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习仲勋夫人齐心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忆仲勋
相关主题
一辈子没犯过‘左’的错误习明泽的绿卡号麻烦贴一下
习太祖仲勋与高贼岗1960年南阳大饥荒民间实录 (照片) (转载)
习仲勋1988年主持制定《不同意见保护法》1960年南阳大饥荒民间实录 (照片) (转载)
习仲勋:要防止出现毛主席式强人中国科技大学迁河南流产的真实原因(转)
你现在不是小将,已经是名将了习大大是荷兰人!
习仲勋:毛主席晚来四天 我就会被活埋习主席今年在井冈山过年
习仲勋出身子陕西富平的一个富农家庭习近平母亲教子:你工作做得好也是我们全家的光荣
习仲勋忆当年肃反:毛主席晚来几天就被活埋了我觉得天安门还不如建一个孔子的跪像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仲勋话题: 工作话题: 绥德话题: 同志话题: 绥师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b*****d
发帖数: 61690
1
习仲勋夫人齐心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忆仲勋
2013年10月18日04:00 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有话说
忆仲勋
——纪念习仲勋同志100周年诞辰
齐 心
仲勋离开我们已11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间,与他相依相伴
的往事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似乎仍像以往一样,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关心着我
的冷暖,关心着儿女们为党为国尽忠、为人民服务的情况。在仲勋百年诞辰之际,我想
写一些和仲勋共同工作、生活的往事,以此表达我对仲勋的无限怀念。
仲勋在与我共同生活中,多次谈起他的家世。仲勋出生在陕西富平一个农民家庭。
习氏和中国其他姓氏一样源远流长。1369年(明洪武二年),习家这一脉始太祖习思敬携
家带口由江西新淦(今新干县)逃荒要饭到河南邓县(今邓州市)落户。仲勋为该族西户习
魁之后第九代人。仲勋的曾祖父习玉策生子三人:习永盛、习永山、习永厚。习永盛为
长子,是仲勋的祖父。习永盛与张氏夫人在河南邓县育有一儿一女。1882年(清光绪八
年),因家境贫寒,习永盛不得不再次举家逃荒,来到陕西富平淡村落户,后相继生下
仲勋的父亲习宗德、叔父习宗仁。在淡村定居下来后,全家除靠租佃土地生活外,仲勋
祖父还挑着货郎担赶集串乡挣钱补贴家用,终因贫病交加,冻饿而死在富平城郊的圣佛
寺塔下,被埋在附近的乱坟场内。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在外当兵的大伯回到家乡
,给了家里一锭银两接济,加之祖母及仲勋父亲、叔父日夜辛勤劳作,家境才有所改善
。不久,仲勋父亲和叔父这两房子女陆续降生,仲勋为习家迁至富平淡村后的第三代长
孙。仲勋的父亲于1928年40岁时病故,母亲柴氏也在次年去世,年仅35岁。苦难的家史
对仲勋一生产生极大影响。“我是农民的儿子”,是他在家里常说的一句话。
在民族危亡和家庭苦难中出生成长的仲勋,从小就向往光明进步,立志改变旧中国
面貌。13岁的仲勋,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革
命生涯。15岁时,因参加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被关押。在狱中,他立场坚定、斗争坚
决,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2年4月,仲勋和他的战友们组织发动“两当兵变”。之后,他和刘志丹、谢子
长等同志一道,投入艰苦卓绝的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工作。1933年4月,中共陕甘
边特委在照金召开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雇农周冬至
当选为主席,仲勋当选为副主席。1934年11月,仲勋又当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当时他才21岁,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娃娃主席”。1935年春,陕甘边和陕北两块革命
根据地连成一片,统一为陕甘革命根据地(又称“西北革命根据地”)。这块革命根据地
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根据地,成为党中央、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
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抗日战争时期,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重托,仲勋先后
在关中、绥德地区担任主要领导职务,把守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和“北大门”。他
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才能和作出的贡献,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认
可和赞誉。1943年1月,毛主席为他题词:“党的利益在第一位”。
我第一次接触仲勋是在1943年。当时西北局从延安大学中学部抽调一批青年同志到
绥德师范(简称绥师)和米脂中学以学生身份开展工作,我是主要带队人(党支部书记)。
在我经西北局到绥德地委转党的组织关系时,在绥德地委所在地九真观大院里,看到墙
上贴着崭新的标语,上面写着“欢迎习仲勋同志来绥德地委主持工作”、“学习习仲勋
同志的优良品质和作风”等,这时我才知道仲勋是新任绥德地委书记。由于绥德地区是
1940年刚开辟的新区,加之绥师一些学生对共产党缺乏认识,政治思想比较混乱。那时
,我被编在绥师思想最活跃的秋三四班级学习并担任党支部书记。当时,学校发生了“
贴黑头贴子”(写匿名信贴在校内墙上)、“打石头”(教员杨典被石头打伤)等案件。而
此时正值陕甘宁边区开展防奸运动,绥德地委对案件十分重视,不仅派地委宣传部长李
华生同志来学校蹲点,作为地委书记的仲勋还亲自来绥师作相关报告。就是在这次大会
上,我第一次见到了仲勋。我和仲勋的直接相遇是这一年的夏天。那是一个星期天,我
正从雕山书院女生集体宿舍经教室走过来,突然看到迎面走来的仲勋,我赶紧给他行了
一个军礼。他看到我,微笑着点了点头,便走了过去。
随着防奸运动的深入和受“抢救运动”的影响,一时间,“特务如麻”的阴影和“
逼供信”、“假坦白”的气氛笼罩着绥师,全校学生不被怀疑者所剩无几。学生家长对
此意见很大,甚至对党不满。这引起了绥德地委和仲勋的重视,决定把绥师作为领导绥
德地区整个部署的重点来抓。为了加强领导,调原绥德县委书记宋养初来校任党总支书
记,党总支派学生党员代表到地委请示汇报工作。这时,仲勋亲自接见了我和白树吉。
在仲勋宿舍兼办公室的窑洞里,我第一次看到挂在墙上的毛主席给他的亲笔题词“党的
利益在第一位”。那题词是用毛笔写在漂白布上的。谈话中,仲勋用深入浅出的话语提
醒我们,应该对在“抢救运动”中出现的偏差进行抵制。他循循善诱地对我们说:“如
果这样下去,连你们几位也会被怀疑。”他让我们协助党组织总结经验,实事求是地做
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党组织扭转“假坦白”造成的混乱局面。仲勋的话使我豁然开朗
,明确了方向。同时,仲勋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以及独特的语言魅力,令我十分
敬佩。
为了安定人心,挽回不良影响,仲勋邀请学生家长到绥师,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并
召开有学生家长参加的校内外3000人干部群众大会,进一步宣传党“不冤枉一个好人,
也不放过一个坏人”的防奸政策。从那以后,绥师的运动逐步走上了稳妥健康的轨道。
随后,顺利地转入审干整风阶段。
在仲勋的直接领导下,绥德地区审干整风的甄别工作进行得扎实、果断、有力。仲
勋在作整风报告时说:“对党要忠诚,不要说假话,说假话就会起到破坏运动的作用。
”他还说:“我们党讲党性,我看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他写报告给中央和西北
局,建议立即停止“逼供信”,纠正“左”的偏向。这在当时的形势下,是要冒政治风
险的,实属不易。
在绥师防奸运动中,我经常作为学生代表担任大会主席团成员,运动后期参加绥师
党总支工作,担任总支委。由此我和仲勋在工作中接触的机会就增多了,彼此增加了了
解和信任。这年冬天,他正式向我谈起婚姻大事。他写信说:“一件大事来到了”,“
我一定要解决好”。他请李华生、宋养初和我谈话,介绍他的情况。仲勋还告诉我,何
长工同志(我在太行抗日前方抗大一分校学习时的老校长和抗大总校工作时的教育长)曾
写信向他介绍我。仲勋让我写了一份自传直接交给他。当时的我,用我姐姐齐云的话说
“是一张白纸”,因此,自传也就写得相当简单。有趣的是,当仲勋看到我为早日参加
革命队伍,曾盲目地从家里偷跑过两次而都被父亲追了回去的叙述时,笑着说:“我年
轻的时候也和你一样。”但在当时,我对仲勋的历史还不了解。他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诉
我,他是陕甘边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中最年轻的一个。不久,经组织批准,我和仲勋在
绥德结婚了。
1944年4月28日,在绥德地委后院的一个窑洞里,我和仲勋举行了婚礼。这天上午
各方人士来了不少,纷纷向我们表示祝贺。其中有我们的证婚人、抗大总校副校长兼教
育长何长工,抗大总校负责人李井泉,独一旅旅长王尚荣,政治部主任杨琪良,绥德专
署专员袁任远等。时任绥德地区保安处长、被称为“中国的福尔摩斯”的布鲁同志,还
为我和仲勋拍了两张照片留念。婚礼上,我和仲勋及以上几位来宾同桌吃了一餐饭,这
在当时的条件下,可算得上是很隆重了。婚后,仲勋对我说:“从此以后,我们就休戚
相关了。但是,我不愿意陷在小圈子里。”我理解他的意思,在艰难的岁月里,作为革
命夫妻不可能要求彼此过多关照。这一年夏天,我从绥师毕业后,就去农村基层工作了。
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仲勋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继而调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1946年任西北局书记,主持西北局工作。我后来除在中央党校六部学习一段时间外,都
在农村基层工作,并在那里经历了全国解放战争。我参加了绥德县1946年至1948年“义
合会议”前后几个时期和延安老区的土改工作,对西北局正确贯彻党中央、毛主席的土
改方针政策,抵制“左”的干扰,有了切身体会。仲勋领导土地改革的正确做法,得到
毛主席的赞同,他在仲勋提出的关于纠“左”意见的报告上批示:“完全同意仲勋同志
所提各项意见。望照这些意见密切指导各分区和各县的土改工作。”
仲勋高度重视党群关系,经常回顾当年在创建陕甘边根据地斗争中党和群众之间建
立的鱼水之情和血肉联系,说:“没有群众的支持,就没有我们的一切。”他经常鼓励
我,要我安心基层工作,深入联系群众。在给我的信中,他写道:“农村是一个大学校
,是学之不尽的知识宝库,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他还以自己过去开辟陕甘边根据地
时一村一村做调查、一家一户做群众工作的切身体会指导我,让我重视基层经验,并说
:“如能做好一个乡的工作,就能做好一个区的工作。”仲勋的教诲,使我更加坚定了
在基层工作的决心。这个阶段,我和仲勋虽然多是分居两地,但我们的感情却日益深厚。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向陕北发动进攻后,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同志和仲勋的指
挥下,正确运用“蘑菇”战术,在取得延安保卫战胜利后,又接连取得了青化砭、羊马
河、蟠龙“三战三捷”,使蒋介石“三个月解决陕北问题”的企图化为泡影。
1949年3月1日,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是个女儿。我母亲给她取名“桥桥”。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以后,仲勋跟随中央机关进入北平,并参加了入城式。这一次,
他还见到了刚刚起义过来的我的父亲以及我的姐姐齐云。回延安后,仲勋为我带来了姐
姐写的家信。那一天,我高兴极了。
1952年秋,仲勋奉调中央工作。他在中央工作的10年里,先后担任中央宣传部部长
兼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政务院秘书长、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
长等职。我带着桥桥和二女儿安安于1952年底来到北京。来京后,我又生下两个男孩儿
近平和远平。他们都是10个月就断奶送回城里家中,由仲勋照顾的。当有人称赞仲勋是
一个好爸爸时,仲勋便得意洋洋地笑着说:“我不仅是个好爸爸,还是个好丈夫。”当
时我在中央党校工作,单位离家较远,所以和家人总是离多聚少。我们的孩子都住校或
全托,家里也没有请保姆。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仲勋宁愿在业余时间多照管孩子们一
些。他甚至要给孩子们洗澡、洗衣服。他把此视为天伦之乐,尤其是当孩子们与他摔打
着玩时,仲勋总是开心极了。也许是仲勋打心眼儿里爱孩子的缘故,所以他特别重视从
严要求和教育子女。我们的两个儿子从小就穿姐姐穿过的衣服和花布鞋。记得近平因同
学笑话而不愿穿女孩子的鞋子时,仲勋总是哄他说:“染染穿一样。”在仲勋的影响下
,勤俭节约成了我们的家风。
50年代末,在参加一次晚会的时候,我听见有人在我身后议论说:“习副总理的夫
人穿着怎么那么土啊!”回家后,我说给仲勋听,他哈哈一笑对我说:“土比洋好!”
我工作在颐和园附近的党校,家住东城区,只有在每周末才能搭乘公交车回家一次,到
家已是晚上八九点钟了,星期日晚上还要赶回单位上班。这样,我就不能和仲勋一起参
加周末的文娱活动,常常是他独自带着孩子们去参加周末活动。周总理十分关心仲勋的
生活,每当见到仲勋独自带着孩子们参加活动时,就问:“怎么见不到齐心同志呢?”
后来,在一次节日晚会上,我见到了周总理。他一见到我就高兴地说:“这么年轻,哪
里像35岁,四个孩子的妈妈呀!”他决定让我参加外事活动。但此后,我只陪同仲勋在
北京参加过接待蒙古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泽登巴尔夫妇和在广东接待美国副总统蒙
代尔夫妇的活动。直到今天,我还未跨出过国门。
1962年秋,康生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对仲勋搞突然袭击,诬陷仲勋授意李建彤炮
制《刘志丹》小说,为高岗翻案,说仲勋是挂帅人物,是大阴谋家、大野心家。康生还
在会上给毛主席写了一个条子:“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是一大发明。”毛主席在大
会上念了这个条子。我听到这个消息后,犹如晴天霹雳一般。仲勋看到我难以承受的样
子,反而安慰我要正确对待,尽管他自己对这个突如其来的不白之冤也毫无心理准备。
关于仲勋与《刘志丹》小说创作的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有关部门的调查
,已经有了明确结论:仲勋曾参加过小说创作组的两次会议,在第一次会议上,他了解
了小说的写作过程;在第二次会议上,他明确表态说,陕甘根据地是坚决执行毛主席正
