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考生上名校几率悬殊 "属地招生"叩问高考公平zt
相关主题
180分可上大学 高校生源危机致招生难文科生将成为历史了: 高考改革方案发布:不分文理科,外语提供两次机会
国务院: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高考招生无间道:名校一边抢高分一边防策反
人民大学招生处原处长疑因接到通风报信后外逃高考生源危机未解除 出国潮倒逼高校改革
北大清华是本地招生比例最小的重点高校吧彭博商业周刊:来自地狱的一所中国复读学校
教育部:高考特长保送生信息将全面公示毛坦中学背后的疯狂也是无意义
中国今年939万人报名高考 各高校优先录取农村考生ZT中国式高考,既是独木桥更是奈河桥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发布(全文)韩国高考的残酷程度不亚于国内,尤其普通家庭
高考不再分文理科韩国高考和我们的相同吗?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高考话题: 招生话题: 高校话题: 考生话题: 属地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g**1
发帖数: 10330
1
考生上名校几率悬殊 "属地招生"叩问高考公平
2014-06-05 10:40:1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有0人参与分享到
当前中国高招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的现实,这同时也道出了异地高考放开虽呼吁多
年,却在一些省市迟迟举步维艰。
6月7日,中国将迎来一年一度的高考(微博)。这一天开始,939万莘莘学子将走进考
场,对十几年寒窗求学作一次小结。
“千军万马独木桥”,这曾是中国民众对这场选拔竞争程度的比喻。然而,从高校扩招
到社会机会多元化,眼下的高考虽已不再是出人头地的“独木桥”,但是,一场牵动近
千万家庭的考试,对于这个国家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从标印着“绝密”字样的试卷,到警方护卫考点、监控录像,再到考试之后的全封闭阅
卷,全社会都在努力创造一场公平的竞争。
然而,在流动人口超过2.3亿的中国,人们期待,更多的随迁子女能够更平等便捷地就
地参加高考;在国家将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下放给高校时,人们期待,高校自主招生少一
些“暗箱”,多一点透明;在各种“特长生”遭到社会质疑之际,人们则期待,高考加
分政策少一点“猫腻”,多一些人性。
今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新程开启后的第一次高考,从6月4日起,中国新闻网推出题为
《为了一次公平的竞争——考场外的高考期待》的主题策划,敬请关注。
从“高考移民(微博)”到异地高考,因一纸户籍绑架的高考公平之争持续多年。因为
一些重点高校在各地投放的招生计划不均等,不同省份之间,考生考上名校的几率甚至
相差数十倍。如何破除高校招生的“地方保护主义”,已成为中国高考改革必须回答的
问题。
户籍间的高考落差:有的走独木桥,有的走钢丝
今年高考前夕,重庆市开县教育、公安等部门查获一起有组织的高考移民案件,涉及88
名考生的高考报名问题。媒体调查发现,此次大规模、有组织的高考移民案件背后,存
在一个涉及重庆、河南、山东等多地的利益链条:有人负责宣传招生,有人负责办理户
籍学籍,有人负责打点关系。
这则关于“高考移民”的新闻,再次让高招领域备受诟病的“区域不公”问题广受关注。
近年来,每逢高考季,网络上都会出现这样一个段子:建筑工地上,工程师和民工同龄
,闲聊得知,两人同年参加高考,在同一张试卷上,工程师是北京考生,考480分上了
一本,民工是河南考生,考了530分却落榜,外出务工。
虽然,网络上关于民工与工程师这段“高考对话”版本众多,但是,无论是高考移民还
是民工与工程师命运落差,都反映出高考录取在地区间的不均等。
有媒体统计,在北京大学(含医学部)2013年总计2065个普通高考招生名额中,408个给
了北京本地生源,而其在山东、河南、四川这三个人口大省的招生名额总和也只有268
个,而上述三省当年报名参加普通高考招生的人数总和为170.9万,是北京本地报考人
数的23倍多。
北京大学教授张千帆曾根据2011年的高招数据进行调研,并得出当年每万名考生中考入
北大的比例,安徽为1.27,广东为1.4,贵州为1.48,河南为1.87,北京为52.5。北京
学生考上北大的几率是安徽考生的41倍,是广东考生的37.5倍,是贵州考生的35.4倍,
是河南考生的28倍。
“千军万马争夺独木桥”,这是中国民众对于高考竞争程度的形容,但是,有网友就调
侃道:“高考,在一些地方是过独木桥,在一些地方却是走钢丝。”
招生的地方保护主义:“省部共建”的利益牵连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就感概“广东将会成为考
上好学校最难的一个省”。由于考生人数较多,罗伟其说,广东一本录取率只有百分之
六点几,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有些省份该比例高达15%到20%。
罗伟其的感叹背后是户籍壁垒下,当前中国高招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的现实,这同
时也道出了异地高考放开虽呼吁多年,却在一些省市迟迟举步维艰。
“一些重点高校在招生比例的投放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包括所在地的高等教育资源、
自身办学特点、生源等。但是一些重点高校是 央地共建 ,地方财政对众多部属高校提
