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李白是白种人
相关主题
中国古诗词最牛逼的是谁?
一个穿越的问题
说起李白来
李白杜甫竟然这么早就预言了,真可谓神人也 (转载)
李白杜甫可否类比盖茨乔布斯?
艺术家的产生条件
如果说杜甫是唐朝第一纨绔恶少
很多有文化古人都三字名,兩字名顯文盲
李白是外国人,那杜甫呢
李白杜甫和莎士比亚比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李白话题: 杜甫话题: 凤凰台话题: 庐山话题: 太白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l******r
发帖数: 18699
1
所以起名为白,字太白,突出自己是白种人。李白父是汉人,母突厥人,乃是中国历史
上黄男娶白女的优秀代表。
p*******e
发帖数: 286
2
yes, it's a well-known fact.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起名为白,字太白,突出自己是白种人。李白父是汉人,母突厥人,乃是中国历史
: 上黄男娶白女的优秀代表。

B*****t
发帖数: 820
3
而且特别喜欢胡姬,不喜欢国妞
n**d
发帖数: 9764
4
没有时代感。那时这种人叫杂种。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起名为白,字太白,突出自己是白种人。李白父是汉人,母突厥人,乃是中国历史
: 上黄男娶白女的优秀代表。

f****e
发帖数: 24964
5
和汉人娶维族女一个级别,那时候的突厥说不定比现在维族黄种人的血统更多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起名为白,字太白,突出自己是白种人。李白父是汉人,母突厥人,乃是中国历史
: 上黄男娶白女的优秀代表。

D**3
发帖数: 435
6
宇文黑獭一定是黑人,鲜卑族一定是黑人。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起名为白,字太白,突出自己是白种人。李白父是汉人,母突厥人,乃是中国历史
: 上黄男娶白女的优秀代表。

m***n
发帖数: 12188
7
那时突厥人是纯北亚黄种。有突厥血统的话那就很可能是小眼睛,大饼脸了,搞不好是
习总或者毛少将那个样子。怎么可能是白种?
李白确实是混血儿, 李白母亲是昭武九姓胡,和现在的塔吉克人有关联,是波斯人,
种族是伊朗-雅利安人(Iranian-Aryan)。
b***y
发帖数: 14281
8
唐朝的突厥人和白人有屁关系。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1.0.2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起名为白,字太白,突出自己是白种人。李白父是汉人,母突厥人,乃是中国历史
: 上黄男娶白女的优秀代表。

r********3
发帖数: 694
9
白起和白居易也都是白人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起名为白,字太白,突出自己是白种人。李白父是汉人,母突厥人,乃是中国历史
: 上黄男娶白女的优秀代表。

q***3
发帖数: 5088
10
白人买房子比较容易

【在 r********3 的大作中提到】
: 白起和白居易也都是白人
相关主题
李白杜甫竟然这么早就预言了,真可谓神人也 (转载)
李白杜甫可否类比盖茨乔布斯?
艺术家的产生条件
如果说杜甫是唐朝第一纨绔恶少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d*******3
发帖数: 8598
11
李白,牛顿,亚历山大帝,唐太宗,汉尼拔
我是极为崇拜,发自内心的倾倒
q******s
发帖数: 7469
12
那李白的jj一定很大。长安的鸡好lucky.
d*******3
发帖数: 8598
13
《情圣杜甫》,1922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做了一场以此为题的演讲。他认为,杜甫
是中国文人中第一抒情圣手。咦,杜甫不是那位苦大仇深、忧国忧民的抑郁症大叔么?
哎,所以说很烦你们这些文盲。细读杜甫诗,就会发现,杜甫这家伙就是个李白控。自
从和李白鬼混了一年多,发生了“酒后同睡一张床、盖同一个被子,白天手拉着手,四
处招摇”(“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纯洁男男关系,之后二十多年,他的人生
就像一部难民生活宣传片。持续的愁云惨雾中,他是靠着对诗仙哥哥的思念撑下来的。
爱那么短,遗忘那么长。
他写给李白的情书,可考证的就有15首,题目够露骨:《冬日怀李白》、《春日忆李白
》、《梦李白》、《天末怀李白》……当李白入狱、被流放,所有人都对他喊打喊杀,
杜甫站出来,为李白辩驳。
为了你,我愿意背叛全世界。
李白于杜甫,就如东野圭吾的《白夜行》里雪穗之于亮司,在冗长的黑暗中,你是我唯
一的光。
1杜甫与李白相遇在初夏的洛阳。
李白44岁,杜甫33岁。11岁是个很微妙的年龄差,貌似感情难得善终,比如王菲与谢霆
锋、麦当娜与盖里奇、巩俐与黄和祥、张惠妹与何守正。
此前,李白贵为国民偶像,在文坛、朝廷、黑社会、道教界、隐士圈都是大红人,宛如
会写诗的韦小宝。而杜甫,出身于主旋律公务员世家,小时候是五道杠,看《新闻联播
》都会佩戴红领巾,觉得是国家大事。24岁时考科举,落榜,索性来了个全国自助游—
—当时很流行这种gap year,青年人先不找工作,四处晃荡,顺便结交权贵,混个脸熟
,以便将来顺利步入仕途。杜甫很聪明,他抓紧时间过了一段裘马轻狂的放纵生活,因
为不久后他就要连续倒霉。
那时李白刚刚遭遇重大的仕途挫折。拿着唐玄宗给的遣散费(《新唐书》本传称“赐金
放还”,也有人调侃说这是唐玄宗不堪杨贵妃的强烈妒意和胡搅蛮缠,被迫给李白一大
笔分手费),离开朝廷,携带着被摔碎的治国梦,内心极度失落。
治疗失意者的最好方案,就是给他一个忠犬牌爱人。
杜甫在父亲杜闲的官邸,见到了传说中的谪仙人李白,一见倾心。
学者闻一多盛情讴歌李白和杜甫的相遇,“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
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的。我们再逼紧我们的想象,譬如说,青天
里太阳和月亮碰了头,那么,尘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遥拜,
说是皇天的祥瑞。”
闻一多好流氓哦,太阳和月亮碰了头,那不就是日全食么?众所周知,日全食就是太阳
和月亮乱搞啊!不过相比牛郎织女每年可以在鹊桥上做一次,太阳和月亮这对痴人更可
怜,上个床得等三百多年。人家好不容易合体,地球人还不懂事,动用天文望远镜、人
造卫星等多种偷窥工具,悍然围观。
悄悄说,其实,闻一多的身体里,住着一个腐女。曾经,作为权威的楚辞专家,他亲自
论证,屈原是gay。把保守派统统吓哭。
李白花了三秒钟,给杜甫这个冒着星星眼的崇拜者打分:长得正派,扣3分;诗写得还
行,加5分;酒量不错,加100分!于是,这段送货上门的感情,他就很随和地笑纳了。
反正李白也不是第一次泡粉丝了,几位铁杆粉丝,汪伦、岑勋、魏颢都跟他传过男男绯
闻,
杜甫斗胆向李白要了手机号码,二人相约,秋天去开封、商丘一带游玩。唯一不和谐的
是,杜甫的好友高适本来在老家搞现实版开心农场,种种田、钓钓鱼,一听说杜甫要跟
李白同游,非要加入(是不是高适暗恋杜甫,不放心他们二人独处呢?哎,文艺圈实在
太复杂了)。于是,三个人cosplay《笑傲江湖》,过起了游山玩水、骑马狩猎、狎妓
饮酒、打打杀杀的快意人生。
镜头中,只要有了白衣飘飘仙气过剩的李白,就完全是偶像剧画质。杜甫晚年回忆了这
段经历,饱含深情:
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白刃仇不义,黄金倾有无。杀
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遣怀》
杜甫嗔怪到,李白和高适两个都喝高了,留我一个人拍照片,发微博,好讨厌。
他们骑着马、唱着歌,登吹台、琴台,共渡黄河,游王屋山。至今,开封禹王台公园内
,还有为纪念李白、杜甫、高适三位大诗人登台吟诗作画而建的“三贤祠”,弱弱地问
,三贤的意思是,他们玩3P的时候,互相谦让,显得特别贤惠么?
第二年春夏,3P地点改为儒家圣地——齐鲁,先去济南旅游,文学家、书法家李邕很上
道,负责接待,带他们游遍大明湖、千佛山、鹊山湖、临清河……实在忍不住了,问一
下,为什么古今中外每一段奸情都跟大明湖有关?这湖三观不正啊。
此次分别,杜甫对李白,已是情根深种,以至于刚到秋天,已相思难耐,赶去兖州,找
诗仙哥哥玩。这一次,两人只相处了十几天——多么高质量的十几天啊。杜甫按捺不住
激动,把此次甜蜜约会写进诗句,让这段奸情,永垂不朽。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
幽期处,还寻北郭生。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向来吟橘
颂,谁与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醉眠,翻译成白话文,不就是酒后乱性嘛。你们睡同一张床,我们假装没看见,学习专
家好榜样,自欺欺人。你们还盖同一张被子,我们,我们……好吧,既然圆了房,去度
个蜜月,也是应该的。不顾世俗眼光,手牵手招摇过市,就差没参加同性恋游行。
其实,你们以寻访范隐士为名,行幽会之实吧。诗的最后,杜甫大胆表白,为了你,我
可以放弃功名,与我的深情相比,悠悠沧海算个屁——杜同学啊,吃醋不要这么赤裸裸
哦。也是,谁叫李白那个没良心的,说什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
桃花潭水,我悠悠沧海,诗仙哥哥啊,你几何学得有多不好,看不出谁对你更痴情吗?
