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P****R 发帖数: 22479 | 1 为美国强大全球军事霸权背后撑腰的,不单单是发达的科技与工业,更重要的是傲视全
球的农业
美国的人口只有3亿左右,其中农业人口还不足全国人口总数的2%,不过区区六百万人
而已,但却在严格执行休耕限产制度的情况下,生产出了世界上数量最多且品种丰富、
品质上乘的粮食、畜产品以及其它农产品。那些认为中国可以放弃主粮自主的有识人士
请认真一读。美国强大的军事和金融实力背后,是因为有农业撑腰。懂不懂?
文/钟效
来源:农村视窗,原标题:
称霸全球:从机械化到信息化,美国农业如何在百年间攻城掠地
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北邻加拿大,南接墨西哥,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国土面积
为937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耕地面积28亿多亩,占
国土总面积的20%以上,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13%。
而且,约70%以上的耕地都是以大面积连片分布的方式集中在大平原和内陆低原,且土
壤多以草原黑土(包括黑钙土)、栗钙土和暗棕钙土为主,有机质含量高,特别适宜农作
物生长;天然草原面积36.3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26.5%,占世界天然草原面积的7.9%,
居世界第三位;森林面积约2.7亿公顷,森林覆盖率约33%,即国土面积的1/3为森林。
本土为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而佛罗里达南端属热带气候;阿拉斯加为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夏威夷则是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
量为760毫米。
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多样化的适宜气候以及富饶的国土资源为美国成为全球农业最发
达的国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几十年来,美国一直在世界农业生产领域和出口领域等方面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
(1)农作物生产。以2007年为例,美国共有农场207.6万个,粮食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1/5,是世界上第一大农作物产品出口国,如:
小麦56(百万吨),世界第三位,占世界总产量比重的9.3%;出口量35.5(百万吨),占世
界总出口量比重的32.1%。玉米332(百万吨),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比重的42.6%;
出口量63(百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比重的64.5%。大豆70(百万吨),世界第一位,占
世界总产量比重的32.0%;出口量29.7(百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比重的39.4%。大米(已
加工)6.3(百万吨),世界第十二位,占世界总产量比重的1.5%;出口量3.0(百万吨),占
世界总出口量比重的9.7%。棉花21.6(百万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总产量比重的17.7
%;出口量13.0(百万包),占世界总出口量比重的34.9%。
此外,美国其它一些农作物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同样也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如:
2008年,美国根茎类植物产量为1956万吨,居世界第八位;花生233.5万吨,居世界第四
位;油菜籽66万吨,居世界第十三位;甘蔗2760.3万吨,居世界第十位;甜菜2683.7万吨
,居世界第三位;水果(不包括瓜类)2820.3万吨,居世界第四位;等等。
(2)畜牧业生产。美国一直是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超级大国,以2008年为例,主要产品
如牛肉1223.6万吨,占世界产量的19%,居世界第一位;猪肉1046.2万吨,占世界产量的
10%,居世界第二位;禽肉2014.1万吨,占世界产量的22%,居世界第一位;鸡蛋533.9万
吨,占世界产量的9%,居世界第二位;牛奶8617.9万吨,占世界产量的15%,居世界第一
位;奶酪482万吨,占世界产量的3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
(3)渔业生产。以2007年为例,鱼类产量为410.9万吨,居世界第六位,其中海鱼379.1
万吨,淡水鱼31.8万吨。
(4)林产品生产。以2008年为例,主要产品如榛子3.3万吨,居世界第三位;核桃29万吨
,居世界第二位。
美国的人口只有3亿左右,其中农业人口还不足全国人口总数的2%,不过区区六百万人
而已,但却在严格执行休耕限产制度的情况下,生产出了世界上数量最多且品种丰富、
品质上乘的粮食、畜产品以及其它农产品。究其原因,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美
国农业的成功还应该归功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1、美国农业种植带规模最大
