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9 发帖数: 20431 | 1 作者:龊大人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381497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南疆旅行见闻,多图,边说见闻边说观点。
2016年7月底8月初,我去了一趟南疆的和田、喀什、塔什库尔干等地,一是探望半个世
纪前支边到此的亲戚,二是为考察见识,三是为旅游观光。
我的第一站是和田,当天是扬尘天气,风沙漫天,下了飞机,我乘车直奔和田城区,一
路上所见,凡机关、学校、交通站点,皆铁栅栏合围、武警荷枪守备,装甲车来回巡视
,紧张严肃远在北京之上。但看路旁维族群众,绝无穿黑罩袍、留大胡须者,开店、种
地、行路的,各行其事,我心情稍稍轻松。与别处不同,和田附近工厂不多,机场至市
区路两侧未见工厂院落,仅有的一些门面大多是些修车、饮食店铺。由此可大致知晓此
地经济面貌,与内地很多地方相比,和田的经济很大程度上应该是靠财政补贴撑起的,
之后和亲戚的交谈大体上验证了我的观点。
到了亲戚家,已经是傍晚时分,稍微吃了点东西,和亲戚一家出门逛逛。路两侧稍有规
模的餐厅、商店,门口多有保安,一般为维族。亲戚告诉我,在和田这地方,别的工作
不好找,唯独“看大门的”最多……在汉族人较为集中的街区、广场,军警的岗哨很常
见,用铁栅栏和铁丝网、刺钢等筑成,里面数名战士以及警犬,执95枪、霰弹枪、金刚
杵形的短警棍、狼筅形的长警棍等装备,旁边停着装甲车。十字路口一般是简易的凉棚
,也有民警、保安、战士执勤。
在一个市民活动广场上,有开发商免费赠送果啤,还提供纳凉的桌椅、唱歌的器材,我
在这里见到一个维族小姑娘主动为乘凉的市民献唱,她汉语不错,说自己是邓紫棋的粉
丝,唱了邓紫棋的歌,她的家人坐在旁边,所有人都为她鼓掌,气氛很不错。在和田这
样一歌南疆维吾尔聚居区腹地,维族小女孩可以这样在广场上唱汉语流行歌,各位知友
大概可以对这边的世俗氛围打个分了吧。
离开这个广场,我又和亲戚去了和田城中心的团结广场,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悲哀的事
件(亲戚说一人身亡,多人受伤),所以现在用铁栅栏围起来了,只有俩出入口,广场
外围还有执勤点。下图是广场的一个入口。
在广场中央有毛主席和库尔班大叔的雕像,亲戚说,那个时候民族关系比较和谐,不像
现在。亲戚在广场上遇到了一个熟人,跟我说,那个熟人是扬州人,娶了个维吾尔族的
羊缸子(媳妇),但现在见不到汉族和维族结婚的了。
广场上,有一些跳舞、观舞的群众,清一色汉族人,国旗台上有全副武装执勤的战士,
有汉族战士,也有少数民族战士,很辛苦,满身灰土,满脸汗。(看这雾霾风沙)
在亲戚家,亲戚和我聊了不少,他们对和田的现状不满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压力
很大,经济发展跟不上内地。前几年有些内地的老板来搞开发,但和田这个地方交通不
方便、没什么资源、安全压力也大、各类成本都很高,很多老板都走了,经济要靠拨款
。为了留住人,国家在和田投入的数目很大,一个政府的退休会计,一个月能拿上万的
退休金……
和田本地的经济造血能力不行,即便是羊肉这样最基本的食品,本地的产量也不足,但
人口压力是巨大的,每年要从内地调运大批羊肉进来才能满足需求,没有人敢想象羊肉
这种生活必需品出现短缺会在南疆腹地产生怎样的波澜。政治压力和经济实力的严重不
对称在很多细节体现的淋漓尽致。
第二天,我启程去喀什,火车票不好买,只好乘大巴,在一个汽车站,见到下面这个宣
传栏,内容主要就是三件事:民族团结、计划生育、宗教去极端化,保护公共财物也是
很重要的。咦?为啥计划生育只有汉语的……
在从和田到喀什的车上向外看,两侧人烟繁聚处为绿洲,这里水渠纵横,维吾尔乡村的
房前屋后都是水渠,引来翠玉色的冰山融水灌溉,绿洲里的庄稼、树木长势良好,小麦
、杏和杨树是最常见的植物,杨树是南疆不可缺少的建材和薪柴,盖房子、打馕烤肉都
缺不了。新疆的土地和光热资源丰富,有水的地方就有丰富的物产,小麦随便种下子就
