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中国驻蒙大使揭中蒙关系:以后就别再提回归了
相关主题
中国只做不说:外蒙实际正在“走”上回归之路
蒙古回归中国已经具有一定可行性
我公民在蒙古受极端组织人身攻击侮辱 中方谴责
蒙古对外援建项目建筑工人发帖求救:请国人支援
蒙古国民众大规模集会在广场绝食抗议 总统回应
空气污染主要原因应该就是冬季供暖
一带一路,蒙古边境新铁路将改用标准轨道
中国有没有可能吞并蒙古呢,有苗头?
蒙古国大呼拉尔主席指导南蒙古国抗疫
有关蒙古的一些 传闻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蒙古话题: 中国话题: 外蒙话题: 人口话题: 国家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e
发帖数: 15912
1
http://club.mil.news.sohu.com/shilin/thread/2zjf2yz1wfa
1960年夏天,对于当时年仅17岁的黄家骙来说,是他一生的分水岭。在那年高考之前,
他本打算当一个粤剧演员,但最终却鬼使神差地成了一名北大的蒙古语专业学生,结果
“一辈子就为(蒙古的)这200多万人服务”了。
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有无数叱咤风云的身影,从建国陈毅,到现今活跃于媒体前的吴
建民、李肇星。但黄家骙只是在北部边境一个“被遗忘的国度”里,默默工作了20年,
从基层科员做起,带着蒙古总统授予的“北极星勋章”退休的驻蒙大使。
曾经的“阶级弟兄”,走向不同的意识形态
按照黄家骙的说法,他经历了中蒙关系史上最糟糕的阶段,也得以迎来当下最“黄金”
的时期。2009年2月底,黄家骙回忆录《五进蒙古》在内蒙古自治区举行了首发式。这
本记载大量亲历和秘闻的书,为那个神秘国度揭开了一角。
1973年2月,黄家骙赴中国驻蒙古工作。在中蒙关系漫长的低潮期里,驻蒙使馆的生活
就像“坐冷板凳”。
蒙古报刊杂志上每天有上百篇攻击辱骂中国的文章。如果有大型集会,蒙方按惯例会邀
请各国外交官出席,但会上常常指名道姓批评中国,驻蒙大使退席抗议如家常便饭。
1966年蒙古和前苏联签订友好互助条约后,大批苏军进驻蒙古,中国使馆只要有人出门
,就有克格勃盯着,人到哪儿,克格勃的车就跟到哪儿。
“对中国排挤、鄙视的不友好情绪始终存在”
蒙古公民拥有了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因而骚乱发生的频率比过去高了很多。
1994年4月,人民对人革党政府政策不当、官员腐败和经济滑坡表示不满,再次走上街
头游行,一些人在苏赫巴托广场支起了蒙古包“安营扎寨”,绝食以示抗议。
据黄家骙介绍,蒙古对中国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意见比较大”。中国产的酒“曾经
喝死过人”,虽然这事黄觉得“没有证据”。蒙古国家安全委员会认为,中国来的淘金
者产生的汞,污染了蒙古的牧场,而这其中还有滞留不归的非法劳务现象。
许多媒体都曾经报道,蒙古大呼拉尔议员已经多次提出回归中国,其实这也是许多国人
的夙愿。
但是也有许多砖家考证说:蒙古回归只是中国人的一相情愿,关于蒙古回归的消息全是
中国人编造的,此类消息在蒙古被人称为笑谈。
了一个道理:你强大的时候,不是你的东西都可能成为你的东西;你弱小的时候,是你
的东西也会变成不是你的东西。
现在,外蒙古在经济上、文化上、政治上都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并且由于其特殊
的地理位置,这种紧密关系只能越来越得到加强。
至于蒙古高层整天鼓吹的建立中俄之外的“第三邻国”的国策,其实就是一种口号而已
,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特别是邻近内蒙的蒙古南部,经济落后,生存条件恶劣,与近
在咫尺的内蒙古相比,普通民众产生一些回归的想法是完全正常的。
蒙古国家大呼拉尔会议早在2004年12月30日专门就建立蒙中联盟及蒙古国并入中国的问
题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中,戈壁省的委员提出把蒙古并入中国,建成类似香港和澳门一
样的中国特别行政区,使蒙古最终回归祖国,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中文的"世界日报"在发行的"世界周刊"上,有一篇题为"关注外蒙古"的文章,作者
:岩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华研究所主任)。
文章指出,九十年代初前苏联和东欧华沙条约国集团相继解体后,一直被前苏联牢牢控
制、一贯亦步亦趋前苏联的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日子一直不好过。大规模的苏联
援助终止了,苏联红军也早在九二年就全部撤出了外蒙古。