其农业种植带的形成和分布是气候(气温、降水、光照、湿度等)、地形、土壤、水源、
人口(市场、劳动力、经济)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这种基于地理环境的大面积种植模式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以形成规模效应
;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品牌的生成以及提升农产品品质;有利于农业大规模的机械化生
产、标准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大型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
建设以及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直接帮助了美国的农场主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最终达到了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美国的农业种植带主要分布在五大区域,其中:
(1)、东北部和“新英格兰”的牧草乳牛带。
指西弗吉尼亚以东的12个州。自然条件是气候湿冷,土壤贫瘠,无霜期短,不宜耕种,
但适宜牧草和青贮玉米的生长,故适合发展畜牧业。此外,该地区也是马铃薯、苹果和
葡萄的主要生产区。
(2)中北部的玉米带。
指五大湖附近的8个州,自然条件是地势低平、土层深厚,春夏两季气温高,湿度大,
极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因此,该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区;同时,这里也是
美国大豆的最大产区,大豆农场占全国总数的54%;此外,此地小麦的生产在美国也占有
重要地位。
(3)大平原小麦带。
位于美国中部和北部地区,跨越9个州。这是个海拔500米以下的高平原,地势平坦,土
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冬季较长而严寒,适宜于小麦生长。该地区的小麦播种
面积通常占全国的70%。
(4)南部的棉花带。
主要指跨大西洋沿岸密西西比三角洲的5个州,该地区自然条件是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纬度低,热量充足,春夏降水多而秋季干燥,适宜棉花成熟。此地集中了全国大约1/
3的棉花农场,播种面积超过160万公顷,产量占全国的36%,其中,阿肯色州还是美国
最大的水稻产区,总产占全国的43%。
此外,美国的西南部包括以“阳光地带”著称的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的河谷地区
生产的棉花也占全国产量的22%。
(5)太平洋沿岸的综合农业区
主要包括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该农业带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气候
温和湿润,宜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美国大部分的蔬菜、水果和干果就出自此地;此外
,这里还盛产水稻和小麦等。
2、美国农业科技最发达
纵观历史,农业科技始终领衔和贯穿美国农业的整个发展过程,其科研、教育、推广“
三位”一体的庞大体系加巨额经费投入的模式做得极为成功,对推动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农业强国起到了关键的主导作用。
目前,美国共有四大研究中心(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所属),130多所农学院,56个州
农业试验站,57个联邦与州合作建立的地区性推广站以及农业合作推广机构3300多个,
63所林学院,27所兽医学院,9600名农业科学家,1.7万人左右的农技推广人员。
另外,美国还有1200家主要服务于农业领域不同性质的科研机构,其服务项目主要有承
接委托开发、转让科技成果等。
除此之外,美国农业高科技的优势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农业机械化、农业生物技
术和农业信息化。
(1)高度机械化的农业生产
美国农场现有的机械化设备种类繁多、配套齐全,如各种型号的拖拉机(500万台左右,
大多在73.5KW以上,最高达276KW);各种联合收割机(150万台);各种深松机械(凿式深松
、翼铲式深松、振动深松和鹅掌式深松等);各种整地机械(圆盘耙、齿耙、滚耙、镇压
器、轻型松土机等);各种播种机械(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
机等);各种植保机械(喷雾机、喷粉机、土壤处理机、种子处理机、撒颗粒机等)以及各
种联合作业机械和各种沟灌、喷灌、滴灌设备等应有尽有,基本实现了从耕地、播种、
灌水、施肥、喷药到收割、脱粒、加工、运输、精选、烘干、贮存等几乎所有农作物生
产领域的机械化。
而在畜禽饲养尤其是养鸡、养牛方面,由于大量采用饲料粉碎机、挤奶机、牛奶保鲜加
工等等成套机械设备,畜产品的生产也早已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还有其它许多农产
品的加工,同样只需要按按电钮即可自动完成。
如此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美国农业的生产效率,现在美国农场平均每一个
农业劳动力可以耕地450英亩,可以照料6-7万只鸡、5000头牛,可以生产谷物10万千克
