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p******g 发帖数: 8316 | 1 圆明园究竟是谁烧的?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是英法联军,而不是八国联军,但不知为什么
,一些影视作品,包括圆明园本身的游览指南,都一度说是八国联军所为。其实两者都
不是,圆明园是当时当地的中国老百姓自己率先放火烧的。
查满人立国268年中,曾发生过两回皇室离京狼狈出走的糗事,第一次发生在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咸丰皇帝以狩猎为名,仓惶出走东北方向的热河(今承德
);第二次发生在1900年,八国联军逼近北京,咸丰二奶慈禧立马“西幸”(出逃)西
安。
以上两事,前后相隔40年。
王运,咸丰朝权臣肃顺的幕僚(师爷),曾对圆明园被焚一事,写下一首《圆
明园词》,其中有两句说:“敌兵未至雍门荻,牧童已见骊山火。”
雍门是六朝古都长安的城门之一;骊山,骊山温泉,长安郊外一处名胜,即后
来的华清池。山巅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盛唐时代,每到冬天,那里曾是玄宗
皇帝李隆基和他的小妾杨玉环避寒洗白白的好去处。
“敌兵未至雍门荻”,意为敌兵(这里指英法联军)还没有到达北京城外,“
牧童已见骊山火”,意为在山上放牛的牧童,已看见骊山(比喻圆明园)腾起冲天大火。
王运在词尾附有注解:“夷人入京,遂至园宫,见陈设巨丽,相戒弗入,云恐以
失物索偿也。乃夷人出,而贵族穷者倡率奸民,假夷为名,遂先纵火,夷人还而大掠矣
。”(白话:洋人入京,到了圆明园,看见里面陈列的富丽堂皇,互相告诫不得进入,
说怕丢失了东西以后要被中国人索赔。等洋人一出,那些没落的满人贵族首先率刁民,
借洋人的名义,趁火打劫,洋人见状又返回来也跟着大掠夺。)
按照王运的说法,原来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最先进入圆明园盗掠纵火的,不
是老外,而是海淀的八旗破落户子弟和当地的普通老百姓。
究竟谁先在圆明园开始纵掠,其实有关记载是很清楚的。有英法联军将士在战
争回忆录中说,他们是1860年10月6日因追赶满兵进入圆明园的。当日,为了战事,确
曾在苑囿外围烧了几间房子。一些来自英法乡间的穷傻大兵,尤其是那些来自印度、巴
基斯坦等穷国的雇佣兵,一旦进驻中国皇家园林,眼界大开并且垂涎三尺,或者确有人
已经开始密谋掠夺园中珍宝,也未可知。但据说第一天表现还好,只有几个法国大兵偷
了几件小物件,说是“留作纪念”,其余的人则不敢动手。第二天,10月7日,海淀的
中国老百姓却率先下手了。他们不敢抢掠驻有外国大兵的宫殿,就先抢那些无人看管的
太监、管家和佣仆的住房。有个随军的英国牧师回忆说:“当我们再走近内宫时,遇见
了成群结伙的中国人,在抢劫他们皇帝的东西。我们检查他们的篮子和包裹,找到一些
瓷器、毡毯和粗布棉衣。当时他们没有走进最好的宫殿,因为他们惧怕我们。”
当然,作为侵略者,英法联军也绝不是绵羊,他们纵掠的理由是:既然中国人
抢得,我们为什么抢不得?于是他们就在开始在园内有组织、有纪律地分赃、搬运、拍
卖财物。当时的情况大抵就是这样:英法联军是后来居上的远洋大盗,而当地的老百姓
则是趁火打劫的毛贼。
以上的现象古往今来屡见不鲜。一遇社会动乱为什么老百姓会率先放火抢劫,
这种心情很容易理解。明末闯王李自成进北京,原也下令不准部下抢,就是京城里的老
百姓率先抢起来,一发不可收拾,到最后撤退时,李自成干脆一把大火把皇宫烧毁,害
得多尔衮率领大辫军冲进北京时,几乎连干净的屙屎地方都没有;辛亥革命时,北京、
南京、武汉都发生过类似事件,很多人想抢,也是因为有一批商户、政客、士绅,尤其
是洋大人出面维持,严厉镇压民间掳掠,才成为历来改朝换代中情况最好的一次,两京
的故宫亦因此得以保存。
北京的皇宫,自明成祖建极以来,曾经发生过多次大火,直烧得鬼哭狼嚎,一
片狼籍,这里边就透着蹊跷。清代200多年间,紫禁城里也同样发生过不少次火灾。辛
亥革命后,溥仪仍居留在紫禁城后十部(旧称“内廷”),由于皇室支出日绌,决定清查
仓库。1923年6月26日夜间,西宫敬胜斋突然发生火灾,烧毁建福宫花园范围内一大片
建筑,所陈设和贮存的文物,统统烧毁无存,据说就是为掩盖监守自盗的罪行,太监们
自己纵火所致。
于是人们也就会明白,秦末项羽攻进咸阳纵兵大掠时,为什么大火竟然会“三月
不灭”?因为对于无权无势的老百姓来说,打劫必须“趁火”,也就是必须同时纵火,
造成“死无对证”,否则权势者、比如项大帅、李老总或外国大兵们,完了事拍拍屁股
走人,奈他何?而一旦乾坤颠倒,将来被追查被清算的,就是当地的老百姓。(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