李白如何回应呢?他写了一首《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饭颗山就是兖州的甑山,李白不直接谈感情,而是借写作这件事来表态。 哎呀,子美
弟弟啊,别那么较真嘛,写诗而已,又不是什么人生大事。看看你,成天皱着眉头秀沉
重,把自己搞得瘦啦吧唧的,太骨感了——我抱着都没感觉了。
对于情场浪子来说,最讨厌的,就是杜甫这种玩不起的。李白喜欢上一秒你侬我侬,下
一秒相忘于江湖,所以忍不住调戏杜甫,放松点,玩玩而已,难道还真让我负责,去荷
兰领证结婚?
有史家称《戏赠杜甫》是好事者写的,冒充李白,而郭沫若、郁贤皓等很多专家都指出
,这首诗绝对不是伪作。本来嘛,还有谁能如此精准地写出李白那种玩世不恭的调调,
又有哪首诗,能在两句话之内,传神地表达李杜之关系呢?
两个人之间,爱得深的那个,就是弱者。
2
兖州石门一别,杜甫回到洛阳,又去了长安;李白不久也离开山东,去了江东。历代绝
大多数史家都认同,这是二人的最后一别。
对于李白,杜甫已成过往。对于杜甫,李白却是整个世界。杜甫以一字一句,诠释对李
白的深情讴歌和刻骨想念。他做《饮中八仙歌》,假装夸了八个人,可倾心描绘的,却
是李白的醉态: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看我家李白多拽,皇帝邀请他,他都不甩。他写《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不少专家说,这首诗是杜甫对李白的规劝之作,谬矣。又有人说,这是杜甫为李白画的
一生肖像,亦谬矣。诗的主语明明是“我们”,“相顾”啊,没看见么,杜甫是在追忆
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那样的率性嚣张,那样的痛饮狂歌,都回不去了。
这不是李白的单人照,而是情侣合影。
如果你在乎一个人,看到一草一木,都会拐着弯,想到他。春天,他想念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
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春日忆李白》
前四句,以南北朝文学两大泰斗庾信和鲍照两人最精华之处,来夸李白。李白啊,就是
天下第一,卓尔不群。所谓文人相轻, 而一个文人,可以对另一个文人给予至高无上
的肯定和歌颂——如此违背常理,如果没拿钱,那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睡过了。
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喜欢一个人,就会主观的放大他与旁人的差距。
杜甫不过是真情流露,他忠于自己的感情,忠于自己的判断。
如果说,爱情是一种病,忍不住夸自己的心上人,只是症状之一。渭北春天树,江东日
暮云,他借景写情。李白依然是那个白衣翩跹美男子,站在杜甫的回忆里,永不老去。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一个“重”字,道尽杜甫的不舍和期盼。什么时候,我们才
能饮酒论文,鸳梦重温?
最后两句,简直有些惆怅。
如此渴求与李白重逢,又为何不干脆主动去找他?
杜甫并非没有想过。他写《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铺垫了半天,不过是
为了讲最后两句话,“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孔巢父啊,你见到李白,
一定帮我问一下,他过得怎么样?
其实,他更想问的是,对方愿意见我吗?
李白也给杜甫回过一次信,“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杜甫在战乱中逃难时,或许
都把这封信随身携带着,可是,关于李白的绯闻能少点吗?“李白作《梁园吟》,钓到
前宰相孙女”“三陪女微博晒与李白艳照”“谪仙人亲赴会稽,凭吊老相好贺知章”“
滞留石门山,李白与元丹丘秘密同居?”……每个新闻标题,都像锋利的刺,准确扎进
心脏。
杜甫又有什么资格,冲到宗氏面前,宣布:“宗女士你好,我是你老公的男朋友。”
单恋一个人,就只配幽幽地抱怨:他除了不属于我之外,什么都很好。
冬天,他也想念李白(唉,杜甫啊,你娃就直说吧,一年四季思念马不停蹄):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未因
乘兴去,空有鹿门期。《冬日有怀李白》
前两句,再鲜明不过,身处寂寞书房,想你,是唯一的主题。
如果说,在这些诗句里,杜甫对李白的爱意,还是有些克制的、隐忍的,那么,到了李
白的危难时刻,他彻底失去了对情感的自控力。
公元756年,李白参与永王起兵与肃宗争夺皇位的军事行动,被朝廷审判。谋反是顶级
罪名,大部分人唯恐避之不及,而与李白分别十一年的杜甫,写出240字的长诗,为李
白辩驳。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
承殊渥,流传必绝伦。……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五岭
炎蒸地,三危放逐臣。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楚筵辞醴
日,梁狱上书辰。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杜甫俨然是李白营销团队的首席顾问,为李白拍了一部个人形象宣传片,以作危机公关
。前四句成为千古名句,尤其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促成了李白在诗坛超然
的地位。杜甫下这么重磅的定义,就是要告诉世人,李白没有被高估,反而是被低估了
!李白本就是超越时代的存在。
“处士祢衡后,诸生原宪贫。稻梁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杜甫用典故来阐释李白的
处境,说他下庐山从永王,不是有什么政治野心,仅仅是生活所迫。“苏武元还汉,黄
公岂事秦”,就像苏武归汉、夏黄公不事秦始皇一样,李白追随永王,也并非心甘情愿
——请不要冤枉我们家李白,他是无辜的!
这就是传说中的患难见奸情。
3
事实上,李白被控鼓吹、协从反叛之罪并不算冤枉,虽然事败后他自辩“空名适自误,
迫胁上楼船”,假装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却忘了自己曾吹嘘“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
笑静胡沙”,还豪气地写了十一首《永王东巡歌》。
但杜甫的可贵就在于,你爱一个人,就会自带傻逼气质,无条件地相信对方。对他的缺
陷,视而不见。
相信,就是爱的核心元素,就像当年《画皮》最激怒我的,不是陈坤意淫与周迅颠鸾倒
凤,而是仅凭小三几句谗言,就让他一朝之间,信了相处多年的发妻不是人,是妖怪。
情感往往凌驾于道德判断之上。不爱一个人,便不再信他(她)了。
杜甫不安地等待有关李白的消息。得知李白被捕入狱,后来被判长期流放夜郎,竟然连
续三夜,频繁地梦见李白。在梦里,二人终于重逢,却经历生离死别的苦痛。他像一个
焦灼的妻,担忧丈夫的安危,陷入一种凄惶的情绪里,不能自拔。
而杜甫的妻,却在半夜,听自己的丈夫,叫着另一个男人的名字,看他披衣下床,记录
有关另一个男人的梦境。
《梦李白二首》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
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
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梦李白二首》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
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
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这样两封字字泣血的情书,任何一位心理医生看了,也只会给出同样的诊断:单恋症末
期。
哪怕以痴情著称的韩剧男二号,在杜甫的诗句面前,也尽显矫揉造作。
杜甫想到李白的遭遇,抑郁难解,写着写着,他生出愤慨,这是什么狗屁世界?偌大的
长安,车水马龙,而我的李白,独自憔悴。这是什么狗屁时代?就不怕成为后世笑柄吗?
小道消息说,李白流放途中已经有些神经质,杜甫写了首《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很久很久没有见到李白了,这世道,非要把他逼到装疯卖傻的地步吗?世人都说他该杀
,只有我,怜惜他的才华!
此时的杜甫,已经不是苦闷,而是悲愤了!
反复读杜甫给李白的15首诗,我以为,最感人处,在于他的“无我”。从头到尾,他写
李白,担忧他、维护他、为他感伤,替他叫屈,却丝毫没有顾及到自己的处境。
其实,杜甫自己才是长期衰神附体。读他的诗、读研究他的专著,总让人感叹,即使上
天为了制造一个被后世知识分子最为推崇的牛逼文人,多拨些倒霉配额给他,刺激他的
痛感、激发他的情怀,也不必下手这么狠吧?
