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l******y 发帖数: 5 | 1 德国总理默克尔6月12日至14日对中国进行第九次访华。她此行与中国谈判的收获颇丰
,签订了26亿欧元(约合191.88亿元人民币)的合同。但这算不了什么,默克尔此次更
引人注目的是,她没有发表针对南海问题的任何谈话,被舆论场视为德国保持中立的表
现之一。
相比之下,默克尔2015年10月访华时,在一场中外学者的圆桌座谈中,形容南中国海主
权争议是严重的冲突,建议中国通过多边法庭解决争议。因此,一些观察认为,默克尔
此次访华,中国至今取得了两个胜利,一是德国就南中国问题保持沉默,二是德国就中
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展示开放态度。
当然,这与之前的预测大相径庭。默克尔访华前,德国舆论场普遍认为,她在中国期间
肯定要谈南海问题。
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上周在接受中国一家媒体采访时透露,中国向德国方面表达了谈南
中国海的意愿。柯慕贤当时表示,南中国海肯定会成为中德会谈的一个议题,德国和其
他七国集团(G7)成员一样。德国对南中国海争议不持立场,但强调“任何国家都必须
遵守国际规则。”
德国领导人对南海问题没有公开表态,这实际上涉及到利益问题。德国不像美国对南海
航道有很大的依赖性,德国的依赖性不大,也就是牵涉的利益不大,默克尔发表不利于
中国的言论,将得不偿失。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德国得罪中国不划算。
今天的德国的领导人有没有一些远见卓识来和中国、美国一起共同探讨21世纪包括南海
在内的所有地区战略格局的走向,我们不得而知,其实在南海问题上,德国不需要像法
国那样言之凿凿地站在美国这边,而是应该利用它的理性,利用它的智慧,利用它的历
史的教训给予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大户以及其他国家在哲学上的深刻启示。
对于中国来说,德国也许是西方强国里对中国伤害最少,但是又能给中国人最多好感的
国家。德国二战后的强盛之路,它的科学、哲学乃至马克思、恩格思的故里,又以及时
常与日本相类比的对战争的反省态度,使得德国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排名靠前的国度
。也正是有了这样一种潜在的对德的好感,中德可以实现越走趆近。
尤其是2014年3月,中国领导人访问德国期间,默克尔向中国领导人赠送了德国于1735
年绘制的第一幅中国精美地图。该地图反映的是雍正驾崩,乾隆登基年代。当时的中国
版图包括北部的远东,北起蒙古唐努乌梁海地区及西伯利亚,南至南海,包括“千里石
塘、万里长沙、曾母暗沙”(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礁,西南达西藏的达旺地区、
东南包括台湾、澎湖群岛。钓鱼岛更在其中),其总面积达1300万平方公里。
默克尔赠送地图给中国领导人,应该是用心良苦,可谓意味深长。由于德国本身务实和
理性的特点,都会从理想主义者变成现实主义者,再加上最近几年,从欧元欧债危机开
始的一路经济都遇到困难,而中国的经济确实蓬勃向上,这对欧洲是很有吸引力的,所
以为了经济利益,德国也必须跟中国加强友好关系。
相对而言,英国首相卡梅伦却没像默克尔那样,对中国坚持友好的姿态。卡梅伦上个月
在日本参加七国集团峰会时表示,中国必须尊重仲裁法院的裁决,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
。卡梅伦发表针对中国的言论,或许是受到来自美国的压力。
今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时,罕有地炮轰卡梅伦,大曝英
美这对昔日“最亲密伙伴”之间鲜为人知的矛盾。他批评卡梅伦在处理利比亚问题上未
尽全力,导致留下一个烂摊子,变成一场“狗屎秀”。
因此,默克尔对南海问题保持沉默,并不让我们感到吃惊。因为南海问题根本不是德国
对中国的筹码,德国也不可能像美国、日本那样介入南海问题。不过,相比默克尔对南
海问题保持沉默,西方在此问题上已不可能铁板一块,这才是中国的最大胜利。 | b********n 发帖数: 38600 | | l********t 发帖数: 469 | 3 不知道是一种悲哀的胜利还是仰人鼻息用钱换来的无奈的胜利,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都
觉得特别不舒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