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中国科学家申项被问
相关主题
卖国步伐加快,三升值派大将火速进入货币政策委员会黄蓉:方舟子现象之研究(提纲)
宗教里面我现在比较佩服道教重庆负债情况,是到了如实告诉重庆群众的时候了
方舟子转基因没有造假解铃还需系铃人
新自由主义是美国政界意志而非学术界共识如果美国只有一个理由
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越来越好。肘子这种人,真的不怕孙子没菊花吗?
歪哥在么,中南海现在是什么意见为什么有人会相信基督教,佛教等等明显的骗局?
布热津斯基太小看天朝了现阶段中日两国领导人之间不大可能实现会晤或对话
泛太协定,中国进一步陷入孤立 /陈破空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11月17日 转载) 陈破空更多文章请看陈破空专栏 自由亚洲电台2011-11-16报导 (博讯 boxun.com) 11月8日“中国雨人”是如何炒起来的:神秘但拙劣的“高位数开高次方” (ZT)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质疑话题: 张双南话题: 科学话题: 批评话题: 精神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g
发帖数: 30882
1
中国科学家申项被问:外国都没做过,你做这干什么(图)
文章来源: 科技日报 于 2018-06-05 19:55:1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
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19304 次)
据《科技日报》6日报道,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刚刚回国时
,非常不习惯——在学术上,没有人和他“吵架”了。
“不但如此,一旦给别人的学术观点挑毛病,对方就觉得没面子、下不来台。”张
双南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说,从学术角度提出批评、质疑,进行学术争论,在国外
是十分常见的事情。然而,这在国内显得有些“大逆不道”。
质疑,在张双南看来,正是目前中国科技界最缺乏的科学精神。
质疑乃科学精神之核心
张双南把科学精神总结为六个字:唯一、独立、质疑。
所谓唯一,即科学的目的是发现科学规律,而科学规律是唯一的。所谓独立,即科
学规律独立于发现者,不管谁来做科学研究,东方人也好,西方人也罢,在方法正确的
前提下,所发现的科学规律是相同的。所谓质疑,从字面上看是最容易理解的,但张双
南认为,它恰恰是科学精神中最重要的两个字。
“科学的进步和创新离不开质疑。”张双南说,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
对论和量子力学,每一个重大科学理论的诞生都不是自然演化出来的,而是伴随着新理
论对旧理论的质疑,甚至伴随着激烈的争论和冲突。可以说,没有观点的碰撞,难以擦
出真理的火花。
但在中国科技界,似乎缺乏这样的习惯。大家讲究中庸之道,讲究以和为贵,在潜
在的气氛中对批评和质疑是不鼓励的,因为这样会“伤和气”。张双南认为,这并非中
国科技界独有的问题,而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使然。
张双南曾想办法以图改变这种风气。几年前,他尝试举办“学术批评论坛”,邀请
和自己学术观点不同的人对自己提出学术批评。“既然不方便当面批评别人,那就邀请
别人来批评自己好了。”这是张双南当时的想法。遗憾的是,这个“学术批评论坛”只
办了一次,之后便难以推行。
张双南观察到,质疑精神的缺失,使科技圈出现不少怪现象。科研人员不但很少与
国内同行进行学术争论,对国外的学术思想更是缺乏批判和质疑。在申请科研项目时,
首先会被问,这种研究外国人有没有做过?跟踪外国人的前沿研究容易通过,也容易出
成果。假如外国人没有做过,就会被问,外国人都没做过,你做这个干什么?
长此以往,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结果:在科研领域,很多原创思想都是外国人提出来
的,中国人则负责实现它,或者进一步提升它。用张双南的话说,外国人负责“挖坑”
,中国人负责“灌水”。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这些年中国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很
多,但是原创性思想或成果却很少。换句话说,他们的论文所涉及的“坑”,都是外国
人挖的,而不是中国人自己挖的。
张双南(图源:中科院官网)
解铃还需系铃人
难道中国人真的不擅长质疑吗?