以上以及生产肉类1万千克左右,养活98个美国人和34个外国人。
(2)领衔世界的农业生物技术
美国农业高科技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始终高度重视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里的广泛
应用,原因就在于经过生物技术改良的动植物品种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动植物的品质、产
量和抗病性,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美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如杂交育种这种传统农业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就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中某
种高产杂交玉米品种,1994年,其平均单产已达8697公斤/公顷,比1970年提高了92%;
某种优选杂*种猪,日增重可提高1.5%,降低饲料消耗5-10%;而优质杂*种牛往往也能够
多产牛肉10-15%。还有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在美国奶牛、肉牛、羊、猪和禽上的广泛
使用也明显地提高了这些动物繁殖率。
目前,转基因植物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点领域,在这方面,美国已
经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转基因植物指的是利用重组DNA技术,把不同植物甚至动物具
有的各种新性状基因转移到所需要的植物中去,以培育出一批具有高产、抗虫、抗病、
抗旱涝等特征的优良农作物新品种。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把一些高蛋白基因引入谷物作物,从而获得高蛋白小麦和高
蛋白玉米;将细菌的杀虫基因转入到棉花中,使棉花能够抗棉铃虫;将冷水鱼的抗低温基
因克隆到西红柿中,得到抗冻西红柿;把仙人掌基因移植到小麦和大豆植株中,获得了
可在旱地和贫瘠土地上生长的高产谷物新品种等等。
截至2004年,通过基因重组这种生物技术育种方法,美国已成功地培育了抗虫棉、抗虫
玉米、抗除草剂玉米、抗虫马铃薯、抗除草剂大豆、油菜、棉花等许多转基因作物,其
中59个品种(包括生物技术玉米品种17个,油菜品种9个,棉花品种8个,番茄品种6个,
土豆品种4个,大豆品种3个,甜菜品种3个,南瓜品种2个,水稻、小麦、亚麻、木瓜、
罗马甜瓜、菊苣和葡萄剪股颖品种各1个)经过批准被投入商业化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
了美国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如2004年美国生物技术大豆面积为2573万公顷,生物技术玉米面积为1474万公顷,而生
物技术棉花面积则为421万公顷,均为世界之最,同年,美国农作物多增产66亿磅,多
增收23亿美元,但抗虫用品却减少了34%,减少量达1560万磅,为美国农场主节约了不
少成本并大大地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在农业生物技术的其它领域,美国同样也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如:在生物农药方面,
美国已经能够提取害虫天敌中的有用物质,或者在害虫天敌体内合成致毒等物质来制成
生物农药以防治植物病虫害;美国还利用生物农药的思路和转基因技术,生产出了杀虫
广、毒性强的微生物菌株,只要把其喷洒在侵害作物的害虫上便可以“以菌治虫”,达
到既杀虫又环保的目的。
在转基因动物方面,美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地把某些动物基因转移给牛、猪、羊等家畜家
禽的受精卵中,从而获得了性能优异的畜禽良种;另外,美国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把某些
动物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细菌中,然后由细菌繁殖产生大量有用的激素。
这些激素在畜禽新陈代谢过程中,能促进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脂肪的消耗,从而加快
生长发育,即在不增加饲料消耗的情况下提高畜禽的产量,改善产品的质量。
在畜禽疫病防治研究方面,美国已能分离、克隆免疫基因,向控制和消灭畜禽疾病迈出
了一大步;利用生物技术,美国还成功地开发出了一些兽用基因工程疫苗和药品(包括畜
用生长激素)以及准确快速检测诊断方法。
此外,美国尤其在农业生物技术基础研究方面,如植物分子生物学、动植物基因图谱、
外源基因导入技术和染色体识别等领域领先世界;而美国的动物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等
其它生物技术在世界上也同样具有一定优势。
目前,全球前20大农业生物技术公司中,美国就有10家;前5家,美国就有3家。由此可
见,美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先进性。
现在美国已经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生物工程农业过度的时代,随着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
领域里的广泛应用,美国已初步地实现了能够按人类的意志改良动植物的愿望,这意味
着未来美国在提升农产品品种、品质、产量,解决人类饥荒等能力方面,拥有无限潜力
