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M******8 发帖数: 10589 | 1 空天米格2017-11-04 22:39:56
2017/11/04
22:39
空天米格
企鹅号
工作之余,人们总会根据各种兴趣爱好组成一个个小团体。大家从线上交流发展到
线下活动,既丰富了业余生活,还能结交了更多朋友,更促进了个人知识的积累和更新
,是一种很赞的社交形式。
中国的军事爱好者群体(俗称军迷)作为诸多兴趣团体中的一员,不但具有上述社
会功能,还在交流过程中起到了向大众传播国防发展动态、科普军事知识的作用。毕竟
专业人士出于工作等原因往往在科普方面力有不逮,这时候业余爱好者就成为了填补公
众知识空白的主力。
国外军迷专业化程度很高,甚至可以复原某次战役
向别人传道解惑的前提是自己已经理解掌握所述内容并能提炼出关键信息,这样才
便于对方快速吸收并形成共识。但长期以来,国内军迷圈子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形成了
诸多认识误区。不但长期误导萌新军迷,影响军迷群体的健康发展,更导致大众将一小
部分人的行为上升为对整个军迷群体的认识。一些连基本常识都没有的营销媒体也趁此
机会攻城略地、占据舆论制高点,导致虚假内容、垃圾信息的全面泛滥。今天我们就目
前军迷群体中的“常见病”做一简要梳理,望各位朋友自我对照、酌情用药。
一.疏于专业理论学习,唯网络信息是从
示例1:“XXX的帖子都说了,歼-20只有换装涡扇-15才能实现预定设计指标!”
示例2:“XX百科说直升机不需要跑道,哪都能起降。”
短评:这并非要求大家都具备专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毕竟你的首要责任
是挣钱养家,其次才是发展兴趣爱好。但话说回来了,既然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
为何不能把自己的爱好做精做细?大部头啃不动,读一些概论或高校教材对于目前以本
专科为主要学历构成的军迷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吧?了解基本理论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没
有系统的学习何谈对事物的准确认识,更无法做出客观评价。
二.以情绪代替理智,以主观掩盖客观
示例1:“如果俄罗斯遇到这事早开干了!我们为什么不敢动?”
示例2:“我们有了歼-20,为啥还要买苏-35?”
短评:这部分是由于掌握的材料有限造成了认识上的偏差,更多是对实际情况的陌
生或无视。在国防经费有限的前提下,四代机由于成本、产能、作战效能和邻国装备建
设水平等因素不可能等比例替换老旧型号。三代机还要服役很长时间,如何以较低成本
在较短时间内将其升级到较高的技术水准,我们选择了引进国外同型改进型号。
一字之师也是师
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热衷于作战平台“单挑”
示例:“我们的‘鹰击六二’射程比‘鱼叉’远,早期‘伯克’将被052C吊打。”
短评:咱们就事论事,反舰导弹射程大固然可以控制更多目标。但前提是侦察和探
测系统要支持这个射程。我们在搞“海鹰二号”时发现,如果要实现其95千米的最大射
程,雷达站必须建在海边百米高的山上。实际勘选阵地时又受其他因素牵制不能完全按
理想条件建设,导致导弹的射程优势难以有效发挥。客观的讲,缺乏系统意识、整体意
识不只是部分军迷的毛病,更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全民族面临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说
了。
看得远才能打得远
四.单纯追求参数领先,不考虑使用环境
示例:“主动相控阵比脉冲多普勒机扫雷达探测距离远、多目标接战能力强,某型
机为啥不换?”
