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中国严管外汇是看到了日本的前车之鉴
相关主题
日本三菱汽车承认燃油经济性测试作弊洛克菲勒集团zz
日本或触发下一场全球灾难二战和辉煌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衰落zz
索尼宣布关闭加拿大所有商店谁是当今真正的世界首富
三哥的国产五代战机也快了。。。。。。 -你们相信rothschilds 家族还在掌权么?
波音亏损严重, 或停产“祸首”737MAX方是民,转基因,CIA.对华种族灭绝政策
Chinese firm buys Marriott in downtown L.A.人民网:遏制日本经济增长的三重奏(美国经济阴谋历史真相)
美国德州首富丹晚死3月 为家人省20亿美元税费破熊(小),谈谈你对27亿美元的看法
房地产业:美国最隐蔽的经济武器我来总结一下温家五毛的主要论点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日本话题: 美国话题: 购买话题: 经济话题: 亿美元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V
发帖数: 21731
1
海外房地产,娱乐业都是属于奢侈品一样没吊用的东西,拿外汇储备这样的血汗钱去买
是翟卖爷田心不疼。
日本人“买下”美国后
时间:2010-03-27 23:28来源:《新世纪周刊》《党员文摘》 作者:李子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快速增长。到了上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进一步稳定发展,在世界
范围内可谓一枝独秀。与此同时,欧美发达国家却由于多种原因而陷入了经济停滞。
一国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其生产效率的提高。这必然提高其货币的购买力。而且,美国
等国也非常愿意看到日元的升值,这样将会减弱日本出口工业品的竞争力。于是,1985
年,美日英德法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签订以后的几年,日元币值
差不多上升了3倍。
日元升值以后,日本的工业出口能力确实受到了相当的影响,但日本人也因此变得空前
富裕了—他们手里的日元可以换来更多的美元。于是,手里拿着大把美元的日本人开始
在美国大肆购买。这些挥舞着支票本的日本人好像对价格根本不屑一顾,他们似乎可以
买下整个美国,“美国正在变成日本的第41个县”。
在这个看起来有些疯狂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让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的事情。一栋美
国大楼打算卖给日本人。美国人报价4亿多美元,双方谈妥,就等日本人付钱了。日本
人忽然拿来了新的合同书,上面写的价格是6.1亿美元,美国人对此莫名其妙。日方人
员解释说,他们的老板头一天在吉尼斯世界纪录里看到,历史上单个大楼出售的最高价
是6亿美元。他们想要打破这个纪录。
1989年,日本人购买美国资产达到了顶峰。这一年的6月,索尼公司宣布,他们以34亿
美元的价格成功购买了美国娱乐业巨头、也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此前,三菱公司用14亿美元购买了洛克菲勒中心—这个代表美国进入全盛时期的伟大
建筑从那时属于日本人了。
在洛杉矶,日本人掌握了闹市区几乎一半的房地产;在夏威夷,96%以上的外国投资来自日
本,并且主要集中在饭店、高级住宅等不动产方面。从1985年到1990年,日本企业总共进
行了21起500亿日元以上的海外并购,其中有18起的并购对象是美国公司。到80年代末,
全美国10%的不动产已成为日本人的囊中之物。
目睹本国众多有影响的大公司、大产业转而由日本人充当老板,美国舆论惊呼,这简直
是二战期间袭击珍珠港后,日本第二次入侵美国。
日本人一时风光无限,很多日本人为自己在世界范围内的疯狂购买沾沾自喜。多年来只
能对美国唯唯诺诺的日本似乎看到了自己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不过,没过多长时间,日本人就感到了事情没那么简单。三菱公司购买洛克菲勒中心不
久,就因为经营不善,难以承受巨额亏损,不得不以半价再次卖给原主。索尼购买哥伦
比亚影片公司的行为,后来也被证明是日本亏损最大的企业并购案。虽然索尼最终实现
了向娱乐公司转型的战略,但花费了更多的成本和时间。轻率的购买行为不是加速而是
延迟了索尼战略的实现。
圆石滩高尔夫球场转让案更典型地表现了那些收购美国资产的日本企业的结果。
1990年9月,日本人熊取谷稔拍出8.4亿美元,一举买下了圆石滩高尔夫球场以及风景优
美的“17英里公路”。熊取谷稔的如意算盘是想在日本出售1000张圆石滩球场100万美