跟李白分别之后的二十几年,杜甫的人生,就像是一部长达百集的灾难苦情剧。在长安
奋斗十年,只等来一个卑微职位,没干多久遭遇安史之乱,幼子被饿死,他被叛军抓去
,一年之后才逃出来。投奔肃宗,补了个“拾遗”的官,没过多久被贬,又碰到饥荒,
在陕西同谷县,差点饿死。逃难到成都,靠高适、裴冕、严武等好友以及十几位地方官
员赞助,一样样要来家具、树种,经营到杜甫草堂,总算过了一点像样的日子,但失去
靠山之后,离开四川,再次陷入饥寒交迫——逃难、挨饿、衣不蔽体、四处要求接济,
夸张点说,想象非洲难民的宣传片,把里面的人物自行PS成黄种人即可。他自己如此颠
沛流离衣食不继,还真诚地为李白操心,不是出自深切的爱情,又怎么能让人信服?
他感伤于“斯人独憔悴”,却浑然忘了自己经过多年磨难,更是形容枯槁、心力交瘁,
从骨感版杜甫,早就变成了腊肉版杜甫。
他心痛于李白的“佯狂”,而忘了自己身患糖尿病、肺病、风湿、风痹,在多种并发症
中备受折磨。
他认为李白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坦白说,李白杜甫仕途都不顺,如同罗宗强在《李杜
论略》中的分析,两个人都缺乏政治智慧,迂阔幼稚、不切实际(《新唐书》说杜甫“
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但至少,李白是当朝最红的大诗人,他所获得的名誉上的成
就感,经济上的赞助,情感上的崇拜,与他的才气相比,也并不构成太大落差。相反是
杜甫,他把诗写成了时评、写成了纪录片,在当时,却并未得到太大重视。这样的他,
却忙着为李白鸣不平。
事实上,杜甫也有偏狭和小气的一面,对他的贵人严武,也经常出言不逊,《旧唐书》
评论他“性褊躁,无器度……”他EQ并不高,并非对任何人都大度宽容,正因如此,他
坚持二十多年,哪怕不能见面,哪怕李白对他满不在乎,也照样献出一片赤诚。这样的
爱,更令人动容。
也许,正因为他处于那样困顿的人生中,才更为怀念与李白曾经快意潇洒的交往。正因
为他是个儒家乖宝宝,悲天悯人,喝高了都不忘搞人文关怀(黄庭坚说他“醉里眉攒万
国愁”),所以才更仰慕李白的超脱旷达、唯我独尊。
所以,哪怕最严肃的学者,提及二人,用词极尽严谨和节制,也难免有耽美倾向。林庚
说,李白是杜甫生平最倾心的诗人,但他疑惑的是,为何李白对杜甫如此冷淡无情?大
批学者跟林庚一样,看不下去杜甫单方面对李白一往情深,拼命地证明,杜甫不是单恋
,郭沫若经过详细考证,说,“李白虽然年长十一岁,他对于杜甫也有同样深厚的感情
”。他们不忍承认,李白的爱情观,就是王尔德式的以滥情为深刻,以花心为崇高。王
尔德就公开宣扬,当爱到了终点,软弱者哭泣,精明者马上去发现一个,聪明者早就预
备了一个。一生只爱一次,不叫忠贞不渝,而叫肤浅、懒惰、愚蠢、失败。
李白就是这么没心没肺,而杜甫爱的,也就是他的没心没肺。有S和M,生态才能平衡。
其实,杜甫也有卖萌的一面。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杜甫好奸诈哦,假装这是写饥荒。
杜甫在微博上发了新写的两句诗,低调地@了李白,还特别解释,我写的是朋友来了,
主人很happy的故事哦,大家不准展开流氓联想!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v*******e
发帖数: 11604
14
他是四川人。
d*******3
发帖数: 8598
15
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如果不知道李白,那简直是缺了一大块
肘子当年很白痴地说,他崇拜杜甫,李白不好,他也不看看,杜甫是李白的大粉丝
他这样等于说,他葱白高斯,牛顿不好,也不想想,高斯是牛顿的粉丝
d*******3
发帖数: 8598
16
集评补
古来文章有奔逸气,耸高格,清人心神,惊人魂魄,我闻当今有李白。……多不拘
常律,振摆超腾,既俊且逸。(〔唐〕任华《杂言寄李白》)
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盖气骨高举,不失颂咏风刺之道。(〔唐
〕吴融《禅月集序》)
白性嗜酒,志不拘检,常林栖十数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至如《蜀道难》等
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
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
间语者,有李太白。(〔唐〕皮日休《刘枣强碑文》)
子之文章,杰立人上。……大巧自然,人力何施。又如长河,浩浩奔放,万里一泻
,末势犹壮。(〔宋〕曾巩《代人祭李白文》)
李白歌诗,度越六代,与汉魏乐府争衡。(〔宋〕黄庭坚《黄山谷诗话》)
建安诗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风调高雅,格力遒壮。其言直致而少对偶,指事情而
绮丽,得风雅骚人之气骨,最为近古者也。一变而为晋宋,再变而为齐梁。唐诸诗人,
高者学陶、谢,下者学徐、庾。惟老杜、李太白、韩退之早年皆学建安,晚乃各自变成
一家耳……李太白亦多建安句法,而罕全篇,多杂以鲍明远体。(〔宋〕范温《潜溪诗
眼》)
余评李白诗,如张乐于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非墨工椠人所可拟议。吾
友黄介读《李杜优劣论》曰:“论文正不当如此。”余以为知言。(〔宋〕陈师道《后
山诗话》)
*《李太白全集》谓出自《黄山谷文集》。
古今诗人有《离骚》体者,惟李白一人,虽老杜亦无似《骚》者。李白如《远别离
》云:“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鸣皋歌》云:“鸡聚族以争食,凤
孤飞而无邻。蜓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如此等语,与《骚》无异。
(〔宋〕曾季《艇斋诗话》)
李太白诗,非无法度,乃从容于法度之中,盖圣于诗者也。《古风》两卷,多效陈
子昂,亦有全用其句处。太白去子昂不远,其尊慕之如此。(〔宋〕朱熹《朱子语类》
卷一百四十《论文》下)
太白以峭讦矫时之状,不得大用,流斥齐鲁。眼明耳聪,恐贻颠踣,故狎弄杯觞,
沉溺曲蘖,耳一淫乐,目混黑白。或酒醒神健,视听锐发,振笔着纸,乃以聪明移于月
露风云,使之涓洁飞动;移于草木禽鱼,使之妍茂褰掷;移于闺情边思,使之壮气激人
,离情溢目;移于幽岩邃谷,使之辽历物外,爽人精魂;移于车马弓矢,悲愤酣歌,使
之驰骋决发,如睨幽并,而失意放怀,尽见穷通焉。(〔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
四引沈光《李白酒楼记》)
太白天才绝出,真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今所传石刻“处世若大梦”
一诗,序称:“大醉中作,贺生为我读之。”此等诗皆信手纵笔而就,他可知已。前代
传子美“桃花细逐杨花落”手稿有改定字,而二公齐名并价,莫可轩轾。稍有异议者,
退之辄有“世间群儿愚,安用故谤伤”之句,然则诗岂必以迟速论哉?(〔明〕李东阳
《麓堂诗话》)
太白诗宗风骚,薄声律,开口成文,挥翰雾散,似天仙之词。而乐府诗连类引义,
尤多讽兴,为近古所未有。迄今称诗者推白与少陵为两大家,曰李杜,莫能轩轾云。(
〔明〕胡震亨《李诗通》)
太白想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涛浪自涌,白云卷舒,从风变灭。此殆天授
,非人力也。(〔清〕沈德潜《说诗语》卷上)
李青莲自是仙灵降生。司马子微一见,即谓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贺知章一见,亦即呼为“谪仙人”。放还山后,陈留采访使李彦允为请于北海高天师
授道箓。其神采必有回异乎常人者。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
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若论其
沉刻则不如杜,雄鸷亦不如韩。然以杜、韩与之比较,一则用力而不免痕迹,一则不用
力而触手生春,此仙与人之别也。(〔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一)
太白诗以《庄》、《骚》为大源,而于嗣宗之渊放,景纯之俊上,明远之驱迈,玄
晖之奇秀,亦各有所取,无遗美焉。(〔清〕刘熙载《诗概》)
太白诗举止极其高贵,不下商山采芝人语。(同上)
海上三山,方以为近,忽又是远。太白诗言在口头,想出天外,殆亦如是。(同上)
李诗凿空而道,归趣难穷,由《风》多于《雅》,兴多于赋也。(同上)
太白时作仙语,意亦超旷,亦时造快语。东坡品境似之。(〔清〕方东树《昭昧詹
言》卷十一)
读太白者,先详其训诂,次晓其典故,次寻其命意脉络及归宿处,而其妙全在文法
高妙。太白当希其发想超旷,落笔天纵,章法承接,变化无端,不可以寻常胸臆摸测;
如列子御风而行,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威风九苞,祥麟独角,日五彩,月重华,瑶
台阙,有非寻常地上凡民所能梦想及者。至其词貌,则万不容袭,蹈袭则凡儿矣。大约
太白诗与庄子文同妙,意接词不接,发想无端,如天上白云,卷舒灭现,无有定形。(
同上,卷十二)
关山月
汇评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天山亦若云海,皆虚
境。若以某处山名实之,谓与玉门关不远,即曲为解,亦相去万里矣。“由来征战地,
不见有人还”:  极惨极旷。“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似近体,入古不碍,
真仙才也。(〔宋〕严羽评《李太白诗集》卷三)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偶然玉门关一语,以白登青海,跋涉甚长。(
〔宋〕刘辰翁语《唐诗品汇》卷四引)
无承接照应,自耐人思想,真乐府之神。(〔清〕丁谷云《李杜诗纬》《李集》卷
一)
此悯征戍者之苦情,而叹其不得归也。言月出于天山,而苍苍茫茫于云海之间;长
风几万里,而吹月以度玉门之关。盖天山与玉门关不甚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
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试以战地言之,汉下白登,而与冒顿为难,得窥青海,而有