,显然,农业生物技术对于美国确保世界第一农业强国的地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信息化技术造就美国“精确农业”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信息化社会的国家,其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信息
高速公路的四通八达为美国农业信息化创造了必要条件。
目前,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直接促成了美国“精确农业
”的兴起,大大地降低了美国农业的生产成本,大大地提高了美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
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美国农业信息化体系的主要构成:
a、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AGNET,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农业信息系统。该系统覆盖了
美国国内的46个州,加拿大的6个省和美加以外的7个国家,连通美国农业部、15个州的
农业署、36所大学和大量的农业企业。
b、农业数据库,包括农业生产数据库和农业经济数据库两种。农业数据库是农业信息
化的重要基础项目,因此,美国的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国家图书馆和著名粮农企业
等都十分重视数据库的建设和利用,如美国农业部建立的全国作物品种资源信息管理系
统,就为全美农业育种提供了60万份植物资源样品信息的服务。
目前,经过美国农业部编目的电子化的农业数据库已达428个,其中最著名、应用最广
的是美国国家农业图书馆和农业部共同开发的A-GRICOLA数据库,它存有10万份以上的
农业科技参考资料。
c、专业农业信息网站,如美国最近开发的一个大豆信息网络系统,内容涉及到了国际
、国内大豆产供销各个环节的技术和经营情况;该网络系统的一端是从事大豆研究的几
十位专家,另一端是从事大豆生产的农户,平均每个月可提供50条以上的产供销信息。
d、电子邮件系统,由美国农业部建立并通过农业部信息中心交换的农业信息系统,对
外连接到因特网。其中仅农业市场服务局,其计算机系统每天处理的市场信息就有大约
5000万字符。
e、3S技术即农业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这是
美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用于全球农作物估产并可用于农业精确生产的系统。
f、无线射频身份识别系统(RFID)。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利用交变磁场或电磁场的空间
耦合及射频信号调制与解调技术实现对目标对象的自动识别和跟踪。
上述只是美国农业信息化系统的一部分。
美国有200多万个农场主,他们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化系统做到农业的精确化生产呢?
一是通过网络信息系统,美国的农场主能够及时、完整、连续地获得市场信息,并以此
准确调整其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销售策略,使之具有针对性,有效地减少了盲目经营的
风险。
比如,在了解到农产品现货、期货价格,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量,国际国内的生产量和
进出口量等方面的最新数据后,农场主可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如何销售以避
免未来农产品的滞销;或者在了解到农作物品种改良,天气状况等信息后,农场主也可
以知道采购什么样的种子、采取什么样的种植方式、在什么时候种植何种作物产量会最
高以求获得最大效益;
同时,他还可以根据最新农业科技、新型农业机械、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等信息,在互联
网上进行农业技术咨询或购买恰当的农业设备以及合适的农药等等。
如美国堪萨斯州农场主肯·波尔穆格林已经习惯于在网络上紧盯有关全世界气候、谷物
状况和谷物购价等信息,在获悉埃及政府要大量购买“硬白”小麦后,他知道这种小麦
将会是今年市场的热门货,于是他改变了本季种植的小麦品种,最后获利颇丰。
二是利用3S技术即农业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实
现了农作物的精确化种植。
遥感技术(RS),是指在航空航天器上配备的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波段的(多光谱)传感
器利用农作物和土壤等对电磁波的不同反射和辐射特性来获得不同地段的农作物和土壤
的相关数据,以动态监测和评估农作物的氮营养状况、长势、产量、病虫害等以及土壤
的盐碱度、沙化、风化侵蚀、水分和养分的增减等情况。
地理信息系统(GIS),通过接受遥感数据、GPS数据以及人工采集报送的数据并处理后,
该系统可以自动生成一张农场数字化地图,上面标有各小区的农作物信息和土壤信息等。
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作用是空间定位和导航。
利用3S技术,农场主可根据田间因素的变化,精确调整各项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如在
给农作物施肥时,当大型拖拉机(上面装配了一种带显示屏和数据处理器的GPS接收仪)
进入田间喷施肥料时,显示屏可同时显示两幅彼此重叠的图像,一张是数字化地图(上
