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c*********d 发帖数: 9770 | 1 http://news.sina.com.cn/c/2014-10-31/092731074459.shtml
2014年10月31日09:27 参考消息
国防部-徐才厚案严查(来源:国防部网)
图:2012年3月,当时同为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薄熙来和徐才厚总是在主席台紧邻
落座
近几天来,关于徐才厚的报道屡现报端。10月27日,国家军事检查院宣布对原中央
军委副主席徐才厚涉嫌受贿犯罪案件侦查终结,将移送审查起诉。
关于坊间早有徐才厚身患不治之症的传言如今也得到证实:2013年2月,徐才厚确
诊患膀胱癌。今年6月,军事检察机关对徐才厚立案侦查后,还协调医院对其进行了积
极治疗和医护保障。
这名从大连瓦房店下属偏僻小岛长兴岛走出的解放军高级将领,是如何一步步走向
深渊?曾险些脱下军装转业回家的年轻干部又缘何时来运转继而平步青云?身居高位却
如此贪婪,这名曾经的军内名校学员,给军队甚至国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难以估量。
全文详见《凤凰周刊》2014年第20期,总第513期封面故事《徐才厚往事》
初夏,辽东半岛特有的温带季风气候,实在难以捉摸。6月27日,一夜的雷电交加
、暴雨如注。翌日,天放大晴,大连长兴岛徐家庄草木零落,花残红销。
这是一个废弃已久的北方小屯,在长兴经济开发区行政版图上,早已没有它的标注
,白天少有人来,夜里更是一片死寂。横贯长兴岛南北的城八线路边矮山丘上的这个小
屯,也有其特殊和神秘之处,但凡岛上居民或者有心到访海岛人文胜迹的游客,无不知
晓途经的这里是徐才厚祖居。
6月30日,中共在创建93周年前一日宣布:开除徐才厚党籍,对其涉嫌受贿犯罪问
题及问题线索移送最高人民检察院授权军事检察机关依法处理。吃着苞谷饭、从长兴岛
这处石打垒的四合院祖居走出的这位中共前军委副主席的政治生命自此画上句号。
据新华社6月30日报道,3月15日,中共中央依照党的纪律条例,决定对徐才厚涉嫌
违纪问题进行组织调查。经审查,徐才厚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晋升职务提供帮助,直
接和通过家人收受贿赂;利用职务影响为他人谋利,其家人收受他人财物,严重违反党
的纪律并涉嫌受贿犯罪,情节严重,影响恶劣。
出身苦寒之门,而后金榜题名,最终跻身中共军界权力顶峰。徐才厚成长经历可堪
农人子弟仕途奋斗的传奇,但在命运进阶的关键期,又充满着历史诡秘的起承转合。
多年以后,无论徐才厚幼时的玩伴,昔日的师长,抑或是同窗好友,无不惊讶于这
个看起来温润讷言、谦恭有加,又谨慎低调、好学上进的人,竟会悄然蜕变成国之大蠹
、军中危卵。
“任官维贤才,朝庭得红星”,身为瓦房店徐氏宗族中“才”字辈的徐才厚,显然
没有记住徐家的这个祖训,尽管徐才厚实现了祖上的夙愿,一朝高官得做,声势显赫,
但最后身陷囹圄,身败名裂。来自军方的多个消息源称,徐才厚的落马料将改写中共军
队贪腐的最新纪录。
偏僻小岛上的祖居
穿过长长的院落,熟练地打开院门的铁锁,张洪林径直走进里面的主房,抬头检查
着前一天晚上的暴雨是否造成屋漏的情况。张洪林既是徐才厚在长兴岛的小学同学,现
在又是徐家祖居的看护者,受托照看徐家祖居日常房屋通风,庭院除草。
