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回答关于...
相关主题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被老虎咬的人照片是怎么流出来的,医院是不是要负责任
美国的信用度积分?在美国,吸毒是个人隐私吗?
公务员的贪腐信息不属于网络个人隐私保护范畴国内移动支付的另一个大问题是隐私
借“Cookies”金蝉脱壳,360投700万美元买得“护身符”最近彰我出优的新闻很多啊
波士顿爆炸案的中国女孩的姓名、肖像不是属于个人隐私,媒体完全可以公开。一有风吹草动, 甚至没有自己的个人隐私
沈阳官方指名道姓公布两人开房的事,不就是抓破鞋吗。被freerider把红豆资料和linkedin资料放到华人的兄弟请联系我
Google刺探个人隐私是最丧心病狂,最evil的不是用户也被收集信息?非死不可又陷重大数据门
通奸是个人隐私他的价值观真是非常中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数据话题: 用户话题: 隐私话题: facebook话题: 时代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l*****i
发帖数: 214
1
北京时间3月26日,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回答关于使用用户隐私问
题时表示,中国人对于隐私问题比较开放,或者说没有那么敏感,如果通过交换隐私而
获得便捷、效率、安全,在一定程度上中国人愿意用隐私换取方便和效率。
如此表达,加上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李彦宏的此番表态引燃了舆论场。“李彦宏疯了吧
,他有什么权利代表中国人”、“谁给了百度这样张狂的底气”,诸如此类的诘问扑面
而来。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全球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被裹挟进“大数据”
时代,个人隐私问题也正日益困扰着日新月异的中国。早前,顺丰斗菜鸟,华为搏腾讯
,中国大陆行业巨头纷纷陷入用户数据之争的新闻亦曾引爆舆论圈。岁末之交,“支付
宝”年度账单查看被指侵犯用户隐私一事余波未平,又有网友反映今日头条用麦克风窃
取用户隐私,称“和朋友聊天讨论西餐厅,今日头条马上给你推送西餐相关的广告和资
讯”。 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AI)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人类日常生活迫近,人们
的购买偏好、习惯、欲望、抱负,甚至政治观点等都可能因为触摸屏幕和键盘操作由算
法公之于众。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一只只看不见的手正在海量获取人们大量有价
值的信息,也正因为此,时下各类数据隐私侵权的新闻层出不穷,俨然已进入了隐私裸
奔时代。
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公共事务教授费尔滕(Edward W. Felten)表示,“仅仅因
为你接触不到或看不到信息,并不意味着它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截获、储存,甚至被别
人查阅”。 3月17日,媒体曝光脸书(Facebook)上超5,000万用户信息被政治数据公
司“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获取并利用,向用户精准投放广告内容,帮
助2016年特朗普(Donald Trump)团队参选美国总统。该事件曝光后引发了国际社会的
广泛关注,Facebook和其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由此陷入
前所未有的危机。 3月25日,扎克伯格在英国《星期日邮报》、《星期日泰晤士报》、
《观察家报》、《镜报周日版》、《每日快报周日版》和《星期日电讯报》以及美国《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多家报刊买下整版广告,就公司的“背
信”行为进行了道歉。尽管如此,多数公众仍表示在隐私问题上已对该公司失去信任。
社交媒体推特(Twitter)上,“删除Facebook”的话题下参与者持续增加,特斯拉和
SpaceX的创始人马斯克(Elon Musk)删除了特斯拉和SpaceX的Facebook的官方主页。
当下,全球科技巨头,以至传统企业等都在使出浑身解数以谋求获得更多的用户数据。
谷歌、Facebook、亚马逊、腾讯、百度、阿里、华为等海内外互联网巨头均拥有着海量
用户数据,而这些数据都会被尽可能多地收集,并被用于用户的登陆体验。 以亚马逊
为例,其大数据分析系统在电商领域首屈一指,用户在其电商网站和APP上的一切行为
,数据都会被尽可能多地收集,并被用于用户的下一次登陆体验。再次登陆时,用户会
发现主页上有针对自己的个性化购物体验,“愿望清单”、“为你推荐”、“浏览历史
”、“与你浏览过的相关商品”、“购买此商品的用户也买了”等一一展现眼前。
2018年元旦,中国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在某商业论坛发表演讲时,就个人隐私保护和
企业信息安全问题“炮轰”腾讯,称“马化腾(腾讯CEO)肯定天天在看我们的微信。
”虽然马化腾方予以了否认,但联想到在广州举办的2017年全球财富论坛期间马化腾的
言论,显然腾讯已自行打脸。当时,马化腾谈到人脸识别技术时对媒体称:腾讯拥有一
个强大的社交数据库,几乎掌握了每个中国人的长相变化,并能预测其未来的样貌。之
所以如此,是因为许多人从年轻时就一直使用腾讯的产品,并在其平台上存储照片。
大数据时代,作为数据的直接生产者,诸多用户感觉到了丝丝恐惧,因为人类似乎成了
一个透明人,在屏幕端的指尖行为有无数看不见的眼在另一端时刻监视着。
上世纪九十年代,欧盟出台的隐私法例将“个人资料”定义为可以直接或间接识别一个
人的信息。当时立法者考虑的只是诸如带有身份标识号的文件资料之类的东西。 20世
