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中国东亚大舰队之梦002:纽卡斯尔的中国巡洋舰(上)
相关主题
解开甲午战争的误读《知音》体反日谣言系列(1)
鬼子曾经灭了北洋水师,会不会也一夜灭了东海舰队?很怀疑tg的作战能力
睡了,不希望明天打开电梯看到北洋水师被灭的消息元宵夜公主坟海军大院起火!为北洋水师遗址(组图)
中国的核弹弹会不会跟北洋水师的下场一样?国企的垄断腐败不除,中国结局可以参照清北洋水师
萨苏对钓鱼岛事件什么态度?我北洋水师表示坚决服从李中堂指示精神
老共海军是摆设,还不如北洋水师刘步蟾“恶名”从何而来?
如穿越回1893年,我们是否觉得北洋水师很强大?英卖舰给清,说明没把把中国往死里整作为最高目标
中国的海军不行北洋水师当时还是装备不错但是战斗力 很差 对吧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海军话题: 中国话题: 北洋水师话题: 林泰曾话题: 英国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d
发帖数: 9770
1
原创:萨苏 萨苏 微信号 sasutime
功能介绍
每天给你一个萨苏故事,感知时代温度,体味时光传奇。
【萨苏】(ID:sasutime)
可以想象,身着这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军服的北洋水师官兵们持枪荷弹,登陆英
国会是怎样一种风景。
▼相关阅读
东亚大舰队之梦001:颐和园的火轮船
『血火考场:甲午原来如此』
中国东亚大舰队之梦系列
002纽卡斯尔的中国巡洋舰(上)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
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当笔者和摄影师娄林伟在日本进行北洋水师遗物考察的最后一天,我们并肩站在小田原
市高等学校的草坪上,仰望悬挂在那里的镇远舰船钟,这段水师学员在赴英留学前吟诵
的誓词,仿佛依然在随着钟声回荡。
无论忠诚,还是怯懦,高尚,还是卑微,他们都是我们的祖先,我们无法改变他们的一
切,就如同无法改变自己黄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眼睛。我们分享他们的光荣与胜利,同样
,我们也理应分担他们的痛苦与错误,责无旁贷。
▲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1868-1894年间曾四次出任英国首相
1880年,在英国议会爆发了一次激烈的争吵,首相格莱斯顿与保守派议员乔治·杰恩各
自纠集死党,斗得如同两群发情的公牛。只是,这次他们的话题似乎离大英帝国的政务
有些遥远,竟然是几千公里之外的一批中国海军军人。
议员们被惊动的原因在于,这批属于“中国皇家海军”的军人,竟然要武装登陆英伦!
要说十九世纪后期中国海军居然有入侵英国的企图,那是在开历史的玩笑,但英国议员
们讨论的问题,并不是空穴来风。根据中国方面的记录,这批即将前往英国的中国官兵
,便是时任北洋督操提督丁汝昌的部下,共计264人。
由于丁汝昌与洋教习葛雷森等先行乘法国班轮从上海出发,这支部队的真正指挥官,是
游击衔管带官林泰曾。
林泰曾,字凯仕,福建侯官人,北洋水师的重要将领,被日本联合舰队视为劲敌。日本
海军中将小笠原长生将林泰曾称为中国海军中的“宝刀”,把他和日本海军东乡平八郎
之间十年的斗智斗勇比喻为“川中岛对阵的(上杉)谦信和(武田)信玄”。
林泰曾1871年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后堂,系晚清名臣林则徐的侄孙,但他的晋升每一次
都伴随着战功和业绩,看不到“官二代”的痕迹。1874年日军发动第一次侵台之役时,