元一张的会员卡,这样一下就可得到10亿美元,减去8.4亿美元,还有1.6亿美元好赚。
但是会员卡销售并没按熊取谷稔设想的那样顺利地进行,给他提供资金支持的日本银行
出现了麻烦。到了1998年,他终于扛不住了,把高尔夫球场以8.2亿美元的价钱卖还给
美国人。
日后算账,人们发现,在这场买进卖出中,损失最惨的就是当年豪气冲天的熊取谷稔。
而那位当年的卖主美国人马文·戴维斯则赚头最大。1978年他买进这个球场时只花了
7200万美元。1990年卖给日本人则拿到了8.4亿美元。
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逐渐没有了大量收购美国资产的势头。以前收购的那些资产许多
变成了经济包袱,不但不能带来收入,还要想办法摆脱。计算机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
更降低了日本收购的那些传统产业的盈利能力。最终,人们不得不承认,当初那些被认
为目光短浅、唯利是图的美国资产出售者其实是对的。他们不但在出售资产时没有吃亏
,把那些资产日后可能的盈利都提前变现了。而且,出售这些过时的企业资产得到的大
量资金,为新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始终只考虑经济指标的美国商人不但赢得了经济效
益,也没有因此失去美国,而且还在未来的发展中再次抢得先机。
日本人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当初的许多购买行为没有严格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日元升值
带来的财富膨胀让他们头脑发热,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日本人往往是出于非经济目的而
购买那些资产的,所以他们特别热衷于那些在美国有巨大影响的资产,至于这些资产能
不能在日后带来足够的收益,他们并没有进行足够认真的考虑。而以后的局势发展也让
他们为自己忽视经济规律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美国的成功,实际上来自于制度的优势。通过出口工业品挣到了大笔美元的日本,当他
们想要购买外国资产时,为什么大多选择美国呢?正是因为美国有可靠的产权保护,有
优良的经营环境,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虽然有舆论批评,但因为美
国社会对私有产权和市场自由交易的充分保护,美国商人可以坚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他们不必屈从政府或者公众的意见。也就是说,企业家的眼光和头脑始终有机会发挥作
用。而美国也因此总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最大限度地发现成功之路。
索尼买下了哥伦比亚公司”,1989年9月,日本著名的索尼公司对全世界宣布了这一消
息,该公司以34亿美元的高价买下了美国娱乐业巨头——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不久后又
将其更名为索尼影像娱乐公司)。消息一经传出,美国舆论界顿时哗然,普通民众、报
刊媒体、乃至不少政府要员,为此闹得沸沸扬扬。
美国竭力阻挠日本经济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进入了稳定的高速发展时期。当时,欧美经济由于受到石
油危机等因素的影响,遭到沉重的打击,而日本却顺利地进行了产业调整,其工业产品
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空前提高,出口大幅增加。当时,美国的许多行业受到了来自日本的
冲击,这引发了不小的社会恐慌。据报道,在美国老牌汽车城底特律,失业的工人们由
于憎恨日本汽车的冲击,曾捣毁并焚烧日本汽车泄愤。但是,似乎全世界都无力阻挡日
本经济发展的脚步。1985年,日本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洛克菲勒中心大厦也曾成为日本的囊中之物
多年以来,无论是在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方面,美国人都习惯以“老大”自居。面对日
本经济咄咄逼人的势头,从尼克松政府开始,美国就试图采取某种方式来恢复美国经济
的竞争力,降低对日贸易的巨额赤字。尤其是到里根政府时,这种势头日趋猛烈,导致
两国间的贸易摩擦频频发生。于是,美国许多大企业主、经济学家以及国会议员纷纷游
说政府,要求白宫拿出办法进行干预,而里根政府也寄希望于利用汇率这一途径来解决
问题。
1985年9月22日,在美国极力鼓动下,以英、法、美、日、西德五国财长与中央银行行
长,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该协议决定:将美元对世界其他
