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itary版 - 归根结底是就业:读《终结贫穷之路: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比较》 2009年08月21日 21:46华夏时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文/金石 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到世界 |
|
|
|
|
|
w*********g 发帖数: 30882 | 1 归根结底是就业:读《终结贫穷之路: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比较》
2009年08月21日 21:46华夏时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文/金石
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到世界银行担任首席经济学家已经一年多
了,难得再见到他本人苦口婆心地讲述他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不过,最近徐滇庆
、柯睿思、李昕三位经济学者合著了一本《终结贫穷之路——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比较
》,倒是以比较研究的方法、以案例研究的方式,系统讲了一下比较优势战略。
徐滇庆、柯睿思、李昕三位学者,都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有过关系,对于《终结贫穷之
路》一书,作者在前言中也直言了林毅夫对其研究的影响:“虽然这本书是由我们3个
人执笔的,可是其中汇集了许多人的真知灼见。我们曾多次和林毅夫教授探讨经济发展
战略和比较优势。林毅夫在2007年马歇尔讲座上的报告《经济发展与转型》在许多方面
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比较”,这样的副标题,还是足够在一堆书中抓住人们的眼球的
,毕竟是一个热门话题,相关的书也很多,但是大多比较的不是地方,或者说的不对等
,无非是说中国经济基础好,但是印度的法制基础更好,中国会暂时走在前面,但是印
度后劲更足——脱不了这样的巢臼。
徐滇庆等三人的研究目标性就很强,专注于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比较,而且直
接得出了一个“令人有些意外的结论”:中国的路是正确的;非常遗憾,印度走错了路。
且不说这样的结论的确是“令人意外”因而吸引人的,我倒是觉得三名学者认真负责的
态度值得佩服,至少是脱离了上述那种比较,各赏五十大洋,再各打五十大板的论证方
式。
如果对于熟悉林毅夫老师那套理论的人来说,《终结贫穷之路》是一本很容易理解的书
;但对于不熟悉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人来说,《终结贫穷之路》就是一本很好的比较优
势发展战略教材了。
一再提及林毅夫的理论,我这里倒是丝毫没有贬低三位学者理论贡献的意思,更多的是
希望有更多经济学教授和学者,能够像徐滇庆教授等人一样写几本普通人能读懂,而且
涉及话题又是一般人愿意读的书。
其实,徐滇庆是一位很会理论结合实践的学者,在中国楼市的一轮牛市之中,他就写过
三本专著——《房价与泡沫经济》、《徐滇庆再论房价》、《房价与物业税》,都是销
路不错的书。更别提他老人家还卷入一场“房价口水战”。骂他的人有,捧他的人也有
,但是,徐滇庆总归是一名在理论研究上认真负责的学者。
一个认真负责的学者,也得有敏锐的话题感,这在学者那里应该叫做知道该做什么选题
。《终结贫穷之路》的诞生就是来自于徐滇庆的敏感。按照他自己的介绍,2007-2008
年期间,徐滇庆休学术假,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进行客座研究,恰好柯睿思也在这
里访问。他们拜读了萨克斯的《贫穷的终结》一书之后,决定再写本书,题目就叫《终
结贫穷之路》。因为虽然他们高度评价萨克斯对贫穷问题研究的贡献,非常敬佩他身体
力行,深入非洲、亚洲,访贫问苦,具体帮助当地的贫民。但是,对于他的一些观点不
敢苟同。
萨克斯的《贫穷的终结》一书已有中文版本,并且《华夏时报》书评栏目还及时做过推
介。萨克斯力主增加对贫穷国家的外援,可是徐滇庆等人认为外援并不能真正终结贫穷
,要脱贫还要靠民众自身努力,关键在于就业。接下来在2008年,他们有机会到印度讲
学、访问,其观点得到了许多印度的学者、官员和民众的肯定和支持,更坚定了要将这
些观点整理成书的念头。
终结贫穷之路,关键在于就业,这也就是尊重了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国
在经济发展现阶段强于印度的原因所在。按照徐滇庆等人的观点,如果以后印度还是不
能按照比较优势的规律发展经济,无论现在印度还有什么制度优势,终归得不到最好的
经济结果。
有趣的是,在为此书举办的一个小型记者采访活动中,徐滇庆教授这样说:“我写这本
书的主要的用意是帮助印度人,告诉印度这样做下去没有什么更好的出路,你的最大的
资源就是人,要以人为本,如果不能让印度人充分就业,有活可干,整个印度国家,它
的公民的劳动生产率无从改善,那么在国际市场上单靠高科技、生物工程是不能够让印
度摆脱贫穷的。”
我想,这样的话,其实不仅是说给印度人的,更是说过中国人自己的。尤其是在国际金
融危机冲击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时候,一种流行舆论变得更加强势,认为“1万件衬衣换1
架飞机”的模式再也要不得了。其实,按照比较优势战略发展,该做衬衣的阶段就得做
衬衣。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交换对双方都有好处,交换是你情我
愿的事情,否则交换就不会发生。
按照徐滇庆等人的研究,中国走向世界市场是一个渐进过程,中国参与的竞争组别比较
低,对手比较弱。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依然保持着相当强的竞争优势,还有扩张空
间。劳动密集型产业还得发展,最好的路线是由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不是直接由
中国向其他国家转移,因为中国还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还有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
比较优势。
用徐滇庆的话说:“要把道理说说清楚,中国确实有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金融系统不
好,有很大的问题,潜伏着金融危机,税收制度很不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应该正视
这些问题,改正它,但是我们根本的路线是对的,改革三十年是以人为本的,中国人的
生活水平上升了。”
学者要有自己的观点和坚持,以及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这本书大体上还是做到了的 | w*********g 发帖数: 30882 | | e*******r 发帖数: 481 | 3 为“1万件衬衣换1 架飞机”的模式再也要不得了 ,尼玛是一亿件好不好。这个经济学
家的意思是,认命吧,老老实实当你的人肉电池。老老实实的让人插管吸血。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归根结底是就业:读《终结贫穷之路: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比较》 : 2009年08月21日 21:46华夏时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 文/金石 : 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到世界银行担任首席经济学家已经一年多 : 了,难得再见到他本人苦口婆心地讲述他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不过,最近徐滇庆 : 、柯睿思、李昕三位经济学者合著了一本《终结贫穷之路——中国和印度发展战略比较 : 》,倒是以比较研究的方法、以案例研究的方式,系统讲了一下比较优势战略。 : 徐滇庆、柯睿思、李昕三位学者,都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有过关系,对于《终结贫穷之 : 路》一书,作者在前言中也直言了林毅夫对其研究的影响:“虽然这本书是由我们3个 : 人执笔的,可是其中汇集了许多人的真知灼见。我们曾多次和林毅夫教授探讨经济发展
| r****s 发帖数: 1025 | 4 萨克斯是不是就是那个在俄罗斯鼓吹休克疗法,在中国鼓吹“一破产就灵”把东北重工
业一扫光的所谓“经济学家”?卧槽,这厮还在出书?这人到底什么身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