林率领海军先行部队冒险到台湾后山测量水道,为大部队援台成功立下汗马功劳。1875
年他随福建船政监督,法国专家日意格游历欧洲,旋即入格林威治海军学校学习,1879
年归国,任镇西号炮舰管带。
1880年奉命率军前往英国,北洋水师的这支队伍在前往英伦的过程中一帆风顺,到达后
也表现得不卑不亢,既没有后进者畏怯的“乡巴佬进城”姿态,又能够认真谦虚地向对
方学习,和他们有林泰曾这样一位熟知西洋情况的优秀军官带队是分不开的。
林泰曾这次率队前往英国的时间,距今已经一百三十余年。而一百三十年后,一张林泰
曾赠送法国友人的小照浮出水面,让我们对十九世纪后期中国海军军人的形象,几乎产
生了颠覆性的认识。
照片上的林泰曾是一副完全的英国海军军官装束——头戴大檐帽,戴雪白的手套,身穿
白衬衣打领结,外罩一件笔挺的海军礼服式呢子大衣,清秀而不失沉毅。在照片下方,
有他用英文所书签名——“林泰曾少尉”。
很难想象那个时代中国海军军官竟有如此“现代”的装束。如果把这张照片混杂在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列国海军军人照片中,估计没有人能够分辨出来。
无独有偶,北洋水师其他的留洋学员,如刘步蟾、林颖启等,也都有同样的海军礼服照
片。从年龄来判断,照片上的他们都已经养成了刮胡子的习惯,有的人干脆没了辫子,
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的观念早已荡然无存。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无论林泰曾还是刘步蟾,加入海军多少都带有“误会”的成分。
中国的近代化海军发源于福州船政学堂,其选择的学员大多来自福州附近闽北各地。以
林、刘等人为开端,这批中国海军早期军官奠定了清末民国时代长达数十年的“闽系”
海军时代。
选择福建人建海军,一方面是船政经费多来自闽省,另一方面当时主持海军建设的大员
们认为闽人自古有下海的习惯,是天生的海军人才。然而,无论是左宗棠还是沈葆桢,
似乎都没有注意到福建“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独特之处。
福建人的确有出海闯荡的习惯,但那主要是闽南人,而福州船政局所在的闽北,却是一
个推崇读书考秀才的地方。也许因了这个原因,北洋水师的福建籍军官,都带有一丝无
法掩饰的书卷气。
然而,就是这些书生,在国家危难之际,几乎全部成长为优秀的海军军人,在走进福州
船政学堂之后的几十年间,林泰曾和他的同学们,始终站在中国走向世界的最前端;在
大东沟和威海卫的战场上,他们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国海军的荣誉。
甲午战争中林泰曾自尽后,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伊东佑亨对他做出了如是评价:
“丁(汝昌)的部下中堪称人才济济,其中无可争论排名第一的是指挥镇远舰的林(泰
曾)。嗟夫,此君真好男儿是也。若此等人物得展抱负,中国成世界一大强国乃轻易之
事。体格健伟,风采夺目,而又方正谨严,令人不觉折服。凛尊大义,胸怀气节,是不
折不扣的伟丈夫。依我看来,他是丁(汝昌)之后最佳的继任者,若如是,其成就或还
会在丁之上。以鄙人之感,此君以人物而论可比关羽,既有大勇之资,又怀大义气节,
此之所以(林)酷肖关羽也……”
敌人的评价,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正是林泰曾这张十分西化的照片,让我们重新审视构成北洋舰队的那一批中国军人。这
是一批真正懂得世界的中国人,也是那个时代第一批“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
耐人寻味的是,当他们返回祖国之后,每个人的头上,又都盘起了发辫。
▲格林威治海军学院