张双南以前在清华大学讲课时,提出一个要求:每个学生每堂课必须向他提一个问
题,越尖锐越好。最近他又在中国科学院开了一门关于科学方法的课程,也提出同样要
求。他发现,在鼓励批评和质疑的课堂氛围下,学生们常常与他进行热烈讨论,有时甚
至会和他吵起来。这让张双南感觉非常好。
“所以不是中国人缺乏质疑的能力,而是我们的文化氛围不鼓励批评质疑,慢慢把
大家的棱角磨平了。”张双南说。
解铃还需系铃人。张双南认为,质疑精神的缺失源于文化传统,质疑精神的培养也
要从文化入手,形成鼓励批评质疑的氛围。
在教育层面,张双南发现,学校倾向于给学生灌输科学知识,但很少告诉他们,什
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而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首先要培养他们分
析、批判、质疑的能力。
张双南提到了人们常讲的“文化自信”。在他看来,真正的自信,就是既敢于接受
批评质疑,正视和改正自己的不足,也敢于批评和质疑他人。这一点也适用于中国科技
界:应该既欢迎和鼓励国内同行之间互相批评质疑,也要敢于批评和质疑国外同行的学
术观点。
“没有质疑,科学精神无从谈起。没有科学精神,就不会有创新。没有创新的文化
不会成为先进的文化,只有先进的文化才有自信!”张双南总结说。
(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科技日报》6日头版也发表了评论员文章《发展离不开质疑,进步离不开批判》。
原文如下:
质疑是科学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笛卡尔说,一切感官获取的知识都是可以怀疑的,唯有怀疑本身不可怀疑。就人类
已知和未知的比重而言,真理的海洋仍以神秘姿态示人。合理质疑科学发展中前人的成
果,不先入为主地迷信书本和权威,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事物和已有观点,正是科学的精
髓所在、价值所在。
纵览人类科学发展史,一个个勇于质疑的科学家书写了熠熠生辉的篇章。哥白尼的
质疑将宇宙中心从地球转移到太阳,尽管又有后人质疑“日心说”,如是往复延续,人
们才得以不断地探索和认识宇宙;伽利略的质疑推翻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
成比例”的学说,开实验科学之先河,人们才得以广泛运用实验观测和数学推理,进入
现代物理学殿堂;如果爱(电视剧)因斯坦不曾质疑牛顿三大定律,相对论就无从产生
……质疑如一股强大动力,激活创造性思维,从而推动科学进步的车轮滚滚向前。
不仅科学自身的发展如此,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如此。科学是文明进步的基础,
质疑则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基础。良药苦口利于病,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求我们用好质
疑这一剂良方,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中不断校正发展的航向。
当然,质疑本身也需要科学的精神。真理往前走一步就是谬误,过犹不及,“质疑
”不等于盲目“怀疑”,更不是毫无根据的全面否定。质疑实质是一种批判性思维方式
,有助于发现前人科学探索中的缺陷、漏洞以及经不起检验、不完全适用之处等。
质疑需要独立理性的思考。质疑已有理论或成果,是一个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并着
力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非随意向别人提问。质疑他人的同时,也要质疑自己下过的结论
,甚至质疑自己的质疑。如是,对以往的成果进行合理扬弃,而非简单“师承”,方为
质疑应有的科学态度。
探索未知,道阻且长,多一些科学的质疑,才可能产生更多更好的观点和成果,才
可能碰撞出更多更好的创新火花。现在,中国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奋进,我们迫切需要
勇于质疑、科学质疑。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质疑最大的“敌人”恐怕是我们“自
己”。对科学而言,合理质疑的缺失甚至比在罗马鲜花广场等待布鲁诺的火堆更可怕。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中国雨人”是如何炒起来的:神秘但拙劣的“高位数开高次方” (ZT)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越来越好。
一党专政体制的中外资本家的联盟扰世界/魏京生ZT歪哥在么,中南海现在是什么意见
这种事情要搞清楚,还是得找美国人布热津斯基太小看天朝了
大马的飞机,中国的乘客,在亚洲出事,最后还得靠美帝救援泛太协定,中国进一步陷入孤立 /陈破空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11月17日 转载) 陈破空更多文章请看陈破空专栏 自由亚洲电台2011-11-16报导 (博讯 boxun.com) 11月8日
卖国步伐加快,三升值派大将火速进入货币政策委员会黄蓉:方舟子现象之研究(提纲)
宗教里面我现在比较佩服道教重庆负债情况,是到了如实告诉重庆群众的时候了
方舟子转基因没有造假解铃还需系铃人
新自由主义是美国政界意志而非学术界共识如果美国只有一个理由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质疑话题: 张双南话题: 科学话题: 批评话题: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