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上海高校还真有打磨汉芯的传统
相关主题
院士逐一回应学术造假质疑 称举报者提荒唐要求博士生曝内幕:我怎样帮导师评上中科院院士
院士的“学术造假”风波引发海南海药人工耳蜗“混战” (ZT)院士被学生举报学术造假 复旦称未发现学术不端
院士遭学生举报剽窃续 复旦否认人工耳蜗造假王院士对造假事件的回应
院士遭学生举报剽窃续 复旦否认人工耳蜗造假院士山寨人工耳蜗这件事
院士被指造假续:举报人称培养计划是圈套我国研制出首个人工角膜产品并完成临床试验
揭秘科研经费乱象:用来包养情妇 炒黄金买期货我国自主研发第三代人工心脏下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院士造假进展: 有德高望重老科学家暗示多关照他李克强惊讶拆迁农民一家5口住200平:“这么大?”
学生举报导师 披露院士评选内幕博士生曝内幕:我怎样帮导师评上中科院院士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耳蜗话题: 声特话题: 人工话题: 正文话题: 记者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u
发帖数: 4768
1
“院士造假遭举报”事件真相之二 “克隆”国外样机 获国家专利巨额经费
【导语】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认定王正敏在申报科学院院士过程中,申报论文材料有“不实
事求是”行为。不过随着记者调查的深入,隐藏在王正敏院士背后更多的秘密被揭开。
2003年,王正敏领衔的技术团队成功研发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人工耳蜗,那
么这种人工耳蜗又是如何被研发出来的呢?
【正文】
人工电子耳蜗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聋人康复新技术,重度听力言语障碍病人植
入后,通过言语康复训练以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用听觉和言语与人交流、融入社会。
1982 澳大利亚科利尔22型人工耳蜗通过FDA认可,成为世界首先使用的多通道耳蜗装置
。王正敏作为中国最早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医生之一,他最早提出了研发中国的人工
耳蜗。于是,他找到范宝华,让他想办法得到了澳大利亚科利尔公司的人工耳蜗样机。
【同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范宝华
澳大利亚产品是我想办法问人家要了一个样机
记者:澳大利亚人工耳蜗样机
范宝华:嗯 参考参考
【正文】
那么,王正敏研发团队接下来做了什么呢?记者找到了上海听觉医学研究所的高级工程
师沈义虎。
【同期】上海听觉医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沈义虎 沈工
当时买了澳大利亚的产品回来,我亲手给它全部打开,模仿它嘛,芯片破解出来,线圈
镀出来 还要反过去做芯片了。
【正文】
沈义虎是王正敏研发团队的主要研发人员之一,具体负责破解国外人工耳蜗样机的芯片
。这位研发人员承认,他们的人工耳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而是模仿了澳大
利亚科利尔公司的产品。
【同期】上海听觉医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沈义虎
他(王正敏)说完全知识产权谁考核他 有人考核他吗 国内没有人考核他的 自己说了
算的 你说那些专家委员会他们知道什么 他们不知道的
【正文】
这位研发人员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对科利尔人工耳蜗芯片内部电路的提取、分析、整理
,研究他们的芯片技术原理、设计思路、工艺制造和结构机制,然后依葫芦画瓢做出了
自己的芯片,这个过程花了近两年的时间。但为了避免科利尔公司找麻烦,他们在外观
等和线路等环节做了修改。
【同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范宝华
65%用他(国外)的技术 35%用自己的
【正文】
1997年,王正敏团队研发的“多道程控人工耳蜗”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2004年,复旦
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与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对国产人