主要货币的比率在两年内贬值30%,以此逼迫日元升值。此后,受汇率的影响,日元开
始迅速不断升值,时间长达10年之久。从1985年到1996年的10年间,日元兑美元的比率
由250∶1骤升至87∶1,升值将近3倍。
这次日元升值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日本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不过到1986年12月,当美元汇
率基本稳定后,日本经济又持续了四年多的上升势头。
美国人惊呼:日本人在“购买美国”
“广场协议”签订后,本想以此抑制日本经济发展的美国却一度陷入恐慌。由于协议造
成美元贬值,日元升值,因此出现了日本人在全世界的资本输出热潮。据统计,从1986
年到1991,日本的海外投资总额竟达40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另
一方面,由于日元升值出口受挫,日本大量过剩资本流向非生产领域和海外市场。在这
一过程中,美国成了日本的主要目标。1985年后,日本企业开始大量购买美国企业,或
在美国开设工厂。突如其来的大量日本资本,迅速涌入美国的各个领域和角落,无论是
工业、房地产还是文化等产业,都能看到日本人活跃的身影。
当时在夏威夷,每到旅游旺季,各大宾馆近半数的客人都是日本人。1988年,有一位神
秘的日本富翁,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投入1.5亿美元,在美国购买了178套高级住宅
。这只是日本人对美国地产业冲击波中的小插曲之一。不久,日本著名三菱公司投资14
亿美元购买了坐落在纽约曼哈顿闹市的洛克菲勒中心大厦。该消息对美国人而言无疑是
重磅炸弹,因为他们一直视这座大厦为美国的象征,所以这次收购使很多美国人在心理
上难以接受。
在洛杉矶,经过一系列购买行动,日本人很快就在闹市区掌握了几乎一半的房地产;在
夏威夷有96%以上的外国投资来自日本,并且主要集中在饭店、高级住宅等不动产方面
。到80年代末,全美国10%的不动产已成日本人的囊中之物。
与此同时,更令美国人难以接受事发生了。1989年9月,索尼公司以34亿美元的高价买
下了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后更名为索尼影像娱乐公司。不久,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又购买
了美国音乐公司(MCA)。除此之外,日本人还将资本渗透到美国的体育、文化等产业。
从1986年到1991年,日本企业和政府共向美国一些著名高等学府投资1.75亿美元;甚至
向华盛顿的五大思想库投资540万美元,以此影响美国政府的决策。另外诸如高尔夫球
场、职业棒球队等,财大气粗的日本人也都照单全收。
统计显示,从1985年到1990年间,日本企业总共21起500亿日元以上的海外并购案中,
有18起是针对美国公司。短短几年间发生的这一幕幕,令美国人应接不暇。在亲眼目睹
了众多本国的大公司、大产业迅速改头换面,由日本人充当老板之后,美国社会的反响
十分激烈。对于日本人的收购狂潮,一些美国报刊称其“经济珍珠港”,有的则哀叹美
国“引人注目的资产全都被日本购买去了”。当时,多数美国人都在惊呼日本人在“购
买美国”,著名的《纽约时报》甚至担忧“总有一天日本会收购走自由女神像”。
美国人至今还认为:日本是唯一一个两次“入侵”过美国的国家——除了偷袭珍珠港,
就是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的大举“购买美国”。
“泡沫经济”破灭使美国成为最后赢家
“广场协议”后的五年,很多日本人为自己在世界范围内的疯狂购买沾沾自喜,殊不知
,他们所看到的所谓经济繁荣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泡沫”。
由于当时日本企业还缺乏海外投资经验,对美国资产的大量收购其实非常被动和盲目,
结果在期货、地产等市场都损失惨重。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三菱公司在花14亿美元购
买洛克菲勒中心不久之后,就以半价再次卖给原主。他们其他的一些投资,如高尔夫球
场等都也以失败告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度风光无限的日本人购买的其实是一大堆
“泡沫”。
1989年底,日本政府开始意识到“泡沫经济”的严重性,进而采取措施阻止投机,结果
使得股价暴跌,地价急剧回落。“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许多家庭的财富化为乌有,
许多人因偿还不了债务而自杀,而日本经济也随之进入长达10年的衰退期,日本人称其
为“失去的10年”。
另一方面,当时日本人从美国购买的一些企业,其实已步入“中年”,而美国企业和政
府却靠回笼的资金转而投资各种新兴产业。进入90年代后,美国很快从80年代的经济停