这处建筑还保留着长兴岛五六十年代岛上原住民建筑的风貌。四间石头垒成的平房
构成一个折尺型的农居小院,主卧还放置着老式家具等器物,厢房里放着一具石磨,院
子东北角是一个用石头围拢起来的农家露天厕所。上世纪40年代初,长兴岛地藏庵村五
组(徐家庄)村民徐维良的长孙徐才厚在石屋出生后,便与母亲和爷爷奶奶在此生活。
大连长兴岛最早只有两个乡,人口寥寥,岛上住民靠渔猎耕种为生。地藏庵村过去
是长兴岛上一个比较知名的村落。地藏庵是当地一个寺庙名字,庙里供奉着地藏菩萨,
此庙长年香火不断,上香供佛的人较多。其周边的村庄取名为地藏庵。地藏庵村有1至5
个组,在山上的徐家庄属地藏庵村五组。
文革时期,破四旧,立四新,岛上红卫兵嫌弃地藏庵村村名封建守旧,改为兴无大
队,意思是“兴无产阶级”。文革以后,虽改回地藏庵,但早年村民的水费、电费单上
还是兴无村。
辽宁瓦房店长兴岛徐氏族谱记载,徐氏至少已经繁衍至5代。徐氏男性分别按“任
官维贤才”字辈排序,徐才厚的太爷爷是“官”字辈,祖父是“维”字辈,徐才厚的父
亲是“贤”字辈,而到徐才厚这代是“才”字辈。在长兴岛徐氏有好几个分支,在山上
的徐家庄是徐氏的一个分支。
在山上的徐氏家族基本属于一个宗族,人不多,最鼎盛时不过二三十户。徐家庄早
年缺水,打井困难,要靠村民肩扛手提到山下提水,村人以种苞米和土豆为生,生活非
常困难。徐才厚太爷爷徐官智希望子孙能出人头地、当官封爵,徐官智生六子,并无女
儿。徐氏“维”字辈的六个儿子,一样都是耕地农民。
徐才厚的祖父徐维良是六子中的老小,徐先后娶了张王二氏,分别生下二儿一女。
这便是徐才厚的父亲徐高贤和叔父徐日贤,徐才厚还有一个姑姑叫徐桂芝。徐才厚与其
叔父和姑姑,年岁相差不大,在多子多女的那个年代,叔侄、舅甥年龄相仿者,倒也平
常。
到徐才厚父亲徐高贤这一代,徐才厚的祖父格外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徐高贤、徐日
贤都能识文断字,因此在徐家庄算是个不一样的农家。徐才厚的叔父、76岁的徐日贤老
人告诉《凤凰周刊》记者,哥哥徐高贤没怎么在长兴岛呆过,他一直在大连西岗区的一
个杂货店做伙计。
但徐家远房亲戚徐超锁纠正了这一说法。在他记忆中,文革时期,作为大连“五七
战士”的徐高贤回到徐家庄“战天斗地”了两个半年。这应该是幼年的徐才厚最为幸福
的时光,一家人终于能在一起团聚,而之前大多数时光里,孤身一个、没有兄弟姐妹的
徐才厚同爷爷奶奶、妈妈和叔父一起生活。
徐高贤结束岛上“五七劳动”的生活后,返回大连,把在长兴岛地藏庵小学读二年
级的12岁儿子徐才厚带走,不久徐妻也跟着丈夫到大连生活,作别夫妻分居两地的生活
。徐才厚的祖父、祖母则继续住在徐家庄老宅,直至在祖居先后老去。
贫寒子弟岛外求学
12岁的徐才厚跟随父亲,搭乘小舢板,离开生养他的长兴岛徐家庄,离开地藏庵小
学,转学到大连西岗区九三小学,插班三年级,从此开始了在城市的求学生活。
对少年徐才厚好学上进的印记,迄今仍深深刻在徐才厚本家二嫂的脑海里。86岁的
老太太和他的儿子徐超锁是这个被废弃村庄的最后留守者,略微有点老年痴呆的老人甚
至搞不清自己的年龄,但仍清晰记得徐才厚小时候的一些情形。
“才厚从小就好念书,他爷爷奶奶都在祖屋住。他妈说你去玩吧,才厚说俺不玩,
一定要背完课、写完作业收拾好书包才出去。”徐才厚的二嫂说,“才厚每天读书要从
徐家庄走到地藏庵,来去十几里,一大早起床走路过去,中午老师管做饭。每月到家来
收伙(食)钱。”
城市里的生活对农村少年徐才厚来说是崭新的,再也不用跋山涉水起早上学,也不
