
具体大家看吧,请勿对号入座,如果和板上某些各位重合请按照菲利猫的原话理解。
先合理化某一款车,然后再改名,和某些关系脱离,然后说即使我不买也会有人买。最
后说,是因为这个车害的我,跟我无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