滞中摆脱出来,创造了长时间的经济增长奇迹。
从喧嚣一时的“购买美国”,到短短几年后“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国内对此进行了
认真的反思。经济圈内很多人士将其归咎于“广场协议”,甚至称这是美国的“阴谋”
,表面上看也并不无道理。
但是,日本将巨额的资本投入到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却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这个经验教
训无疑值得所有国家进行总结和思考。
即使像洛克菲勒中心这样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也能顺利买卖,说明美国制度中对于私人
产权的尊重,而这也是美国在这次商业博弈中最终胜出的原因之一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快速增长。到了70年代,日本经济进一步稳定发展。与此同时
,欧美发达国家却由于政府长期过分干预经济、低效率的国有福利体系、石油危机多种
原因而陷入了经济停滞。世界范围内,日本经济可谓一枝独秀。日本制造的工业产品行
销世界各地,所向无敌。美国几乎只有招架之功。底特律的汽车业尤其损失惨重。美国
汽车工人们天天唠唠叨叨地把日本人挂在嘴边骂个没完。
一国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其生产效率的提高。这必然提高其货币的购买力。而且,
美国等国也非常愿意看到日元的升值,这样将会减弱日本出口工业品的竞争力。于是,
1985年,美日英德法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规定美元实现贬值。这样也就是提升
了日元的币值。“广场协议”签订以后的几年,日元币值差不多上升了三倍。
日元升值以后,日本的工业出口能力确实受到了相当的影响,但日本人也因此变得
空前富裕了。他们手里的日元可以换来更多的美元了。这种局势的结果就是,美国的资
产在日本人看来一下子便宜多了。过去那些在日本人看来根本买不起的东西,现在似乎
唾手可得。
于是,手里拿着大把美元的日本人开始在美国大肆购买。普通消费者在夏威夷之类
的地方买一些商品,美国人倒还高兴,但令美国人感到不安的是日本人对美国企业资产
的大量收购。这些挥舞着支票本的日本人好像对价格根本不屑一顾。他们似乎可以买下
整个美国,“美国正在变成日本的第四十一个县”。
整个美国尽在彀中
在这个看起来有些疯狂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让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的事情。一
栋美国大楼打算卖给日本人。美国人报价4亿多,双方谈妥,就等日本人付钱交割了。
日本人忽然拿来了新的合同书,上面写的价格是6.1亿。美国人莫名其妙。日方人员解
释说,他们的老板头一天在吉尼斯世界纪录里看到,历史上单个大楼出售的最高价是6
亿美元。他们想要打破这个纪录。
到了1989年,日本人购买美国资产达到了顶峰。这一年的6月,索尼公司宣布,他
们以34亿美元的价格成功购买了美国娱乐业巨头、也是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哥伦比
亚影片公司。此举是索尼公司由制造业转向娱乐业的战略行动之一。此前,三菱公司已
经以14亿美元购买了更重要的美国国家象征——洛克菲勒中心。这个代表着美国资本主
义进入全盛时期的伟大建筑现在属于日本人了。
在洛杉矶,日本人掌握了闹市区几乎一半的房地产;在夏威夷,96%以上的外国投
资来自日本,并且主要集中在饭店、高级住宅等不动产方面。从1985年到1990年,日本
企业总共进行了21起500亿日元以上的巨型海外并购案,其中有18起的并购对象是美国
公司。到80年代末,全美国10%的不动产已成为日本人的囊中之物。
日本人在美国大量购买资产,尤其是购买那些如洛克菲勒中心、哥伦比亚影片公司
这样的影响巨大的企业资产,引起了美国社会的极大反响。目睹本国众多有影响的大公
司、大产业转而由日本人充当老板,美国舆论惊呼,这简直是日本第二次入侵美国,上
一次是在珍珠港。美国人甚至自嘲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传来消息,日本人买走了自
由女神像。
那些把资产卖给日本人的美国商人被指责成唯利是图的贪婪之辈。舆论认为,这些
人目光短浅,为了赚钱不惜出卖美国的象征。他们只关心自己当下的收入,而丝毫不关
心国家未来的长久发展和经济安全。有人呼吁政府出面制止日本人的大肆购买,以确保
美国的国家利益,还有人要求政府设法防止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被不计成本的日本人不断
抬高。总之,美国是一片哀叹之声。美国人感到自己正在开始被咄咄逼人的日本赶下世
界头号强国的位置。他们能面对和适应这种无可挽回的变化吗?
