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从杨改兰事件看老将多白痴,转一个帖子。
相关主题
看了某些人对甘肃自杀的那家人的评论三、杨满堂(系杨改兰父亲)家庭基本情况
在多伦多参加过一国内名校(排名前五)的校友活动杨家彩电洗衣机农用车摩托车真抽某些人耳光
河北承德村主任因报账纠纷火烧乡政府盛世中的蝼蚁 格隆
一家六口自杀:3年前低保取消抹黑中马合作不负责任
我日邓铲党贪官的娘!【转载】盛世中的蝼蚁?不过是一个被家庭榨干的女儿!
绝望已经笼罩神州!如何拯救你?中式老巫婆
人民日报: 中国的扶贫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包子梦比“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悲催
本文已被微信封杀--环球日报:杨改兰事件令人悲伤,煽情何其简单辜鸿铭的转世灵童来菌斑吗?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rdquo话题: ldquo话题: 改兰话题: 杨兰芳话题: 李克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l****e
发帖数: 25
1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614777
但是,我还是决定写一篇短文,不写内心不安。特别是看到许多哗众取宠的评论在互联
网上、微信上疯传,我不能无动于衷。其中一个最邪恶的评论,竟然把悲剧的原因归结
为“没买避孕套”,生4个小孩太多了。——计生部门搞强制结
扎,你们说没人性;计生部门没有管,你们又说生太多了,总之有些人就是正反都有理
。对于这种缺乏良知的无耻评论,除了愤怒,真的无语。
更多的评论是把悲剧的原因归结为“贫穷”和失去低保资格。我认真为
,贫穷只能是造成这个悲剧的深层次原因,而不是直接原因。凡是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
人都知道,贫穷是中国农村的基本特征,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则更是
如此。如果说在分田到户(官方说法叫“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农
村的贫穷是普遍的,大家都穷,那么现在的贫穷则已经发生了分化。走进一个村子,抬
眼一看,凡是盖起楼房的都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赚了钱的先富人家,那些还住破败旧房
的则是缺少灵活钱的贫穷人家。但是,这样说并不能直接推导出,贫穷人家就没法过下
去活下去。这是因为,苦中作乐是历代穷人抵抗悲苦命运的致胜武器,也是中华民族历
经磨难仍然百折不挠的重要基因,“多难兴邦”是从国家和族群的角度讲的
,“好死不如赖活着”则是从个人角度讲的,这些经验总结的其实都是同一
个道理:贫穷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没有战胜贫穷的勇气和努力。
关于农村“低保资格”,很多城里人有点望文生义,以为有了这个救助
好像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是,这点救济非常有限,只是表达一点政府关怀而已,康乐
县2013年的三类低保标准是每人每月90元,这与城市的低保标准不可同日而语。杨家于
2010-2013年列入低保户,领取了低保救助金。2013年12月在低保户动态评议时,因为
家庭收入高于当年农村低保标准,核销了低保资格。当年其家庭总收入为 36585.76元
(其中:种植业收入8650元,务工收入21000元,能繁母猪收入5700元,农资补贴976.
76元,其他收入259元,人均纯收入为5226.5元)。另外,换一个角度讲,杨家的低保
资格被核销的时间是2013年12月,如果杨改兰真是为低保资格以死抗争的话,那么悲剧
早就发生了,而不会等到两三年之后。
杨改兰的悲剧是悲哀的。我认为更大的悲哀是,我们的社会和看到这个悲剧消息的
人们,不能从中得出正确的警示,无法阻止类似悲剧继续重演。痛定思痛,真正厘清造
成这个悲剧的真实原因,才是最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
综合各种信息分析,我认为导致杨改兰悲剧的真正原因是家庭矛盾,杨改兰的奶奶
“杨兰芳”才是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家庭矛盾往往是比贫穷更可怕、伤害亲
人最深、最致命的钝器,可谓气死人不偿命,有苦没处诉。主要论据如下:
第一,奶奶“杨兰芳”的性格不好,缺信任感,无容人量。“杨
兰芳”是独生女,73岁(本人自述年龄,在康乐县无户籍),她的丈夫是入赘女
婿,一共生育4个女儿和1个儿子。“杨兰芳”说:“后来因为家境困
难,丈夫离家出走。”报道还说“4个女儿长大后陆续离家,她和儿子杨满
堂相依为命。”这里的“离家”到底是“出嫁”还“
离家出走”?记者语焉不详,不知道是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还是为老人讳故意隐