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共为北洋水师培养了32名高级军官,他们的留学与日本有着先天的关
系——北洋水师从襁褓中,似乎就带着与同时牙牙学语的日本联合舰队不死不休的纠结。
北洋水师的肇建始于1875年,中国海军的这次大规模建设起因于日本的扩张形迹。1874
年5月6日,日军借口琉球船民被“生蕃”所杀,登陆台湾琅峤,开始第一次侵台之役。
清廷闻讯后,这个一贯以软弱无能著称的政府做出的反应堪称义正词严,16日即下发上
谕,称“生蕃地方本系中国辖境,岂容日本窥伺”,并出兵台海。一时,飘扬着黄龙旗
的蒸汽战舰,在台海两岸开始往返穿梭。
中国近代化海军在西太平洋的第一次亮相殊少人注目。然而,这次行动堪称高效和成功。
在沈葆桢和李鸿章的主持下,中国方面迅速调动扬武,伏波、飞云等战舰,运送淮军劲
旅援台,与日人刀兵相向。尽管付出了损失一艘安澜号炮舰的代价,但中国海陆军的积
极行动最终迫使日军从台湾全部撤退。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北洋水师的多名将领,如刘步蟾、林国祥、吕文经等都出现在了援
台之役的前线,管驾“琛航”号运输舰的邓世昌,表现尤为出色,受赏五品军功。
侵台未成的日军转而着力吞并琉球,不甘亡国的琉球国连连派出密使,到清廷泣血求救
,甚至发展到使臣林世功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门前自尽的地步。
但由于阿古柏入侵引发的新疆危机,中国此时不得不将国防重心放在“塞防”,海军建
设迟缓,无法有效渡海支持琉球。最终,1879年琉球被日本正式吞并。
台海和琉球的危机深深刺激了中国,使清廷上下认识到海防的重要性。此时,由恭亲王
和慈禧组成的双驾马车式执政体制正是最为和谐和有效率的时代,以洋务运动为标志的
“同治中兴”已经成为朝野的重要话题,对外学习富国强兵的思想逐渐为时人所接受。
于是,建设海军舰队,特别是拱卫京畿的北洋水师的计划便被提上了日程。
作为经管此事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曾多次到来中国访问的英法军舰上作客,
他注意到各舰上经常有日本海军的留学人员出没。
这让李鸿章感到十分警惕,意识到到中国海军的人才建设已经落在了日本的后面,于是
积极推动林泰曾、刘步蟾等船政学生留学英国深造。
上文林泰曾的这张照片推测拍摄于1877年,于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习期间。同年他
作为见习学员乘英国皇家海军装甲舰黑王子号到地中海执行任务,曾有机会访问法国。
不过,林泰曾他们出发的时候,穿的肯定不是英式的军服。1880年12月,他们从天津乘
丰顺轮抵达上海吴淞口,“是日,定制勇役号衣并旗帜,计价洋四千七百圆,又号靴三
百圆”。北洋水师第一套制式军服的式样发表于1882年,推测林泰曾等人的军服与此相
似。
辛亥革命前,中国海军的制服已经与西方十分接近,但1882年这一款军服则与众不同,
处处闪现着中西方文化交汇熔融的痕迹。
一些北洋水师官兵穿着1882年制服的照片被保留下来,让我们能够一辩其真容。这套军
服的颜色是西方的,采用了世界海军通用的海蓝色,并配有西洋式的军刀,而军服式样
依然是中国的,带有华丽的云纹装饰。这套原创版海军军服的设计者显然参考了列强海
军的服装特点,在袖口装饰的云头图案内,用金线刺绣了类似西方军衔符号的标识,官
兵人等还佩戴有表示兵种的臂章。
不过,中方的军衔纯属自创,标志也与世界其他国家迥然不同。
例如,高级军官的军衔是用在袖口绣一定数量的“寿”字来表示的,司令(提督)是九
个,舰长(管带)是七个,大副则是六个。
北洋水师军服的兵种臂章极有特色,观之令人忍俊不禁。例如,军医是灵芝蝙蝠加寿桃
,帆缆兵是中国结,而鱼雷兵干脆是一条大鲤鱼。这种简单但易懂的符号堪称一目了然。
▲身穿1882年版北洋水师军服的刘步蟾