用吃苞谷饭了。徐才厚的父亲徐高贤在大连西岗区的一家杂货店做伙计,因为有些文化
,兼做账房。
徐家那时就住在大连西岗区平顺街31号,这里距离原址在西岗区黄河路上的九三小
学不过500米路,每天走着过去不到10分钟。学校有统一的学生食堂,这里的老师也不
再是既会做饭又会教书的多面手。学校教学设施和读书环境与长兴岛上的农村小学有很
大的不同。
徐家当年居住的平顺街,是大连为数不多的老街,在日据时代就有,平顺街取意平
安顺利。这一带原来都是低矮的瓦房棚户区,1993年大连万达集团对这里进行整体动迁
,新建九三小区等几处居民楼。当地居民的说法是,这里是万达房产第一个项目,也因
此获得了第一桶金,从此辗转各地,声名在外。
时光流转一甲子。平顺街31号,徐高贤父子当年居住的小瓦房,已然不可寻,原来
的生活痕迹已经在历史中湮灭了,唯一有保留的可能是北京街社区的清真寺。6月底7月
初,《凤凰周刊》记者在现场寻访九三社区的一些老住户,很多人都不知道徐才厚小时
的居住地。就连社区工作人员也对这处地址感到困惑,建议去大连地名办询问,改名后
的所在。
2013年中秋节前后,由军方人员组成的《徐才厚传记》组一行,寻访徐才厚的母校
九三小学。大连市和西岗区政府联系了多位徐才厚的小学同学和任课老师。在座谈会上
,经徐的同学和老师共同求证,平顺街31号,徐才厚在大连西岗求学时的住所,现在正
是西岗区北京街派出所所在地。
据徐才厚小学同学文玉等人回忆,徐才厚的父亲在西岗区附近做工,农村出来的徐
才厚沉默寡言,却特别好学,还担任过班里的学习委员。《徐才厚传记》组的人员还找
到卧病中的当年教徐自然课的老师,老师对徐也赞誉有加。
1957年,14岁的徐才厚考入大连市第二十一中学,一样的勤勉好学。徐才厚初中班
主任李荣春老师了解到的情况是,徐才厚的父亲当时在西岗区做工,同学和老师隐约得
知,徐家好像只他一个孩子。二十一中学现任校长王慧也听徐才厚昔日同学说起,徐初
中时代为人老实,读书很用功,此后顺利考入大连市第八中学。
哈军工时期:鲜有突出之处,始终无法入党
八中是大连的一所老牌知名学校,大连人都知道,分有初中部、高中部。当年,大
连八中只有两个考上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下称“哈军工”)的,徐才厚就是其中一个,
可见徐才厚在高中的学习成绩和表现不俗,当时位于东北一隅的这座知名军事院校红遍
一时。
因为是保密的国防院校,哈军工不填志愿,而像清华、北大、北航等是公开填志愿
表的。哈军工招生人员就从那些填表的学生中秘密甄选,基本上抽档考生需要达到清华
的录取分数线以上,哈军工才会考虑录取。收档后,还要秘密地对考生进行政审和检查
身体,所有项目都过了后,才告知被录取。
“挑上你了就得去,你不去还不合适,因为国家看上你了,是一件很光荣的任务。
”徐才厚在哈军工的同学滕叙兖所读的高中是大连二十中,大连当时去检查身体的有40
多人,但最后考上的只有14个。
同成立之初“红二代”子弟聚集哈军工不一样。1962年,徐才厚高中毕业的前一年
,周恩来明确指示,哈军工的学生必须全国统一高考,在滕叙兖和徐才厚进哈军工那年
,平民子弟占了新生的十之八九,这些人都是通过实力踏进这所红色院校大门的。
在去哈军工报到的火车上,滕叙兖和徐才厚第一次见面了,同行的还有12个大连的
新生。滕叙兖告诉《凤凰周刊》记者,“徐看上去很腼腆,话不多,上哈军工的时候连
共青团都没入,我那时是个团员了。”既是老乡,出身都相似,在火车上认识后,滕后