在日本人这一边,则是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很多日本人为自己在世界范围内
的疯狂购买沾沾自喜。多年来只能对美国唯唯诺诺的日本似乎看到了自己有望超过美国
,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这种新奇的体验非常好,日本人一时风光无限。
s***v
发帖数: 4924
2
草,要是查偷税漏税我还支持一下,人家赚的钱凭什么管人家怎么花?就算借钱收购人
家也不是不还。
h*********e
发帖数: 85
3
吹牛严管外汇吧。多年来没枚见到外汇和人民币了吧。
就不给看。
---
每次预算花钞票,都要仔细看,你来过年华被传说,就你这只钞票啦
---
huarenElite(*东南画*董双成*)
经验值 10 双龙出世
经验值(2)103 长生诀
表现值 52 优等生
s*****V
发帖数: 21731
4
王健林赚过美元么,还不是拿人民币换的。

【在 s***v 的大作中提到】
: 草,要是查偷税漏税我还支持一下,人家赚的钱凭什么管人家怎么花?就算借钱收购人
: 家也不是不还。

M*****8
发帖数: 17722
5

1985
如果真看到了日本的前车之鉴,后清就不会制造房价泡沫。
其实东亚人思想和心理都有问题,中日韩的差别只是程度。

【在 s*****V 的大作中提到】
: 海外房地产,娱乐业都是属于奢侈品一样没吊用的东西,拿外汇储备这样的血汗钱去买
: 是翟卖爷田心不疼。
: 日本人“买下”美国后
: 时间:2010-03-27 23:28来源:《新世纪周刊》《党员文摘》 作者:李子
: 二战以后,日本经济快速增长。到了上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进一步稳定发展,在世界
: 范围内可谓一枝独秀。与此同时,欧美发达国家却由于多种原因而陷入了经济停滞。
: 一国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其生产效率的提高。这必然提高其货币的购买力。而且,美国
: 等国也非常愿意看到日元的升值,这样将会减弱日本出口工业品的竞争力。于是,1985
: 年,美日英德法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广场协议》签订以后的几年,日元币值
: 差不多上升了3倍。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我来总结一下温家五毛的主要论点波音亏损严重, 或停产“祸首”737MAX
中国鲁莽对外收购 重复日本的错误Chinese firm buys Marriott in downtown L.A.
如果巴菲特真的有慈善之心,就应该把财产直接留给子女!美国德州首富丹晚死3月 为家人省20亿美元税费
谁买下纽约最昂贵的酒店?房地产业:美国最隐蔽的经济武器
日本三菱汽车承认燃油经济性测试作弊洛克菲勒集团zz
日本或触发下一场全球灾难二战和辉煌的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衰落zz
索尼宣布关闭加拿大所有商店谁是当今真正的世界首富
三哥的国产五代战机也快了。。。。。。 -你们相信rothschilds 家族还在掌权么?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日本话题: 美国话题: 购买话题: 经济话题: 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