确路线的。据我所知,仲勋连这部小说的初稿都没看完就交给秘书田方了,后来发表的
一些章节,他根本没有看过。
面对巨大的政治压力,仲勋违心地承担了责任,但他内心却倍受煎熬。当小女儿安
安看到爸爸一个人坐在没有开灯的客厅中默默思忖时,就问:“爸爸,你怎么啦?”小
儿子远平也问:“爸爸你怎么不去中南海啦?”此刻,年幼的孩子们还不知道,他们的
爸爸正在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苦痛。我也深深地陷入痛苦之中。
1963年,仲勋受隔离审查期间,组织上安排他在中央党校(独居在西公所)学习。在
此期间,他认真阅读马列、毛主席著作,并利用空余时间在住地后院的空地上种了一大
片玉米、蓖麻和蔬菜等。当然,收获多半是交公的。他曾对我说:“革命不是为了当官
,种地同样可以革命。”他还写信给毛主席要求到农村去当农民。毛主席让中央组织部
部长安子文回复说,农村太艰苦,还是到工厂去。1965年,组织上安排仲勋到洛阳矿山
机械厂担任副厂长。我当时正在北京海淀区搞“四清”,只请了一天假回家给仲勋拆洗
被褥,为他送行。不想,从此一别就是8年。回想起来不禁让我潸然泪下,感慨万分!
1967年1月3日深夜,西北一所大学的红卫兵突然闯到洛阳矿山机械厂,冲进仲勋的
宿舍,强行把他带走。1月4日,仲勋在这所大学受到红卫兵的批斗。在被批斗中,仲勋
不畏强暴,不仅自己坚持真理,而且为其他受株连的同志澄清事实。他还写信给毛主席
,对“文化大革命”开展以来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尽管身陷磨难,然而,值得欣慰的是,仲勋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保护和关照。
当他被押到富平老家批斗时,那里的乡亲们说,我们不是来批斗习仲勋的,多年不见,
我们想来看看他。要不是他三年困难时期的关心照顾,我们早都饿死了。乡亲们还自发
地给仲勋做了一顿家乡饭。可是,造反派在康生的操纵下仍然不肯放过仲勋,准备把他
拉到兰州、延安继续进行批斗,最终还是被周总理制止了。此时的仲勋,身体已经支撑
不住了。1967年4月5日,他写信给周总理说:“我的反面作用起完了,现在只是陪人挨
斗了。”1968年1月3日,周总理派飞机将仲勋从西安接回北京,采取特殊保护方式,交
给北京卫戍区监护。
在仲勋受审查、受迫害的日子里,我和孩子们也受到了株连。“文化大革命”中,
我因没有同仲勋“划清界限”,一直受到审查。仅在“五七”干校劳动期间,我就被审
查了7年之久。3个大一点的孩子尚未成年就去了建设兵团劳动或生产队插队落户。留在
身边的小儿子远平也被剥夺了升学上高中的权利,还是在老战友的帮助下才去工厂当上
了一名车工学徒。这段时间,对我和孩子们来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也是一场严峻
的考验。庆幸的是,我们全家人都经受住了这样的考验。
1972年冬,姐姐给我来信说:母亲将不久于人世,希望能见上一面。于是,我向干
校请假回京探亲,得到批准。我的孩子们也因此有机会从各地返京,在姐姐家中团聚了
。我和孩子们商量,给周总理写信,要求见仲勋。我们在信中提了几点请求:(1)我和
孩子们已经多年未见到仲勋了,请求总理让我们母子早日见到他;(2)我们在北京已无
住房,请求解决居住问题;(3)存款早已冻结,希望解冻一部分存款维持生活。周总理
很快作了批复,满足了我们的请求。于是,我们终于见到了监护中的仲勋。我早有思想
准备,心里一次次地嘱咐自己“一定要坚强”。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当仲勋见到我和孩
子们时,一生坚强的他流下了眼泪,连连说:“这是高兴的,这是高兴的。”由于多年
分离,他分不清哪个是桥桥哪个是安安,更认不出已经长成小伙子的近平和远平了。在
临回干校前,经我请求,组织上又批准我们见了仲勋一面。借见面的机会,我将他穿破
的旧衣服全部换成了新的。从那以后,我每年都可以回京探望仲勋,和孩子们也有团聚
的机会了。
1975年5月,仲勋被解除监护,组织上同意我陪伴他一同去洛阳。他被安置在洛阳
耐火材料厂“疗养休息”,居住在工人宿舍区。在这里,我们度过了近3年的时光。这
段日子里,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来自人民群众的温暖,仲勋的心里也得到莫大的安慰。每
天早上,仲勋都要去郊区散步两小时,然后读书看报,下午又到郊区水库边散步。时间
久了,他同看护水库的邓老头儿及郊区的一些农民都交上了朋友。他们凑到一起的时候
,总是谈笑风生,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在得知邓小平同志重新参加中央领导层的工作后,仲勋希望恢复工作的心情更加急
切。党的十一大召开后不久,仲勋便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提出想在有生之年继续为党
工作的请求。与此同时,我在女儿桥桥陪同下,多次往返于北京、洛阳之间,也多次找
王震同志反映情况。王震同志非常关心仲勋的“问题”,为仲勋恢复名誉说了话。这期
间,我们也找过胡耀邦同志和叶帅(叶剑英同志)。我第一次见到胡耀邦同志时,他从资
历、经验、工作能力、水平、威信等几个方面称赞了仲勋,叶帅也坚决支持仲勋出来工
作。在大家的关心和推动下,仲勋于1978年2月24日出席了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4月
初,仲勋恢复了工作。之后,中央决定派仲勋去广东工作,“把守南大门”(胡耀邦同
志原话)。
对于仲勋同志的历史问题,1979年8月4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组织部关于为小说《
刘志丹》平反的报告中说:《刘志丹》(送审样书)不是反党小说,而是一部比较好的歌
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描写革命斗争的历史书。习仲勋等同志关心这部小说的创作
,对如何改好这部小说发表过意见,是完全正当的,根本谈不上什么反党阴谋集团活动
。“所谓利用写《刘志丹》小说进行反党集团一案,是康生制造的一起大错案”。1980
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为所谓“习仲勋反党集团”平反的通知,为仲勋彻底
平反。仲勋和我终于放下了沉在心底多年的包袱。
初到广东,仲勋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任务非常艰巨。他深知重新工作的机会来之
不易,做好广东工作责任重大,所以,夜以继日地工作,每天都要到凌晨后才肯休息。
1978年7月,仲勋到沙头角考察,第一次看到那条独特的“中英街”。一街之隔,香港
那边显得繁华热闹,而我们这边却荒僻冷清。这对仲勋触动很大。为了进一步掌握情况
,这一年盛夏,最怕热的仲勋竟冒着酷暑一连跑了23个县。我心里明白,仲勋是在拼命
。但是,作为他的妻子,我很能理解他的心情,他是想把失去的16年时光夺回来,尽量
为党和人民多做些实事。为了不辜负党的重托,为了让广东人民尽快过上好日子,仲勋
和广东省委、省政府一班人,坚决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拥护党中央重
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刀阔斧地抓紧开展落实政策工作,平反“文
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标本兼治抓源头,认真妥善解决“逃港
潮”问题,积极推行搞活工农业的一系列灵活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他坚
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率
先向中央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利形势,发挥广东的特点和人文地缘优势,让广东在改
革开放中先走一步的请求,得到了邓小平等同志的赞同。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
正式批准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创办出口特区(后更名为经济特区),为广东的
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使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和排头兵,
为实行对外开放抉择提供了宝贵经验。
1980年9月,仲勋在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被补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1月底,仲勋调回北京,先后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和十二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
书记处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在协助胡耀邦同志工作期间,仲勋白天在
勤政殿工作,很晚回家后,还要继续接待来自各地的要求落实政策的同志们。他参与了
一系列重大决策的研究、制定,处理了许多重大、复杂的疑难问题。在拨乱反正,推动
组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干部的新老交替,精简机构,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等方
面,倾注了大量心血。这段时间,仲勋总是工作到深夜。即便如此,他还时常关心在中
央纪委工作的我,嘱咐我不要熬夜,保重身体。
值得回顾的事情很多很多,令我始终不能忘怀的还有仲勋在统一战线方面所做的工
作。凡是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横山起义”,就是仲勋在任西北局书记时,在党中央的
支持下,直接领导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成果。青海解放初期昂拉地区发生叛乱,仲勋正
确运用党的民族政策,经过反复细致的工作,成功争取藏族部落头人项谦投诚,平息了
叛乱。事后,毛主席对仲勋说:“仲勋,你真厉害,诸葛亮七擒孟获,你比诸葛亮还厉
害。”毛主席还称赞仲勋政治思想修养和工作水平是“炉火纯青”。新中国成立前后,
仲勋与张治中、邓宝珊、傅作义等党外人士都建立了良好关系。张治中的秘书余湛邦曾
撰文称习仲勋与张治中是“党与非党交往的典范”。黄正清是甘南著名藏族代表人物,
在仲勋的感召和影响下,为解决当地民族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他夫人策仁娜姆患
病时,仲勋专门派人把她接到北京治病。文艺界人士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也都是仲勋的好朋友,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仲勋总是热情相助。梅兰芳的家人,程
砚秋、尚小云的夫人,都是在仲勋的直接关怀下落实了政策。荀慧生的夫人生病,仲勋
还让我代表他去探望。仲勋与十世班禅大师情谊很深,两家人经常相聚。仲勋到广东工
作后不久,班禅来广东休养,两人一见面,班禅就对仲勋说:“我是奔着您来的啊!”
1998年4月28日,在南方休息的仲勋给我打来长途电话,庆贺我们的结婚纪念日。
他在电话里问:“我们结婚多少年啦?”我回答:“55年啦!”他说:“我祝你健康长
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我激动地说:“我对你照顾得很不够啊!”他听后急了,
说:“你怎么这么说呢?你对党对人民忠诚,一生为革命做了很多的工作,也为我做了
大量的工作,有些是很重要的……我们的这次通话你要把它记录下来,告诉孩子们,让
他们明白事理……”通话之后,仲勋对陪伴在身边的桥桥说:“你妈妈是个优秀的共产
党员!”我按照仲勋的嘱咐,记下了这次通话的内容,并把它抄给儿女们留作纪念。
2000年春夏之交,受仲勋嘱托,我赴陕甘宁老区,沿着仲勋战斗过的地方作了一次
考察。这次考察历时40天,行程4000多公里。回来后,我向仲勋报告了考察的情况。仲
勋满怀深情地表示,想亲自回延安看看!但仲勋竟在2002年5月24日与世长辞,他的这
一愿望最终未能实现,成为一大憾事。
2001年10月15日,家人为仲勋举办88岁寿宴,习家三代人及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为他
祝寿。这是习家人难得的一次大团聚,惟独缺席的是时任福建省省长的近平。作为一省
之长,他公务繁忙,实在难以脱身,于是抱愧给父亲写了一封拜寿信,他深情地写道:
“自我呱呱落地以来,已随父母相伴四十八年,对父母的认知也和对父母的感情一样,
久而弥深”,“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一是学父亲做人”,“您
是为人坦诚、忠厚”,“您一辈子没有整过人和坚持真理不说假话,并一以贯之”。“
二是学父亲做事”,“父亲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我辈于父亲相
比”,“实觉汗颜”。“更令我们感动的,是父亲从不居功,从不张扬,对自己的辉煌
业绩视如烟云。这才是成大事者的风范,永远值得我辈学习和效仿”。“三是学父亲对
信仰的执著追求”,“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极左路线时期,无论是受人诬陷,
还是身处逆境,您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永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四是学
父亲的赤子情怀。您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您热爱中国人民,热爱革命战友,热爱家乡父
老,热爱您的父母、妻子、儿女。您用自己博大的爱,影响着周围的人们,您像一头老
黄牛,为中国人民默默地耕耘着。这也激励着我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群众服
务的事业中,报效养育我的锦绣中华和父老乡亲”。“五是学父亲的俭朴生活”,“父
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
,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
好家风应世代相传”。这封信,既是近平本人并代表儿女们对父亲真实感情的流露,也
是一个革命后代继承先辈精神的誓言。当桥桥向大家宣读这封信的时候,她不禁热泪盈
眶,我和在场的人也无不为之动容。仲勋听完来信,非常理解儿子,向家人、子女和亲
朋们说:“还是以工作为重,以国家大事为重”,“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仲勋在最后的日子里多次对儿女们说:“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
个好名声!”这就是仲勋留给儿女及子孙后代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以自己的身体
力行,教诲儿女们如何做一个纯粹的、有益于人民的人。
在我和仲勋相伴的日子里,他教导我“工作好、学习好,一切事情都处理好”。年
轻的时候我对这三句话不能完全理解,有时甚至感到太抽象。当我步入晚年的时候,才
深深地领悟到这些话的含义,并把它当作了我的座右铭。仲勋生前曾豪迈地说:“战斗
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这正是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成为我与
仲勋相伴一生的人生感悟。我把他这句话,敬录并镌刻在仲勋的墓碑上,以期自勉自励
、启迪后人。