面标有每一块小区的土壤类型,氮磷钾含量,前季单株产量,当年单产指标等),另一
张是方格坐标图(可根据GPS讯号随时显示拖拉机所在的小区位置),与此同时,数据处
理器可根据事先做好的每一块小区的数字化地图,自动计算出每一块小区的肥分配比和
喷施量,并向自动喷施机下达指令。
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杀虫药的喷洒;此外,该系统还能根据土壤水分和作物的生长情况
,自动判断出浇水、施肥的时间。据统计,采用这种精准农业技术可节省肥料10%,节
约农药23%,每公顷节省种子25公斤;同时,可使小麦、玉米增产15%以上。
三是通过无线射频身份识别系统(RFID)做到家畜饲养的精确化管理。
无线射频身份识别系统RFID,主要由电子标签和阅读器组成,每个电子标签只具有唯一
的电子编码,而阅读器有固定式和手持式两种。
在美国农业领域,RFID系统通常被用作对家畜尤其是对牛的识别与跟踪方面,其原理是
在牛的耳朵上植入电子标签,上面标有这头牛的详细电子资料,如牛的电子编码、产地
、年龄、品种信息、检疫与免疫信息、疾病信息、家谱及繁殖信息等等,当牛进入阅读
器的识别范围时,牛耳朵上的电子标签在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后产生感应电流
而获得能量,然后发送出自身携带的电子编码等电子资料至阅读器读取后送至动物信息
管理系统,人们就可知道这头牛的身份等情况,这样就实现了对这头牛的识别与准确跟
踪,从而加强了农场主对牛群的精确管理能力。
对牛之外的其它家畜的识别与跟踪,原理同此。
此外,农产品从生产、运输、储存到加工、销售的全过程都可使用无线射频身份识别系
统RFID,这使得人们对农产品可以实施从餐桌到田间的全程追踪鉴别,大大地提高了美
国对食品安全的保障能力和美国的农业生产效率。
3、美国农业产业化程度最高
我们过去通常所说的农业主要是指传统的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然而,现代意义的农业
却不仅包括了种植业和养殖业,而且还涉及到了农用机械、种子、化肥、农药、饲料、
燃料、技术和信息服务等农业上游行业,以及交通运输、储存、加工、包装、销售、纺
织等下游行业,这些行业里面既有第一产业,也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换句话说,围绕着农业的生产,现代农业已经形成了从上游到下游的一条完整的农业产
业链,这是一个十分的庞大产业集群。显然,其中的任何一个链条如果脱节都将会严重
影响到整个农业产业链条的有效运作,导致农业整体生产效率的大幅下降。
因此,现代农业的发展应该把这个链条中的所有行业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注重每
一个环节的均衡协调配套衔接发展,切实形成农工商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并且
要以经营现代工业的方式来经营农业生产,即以市场为导向,最大限度地优化各项资源
配置和各项生产要素投入,以确保获得最佳合力、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这就是一
体化农业,西方称之为农业产业化。
美国是世界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现已形成了十分成熟发达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1)美国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A、纵向一体化,即由一个企业来完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全过程。如加利福尼
亚财团控制的德尔·蒙特公司,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罐头公司,在国内外经营土地80
万亩,有38个农牧场,54家加工厂,13家罐头厂,6个卡车转运站,1座海运装卸站,1
个空运发售中心和10个分配中心,以及24家餐馆等。
B、横向一体化,即由不同的企业或农场按合同分别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
如宾夕法尼亚的潘非尔德公司,以合同形式联合98家养鸡农场专门从事肉鸡和蛋鸡的饲
养工作,公司向养鸡场提供种鸡、饲料、燃料、药剂等设备,并负责收购养鸡场的成品
肉鸡和鸡蛋,然后再进行加工和销售。
C、第三类就是不同的农场和企业各自根据市场价格信号分别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等
。类似于我国的“专业市场+农户”的经营方式,这是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经营方
式,有利于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充分竞争,从而化解各类经营风险。
(2)美国农业产业化的显著特点就是美国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已经实现了区域专业化、规
模化布局以及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集约化、企业化和服务的社会化。
区域专业化、规模化布局是美国农业生产的一个明显特点,如中部东北区以生产玉米、
大豆和小麦为主,太平洋沿岸南部主要盛产水果和蔬菜,大西洋区的南部则以烟草产区
闻名,等等;甚至美国有5个州只种植一种农作物,4个州只种2种农作物,而德克萨斯州
肉牛的数量占全国的14%,艾奥瓦州生猪的饲养量是全国总数的30%,阿肯色州是美国最
大的水稻产区(产量占全国的43%),加利福尼亚州葡萄酒产业集群则集中了680家商业酿
