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b*****d 发帖数: 61690 | 1 法治周末记者 武杰
法治周末实习生 宗鸣
在成为全职家庭主妇前,在医院工作的王高博的妈妈并不同意儿子“在家上学”。
但有一次她去一所学校了解教学情况的经历,让她改变了主意。那天她在学校门口
碰到两个孩子打架,老师没做任何处理就让双方家长交涉。“我怎么放心将孩子交给这
样的老师。”她认为此时本该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老师却没有引导孩子,而是将问题丢给
了家长。
王高博的妈妈经过多次到学校的调查发现,很多孩子在学校基本养不成自学习惯,
学校大多是在灌输教育。最终,她决定辞职让孩子“在家上学”。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2013)》显示,当前活跃于中国
内地的“在家上学”群体规模约为1.8万人,约有2000名学生已经“叛逃”学校,选择
“在家上学”。孩子主要处于小学阶段,大多数家长具有高学历,由于家庭不认同学校
的教育理念,而“辍学”回家。
带孩子“叛逃”学校
“9月1日孩子们开学了,清禅的小朋友们都去香港上幼儿园了,我开始带清禅在世
界大课堂学习,从武汉、香港、马来西亚开始,世界是她的课堂,今天去杂技厅上学,
明天去木偶剧场上学,后天去音乐节上学。清禅总是很期待她的新‘学校’。”9月初
,陈卓在微博上晒了女儿最新的“学习计划”,大学期间学习英美语言文学的她现在全
部的工作就是照顾女儿。
两岁多的清禅已经去过了英国、巴厘岛、泰国、云南、香港等很多地方。她带着自
己专属的旅行箱,跟着妈妈看世界。现在,她们休息一阵,又要去马来西亚,等着清禅
的又是一个全新的“学校”。
而清禅家所在的广东省也是当下“在家上学”人数最多的省份。
相比从没有上过学的清禅,已经10岁的王高博曾经有过短暂的校园经历。
王高博5岁的时候,曾经在学校呆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他的妈妈希望他去适应一下
学校,培养他排队、听讲、遵守纪律的习惯。
如同小高博一样,在被调查的“在家上学”的孩子中,62.01%的孩子曾经在学校学
习过。其中,多数孩子是在幼儿园小班到一年级之间离开学校的。37.99%的孩子则一直
“在家上学”。其中,有的家长也曾做过让孩子入学读书的尝试,但最终还是放弃了。
根据调查,父母选择“在家上学”前5位的原因依次是:“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
”、“学校教学进度过慢”、“孩子在学校没有得到充分尊重”、“孩子厌倦学校生活
”以及“宗教信仰的原因”。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随着教育的发展,因为不同孩子对于教育
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家上学”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在家上学’并不是排斥
正规学校,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学校教育,最关键的一点要找到孩子成长发展的需要”。
但是孩子“在家上学”面对的质疑和争议也不少。比如,孩子的社会化问题。21世
纪在家上学研究团队的袁芳艳说,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学校是丛林法则
,并不是理想的社交环境,还不如另辟蹊径,探索一种新的方式;反对的观念认为过早
地把孩子放在家里,没有和其他孩子接触的话,会影响孩子早期的社会化问题。
北京大学毕业的张乔峰是一位带孩子“在家上学”的父亲,他放弃了年薪30万元的
工作在家开办龙学园,目前有两个家庭的孩子送过来和他的儿子一块“在家上学”。他
坦言:“我觉得‘在家上学’确实有一定的缺陷,我觉得不应该把一个事情描述的十全
十美,只有承认它的缺点,你去克服,才能真正解决困难。”
王高博的父母非常清楚他们做的选择。“那时候孩子开始练钢琴、下围棋、读书。
如果上学的话,这三件事肯定只能坚持一件,最多两件,学到最后就半途而废了。我先
生就说,宁愿儿子考试考得很平常,也不愿意他不读书,不做他喜欢做的事。”王高博
的妈妈说。
对于当下“在家上学”的现象,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教育科学学院首席专家劳
凯声认为,与义务教育发展早期的辍学现象不同的是,为子女选择“在家上学”的家长
往往是学历层次较高、对教育具有较高要求的社会“中间阶层”。
21世纪教育研究院调研报告也证实了劳凯声的说法,“在家上学”家庭的家长多数
具有高学历。其中,75.42%的家长有着大专及以上学历。从职业来看,选择“在家上学