纪最著名的用户隐私泄漏事件发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90年代中叶,马萨诸塞州州保险
委员会发布了政府雇员的医疗数据。在数据发布之前,为防止用户隐私泄露,州保险委
员会特意对数据进行了匿名化处理,删除了姓名、身份证号和家庭住址等涉敏感信息。
然而,来自麻省理工大学的Sweeney成功破解了这份匿名化处理后的医疗数据,并能够
确定具体某一个人的医疗记录。 公开资料显示,匿名医疗数据虽然删除了所有的敏感
信息,但仍保留了三个关键字段:性别、出生日期和邮编。Sweeney将手头掌握的一份
公开的马萨诸塞州投票人名单(包括投票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住址和邮编等个
人信息)与匿名医疗数据进行匹配后,发现匿名医疗数据中与被攻击者生日相同的人有
限,而其中与被攻击者性别和邮编都相同的人更是少之又少。Sweeney由此确定了被攻
击者的医疗记录,此事件在当时引发了轩然大波。 如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个人
资料”这一定义所蕴含的内容早已远远超出当年那些立法官员的想象。 回看历史,美
国在线公司(AOL)曾在2006年公布了超过65万用户三个月内的搜索记录,以推动搜索
技术的研究。虽然AOL用一个随机数代替用户的账号,对发布的数据进行了匿名化处理
,但《纽约时报》成功将部分数据去匿名化,并公开了其中一位用户的真实身份。这起
隐私泄漏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美国在线公司因为此事件在北加州地方法院被起
诉。 眼下,个人数据的网络化和透明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对于隐私这个词
,科学研究上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单个用户的某一些属性”,只要符合这一定义都可以
被看做是隐私。对于网购的单个用户而言,“购买偏好”和“居住地址”等就是隐私。
3 提升用户体验就只能舍弃用户隐私? 大数据时代,数据是科研的基石,搜集和利用
用户的信息是充分发挥AI优势极为重要的一环。早前,计算力、数据和算法被认为是AI
大潮兴起的三大驱动因素,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行业人士转变了观点,提出好的算法和
模型是大量数据训练出来的,数据其实比算法、讲算力等更为重要得多,人工智能竞技
大赛中,得海量数据者得天下。 当下,人类已在多个层面享受着推荐算法、语音识别
、图像识别、无人车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而与此同时,在科学研究、产品
开发等过程中,算法需要收集、使用用户数据,此过程中用户数据隐私便或多或少被暴
露。 当下,数据监控、隐私窥探无处不在(图源:Reuters) 过去,能够大量掌控公
民个人数据的机构只能是持有公权力的政府机构,但现在不少企业和某些个人也日益掌
控了海量数据,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政府机构。当下,围绕着移动设备构建的世界中,
个人隐私窥探已几乎无处不在。从斯诺登(Edward J. Snowden)泄露的文件看来,就
连玩《魔兽世界》此类奇幻游戏的用户都在时刻受到数据监控。 美国《哈佛商业评论
》发表的一篇探讨数据垄断的文章称,科技巨头正在比拼谁能收集更好更全的用户数据
,比拼谁能更好更精准地为用户“画像”,同时阻止竞争对手获得数据。从巨头们的角
度而言,更多强调的是为了更好提升用户的体验和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为隐私被
偷窥辩护的声音称,有些人一边享受着大数据AI带来的便捷与效率,一边却又痛骂着平
台读取了自己的上网隐私。所有事情都是自己利弊权衡之后的选择,要保护自己绝对的
隐私就不要用互联网。 客观来看,大数据带来的整体性变革,使得个体用户很难对抗
个人隐私被暴露的风险。当前世界上的反垄断法条款均是基于工业时代的经济理论,在
这个突飞猛进的时代,反垄断法显然已呈现出其局限性。 中国大陆的《电信和互联网
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24号)虽已指出,电信业务经营者、互
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对其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使用的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负责;
2017年6月1日颁布的《网络安全法》也列出了厂商收集、使用个人数据要遵循“合法、
正当、必要”原则,但是,用户隐私安全在日常生活中仍是频频被侵犯。 数字时代如
何既避免因噎废食,为了安全和隐私放弃技术进步的探索,阻碍社会的进步,又能使得
用户权利得以更好的保护,尽量做到获取和利用数据与安全的平衡,已然成为当下亟需
解决的一个时代命题,也是一个世纪难题。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他的价值观真是非常中国波士顿爆炸案的中国女孩的姓名、肖像不是属于个人隐私,媒体完全可以公开。
李彦宏称中国用户愿用隐私换便利沈阳官方指名道姓公布两人开房的事,不就是抓破鞋吗。
Sandberg接受了NBC的采访Google刺探个人隐私是最丧心病狂,最evil的
李克强: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扩大居民消费通奸是个人隐私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被老虎咬的人照片是怎么流出来的,医院是不是要负责任
美国的信用度积分?在美国,吸毒是个人隐私吗?
公务员的贪腐信息不属于网络个人隐私保护范畴国内移动支付的另一个大问题是隐私
借“Cookies”金蝉脱壳,360投700万美元买得“护身符”最近彰我出优的新闻很多啊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数据话题: 用户话题: 隐私话题: facebook话题: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