来又和徐才厚分到电子工程系,但在不同的学员队,滕叙兖是637队,徐才厚是638队。
而大连同去的其他同学有的分在空军系、有的在海军系,不同系的好几个月也见不上一
面。
大学五年中,滕叙兖和徐常见面,在同一个教学楼,下课后体育锻炼也在一起,跑
步、打球常常碰面。两人混的很熟,交情很不错。“现在看,徐才厚当时就是默默无闻
的人,不是太张扬,他性格上也比较柔和,很内敛,很少看他跟谁瞪眼睛;他从来都老
远跟人家打招呼,老远就笑呵呵走过来。”
徐才厚给人印象就是特别的低调老实。哈军工的很多徐才厚的同学回忆称,徐才厚
在大学期间似乎没有突出的才华,唯一的特长就是有些音乐禀赋。五线谱看一遍,马上
能清唱出来,徐才厚因此是学员8队的乐队指挥,例行开会、学员队拉歌比赛时,徐才
厚永远站在拉歌指挥的位置上。
徐的拉歌指挥手势很特别,动作一板一眼,夸张式的僵硬,却颇有节奏感。徐在上
面指挥,有的学员在下面发笑。私下里,滕问这位老乡怎么学到这种指挥方式的,徐回
答说是自己琢磨的。除此之外,徐才厚在哈军工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成绩属中上,也
没有门门是五分。滕叙兖好像记得他当过一届副班长,还任过班里文娱委员,负责唱歌
、排练小节目之类。
“四清”运动(又叫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4年,毛泽东说中国农村的基层干部起
码三分之二变质了。“四清”就是清政治、清财务、清仓库、清组织)开始后,徐才厚
他们这届(63届)的学员就分别下到哈尔滨的农村搞运动,学校趁机选择在运动中表现好
、群众基础不错的学员,发展“火线入党”。
“四清”结束后,滕叙兖在期间入党,有一次在学校碰到,徐才厚还向他取经,“
你怎么入的党呢?我入不上挺难过的”。滕问他怎么回事?徐回答说,人家看不上我。
徐挺难过的,讲了半天。
大学读了三年后,文革就来了,当时哈军工分了两大派,一个叫“造反团”,一个
叫“八八团”,“造反团”里面都是干部子弟,势力大,手眼通天,滕和徐都跟着“造
反团”走,以后内部又分裂成两派,一个叫山上派,一个叫山下派。徐才厚他们后来又
在山上派跟着混。
造反最炽热期,升级为武斗,坦克都出动了。“徐才厚从不参与,有一次两派打起
来了,他远远地看了一眼就走了。武斗时,很多学员都躲回家里去了,徐才厚可能也回
去了。我听他们班同学讲,他们到徐家去看过他。他就在家里看书。”徐才厚的另一位
同学告诉《凤凰周刊》记者。
命运多次转折:险些转业,因名校学历占尽便宜
徐才厚哈军工毕业后,在等待分配期,上头的一纸政策改变了过去的做法。北京要
求对哈军工67、68届的毕业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两届学生就暂时
不分配具体单位,统统下放到部队农场和其他一些地方农场“接受再教育”,此时的哈
军工亦因领导讲的一句话,“哈军工从部队里退出去,以后就不再是军校,变成地方大
学了。”
哈军工的新名字叫哈尔滨工程大学,徐才厚这一届的学生就没有军籍了,领章、帽
徽都摘下了。脱下军装的徐才厚和滕叙兖被分配到39军鹤立农场,不是同一连队,但相
隔只一里多路。徐才厚的班长当时是个少将的儿子,前几年退休后的他两次到北京看徐
才厚,徐还挺友好地说,“你是我班长啊!”徐才厚的这位班长对徐的印象挺好。
在接受“再教育”阶段,徐才厚的哈军工同学也普遍反映,徐表现很好:吃苦在前
,开荒、种田、救火什么活都干,每年春天农场的山里都会着大火,火势吓人。徐才厚