吐蕃之变,从来征战之地,士皆丧于沙尘,而不见有人还也。今我戍卒望边邑之杳杳,
致劳心之忉忉,而颜因归思以憔悴矣。因念室家在高楼之中,而当此良夜迢迢征夫未还
,念心唯应叹息未应闲也。彼此相思,两情脉脉,何日得平胡虏而罢远征乎。(〔清〕
佚名《李诗直解》卷一)
徐孝穆《关山月》二首,其一曰:“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
应未眠。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李太白五言佳境俱从
此出。不止似阴铿也。(〔清〕宋长白《柳亭诗话》卷十三)
朗如行玉山,可作白自道语。格高气浑,双关作收,弥有逸致。(〔清〕爱新觉罗
弘历《唐宋诗醇》卷三)
伯言云:  是何等襟情,是何等气象。(〔清〕陈广溥《霞绮集·诗评》)
赏析
《关山月》为乐府诗题,属横吹曲辞。《乐府古题要解》说:“《关山月》,伤离
别也。”从《乐府诗集》中可以看出,古人多以此题写征戍离别之情。此诗即写这一传
统主题。全诗十二句,可分三层。首四句写边色,为第一层,以雄浑之笔写出边关的辽
阔苍凉。“明月出天山”两句是说一轮明月从祁连山的峰峦之间升起,高挂在穷塞大漠
的夜空,隐现在茫茫的云海里,使月光笼罩下的天山和云海,倍增凄怆。下面的“长风
几万里”两句则是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边关的空旷、荒凉。是说长风吹彻万里朔漠,一
直吹过那“春风不度”的玉门关。四句中以天山、玉关点明边塞,以清冷的月光、苍茫
的云海、雄劲的朔风描写边塞风光,气象雄浑,情调苍凉。这是李白运用自己丰富想象
力,对于《关山月》这一乐府古题的发挥。诗的第二层由写边塞景象转到写征战。汉朝
建立不久,汉高祖刘邦亲自率兵抵御匈奴的南侵,在白登山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达七日
之久。“汉下白登道”即是指这段历史,是说当初汉朝曾出兵白登山。青海一带是唐朝
与吐蕃作战的战场。“胡窥青海湾”的胡是包括了吐蕃在内的。这句是说现在的吐蕃兵
要伺机向青海湾进犯了。以上两句以古今战场写起,点明自古以来那里的战火从未停熄
。接着“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两句,是由戍边将士之口发出的感叹。反对统治阶
级的穷兵黩武,悲叹“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这是当时一个习见的主题,
李白这里是寓愤慨于哀怨中。诗的最后一层,又由辽阔悲凉的古战场转到写边愁——戍
客思归之苦。既然古来这征战之地生还者甚少,故远戍边塞的将士们望着萧条苍茫的边
庭绝域,不能不“思归多苦颜”。这里以“多苦颜”即“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外貌来刻
画他们日夜望归的痛苦心情。结尾两句又由戍客的思归想象到思妇怀念征人的叹息,是
说这照着边关的明月会将戍客的思念带给家乡的亲人;戍边将士这样的日日苦颜思归,
高楼中思妇们的叹息又怎能停止呢!将戍客的苦颜与思妇的叹息互相对照,更托出远戍
边关将士思归之苦。
此诗如同一幅由关山明月、沙场哀怨、戍客思归三部分组成的边塞图长卷。前一部
分写边色用月光敷上了一层凄凉的情调。中间以深沉的笔调写出“由来征战地,不见有
人还”的哀怨。最后以戍客的“思归多苦颜”和思妇的“叹息未应闲”相映作结。全诗
以怨情贯穿,色调统一,浑然一体。自宋代以来,人们往往截取关山明月四句将它作为
一首独立的五言绝句来欣赏。吕祖谦极为赞赏其气象的雄浑,称其“气盖一世”(《苕
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引)。又因这种雄浑气象是以清逸之笔出之,风格自然明快,故
明人胡应麟将此四句与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一诗相比之后,赞叹地说:“‘明月出天
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浑雄之中,多少闲雅!”这种割裂全诗
的作法固然不足取,但是我们却可以由此见到前人对于这首《关山月》的评价。
(刘崇德文,见《李白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88)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本事
庐山在城北十五里。周武王时,有匡俗兄弟七人,皆有道术,结庐于此山中,仙去
庐在,故曰庐山。太史公亦尝登庐山。白乐天《草堂记》:“匡庐奇秀甲天下。”○李
白《庐山谣》:“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
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帐,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
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叠嶂凌苍苍。翠影红霞隐朝日,鸟飞
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
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王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庐敖游太清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十七南康军·山川)
庐山在德化县。详见南康。庐山有十大禅刹,而山南居其六,钟梵相闻于青岚白云
中。白乐天《草堂记》云:“匡庐奇秀甲天下。”山上有汉阳峰、莲花峰、狮子峰,在
五老峰之东。又有三石梁,长数尺,广不盈尺,杳然无底。《庐山记》云:“锦绣谷奇
花异卉,三四月间红紫匝地,宛如锦绣。”李太白诗云:“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
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同上卷二十二江州·山川)
庐山在府西北二十里,古名南障。世传周武王时,匡俗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此,故
名。其山叠嶂九层,崇岩万仞,周五百余里,实南方巨镇也。道书为第八洞天。山有凌
霄、狮子诸峰,云覆之,其状尤显。唐李白《庐山谣》: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
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
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隐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明〕李贤等《大明一统志》卷五
十二南康府)
庐山在府城南二十五里,古南嶂山也。周武王时,有匡俗兄弟七人,皆有道术,结
庐于此,故名。山之南为南康,山之阴为九江,其东南有五老峰。唐李白诗:“庐山东
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同上卷五十二九
江府)
【庐山】何年李谪仙,读书石林下。云巢双青松,秋色正潇洒。时登五老峰,独酌
壶中春。举杯问渊明,谁是羲皇人?鸾凤望赤霄,蛟龙卧空谷。苍崖漱飞泉,唾成珠玉
。颠倒云锦袍,酣歌漫挥毫。文光一万丈,更比庐山高。一落五湖上,秋风怨华发。千
古不归来,长庚夜如月。(〔明〕蓝智《蓝涧诗集》卷四)
汇评补
辞有纯驳,强弱不一,为可疑也,故阙之。(〔明〕朱谏《李诗辨疑》卷上)
赋也。按此诗词语清丽,出于天成,怨而不怒,得风人之体,犹有忧国恋君之意。
后以禄山反,转侧匡庐间,遂遭永王之祸,非遇子仪,已为伏之鬼矣。白之志亦可哀也
夫!(〔明〕朱谏《李诗选注》卷十二)
《唐书·文艺传》:  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
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
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此因登台览古而起逐臣之思也。言凤台本凤凰
所游,金陵乃吴晋之故国,非古之佳丽地耶。今空台之下,长江自流,文物衣冠,总成
黄土,而三山之逼天,二水之环洲,徒令人怅望而已。然我非止吊古而兴怀,特以浮云
蔽日,不见长安为可悲耳。以比谗邪蔽君而贤路塞,是以使逐臣怀望而生愁也。方感《
黍离》而忽思魏阙,盖亦有深意云。(〔明〕唐汝询《唐诗解》卷四十)
此咏庐山之胜而相约游仙也。言我本狂士,好游名山,今庐阜峭峻,多奇峰峦,非
一凭凌星河,掩映云日登之,则天地之大,江流之分,靡不在目;非登高之壮观乎。故
我好为此谣,而兴不浅,然昔人所游已成陈迹矣,其惟长生以度世耳。今我真丹已就,
亲见玉京之仙,先与汗漫有期,而约卢敖以俱往,彼侍御果能从我乎。称卢敖者,因其
姓也。(〔明〕唐汝询《唐诗解》卷十三)
崔颢题黄鹤楼,太白过之不更作,时人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
讥。及登凤凰台作诗,可谓十倍曹丕矣。盖颢结句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
人愁。”而太白结句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爱君忧国之意,远过
乡关之念,善占地步矣。然太白别有“搥碎黄鹤楼”之句,其于颢未尝不耿耿也。(〔
明〕瞿佑《归田诗话》卷上)
赏析
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后,于上元元年(760)从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浔阳(今江西九
江)游庐山时作了这首诗。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肃宗时任殿中侍
