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n******g 发帖数: 17225 | 1 新华网记者 曹滢
【学习进行时】4月11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的多语种图书首发仪式在
伦敦隆重举行,面向全球读者推出中文繁体、英、法、西、德、俄、日、阿、葡等9个
文版。来自多个国家的学者在首发式后举行的“新时代中国”国际研讨会上各抒己见,
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成因及意义。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
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4月初举行的英国伦敦书展上,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展台上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二卷大幅宣传画格外引人注目。在这本书的多语种图书首发式后举行的国际研讨会上
,中外学者各抒己见,研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引领中国走向何方,
探寻这一思想的世界意义。
“新时代中国”的“新”在哪里?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8月18日至2017年9月29
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全书分17个专题。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被誉为“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解答中国发展的钥匙
”;2017年11月出版的第二卷与第一卷构成有机统一整体,为国内外读者深入了解中共
十九大精神,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要义提供了权威读本。
正因此,第二卷多语种图书版本的出版受到海内外高度关注。
学者们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
“新”在哪里,当今中国如何处理与世界的关系,在这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在中央党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看来,新时代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新时代中国是一个走向“强起来”的发展中大国,是
一个正在为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发展中大国。当世界迎来新一轮经济全
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两新”相会,相得益彰。
过去五年,中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实际上浓缩了中国共产
党在实践中不断求索的历程。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务委员陈晋认为,这本书中收录的重要文本有力地证明,
从过去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作经济改革的目标,到今天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当作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历史性的巨大跨越。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说,观察中国的政治
走向,不能凭道听途说、主观想象,而要看中国共产党致力于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向是什么。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好比大江大河在向前方流动时会不断吸纳新水流,形成一
个个河段,其主题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脉相承的。
与会学者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新发展
,展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途径和方向。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更大机遇
。越来越多人希望通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了解中国发展的“奥秘”,加强与中国的
合作。这正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在海内外持续热销的原因所在。
“新时代中国”为什么有坚定的自信?
学者们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卷充盈着浓郁人文情怀和历史文化光芒
,“四个自信”贯穿全书。
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治大国如烹小鲜”等人文理念中汲取治国
理政的思想智慧,从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中把握中国发展前进方向…
…读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就不难理解“中国自信”之底气从何而来。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书中收入了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
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习近平指出,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
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
新奇迹。
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
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在全书中有多处阐述。
2015年11月,习近平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时指出:“中国有
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
化自信。”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说,中国为什么有坚定的自信?习近平的这
段讲话是对这个问题最权威、最清晰的回答。
邬书林认为,中国的文化自信来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来源于对中
华文明的继承弘扬与对世界文明的吸收借鉴,还来源于我们能全面客观地了解世界、清
醒地认识自己。
“世界历史发展证明,任何具有世界影响的国家崛起,都必然伴随着与其文化传统
相适应的治理理念的广泛传播与认同。”邬书林说,中国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
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理念与世界交流
。这样将使中国的文化自信越走越坚定,越走朋友越多。
学者们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精髓要义,也是贯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全书的一条红线。书中随处可以读到像“让
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这样温暖人心的话语,彰显了中国共产
党执政的根本价值取向。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引下,十八大以来,一大批为民惠民措施落
地实施,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城镇年均新增就业130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
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增强。
多位学者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方法、风格特
点和大国领袖风采。他善于联系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对一些重大问题
的看法和体会,善于讲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善于引用历史典故,思想精辟深刻
、鞭辟入里,语言生动接地气,有强大感染力和人格魅力。
“新时代中国”将为世界贡献什么?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又带有诸多问题和挑战。正当一
些西方国家对前途迷惑不定、失去方向时,世界可以对新时代中国期望些什么?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国际关系新理念
高度总结了中国的外交策略:做一个积极合作的、对国际社会有益的贡献者。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全球化”理念首创者马丁·阿尔布劳教授在他的新书《中
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角色》中,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解读,探讨了
中国的大国角色和大国担当,这本书是他研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最新成果。
年逾八旬的马丁·阿尔布劳教授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不是一本仅供
中国读者阅读的书,而是所有人都应该阅读的、关乎人类和全球未来的书。”
西班牙前首相冈萨雷斯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一种应对方式是采用
新的民族主义,或是贸易威胁。另一种办法则是进行协调治理。显然,只有后者才能使
大家都受益。中国在不断开放,在寻求共同利益,建立利益共同体。中国能够成为一个
稳定的力量和支持合作的力量。通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可以了解中国在全球化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对欧洲国家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
、如何参与和推进全球化进程、如何构建与中国的合作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意大利前总理蒙蒂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充分展示了中国最高领导人
的治国理念和全球视野,对全世界读者都有借鉴意义,也有助于消除外界对中国崛起的
偏见和误解。
他说:“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提法。全球化是一个
宏大的构想,与它相应的落地方式则是‘一带一路’,通过投资实现有形的互联互通。”
郑必坚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既正视了地缘政治又超越了地缘政治
。所谓“正视”,就是清醒估量地缘政治的现实;所谓“超越”,则是认为不同地缘、
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只要在利益上有汇合点,就有可能逐步形成不同层次和内涵的利益
共同体,进而形成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
中国走在了世界前列,实现了思想理论能力、战略设计能力的重大超越,习近平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超越了不同文化、不同道路选择的局限,寻求最大公约数、最多利益交
汇点,成为当今世界跨越国界具有穿透力的价值观和新文明。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说,只有真正了解中国的人,才能抓住“中国机遇”,搭上中
国发展快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要读懂中国,就要深刻研
读这部著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