唯一令人侧目的是其常服军帽——那竟是一顶毡制瓜皮帽!有趣的是,由于海军舰艇舱
室狭窄,容易磕碰,所以欧式海军军服的水兵帽普遍设计为无檐帽,且顶部带有垫衬,
这两点也符合瓜皮帽的特点。仔细一想,它作为海军军帽其实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设计,
与世界海军是相通的。
这正好证明设计这套军服的中国工师并不是在照猫画虎,而是在理解需求的基础上独立
完成的。在笔者的理解中,这套军服也反映着北洋水师建立时代中国人的追求——他们
虚心地向西方工业文明学习,又顽强地试图捍卫自己的文化。
可以想象身着这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军服的北洋水师官兵们持枪荷弹,登陆英国
会是怎样一种风景。
好在这些官兵们前往英国并不是去作战,而是执行一项和平使命。两艘中国订造的新式
巡洋舰超勇号和扬威号,正停泊在纽卡斯尔的港湾中,等待着他们接运回国。这也是北
洋水师最早编入作战序列的两艘巡洋舰。自此之后,“欧洲诸国始知中国亦有水师,群
起而尊敬之”。
尽管使命是和平的,但是据中方记载,不知道是为了维护国威,还是担心受到洋人的欺
凌,这批官兵出发之前“从驭远借洋枪百六十杆,日赴淞校场会操。”“二十六日,李
傅相公文到淞,命往上海机器局领洋枪八十杆,配弹子万粒。”
这样一支全副武装的部队,在清军中堪称装备精良。当中国方面把这支接舰官兵的人员
名单和携带装备报给英国方面的时候,便引起了轩然大波——按照当时英国的法律,不
允许任何外国的建制军队携带武器登上不列颠的国土。
保守派议员认为,既然是来到英国,中国人在英国法律面前,也不能例外,而开明派议
员则认为,英国军队曾在1840年登陆中国,如果不允许中国人携带武器上岸,或许永远
难以消除中国人心中对大英帝国的恨意。
辩论的结果,是主张放行的一方获得了胜利。
首相格莱斯顿的发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认为,应该尽量给中国人接触英国社会的机
会,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理解我们的世界是怎样运行的”。
于是,一部法律的修正案得以通过,中国北洋水师超勇、扬威二舰的接舰官兵,成为数
百年来,第一批合法携带装备登陆英国的外国军队。
也许,英国人这样做只是为了不失去中国的订单。但是,还存在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格
莱斯顿们这样的西方政治家,心底也有着理想主义的情怀与对正义文明的敬畏。
从格莱斯顿的传记来看,终其一生,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始终积极倡导把法律,正义以及
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作为处理外交事务的首要原则。在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前,还是年轻议
员的格莱斯顿都曾在议会里与主张对华开战的老牌“殖民专家”巴麦尊展开过激烈的辩
论。
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害怕上帝因对中国的不公正而对我们做出判决。”
敞开胸怀,似乎是每一个文明鼎盛时代的特征,只有当它衰落的时候,才会想方设法把
自己的门关起来。那个时候的大英帝国正在朝气蓬勃,对自己的社会充满了自信和骄傲
,并把传播这种文明视为一种责任。
十九世纪,只有弹丸之地的英国和理想主义者格莱斯顿,在崇尚着闭关锁国的大清王朝
面前,展现了一种真正的大国气度。
这样说是有事实作为依据的,比如,中国海军订购的这两艘巡洋舰超勇号和扬威号,被
视为英制近代巡洋舰的鼻祖,当它们列装到北洋水师的时候,英国海军还没有这样先进
的军舰。
