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英媒:执掌中国艺术市场的赵紫阳女儿王燕南
相关主题
赵紫阳之女:父亲从不要求其入党奶茶就是旺夫
毛主席的外孙女也当资本家小三,现在总算赶走大奶转正了4.368亿书法 (转载)
国家文物局要求认真审核佳士得申报进出境文物zz瓷器是中华文化拿得出手的东西之一
中国首富王健林花1.72亿拍得毕加索名画值吗?土豪到底有多少钱?
赵紫阳签名照北京拍卖北美国有啥像样的艺术品拍卖行吗?
沃森410万把他的诺奖奖牌卖了中国应该多宣传妈祖教
休斯顿拍卖公司是怎么回事蒙古人当初杀了多少汉人?
毛泽东生前笔记以100万美元拍卖售出高科技武装的南宋在硬碰硬的野战中击败蒙古大军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王燕话题: 艺术品话题: 嘉德话题: 中国话题: 南说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d*********o
发帖数: 6388
1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press_review/2013/10/131008_
主管世界第四大拍卖行中国嘉德的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女儿王燕南。
《金融时报》周二(8日)发表一篇该报记者采访中共前总书记、在1989年的六四民运
后被软禁至死的赵紫阳的女儿王燕南的文章。
王燕南说,父亲赵紫阳对艺术不感兴趣,“他只会工作,工作,工作”,但父亲并没有
阻止她开始与艺术品有关的职业生涯。
她说:“他让我自己选择……我不记得他曾经要求过我努力工作,也没有命令过做某件
事,他从未要求我入党,或者加入共青团。”
从未梦想过
在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中长大的王燕南说,她从未梦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主管世界第四大
的拍卖行——中国嘉德。
在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中国嘉德出售了价值5.1亿港元的中国艺术品和陶瓷。
王燕南对《金融时报》的记者回忆说,在文革时期,许多中国人为了不遭受红卫兵的更
多殴打,不惜毁掉家中的艺术品。
王燕南家的一个朋友就试图这样做,但是那些中国画很不容易被毁掉的,不能烧,因为
红卫兵会闻到焦味,只能放到浴缸里先泡,然后撕成片,在马桶里冲掉。
当时只有十多岁的王燕南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将来有一天她会与艺术品有这么深的关
系,在当年,艺术品之类的东西只会给人带来麻烦。
1993年,从未有过艺术品拍卖经验的王燕南与合作伙伴一起创建了中国嘉德,她说,当
时她甚至从未听说过苏富比和佳士得。
世界第四大拍卖行
20年过去了,中国嘉德现在是排在苏富比、佳士得和北京保利国际之后的全世界第四大
拍卖行。
这些在文革期间可能毁掉一家人生活的艺术品,现在被中国的收藏家和投资者争相抢购。
根据里昂证券的估测,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从2008年的15亿美元增至去年的51亿美元。
2012年,中国嘉德在香港举行首次拍卖,售出价值6700万美元的艺术品,是佳士得去年
香港秋季拍卖会的中国艺术品与陶瓷销售额的一半多。
上周末,中国嘉德第三次在香港举行拍卖的同时,苏富比和保利国际也在香港举行拍卖
会。
王燕南说,拍卖结果大大高于她们的预期,其中包括宋朝第14位皇帝宋理宗的一幅书法
,售出了540万美元。
对于中国嘉德和保利国际进军香港,一些专家认为,它们目前不会对那些国际拍卖行构
成严重威胁,而是会把更多大陆的艺术品弄到香港来拍卖。
“太子党”背景
王燕南说,中国嘉德希望在香港发现更多潜在的买家,因为香港是个国际城市,不仅有
来自中国大陆的,还有来自台湾、新加坡、印尼、欧洲和美国的客户。
《金融时报》的记者说,王燕南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文革结束后她到广东和夏威夷的大
学学习。
中国嘉德的崛起引起外界对王燕南“太子党”背景的关注,而当年她从美国回来在喜来
登工作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她是谁。
王燕南说,她不赞成生活在家庭的影响里,无论是从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她认为每
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信誉和身份认知。
不过她说,当人们发现她的父亲是赵紫阳时,马上会变得非常礼貌,大多数人会告诉她
,他们尊敬她的父亲,而她对此很感激。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高科技武装的南宋在硬碰硬的野战中击败蒙古大军赵紫阳签名照北京拍卖
不解释沃森410万把他的诺奖奖牌卖了
孔东梅我行我素,最终嫁入豪门,得享天伦休斯顿拍卖公司是怎么回事
谁说毛的后代清贫?外孙女当小三挤进富豪五百强毛泽东生前笔记以100万美元拍卖售出
赵紫阳之女:父亲从不要求其入党奶茶就是旺夫
毛主席的外孙女也当资本家小三,现在总算赶走大奶转正了4.368亿书法 (转载)
国家文物局要求认真审核佳士得申报进出境文物zz瓷器是中华文化拿得出手的东西之一
中国首富王健林花1.72亿拍得毕加索名画值吗?土豪到底有多少钱?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王燕话题: 艺术品话题: 嘉德话题: 中国话题: 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