瞒了什么真相。如果4个女儿都是离家出走,那问题就太大了。
儿子杨满堂长大后娶曹姓女子结婚,婚后生下杨改兰和杨改转,在长女杨改兰11岁
时,“妻子又因为家境贫寒,离家出走”。杨满堂将杨改兰养大,把杨改转
送给了本村高姓人家。这里记者记录的是杨满堂的讲述口吻。但笔者认为,对“
杨兰芳”来说,家里先后有丈夫和儿媳妇两个人,都因为“家境贫寒,离家
出走”,我感到这个理由不太可信。因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都是“嫁过来的
外姓人”,嫁来前不可能不了解杨家的经济状况,半路出走肯定是性格不合,忍
无可忍,只好离开,而不会是因为贫穷。
第二,奶奶“杨兰芳”对入赘的孙女婿李克英有偏见,乃至歧视。在村
民的印象中,“杨兰芳”看不上李克英,多次“碎碎念”(唠叨
、嘟囔、嚷)他,还动手打过李克英,眼睛被打青。倒插门女婿的心理本来就比较复杂
和敏感,遭老奶奶如此待见,李克英和妻子杨改兰心里肯定不好受。李克英买了1万块
砖想盖新房,村镇干部多次上门劝说政府还有补助,但“杨兰芳”就是不让
盖。这些砖现在还堆在大门前。最绝情的是,李克英服毒殉情后,当地政府、公安等部
门帮助办理入葬,按照风俗李克英的棺材应该到院子里停灵祭奠,但是奶奶“杨
兰芳”坚决拒绝棺材进院,她拿着菜刀挡在大门口,要是进院她就死给人看。
第三,奶奶“杨兰芳”缺乏对孙女应有的慈祥、善良和疼爱,过得非常
独霸。虽然是一家人,生活在一个院子里,但这个老太太过得非常独霸,她自己做饭自
己吃,自己养猪繁仔赚钱自己花。但记者在报道中并未说清楚她养猪的饲料从何而来。
孙女婿在外打工,农忙时回来帮忙。孙女杨改兰既要下地干活,还要做饭伺候老人照顾
孩子,非常辛苦。但奶奶“杨兰芳”毫不心疼,既不帮助孙女看一看4个孩
子,也不帮助她做做饭等干一些家务。
为何如此,不知是不是因为孙女婿李克英打工挣的钱,没有给她而生气?他把钱给
了孙女杨改兰。“杨兰芳”说,“李克英一年打工挣六七千元,给杨
改兰三四千元用作家务开支。”这个说法既暴露了“杨兰芳”对李克
英挣的钱充满觊觎,又坐实了她对他的不信任。因为在她看来,孙女婿只给孙女一半的
工资,剩下的一半可能留了私房钱。这是很荒唐的猜测。
第四,奶奶“杨兰芳”不但对孙女杨改兰苛刻,对4个重孙也是如此。
杨改兰夫妇均为孩子们购买了新衣服,但奶奶“杨改兰”不让孩子们平时在
家中穿。4个孩子死后入葬时,孩子们的新衣服全部作为陪葬品下葬。报道中解释奶奶&
ldquo;杨兰芳”不让小孩穿新衣服的原因是怕弄脏,我觉得这个理由说不通,因
为衣服就是拿来穿的,脏了可以再洗。她之所以如此,显然是一种习惯性的“碎
碎念”,没事找事。
总之,这个老奶奶虽然已逾古稀之年,但却缺乏老年人应有的宽容和慈祥,她不但
不能反省觉悟自己的失败人生,反而把自己丈夫和儿媳的离家出走——这种
人生的重大挫折或失败,归咎于他人,造成了她对入赘孙女婿很不信任,形成了十分偏
狭自私的奇特性格。没有文化的孙女杨改兰长期处在心理崩溃的边缘无法纾解,最终导
致了悲剧的发生。傍晚6点多,杨改兰竟然带着4个孩子去赶羊,祖奶奶在家里闲着,看
这祖奶奶当的!我真的不忍再讲下了。
我这样分析,并不是要替当地党政部门开拓责任。而是从公民个人的角度告诉各位
读者,当你面对一个天天唠叨不休的家长老人时,该如何积极应对,而不是不胜其烦铤
而走险。特别是那些做倒插门女婿的兄弟们,千万不要有任何的心理负担,时代不同了
,怎么结婚都是过日子,千万不要被家长老人极为挑剔的、审贼似的目光搞乱了自己的
心性和方寸,你要高兴了就哄哄他们——老人都是需要孩子们哄哄的,要是
不高兴了就躲躲,眼不见心不烦。千万不能一冲动就干傻事!换一个角度讲,对招上门
女婿的家庭来说,既然招了就好好地把人家当亲儿或半个儿看待,怎么能既招之又辱之
大搞性别歧视呢!2015年2月春节前夕,河北省承德县发生一起灭门惨案,上门女婿武
守国(39岁)因家庭纠纷积累叠加,杀害了其岳父母、妻子、两个子女及其小姨子家两
个小孩共7口。这都是血的教训啊!家庭矛盾的破坏力由此可窥一斑,值得大家反思反
省。家庭应该是幸福的港湾,人生最后的避难所。人在社会上不管遭受多大的灾难,只
要有家人的陪伴和支持,都比较容易度过难关。相反,家庭矛盾的淤积,极容易导致人
的精神崩溃,给家庭带来毁灭性破坏。善待每一个家庭成员,应该成为家庭的基本道德。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辜鸿铭的转世灵童来菌斑吗?我日邓铲党贪官的娘!
民国大师的文采绝望已经笼罩神州!
长衫飘飘的年代人民日报: 中国的扶贫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齐白石送对联本文已被微信封杀--环球日报:杨改兰事件令人悲伤,煽情何其简单
看了某些人对甘肃自杀的那家人的评论三、杨满堂(系杨改兰父亲)家庭基本情况
在多伦多参加过一国内名校(排名前五)的校友活动杨家彩电洗衣机农用车摩托车真抽某些人耳光
河北承德村主任因报账纠纷火烧乡政府盛世中的蝼蚁 格隆
一家六口自杀:3年前低保取消抹黑中马合作不负责任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rdquo话题: ldquo话题: 改兰话题: 杨兰芳话题: 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