无独有偶,如果仔细查询会发现,德国历史上制造的第一艘装甲巡洋舰,竟然也是中国
订购的,那便是北洋水师的济远号巡洋舰。看来这种心态,并不是英国人独有的。
1881年4月,林泰曾等率接舰官兵抵达伦敦,与先期到达的丁汝昌及其幕僚回合,随即
前往纽卡斯尔。
应该说,丁汝昌、林泰曾等人的这次英伦之行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对于北洋大臣李鸿章
来说,此时他正面临此前错买了一批英国军舰的指责,因此,这批海军官兵的使命关系
到他所力主的购舰海防事业能否继续进行下去。
北洋水师建设伊始,由于国产军舰在设计建造方面与国外尚存差距,李鸿章在朝廷的支
持下,决定从国外购买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军舰,力主为中国海军建设提供一个较高
的起点。
1875年,在总税务司赫德勋爵的斡旋下,中国从英国订造了四艘由著名设计师伦道尔设
计的浅水重炮舰,分别命名为龙骧、虎威、飞霆、策电,后拨付南洋水师。不久,又追
加订造多艘,即北洋水师使用的镇北、镇南、镇西、镇东、镇中、镇边等舰。
这种“伦道尔式炮艇”的特点是每艘在船头安装一门不能转动的大口径火炮,宛若蚊子
吸血的嘴巴。由于这一特点,该型军舰在中国又被形象地称为“蚊子船”。
▲“蚊子船”结构图
▲蚊子船正面视图(广东水师海镜清号)
然而,这批军舰到华后,却引来一片攻讦。弹劾李鸿章的奏章如同雪片,称此批军舰行
驶缓慢,船小炮大,重心高不耐风浪,完全不适合海战使用。
这些攻击并不是无的放矢,蚊子船的确有很大问题,它的火炮不能转动,若要瞄准只能
靠船身的转动,海战中很难及时对准目标;它上面甚至没有船员居住的舱室,完全不曾
考虑到远洋航行的需要。
朝廷上下对李鸿章攻击不断,认为购买这样的军舰,不是该员无能,便是介绍购买的英
国人包藏祸心。
超勇号和扬威号的订单,便是在这样的时刻顶着压力发到英国的,如果这次订购的军舰
依然事倍功半,李中堂鸿章在大清官场上将成为众矢之的,后来的北洋水师,也多半会
胎死腹中。
从今天保留的文献记载来看,无论李鸿章还是赫德等参与订购蚊子船的英国人,被如是
指责都有些冤枉,当时中英双方都在努力试图把事情办好,受托的赫德办事很是认真,
李鸿章购买的“蚊子船”在英伦也被视为一型革命性的军舰。
十九世纪后期,世界军舰的设计似乎进入了死胡同。虽然蒸汽机已经被装上战舰,但固
执的老军人们依然坚持给每一艘军舰装上帆,即便是定远号和镇远号这样七八千吨的装
甲舰也不例外。他们似乎无法想象要是一条船上没有帆,它能是个什么东西。
这与其说是为了省煤倒不如说是为了维护某种传统。军舰的两舷开始覆盖装甲,但海战
的模式还在沿袭纳尔逊时代的线性战术——双方的战列舰,喔,现在应该叫装甲舰,是
海战的主力,它们排成两列长长的纵队并肩行驶,形成一条海上胡同,双方用舷侧的火
炮隔着这条胡同猛烈轰击对方。
在这种海战中,比的是谁的军舰大,谁军舰一侧的火炮数量多。于是,造舰便成了怎样
把战舰越造越长,炮装得越来越多的一道数学题。
然而,装甲的存在又让帆舰时代发射实心弹的火炮显得有心无力。炮手们只能希望恰好
在敌舰吃水线上打开一个大窟窿,或者碰运气把炮弹打进对方的火药库里。
也有人意识到了时代的变化。
▲英国堪称划时代的舰船设计师——乔治·伦道尔
阿摩士庄造船厂的设计师乔治·威廉·伦道尔便是这样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在几乎所有
人都在琢磨怎么把军舰越造越大的时候,他却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要打赢海战其实不
需要五十或者七十门炮,只要有一门能击穿装甲舰的重炮就足够了。既然如此,船,也
无需这么大。
这种小艇发射巨弹来击沉大型军舰的设计思想,曾在军舰发展史中反复出现,而且颇有
成功案例。
1967年10月21日,排水量一千七百多吨的以色列驱逐舰埃拉特号在红海被埃及海军用四
