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习近平关心浙大发展纪事
相关主题
浙江大学郑树森院士因活摘器官被Science banned 终生一闹瘟疫,几个生物医学院士全都露馅儿了。。。
李兰娟院士推荐重磅新药关联关系遭质疑,真实情况或是这样李兰娟:武汉检测试剂不够
这位中国感染病学科唯一女院士 率先提出武汉封城第三批高级专家组提出武汉封城建议的人是谁啊
中国艾滋病患者57.5万 男男性行为传播比例上升转贴:李兰娟首次披露武汉封城细节:1月22日深夜汇报必须封城
湖北病死率为何如此高?李兰娟院士为你解读李兰娟院士简历
李兰娟院士团队在汉发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院士李兰娟儿媳妇拉下了几个干部
李兰娟推荐的2个药都是对的李兰娟和他老公建了个树兰医院
李兰娟团队方案治疗重症初显成效,不达目的不辙兵李兰娟儿媳的黑历史 zz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浙大话题: 习近平话题: 发展话题: 浙江话题: 建设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n**********r
发帖数: 4
1
碧空如洗,初冬的阳光洒在西子湖畔的浙大校园,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枫叶、常青的松
针、乳白的芦苇花,满眼色彩斑斓。一场“立德树人、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
界一流大学”的学习实践活动,正催动整个校园处处生机勃发,热潮涌动。
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浙江大学面向学校党政干部、党团组织、思
政队伍等分批举行集中培训,全面推进“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深入实
施在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先锋学子”计划,精心筹划一年一度的“学生节”等系
列丰富多彩的校园品牌活动……
同时,浙大与剑桥大学合作创办国际联合商学院刚刚签约,新设浙大艺术与考古学
院正紧锣密鼓推进。
一切都充满着蓬勃的力量,一切都孕育着无尽的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论述,给浙大
师生注入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澎湃动力。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与当年对浙大作出的许多重要讲话
和指示一脉相承。长期以来,他对浙大的关心,深深寄托着他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殷切期待。”浙大党委书记邹晓东动情地说。
在浙江期间,习近平确定浙江大学作为他的工作联系点,先后18次来到校园调研指
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多次为师生作报告。那个时期,浙大发展的每一步、每一个关
键节点,都离不开他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
刚到浙江,习近平夜以继日地工作。然而他心里,始终牵挂着浙江的高等教育发展。
到浙江不足一个月,习近平就到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调研。
2002年12月17日,习近平又带着省级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专程来到浙大进行调研。“
我到浙江两个月零六天了,一直想着要尽早来一趟浙大。”习近平明确表示,“一如既
往地全力支持浙江大学的改革和发展,为浙江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创造良好的条
件。”
2007年3月24日,习近平调任上海。离开浙江前夕,他亲自约见浙大负责人,殷切
期望浙江大学健康发展。26日,他又给浙大师生回信:“浙江大学是我的联系单位,我
始终牵挂着浙江大学的发展和进步。我每年都会到校园里走一走,与师生们聊一聊……
祝愿浙江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离开浙江后,习近平依然对浙大念念不忘,多次听取学校负责人汇报,为学校发展
指明方向。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多年来,浙大师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历届浙
江省委的高度重视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浙大各项工作走在全国高校
前列。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重温总书记殷切期盼,浙大师生
豪情满怀。浙大校长吴朝晖说:“站在‘双一流’建设的新起点,浙大要进一步推进大
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地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加强党对高校领导
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把高校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2004年7月19日,习近平在中共浙江大学党委书记调整会议上的讲话
习近平认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新世纪之初,正是浙大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习近平通过浙大联系点,深入调研高
等教育在浙江发展的现状,及时了解当代高校师生的思想动态,亲自指导解决浙大一系
列重大问题,为浙大发展把舵定向。
2003年初,浙大成为全国17家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单位之一。在短短
一个学期里,习近平两次专程来校指导。他强调: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先进性要通过
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事业的推进
离不开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他指出:浙大现
在党员比例很高,占教职工人数的52%,研究生的36%,本科生的12%,把这一块工作做
好,解决高校发展中党员的原动力、向心力、创造力问题,党员先进性体现出来,那我