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起句即用典,开宗明义表达胸襟: 我本来就象楚
狂接舆,高唱凤歌嘲笑孔丘。孔子曾去楚国,游说楚王。接舆在他车旁唱道:“凤兮凤
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
微子》)嘲笑孔子迷于做官。李白以楚狂自比,表示了对政治前途的失望,暗示出要象
楚狂那样游诸名山去过隐居生活。“凤歌”一典,用语精警,内容深刻,饱含身世之感
。接着诗人写他离开武昌到庐山: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
生好入名山游”。诗人以充满神话传说的色彩表述他的行程: 拿着仙人所用的嵌有绿
玉的手杖,于晨曦中离开黄鹤楼。为什么到庐山来呢?是因为“好入名山游。”后两句
诗,既可说是李白一生游踪的形象写照,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寻仙访道的隐逸之心。
以上是第一段,可谓序曲。然后转入第二段,诗人以浓墨重彩,正面描绘庐山和
长江的雄奇风光。先写山景鸟瞰:“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
光。”古人认为天上星宿指配地上州域,庐山一带正是南斗的分野。屏风九叠,指庐山
五老峰东北的九叠云屏。三句意谓: 庐山秀丽挺拔,高耸入云;树木青翠,山花烂熳
,九叠云屏象锦绣云霞般展开;湖光山影,相互映照,烘托得分外明媚绮丽。以上是粗
绘,写出庐山的雄奇瑰丽;下面,则是细描:“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
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金阙、三石梁、香炉、瀑布,都是庐山绝景。这四
句是从仰视的角度来描写: 金阙岩前矗立着两座高峰,三石梁瀑布有如银河倒挂,飞
泻而下,和香炉峰瀑布遥遥相对,那里峻崖环绕,峰峦重叠,上凌苍天。接着,笔姿忽
又宕起,总摄全景:“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旭日初升,满天红霞与苍
翠山色相辉映;山势峻高,连鸟也飞不到;站在峰顶东望吴天,真是寥廓无际。诗人用
笔错综变化,迂回别致,层层写来,把山的瑰玮和秀丽,写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然后,诗人登高远眺,以如椽大笔,彩绘长江雄伟气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
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九道,古谓长江流至浔阳分为九
条支流。雪山,形容白波汹涌,堆叠如山。这几句意谓: 登临庐山高峰,放眼纵观,
只见长江浩浩荡荡,直泻东海,一去不返;万里黄云飘浮,天色瞬息变幻;茫茫九派,
白波汹涌奔流,浪高如雪山。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气
象万千。何等雄伟,何等壮美!大自然之美激发了大诗人的无限诗情:“好为庐山谣,
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石镜,传说在庐山东面有一圆石悬
岩,明净能照人形。谢公,南朝宋谢灵运,尝入彭蠡湖口,登庐山,有“攀崖照石镜”
诗句(《谢康乐集·入彭蠡湖口》)。李白经过永王璘事件的挫折后,重登庐山,不禁感
慨万千。这四句意思是: 爱作庐山歌谣,诗兴因庐山而激发。从容自得地照照石镜,
心情为之清爽,谢灵运走过的地方,如今已为青苔所覆盖。人生无常,盛事难再。李白
不禁油然产生寻仙访道思想,希望超脱现实,以求解决内心的矛盾。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还丹,道家所谓服后能“白日升天”的
仙丹。琴心三叠,指道家修炼的功夫很深,达到心和神悦的境界。这两句表明诗人想象
着自己有一天能早服仙丹,修炼升仙,以摆脱世俗之情,到那虚幻的神仙世界:“遥见
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玉京,道教谓元始天尊居处。诗人仿佛远远望见神仙
在彩云里,手拿着莲花飞向玉京。诗人多么向往这样自由自在的世界:“先期汗漫九垓
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淮南子·道应训》载,卢敖游北海,遇见一怪仙,想同他做
朋友而同游,怪仙笑道:“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驻。”“遂入云中。”
汗漫,意谓不可知,这里比喻神。九垓,九天。太清,最高的天空。李白在这诗里反用
其意,以怪仙自比,卢敖借指卢虚舟,邀卢共作神仙之游。两句意谓: 我李白已预先
和不可知之神在九天之外约会,并愿接待卢敖共游仙境。诗人浮想联翩,仿佛随仙人飘
飘然凌空而去。全诗戛然而止,余韵悠然。
此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既有对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对道家的崇信;一面希望
摆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一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风物。诗的感情豪迈开朗,磅礴
着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概。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诗的韵律随诗
情变化而显得跌宕多姿。开头一段抒怀述志,用尤侯韵,自由舒展,音调平稳徐缓。第
二段描写庐山风景,转唐阳韵,音韵较前提高,昂扬而圆润。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删山韵
,音响慷慨高亢。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声月没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
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最后一段
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转换庚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
前人对这首诗的艺术性评价颇高:“太白天仙之词,语多率然而成者,故乐府歌词咸善
。……今观其……《庐山谣》等作,长篇短韵,驱驾气势,殆与南山秋气并高可也。”
(见《唐诗品汇》七言古诗叙目第三卷《正宗》)(何国治)
登金陵凤凰台
本事
凤凰台在保宁寺后。宝祐元年倪总领重建。【考证】宋元嘉十六年,秣陵王见三异
鸟数集于山,状如孔雀,文彩五色,音声谐和。众鸟附翼而群集,时谓之凤。乃置凤凰
里,起台于山,因以为名。又案《宫苑记》: 凤凰楼在凤台山上,元嘉中筑,有凤凰
集以为名。李白、宋齐丘皆有诗。李白诗:“置酒延落景,金陵凤凰台。长波写万古,
心与云俱开。昔时有凤凰,凤凰为谁来?凤凰去已久,正当今日回。明君越羲轩,天老
坐三台。豪士无所用,弹琴醉金罍。东风吹山花,安可不尽杯。六帝没幽草,深宫冥绿
苔。置酒勿复道,歌钟但相催。”又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时花
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
安不见使人愁。”(〔宋〕马光祖《景定建康志》卷二十二)
凤台山宋元嘉中,凤凰集于是山,乃筑台于山椒,以旌嘉瑞。在府城西南二里,今
保宁寺是也。唐李白诗曰:“置酒延落景,金陵凤凰台。长波泻万古,心与云俱开。昔
时有凤凰,凤凰为谁来?凤凰去已久,正当今日回。明君越羲轩,天老坐三台。豪士无
所用,弹琴醉金罍。东风吹山花,安可不尽杯?六帝没幽草,深宫冥绿苔。置酒勿复道
,歌钟但相催。”又诗曰:“凤凰台上……。”宋齐丘有诗云:“嵯峨压洪泉,岞容撑
碧落。宜哉秦始皇,不驱亦不凿。上有布政台,八顾皆城郭。山蹙龙虎健,水黑螭蜃作
。白虹欲吞人,赤骥相烁。画栋泥金碧,石路盘埆。倒挂哭月猿,危立思天鹤。凿池养
蛟龙,栽桐棲。梁间燕教雏,石罅蛇悬壳。养花如养贤,去草如去恶。日晚严城鼓,风
来萧寺铎。扫地驱尘埃,剪蒿除鸟雀。金桃带叶摘,绿李和衣嚼。贞竹无盛衰,媚柳先
摇落。尘飞景阳井,草合临春阁。芙蓉如佳人,回首似调谑。当轩有直道,无人肯脚。
夜半鼠勃,天阴鬼敲。松孤不易立,石丑难安着。自怜啄木鸟,去蠹终不错。晚风吹梧
桐,树头鸣。峨峨江令石,青苔何淡薄。不话兴亡事,举首思眇邈。吁哉未到此,劣同
尺蠖。笼鹤羡凫毛,猛虎爱蜗角。一日贤太守,与我观橐龠。往往独自语,天帝相唯诺
。风云偶不来,寰宇销一略。我欲烹长鲸,四海为鼎镬。我欲取大鹏,天地为音勺,丝
缕也。安得生羽翰,雉飞上寥廓。”其诗刻今在保宁寺。(〔宋〕张敦颐《宋朝事迹编
类》卷下)
凤凰台故基在保宁寺后。元嘉十六年,秣陵王见三异鸟集于山,众鸟翼而附集,时
人谓之凤凰,乃起台于上。又按《宫苑记》,有凤凰楼。唐李白、宋齐邱有诗。(同上)
凤凰山,在江宁府西南聚宝门内。宋元嘉中王见异鸟集于山,时谓凤凰,遂起台焉
。陆游《入蜀记》云:  保宁寺有凤凰台、揽辉亭,台有李太白诗。(〔清〕黄之隽
《江南通志》卷十一)
凤凰台在江宁县南。《宋书·符瑞志》:  元嘉十四年,大鸟集秣陵永昌里,改
名凤凰里。唐李白有《凤凰台》诗。本朝乾隆二十二年高宗纯皇帝南巡,御制《金陵凤
凰台用李白韵并效其体诗》。(〔清〕穆彰阿等《大清一统志》上卷七十三江宁府一)
和作
【追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二首】采凤何年此地游,高台千古自风流。寒烟淡淡笼城
郭,宝器时时出冢丘。舴艋竞归芳草渡,鹭鸶群舞碧芦洲。重华不返箫韶断,落日秦淮
添客愁。
高台不见凤凰游,望望青天入海流。舞罢翠娥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风摇落日
催行棹,潮卷新沙换故洲。结绮临春无觅处,年年芳草向人愁。(〔宋〕郭祥正《青山
集》卷二十四)