是九百多斤以上,穗实饱满、茎干短而结实。如果未来真的能从青藏高原调来一两百亿
方水,在新疆再造一个三江平原那样的商品粮基地,应该是可以的。
国道两侧的店铺
路边随处可见的馕坑
在绿洲之外,是风沙肆虐的戈壁沙滩,风吹着沙子打着旋~
途经新设立的昆玉市,兵团14师的,浓浓的内地fell
公路上的盘查非常严格,车每过一个县,全体乘客都要下车到检查站中刷身份证,识别
面孔,这些先进的设备即便是在北京也很少见。从和田到喀什,中途上上下下检查了将
近10次,我能理解,但也感到很无奈。
一个检查站里贴着政策宣教的招贴画:《阿凡提告诉你》,比内地大街两侧那些画面丑
陋、文字晦涩的宣传画强的不知到哪去了。
另一个检查站的墙上画着宣传画:《爆恐分子在火狱中接受人民民主专政铁锤的惩罚》
,传统宗教文化中的故事情节与政策宣教相结合,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简洁有
效,令人印象深刻。
路旁有的乡村在搞新农村建设,干活的有内地的汉族,也有维族
在一个中间站停车休息,一个维族老汉下车卷了个烟抽,刚抽完,又来个了个汉族中年
人,递给老汉一支烟,边抽边聊,车要开了,老汉烟没抽完,捏灭了半截烟放进兜里留
着。
这个老汉坐在我前面,我旁边坐的是个维族男青年,见我一直拍路边景色,就笑了起来
,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和我聊天,维族老汉好奇,也转过脸来,青年就给他翻译,我这才
知道,刚才那个汉族中年人,应该是会维语的,老汉不会汉语,他们刚才应该是用维语
聊天,不错,汉族学点维语,维族学点汉语,民族之间能这样相处不就很好吗~ ~~大巴
上一直在放影片,有维吾尔歌舞、小品,也有土耳其的喜剧片,车上的维族乘客们看着
土耳其电影,笑的前仰后合。
到了喀什,入住青年旅社,顺便出来逛逛,旅社在老城,距离艾提尕尔清真寺不远,吃
饭购物还算方便,喀什比和田要热闹、现代化一些,气氛也不那么紧张,汉族的居民和
旅游者也更多些。我在这里吃了一顿维族传统美食:缸子羊肉汤+烤馕。我吃饭都是挑
最纯粹的维族餐厅,店主只会讲汉语的数字,连汉字招牌和菜单都没有,食客也都是维
族,这样才能吃到比较地道的维餐吧。羊肉汤配烤馕很不错,那些维族的食客都是把馕
掰碎蘸汤吃,再啃羊肉,跟西安的羊肉泡馍很像,羊肉泡馍也许可以追根溯源到此吧~
吃完饭,去买了回和田的车票,然后回到老城,到著名的高台古民居看了看,古民居面
临改造,多处荒颓,在古民居附近的地面上,我看到了一个旧针管,疑似吸毒后丢弃的
,这个问题,哪儿都有啊,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会有一部分人走上歧路,维吾尔社会也
不例外
进了古民居的巷子里参观下,看到了最传统的维族社区清真寺,门不大,院子也很小,
一个寺也就服务周围的几家、十几家的样子,做礼拜的时候,伊玛目就在门楼上面的那
个袖珍的邦克楼旁边唱经召唤。老实说,南疆维吾尔族的礼拜寺和我在甘肃临夏见到过
的那种金碧辉煌的礼拜寺完全比不了,新疆、内地的礼拜寺在外表上的差别,基本上体
现了不同地方的民族宗教政策吧。
古民居巷子里常见小孩子玩耍,有的小孩就在强上涂鸦,下图的涂鸦是汉字,写着:阿
*麦麦提**2(3)班,汉语教育有效果了,这是近两年新政策的结果。
汉语对维吾尔经济发展的促进是显而易见的。我在喀什买东西,见到不少小学生跟大人
一起看店、出摊, 成年人大多不通汉语,遇到汉族人的生意要靠小孩子来翻译。这件
事上,必须得说句党的政策亚克西,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傍晚,我到了艾提尕尔清真寺,没进去看,就在外边逛了逛,寺门口(照片右下角)有
个冷饮摊,卖的是传统冷饮,用碎冰、酸奶、果汁调配,很好喝。卖冷饮的老汉不懂汉
语,比划了半天,一个会汉语的中年维族人来帮忙翻译—— 冷饮的原料、价格等等,
买卖终于做成。老汉带着小帽,看着很和善,做成了一笔生意,老汉开心地合不拢嘴。
在喀什和和田,我所见到的维族男性,青年人几乎见不到戴小帽的,也见不到进清真寺
的男青年,这一点和内地的回族完全不同,让人很惊讶,我觉得维族群众心底里应该是
非常热爱世俗生活的。后面会讲到维族妇女的面貌。
