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z**********e 发帖数: 22064 | 1 2015-09-26必记本微信号
功能介绍
国内首家知识匠聚合平台,专注知识生产与分发,为您幽默解读专业术语、通俗普及深
奥知识,满足学习深造、高效工作及品质生活需求。这是学生的必记本,白领的能量餐
,商务社交的充电器。#懒人上进必备神器#
(热点事件面对面之“纪念鲁迅诞辰134周年暨‘何为知识分子’”讨论会;本次对谈
主持人:魏超教授;参加者:范继忠教授、田旭博士、杨艳琪博士、严志永博士、原平
方博士)
魏超:“搜狐文化频道”26号要搞“纪念鲁迅诞辰134周年”活动。具有标本意义的鲁
迅只有一个,我们也特别纪念一下,借此机会正好可以聊聊“何为知识分子”的话题。
虽然同为“知识分子”,似乎鲁迅对知识分子没有什么好感觉,他认为知识分子的四大
作用就是“帮忙、帮闲、帮凶与扯淡”。所谓“帮忙”是出谋划策、参与国家大事;帮
闲是写诗、猜谜语、说笑话,即便《离骚》也不过是“想帮忙而不得”的产物;而“帮
忙”“帮闲”的人毕竟有才,主家做了不好的事,他就能当“帮凶”,没有才还想帮忙
或帮闲,那就只能“扯淡”。这些批评有些极端,不知道各位怎么看?
田旭:这也是南京大学杜骏飞教授曾有的批评,他认为“中国大学和作家里基本不出产
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现在相当于灭绝的恐龙”。
杨艳琪:这与知识分子中西概念不同有关。可能杜教授用的是西方的概念,批评的对象
却是中国的人。
范继忠:确有不同,知识分子角色可以远溯至苏格拉底(雅典的“牛氓”即批评者);
中国知识分子屡经西学启蒙和革命,也始终抛不掉“帝王师”潜在情结。
严志永: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田旭:(抛开批评本身,从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来看)中国知识分子的一贯思维是“学
而优则仕”,学知识做学问、最终的通向是政治,以获取政治地位、身份、名声!由于
这种途径必然要依附权力,所以就失去了独立性,常常沦落为工具性价值!能不能达到
“帮”就成为“实用理性”、被用或不被用之下的人生态度。
范继忠:(从信仰角度来说,中国所谓知识分子的这种表现也跟信仰缺失有关)无神论
的最负面影响是无所畏惧,因而也由对人类勇气的赞美蜕变为“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的流氓精神符号,在现实中则常常与短视、无耻、浅薄联系在一起。
严志永:同意。但中国传统里虽然缺乏宗教类的信仰,却有强大的忧患意识,这是中国
古代知识分子,也就是儒家的“士”之所以立足的根基,所以宋儒有“为天地立心,为
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说。如果不以忧患意识为根基,不论最初
怀着什么目的,好意总有用完的那一天,走得太远都忘了为什么出发,就像唐君毅先生
回顾历史时所说,在清末民国的风云变幻中,很多人年轻开始时浴血奋战,后来有权力
后却迅速变质。
杨艳琪:以我个人作为老师的角度来看,现在知识分子更多是一种职业,因而也和其他
职业一样存在生存竞争。当一些知识分子在为生存挣扎,尊严和体面不可避免会受到影
响,在这个意义上做很过高要求就是强求。如行有余力,能带给社会正面积极的影响,
当然最好;如不能,能独善其身不去危害社会或带来消极影响,就是底限。
魏超:各位从不同角度来谈知识分子这个话题,听起来很过瘾,所以一直没打扰各位讨
论,因为真正的讨论是不尖锐就不痛快,而讨论越热烈就越刺激,也才会因此出真知!
归结到知识分子与权力的话题上,知识分子是不是必须成为权力的对立面?是不是为权
力所用就一定会损害知识分子?
田旭:关于知识分子与权力的关系,我觉得可以参照明朝故事,即“政道和治道”分开
运行的观点:天下姓朱,读书人和天下人从不去挑战这一底线,权势熏天如张居正和魏
忠贤,也没有证据表明他们想把皇帝费了自己当皇帝;同样,皇帝把治理国家的任务交
给大臣们去做,皇帝只要不被惹毛一般也不会大开杀戒,即各守本分、各安其位。我觉
得现在的中国人还没有找到一种现代的治理国家模式,不知道各个阶层在这个国家中该
处什么地位、该负什么责任。而知识分子的任务是寻求探索真理并弘扬之!只要夹杂个
人的私欲,独立性就不存在!失去了独立性,也就不成其为知识分子!
