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n**********r 发帖数: 4 | 1 瓜子皮不管多干都是湿垃圾,纸巾不管多湿都是干垃圾……自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
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垃圾分类”引燃“全民大考”。
据上海城管部门透露,截至7月7日,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开展垃圾分类执法检查10100次
,教育劝阻相对人7063起,开出罚单199张。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步入“强制时代”。
垃圾分类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然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好
国家“大事”的同时,总不忘关注民生“小事”。垃圾虽“小”,却牵着民生,连着文
明。“这件小事”习近平牵挂于心。
心系垃圾处理 厚植为民情怀
“地沟油哪去了?”2014年2月,习近平到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第九水厂调研时问起生活
垃圾处理情况。
2018年全国两会,习近平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留下这样一个“小插曲”。
在听取来自赤峰市小庙子村的赵会杰代表发言时,习近平问道:“你们的垃圾都运到哪
里了?”得知有固定的掩埋点,他又追问掩埋点是否在当地、是否就地掩埋,得知垃圾
在当地就地掩埋后,他才放心。
2013年7月,在湖北考察时,习近平走进格林美武汉分公司电子废弃物绿色处理车间,
当看到生产线上一台台废旧冰箱、电脑、电视机被有序拆解,铝、铜、塑料等被分类回
收时,他给予高度肯定,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
去年11月,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调研的一个细节,掀起全民垃圾分类“新时尚”热潮。
在上海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几位正在谈论社区推广垃圾分类的做法的
年轻人引起了习近平的注意,其中一位小伙子说公益活动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新时尚。后
来习近平强调说,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公益新时尚,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上海
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办好!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走进北京市草厂四条胡同慰问群众,看到百姓居住环境大为改善
,他忆起往事:“小时候,我住在胡同里,都是晚上倒垃圾。现在,条件好了,环境美
了,一定要搞好垃圾分类和回收处理。”临走前,他还特地叮嘱居民:“从每家每户开
始就要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养成这个习惯。”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
的一个重要体现。”习近平把垃圾分类“小事”看得很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表示:“垃圾分类是个人文明的培养基、社会文明的试金
石,也是生态文明的助推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管好自家的垃圾桶,是公
民环保意识、责任意识的基本体现,是中国社会迈进现代文明路途中的一个必经节点,
更是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应有之义。
致力绿色发展 引导习惯养成
垃圾分类处理与民生息息相关,是事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大事”。党的十八大以
来,习近平多次就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部署。
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部署和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着力解决农村人
居环境脏乱差、垃圾露天化问题。离开浙江工作后,他依然牵挂关怀并多次指示这项工
程。2013年,习近平就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要认真总结浙江省开展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2018年,他再次强调,结合实施农村人
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
宜居的美丽乡村。
为给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习近平表示,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
境综合整治,改变农村许多地方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烧的脏乱差状况。要持续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
化、无害化处理。”2016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要
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
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
度覆盖范围。
“垃圾分类是提升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措施,但是很多人没有认清它的重要性。”国务
院发展研究中心副所长常纪文认为。
今年6月,习近平作出指示,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
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他向全国人民发出倡议,全社会
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他
强调,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
汇聚全员动能 破解“围城之困”
垃圾分类是一项社会治理工作,这件“小事 ”拷问着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社会治
理的能力。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国垃圾处理工作“日程表”排
得满满当当。
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共同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明确在46
个重点城市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今年6月,住建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工作的通知》,明确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
2020年,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
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近日,住建部相关负责人透露,2019年46个重点城市将计划投入213亿元继续加快推进
处理设施建设,满足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
“垃圾分类事关千家万户,不光城市要推动,农村同样也要有行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
,我们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积极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近日,
农业农村部李伟国司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明确到2020年,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基本实现农村
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覆盖;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实现90%左
右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制定和推行垃圾分类制度,以“刚性”法律约束促“柔性”
习惯养成,无疑是破解垃圾围城的长效举措。近年来,各地政府充分领会习近平总书记
的重要指示精神,垃圾分类制度构建开启“加速度”。
据住建部公布,46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中的北京、上海、太原、长春、杭州、宁波、广
州、宜春、银川九个城市已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
今年6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
会议审议,修订草案提出,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
取符合本地实际的分类方式,加快建立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垃圾分类制度有效覆盖。
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垃圾处理工作“成绩单”亮点满满,城乡多地面貌焕
然一新。
刘建国教授曾将垃圾分类比作一个“木桶”,法治化是它的“底座”,政府推动、资金
保障、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虽是“长板”,但全民参与是一个明显的“短板”。如何让
更多人放眼长远,关注“门前雪”之外的“绿水青山”,加强宣传引导、普及分类知识
不可或缺。
自2018年9月份起,上海将每月的5日为“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主题宣传日”;今年6
月-9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联合多部门举办垃圾分类“萌”到家系列宣传活动;今年7
月1日,国内首个垃圾分类教育学校——台州垃圾分类公众教育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成效日显。垃圾分类是新时尚、新规矩,是提
升公民素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新要求,所有人的参与和坚持汇聚起来,就是建设美
丽中国的磅礴力量。
途正定可登顶,行稳方能致远。坚持不懈强化引导,扎扎实实抓好约束,规范好分类责
任“源头”,真正将垃圾处理落到实处,垃圾分类这颗“钉子”会越钉越牢。枝叶总关
情,点滴见初心。习近平对垃圾分类这件“小事”的关心背后,是情系百姓、真挚深厚
的为民情怀,更是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增进民生福祉的初心。(梁秋坪)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