”的家长63.13%的职业是企业职工、专业人员(如教师、医生、技术员等)和自由职业;
其中专业人员比例最高,占32.40%。
陈卓坦言,正是因为自己的受教育经历,才更明白在学校学了很多没有用的课程,
是在浪费时间,“与其如此不如让孩子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陈卓希望等清禅稍大一些,就去学古琴和弗拉门戈舞蹈,而清禅会弹吉他的爸爸也
迫不及待地想成为女儿的音乐老师。
出国多于高考
王高博虽然只有10岁,可是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理想职业——中医。王高博对中医
十分痴迷。每天上午读4个小时一位老中医为他挑选的医书。这是连成年人都难以坚持
的事,但王高博因为喜欢已经坚持了一年多。
除此之外,学校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王高博每天都要学1个小时,每天还读
些古文选,休息的时候就练练武术、练练琴。让王妈妈自豪的是王高博还经常帮家里做
做家务。
目前,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家长根据自家孩子的偏好和自己的期望,制定了
严格的家庭教育计划。“在家上学”联盟的QQ群里一位家长贴出了自己9岁女儿的学习
计划表:早晨7:40起床,上午3节课,9点开始,每节课40分钟;下午3节课,2点20开
始;晚上再布置一定的作业或者练习,19:30开始,晚上22:30睡觉。每天的课程是阅
读《史记》3节课,英语3节课。
有人问为什么不学数学,这位家长不无骄傲地说,数学暂时没列入计划,因为五年
级的数学课程已经在暑假完成。
很多家长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并没有按照国家教育大纲规定的教育目标实施,但是他
们都自信,自己孩子不仅完成了教育的整体目标,还锻炼了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而终
身学习和对知识的好奇才是他们更关注的。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家上学”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期盼大多是,赢不赢在起
跑线上不重要,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学会享受生活最重要。而孩子人格的独立
才是他们的最大愿望,在他们看来,人格塑造远比分数来得重要。
这些家长认为,目前这种以工业时代的批量生产为基本特征的学校教育在教学内容
、方式、效果和评价等各方面不能满足孩子个人发展的需求。劳凯声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在家上学”的诉求不是不要教育,而是要求一种更好的、适合自己孩子天性的教育。
不过,王高博越来越执著地学习中医让他的妈妈对他的未来有些担忧。王高博短暂
地上过小学,但他没有学籍,而且他也不想回到学校去。
根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对“在家上学”家庭的调查,等孩子过了上幼儿园和接受义
务教育的年龄后,选择继续“在家上学”的家庭分别占45.25%和41.90%。而等孩子到了
高中毕业的年龄,选择“出国留学”的家长最多,占35.75%,其次是选择“参加高考,
进入大学学习”的,占34.08%。
但以上几种选择对于执著于中医的王高博来说都不合适。提到以后的出路,王高博
的妈妈现在就觉得头疼:“孩子确实想学,但感觉在当下教育体制和环境下,孩子想学
,家长想支持,你都没有路可以走。”
袁芳艳表示,当前家长对“在家上学”有很多困惑与问题,排名前5位的由高到低
依次是“互助团体活动不足”、“政策法规不明确”、“学习资源有限”、“缺乏专业
指导,难以实施”以及并列第五的“教材难以选择”、“经济实力不足”和“学校与政
府干预”。
如今,随着“在家上学”的热度不断增加,有很多的网络资源、互助平台和线下的
互助学习小组正在慢慢地形成,团体活动、学习资源等这些问题也将慢慢得到解决。但
是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来看,都要求适龄儿童要在义务教育的年龄到学校接受教
育,然后参加中考、高考选拔性考试。如果“在家上学”,就没有学习证明可以证明孩
子达到了什么程度。
“从目前来说,‘在家上学’如果没有变通的办法的话,实际上是没有办法参加小
升初、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的。”劳凯声也说出了许多家长担心的问题:孩子将来如何回
归学校?