有两次救火,满脸被熏得乌黑。前述徐才厚的班长救火烧伤立功了。滕叙兖关心老乡徐
才厚的安全,他向班长打听,才厚怎么样?班长说,才厚挺好的,“我烧伤了还是他把
我拉起来的。”
但事后,没听说过徐才厚立功受奖。在鹤立农场有三四百哈军工的毕业生,同学间
现在想起来,没听说过徐才厚那时有什么突出的事。徐才厚过去似乎一直普通平凡,不
温不火,从来不是拔尖的。
在鹤立农场锻炼3年后,机遇的大门向徐才厚打开,军方重新考虑从哈军工挑选知
识分子充实干部队伍。对这所昔日的军事名校,邓小平、杨尚昆等领导人都记得。沈阳
军区来人到鹤立农场,从三四百的哈工大毕业生中挑走了20来人,徐才厚就是其中一个。
能重新穿上军装,哈军工的同学们都很羡慕。而徐才厚为何能如愿?同学们的一致
意见是,徐平素表现好,又是工人家庭出身,沈阳军区自然会看重根红苗正的子弟。离
开鹤立农场去部队当兵前夕,徐才厚来跟滕叙兖告别。滕说,我可能以后被分到研究所
去。徐说,研究所好啊,研究所越老越香嘛,干一辈子最后成个专家。滕由衷地说,我
羡慕你呀,我愿意当兵去。
徐入伍后,先经过短暂的当兵锻炼,而后分在吉林省汪清县守备三师炮团,任连副
指导员。在基层部队干了两三年后,徐才厚这才入的党。在部队工作的徐才厚最初跟哈
军工的同学联系不多。同学圈里曾有谁提到徐才厚,有人告诉说,徐才厚已经结婚,其
妻姓赵,生了一个女儿。徐才厚在吉林省军区干部处工作,他还是像以前那样编编节目
、写写材料。
1982年前后,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工作的滕叙兖听说徐才厚要转业回家了,想分到
大连却不好安排。徐才厚此时已是吉林省军区的副团职军官,自觉职务到顶,升迁无望
。就在徐才厚准备卷铺盖转业回家的当口,上级来了一纸命令说不要走了,到北京去学
习。
徐才厚此次军队仕途重获新生,据信,并不是因为上头有人,而是此时军队倡导干
部队伍知识化、年轻化。徐才厚在基层显然算不上是优秀人才,与读书时一样,仍是普
通、平凡甚至显得平庸,以至几乎转业回家。奈何其哈军工的军队名校学历再次让他占
了便宜,时来运转。
在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现在的国防大学)培训两年后,徐才厚正式开始了平步青云
,从吉林省军区、沈阳军区到16集团军、总政治部、济南军区,一路职务变迁,令人眼
花缭乱,直至中央军委副主席高位。这一段的快速升迁,是否有其他原因?或是有贵人
相助?尽管有各种传闻,不同版本,尚无可靠可信之信息披露。
徐氏宗族希望后人出官的愿望,终于在徐高贤这一代得以实现。然而,在同学眼中
,勤勉好学、老实真诚的徐才厚,如今已走到“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并涉嫌受贿犯罪”境
地。在一路升迁的路上,是什么改变了他?或将随着案件审理,信息逐步公布,才会慢
慢披露出来。
徐才厚的落马,在哈军工的同学中引起不小的反响。滕叙兖获知徐才厚被开除党籍
后,专门撰文《徐才厚同学,你怎么混成如此下场?》发布在互联网上。文中,滕叙兖
作为徐才厚的老同学,深感“意外、痛心和惋惜”,甚至夜不能寐。据滕叙兖介绍,此
文发布后,哈军工老同学纷纷来电,谈看法,提意见。滕叙兖为此还专门将文章重新修
订后再次发布。
滕叙兖在心中向已身陷囹圄的徐才厚大声疾呼:“才厚老同学,你怎么混成如此下
场呀?你怎么如此糊涂昏聩呀?你要那么多的钱和房子干什么!”