在仲勋离开我们的这11年里,无时无刻不在的思念,使我和孩子们从来就不曾感到
与他分离。他爽朗的笑声、谆谆的教诲时常萦绕在耳畔,我们悉心地倾听着、温暖地感
受着。仲勋百年诞辰的日子到了,我,很想念他!我们,深深地怀念他!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返回目录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仲勋离开我们已11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间,与他相依相伴
的往事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似乎仍像以往一样,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关心着我
的冷暖,关心着儿女们为党为国尽忠、为人民服务的情况。在仲勋百年诞辰之际,我想
写一些和仲勋共同工作、生活的往事,以此表达我对仲勋的无限怀念。
仲勋在与我共同生活中,多次谈起他的家世。仲勋出生在陕西富平一个农民家庭。
习氏和中国其他姓氏一样源远流长。1369年(明洪武二年),习家这一脉始太祖习思敬携
家带口由江西新淦(今新干县)逃荒要饭到河南邓县(今邓州市)落户。仲勋为该族西户习
魁之后第九代人。仲勋的曾祖父习玉策生子三人:习永盛、习永山、习永厚。习永盛为
长子,是仲勋的祖父。习永盛与张氏夫人在河南邓县育有一儿一女。1882年(清光绪八
年),因家境贫寒,习永盛不得不再次举家逃荒,来到陕西富平淡村落户,后相继生下
仲勋的父亲习宗德、叔父习宗仁。在淡村定居下来后,全家除靠租佃土地生活外,仲勋
祖父还挑着货郎担赶集串乡挣钱补贴家用,终因贫病交加,冻饿而死在富平城郊的圣佛
寺塔下,被埋在附近的乱坟场内。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在外当兵的大伯回到家乡
,给了家里一锭银两接济,加之祖母及仲勋父亲、叔父日夜辛勤劳作,家境才有所改善
。不久,仲勋父亲和叔父这两房子女陆续降生,仲勋为习家迁至富平淡村后的第三代长
孙。仲勋的父亲于1928年40岁时病故,母亲柴氏也在次年去世,年仅35岁。苦难的家史
对仲勋一生产生极大影响。“我是农民的儿子”,是他在家里常说的一句话。
在民族危亡和家庭苦难中出生成长的仲勋,从小就向往光明进步,立志改变旧中国
面貌。13岁的仲勋,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革
命生涯。15岁时,因参加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被关押。在狱中,他立场坚定、斗争坚
决,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2年4月,仲勋和他的战友们组织发动“两当兵变”。之后,他和刘志丹、谢子
长等同志一道,投入艰苦卓绝的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工作。1933年4月,中共陕甘
边特委在照金召开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雇农周冬至
当选为主席,仲勋当选为副主席。1934年11月,仲勋又当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当时他才21岁,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娃娃主席”。1935年春,陕甘边和陕北两块革命
根据地连成一片,统一为陕甘革命根据地(又称“西北革命根据地”)。这块革命根据地
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根据地,成为党中央、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
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抗日战争时期,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重托,仲勋先后
在关中、绥德地区担任主要领导职务,把守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和“北大门”。他
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才能和作出的贡献,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认
可和赞誉。1943年1月,毛主席为他题词:“党的利益在第一位”。
我第一次接触仲勋是在1943年。当时西北局从延安大学中学部抽调一批青年同志到
绥德师范(简称绥师)和米脂中学以学生身份开展工作,我是主要带队人(党支部书记)。
在我经西北局到绥德地委转党的组织关系时,在绥德地委所在地九真观大院里,看到墙
上贴着崭新的标语,上面写着“欢迎习仲勋同志来绥德地委主持工作”、“学习习仲勋
同志的优良品质和作风”等,这时我才知道仲勋是新任绥德地委书记。由于绥德地区是
1940年刚开辟的新区,加之绥师一些学生对共产党缺乏认识,政治思想比较混乱。那时
,我被编在绥师思想最活跃的秋三四班级学习并担任党支部书记。当时,学校发生了“
贴黑头贴子”(写匿名信贴在校内墙上)、“打石头”(教员杨典被石头打伤)等案件。而
此时正值陕甘宁边区开展防奸运动,绥德地委对案件十分重视,不仅派地委宣传部长李
华生同志来学校蹲点,作为地委书记的仲勋还亲自来绥师作相关报告。就是在这次大会
上,我第一次见到了仲勋。我和仲勋的直接相遇是这一年的夏天。那是一个星期天,我
正从雕山书院女生集体宿舍经教室走过来,突然看到迎面走来的仲勋,我赶紧给他行了
一个军礼。他看到我,微笑着点了点头,便走了过去。
随着防奸运动的深入和受“抢救运动”的影响,一时间,“特务如麻”的阴影和“
逼供信”、“假坦白”的气氛笼罩着绥师,全校学生不被怀疑者所剩无几。学生家长对
此意见很大,甚至对党不满。这引起了绥德地委和仲勋的重视,决定把绥师作为领导绥
德地区整个部署的重点来抓。为了加强领导,调原绥德县委书记宋养初来校任党总支书
记,党总支派学生党员代表到地委请示汇报工作。这时,仲勋亲自接见了我和白树吉。
在仲勋宿舍兼办公室的窑洞里,我第一次看到挂在墙上的毛主席给他的亲笔题词“党的
利益在第一位”。那题词是用毛笔写在漂白布上的。谈话中,仲勋用深入浅出的话语提
醒我们,应该对在“抢救运动”中出现的偏差进行抵制。他循循善诱地对我们说:“如
果这样下去,连你们几位也会被怀疑。”他让我们协助党组织总结经验,实事求是地做
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党组织扭转“假坦白”造成的混乱局面。仲勋的话使我豁然开朗
,明确了方向。同时,仲勋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以及独特的语言魅力,令我十分
敬佩。
为了安定人心,挽回不良影响,仲勋邀请学生家长到绥师,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并
召开有学生家长参加的校内外3000人干部群众大会,进一步宣传党“不冤枉一个好人,
也不放过一个坏人”的防奸政策。从那以后,绥师的运动逐步走上了稳妥健康的轨道。
随后,顺利地转入审干整风阶段。
在仲勋的直接领导下,绥德地区审干整风的甄别工作进行得扎实、果断、有力。仲
勋在作整风报告时说:“对党要忠诚,不要说假话,说假话就会起到破坏运动的作用。
”他还说:“我们党讲党性,我看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他写报告给中央和西北
局,建议立即停止“逼供信”,纠正“左”的偏向。这在当时的形势下,是要冒政治风
险的,实属不易。
在绥师防奸运动中,我经常作为学生代表担任大会主席团成员,运动后期参加绥师
党总支工作,担任总支委。由此我和仲勋在工作中接触的机会就增多了,彼此增加了了
解和信任。这年冬天,他正式向我谈起婚姻大事。他写信说:“一件大事来到了”,“
我一定要解决好”。他请李华生、宋养初和我谈话,介绍他的情况。仲勋还告诉我,何
长工同志(我在太行抗日前方抗大一分校学习时的老校长和抗大总校工作时的教育长)曾
写信向他介绍我。仲勋让我写了一份自传直接交给他。当时的我,用我姐姐齐云的话说
“是一张白纸”,因此,自传也就写得相当简单。有趣的是,当仲勋看到我为早日参加
革命队伍,曾盲目地从家里偷跑过两次而都被父亲追了回去的叙述时,笑着说:“我年
轻的时候也和你一样。”但在当时,我对仲勋的历史还不了解。他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诉
我,他是陕甘边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中最年轻的一个。不久,经组织批准,我和仲勋在
绥德结婚了。
1944年4月28日,在绥德地委后院的一个窑洞里,我和仲勋举行了婚礼。这天上午
各方人士来了不少,纷纷向我们表示祝贺。其中有我们的证婚人、抗大总校副校长兼教
育长何长工,抗大总校负责人李井泉,独一旅旅长王尚荣,政治部主任杨琪良,绥德专
署专员袁任远等。时任绥德地区保安处长、被称为“中国的福尔摩斯”的布鲁同志,还
为我和仲勋拍了两张照片留念。婚礼上,我和仲勋及以上几位来宾同桌吃了一餐饭,这
在当时的条件下,可算得上是很隆重了。婚后,仲勋对我说:“从此以后,我们就休戚
相关了。但是,我不愿意陷在小圈子里。”我理解他的意思,在艰难的岁月里,作为革
命夫妻不可能要求彼此过多关照。这一年夏天,我从绥师毕业后,就去农村基层工作了。
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仲勋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继而调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1946年任西北局书记,主持西北局工作。我后来除在中央党校六部学习一段时间外,都
在农村基层工作,并在那里经历了全国解放战争。我参加了绥德县1946年至1948年“义
合会议”前后几个时期和延安老区的土改工作,对西北局正确贯彻党中央、毛主席的土
改方针政策,抵制“左”的干扰,有了切身体会。仲勋领导土地改革的正确做法,得到
毛主席的赞同,他在仲勋提出的关于纠“左”意见的报告上批示:“完全同意仲勋同志
所提各项意见。望照这些意见密切指导各分区和各县的土改工作。”
仲勋高度重视党群关系,经常回顾当年在创建陕甘边根据地斗争中党和群众之间建
立的鱼水之情和血肉联系,说:“没有群众的支持,就没有我们的一切。”他经常鼓励
我,要我安心基层工作,深入联系群众。在给我的信中,他写道:“农村是一个大学校
,是学之不尽的知识宝库,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他还以自己过去开辟陕甘边根据地
时一村一村做调查、一家一户做群众工作的切身体会指导我,让我重视基层经验,并说
:“如能做好一个乡的工作,就能做好一个区的工作。”仲勋的教诲,使我更加坚定了
在基层工作的决心。这个阶段,我和仲勋虽然多是分居两地,但我们的感情却日益深厚。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向陕北发动进攻后,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同志和仲勋的指
挥下,正确运用“蘑菇”战术,在取得延安保卫战胜利后,又接连取得了青化砭、羊马
河、蟠龙“三战三捷”,使蒋介石“三个月解决陕北问题”的企图化为泡影。
1949年3月1日,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是个女儿。我母亲给她取名“桥桥”。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以后,仲勋跟随中央机关进入北平,并参加了入城式。这一次,
他还见到了刚刚起义过来的我的父亲以及我的姐姐齐云。回延安后,仲勋为我带来了姐
姐写的家信。那一天,我高兴极了。
1952年秋,仲勋奉调中央工作。他在中央工作的10年里,先后担任中央宣传部部长
兼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政务院秘书长、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
长等职。我带着桥桥和二女儿安安于1952年底来到北京。来京后,我又生下两个男孩儿
近平和远平。他们都是10个月就断奶送回城里家中,由仲勋照顾的。当有人称赞仲勋是
一个好爸爸时,仲勋便得意洋洋地笑着说:“我不仅是个好爸爸,还是个好丈夫。”当
时我在中央党校工作,单位离家较远,所以和家人总是离多聚少。我们的孩子都住校或
全托,家里也没有请保姆。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仲勋宁愿在业余时间多照管孩子们一
些。他甚至要给孩子们洗澡、洗衣服。他把此视为天伦之乐,尤其是当孩子们与他摔打
着玩时,仲勋总是开心极了。也许是仲勋打心眼儿里爱孩子的缘故,所以他特别重视从
严要求和教育子女。我们的两个儿子从小就穿姐姐穿过的衣服和花布鞋。记得近平因同
学笑话而不愿穿女孩子的鞋子时,仲勋总是哄他说:“染染穿一样。”在仲勋的影响下
,勤俭节约成了我们的家风。
50年代末,在参加一次晚会的时候,我听见有人在我身后议论说:“习副总理的夫
人穿着怎么那么土啊!”回家后,我说给仲勋听,他哈哈一笑对我说:“土比洋好!”
我工作在颐和园附近的党校,家住东城区,只有在每周末才能搭乘公交车回家一次,到
家已是晚上八九点钟了,星期日晚上还要赶回单位上班。这样,我就不能和仲勋一起参
加周末的文娱活动,常常是他独自带着孩子们去参加周末活动。周总理十分关心仲勋的
生活,每当见到仲勋独自带着孩子们参加活动时,就问:“怎么见不到齐心同志呢?”
后来,在一次节日晚会上,我见到了周总理。他一见到我就高兴地说:“这么年轻,哪
里像35岁,四个孩子的妈妈呀!”他决定让我参加外事活动。但此后,我只陪同仲勋在
北京参加过接待蒙古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泽登巴尔夫妇和在广东接待美国副总统蒙
代尔夫妇的活动。直到今天,我还未跨出过国门。
1962年秋,康生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对仲勋搞突然袭击,诬陷仲勋授意李建彤炮
制《刘志丹》小说,为高岗翻案,说仲勋是挂帅人物,是大阴谋家、大野心家。康生还
在会上给毛主席写了一个条子:“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是一大发明。”毛主席在大
会上念了这个条子。我听到这个消息后,犹如晴天霹雳一般。仲勋看到我难以承受的样
子,反而安慰我要正确对待,尽管他自己对这个突如其来的不白之冤也毫无心理准备。
关于仲勋与《刘志丹》小说创作的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有关部门的调查
,已经有了明确结论:仲勋曾参加过小说创作组的两次会议,在第一次会议上,他了解
了小说的写作过程;在第二次会议上,他明确表态说,陕甘根据地是坚决执行毛主席正
确路线的。据我所知,仲勋连这部小说的初稿都没看完就交给秘书田方了,后来发表的
一些章节,他根本没有看过。
面对巨大的政治压力,仲勋违心地承担了责任,但他内心却倍受煎熬。当小女儿安
安看到爸爸一个人坐在没有开灯的客厅中默默思忖时,就问:“爸爸,你怎么啦?”小
儿子远平也问:“爸爸你怎么不去中南海啦?”此刻,年幼的孩子们还不知道,他们的
爸爸正在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苦痛。我也深深地陷入痛苦之中。
1963年,仲勋受隔离审查期间,组织上安排他在中央党校(独居在西公所)学习。在
此期间,他认真阅读马列、毛主席著作,并利用空余时间在住地后院的空地上种了一大
片玉米、蓖麻和蔬菜等。当然,收获多半是交公的。他曾对我说:“革命不是为了当官
,种地同样可以革命。”他还写信给毛主席要求到农村去当农民。毛主席让中央组织部
部长安子文回复说,农村太艰苦,还是到工厂去。1965年,组织上安排仲勋到洛阳矿山
机械厂担任副厂长。我当时正在北京海淀区搞“四清”,只请了一天假回家给仲勋拆洗