根据我的感受,在新疆本地生活的维族群众比在内地的那些维族群众要显得平和、斯文
的多,因为语言、文化疏异,维族群众来到内地之后深处汪洋大海般的汉族社会当中如
孤岛一般,会比较容易有陌生、孤独甚至恐惧的心理,自然也就容易抱团、容易与内地
人摩擦。
我在南疆旅行期间,能体会到汉族人和维族人在性格上的巨大不同,汉族人精明,维族
人质朴,不止一次见到汉族妇女在买东西时讲价挑毛病(没错,就像在内地常见到的那
样),把维族小贩气的接不上话;买车票的时候见过汉族老头对插队的维族男青年愤怒
地跺脚,青年无奈离开……两个民族的群众可以当面发脾气而不出事故,反而不像内地
那么敏感了。
从喀什出发,下面将要前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及中国、巴基斯坦边境的红其拉
甫国门,这一路走的是中巴友谊公路,公路大多修在较为宽阔的河谷中,河谷约有两公
里宽,开阔坦荡,公路路线相对平直,坡度也不是很陡峻,路面很平,有的路段还在升
级改造,完全不是川藏、滇藏公路那样的盘山小路,在这里修铁路应该比川西、中甸、
凉山、湘鄂西等地容易的多。
到了塔什库尔干,气氛很理想,一方面塔吉克族向来是热爱祖国、拥护团结、风气淳朴
的模范民族,塔县治安很好,据说三十年未出过刑事犯,在街上曾见到一塔族老汉,袄
子的胸口上别着党旗徽章,慢悠悠走路,这在别处是很难见到的。另一方面,穿过塔县
的中巴公路是中国与巴铁联系的要道,公路两侧、县城里常见中巴友好的标语、宣传牌
。中巴经济走廊,中国已经在摩拳擦掌热身了,不由得替巴基斯坦着急,南疆的未来,
很大程度上要看这条经济走廊了。
这一路,见到了维吾尔、柯尔克孜、塔吉克三个民族的人,非常好区别,柯尔克孜的蒙
古人种特点比较明显,塔吉克则是大鼻子深眼窝的高加索人种;维族的面相比较丰富,
但和蒙古人种差别很大,体型和汉族人接近,也绝对没有那么大的鼻子和那么深的眼窝。
中国的塔吉克族与塔吉克斯坦的主体民族不同,我们的塔族在塔国被称为帕米尔人或者
山地塔吉克人,语言有差别,宗教也不一样,我们的塔族是什叶派,这从路边的墓地能
看出点端倪,塔族的墓地都是好几个小坟茔围绕着一个装饰较丰富的大拱北,这应该就
是什叶派宗教制度的体现吧。
塔县地势高,气候相对寒凉,地里的庄稼是青稞,中国种植青稞的民族有两个,藏族是
一个,另一个是塔吉克,塔吉克族种青稞、养养,顺便帮守边的官兵放放哨,手一滑就
成了网友们耳熟能详的爱国模范民族。
塔县是重要的边境县,为防止极端分子偷越国境,塔族群众也被组织起来,但凡遇到可
疑生人经过各家的草场就通知守边军政机关,称塔族为长城当不为过。
从塔县出发,在高原上跑了上百公里才到红其拉甫国门,基本没有什么高原反应,到了
国门附近才有缺氧疲劳的感觉。
对面是巴基斯坦,很多巴国的旅游者也到这里来观光,国门下面的气氛很好,两国人互
相打招呼、拍照不断。双方的守边军人可以和对方国家的参观者合照、握手,巴国的军
官能说点汉语“可以”“不客气”这样的。和巴国游客打招呼用英语是没问题的,汉语
的“你好”应该也不成问题。如果能来两句乌尔都语,气氛会燃起来。我当时跟他们说
了个“色俩目”,对面迅速high了起来,也回敬过来;我想起印度有一个“印地秦尼、
帕伊帕伊”(印度中国,兄弟兄弟)的歌谣,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发音又一样,就抖了个
机灵,跟对面的巴基斯坦游客喊了个“帕伊帕伊”,对面的游客显然也听懂了,非常亦
可赛艇,回敬“帕伊帕伊”~
离开塔县,我又回到了喀什,从喀什坐火车回和田。火车的乘客大多是维族群众。我的
旁边是一个维族妇女,带着俩孩子。
我一路上见到的维族家庭,基本上都是两个孩子,坐火车的、街上走的、坐摩托车和驴
车赶集的、店里坐着的,都是两个孩子,确实没见到那种一家四五个娃的,所以我推断
:计划生育应该是得到了贯彻。另外,我所见的维族妇女,街上的甚至田里劳动的,一
律都是穿裙子,各式各样的花裙子,中青年妇女大多都穿高跟鞋或矮跟鞋,服饰比汉族
妇女的要艳丽,不戴头巾的妇女约占三分之一,考虑到南疆一些地方沙尘比较厉害,戴
头巾便于清洁,我觉得世俗化政策在妇女服饰方面也得到了比较好的执行。
回到和田之后,去吃了个夜市,因为夜市汉族较多,也是有安检、栅栏和岗哨的,夜市