金陵凤凰台,在城之东南,四顾江山,下窥井邑,古题咏惟谪仙为绝唱。其诗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时花草埋幽径,晋国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
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予游览,壁间刻宋齐丘
诗与梁栋间悬今人诗,而乃无此篇。予作绝句曰:“骑鲸仙伯已凌波,奈尔三山二水何
。地老天荒成脉脉,凤凰台上独来过。”(〔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一)
郭功甫尝与王荆公登金陵凤凰台,追次李太白韵,援笔立成,一座尽倾。白句人能
诵之,郭诗罕有记者,今俱纪之。太白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时
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功甫云:  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舞罢青娥同去国
,战残白骨尚盈丘。风摇落日催行棹,潮拥新沙换故洲。结绮临春无觅处,年年荒草向
人愁。(〔宋〕赵与《娱书堂诗话》卷上)
凤凰台草没高台凤不游,大江日夜自东流。齐梁地废鸦千树,王谢家空蚁一丘。骑
马僧争淮口渡,捕鱼人据石头洲。玉箫声断悲风起,不见长安李白愁。(〔宋〕汪元量
《湖山类稿》卷四)
【秋日凤凰台即事】凤凰台著名,以李翰林一诗也。余思翰林题诗时,台必不尔。
白鹭洲问之故老,指点固无定所。而三山则于此台望已不见,乃远落于前江之尾。若当
时果尔,则诗辞不应如此模写也。谩刊正之,以俟好古者:“三山远落穷江尾,一水横
过接石头。兰棹几双船细细,芦场无数屋浮浮。断云归去商量雨,黄叶飞来问讯秋。总
为登临能作兴,若为陈迹替人愁。”(〔宋〕林希逸《竹溪斋十一稿》卷七)
【凤凰台】万里长江东入海,千年高台今尚在。当时谁道凤凰来,览德何人足相待
。凤声悠悠梧叶空,谪仙文采流长虹。跨鲸一去不复返,后人欲语羞雷同。海上三山渺
何许,群仙骑凤隔风雨。登临空咏谪仙诗,白鹭斜飞过秋浦。(《元诗选》初集己集岑
安卿《栲栳山人集》)
【凤凰台】生长当盛世,无家足遨游。行登凤凰台,纵目万景收。山川尚形胜,故
迹殊可求。环滁起西南,三峰翠相缪。落日淡天阙,红尘障层楼。盈盈佳丽地,每每风
雨愁。我老无所为,怀古心悠悠。俯仰四十帝,磅礴三百秋。于今竟何如,草树迷荒丘
。惟有大江水,不改今古流。徘徊发长谣,感慨追前修。谪仙既已矣,少陵安可留?粲
粲石上诗,凛凛霜气浮。书生往来频,底用多唱酬。且沽数斗酒,醉倒归来休。(〔元
〕王冕《竹斋诗集》卷一)
【题李太白凤凰台采石遗迹】凤凰台上醉题诗,采石江边钓月矶。凤去台空人已远
,绕阑仍旧白云飞。(〔元〕叶《樵云独唱诗集》卷五)
【凤凰台】江绕空台山四围,大书深刻谪仙诗。海隅均被文明化,只恐凤来人不知
。(〔元〕胡助《纯白斋类稿》卷十七)
【凤凰台】太白题诗凤游处,古台萧索换流年。风流偶出齐梁后,文藻犹含晋宋前
。淮水夜明沧海月,石城春暗秣陵烟。古来宫殿俱无迹,风流凭高独黯然。(〔元〕傅
若金《傅与砺诗文集》卷五)
【凤凰台】凤凰一举周八极,金陵犹有凤凰台。万年龙虎自蟠踞,此日凤凰须复来
。陇西太白已无迹,江左夷吾真有才。登高送客多古意,长歌慷慨共持杯。(〔明〕贝
琼《清江贝先生诗集》卷六)
【凤凰台】萧萧蔓草锁空台,凤鸟千年去不来。李白题诗旧游处,断云斜日谩徘徊
。(〔明〕钱子义《三华集》卷八)
【凤台三益图】元集贤院待制冯海粟公,自号瀛洲客。尝被斥,游金陵凤凰台,作
诗吊李谪仙,好事者为作《凤凰台游图》。近有诗示求题,赋此塞之。
谪仙昔作供奉臣,诗语不合妃子嗔。銮坡无地容侍直,锦袍来醉金陵春。金陵台高
凤凰去,西望长安竟何处。江声空打石城潮,山色犹横历阳树。骑鲸一去五百秋,花草
满径埋春愁。瀛洲老客绿玉杖,笑领宾客还来游。才气风流颇同调,曾入金门待明诏。
当年流落不自悲,却问前人欲相吊。可怜二子遭清时,放逐江海空题诗。赖有高名足难
朽,何用粉墨他年垂。夕阳栏槛登临后,谁复来游酹杯酒。屐痕寂寞隐苍苔,棲乌啼满
台前柳。(〔明〕高启《高太史大全集》卷十)
【读李白凤凰台吟】黄鹤楼头崔颢诗,凤凰台上再扬眉。名姬细马金陵道,明月清
风玉树枝。气转江河涵浑沌,文承汉魏起陵迟。我欲吊君何处所,谢安两眺草横碑。(
〔明〕宗正《小野先生全集》)
【袭美登凤凰台有赋八韵】仲也登凤台,想像凤凰见。飘飘李仙人,英词尚光绚。
名园万树花,尽日春风扇。微雨笼江来,新渌满畿甸。笑泻橐中金,白门酒浆贱。据石
发酣歌,韩陵此一片。归来笑向兄,佳士堪吾恋。落落怀贤心,千秋一扳援。(〔明〕
李《李子田诗集》上卷)
【凤凰台怀李白】吾爱李太白,置酒凤凰台。空青盖绮席,浩素摇金罍。三山与二
水,竦峙而潆洄。抽毫写心胸,荡逸不可裁。李白难再得,凤凰还复来。(〔明〕杜《
变雅堂遗集·诗集》卷一)
【凤凰台】我闻凤凰不世出,通体文章绚五色。众鸟从之千仞翔,非梧不棲竹不食
。白也才名动天地,出入承明不得意。往往一饮累百觞,长安市上时酣睡。龟年奉诏促
新诗,立草三章寓讽刺。开元天子昵玉环,渔阳鼙鼓宫中沸。始知李杜两诗人,一时忠
爱固无二。孤凤原非鸷鸟俦,放归田里恣傲游。升州山水甲天下,登高赋诗常勾留。我
来建业访逸迹,凤去台存景萧索。而今世路少风波,荆榛尽铲纲罟绝。凤兮凤兮盍来归
,与尔徘徊醉江月。(〔清〕赵士麟《读书堂彩衣全集》诗卷三十二)
《题凤凰台》:  斜阳黄叶衬荒台,曾有仙人骋赋才。怀古客骑疲蹇到,须知不
为凤凰来。
三山二水眼中看,天宝年间景未阑。留得一诗千古重,凤凰容易谪仙难。
断烟衰草暮离离,想见狂吟痛饮时。着句须令台不朽,人非太白莫题诗。(〔清〕
李瑞《后圃编年稿》卷二)
【凤凰台】游入凤游寺,荒荒见土丘。云此土丘上,凤凰曾来游。广只可容席,高
还不及楼。闻昔阮步兵,其下埋骷髅。又闻李太白,登之发狂讴。古凤与古人,今日两
悠悠。(〔清〕龙震《玉红草堂诗文》卷六)
【凤台】元嘉招得凤皇来,此地青莲醉几回。近我生平读书处,瓦官遗寺古城隈。
予庚子年读书瓦官寺。(〔清〕孙星衍《孙渊明诗文集·冶城养集》卷上)
汇评补
篇中云、鸟、大江三句开豁,余俱寻常仙语,更属厌。(〔宋〕严羽批《李太白诗
集》卷十一)
【登金陵凤凰台】《鹤楼》祖《龙池》而脱卸,《凤台》复倚黄鹤而翩毵。《龙池
》浑然不凿,《鹤楼》宽然有余。《凤台》构造亦新丰凌云妙手,但胸中尚有古人,欲
学之,欲似之,终落圈。盖翻异者易美,宗同者难超。太白尚尔,况余才乎!(〔宋〕
严羽评《李太白诗集》卷十六)
【黄鹤楼诗】唐崔颢题黄鹤楼诗云:“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
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日暮家山何处在,烟
波江上使人愁。”太白负大名,尚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欲拟之
,较胜负,乃作《登凤凰台》诗。(〔宋〕李畋《该闻录》)
太白此诗,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此诗以凤凰台为名,而咏
凤凰台不过起语两句已尽之矣。六句乃登台而观望之景也。三、四怀古人之不见也;五
、六、七、八咏今日之景,而慨帝都之不可见也。登台而望,所感深矣。金陵建都自吴
始。三山、二水、白鹭洲,皆金陵山水名。金陵可以北望中原唐都长安,故太白以浮云
遮蔽不见长安为愁焉。(〔元〕方回《瀛奎律髓》卷一)
【登金陵凤凰台】登临诗。首尾好,结更悲。七言律之可法者。(〔元〕范椁评《
李翰林诗》卷四)
“……”此崔颢咏黄鹤楼之诗也。旧有云:  李太白读此不敢再题,故有“眼前
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说。遂过凤凰台而成诗云:“……”人谓格律气势未
易甲乙,诚哉斯言!予又以李题鹦鹉洲之诗,其格律摹拟,殆尤过之,惜第二联气少弱
耳。诗云:“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草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予又尝论诸
诗,古人不以为工,如鹦鹉洲对汉阳树、白鹭洲对青天外,超然不为律缚,此气昌而有
余意也。(〔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三十一)
李太白过武昌,见崔颢《黄鹤楼》诗,叹服之,遂不复作,去而赋《金陵凤凰台》
也;其事本如此。其后禅僧用此事,作一偈曰:“一拳搥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傍一游僧亦举前二句而缀之曰:“有意气时消意
气,不风流处也风流。”又一僧云:“酒逢知己,艺压当行。”原是借此事设辞,非太
白诗也。流传之久,信以为真。宋初有人伪作太白《醉后答丁十八》诗云“黄鹤高楼已
搥碎”一首,乐史编太白遗诗,遂收入之。近日解学士缙作吊太白诗云:“也曾搥碎黄
鹤楼,也曾踢翻鹦鹉洲。”殆类优伶副净滑稽之语。噫,太白一何不幸耶!(〔明〕杨
慎《升庵诗话》卷十一)
崔颢《黄鹤楼》,李白《凤凰》,但略点题,未尝题黄鹤、凤凰也。(〔明〕胡应
麟《诗薮》内编卷五)
宋王见异鸟集于山,时谓凤凰,遂起台其上。李白登黄鹤楼,叹服崔颢诗,至金陵
赋《凤凰台》拟之,起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田子艺曰: 人但
知太白《凤凰台》出于《黄鹤楼》,不知《黄鹤楼》出于《龙池篇》也;若《鹦鹉》,
又《凤凰台》余意耳。今按崔颢《黄鹤楼》起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沈佺期《龙池篇》起句:“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李白《鹦鹉洲》
起句:“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是知崔、李二家渊源或有所自。要之,
太白七言律实无全盛者,不必以此见太白也。鹦鹉洲,祢衡被杀所葬处也。以衡尝赋《
鹦鹉》,故名。绅读正平《鹦鹉赋》,如云:“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是有
志于防患者而竟不免,抑太白所谓“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者耶。太白又云:“黄
祖斗筲人,杀之被恶名。”要之,非祖杀衡,操杀衡也。祢,音你;读迷,误。(〔明
〕张存绅《雅俗稽言》卷六)