被褥,为他送行。不想,从此一别就是8年。回想起来不禁让我潸然泪下,感慨万分!
1967年1月3日深夜,西北一所大学的红卫兵突然闯到洛阳矿山机械厂,冲进仲勋的
宿舍,强行把他带走。1月4日,仲勋在这所大学受到红卫兵的批斗。在被批斗中,仲勋
不畏强暴,不仅自己坚持真理,而且为其他受株连的同志澄清事实。他还写信给毛主席
,对“文化大革命”开展以来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尽管身陷磨难,然而,值得欣慰的是,仲勋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保护和关照。
当他被押到富平老家批斗时,那里的乡亲们说,我们不是来批斗习仲勋的,多年不见,
我们想来看看他。要不是他三年困难时期的关心照顾,我们早都饿死了。乡亲们还自发
地给仲勋做了一顿家乡饭。可是,造反派在康生的操纵下仍然不肯放过仲勋,准备把他
拉到兰州、延安继续进行批斗,最终还是被周总理制止了。此时的仲勋,身体已经支撑
不住了。1967年4月5日,他写信给周总理说:“我的反面作用起完了,现在只是陪人挨
斗了。”1968年1月3日,周总理派飞机将仲勋从西安接回北京,采取特殊保护方式,交
给北京卫戍区监护。
在仲勋受审查、受迫害的日子里,我和孩子们也受到了株连。“文化大革命”中,
我因没有同仲勋“划清界限”,一直受到审查。仅在“五七”干校劳动期间,我就被审
查了7年之久。3个大一点的孩子尚未成年就去了建设兵团劳动或生产队插队落户。留在
身边的小儿子远平也被剥夺了升学上高中的权利,还是在老战友的帮助下才去工厂当上
了一名车工学徒。这段时间,对我和孩子们来说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也是一场严峻
的考验。庆幸的是,我们全家人都经受住了这样的考验。
1972年冬,姐姐给我来信说:母亲将不久于人世,希望能见上一面。于是,我向干
校请假回京探亲,得到批准。我的孩子们也因此有机会从各地返京,在姐姐家中团聚了
。我和孩子们商量,给周总理写信,要求见仲勋。我们在信中提了几点请求:(1)我和
孩子们已经多年未见到仲勋了,请求总理让我们母子早日见到他;(2)我们在北京已无
住房,请求解决居住问题;(3)存款早已冻结,希望解冻一部分存款维持生活。周总理
很快作了批复,满足了我们的请求。于是,我们终于见到了监护中的仲勋。我早有思想
准备,心里一次次地嘱咐自己“一定要坚强”。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当仲勋见到我和孩
子们时,一生坚强的他流下了眼泪,连连说:“这是高兴的,这是高兴的。”由于多年
分离,他分不清哪个是桥桥哪个是安安,更认不出已经长成小伙子的近平和远平了。在
临回干校前,经我请求,组织上又批准我们见了仲勋一面。借见面的机会,我将他穿破
的旧衣服全部换成了新的。从那以后,我每年都可以回京探望仲勋,和孩子们也有团聚
的机会了。
1975年5月,仲勋被解除监护,组织上同意我陪伴他一同去洛阳。他被安置在洛阳
耐火材料厂“疗养休息”,居住在工人宿舍区。在这里,我们度过了近3年的时光。这
段日子里,我们深深感受到了来自人民群众的温暖,仲勋的心里也得到莫大的安慰。每
天早上,仲勋都要去郊区散步两小时,然后读书看报,下午又到郊区水库边散步。时间
久了,他同看护水库的邓老头儿及郊区的一些农民都交上了朋友。他们凑到一起的时候
,总是谈笑风生,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在得知邓小平同志重新参加中央领导层的工作后,仲勋希望恢复工作的心情更加急
切。党的十一大召开后不久,仲勋便给党中央写了一封信,提出想在有生之年继续为党
工作的请求。与此同时,我在女儿桥桥陪同下,多次往返于北京、洛阳之间,也多次找
王震同志反映情况。王震同志非常关心仲勋的“问题”,为仲勋恢复名誉说了话。这期
间,我们也找过胡耀邦同志和叶帅(叶剑英同志)。我第一次见到胡耀邦同志时,他从资
历、经验、工作能力、水平、威信等几个方面称赞了仲勋,叶帅也坚决支持仲勋出来工
作。在大家的关心和推动下,仲勋于1978年2月24日出席了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4月
初,仲勋恢复了工作。之后,中央决定派仲勋去广东工作,“把守南大门”(胡耀邦同
志原话)。
对于仲勋同志的历史问题,1979年8月4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组织部关于为小说《
刘志丹》平反的报告中说:《刘志丹》(送审样书)不是反党小说,而是一部比较好的歌
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描写革命斗争的历史书。习仲勋等同志关心这部小说的创作
,对如何改好这部小说发表过意见,是完全正当的,根本谈不上什么反党阴谋集团活动
。“所谓利用写《刘志丹》小说进行反党集团一案,是康生制造的一起大错案”。1980
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为所谓“习仲勋反党集团”平反的通知,为仲勋彻底
平反。仲勋和我终于放下了沉在心底多年的包袱。
初到广东,仲勋面临的形势十分复杂,任务非常艰巨。他深知重新工作的机会来之
不易,做好广东工作责任重大,所以,夜以继日地工作,每天都要到凌晨后才肯休息。
1978年7月,仲勋到沙头角考察,第一次看到那条独特的“中英街”。一街之隔,香港
那边显得繁华热闹,而我们这边却荒僻冷清。这对仲勋触动很大。为了进一步掌握情况
,这一年盛夏,最怕热的仲勋竟冒着酷暑一连跑了23个县。我心里明白,仲勋是在拼命
。但是,作为他的妻子,我很能理解他的心情,他是想把失去的16年时光夺回来,尽量
为党和人民多做些实事。为了不辜负党的重托,为了让广东人民尽快过上好日子,仲勋
和广东省委、省政府一班人,坚决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拥护党中央重
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刀阔斧地抓紧开展落实政策工作,平反“文
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标本兼治抓源头,认真妥善解决“逃港
潮”问题,积极推行搞活工农业的一系列灵活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他坚
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率
先向中央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有利形势,发挥广东的特点和人文地缘优势,让广东在改
革开放中先走一步的请求,得到了邓小平等同志的赞同。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
正式批准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创办出口特区(后更名为经济特区),为广东的
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使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和排头兵,
为实行对外开放抉择提供了宝贵经验。
1980年9月,仲勋在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被补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1月底,仲勋调回北京,先后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和十二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
书记处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在协助胡耀邦同志工作期间,仲勋白天在
勤政殿工作,很晚回家后,还要继续接待来自各地的要求落实政策的同志们。他参与了
一系列重大决策的研究、制定,处理了许多重大、复杂的疑难问题。在拨乱反正,推动
组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干部的新老交替,精简机构,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等方
面,倾注了大量心血。这段时间,仲勋总是工作到深夜。即便如此,他还时常关心在中
央纪委工作的我,嘱咐我不要熬夜,保重身体。
值得回顾的事情很多很多,令我始终不能忘怀的还有仲勋在统一战线方面所做的工
作。凡是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横山起义”,就是仲勋在任西北局书记时,在党中央的
支持下,直接领导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成果。青海解放初期昂拉地区发生叛乱,仲勋正
确运用党的民族政策,经过反复细致的工作,成功争取藏族部落头人项谦投诚,平息了
叛乱。事后,毛主席对仲勋说:“仲勋,你真厉害,诸葛亮七擒孟获,你比诸葛亮还厉
害。”毛主席还称赞仲勋政治思想修养和工作水平是“炉火纯青”。新中国成立前后,
仲勋与张治中、邓宝珊、傅作义等党外人士都建立了良好关系。张治中的秘书余湛邦曾
撰文称习仲勋与张治中是“党与非党交往的典范”。黄正清是甘南著名藏族代表人物,
在仲勋的感召和影响下,为解决当地民族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来他夫人策仁娜姆患
病时,仲勋专门派人把她接到北京治病。文艺界人士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也都是仲勋的好朋友,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仲勋总是热情相助。梅兰芳的家人,程
砚秋、尚小云的夫人,都是在仲勋的直接关怀下落实了政策。荀慧生的夫人生病,仲勋
还让我代表他去探望。仲勋与十世班禅大师情谊很深,两家人经常相聚。仲勋到广东工
作后不久,班禅来广东休养,两人一见面,班禅就对仲勋说:“我是奔着您来的啊!”
1998年4月28日,在南方休息的仲勋给我打来长途电话,庆贺我们的结婚纪念日。
他在电话里问:“我们结婚多少年啦?”我回答:“55年啦!”他说:“我祝你健康长
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我激动地说:“我对你照顾得很不够啊!”他听后急了,
说:“你怎么这么说呢?你对党对人民忠诚,一生为革命做了很多的工作,也为我做了
大量的工作,有些是很重要的……我们的这次通话你要把它记录下来,告诉孩子们,让
他们明白事理……”通话之后,仲勋对陪伴在身边的桥桥说:“你妈妈是个优秀的共产
党员!”我按照仲勋的嘱咐,记下了这次通话的内容,并把它抄给儿女们留作纪念。
2000年春夏之交,受仲勋嘱托,我赴陕甘宁老区,沿着仲勋战斗过的地方作了一次
考察。这次考察历时40天,行程4000多公里。回来后,我向仲勋报告了考察的情况。仲
勋满怀深情地表示,想亲自回延安看看!但仲勋竟在2002年5月24日与世长辞,他的这
一愿望最终未能实现,成为一大憾事。
2001年10月15日,家人为仲勋举办88岁寿宴,习家三代人及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为他
祝寿。这是习家人难得的一次大团聚,惟独缺席的是时任福建省省长的近平。作为一省
之长,他公务繁忙,实在难以脱身,于是抱愧给父亲写了一封拜寿信,他深情地写道:
“自我呱呱落地以来,已随父母相伴四十八年,对父母的认知也和对父母的感情一样,
久而弥深”,“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一是学父亲做人”,“您
是为人坦诚、忠厚”,“您一辈子没有整过人和坚持真理不说假话,并一以贯之”。“
二是学父亲做事”,“父亲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我辈于父亲相
比”,“实觉汗颜”。“更令我们感动的,是父亲从不居功,从不张扬,对自己的辉煌
业绩视如烟云。这才是成大事者的风范,永远值得我辈学习和效仿”。“三是学父亲对
信仰的执著追求”,“无论是白色恐怖的年代,还是极左路线时期,无论是受人诬陷,
还是身处逆境,您的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永远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四是学
父亲的赤子情怀。您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您热爱中国人民,热爱革命战友,热爱家乡父
老,热爱您的父母、妻子、儿女。您用自己博大的爱,影响着周围的人们,您像一头老
黄牛,为中国人民默默地耕耘着。这也激励着我将自己的毕生精力投入到为人民群众服
务的事业中,报效养育我的锦绣中华和父老乡亲”。“五是学父亲的俭朴生活”,“父
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
,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
好家风应世代相传”。这封信,既是近平本人并代表儿女们对父亲真实感情的流露,也
是一个革命后代继承先辈精神的誓言。当桥桥向大家宣读这封信的时候,她不禁热泪盈
眶,我和在场的人也无不为之动容。仲勋听完来信,非常理解儿子,向家人、子女和亲
朋们说:“还是以工作为重,以国家大事为重”,“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仲勋在最后的日子里多次对儿女们说:“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
个好名声!”这就是仲勋留给儿女及子孙后代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以自己的身体
力行,教诲儿女们如何做一个纯粹的、有益于人民的人。
在我和仲勋相伴的日子里,他教导我“工作好、学习好,一切事情都处理好”。年
轻的时候我对这三句话不能完全理解,有时甚至感到太抽象。当我步入晚年的时候,才
深深地领悟到这些话的含义,并把它当作了我的座右铭。仲勋生前曾豪迈地说:“战斗
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这正是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成为我与
仲勋相伴一生的人生感悟。我把他这句话,敬录并镌刻在仲勋的墓碑上,以期自勉自励
、启迪后人。
在仲勋离开我们的这11年里,无时无刻不在的思念,使我和孩子们从来就不曾感到
与他分离。他爽朗的笑声、谆谆的教诲时常萦绕在耳畔,我们悉心地倾听着、温暖地感
受着。仲勋百年诞辰的日子到了,我,很想念他!我们,深深地怀念他!
d**********i
发帖数: 4877
2
尼玛,不用这么美吃相吧,发生了什么?!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习仲勋夫人齐心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忆仲勋
: 2013年10月18日04:00 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有话说
: 忆仲勋
: ——纪念习仲勋同志100周年诞辰
: 齐 心
: 仲勋离开我们已11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间,与他相依相伴
: 的往事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似乎仍像以往一样,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关心着我
: 的冷暖,关心着儿女们为党为国尽忠、为人民服务的情况。在仲勋百年诞辰之际,我想
: 写一些和仲勋共同工作、生活的往事,以此表达我对仲勋的无限怀念。
: 仲勋在与我共同生活中,多次谈起他的家世。仲勋出生在陕西富平一个农民家庭。