们的事业就能有一个可靠的保证。当时正值全国抗击“非典”的关键时期,他勉励大家
要将先进性教育活动与争当抗“非典”模范结合起来。
习近平始终强调,办好一所学校同搞好一个地方是一样的,关键在于领导班子。
“希望浙江大学党委把加强学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
”2004年7月19日,习近平亲自参加浙大党委书记调整会议。会上,他提出:“要坚持
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的工作职责。按照集
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健全与完善党委和行政领导班子的工
作制度和议事规则,保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习近平既高瞻远瞩,又具体深入。
2005年9月23日,习近平决定把省委常委会放在浙大召开,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
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就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推进教育改革,打造世界一流大学,统一省委常委与浙大党委班子的思想行动。
“这是一个创新,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听了都非常感动。”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曾
这样评价,“浙江省委、省政府对浙江大学的重视程度是全国最突出的,浙江大学得到
的地方支持也是全国最突出的。”
会前,习近平首先带领大家参观校史馆,回顾1937年国家和民族危急存亡关头,浙
大举校西迁艰苦卓绝的办学历程。
在随后召开的省委常委会上,习近平语重心长地说,浙大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
荣传统的百年高等学府。在100多年的历程中,学校大力发扬“求是”学风,切实履行
育人责任,桃李芬芳、硕果累累。今后,浙大必须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目标和“
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总要求,锁定目标不动摇,加快步伐不停顿,扎实
工作不松劲,坚定不移地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习近平到北京工作后,仍然十分牵挂浙大。2008年7月1日,他召开“深入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座谈会,在会上听取了浙大发展情况的汇报。同年12月11日
,他在北京主持高校党建工作座谈会,又一次听取了浙大的工作汇报……
习近平关于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浙大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浙
大旗帜鲜明地全面落实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切实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推动各项事业稳
步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
育人为本质量立校
把育人放在高校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融入各个方面,贯穿教学、科研、社会服务
各个环节,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
线,是检验一所大学是否堪称名牌大学、是否达到世界一流的最终标准。
——2005年9月23日,习近平在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会听取浙江大学工作汇报时的讲

习近平始终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他看来,青年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
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起点。
习近平在浙江时定下一个规矩,每年开学初要安排出时间,到大学或省委党校作报
告。他把第一场报告安排到了浙大。
2003年9月28日,浙大玉泉校区会场座无虚席。习近平向学生们介绍了国内外形势
和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尤其详细阐释了“八八战略”。当时浙江省委提出“八八战
略”还不到3个月,这是他逢会必讲的主题。
2005年6月20日,习近平以“同大学生谈人生”为主题,在省人民大会堂与浙大等
在杭高校师生谈理想信念,谈价值观和责任感,谈人文精神。“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
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期待。”习近平语重心
长地希望同学们珍惜校园的学习和生活,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将来真正做一个对社会
有用的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2006年9月27日,习近平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为学生们作“继承文化传统,弘扬浙江
精神”的报告。他强调,源远流长的浙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的
浙江文化精神是浙江人永不褪色的“精神名片”,浙江文化经济交融互动,是浙江经济
社会发展的最大亮点。作为浙江精神重要组成部分的“求是精神”,是百余年来浙江大
学办学理念的浓缩和凝练,是浙大人“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崇高追求的高度
概括,“求是精神”不仅是浙江大学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全省教育科技战线乃至全省
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浙江精神和“求是精神”。
每次给学校师生作报告,习近平都高度重视、充分调研、精心准备。为了两个半小
时左右的报告,他所投入的精力往往不亚于准备省里召开的一次大会。报告会结束后,
他都要求省委办公厅及时了解师生们的真实感受,将大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建议吸收到
高校的政策中。