今人但知李太白《凤凰台》出于《黄鹤楼》,而不知崔颢又出于《龙池篇》也。若
夫《鹦鹉洲》,则又《凤凰台》之余意耳。沈佺期《龙池篇》云:“龙池跃龙龙已飞,
龙德先天天不违。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
辉。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崔司勋云:“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
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
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太白《登金陵凤凰台》云:“(略)”《鹦鹉洲》云: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
风起,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沈诗凡五龙字,二池字
,四天字。崔诗凡二白云,二黄鹤,二去字,二空字,二人字,二悠悠、历历、萋萋字
:  严沧浪以此篇为七言律第一。李诗三凤字,二凰字,二台字;六鹦鹉字,二江字
,三洲字。四篇机杼一轴,天锦粲然,各用叠字成章,尤为奇也。特拈出之,以表当场
敌手。(〔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五)
太白不以七律见长,如此种俱非佳处。
原是登凤凰台,不是咏凤凰台,首二句只算引起。虚谷此评,以凤凰台为正文,谬
矣。气魄远逊崔诗,云“未易甲乙”,误也。(〔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卷一)
缘起。“庐山”以下正赋。“早服”数句应起处,而提笔另起,是以不平。章法一
线乃为通,非乱杂无章不通之比。(〔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八)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前解
人传此是拟《黄鹤楼》诗,设使果然,便是出手早低一格。盖崔第一句是去,第二句是
空,去如阿佛国,空如妙喜无措也。今先生岂欲避其形踪,乃将“去”、“空”缩入一
句。既是两句缩入一句,势必句上别添闲句,因而起云“凤凰台上凤凰游”,此于诗家
赋比兴三者,竟属何体哉。唐人一解四句,四七二十八字,分明便是二十八座星宿,座
座自有缘故,中间断无无缘故之一座者也。今我于此诗一解三句之上,求其所以必写凤
游之缘故而不得也。然则先生当日,定宜割爱,竟让崔家独步,胡为亦如后世细琐文人
,必欲沾沾不舍,而甘出于此哉。“江自流”,亦只换云悠悠一笔也。妙则妙于“吴宫
”、“晋代”二句,立地一哭一笑。何谓立地一哭一笑?言我欲寻觅吴宫,乃惟有花草
埋径,此岂不欲失声一哭?然吾闻伐吴,晋也,因而寻觅晋代,则亦既衣冠成丘,此岂
不欲破涕一笑?此二句,只是承上凤去台空,极写人世沧桑。然而先生妙眼妙手,于写
吴后偏又写晋,此是其胸中实实看破得失成败,是非赞骂,一总只如电拂。我恶乎知甲
子兴之必贤于甲子亡,我恶乎知收瓜豆人之必便宜于种瓜豆人哉。此便是《仁王经》中
最尊胜偈。固非止如杜樊川、许丹阳之仅仅一声叹息而已。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后解
前解写凤凰台,此解写台上人也。“三山半落”、“二水中分”之为言,竭尽目力,劳
劳远望,然而终亦只见金陵,不见长安也。看先生前后二解文,直各自顿挫,并不牵合
顾盼,此为大家风轨。(〔清〕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卷二)
按:“前解”、“后解”为金圣叹首创唐人律诗分解法。解各四句。
崔颢题诗黄鹤楼,李白见之,去不复作,至金陵登凤凰台乃题此诗。传者以为拟崔
而作,理或有之。崔诗直举胸情,气体高浑。白诗寓目山河,别有怀抱,其言皆从心而
发,即景而成,意象偶同,胜境各擅。论者不举其高情远意,而沾沾吹索于字句之间,
固已蔽矣,至谓白实拟之以较胜负,并谬为“搥碎鹤楼”等诗,鄙陋之谈,不值一噱也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卷七)
赏析
李白很少写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此诗是
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
作。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
快,极其优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
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
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
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
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
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
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
,三峰并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
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
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
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
整,是难得的佳句。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
。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
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
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相传李白很欣赏崔
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
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此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
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
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
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
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北京大学袁行霈)
李白研究综述
李白是与杜甫齐名的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但历史上对李白的研究远远落后于
杜甫,这使当代的学者有了更大的驰骋空间。毛泽东主席酷爱李白诗,客观上也对“文
革”前的李白研究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据统计,近半个世纪以来,发表了李白研究的
论文千馀篇,专著近四十部,各种李白诗的选注有二三十种,成立了全国李白研究会,
并先后出刊了《李白学刊》、《中国李白研究》(已出七期)。李白研究是建国以来中国
古代文学研究成就最突出的领域之一。具体说来,它又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考证方面。其成就又表现于以下五个热点问题:  一是李白的出生地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是继承了古人的“蜀中说”和“西域说”之争而发展为“蜀中说”、“条
支说”及“碎叶说”,而“碎叶说”又分“中亚碎叶”和“焉耆碎叶”二说。由于郭沫
若《李白与杜甫》一书采用了“中亚碎叶”(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附近,一说为伏龙
芝市北楚河南岸伊斯阔家附近)说,故此说较多为学者们接受,而李从军则主焉耆碎叶(
今新疆境内,唐代安西四镇之一)说。二是李白家世问题:  有“胡人说”、“李唐宗
室说”、“混血儿说”、“非宗室的中国人说”几种。李白自称是“凉武昭王李九世孙
”,而李渊正是“凉武昭王李”的后裔,然而造于天宝初年的《宗正谱》不载李白(李
白当时正在长安,且非常走红),而且李白与宗室交往中常称李的十世、十一世孙为“
叔”、“兄”的情况,可见他对自己的准确辈份也不是很清楚。有人甚至言之凿凿说李
白是后周太子洗马达摩的后代,更属妄说。对李白之父李客之名,学者也有怀疑,认为
“客”不当是人名,只会是一种称谓。三是李白入长安问题:  新旧《唐书》李白本
传仅言及他于天宝元年至天宝三年曾入长安。“文革”前,稗山采朱金城说,首倡李白
此前曾入长安一次,郁贤皓、郭石山等考订首次入长安的时间为开元十八至二十年间。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亦主此说。目前此说已成为学术界的定论。1982年在四川江油召
开的李白讨论会上,李从军首倡“三入长安”说,受到安旗、裴斐及导师郭石山及海外
专家的赞许,但郁贤皓等专家指出,若李白天宝三年后有长安之行,此时王维、杜甫、
岑参等大诗人均在长安,却见不出有任何唱和、酬赠之作,这是不正常的。亦有人提出
“李白四入长安”说,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此外,关于李白的行踪方面,蜀中、陇右
、溟海、皖南、洛阳等地的行实考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詹钅英先生还编制了新的《