魏超:这点我赞成!所以我很反对知识分子追求独立的说法,因为如果说知识分子追求
独立,那实质上是知识分子不独立!恰恰应该反过来:只有独立了才能追求知识,进而
成为知识分子。独立是知识分子的前提条件!
田旭:但知识分子一旦进入权力,不可避免就要被权力异化。任何人不能超越环境,只
能被动适应环境。否则,必然必淘汰。
严志永:关于这点,儒家经典中有充分的提醒,即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品格,宋明理学就
按照《大学》设立了八个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其次是要注意
学习;其三就是要有经有权,天下有道、积极进取;天下无道,乘桴浮于海。
魏超:其实最终是“取舍由时,行藏在我”。权力只是一种工具,可以造福、可以为祸
,关键是运用权力的人。美国人屡屡发生枪击案而最终“禁枪令”通不过,一个重要理
由就是公众相信:枪不能杀人,人才会杀人!
原平方:各位讨论,受益良多!关于知识分子,我的一点浅见是:1、概念。中西表述
虽同,其实内涵有异。这一点诸位已说过,白马非马,只是名称如此翻译。所以2、地
位。西方知识分子具独立性,以批判为己任;有思辨、多哲学;中国知识分子多依附性
,帝王师、幕僚及人师(老师)均是,而以帝王师为最终目标;而地位与3、收入来源
有关。西方有版权与版税,以此足可为生,所以敢言。中国知识分子靠人吃饭,作品与
思想大多不具收益,恶之以为寄生,不独立则是事实,以功用为主。老子出关,或因其
无用?后来庄子,亦未见用,思辨哲学或以此没落;儒学实用,因此占据主导地位;4
、评价。有云“欧洲知识分子的立场就是批判”,所以知识分子可以为正义、为自身,
有光环,批评的法兰克福学派生于欧洲,与此莫无关系;中国知识分子发达时激扬文字
、挥斥方逑,无人识时叹书生无用、竟要武功上凌烟阁。这当然与传统、宗教、观念亦
有关系,但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言,经济独立或为前提,毕竟有钱有闲时思维思
辨的心态会优裕得多。具体到中国知识分子,版权能得到实际保护执行,知识在经济上
能得到真正重视,尤其在市场上能换来收入,独立才有可能;5、例子。王朔或为中国
靠版税收入而独立的第一人,因而底气足而敢言论。或有人以为毛主席版税亦巨,但主
席不以此为业,另作他论;6、趋势。清谈误国、空谈误国其实一直隐含有“文人无用
”评定,知识分子尤其是文科知识分子如何自处?因为(文科)知识分子的主要功能其
实就是清谈,否则何以为哲学或文学?这些能有讨论,最是有益!
魏超:不得不说,有宽容的环境,才可自由的讨论;讨论不分对错,有效的理解和沟通
无疑比正确和输赢更为重要,而因此真正的知识才能由此产生。在这点上,可不可以说
“知识是讨论的副产品”?说到咱们讨论的主题,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所谓“知
识分子”这个概念的确没有,我们有的是士、君子、文人或儒,同时有家国一体的观念
。联系来说,就是这些有文化的所谓“知识分子”在家要修身,出了家门就直接到了“
国”中,在观众和实践中都理所应当要为政府做事、服务!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家和国之外,其实没有中间的社会。而只有中间的社会才能成为知识分子
产生的土壤,因为知识分子靠社会里的商业收入就可过得很好,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产生在欧洲,这是根本原因!而知识分子能成为批判的代名词,这也是原因!而对于中
国而言,知识分子这个称呼不过是个舶来品!因此,西方的知识分子和中国意义上的知
识分子其实是两回事,一概而论、难免争议!其实,中国知识分子也担负着不应该有的
骂名!但以笼统的文科知识分子而言,其实清谈就是实干,和实干并不对立,所以咱们
的清谈就很有意义。最后,我得说:说到讨论,越激烈越好;说到做人,越宽厚越好;
说到未来,越乐观越好!谢谢各位!
(注:讨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副教授原平方博士统稿、校对而成文。参加讨论
的还有陈勤、叶新、李军、侯欣洁等各位老师,但限于篇幅,未能尽呈所有观点与雅意
,未免有珠玉遗失之憾,特此致歉!)
(更多资讯、热点评论请扫码关注本公号“必记本”!合作微信请联系:912773246)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