k*******r
发帖数: 16963
3
我对仲勋的历史还不了解。他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诉我,他是陕甘边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
中最年轻的一个。不久,经组织批准,我和仲勋在绥德结婚了。
我日,这婚也结得太快了吧?恋爱都没谈?“经组织批准”,就是“被组织强迫”的意
思吧。
d**********i
发帖数: 4877
4
你奶奶你爷爷那辈儿都是这么背强迫的。现在民主大国印度,基本还是靠强迫。你习惯
就好了。

【在 k*******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对仲勋的历史还不了解。他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诉我,他是陕甘边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
: 中最年轻的一个。不久,经组织批准,我和仲勋在绥德结婚了。
: 我日,这婚也结得太快了吧?恋爱都没谈?“经组织批准”,就是“被组织强迫”的意
: 思吧。

r********9
发帖数: 18394
5
习文革中根本没吃苦嘛
s******d
发帖数: 9806
6
通篇都是对党的血泪控诉。利用回忆文章反党,是齐心的一大发明。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习仲勋夫人齐心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忆仲勋
: 2013年10月18日04:00 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有话说
: 忆仲勋
: ——纪念习仲勋同志100周年诞辰
: 齐 心
: 仲勋离开我们已11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间,与他相依相伴
: 的往事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似乎仍像以往一样,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关心着我
: 的冷暖,关心着儿女们为党为国尽忠、为人民服务的情况。在仲勋百年诞辰之际,我想
: 写一些和仲勋共同工作、生活的往事,以此表达我对仲勋的无限怀念。
: 仲勋在与我共同生活中,多次谈起他的家世。仲勋出生在陕西富平一个农民家庭。