习近平作报告坦率真诚、生动朴实,不仅谈古论今,更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大家分
享人生感悟,娓娓道来情理交融直抵人心。不少听过习近平作报告的师生都还记得这样
一个细节:“习书记告诉我们,他觉得世界上少有特别聪明的人,成功的经验就是笨鸟
先飞,勤能补拙。他在15岁的时候就去山沟沟里插队落户,虽然历尽坎坷备尝艰辛,却
始终心怀信念。他在放羊时都带上书,在窑洞的油灯下埋头苦读,早上起来吐出来的痰
都是黑的。习书记告诉我们,天生我材必有用。”
习近平的每次报告,都赢得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大家都说,听习书记讲话,自己
面对的更像是一位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师长。他为大家树立的人生坐标,已成为他们一
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青年学子的学习和衣食住行,习近平都点点滴滴挂在心头。他的关爱是博大的、深
厚的,又是细腻的、体贴的。
“这里是否能够保障每位学生都有一台实验设备?”“这样的多媒体教室学校一共
有多少个?”2002年12月,习近平参观紫金港校区电路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管理中心时
,不时询问学生的学习条件。
在学生食堂,习近平不仅详细了解饭菜的质量如何、品种是否丰富等,还深入食堂
操作间,详细了解食品加工过程。当了解到学生食堂有着良好的卫生保障和供应能力时
,他频频点头。
在紫金港校区图书馆阅览室,习近平看到里面埋头学习的学生,立刻压低声音对身
边同志说:“要安静,声音轻点,不要惊动学生。”
2007年1月,习近平考察浙大求是高等研究院脑机接口研究实验室,专门观看学生
们做的复杂环境下大鼠行走遥控系统的演示。“当时实验刚成功不久,大家又特别想在
省委书记面前露一手,结果越激动越紧张,控制失灵了。”一位负责操作的博士研究生
至今仍记得自己沮丧的心情,“没想到习书记反而亲切地安慰了我们,勉励大家不要因
为一次失败就气馁,要继续努力,和国际接轨。”
习近平高度重视浙大的教育质量,每次到学校调研,他都强调教育发展要注重规模
增长,更不能忽视质量提升。
“高校建设要从前几年主要注重规模扩大、外延扩张、设施建设等,逐步向注重质
量、注重内涵、注重结构优化等转变。对浙江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来说,质量显得尤为
关键。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习近平的勉励,不断
激励浙大按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加快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师资为基人才强校
教师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力量。要坚持引进和培养两手抓,用超常规的办法引进和培
养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和重点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
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建设一批特别能战斗的创新团队和优秀群体,特
别是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要发扬当年浙大西迁湄潭艰苦创业、培养大师的办学精
神。
——2005年9月23日,习近平在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会听取浙江大学工作汇报时的讲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高度重视、亲自关心解决浙大发展的关键问题
和广大教师的实际困难。经他批准,2004年12月2日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浙大规划
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省、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在浙大新校区建设的各项手续上特事特办
、全力支持。从而顺利征用2700亩左右建设土地,加快紫金港成为主校区进程;加快建
成75万平方米的教师住宅,有力地解决了教师的住房后顾之忧等。这一系列强有力的举
措,为浙大长远发展打下了基础。
习近平多次强调,浙大要以战略眼光着眼未来,高度重视学术积累、人才积累。
2002年12月,他第一次到浙大考察,就十分关注人才引进工作。
“你出国多久了?怎么会愿意回国?”他这样询问时任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范捷
平。
“我是1987年出国留学的,当时在柏林自由大学做研究员。2000年前后,浙江在德
国召开动员海外人才回国发展的座谈会,我也在场。国家特别是浙江的发展和对人才的
渴求,让我感触很深,就下决心辞去了研究员职务,正式入职浙大。”
“回来发展这条路是对的!”习近平笑着肯定说。
习近平从来爱才、惜才、敬才。
每逢中秋,浙大老教授郑树总会想起与习近平的第一次见面。
2003年9月11日,是习近平到浙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这天下午,他分别来到浙大
老教授陈立、王启东和郑树的家里,亲切看望他们。
郑树教授今年已经87岁,王启东教授更是97岁高龄了,但他们都清晰地记得接到通
知时的惊喜。
“当时,我听说习近平同志要来,特别意外!我还和同事说,你看,省委书记要到
我们家来了!”亲切、随和,是习近平留给郑树最直接的印象,“习近平同志一点没有
领导架子,坐在我家里跟我聊生活、聊工作,对我的科研和教育工作寄予了厚望。”她
说。
王启东记得,当时习近平看到墙上挂有很多他出席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的证件,就
详细向他了解专业研究和会议的情况。“他在我家里坐了至少一个小时,我对我夫人说
,习书记来一趟很难得,你也来一起坐坐吧。当时我们夫妻坐在长一点的沙发上,习书
记坐在另一个短一点的沙发上,他向我详细询问建设好浙大的意见。”
浙大陈村富和郁建兴两位教授也清晰地记得,2004年4月7日和2006年7月13日,他
们受邀分别单独为习近平介绍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时的情景。
“这位‘特殊学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笔记比我们在校的研究生都勤快、
认真。从他的落笔和表情,可以看出他不仅记要点,而且关注我提供的一些新信息。”
陈村富回忆说。
习近平十分关注浙大的重大学术活动,亲自给这些活动发贺信,或者看望与会代表。