工耳蜗进行产业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为了争取国家、省市科研经费,王正敏研发团
队和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以各种名义向有关部门申报项目。
记者了解到,仅在2012年,他们就获得国家级项目两个,获得专项经费4000多万,其中
,“国产人工耳蜗及临床技术研究项目” 获得国家卫生部专项科研经费2171万元;“
上海力声特人工耳蜗建设项目”获得国家工信部经费2138万元。
【导语】
根据规定,人工耳蜗要上市销售,必须先要通过临床试验。2009年,上海力声特公司招
募了49名人工耳蜗临床试验志愿者,免费为他们植入了力声特人工耳蜗。4年过去了,
人工耳蜗有没有为他们带来“福音”呢?记者最近对8名志愿者进行了调查,结果出乎
意料。
【正文】
家住山西朔州的梁珍失业已经快两年了,失业的原因是他的人工耳蜗坏了,耳朵听不见
了,这让他非常痛苦。
【同期】力声特人工耳蜗临床试验志愿者 梁珍
它坏了之后就像又进了地狱一样,那种感受非常非常的痛苦,只能等待就是特别特别痛
苦的一个过程。
【正文】
梁珍告诉记者,小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让他双耳听力严重受损。2009年,他报名参
加了力声特人工耳蜗临床试验志愿者,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免费植入了这家
公司生产的人工耳蜗。
【同期】力声特人工耳蜗临床试验志愿者 梁珍
他们就是说产品终身不会坏的 就是坏了之后终身保修
【正文】
但是让梁珍没有想到的是,植入的人工耳蜗仅仅用了2年就坏掉了。 梁珍多次和上海力
声特公司联系,希望能重新植入一个新的人工耳蜗,但对方称要等新的产品出来以后才
能植入,这一等就是一年多。
【同期】力声特人工耳蜗临床试验志愿者 梁珍
他们就开始拖延了,就是说产品需要慢慢的升级,升级了之后自然会通知你的,到后来
就没有通知,再后来就联系不上了。
【正文】
梁珍说,在植入人工耳蜗以前,他的右耳还有一些残余听力,但是做了手术以后,完全
丧失了听力。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像梁珍这样的志愿者不在少数,记者通过互联网采访
了湖南、河北、上海、新疆等地的7名力声特人工耳蜗志愿者,除了上海的一名志愿者
因车祸撞坏了耳蜗以外,其余的6名志愿者人工耳蜗仅使用两年左右就坏了,使用时间
最短的只有6个月。记者了解到,目前志愿者仍在等待力声特公司的新产品上市。他们
坏掉的耳蜗至今仍残留在耳朵里,身体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同期】河北无极县一志愿者家人
做完手术效果一直不太很好,后来就一直没戴过,我只是听他说漏电。
记者:漏电有什么反应吗?
志愿者家人:漏电舌头发麻啊。
【正文】
有志愿者告诉记者,上海力声特公司为了掩盖事实,威胁他们如果把耳蜗坏了的事情说
出去,公司将不会给他们植入新的耳蜗,很多志愿者因此不敢向外界透露他们的信息。
由于力声特公司对外界封锁了志愿者的信息,记者只采访到了其中的8人,其他志愿者
的耳蜗使用情况至今仍是一个谜。力声特人工耳蜗为何出现这些质量问题呢?上海力声
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医学总监夏正毅认为,王正敏研发团队转让给力声特公司的技术早
已过时了。
【同期】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医学总监 夏正毅
这个产品是王院士发明的 2000年的产品 产品现在都15年 15年前的手机现在还会用吗
对吧 道理是一样的
【正文】
记者在进一步的调查中了解到,在技术转让的过程中,范宝华成立了自己的耳蜗公司。
他透露说,自己并没有把全部技术转让给力声特公司,而且还在技术资料里做了手脚。
【同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范宝华
转让给力声特的技术资料那么厚一摞,没有那么简单的 资料是死的,里面还有假的,
能搞起来将就将就吧
【“院士造假遭举报”事件真相之四】人工耳蜗虚假炒作 上市公司成赢家
【导语】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海南海药的控股子公司,王正敏研发团队研发
的人工耳蜗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它并没有给海南海药带来任何负面影响,反
而拉动股价不断攀升,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正文】
今年11月初,海南海药董事长刘悉承发布一份公开资料称,公司新品人工耳蜗在今年12
