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S****k 发帖数: 43 | 1 有人总是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治安良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是猪油蒙了心
!我是六十年代末出生的人,对七十年代的农村记忆十分深刻,远不是像这些人描述的
这样美好。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荣辱”;“富贵思淫欲,贫寒起盗心”——这是亘古
不变的道理。当物质财富极其贫乏的时候,人们管什么文明不文明,文雅不文雅。
小偷很多,特别是偷生产队粮食、瓜果、柴草等这些基本的生活资料,一般人们认
为偷公家的东西根本不算偷,谁偷得多谁家有能耐。有句俗话叫“不偷不摸,日子难过
”。确实是这样,如果谁家老实巴交,你情管受穷吧,粮食都不够吃,更不用说吃点儿
瓜果。当真是“笔贫不笑偷”。
常偷的主要是孩子和老人,特别是老年妇女,他们几乎是明偷,偷来的粮食、瓜果
、红薯叶都盖在筐里的猪草下,干部们一般惹不起老人,一般不去翻他们的篮子筐子,
弄不好她们会以头撞人。
孩子们喜欢偷苹果、核桃、地瓜、柿子,也偷柴草和树枝等柴火。如果干部们从孩
子们的筐里翻出了东西,筐就会被没收的,人被教训一顿。
有些成年人,夜里不睡觉掰玉米,也有到场院里去偷粮食,这是大偷大摸。有个看
场院的人,连裤子都被偷粮食的人顺手牵羊了。
有一个生产队的一头驴被盗,后在一个桥下发出了血迹,因此村里的家家户户的斧
头被收集了,查验有没有血迹。
集体的财物都有专人看管,有看庄稼的,有看果园的,有看林的。山上的草,也有
看管,否则就会被人刨光当柴烧。
自家的财物也要好生看管,不然会被小偷偷去,木推车、烧火的风箱、农具,这些
东西都要看管好,都会有人偷,或是顺手牵羊。
当然,生产队的粮食和财物都有人看管,如果被逮住,就会被没收工具,甚至会游
街示众,但也挡不住人们偷的热情。当然,生产队的队长、会计、保管,他们也会私分
一些粮食和财物,多吃多现象占是有的,他们家的孩子有时在街上吃白馍,而一般家庭
常年吃地瓜干做的窝头或煎饼。当然,那时干 部贪腐量比较少的,因为集体也是空空
如也,财物很少。
我们家乡离XX石化(大型炼油企业)很近,社员们喜欢起早贪黑去那个拣废品,其
实一半是拣垃圾,一半是偷,也拣煤核,也偷煤。村里比较富的就是经常往那边跑的人
,盖新房的也这些人。我父亲在供销社的收购站工作,收到的废金属,大多是不是偷来
的。
那时候没有专业的治安队伍,一个公社只有一个“公 安员”,有一把枪。那时候
更没有110这样的快速反应机制,一个词叫“群防群治”,靠群众自己来治理,抓住小
偷,先打一顿。大队可以派民兵抓人,把人捆了送到公社里。“民兵”这个词,我们现
在很陌生,但当时的民兵是很撑的,戴着武装带,经常实弹训练。大队保管着数枝从朝
鲜战场退上来的枪支,只是没见过子弹。
我曾见一个邻村的中年男人在我村里招摇撞骗,用一种“白药”给一个未婚女子治
癫痫,奸污或猥亵了这个女子,被大队的干 部用细尼龙绳捆得好几道血痕,挨了不少
棍棒。
我们村里有一位本家,他善偷,是一个夜行大盗,他的名言是“兔子不吃窝边草”
,从不偷本村的。他不过是偷些农具、家具之类的东西,然后变卖。有一年他被抓去,
在公社里吊着,半夜他偷偷地褪下皮袄逃脱,过了好几年回来了,据说跑到西部某省给
人家放了两羊,回来后就没有再追究他。在那个年代里,此人的谋生手段不低,因为出
逃者难找到饭吃。
有一大队的干 部们私设公堂,抓人叫做“下东沟”,因为是在一条沟里整人,被
绳捆和吊打。反正干 部们的权力不小,人们见了大队小队干 部都会讨好,或是递烟,
有时请酒。据说有女人与村干 部私通。
那时候没有“嫌疑人”这个概念,只要被抓起来,那就一定不是好鸟。
七十年代,文革虽然波澜不惊,但余风犹存。村里的孩子们都分成两派,有头领,
孩子见面先问,你是“张三的”,还是“李四的”,也就是说你属于哪一派的?两派孩
子经常扔石头“开火”或打群架,破头流血是常见的。
那时候,打架也经常有,社员们为了一点点利益就会引发殴斗,如一点儿柴草、一
点儿粮食,一般是吵架,一家人一齐骂架,也发生过血案。队里的粮食、柴草分得不均
,也会引发争斗。因为贫穷,会生出许多事端,家庭成员吵骂打人是常见的,街上也常
传来吵架声。有一个人专门骂干 部的“穷鬼”,在他们的门前一骂就半天,一般没人
理他。社员骂干部,是常事,有些社员给干部的大门贴白纸,也有的往家里扔石头。
成分不好家庭,他们的孩子备受欺侮,被骂为“地主狗崽子”。这些家庭都特别卑
微,上级来人,他们扫大街。有一次看变压器的一个老人被砍了十多刀,差点送命,公
安来查,原来是他的儿子干的,因为老人给他一家戴了一个“坏蛋”的帽子。这些家
庭的儿子找媳妇特别难,很多打光棍,或是用女儿给儿子换一个媳妇。
因为贫穷,所以治安不可能好,这是一般道理。别有用心的人可休矣! | L**********g 发帖数: 498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