食档上用来切菜割肉切瓜的刀斧,都用铁链子连在案台上,这场景我在喀什也见到过。
我觉得,维族群众心中也是委屈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败类毁掉民族的名誉,给他们
的生活也造成了相当多的不便和无奈。维族是一个比较性直的民族,无所不在的防范措
施,对他们的自尊也是一种伤害。
在和田的巴扎上看到了维族的农具坎土曼,非常厚重的铁器。
离开和田之前,到沙漠边上转了转,这是和田到阿克苏的公路,再往前就进塔克拉玛干
沙漠了~~南疆的交通,实在是让人捉急,四五百万人口,没有半寸高速公路,铁路只有
个单线的非电气化,国道还要站站停车安检,捉急,捉急
最后补一个民族团结监督明细,内地的一些地方,好好学学
说点想法:
1.对新疆的未来谨慎乐观。
我这次在维吾尔区域的腹地逛了个来回,之前对南疆的印象就是肃杀、萧条、紧张,但
世俗化、汉语教育、计划生育的现状还是给人一丝希望,南疆如此,北疆相信会更好,
加上内地的支援和一带一路的机遇,我认为新疆的未来是有希望的,不过,很多转变的
结果要看十年二十年之后了,或许要等那些在墙上用汉语写字的小学生长大,这一期间
,国家的政策不能跑偏,过头的政策要果断纠正,不到位的政策要大力执行。老实说,
08年到16年,8年了能到今天这样,确实比我想象的要好。
2.一定时期内,窘迫的状况还会持续。
正如在和田所见的那样,安全支出、人力成本如此巨大,是极为扭曲的,另一方面,我
也在南疆见到了很多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工作日的白天,晃荡在大街上,趴在路边的栏
杆上……这绝不是一件好事情,也绝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事情。
3.不能再拖延的任务:教育、铁路、产业、水。
南疆教育事业的方向应该是以汉语教育为第一要务的教育体系建设,汉语教育要像当年
的扫盲一样推进。
南疆铁路建设滞后,格尔木——若羌——和田的铁路迟迟不上马,塔里木盆地南缘的维
吾尔社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死角,巨大的物流成本使南疆无法发挥本地优势融入国内市场。
产业上,见效最快的可能就是餐饮业了,和田、喀什的地方政府真的应该借鉴一下福建
沙县、青海化隆的经验,把缸子肉、面肺子、鸽子面这些也包装成餐饮品牌,这些维吾
尔美食一点都不比抓饭、拌面差。
至于长期的产业发展,还是要看一带一路……
水是个要命的问题,和田的羊肉现在已经不够吃了,以后还有兵团的昆玉市……水不够
,会出大问题的,整个塔里木河只有不到50亿立方的年径流量,中亚的阿姆河、锡尔河
加一块是塔里木河的10倍以上。那么大片的荒漠要开发,光靠节流而不开源,是治标不
治本的……新疆目前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棉花、辣椒等产品的生产基地了,如果能把水问
题解决好,未来真的是不可限量了。
4.绕不过去的问题:意识形态
在南疆,可以感受到这个国家在意识形态上的某些困境和纠结——无神论教育是保证世
俗化的终极工具,也是消弭维吾尔社会与内地之间主要隔阂的最有力工具,却不能说…
…凝聚不同民族劳动人民共同理想褪色了,爱国主义在迥异的文化差异面前显得苍白无
力,市场经济又被政治需要所扭曲……单靠解决民生需求,真能把新疆拴住么 |
d*****u 发帖数: 17243 | |
l*******p 发帖数: 5212 | 3 和田没去过,南疆我就去过伊犁,巴音郭楞。和田河喀什都没去。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 作者:龊大人 :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3814976 : 来源:知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南疆旅行见闻,多图,边说见闻边说观点。 : 2016年7月底8月初,我去了一趟南疆的和田、喀什、塔什库尔干等地,一是探望半个世 : 纪前支边到此的亲戚,二是为考察见识,三是为旅游观光。 : 我的第一站是和田,当天是扬尘天气,风沙漫天,下了飞机,我乘车直奔和田城区,一 : 路上所见,凡机关、学校、交通站点,皆铁栅栏合围、武警荷枪守备,装甲车来回巡视 : ,紧张严肃远在北京之上。但看路旁维族群众,绝无穿黑罩袍、留大胡须者,开店、种