外蒙古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地处内陆的不良地理条件,加上长期单一的经济模式、缺乏人
才、地广人稀,近年来经济一直持续恶化,人民生活贫困。该文说:"孤苦伶仃的蒙古
又回过头来,希望得到中国的帮助。
九十年代初,杨尚昆率团访问外蒙古,开始提供大量物质援助,日益贫困的外蒙古人民
生活得到改善。一九九九年,**民更破天荒地访问外蒙,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去蒙古的中
国最高领导人。
江给外蒙古很大经济援助,并加强了双方关系和经贸合作。今天,蒙古在经济上逐渐依
赖大陆,外蒙没有出海口,蒙古的进出口贸易也靠中国的铁路和港口。没有中国的帮助
,外蒙古可能无法生存。"
该文还说:"二零零零年十二月三日,外电曾经有过这样一则报导:蒙古国家大呼拉尔(
蒙古国会)日前讨论了一项提议,提出把蒙古并入中国,成为中国的一部份,以及蒙古
和中国建立联邦国家。"
"(外蒙古)戈壁省的委员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研讨会议上首先提出上述计划。蒙古国家
大呼拉尔会议二零零零年十二月三日专门就建立蒙中联盟及蒙古并入中国的问题进行了
讨论,在讨论中戈壁省的委员提出把蒙古并入中国,建成类似香港和澳门一样的中国特
别行政区,使蒙古最终回归中国,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我没有去过外蒙古,在网上很多人说外蒙古极端仇视中国,反而亲近,,,这些中国“
敌国”和“潜在对手”,很多人不理解,其实有很多原因。
1.历史释然。从中国历史中可以看出,只要中原王朝崛起和强盛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就
没有好日子过,汉武帝北逐匈奴和唐太宗大破突厥,就是如此。
由于北方草原民族,生产力低下,无法满足自身生活所需,不得已只得南下中原,靠抢
掠为生,甚至梦想永远侵占这片富庶得土地,中原王朝和北方民族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
现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崛起,外蒙对中国发展嫉妒和恐惧:嫉妒是因为他们自
身的心理自卑;恐惧是因为他们曾经是中国国土的一部分,害怕中国恢复对蒙古的主权.
目前,以蒙古的国力根本无力抗拒,所以他们才积极的与“与中国不友好的国家结交”
以面对未来中国的“威胁”,这个我们可以理解。
现在,中国存在收复外蒙思想是很有市场的,面对中国以友好态度对其的经济援助计划
,看做是狼子野心,以为中国是“经济侵略”,进而控制外蒙古,敌对中国人是很正常
的。
2.外蒙教育。外蒙对国内青少年的教育,都应该是“民族主义”,认为以前是出于中国
政府的“殖民统治”,现在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自然而然的对中国极端丑化,对外
蒙过敏进行洗脑,从而引起全国民的愤恨,现在看来效果很明显,这些也有利于统治者
的利益。
从外蒙“实际独立”到现在已经有一个世纪了,外蒙应经适应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
地位,不会再容许被别国兼并。
3.外蒙发展需要。外蒙古人口稀少,资源匮乏,经济上还是以农业为主,缺乏发展的内
部力量,所以只有依靠外力,中国人“靠不住”,只有依靠日本,美国,俄罗斯这些发
展国家的外部支援,这些国家作为中国的“敌国”,既可以避免中国的“入侵”,又可
以增进经济发展,何乐而不为呢,“仇视中国”必然为成为向这些国家靠拢的信号。
4.中蒙两方交流。中蒙两方至今仍然没有太多民间或国家间的交流,就拿中国来说,提
起外蒙古,只是想起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其他的就很少,包括外蒙人民的生活状态,文
化发展等,这就造成了两国间的不了解,发生矛盾就很自然了,两人之间缺乏交流也会
产生误会,何况是两国之间。外蒙古近代,由于地理位置,并没有对汉文化很深的“影
响”,很大程度上受本国原始思想的支配,这是两国间最大的障碍。
想要消除外蒙古对中国的仇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经济文化为主导,配以灵活的外交
手段,消除两国敌视关系也并非难事。
只是,从目前中国政府对没有对外蒙真正的重视,或许是碍于俄罗斯的态度,给外蒙的
定位“中俄之间漫长边境的缓冲带”,对于中国收复外蒙的想法,我认为目前不宜,一
个贫弱的外蒙需要国家大部分投入,不划算,还会引起俄罗斯和国际社会的不满,实在
是得不偿失。
蒙古国这个曾经中国的一部分,除了会让人想起慢慢风沙,还有就是风吹草地见牛羊的
美好风景。现在的蒙古国一直生活在风雨飘摇之中,像一个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的孩子,
被坏人带坏了,但是内心深处,还有有着回归之心。这个有着几百万人口的国家,却在
越来越受到世界多个国家的关注。但是失去了中国这个历史的精神依托,蒙古国还有什
么呢?