滕叙兖感叹,徐才厚“蠢到连老婆女儿也管不住”,晚节不保、身败名裂是咎由自
取,怪不得别人。但同时追问,多年来,“他的上级领导干什么去了?军队高层纪检机
关干部干什么去了?那些车载斗量的反腐规章制度、红头文件、宣传口号都是废纸吗?”
不过徐才厚的内心着实恐非老同学所能猜度。滕叙兖文章引用一位朋友的说法称,
徐才厚调北京前曾对身边同事说:“我这次进京,恐怕走上一条不归路。”大家以为他
是在开玩笑,他认真地说:“高处不胜寒啊!”滕叙兖感叹,“如果这位朋友说的是实
话,徐才厚真是。”
彼时的徐才厚,是否已经有了走歪门邪道的苗头,或是对贪腐行径之罪责心知肚明
,尚存矛盾心理,已难考证。但最终结果,徐才厚在贪腐路上并未回头,直至“不归路
”。
流产的将军传记
徐才厚少小离家,离开长兴岛已有半个多世纪,当年人丁兴盛的徐家庄已凋敝零落
,成为一个废弃的村落。2005年,长兴岛镇升格为长兴岛临港经济开发区,大批村屯搬
迁,由石屋土房迁到宽敞明亮的楼房。
地藏庵村跟周边的三咀、龙口等几个村合并入新港社区,地藏庵徐家庄的行政名号
自此不复存在。徐家庄徐姓村民大部分都搬迁到长兴岛人叫“楼区”的新建住宅区居住
。徐家庄人搬迁走后,当地政府怕村民重新回村屯,很多家的房顶都被拆去,但只徐才
厚祖居及临近几户仍保持原样。
今日徐家庄荒草蔓延,土墙断壁,已不复有往日的生机。现在只剩四个村民,分别
是徐才厚的二嫂和她儿子徐超锁,以及受徐才厚叔叔徐日贤委托看护祖居的张洪林两父
子。徐日贤平素住在瓦房店,年岁已高,但时常回徐家庄看看。徐日贤与徐才厚的父亲
是同父异母兄弟,据徐日贤讲,徐才厚身居高位后,很少能像以前那样方便找到他。
徐日贤的印象中,侄子徐才厚为人向来谨慎。徐日贤育有二子二女,但对这些生活
在瓦房店的堂兄姐妹,少有受到徐才厚的照顾。徐才厚母亲在50多岁时去世,徐父又续
弦,后者给徐才厚带来了三个妹妹,分别改徐姓,徐才厚与这些亲属往来不多。
在徐家亲属中与徐才厚关系相对较为密切的是徐桂芝,这个与徐才厚几乎同岁的近
属住在长兴岛的楼区,徐才厚的姑父王传秀(音)过去还是当地民政干部。徐才厚有两个
外甥,都在部队当军官,一个在北京徐才厚的身边,还有一个在大连海军基地。
徐才厚在今年3月中旬落马后,徐桂芝在长兴岛楼区的家也已关门三月,徐才厚的
远房亲戚徐大海说,徐家人都到北京去了。
徐才厚尽管与亲属保持谨慎的距离,但对昔日的乡人、同学却仍热情有加。徐才厚
的小学同学张洪林在1997年到山东拉面粉,从唐山途经济南,等卸车时候,正好有时间
空档。张洪林知道徐才厚这时已是济南军区政委,便打车到军区大院门口,不多时徐才
厚的秘书出来把他迎了进去。徐才厚与这位老乡兼同学热情地唠了一会嗑,前后也就十
多分钟,便称要去山东潍坊检查军备工作。临走叮嘱张洪林再来济南时找他叙旧。
徐才厚身居军队高位后,2003年,哈军工的校友会庆祝学校五十周年。徐才厚也应
邀穿着便装前来,当时他坐在主席台上,徐才厚同班同学就在下面喊,“才厚才厚,你