法律上的灰色地带
很多人把“在家上学”的法律问题称之为灰色地带,虽然严格来说,“在家上学”
在法律上是不合法的,但各地还是保持宽容的态度。
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在家上学”应该如何处理,现在还没有
直接的法律规定。对于“在家上学”各地区的规定松紧不一样,有些地方的教委可能经
过申请,会同意带条件的“在家上学”,比如授课的教师有教师资格证、家庭环境适宜
等。
记者以家长的身份联系了北京几个城区的小学招生办公室,对方表示并没有在学校
保留学籍,却“在家上学”这样的先例,几位工作人员更多的是对“在家上学”这种行
为的不认可,但是他们表示如果坚持不去学校上学也不会真的有人来追究法律责任。
对于“在家上学”是否违法的问题,目前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违法,
主要是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因为根据义务教育法,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
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
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
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
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而当下绝大多数让孩子选择“在家上学”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既没使适龄的子女
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又没有经过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另一种看法认为不违法。所有让孩子“在家上学”的家长都是这一观点的坚决支持
者,他们认为,义务教育法规定父母有送适龄子女入学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义务,
但“在家上学”的父母本意并非不送孩子上学,而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接受教育,只要
家庭有这样的教育资源,并能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让孩子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学习,
选择家庭教育的方式与有关法律并无抵触。
当下,还有许多家长选择先让孩子到学校报到,获得学籍后再通过长期请假的方式
“在家上学”。他们担心,如果有一天孩子想要回到学校了,没有学籍和毕业证书会影
响他们下一阶段的求学。
“上学”而不是“在家”
目前,已经有200万“在家上学”案例的美国也曾经历过非法与合法的漫长历程。
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家上学”在美国大多数州被认为是一件违法的事情,一直
受到公共管理机构的“围剿”。家长为了实施“在家上学”的方案,唯一的途径就是东
躲西藏。“在家上学”作为一件违法的事情,通常的处理方式是罚款、将监护人关进监
狱,直到把他们的小孩送到学校上学。
1982年至1991年,是美国开放“在家上学”最为密集的时期,允许“在家上学”的
法令在各州通过。自1982年起,家庭学校在美国40个州已经成为合法的教育形式。在其
余10个州中,有9个州规定在合格教师的监督下,准许进行家庭学校教育。
1993年,美国最后一个州密歇根州承认儿童“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儿童“在家
上学”要由他或她的家长作为法定监护人组织实施阅读、拼写、数学、科学、历史、公
民、英语语法等科目的教育。同时密歇根州也废除了“在家上学”家长或监护人通知教
育行政部门、提供儿童学习成绩的有关规定。
在台湾对于“在家上学”的规定则更细致。如果选择“在家上学”,需要写一套计
划书出来,里面包含“在家上学”的目的、方式、内容、课表,要在哪里上课、有哪些
教学资源等。计划书需装订成25份,送到教育局,由审议委员会开会决定申请是否通过
。如果没有通过,就只能乖乖地回到学校去上学。而能争取到“在家上学”也是台湾“
在家上学”群体从1997年以来不断努力的结果。
接触了很多“在家上学”家庭的袁芳艳表示,在中国内地,“在家上学”还是一个
新兴的事物,很多家庭受到了来自长辈和亲友以及周围人的舆论压力。她希望大家不要
着急评论,先看看它的发展情况,对于多元教育方式的存在要理解,甚至支持,“在家
上学”强调的也是“上学”而不是“在家”。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