t********e
发帖数: 931
7
是老太太自己写的吗?
G**L
发帖数: 22804
8
这规格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吧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习仲勋夫人齐心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忆仲勋
: 2013年10月18日04:00 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有话说
: 忆仲勋
: ——纪念习仲勋同志100周年诞辰
: 齐 心
: 仲勋离开我们已11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间,与他相依相伴
: 的往事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似乎仍像以往一样,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关心着我
: 的冷暖,关心着儿女们为党为国尽忠、为人民服务的情况。在仲勋百年诞辰之际,我想
: 写一些和仲勋共同工作、生活的往事,以此表达我对仲勋的无限怀念。
: 仲勋在与我共同生活中,多次谈起他的家世。仲勋出生在陕西富平一个农民家庭。

d*******p
发帖数: 1559
9
大量的内容与文字早就见过,就是把过去写的重新润色了一番拿出来了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是老太太自己写的吗?
T**********e
发帖数: 29576
10
这tm也叫个人回忆,搞了半天习爹倒霉多年全是康生一个人追着迫害,毛主席关怀周总
理保护都招架不住。
相关主题
习仲勋:毛主席晚来四天 我就会被活埋习明泽的绿卡号麻烦贴一下
习仲勋出身子陕西富平的一个富农家庭1960年南阳大饥荒民间实录 (照片) (转载)
习仲勋忆当年肃反:毛主席晚来几天就被活埋了1960年南阳大饥荒民间实录 (照片) (转载)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x*****o
发帖数: 2505
11
丝毫不提她与习见面时习已是五个孩子的父亲。习也是色鬼,中学生都不放过,还与结
发之妻离婚。