月份会规模生产,明年有望产生利润。此消息一发布,海南海药股票立马反弹,每股上
涨了1.25元。那么,力声特公司12月份到底有没有规模生产呢?12月中旬,记者来到这
家公司的生产车间,并没有看到任何规模生产的迹象。
【同期】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
记者:现在有多少人
负责人:现在五十来个人吧
记者:五十来个人 都是学生吗 都挺年轻的 刚招的
【正文】
记者看到,在生产车间,只有1个工人在工作;在公司的库房,记者看到的都是空包装
盒,并没有看到他们生产的新产品。
【同期】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工人
记者:一年能生产多少
工人:今年一年几百台
记者:几百台
【正文】
经过调查,上海力声特公司发布的今年12月规模生产的消息并不属实。
【同期】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医学总监 夏正毅
目前来讲不宜打得太开 因为一方面就像你所讲的 产品质量不是特别好 到时候弄得太
多过两年 过五年不好还得召回 何必呢 对不对
【正文】
今年4月中旬,海南海药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近期与
大连市中心医院、大连市慈善总会签署了《大连市夕阳复聪项目合作协议》,由上海力
声特向大连市中心医院销售REZ-1人工耳蜗300套。此消息一公布,又一次引发了海南海
药股票的波动。但是记者来到大连市慈善总会核实情况后得知,这又是海南海药发布的
虚假信息。
【同期】大连慈善总会项目负责人
记者:你们跟上海力声特公司订购了300套人工耳蜗是不是
负责人:不是 没有
【正文】
记者随即又来到大连市中心医院,医院负责人也否认了向力声特公司订购300套人工耳
蜗的事实。
【同期】大连市中心医院五官科主任 张庆丰
我们订了一个合同、意向 我们没有执行 当时我们就跟他讲 我们看了看他有好多情况
我们就说我们要进行一次临床试验以后才能决定 但是我们现在通过我们的临床试验发
现没有像他们说的那么好
【正文】
记者注意到,海南海药发布订购300套力声特人工耳蜗的消息之前,海南海药的股价是
每股9.40元,但在一周之内就涨到11.29元,每股上涨了1.89元。
【同期】大连市中心医院五官科主任 张庆丰
海南海药的董事长刘总 就坐在你这个位子 我就是这么告诫他的 你不要把这些东西当
做商业炒作 你炒多大你最后栽多大
【正文】
记者注意到,从上海力声特公司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签订人工耳蜗技术转让
合同以来,在近十年时间里,尽管国家投入了数千万的科研经费,该公司至今没有研发
出任何新产品,也没有显著的销售业绩,但海南海药的股票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大幅增
长。
【同期】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医学总监 夏正毅
这就是他(刘总)高明的地方 他只要维持这个股票的稳定 给大家看到预期的增长 完
全靠公司盈利是挣不了钱的 靠资本运作 (公司)10年六千万(元)变成六个亿
【正文】
记者注意到,海南海药股票在2004年收购人工耳蜗技术到2013年的近十年时间,从最低
的每股2.9元涨到了最高的近40元,每股涨了13倍多。
【同期】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范宝华3
他这个公司不是为了生产(人工耳蜗) 他主要为了上市 骗 赚钱
【正文】
记者调查发现,从国产人工耳蜗的研发到批准上市,海南海药集团是最大的赢家,收益
不低于6亿元;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除了拥有上海力声特公司20%的股份之外,
他们还分享了国家投入的数千万元的人工耳蜗专项科研经费;王正敏院士因为国产人工
耳蜗的发明专利,在2005年顺利的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不过力声特人工耳蜗临床试
验的志愿者,正在承受手术失败后的煎熬。
【同期】力声特人工耳蜗临床试验志愿者 梁珍
希望大家能够伸出双手的时候救救我,希望我能够康复起来,重新再做第二次耳蜗(手
术),让我重新听到,重新找到一份工作,开始我自己正常的生活。
M******8
发帖数: 10589
2
小将说,这是用假成果忽悠来经费,才能搞真成果。没有经费,哪来成果?
所以陈进还是民族英雄。
l********g
发帖数: 6760
3
这个和山寨类似,很好,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嘛,哈哈
w*****u
发帖数: 4768
4
读贴不仔细啊 关键是还没山寨得成功,确冒充成功