|
b**e 发帖数: 3199 | |
f**********d 发帖数: 4960 | 5 赞详实。
窝。
场。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 作者:龊大人 :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3814976 : 来源:知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南疆旅行见闻,多图,边说见闻边说观点。 : 2016年7月底8月初,我去了一趟南疆的和田、喀什、塔什库尔干等地,一是探望半个世 : 纪前支边到此的亲戚,二是为考察见识,三是为旅游观光。 : 我的第一站是和田,当天是扬尘天气,风沙漫天,下了飞机,我乘车直奔和田城区,一 : 路上所见,凡机关、学校、交通站点,皆铁栅栏合围、武警荷枪守备,装甲车来回巡视 : ,紧张严肃远在北京之上。但看路旁维族群众,绝无穿黑罩袍、留大胡须者,开店、种
|
m*****u 发帖数: 15526 | 6 伊犁是北疆。南疆都是维子
【在 l*******p 的大作中提到】 : 和田没去过,南疆我就去过伊犁,巴音郭楞。和田河喀什都没去。
|
I******I 发帖数: 14241 | 7 巴州为什么是蒙古族自治州?
库尔勒附近小蒙古很多吗? |
c*********a 发帖数: 977 | |
l*******p 发帖数: 5212 | 9 巴音郭楞蒙古人很多啊。
我以前在那儿住的时候,周围全是带那种蒙古大绒帽的。
【在 I******I 的大作中提到】 : 巴州为什么是蒙古族自治州? : 库尔勒附近小蒙古很多吗?
|
l*******p 发帖数: 5212 | 10 伊犁地理上北,但是是在天山山脉南侧。以前是归为南疆的。现在不知道了。
【在 m*****u 的大作中提到】 : 伊犁是北疆。南疆都是维子
|
q******g 发帖数: 3858 | |
l*******p 发帖数: 5212 | 12 又看了一遍,的确是好文。
作为一个在新疆呆过的人,看着新疆的民族关系一步一步变差,真的很心疼。
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像民考民,两少一宽,引进沙特阿拉伯阿訇,这种
蠢事,千万不能再做了。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 作者:龊大人 : 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3814976 : 来源:知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南疆旅行见闻,多图,边说见闻边说观点。 : 2016年7月底8月初,我去了一趟南疆的和田、喀什、塔什库尔干等地,一是探望半个世 : 纪前支边到此的亲戚,二是为考察见识,三是为旅游观光。 : 我的第一站是和田,当天是扬尘天气,风沙漫天,下了飞机,我乘车直奔和田城区,一 : 路上所见,凡机关、学校、交通站点,皆铁栅栏合围、武警荷枪守备,装甲车来回巡视 : ,紧张严肃远在北京之上。但看路旁维族群众,绝无穿黑罩袍、留大胡须者,开店、种
|
l*******p 发帖数: 5212 | 13 顺带说说,楼主的照相技术好差啊。
还不如beijingren
【在 l*******p 的大作中提到】 : 又看了一遍,的确是好文。 : 作为一个在新疆呆过的人,看着新疆的民族关系一步一步变差,真的很心疼。 : 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像民考民,两少一宽,引进沙特阿拉伯阿訇,这种 : 蠢事,千万不能再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