供资金支持,作为回报,高校在招生时则提高本地生源的比例。”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
院长熊丙奇(微博)向中新网记者分析。
专家所说的“央地共建”,也被称为“省部共建”,是指1999年以来中国的一些重点高
校由国务院部委(主要为教育部)与相关省市区共建的模式。
“地方政府投了钱就想有现实的利益回报,要求招生指标增加。”熊丙奇说,中央和地
方共建高校的初衷是为了鼓励地方积极关注教育,加大教育投入,但是,地方政府往往
以功利思维对待这种合作。
针对偏袒属地生源的质疑,一些高校曾经以“北京生源质量好”作为解释,但这种说辞
引来更多的质疑和批评。
对此,熊丙奇称,一些名校总是倾向性认为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更优秀;其次,如果生源
更多来自贫困地区,大学面临的贫困助学任务可能就会更多;此外,高校认为扩大招收
大城市生源或者本地生源,四年后大学面临的学生就业压力可能就小一点。这些有形无
形的因素其实在加剧教育不均衡。
教育部曾划属地招生“红线” 破题在于高考改革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高考招录均等的改革力度,并扩大重点高校在贫困地区的招生比
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要求“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
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并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其实,早在2008年,教育部就曾发文,要求部属高校属地招生比例逐步缩减到30%以内
。今年3月,教育部发文,再次提出“适度降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在属地的招生计划比
例,以及新增计划主要投向中西部地区等措施缩小区域入学机会差距”。
官方一再强调减控属地招生,但近年来一些高校虽然属地招生人数在数字有所下降,但
是实际招收人数并没下降,甚至还存在扩招之嫌。
“一些高校虽然在公布招生计划时把数字 缩小 ,但他们公布的招生计划往往不包括自
主招生、特长生、保送生等名额,实际招生人数往往高出招生计划人数很多。”熊丙奇
说。
除了招生计划明降暗涨,熊丙奇说,“有的地方高考报名人数连年下降,但是高校在当
地投放的招生计划降幅不大,甚至不降,这样招录比例实际上不降反升。”
“我们现在的高校是行政权力的下属机构,调整招生计划实质上是一个改变权力分配的
过程,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破题之道在于改变当前计划招生体制。”中国教育科学
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中新网记者表示。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舆论再次燃起对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期待。在储朝晖看来,实
现高考录取均等,未来的改革应着眼于建立专业的招生录取机制,让高校和学生之间实
现相互选择,而非完全通过行政权力进行招生分配,这不仅是解决异地高考问题的核心
,也是高考改革的方向。
k*****r
发帖数: 21039
2
这个的确无耻。
国立大学,统一标准招生,是最起码的要求。

【在 g**1 的大作中提到】
: 考生上名校几率悬殊 "属地招生"叩问高考公平
: 2014-06-05 10:40:1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有0人参与分享到
: 当前中国高招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的现实,这同时也道出了异地高考放开虽呼吁多
: 年,却在一些省市迟迟举步维艰。
: 6月7日,中国将迎来一年一度的高考(微博)。这一天开始,939万莘莘学子将走进考
: 场,对十几年寒窗求学作一次小结。
: “千军万马独木桥”,这曾是中国民众对这场选拔竞争程度的比喻。然而,从高校扩招
: 到社会机会多元化,眼下的高考虽已不再是出人头地的“独木桥”,但是,一场牵动近
: 千万家庭的考试,对于这个国家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 从标印着“绝密”字样的试卷,到警方护卫考点、监控录像,再到考试之后的全封闭阅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韩国高考和我们的相同吗?教育部:高考特长保送生信息将全面公示
高考分省招生没啥不公,不公的是户口不能自由流动中国今年939万人报名高考 各高校优先录取农村考生ZT
"春风重度玉门关" 邓小平和恢复高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发布(全文)
在高考问题上,我们都错怪北京人了高考不再分文理科
180分可上大学 高校生源危机致招生难文科生将成为历史了: 高考改革方案发布:不分文理科,外语提供两次机会
国务院: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高考招生无间道:名校一边抢高分一边防策反
人民大学招生处原处长疑因接到通风报信后外逃高考生源危机未解除 出国潮倒逼高校改革
北大清华是本地招生比例最小的重点高校吧彭博商业周刊:来自地狱的一所中国复读学校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高考话题: 招生话题: 高校话题: 考生话题: 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