枚冥河式导弹击沉,摧毁它的蚊子级导弹艇排水量仅有七十吨。伦道尔的设计思路,与
现代导弹艇如出一辙。
▲阿摩士庄厂为中国建造的策电号蚊子船炮舰,如果不知道它的大炮藏在哪里,会认为
这是一艘无害的民用船只
被称作“蚊子船”的炮舰,便是在这种思路下诞生的,1867年,伦道尔设计的第一艘“
蚊子船”师丹号炮舰下水,这条只有两百吨的小舰长度只有二十二米,比一个排球场稍
长一点,装有两台蒸汽机,没有桅杆,其前甲板上竟然安装了一门228毫米的重炮,可
以在500码距离上击穿20英寸的厚装甲,假如哪艘装甲舰被它打上一炮,那实在是一场
噩梦。
这条炮舰一下水,便因其独特的造型和火力引起轩然大波,被视为一种富有希望的舰种
,甚至有人认为它简直是为所有装甲舰敲响了丧钟。英国海军很快就订购了数十艘。
此时,自认为对外国和海军还不够熟悉的李鸿章,把向英国购买军舰的选型工作交给了
在中国服务多年的赫德。当时的舆论认为,从赫德在中国的服务经历来看,这是一个相
当忠实于雇主的外国雇员。
▲为北洋水师最初购舰奔走的赫德(Robert Hart)及其签名,平心而论,赫德领导的
海关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行政机构,其效率和清廉程度都很出色,所获税收也远远超
越由清朝官员掌管的时代
看起来,赫德也确实没有辱没这种好名声的意图,他很认真地审视了李鸿章的要求,然
后向在英国的亲信金登干发电,要求他协助了解伦道尔所设计炮舰的情况。
赫德做出这样决定的原因,是他深知当时清朝国库空虚,按照传统的海防建设模式购买
大型装甲舰力有不逮,而阿摩士庄厂这种能够专门击破装甲舰的小炮舰无论从价格还是
性能上来说,似乎正是李鸿章组织海防时所需要的军舰。
这种军舰的先进性是毋庸置疑的,从理论上来说,只要花少量的钱购买一批伦道尔式炮
舰,便可以把拥有装甲舰的敌国舰队挡在海口之外。
赫德说服了李鸿章,中堂大人兴致勃勃地拨出了银两,唯一的要求是英国水手把军舰帮
中国开回来后必须交给中国海军官兵使用。赫德对这个要求表示凛尊不误。
李鸿章的顾虑是有原因的。1862年,清廷曾经通过英国海军名将纳尔逊的侄孙李泰国购
买过一支舰队,结果骄横跋扈的李泰国擅自将舰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他征召的英国退役海
军上校阿斯本,舰员则全部是英国雇佣兵,中国海军人员连上舰实习的机会都没有。
极度失望的恭亲王最终下令解散了这支舰队并自行提供对英国水手的遣散费。值得一提
的是阿斯本舰队的舰只被拍卖,其中最大的镇吴号被日本买下,改名春日,成为明治维
新箱馆海战中的英雄舰。
赫德和他在英国的代理人金登干可说十分尽心,金登干在妻子患病不起的情况下仍在船
厂监督各舰的建造工作,而赫德则在炮舰抵达中国时嘱托务必先开到福州,经他本人过
目满意后再送到天津交货。其间也似无坑骗之意。
▲伦道尔设计的第一艘“蚊子船”——师丹号,可以看到它的大炮是放置在开放的炮台
上,北洋水师订购的蚊子船对此进行了修正,为大炮设置了基本封闭的炮房,从而避免
了甲板上浪对开炮的影响
中国订购的蚊子船是“师丹号”的改进型,比伦道尔早期的作品又有进步。以其最终型
号“镇边号”为例,这艘排水量440吨,长三十八米的炮舰采用钢制船体,吃水三米,
装有两台蒸汽机和两台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功率455匹马力,航速10节。
其甲板上装备固定式279毫米前膛阿摩士庄炮一门,其口径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三
万吨级的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主炮相同,炮重35吨,火炮初速554米/秒,射程7681
米。
该炮采用完善的机械化装填和电发火系统,仅需五人即可操作,考虑到该炮为固定式结
构,其瞄准靠船体转向完成,伦道尔为其设计了双机双舵的构造,使该舰转向十分灵活