提起中国的北方近邻蒙古国,人们脑中就会产生一幅牧人放牧草原的画卷。蒙古草原养
育了一代代牧民,牧民也维持了草原的兴盛。然而,在时代发展的今天,这个草原之国
正面临着人口发展的难题。
这个难题就是人口过少且增长缓慢。蒙古地广人稀,土地面积为156.5万平方公里。据
最新数据,蒙古人口为250.4万,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人。
蒙古人口近年来增长速度放缓,人口年均增长率从1969年的30‰降到现在的17‰。照此
速度,预计到2018年蒙古人口才能达到300万。
蒙古20世纪90年代转入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国家在生育方面的优惠
政策完全改变。多子女家庭生活大都出现困难,人们开始趋同“少生孩子快致富”的理
念。蒙古新一代育龄妇女开始晚婚少育。
蒙古历届政府虽然都把鼓励妇女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把生育子女多的妇女称为“光
荣母亲”,并由总统亲自颁发奖章。
但能获得这个称号的妇女由早些时候的每年6000人降到现在的每年1000人左右。经济发
展缓慢也导致蒙古男女受教育程度的不平等,男女受教育的不平等直接导致家庭问题的
出现。
蒙古男女受教育比例在经济体制转轨后开始失衡
蒙古男女受教育比例在经济体制转轨后开始失衡。在国有畜牧业私有化的进程中,家庭
中的男孩都早早开始劳动赚钱。蒙古教育部一位官员说,从小学到大学,男生所占比例
逐渐变小,大学中女性的比例占到60%左右,在硕士或博士毕业生中女性所占的比例更
高。
蒙古全国人口男女比例为51比49,大体持衡,但男女受教育水平失衡引发不少社会问题
。受过高等教育的女青年一般都有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收入也不错,但是却很难找到
如意郎君。她们看不起教育程度低的男孩。近年来,蒙古社会中单身女性的比例越来越
高,未婚母亲也在逐渐增多。
蒙古人口的另一个问题是人口分布的不均匀。现在人口的大部分集中在首都乌兰巴托、
达尔汗和额尔登特等几个城市里,特别是乌兰巴托的人口已经超过一百万,占到全国人
口的近二分之一。
从2000年起,牧区遭到连续的自然灾害,同时也有些家长想把孩子送入好一些的学校,
为此,他们纷纷“游牧”到城市,在市近郊支起蒙古包或盖起简易木板房。
站在乌兰巴托市中心的广场向四面眺望,只见这个草原之都已被蒙古包严严实实地“包
围”了起来。
人口分布不均使得蒙古城乡发展极不平衡,走出乌兰巴托,便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有时
近百公里内不见人烟。记者曾到过蒙古的几个省会城市出差。说是省会,不如称其为小
镇。一条主要街道,一两家宾馆,几家便利店,仅此而己。
随着蒙古正在走向现代化,蒙古正在寻找自己的定位。
而乌兰巴托则受到众多人口带来污染问题的困扰。特别是冬季,蒙古包和木板房的住户
完全靠烧木柴和烧煤取暖,千家万户中冒出的黑笼罩着整个城市。
夜间在装有双层窗户的房间里甚至也逃脱不掉煤烟的“侵袭”。另外,乌兰巴托的土地
污染也已严重超标。
蒙古的人口发展问题影响到社会、经济、教育等多个方面,不是短期内就可以解决的,
它已成为蒙古经济发展的潜在阻力。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有关蒙古的一些 传闻
实拍:在极端环境中挣扎生存的蒙古国人(组图)
美国不愿意要墨西哥, 为什么中国要蒙古 (转载)
美帝这次对土鳖真是全套服务:蒙古-美国国际军演登场
蒙古人民革命党取消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
【转】蒙古国掀起排华暗潮:蒙古技监局工地蒙华冲突始末
俄罗斯惊叹难以置信:中国在蒙古出手太快了
蒙古新建铁路为何不通中国?
中国人不明白 揭秘外蒙古人如此恨中国的真正原因 环球论坛
英将向德国引渡蒙古情报头目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蒙古话题: 中国话题: 外蒙话题: 人口话题: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