下来,下来。”徐才厚也应声下来坐在他们班同学堆里,坐在一起的同学这个打他一巴
掌,那个摸他一下,嘻嘻哈哈的。这些老同学觉得,徐才厚跟过去一样,没什么架子。
刚调到北京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助理时,徐很谨慎小心。徐的昔日好友、在香港
经商的同学刘苏民到他家里去,看到大热天吹个小电风扇,就说要送给他一个空调,徐
才厚连连摆手,“我哪敢啊,主任家都没装空调。”徐才厚也从来不让同学到单位去见
他,要见面都到家里。
徐才厚的另一位同学回忆认为,上世纪90年代在北京及之后济南军区任职时,徐才
厚是比较谨慎的,害怕出事,他胆子还比较小。该同学猜测,他犯错误应该是任军委副
主席之后。但这一猜测与诸多军内人士的反映并不吻合:徐才厚及其家人贪腐,以及将
军内干部的提拔、晋升玩弄于股掌等各种不端行径,早已引发不满与反映,对其操守广
泛质疑的时间,远远早于此说。
只是徐对同学、故旧倒是一直没忘。2000年以后,徐才厚当年的同班同学有一次在
北京聚会。同学多,花费不少,大家将徐的军,要其请客。徐一同意,随员马上就办了
。徐当时说,“我腐败了一次。”有一年的同学会上,徐对同学说,班里同学年纪大了
不容易,别的我帮不着忙,你们家里孩子有什么困难,我都管。
徐才厚同班同学曾去一个西部城市游玩,徐才厚得知后,亲自给当地军区领导人打
了电话,说我一批老同学过去玩,你们接待接待。当地军区领导于是热情招待首长的同
学们。升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后的徐才厚也不忘过去培养他的家乡学校,他几次给大连九
三小学、二十一中学以及八中赠礼题词,不忘师恩。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不论滕叙兖还是《凤凰周刊》采访的其他徐才厚的同学,均对
徐才厚的军内政治生涯并不了解,尤其是徐才厚进入北京之后,更加陌生。他们对徐才
厚往事的描述难免不带有同学间美好想象成分。不论是与军内人士对徐才厚长期以来用
人、德行等各种情况反映,还是与官方刚刚公布的徐才厚部分贪腐事实,均有巨大出入。
从2013年9月中旬开始,《徐才厚传记》写作组工作人员,专程赴长兴岛徐氏故里
、大连西岗徐的母校等地,寻访徐的成长往事,这本构思中的将军传记还未完工,故事
主人翁徐才厚已锒铛落马。
6月30日傍晚,《凤凰周刊》记者从徐家庄驱车,向西蜿蜒数百米,找到西南后山
腰上坐落着徐家的祖坟墓葬群。当地居民说,以前通向徐家祖坟是一条只够一人走的小
道,现在的土路是当地政府为他家专修的,可容小车通过,两边挖了水沟。2005年之后
,徐曾回到徐家庄专程拜祭祖坟。
徐才厚的远房亲戚徐大海说,要是徐才厚不落马的话,这条道就要铺成柏油路了,
现在估计不会再列入当地政府计划了。
(应当事人的要求,张洪林为化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