【在 l********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和山寨类似,很好,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嘛,哈哈
s*****V
发帖数: 21731
5
上海这种地位太浮躁
D***s
发帖数: 5613
6
人工耳蜗这效果到底怎么样应该是可以查出来的
造两篇论文不算什么,如果拿病人开玩笑那就绝对要严打

【在 w*****u 的大作中提到】
: “院士造假遭举报”事件真相之二 “克隆”国外样机 获国家专利巨额经费
: 【导语】
: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认定王正敏在申报科学院院士过程中,申报论文材料有“不实
: 事求是”行为。不过随着记者调查的深入,隐藏在王正敏院士背后更多的秘密被揭开。
: 2003年,王正敏领衔的技术团队成功研发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人工耳蜗,那
: 么这种人工耳蜗又是如何被研发出来的呢?
: 【正文】
: 人工电子耳蜗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聋人康复新技术,重度听力言语障碍病人植
: 入后,通过言语康复训练以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用听觉和言语与人交流、融入社会。
: 1982 澳大利亚科利尔22型人工耳蜗通过FDA认可,成为世界首先使用的多通道耳蜗装置

t***h
发帖数: 5601
7
http://politics.caijing.com.cn/2014-01-02/113763868.html
【中科院院士遭举报:论文造假科研“克隆”】近日中科院院士王正敏遭学生王宇澄举
报学术抄袭、科研剽窃等。王宇澄称王正敏至少57篇论文涉抄袭,还“克隆”国外“人
工耳蜗”样机冒充自主研发。央视记者调查发现,王正敏团队以各种名义报项目,仅
2012年就获经费4000多万。
M*********n
发帖数: 4839
8
这个才是winner,打磨个芯片就可以发财,老将只有xmjdh+鲁管度日。
x****u
发帖数: 12955
9

"在技术转让的过程中,范宝华成立了自己的耳蜗公司。
他透露说,自己并没有把全部技术转让给力声特公司,而且还在技术资料里做了手脚。"
I think that's the reason.

【在 w*****u 的大作中提到】
: 读贴不仔细啊 关键是还没山寨得成功,确冒充成功
m***a
发帖数: 13878
10
这个比打磨高级,还做了reverse engineering
f****e
发帖数: 24964
11
国内科研本来就这水平啊,还是山寨的阶段,能仿造也算做了工作了
不过这个东西重点应该不是什么芯片,应该是听觉系统设计吧,估计打开了也没多少秘
密了
实际最可恶的是那个公司的刘总,纯粹骗钱啊,名字都不敢说,就是说这次没他的事了

【在 w*****u 的大作中提到】
: “院士造假遭举报”事件真相之二 “克隆”国外样机 获国家专利巨额经费
: 【导语】
: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认定王正敏在申报科学院院士过程中,申报论文材料有“不实
: 事求是”行为。不过随着记者调查的深入,隐藏在王正敏院士背后更多的秘密被揭开。
: 2003年,王正敏领衔的技术团队成功研发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人工耳蜗,那
: 么这种人工耳蜗又是如何被研发出来的呢?
: 【正文】
: 人工电子耳蜗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聋人康复新技术,重度听力言语障碍病人植
: 入后,通过言语康复训练以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用听觉和言语与人交流、融入社会。
: 1982 澳大利亚科利尔22型人工耳蜗通过FDA认可,成为世界首先使用的多通道耳蜗装置

v*******e
发帖数: 11604
12
83年的东西,专利过期了吧。所以模仿是可以的。他的问题是产品质量不好。
T**********e
发帖数: 29576
13
做完手术效果一直不太很好,后来就一直没戴过,我只是听他说漏电。
记者:漏电有什么反应吗?
志愿者家人:漏电舌头发麻啊。
【正文】
有志愿者告诉记者,上海力声特公司为了掩盖事实,威胁他们如果把耳蜗坏了的事情说
出去,公司将不会给他们植入新的耳蜗,很多志愿者因此不敢向外界透露他们的信息。
由于力声特公司对外界封锁了志愿者的信息,记者只采访到了其中的8人,其他志愿者
的耳蜗使用情况至今仍是一个谜。力声特人工耳蜗为何出现这些质量问题呢?上海力声
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医学总监夏正毅认为,王正敏研发团队转让给力声特公司的技术早
已过时了。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博士生曝内幕:我怎样帮导师评上中科院院士院士被指造假续:举报人称培养计划是圈套
索南们讨论一下院士造假揭秘科研经费乱象:用来包养情妇 炒黄金买期货
多名王正敏院士推荐人联名要求对其除名院士造假进展: 有德高望重老科学家暗示多关照他
中科院院士涉嫌抄袭 多名推荐人要求对其除名学生举报导师 披露院士评选内幕
院士逐一回应学术造假质疑 称举报者提荒唐要求博士生曝内幕:我怎样帮导师评上中科院院士
院士的“学术造假”风波引发海南海药人工耳蜗“混战” (ZT)院士被学生举报学术造假 复旦称未发现学术不端
院士遭学生举报剽窃续 复旦否认人工耳蜗造假王院士对造假事件的回应
院士遭学生举报剽窃续 复旦否认人工耳蜗造假院士山寨人工耳蜗这件事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耳蜗话题: 声特话题: 人工话题: 正文话题: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