【在 d*******p 的大作中提到】
: 大量的内容与文字早就见过,就是把过去写的重新润色了一番拿出来了
L**********8
发帖数: 1349
12
哈哈,我正想问,齐太后是原配吗?我共的领导同志,有几个不是色棍不是结婚多次的
Y****N
发帖数: 8694
13
好家伙,真够长的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习仲勋夫人齐心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忆仲勋
: 2013年10月18日04:00 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有话说
: 忆仲勋
: ——纪念习仲勋同志100周年诞辰
: 齐 心
: 仲勋离开我们已11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间,与他相依相伴
: 的往事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似乎仍像以往一样,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关心着我
: 的冷暖,关心着儿女们为党为国尽忠、为人民服务的情况。在仲勋百年诞辰之际,我想
: 写一些和仲勋共同工作、生活的往事,以此表达我对仲勋的无限怀念。
: 仲勋在与我共同生活中,多次谈起他的家世。仲勋出生在陕西富平一个农民家庭。

a****r
发帖数: 12375
14
按照前妻郝明珠女儿的说法,
是郝明珠先放弃习仲勋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49e1b50101j6jm.html
共苦九载 分道扬镳
战争年月的女性干部,往往要比男性干部承受着更多更重的精神负担和痛苦。她们
不仅要同男性一样工作、行军、打仗,还要生儿育女。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生儿育女,
要默默地承受着生理上难言之苦的折磨,常人是无法理解的。那时的女性几乎没有条件
和可能采取避孕措施,往往怀孕率较高,孩子成活率很低。动荡不安的环境,迫使她们
产后得不到休息。甚至刚生下孩子,就要拖着虚弱的身体转移行军,连正常的饭都吃不
上,更谈不上补充营养。如此一次又一次得不到休息和恢复,往往会落下满身病痛。
郝明珠婚后怀过五次孕,但仅活了三个孩子,都是在襁褓中就托给老百姓抚养。郝
明珠回想她生孩子的经历时感叹万分,哪里像当今女性那么娇贵。她的孩子一个个都是
在行军转战的过程中生的。临产时,找一个偏僻的离敌人远的农村,请老乡的接生婆,
按老乡生孩子的土办法,先烧热炕,装一袋细末黄土当靠背,是死是活,任接生婆摆弄
。她一个孩子是立生,孩子腿先生出来,两只胳膊却像十字架一样卡在上边出不来,接
生婆硬拉死拽,把孩子硬拉出来,结果孩子被拽死了,弄得大人也大出血,差点要了命
。另一个孩子出生后不久,染上疾病无法医治,也早早夭折了。这一次次生理上的折磨
、一次次生死攸关的打击,无形中给她心灵上留下累累创伤。
每当她在这样的生死攸关之际,丈夫都不在身边。这不是他有意躲避,而是重任在
身,他要指挥军队与敌人周旋打仗,无暇守在妻子身边照料她,关心体贴她。这一点,
作为妻子的她心中也十分清楚,但从女性的角度来说,她心中未免不无苦涩和无言的遗
憾。
当然,丈夫在百忙中也会抽空来看她。有时匆匆赶来,身边还会带一帮人,她还要
拖着产后虚弱的身体下地给他们做吃做喝。有时只好拿出自己坐月子唯一与众不同的奢
侈品――挂面来招待他们一顿。丈夫瞅着炕上新生的孩子,当然满心欢喜,这帮人说笑
一会,逗弄孩子一会,又风风火火地出发走了。她所受的痛苦与磨难,丈夫似乎完全体
察不到,甚至没有一句温馨的话。丈夫走后,她感到无人关心,无人过问,心中很憋气
。在见面的短促时间里,不善言谈的她,当然不会向他絮叨个人这些痛苦,何况往往还
有别人在旁边,她只有无言的委屈、伤心。就在1944年难产后,一个孩子死了,她大出
血差点丧命,死里逃生后的她在心中默默地想着自己怎样才能减轻自己痛苦的办法。
然而,善良单纯年轻的她,毕竟是小地方生长的人,从未见过大世面,更没有深厚
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她对男性世界了解得甚少甚少,她只单纯地一心想保护自己少生孩
子,从而减少折磨和痛苦。她采取的措施也是幼稚可笑的,她远离丈夫,不随他闯南转
北。即使与丈夫会面,也是有意无意地躲着丈夫,不理不睬他,不与他接近。她为什么
有这种行为,她的思想从不向丈夫吐露,也从不向他交流,不求得他的支持。她认为难
于启齿,只是自己默默地、倔强地执行着自己的保护主义办法。然而,丈夫怎么能看透
她的心思,屡屡见她不搭理自己而感到莫名其妙,百思不得一解。当时,他们都是二三
十岁的年轻人,要说成熟,他们勇敢打天下,一个个都显得十分成熟干练。要说不成熟
,他们在个人生活方面表现得很不成熟。妻子经常这样不理不睬自己,他误认为妻子有
外心,讨厌他,看不上他了。妻子的行为当然也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他也就渐渐地故意
疏远她,有意识地气她,总以为采取激将法,妻子会主动来搭理他。单纯善良的她哪里
会想到这中间会产生误会,而且这种误会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远呢。她曾暗自高兴自
己的保护主义措施奏效了。其实,她对丈夫的感情丝毫未变,心中仍然一往情深。
她以自己之心度丈夫之腹,认为丈夫和她一样,感情不会有什么变化。年轻、单纯
的她呀,怎么会知道在这纷纭杂沓的世界里,事物都在辗转不息瞬息万变。何况男人的
世界和女人的世界本来就不一样,你不去接近他,有人会去接近他,何况他是一个叱咤
风云的人物。渐渐丈夫由赌气疏远她,变成真的疏远她,并渐渐另有了新人。她傻里傻
气地蒙在鼓里,连做梦也没有想到丈夫对她的感情会起变化。直到有一天,丈夫对她出
言不逊,向她提出分手的要求,她才感到丈夫的话如五雷轰顶。单纯、年轻的她,如坠
烟雾,不知所措。
对一个略有生活经验的女性来说,能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步田地,可对她这个小地
方出生的单纯女性来说,总以为自己的心没变,对方的心也不会变。她万万没有料到他
们夫妻会有分手的这一天。这种打击,对历尽坎坷的她来说,实在太大、太沉重了。但
她毕竟是喝延河水长大的女性,是在陕北革命风雨中成长起来的女性。她虽然咽不下这
口气,但她没有作任何的乞求,也没有说一句软话,就在她与他经历了九个年头的风雨
沧桑,饱尝了九个春夏秋冬的苦难艰险之后,于1944年初冬,她毅然决然地与他离了婚
,分道扬镳。当时,她年仅26岁,依然花容月貌,有人追求。但她却孑然一身,再未成
婚。
关于他们的离婚,习仲勋曾对他的二女儿说:“我和你妈妈离婚,没有为个啥啥。
当时我们都年轻气盛,谁也不让谁,互相赌气,结果把路走成了这个样子。”他还讲了
他最后下决心与她分手的小插曲。
1943年至1944年10月期间,习仲勋担任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兼绥德警备司令部政委,
妻子没有与他同去绥德,而是留在延安地区,如此分离一年多。他对妻子不与他同去绥
德很不满意,认为妻子有了外心。他们之间书信往来闹意见,互相伤害。妻子则因为一
次又一次怀孩子,自己太受苦,想相对安静一段时间,休养一下身体。但她从未向丈夫
讲述过她的想法,只是不与他同行绥德而分居。
他们是患难夫妻,已经共同度过九个春夏秋冬,历经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她也为他
生下了三个可爱的女儿。要说他对妻子没感情,一下就抛弃她远远而去,那是不可能的
。然而妻子那说一不二、从不肯说软话的倔脾气也真使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费解
,他憋气……虽然矛盾重重,但他还是念念不忘她。
10月的一天,秋风瑟瑟,阴雨蒙蒙,他牵着头毛驴从绥德赶往瓦窑堡,急切切地去
看望久别的妻子。本想与她好好谈一谈,化干戈为玉帛,共同再创新生活。
他清早出发,傍晚才赶到瓦窑堡。他拴好毛驴,去敲妻子住的窑洞口。妻子听见声
音,把门打开个缝,一看是他,回头把门“哐啷”一声关上,任他怎么在门外说好话、
叫门,始终没有把门叫开,他叫门叫了足有一个多钟头。看看夜幕降临,若当天再返回
绥德是万万不可能的事了,何况他赶了一天路,已经筋疲力尽……
郝明珠是郝家的娇女。她自己讲:“我一生物质上虽然没有得到过什么好处,精神
上我从小到大没有受过气。我是不会受别人气的人。”她不接待丈夫,是受不了他诬蔑
自己有外心。 她不骂他也不说他,只是一味无言地不理他,自己独自心如刀锉一样生
闷气。母亲看不惯女儿如此任性如此不懂得刚柔相济的道理,多次劝女儿给丈夫开门,
但却遭到女儿的呵斥。因此,父母也不敢替她接待他。
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此时此刻的习仲勋,赶了一天的路,又饥又渴,又进
不了门。风雨潇潇,他蹲在门外却泪珠儿滚滚,百感交集,他伤心透了……如此,他蹲
了良久,良久……实在无可奈何,他只好找个马厩胡乱地过了一夜。
第二天,天还未亮,这个纵横驰骋于黄土地上的叱咤风云的人物就扬鞭催马驰骋而
去,头也没回,飞快地走了……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自此,他再也没有回头。