2006年7月1日,由浙大举办的中国数学科学与教育发展论坛在杭州召开。习近平原
定6月30日看望参会专家,但临时接到通知到北京开会。第二天,他一下飞机就赶来了。
“非常高兴今天能跟大家会面。”一进会场,习近平就热情地与大家一一握手。见
到谷超豪,习近平讲起他们在上海和北京见面时的情况;见到朱熹平,习近平提到在报
纸上看过他破解庞加莱猜想的报道。习近平还与坐在后排的年轻学者们热情握手。习近
平的亲切接见和坦诚交流,让在场的专家学者深切感受到浙江对人才的尊重。
习近平熟悉浙大专家们的情况,始终对他们充满深厚的感情。
2003年11月25日,当得知浙大力学系朱位秋教授、化学系黄宪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
院院士,习近平专门发信祝贺。
郑树森和李兰娟这一对院士伉俪对此感触更深。在2008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
和此后的三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习近平每次见到李兰娟并与她握手时,都会亲
切地说一句:“兰娟,你来啦。”郑树森与李兰娟双双参加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大会时,习近平更是热情招呼:“你们两个都来啦。”
“这几句‘你来啦’,饱含着习近平同志对人才的重视、对专家的关心、对浙大的
牵挂。”李兰娟动情地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2007年1月,习近平在调研中勉励浙大师生,要继续实
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努力把浙大建设成为汇聚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
要平台和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2015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特别嘱托中央办公厅给浙大张泽院士等49位教师发函,
表达他对浙大教师的节日祝贺。他说,浙大教师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为党
和国家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希望浙大能在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
靠接班人方面走在前列。
习近平的亲切勉励,给浙大发展带来巨大动力。浙大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
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形成了合理的学术和技术梯队,有力地推动了各个领域、各个层
面的创新实践。
发挥优势特色兴校
优势的充分发挥,就会形成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
——2005年9月23日,习近平在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会听取浙江大学工作汇报时的讲

创新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也是浙大的特色和优势。
习近平多次就浙江大学创新发展提出要求。他强调,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浙江特
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毫无疑问要用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准来衡量,要与国际接轨,同
时也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积极探索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他还要求浙大充分发挥综合优势、学科优势。他说
,浙大规模大、学科多、实力强,进一步发挥这个优势,包括通过推进各学院、各部门
开放式办学和开放式科研,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优势互补,从而发挥综合优势、整体
优势,包括在文史哲或理工农医等一些学科上达到国内顶尖,甚至世界一流。
科技创新取得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最关心的事。每次到浙大,他几乎都要到各类
实验室去走走看看——
2002年12月17日,习近平来到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饶有兴致地听取了实验室负责人对真实感图形学、医学影像分析和敦煌壁画虚拟现实系
统等最新成果的介绍。
2003年4月12日,习近平来到浙大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考察。本世纪初期,浙大
在半导体硅材料领域走在全国前列,不仅基础研究做得好,还以校半导体厂为核心成立
了浙江省高校的第一个上市公司。听到阙端麟院士介绍他们团队一手抓重点实验室、抓
基础研究,一手抓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时,习近平当场表示高度肯定。
2005年12月15日,习近平观看浙大科学技术创新成果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展,认真听
取浙大专家介绍单晶硅技术、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数码彩扩仪、大规模提取
高纯度维生素E技术、全智能吸尘器等科技发明和科研成果。
2007年元旦上班后的第二个工作日,习近平第18次来到浙大。“想来想去,新年伊
始,我的第一个调研活动就安排到浙大,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推动浙大加快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他在浙大人工智能研究所边看边听,一落座便开宗明义,“浙大要推动知识汇
聚融合,进一步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当时,浙大积极探索学科交叉和汇聚技术,加大与世界著名大学、学术机构和跨国
公司的交流合作,成立了求是高等研究院。考察结束后,习近平在校图书馆召开专题会
议,高度肯定浙大的自主创新工作。他鼓励大家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从而使浙大
成为创新文化研究和传播的基地,把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及创新文化移植入企业和社会
