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辽日》事件,什么是好的公共讨论
相关主题
看看美国媒体所吹捧的有哪些中国人吧岐山代表中央发言了?
住别墅开豪车的人凭什么吃低保?这个报道有什么问题?福清人在南非
馒头完美的把一个公共卫生危机演变成了一个巨大政治事件台湾这起惊天弊案,诈出多少和珅!
如何建立“中国之声”的话语权谋略怎么没人讨论无锡高架事件
美国第二次冷战的目标:扼杀中国从共产党政治文化的变迁看重庆事件zz
没人讨论这个新闻么? 阿灵顿灭门事件 (转载)福克斯节目主持人大放厥词,华人再掀怒潮要求处理
没人讨论这个新闻么? 阿灵顿灭门事件 (转载)道士和相声演员一样,都很强调师承啊。
“二人转”应是洗净的“猪大肠”南方系又开始吹捧会道门了《南方人物周刊》:李一非常道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辽日话题: 公共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z**********e
发帖数: 22064
1
http://news.ifeng.com/a/20141121/42535193_0.shtml
《辽日》事件,什么是好的公共讨论
作者:刘远举
真正保卫中国的好时代的,不是阿谀与奉承,放卫星与谣言,或在课堂上营造乌托邦,
而是深刻、乃至尖刻的批评。
最近,《辽宁日报》头版公告,并在4版整版刊发了一封面向全国高校老师的公开信。
在这封题为《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的公开信中,《辽宁日报》呼吁,高校老师不
能“呲必中国”,抹黑现实。
《辽宁日报》开启了一场关于老师应该怎么讲述中国现实的公共讨论,引起了不小的反
响。但遗憾的是,抛开公开信的具体观点不谈,仅从公共讨论范式的角度来看,也有诸
多缺陷。
首先,公共讨论需要坦诚。所谓坦诚,就是直面问题,把问题“端出来要讲清楚、讲明
白,讲过了要作客观理性的评价,评价之后要回到原点,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切言论都是现实的反映。一部分高校教师的态度,源于社会大现实。毋庸讳言,当下
的中国社会存在很多不公、不正、不义之事,强拆、贪腐、贫富分化困扰着人们。这些
社会现象真实存在,自然会反映到课堂上,特别是以社会现实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科的
课堂上。讨论高校教师的观点,却不把问题的根源“端出来”,不触及更深刻的社会现
实,这是不坦诚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一部分高校教师的观点,某种意义上,是对宣传的逆反。批评无自由
,赞美无意义。批评高校教师的言论,只指出他们的观点在课堂上的独特地位,而故意
忽略这类声音在整个社会现实中的弱势,也是不坦诚的。
其次,公共讨论要诚实。所谓诚实,就是老老实实的摆事实,讲道理,不偷换概念。
大学老师在课堂上谈论的,当然不是酒桌上的段子,也不是信手转发的微博,老师所谈
论的,应该更有专业性、更具理论化、更有逻辑性,但是,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偷换为观
点的对错。
遗憾的是,我们却看到用“特定的尺子来规划、用特定的刻度来丈量”消极、积极、光
明、牢骚这些词,并暗中把这些词与特定的观点绑定——凡是持某些观点的就是光明的
、积极的,凡是持有另类观点的,就是消极的、牢骚的。这种针对学术研究领域粗暴的
“两个凡是”,强指观点不同为水平高低,偷换了概念。这是不诚实的。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在飞速发展,人们的观点也在不断变化。沿着时间回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发展生产力”、
“市场经济”,这些富有理论水平的词句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理论的、逻辑的,还
是牢骚的、情绪的?