丝毫不提她与习见面时习已是五个孩子的父亲。习也是色鬼,中学生都不放过,还与结
发之妻离婚。

【在 x*****o 的大作中提到】
: 丝毫不提她与习见面时习已是五个孩子的父亲。习也是色鬼,中学生都不放过,还与结
: 发之妻离婚。

l***o
发帖数: 7937
15
又臭又长。这是在黑仲勋哪。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习仲勋夫人齐心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忆仲勋
: 2013年10月18日04:00 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有话说
: 忆仲勋
: ——纪念习仲勋同志100周年诞辰
: 齐 心
: 仲勋离开我们已11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间,与他相依相伴
: 的往事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似乎仍像以往一样,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关心着我
: 的冷暖,关心着儿女们为党为国尽忠、为人民服务的情况。在仲勋百年诞辰之际,我想
: 写一些和仲勋共同工作、生活的往事,以此表达我对仲勋的无限怀念。
: 仲勋在与我共同生活中,多次谈起他的家世。仲勋出生在陕西富平一个农民家庭。

G*****h
发帖数: 33134
16
俩人是什么星座的?是不是不对付?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按照前妻郝明珠女儿的说法,
: 是郝明珠先放弃习仲勋的。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49e1b50101j6jm.html
: 共苦九载 分道扬镳
: 战争年月的女性干部,往往要比男性干部承受着更多更重的精神负担和痛苦。她们
: 不仅要同男性一样工作、行军、打仗,还要生儿育女。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生儿育女,
: 要默默地承受着生理上难言之苦的折磨,常人是无法理解的。那时的女性几乎没有条件
: 和可能采取避孕措施,往往怀孕率较高,孩子成活率很低。动荡不安的环境,迫使她们
: 产后得不到休息。甚至刚生下孩子,就要拖着虚弱的身体转移行军,连正常的饭都吃不
: 上,更谈不上补充营养。如此一次又一次得不到休息和恢复,往往会落下满身病痛。

a****r
发帖数: 12375
17
应该还是郝明珠心太傲,
嫁给习仲勋的时候已经是寡妇了。

俩人是什么星座的?是不是不对付?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俩人是什么星座的?是不是不对付?
e*****s
发帖数: 7359
18
翻页手疼。过了
w****j
发帖数: 6262
19
这什么世道,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真的说的一点错都没有呀。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tm也叫个人回忆,搞了半天习爹倒霉多年全是康生一个人追着迫害,毛主席关怀周总
: 理保护都招架不住。

t**x
发帖数: 20965
20
老而不死为贼,女贼

【在 k*******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对仲勋的历史还不了解。他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诉我,他是陕甘边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
: 中最年轻的一个。不久,经组织批准,我和仲勋在绥德结婚了。
: 我日,这婚也结得太快了吧?恋爱都没谈?“经组织批准”,就是“被组织强迫”的意
: 思吧。

m********g
发帖数: 10469
21
习胖子的爹枪林弹雨百忙之中那根老吊还不闲着
和主席一样伟大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按照前妻郝明珠女儿的说法,
: 是郝明珠先放弃习仲勋的。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49e1b50101j6jm.html
: 共苦九载 分道扬镳
: 战争年月的女性干部,往往要比男性干部承受着更多更重的精神负担和痛苦。她们
: 不仅要同男性一样工作、行军、打仗,还要生儿育女。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生儿育女,
: 要默默地承受着生理上难言之苦的折磨,常人是无法理解的。那时的女性几乎没有条件
: 和可能采取避孕措施,往往怀孕率较高,孩子成活率很低。动荡不安的环境,迫使她们
: 产后得不到休息。甚至刚生下孩子,就要拖着虚弱的身体转移行军,连正常的饭都吃不
: 上,更谈不上补充营养。如此一次又一次得不到休息和恢复,往往会落下满身病痛。

p***n
发帖数: 17190
22
好吧
多年來雖說咱跟大陸同胞互相消遣這麼多年
這次
還真的是打從心理同情起現在的大陸新生代公共知識分子....
台灣馬英九算是笨
大陸習皇帝這算啥
九廟都出來了....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习仲勋夫人齐心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忆仲勋
: 2013年10月18日04:00 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有话说
: 忆仲勋
: ——纪念习仲勋同志100周年诞辰
: 齐 心
: 仲勋离开我们已11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间,与他相依相伴
: 的往事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似乎仍像以往一样,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关心着我
: 的冷暖,关心着儿女们为党为国尽忠、为人民服务的情况。在仲勋百年诞辰之际,我想
: 写一些和仲勋共同工作、生活的往事,以此表达我对仲勋的无限怀念。
: 仲勋在与我共同生活中,多次谈起他的家世。仲勋出生在陕西富平一个农民家庭。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我觉得天安门还不如建一个孔子的跪像你现在不是小将,已经是名将了
“四大名旦”结局:除早逝者外 文革均遭迫害习仲勋:毛主席晚来四天 我就会被活埋
习肥是祖上积了德, 自己吗还是要好自为之。习仲勋出身子陕西富平的一个富农家庭
数据贴:改开时代新疆收入变化情况,以及新疆城乡收入差异习仲勋忆当年肃反:毛主席晚来几天就被活埋了
一辈子没犯过‘左’的错误习明泽的绿卡号麻烦贴一下
习太祖仲勋与高贼岗1960年南阳大饥荒民间实录 (照片) (转载)
习仲勋1988年主持制定《不同意见保护法》1960年南阳大饥荒民间实录 (照片) (转载)
习仲勋:要防止出现毛主席式强人中国科技大学迁河南流产的真实原因(转)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仲勋话题: 工作话题: 绥德话题: 同志话题: 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