各界,为构筑全社会的创新文化作出贡献。他殷切希望浙大坚持以创新带动教育教学改
革,切实把创新实践活动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走一条创新型教育之路。
在习近平的关心和支持下,浙大积极对接创新驱动发展这一国家战略,创新能力显
著提升,带有鲜明浙大特色、探索世界科学前沿难题的科学研究项目不断结出硕果——
“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荣
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为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浙大能源
清洁利用创新团队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创新团队)。
以紫金众创小镇、医学中心、之江实验室为核心内容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重大创
新项目落地见效,“浙大系”更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的活跃力量。
服务社会合作办学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为浙江发展服务,是完全统一的。只有更好地立足浙江,才能
更好地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2005年9月23日,习近平在中共浙江省委常委会听取浙江大学工作汇报时的讲

“立定脚跟,背后青山飞不去。”
2005年9月,习近平借用杭州灵隐寺飞来峰上一副对联的上联,在浙大阐述了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的路径:“浙江大学作为部省共建高校,一方面要积极服务地方的经济社
会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方的力量合作办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为浙江发展服
务,是完全统一的。”
早在2002年,习近平刚到浙江,就勉励浙大通过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赢
得地方政府、企业及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实现学校发展和地方建设的“双赢”。
2002年12月17日,习近平在浙大调研时明确指出:“浙大在浙江,我们有一种自豪
感,也受益匪浅,对共建更要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习近平表示,要克服困难,一如
既往地支持浙大的建设与发展。2003年1月4日,浙江省在全国第一个与教育部签署了新
一轮部省重点共建意向书。浙大成为2004-2007年首个部省共建高校,给全国带了个好
头。
当时,省委迫切希望浙江大学能够“在浙江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龙头作用,
在浙江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浙江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思想库
作用”。
在习近平的推动下,2004年11月16日,以“科技·人才·发展”为主题的浙江大学
—浙江省市县合作峰会在浙大紫金港校区举行。
“这一次会议的召开,对加强浙江大学与我省各县(市)的交流和合作,促进教学
科研更好地面向市场,面向生产实践,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浙江经济
社会与教育科研双向互动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习近平向大会发来贺信,并
委托省长出席了会议。自此,浙江大学与全省各市县的合作进一步全面铺开。
在习近平关心下,浙大积极响应省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部署,选择了省内
湖州、龙泉及当年浙大西迁办过学的广西宜州、贵州湄潭等地,作为新农村建设重点合
作对象。2006年3月20日,学校将《浙江大学全面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行动方案》
上报习近平,第二天就收到了他的重要批示,对浙大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浙大科技与人才的有力支撑,全面提升了湖州等地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发
展水平。
而在杭州,据有关部门统计:“十五”期间,杭州重大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中,由浙
大承担或参与的占80%;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IT龙头骨干企业中,浙大教师参与合作或
创业的占80%;杭州农业龙头企业中,与浙大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的占80%;杭州农业科技
项目中,由浙大教师承担或参与的占80%。
在习近平看来,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
会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应有之义。
2006年10月29日,浙大“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成立,习近平参加揭牌、奠基活动
。在致辞中,他勉励研究院要为西部发展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多做贡献,努力成为浙
江与西部合作的强大助推器、孵化器。研究院成立后,先后完成了西部省(区、市)应
用课题和规划研究300多项。
2015年,浙江大学筹建成立了“一带一路”协同创新中心,全程参与了《“一带一
路”建设战略规划》等党中央、国务院重要文件的起草。
2006年11月27日,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在浙大召开全国高校服务地方发展工作会议
。浙大“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做法,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同。
“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受商务部委托,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