,方圆30丈的区域内,测得旋转一次平均时间为3分5秒。
除了这门重炮以外,该舰还装备两门射程5800米的76.2毫米副炮,两门转管格林炮(即
早期机关枪),为了方便远洋航行,装有两套桅杆和帆索具。
蚊子船到达中国的时候,曾受到中国朝野的一致赞许。这种炮舰的先进性也得到世界各
国海军的认可,甚至英国驻新加坡海军还曾经专门邀约李鸿章,力主从北洋水师购回这
几艘军舰,用于新加坡和香港的防卫,被李鸿章婉言谢绝。
然而好景不长,第一批蚊子船入列时间,几乎正是日军侵占琉球的时候,清廷上下不乏
派其出海与日军决一胜负的想法。但人们很快发现,这种炮舰体型肥短,头重脚轻,根
本不适合到远洋作战。李鸿章和赫德也如梦方醒,明白中国海军需要更大型的战舰。
严格地说,这倒不是英国人存心破坏中国的海防建设。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人设
计的光荣、暴怒、勇敢等大型战舰,还在走这种设计路线,但结果都很不实用。
伦道尔设计这型炮舰,主要目的在于防卫港口,充当水上炮台,根本没有考虑让其到大
洋作战。事实上,这种后来被称为“浅水重炮舰”的舰艇,在各国防卫港口的战斗中,
战绩也乏善可陈。
这是因为它巨大的火炮虽然威力巨大,但在没有雷达的时代极难瞄准,炮弹飞行过程中
,敌舰位置能有百米以上的变化,使其瞄准完全成为无用功。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们才为它找好了它的定位——它是轰击固定岸防目标最优秀
的杀手,其炮弹的威力和相对低廉的制造使用价格让各路将领爱不释手。
赫德的失败,一大半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军旅经验,金登干的祖上是军人,但自己也对舰
艇,特别是蚊子船这一类全新的舰艇缺乏知识了解。
带着极大的歉意,伦道尔痛定思痛,试图将功补过,通过赫德向李鸿章提出了他的改进
型设计方案,这一款战舰包含了一系列崭新的设计理念,包括这便是林泰曾他们即将接
运的“超勇号”和“扬威号”巡洋舰。
▲阿摩士庄造船厂的重炮车间,北洋水师超勇扬威两舰和蚊子船使用的大炮,都出自这里
这一回,真可以说是一次较为成功的革命性设计了。
待续
p*a
发帖数: 7676
2
毛主席早就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武器。在农耕文明的指挥下,船再多再好
也逃避不了失败的下场。甲午如此,南海也不会有两样。
P****R
发帖数: 22479
3
郑和号太监训练舰,培养出来的海军都没有血气。

【在 p*a 的大作中提到】
: 毛主席早就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武器。在农耕文明的指挥下,船再多再好
: 也逃避不了失败的下场。甲午如此,南海也不会有两样。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北洋水师当时还是装备不错但是战斗力 很差 对吧萨苏对钓鱼岛事件什么态度?
经典连续剧《北洋水师》主题曲《东方有一片海》 (转载)老共海军是摆设,还不如北洋水师
日本先吞台湾,再霸南海如穿越回1893年,我们是否觉得北洋水师很强大?
倭寇的确没了当年的狼性中国的海军不行
解开甲午战争的误读《知音》体反日谣言系列(1)
鬼子曾经灭了北洋水师,会不会也一夜灭了东海舰队?很怀疑tg的作战能力
睡了,不希望明天打开电梯看到北洋水师被灭的消息元宵夜公主坟海军大院起火!为北洋水师遗址(组图)
中国的核弹弹会不会跟北洋水师的下场一样?国企的垄断腐败不除,中国结局可以参照清北洋水师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海军话题: 中国话题: 北洋水师话题: 林泰曾话题: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