李太白年谱》,并对其作品详加系年。第四为李白卒年问题,清人即有争议,目前仍有
六十二岁、六十三岁、六十四岁三说,持六十二岁说略占上风。第五为李白作品的真伪
问题。最有争议的为《菩萨蛮》、《忆秦娥》两首词,明代胡应麟谓《菩萨蛮》始于中
唐,沈祖等认为盛唐还不可能有如此成熟之作,而《菩萨蛮》归于李白始于宋释文莹《
湘山野录》,谓于曾布家见过李白集,有此词。敦煌曲子词的发现已否定了胡应麟说。
近年这一争议无太大进展。对李白的《白头吟》二首,宋代黄庭坚以来即有“草稿定稿
说”、“记忆不全”说,今人也多持此说,王步高著文考订此乃乐府相和歌的通例,约
相当于今人歌词之两段,亦相当《诗经》之连章复沓,从而否定了全部旧说。龚自珍就
认为今本李白集中的多数作品皆膺品,可靠的仅一百二十二首,王重民先生又重申此说
,但未得到其他专家的普遍认同。此外对李白的婚配问题、交游问题等,郁贤皓、李从
军等先生也多有新见。
二是在理论方面。这又集中于三个问题的探讨:  首先是李白诗是否反映了盛唐
气象,或认为李白诗代表了时代发展的最高潮,或认为李白的诗只是反映了盛世的崩溃
。其次是对李白诗中反映的思想倾向问题,或认为他对儒、释、道及任侠思想兼容并包
,也即受多元化影响,也有的仅强调其受单一化影响(如道教)。三是关于李白诗体的专
题研究。如李白的乐府诗,具有史诗性质的“古风”及以古入律的七言律诗,被胡应麟
称为“七绝圣手”的五言、七言绝句。此外,对《蜀道难》的主题研究等专题研究,也
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三方面是关于李白诗的校注和选集的编订。这方面的成就也是前无古人的。李白
集虽有李齐贤、王琦等古人校注本,但较之宋代“千家注杜”(甫诗)的盛况则明显不如
。六十年代初,詹钅英教授、瞿蜕园、朱金城先生、安旗先生都已开始了李白全集的重
新校注、考订、编年工作,先后出版了《李白集校注》、《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李
白全集校注》等。人民文学出版社《李白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李白选集》也都颇
受学术界的好评和读者的欢迎。
参考文献
詹锳《李白诗论丛》,作家出版社1957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作家出版社1958
王运熙等《李白研究》,作家出版社1962
中华书局编辑部《李白研究论文集》,中华书局1964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日〕松浦友久《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安旗《李白传》,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常秀峰等《李白在安徽》,黄山书社1986
朱宗尧《李白在安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毛水清《李白诗歌赏析》,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刘忆萱、管士光《李白新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裴斐《李白诗歌赏析集》,巴蜀书社1988
李昌志等《李白诗魂系青山》,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
丁育民《李白游秋浦》,黄山书社1989
刘开扬等《李白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郑修平《李白在山东论丛》,山东友谊出版社1991
陈文华《诗酒李太白》,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91
谢力《李白》,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裴斐、刘善良《李白资料汇编》(金元明清之部),中华书局1994
王运熙等《谢朓与李白》,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徐文海、李晓峰《李白诗酒人生》,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
杨海波《李白思想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
曾月郁、周实《李白》,岳麓书社1997
王辉斌《李白求是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中国李白研究会《20世纪李白研究论文集》,太白文艺出版社2000
盘石《李白诗词吟诵曲选》,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
安旗《李白诗秘要》,三秦出版社2001
〔日〕松浦友久《李白的客居意识及其诗思——李白评传》,中华书局2001
研究综述
张忠纲等《中国新时期唐诗研究述评》第二章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杜晓勤《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隋唐五代文学研究》第九章“李白研究”,北京
出版社2001年版
唐建、孙华娟《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中国古代诗歌研究论辩》“李白”章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
思考与练习
1. 以李白诗歌为例,分析“盛唐气象”的内涵及其意义。
2. 分析李白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
3. 分析李白诗歌的艺术特征。
4. 以李白诗歌为例,分析浪漫主义诗歌的艺术特征。
5. 课后组织同学朗诵李白的代表作品,体味李白诗歌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q******s
发帖数: 7469
17
杜甫原来是size queen,对李白的大jj念念不忘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集评补
: 古来文章有奔逸气,耸高格,清人心神,惊人魂魄,我闻当今有李白。……多不拘
: 常律,振摆超腾,既俊且逸。(〔唐〕任华《杂言寄李白》)
: 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盖气骨高举,不失颂咏风刺之道。(〔唐
: 〕吴融《禅月集序》)
: 白性嗜酒,志不拘检,常林栖十数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至如《蜀道难》等
: 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
: 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
: 间语者,有李太白。(〔唐〕皮日休《刘枣强碑文》)
: 子之文章,杰立人上。……大巧自然,人力何施。又如长河,浩浩奔放,万里一泻

d*******3
发帖数: 8598
18
http://www.lsw.cc/bbs/thread-8012-1-1.html
这篇讲李白,也很有趣
d*******3
发帖数: 8598
19
谁说李白是中俄混血儿?历史上没有这种提法。但是李白的血统纯在争议这是事实,
由于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到6岁后才回归中原,因此
这给李白的身份带来很大存疑,至今李白的血统仍然没有统一定论。李白血统论一共有
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由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西域胡人说”,他于1925年发表在
《清华学报》十卷一期的《李太白氏族之疑问》一文认为“太白入中国后方改姓李”,
结论为李白不是汉人,而是“西域胡人”。
第二种说法,是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的“汉人说”,他在《李白与杜甫》
一书中对陈寅恪的说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李白先人西迁,“隐易姓名”,入蜀后
改还原姓,不承认李白是胡人。
第三种说法,是蒙古族文化大家孟驰北先生提出的“混血说”,他在《草原文化与人类
历史》一书中写道:“李白,他身上就有突厥人的血液,这从他两个子女的名字就可以
得到证实。他的儿子叫‘颇黎’,这在汉文中无法解释,其实这是突厥语‘狼’的译音
。狼是突厥人的图腾,用颇黎作人名像汉族人用‘龙’取名一样。李白的女儿叫‘明月
奴’,在今天的维吾尔族中叫‘阿衣奴儿’的女孩子很多,‘阿衣’是月亮,‘努儿’
是光,明月奴,月是意译,奴是音译。而李白本人长的眼睛正是突厥人的眼睛特征……
”孟弛北认为李白身上有突厥人的血液,这种说法比陈寅格先生认为李白是纯粹的胡人
和郭沫若先生认为李白是纯粹的汉人的说法显然要客观公允得多。
综上可知,李白血统至今没有统一定论,就算其为混血是真,那也是汉族和突厥的混血
儿,而不是什么中俄混血儿。
d*******3
发帖数: 8598
c***l
发帖数: 13273
21
所以Idy是李慕白?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李白杜甫和莎士比亚比
龙虎山道长向邦国同志赠送天师平安符
中国人的问题就是吃完人后只剩下老虎了 (转载)
李白诗
哭晁卿衡(李太白)
李白诗里的白酒。 白酒新熟山中归
美媒对四代反应让人觉得回到了小学,像看《圣斗士》
姚明回忆录(ZT)
徐世昌的诗词用老将的标准,是抄袭的。
武当山三月飞雪 西神道五老峰宛如侠客仙境(图)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李白话题: 杜甫话题: 凤凰台话题: 庐山话题: 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