第三,公共讨论要正派。所谓正派,就是不能躲在大棒后面讨论,不能一边挥舞着能打
碎饭碗的大棒,一边用笔去和别人讨论。
任何社会现象,任何群体都可以是批评的对象,高校教师当然不是免于批评的理由,媒
体批评也可以呈现不同观点。但是,当白纸黑字的写着“听了课”,“收集了小故事”
的时候,对一个群体的批评就已经微妙而险恶的变为了对很多具体个体的批评,这实际
上是用“武器”的批判替代了“批判的武器”。这个时候,所谓的公共讨论的意义已经
消失殆尽,不但没有正派,反而显出虚弱与不自信。
最后,公共讨论要真实,不夸大、不春秋笔法。
从高中包裹身体的宽松校服,到长达12年的与现实脱节的课本,再加上繁重的学习压力
,中国的青年学生,从来都被全方位的放置在温室中,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
被严重的“童贞化”,甚至这种“童贞化”被扩展到成人世界。所以,所谓的学生忧虑
“无法面对社会”,反映的正是封闭的教育所导致的幼稚与童贞。
但是,时代毕竟变了,信息的流通越来越畅通,发出所谓迷茫的感叹的学生,也仅仅是
一小部分,更多的是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源于无数普通中国人的勤劳努力,是无数中国人在追求幸福,创造
财富的努力中,突破一道道的障碍的过程。在今天,这一切仍未发生改变。熙熙攘攘的
求职大潮、艰难生存的蚁族、勤奋工作的北漂青年,反映的正是普通青年人追求幸福所
支撑起来的真实的、朴素的、未受扭曲的对当下这个时代,以及让中国变得更好的信心。
所以,夸大高校教师的负面作用,实际上并没有诚实的描述青年人默默奋斗中所体现出
来的对这个时代的信心。不管是对于今天的青年学生,还是我们的这个时代,这都是极
度不公平的、不诚实的,是为了弄个大新闻,“让人一时兴奋”。
其实,稍微客观一点看待这类问题,不难发现,真正让青年人不安与惶恐的,不是高校
老师的几句言辞,也不是民间舆论场的负面新闻,而是他们进入社会之后所遭遇的阶层
流动固化、权力寻租、暂住在祖国等等需要改变的社会现实。
所以,解决某些学生的迷茫的办法,不是为他们更好的构造一个鸟语花香、阳光灿烂的
乌托邦,而是让他们直面现实。其实,学校早已不是象牙塔,即使在小学,虚假的精神
乌托邦也会被学区、户籍、贫富所冲击,待到踏入社会,已经充满裂痕的幼稚世界观就
会瞬间被真实世界击得粉碎,导致青年学生产生对被教导的价值观体系的怀疑,进而产
生更大的逆反。
因此,真正能解除青年学生的不安与惶恐的,不是不让他们看到这些现实,而是逐步地
消除这些现实。从这个角度看,高校教师乃至知识分子的批评,恰好是在展现、批评这
些现实,进而消除这些现实。所以,真正保卫中国的好时代的,不是阿谀与奉承,放卫
星与谣言,或在课堂上营造乌托邦,而是深刻、乃至尖刻的批评现实。
青年学生是中国的继承者与建设者,告诉他们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让他们明白中国所
需要的不断改革,只会让中国变得更好,而不是更坏。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南方系又开始吹捧会道门了《南方人物周刊》:李一非常道美国第二次冷战的目标:扼杀中国
------新水浒传不错啊, 潘金莲好漂亮没人讨论这个新闻么? 阿灵顿灭门事件 (转载)
朱令十七载 让爱点亮希望——记全国助残日中国残疾人服务网慰问朱令活动没人讨论这个新闻么? 阿灵顿灭门事件 (转载)
互联网拿过炸药和平奖没有?“二人转”应是洗净的“猪大肠”
看看美国媒体所吹捧的有哪些中国人吧岐山代表中央发言了?
住别墅开豪车的人凭什么吃低保?这个报道有什么问题?福清人在南非
馒头完美的把一个公共卫生危机演变成了一个巨大政治事件台湾这起惊天弊案,诈出多少和珅!
如何建立“中国之声”的话语权谋略怎么没人讨论无锡高架事件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辽日话题: 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