院承办了2006年“反贫困问题高级研修班”,40余位来自非洲、亚洲、加勒比地区等33
个发展中国家扶贫和经济管理部门官员参加了研修班。
“习书记特意为研修班作出批示,他认为这是将中国和浙江经济发展与反贫困经验
介绍到世界的好形式,并鼓励学校与中心继续办好类似研修项目。”时任中国农村发展
研究院院长黄祖辉说。自那时起,浙大紧密结合我国扶贫攻坚的实践进程,持续承担商
务部“反贫困与发展”“小农适应全球化”援外研修项目,在有效传播中国发展经验、
讲好中国发展故事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习近平还高度重视高校的文化传承职能,致力于推动浙江文化“走出去”。
2005年7月,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习近平鼓励浙大积极参与浙江“文化研究工程
”,他亲自批准由浙大与省文物局编纂出版《宋画全集》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
,并多次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多次作出重要批示。2017年5月,该项目列入《国家“十
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至今,《宋画全集》《元画全集》已成功出版,
《先秦汉唐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陆续面世,对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中
华文化影响力作出了贡献。
目前,浙大的舟山海洋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工程师学院、宁波“五位一体”校区
等创新性办学模式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浙大已在全国建立93个技术转移中心,与地方
共建11个科技创新平台,对口支援3所大学,定点帮扶3个贫困落后地区,为服务全国作
出了新贡献。
在遥远的非洲,浙大与民企华友钴业公司、刚果(金)卢本巴希大学三方合作,共
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期建成规模550公顷。通过选派教师和研究生,培训指导当地
技术人员,近三年每年示范推广玉米、水稻400多公顷,设施和露地瓜果蔬菜近50多公
顷,为非洲农业生产和解决当地粮食问题提供了中国范本。
浙大师生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埋头苦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国家公布的“
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学校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18个学科入选一流建设学
科,居全国高校第三。据ESI公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3月,学校18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
机构前1%,7个学科进入ESI前100位,居全国高校第二;8个学科进入前1‰,5个学科进
入ESI前50位,居全国高校第一。
新时代,新征程。当前,全校上下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
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牢记历史使命,勇担时代责任,扎根中国大地,加快世界一流的
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建设,为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为科教兴国、人
才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执笔:谭伟东、何苏鸣、王利剑)
e*****s
发帖数: 7359
2
这是骂哪个大学不扎根中国
n**********r
发帖数: 4
3

南方科技大学???

【在 e*****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骂哪个大学不扎根中国
n**d
发帖数: 9764
4
叶公好龙,习格格怎么不上中国的大学?

【在 n**********r 的大作中提到】
: 碧空如洗,初冬的阳光洒在西子湖畔的浙大校园,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枫叶、常青的松
: 针、乳白的芦苇花,满眼色彩斑斓。一场“立德树人、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
: 界一流大学”的学习实践活动,正催动整个校园处处生机勃发,热潮涌动。
: 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浙江大学面向学校党政干部、党团组织、思
: 政队伍等分批举行集中培训,全面推进“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育工程,深入实
: 施在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先锋学子”计划,精心筹划一年一度的“学生节”等系
: 列丰富多彩的校园品牌活动……
: 同时,浙大与剑桥大学合作创办国际联合商学院刚刚签约,新设浙大艺术与考古学
: 院正紧锣密鼓推进。
: 一切都充满着蓬勃的力量,一切都孕育着无尽的希望。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李兰娟儿媳的黑历史 zz湖北病死率为何如此高?李兰娟院士为你解读
我能当上院士,已经说明问题了李兰娟院士团队在汉发布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
清华大学发展曾获多位国家领导人关心李兰娟推荐的2个药都是对的
浙大校长暂空缺,毕业证加盖党委书记名章遭质疑李兰娟团队方案治疗重症初显成效,不达目的不辙兵
浙江大学郑树森院士因活摘器官被Science banned 终生一闹瘟疫,几个生物医学院士全都露馅儿了。。。
李兰娟院士推荐重磅新药关联关系遭质疑,真实情况或是这样李兰娟:武汉检测试剂不够
这位中国感染病学科唯一女院士 率先提出武汉封城第三批高级专家组提出武汉封城建议的人是谁啊
中国艾滋病患者57.5万 男男性行为传播比例上升转贴:李兰娟首次披露武汉封城细节:1月22日深夜汇报必须封城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浙大话题: 习近平话题: 发展话题: 浙江话题: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