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发帖数: 9770 | 1 61年中国婉拒苏联借百万吨粮真相:翻译错字
本文摘自:《羊城晚报》2015年10月21日第B03版,作者:阎明复,原题:总理秘
书追问翻译出错原因
1961年,尤其是在苏共召开二十二大之前的一段时间里,中苏双方经济、科技、技
术合作部分恢复。中苏双方都停止了公开争论;两党中央信件往来增多;苏联领导人活
动的一些情况也都向中方通报;在一些国际问题上,中苏两党、两国能够交换意见,进
行协商,真正执行了八十一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期间,中苏两党达成的关于协商一致
的原则。
对于1960年苏联政府撤销同中国签订的合同及合作项目,1961年苏方决定向一些尚
未建成的项目补足设备(其总量未超过原定水平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2月27日
,刘少奇接见苏联大使契尔沃年科。契尔沃年科交来当天赫鲁晓夫给毛主席的信。信中
表示,苏联愿意借给中国一百万吨粮食和五十万吨蔗糖,帮助中国度过困难时期。
这里还出现了一次失误。我们翻译组在翻译这封信的时候,译错了一个字:“B”
,即“借给”,我们理解为“贷款方式”,译成“以贷款方式给中国提供一百万吨粮食
和五十万吨蔗糖”,也就是将来要以货币来偿还。致使中央领导无法准确理解苏方的原
意。
3月8日,周恩来接见契尔沃年科。周恩来对他说,当我们面临粮食供应的暂时困难
的时候,我们首先动员自己的内部力量,其次利用当前的国际条件,争取以延期付款的
形式从国际市场再多进口一些粮食,从而把苏联建议提供的粮食留作后备。只有在从国
际市场进口粮食发生困难的情况下才向苏联提出粮食贷款的要求。至于以贷款方式转口
五十万吨古巴糖的问题,如果苏联国内市场不甚急需,我们拟同意接受这批援助。
两天以后,周总理便派外贸部副部长周化民前往莫斯科商谈以贷款方式提供五十万
吨古巴糖的具体事宜。
又过了几天,总理秘书马列打电话问我们,当时赫鲁晓夫的信是怎样讲的。我照实
说了,信上用的是“B”。马列告诉我们:周化民在莫斯科谈判时发现,你们把苏方信
中的“B”译错了,不是以“贷款方式”,而是“借给”。我们听后感到有些紧张,把
这样一个关键词译错了,深感愧疚。马列没有责怪我们,反而一再安慰说:你们不要紧
张,翻译错了,以后吸取教训就是了。
此事对我们触动很大,再次体会到在外事工作中翻译无小事,任何一个词译不准确
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
c*********d 发帖数: 9770 | 2 看到没有?周恩来的决定饿死了几千万人,可是阎明复给他擦屁股,说是翻译的错。
而腊肉呢?很多本来是具体办事的人犯的错,都归结到他这个掌握大政方针的人头上。
即使有些看上去像“辩护”的,也是曲线抹黑,越辩,腊肉的罪过越大。
这就是人心的差距啊! |
G****1 发帖数: 8414 | |
b*******8 发帖数: 37364 | 4 借给和贷款方式,都是要还的,为啥能引起决策结果的重大不同? |
v*******e 发帖数: 11604 | |
c*********d 发帖数: 9770 | 6 所以说这根本就是胡扯嘛。
一种是还实物,一种是还钱,后者应该还容易一些吧?
中苏之间,可以不用还硬通货,还人民币就可以,想印多少印多少。
【在 b*******8 的大作中提到】 : 借给和贷款方式,都是要还的,为啥能引起决策结果的重大不同?
|
B*Q 发帖数: 25729 | |
b*******8 发帖数: 37364 | 8 跟TG的好多纪录片一个德行。列举着事实,忽然就强行得出个结论,你不仔细琢磨就被
洗脑了,你仔细一琢磨,事实部分根本推导不出结论,甚至推导出反结论。
【在 c*********d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说这根本就是胡扯嘛。 : 一种是还实物,一种是还钱,后者应该还容易一些吧? : 中苏之间,可以不用还硬通货,还人民币就可以,想印多少印多少。
|
c*********d 发帖数: 9770 | 9 一百万吨是20亿斤,可以保证2千万人1年饿不死。
列宁格勒被围最困难的时候,普通居民每人每天定量100克面包,也就是2两。第一线的
战士,每天也只有250克,也就是半斤。
20亿斤给2000万人吃400天,每天还有2两半,加上野菜树叶什么的,肯定能熬过来。
所以说周的决定是使饿死三千万从可能变成现实的决定性因素。
【在 B*Q 的大作中提到】 : 尼玛 : 不是说三千万是邓艾的错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