短评:空战哪有这么简单?比如我国研制出一种给轻型飞机使用的主动相控阵雷达
,可同时跟踪二十个目标并打击其中八个。但敌人显然不会根据这种雷达的探测距离和
范围安排八架飞机密集编队供你打靶。如果敌机对我机形成数量和占位优势,双方雷达
性能差距再大也于事无补。多目标探测能力切确的说是为了增加战术飞机的战场感知能
力,提高飞行员在缺乏空情支持时的决策能力,对威胁最大的目标发起进攻。
五.迷信“非对称武器”
这方面的经典范例就是“东风二十一丙”,此物一出似乎第七舰队都可以回家了。
分析:研制这类武器的根本原因是我们长期搞不出旗鼓相当的主战兵器(例如航母
),就好比一个剑法稀松的人想要战胜武林高手就得靠暗器。由于这种反舰弹道导弹具
备无依托发射能力,美军固然难以通过定位发射阵地的方式“提前做功课”。但美军可
以打你的侦察系统——海洋目标监视卫星。2008年美国的海基反卫星试验已经给我们敲
响了警钟,即便是SM-3BlockIA这种末速度较低的拦截弹也能在情报支持下打掉一定轨
道高度上的高速目标。在脱离我军控制的广阔区域,美军可以有选择的打掉部分卫星降
低我方的数据更新频率,导致反舰弹道导弹因无法确定目标属性和准确方位而无法发射。
阿利·伯克不是盖的
六.看不到攻与防的辩证关系
示例:“俄国穿甲弹不行没关系,可以跟美欧拼装甲、拼主动防御嘛。抗住他们的
攻击靠近了打!”
短评:击不穿别人的装甲,只能证明你们的装甲理论已经过时,又怎么可能研制出
和对方比肩的同类产品呢?“东风二十一丁”是闭着眼造出来的?我们买“瓦良格”的
壳子就是为了了解航母。但正因为我们只买回一个空壳,“东风二十一丁”绝不会是我
国最后一种反舰弹道导弹。我国在独立制造出第二艘航母后,自然更加明白航母的弱点
在哪里。在此基础上将会诞生更具实战能力、作战效能更好的新一代反舰弹道导弹。
有了航母才能知道怎么打航母
七.脱离历史背景谈装备发展
示例:“022导弹艇就是个会漂的导弹发射架,开出去就是‘基隆’级的靶子。”
短评:在我国大型水平舰艇极度匮乏的年代,为了以较低成本提高单舰打击能力才
提出反舰导弹艇这种方案。它们就是作为发射架存在的,通过接受母舰指令随行作战任
务,对抗占据数量优势的敌方海军。也正因为自卫火力弱又无战场感知能力,才搞成了
隐身高速双体船。隐身性能好可以避免被敌过早发现而遭到打击,航速高便于快速进入
和脱离攻击位置。
八.将“自主国防”和“引进借鉴”看成非黑即白的对立面
示例:“歼-10怎么还在用AL-31F?一旦打起来岂不是被毛子掐脖子?”
短评:按照这类军迷的理论,负责苏-35整机引进的人都可以拉去凌迟了。我已专
门撰文反驳过这类观点,实在懒得再说了,给大家个链接自己看吧歼-20已服役为何还
要海淘苏-35?背后原因小学生都能懂。
九.要么无“密”不欢,要么过度解读
示例:略。
短评:国防科研领域由于自身的特殊属性,确实广泛存在信息不公开的情况。这也
造成了军迷乃至公众的一种猎奇心理:越是保密就越想知道。有些人投其所好专门跑到
军工部门所在地或动用无人机等设备偷拍武器装备,之后还要将所拍内容发布到网络博
取关注。这种行为已经触犯法律。这种心理的另一种极端形式就是过度解读公开信息,
妄图从中找出“言外之意”或“意外之蜜”。恕我直言,我国国防工业系统的文宣水平
尚有待提升,撰文者能把事情原样复述清楚已属不易,你们还能指望什么?
十.造假
比较著名的例子如下:
1.不存在的技术:“巨浪二号”采用“自由入轨”理论指导弹道设计;苏联远程反
舰导弹引入“领航弹”概念。
2.不存在的型号:“无畏III”级驱逐舰、“夏伯阳”级巡洋舰。
3.不存在的历史:“三亿五千万金卢布”、“1970年国军武装撤侨”、“乌兰巴托
大海战”。
短评:对于前两种例子,可看做是上一条“病例”的第三种病状:当事人搞不到“
真蜜”就造“假蜜”呗,目的都是为了博眼球。而第三种例子,本是一些资深军迷间的
玩笑或是对网络谣言的另类抵制。但不幸的是这类“戏说”往往被部分军迷甚至专家当
真并广为传播,成为新一轮谣言的源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