酒商和几千个葡萄种植农场主,等等;目前,美国棉花农场专业化比例为79.6%,蔬菜农
场87.3%,大田作物农场8l.1%,园艺作物农场98.5%,果树农场96.3%,肉牛农场87.9%
,奶牛农场84.2%,家禽农场为96.3%;至于美国的九大农业产业带更是典型的专业化农
业生产区域,它们各自都逐渐地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业产业集群。
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是指美国在几乎所有农业生产领域里都实现了机械化操作。
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由于高科技在美国农业生产领域里的广泛运用,美国农业生产的集
约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精确农业”的兴起就是最好的证明。
农业生产企业化是指按照工厂化生产原则,通过工艺专业化、流水线作业等方式来生产
标准化规格和标准化质量的农产品,劳动的社会性质接近于工业,如亚热带蔬菜、水果
从田间采收后直接运到工厂,经登记称重后,进入加工线,进行去杂、分级、包装、冷
藏等处理;还有美国畜牧业生产,从育雏、饲养、蛋奶生产等工作都由专门的企业按照
标准的工序、规格和质量来生产,等等。
农业生产服务的社会化,美国的农场多为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即使达530—1333公顷土
地的较大农场,人员也不过3、5人而已,如此大的工作量,仅凭农场一己之力,显然难
以胜任。
然而,美国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却十分发达,社会上各种专业化的农业服务公司
数目众多,产前的生产资料的供应,产中的耕地、播种、施肥、收割等,乃至产后的运
输、贮存、销售等,只要打个电话,便有人及时上门服务。
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和服务的社会化是现代工业的一种经营方式,它们被
运用到农业方面后,成功地引发了美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划时代革命,大大地提高了美国
农业产业化的程度和生产效率。
(3)在美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美国大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
全球四大粮商(控制了全世界80%的粮食交易量,拥有明显的定价权),美国就有3家,即
ADM、邦吉和嘉吉公司,它们是世界上排名前三位的粮食加工、储运和全球粮油贸易的
超大型跨国公司;全球十大食品加工企业中,美国有6家,卡夫和泰森公司就是其中的佼
佼者;而全球十大食物零售商,美国有5家,沃尔玛一直独占鳌头;其中:
ADM公司在世界各地共有270家加工厂从事粮食和食用油等农产品的加工生产,目前是美
国最大的大豆压榨商,最大的湿玉米加工商,第二大面粉生产商,第二大谷物储运商,
全球最大的谷物和油籽联合加工商,全球最大的乙醇生产商,全球第五大谷物出口商。
2010年,ADM公司营业收入692亿元,列世界500强企业第88位,
邦吉公司在全球32个国家拥有450多个粮油加工厂,2010年营业收入419亿元,列世界
500强企业第172名。目前邦吉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干玉米加工商,第二大大豆产品出口商
(豆粕及豆油)和第三大大豆加工商,谷物仓储量美国第四,全球第四大谷物出口商,最
大油料作物加工商。
嘉吉公司目前在59个国家经营1104家工厂,是美国最大的玉米饲料制造商,拥有饲料厂
188家,被誉为世界“饲料大王”;同时,嘉吉公司还是美国第三大面粉加工企业;美国
第三大屠宰、肉类包装加工厂;全球第一大粮食贸易公司,拥有全美最多的粮仓。
卡夫食品公司是仅次于瑞士雀巢食品公司的世界第二大加工食品生产厂家,在70多个国
家开展了业务,产品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2010年营业收入404亿元,列世界500强企
业第179名。主要产品有咖啡、糖果、热狗、饼干和奶酪及其它奶类制品等。
泰森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营业收入272亿元,列世界500强企业第297名,是世界
上最大的家禽加工食品制造商,目前在全球100家顶尖连锁餐厅中,其鸡肉产品占有九
成;另外,泰森公司的牛肉、猪肉、及海鲜产品也在全球市场中占有很大份额,行销超
过54个国家。
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在全球开设了6600多家商场,食物零售是其最重要
的一个业务。2010年沃尔玛以营业收入4082亿元列世界500强第一名。
这些大型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凭借信息、技术研发、资金和营销等优势,在对农产品
进行系列化深加工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以扩大生产规模以及整
合各种资源促成美国农业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以提高美国农业综合竞争力和生产
效率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直接推动了美国家庭农场和美国农业产业化的
大发展。
(4)美国发达的农用机械、种子、化肥和农药等农业上游行业为美国农业产业化提供了
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中约翰·迪尔公司、凯斯·纽荷兰公司是世界农用机械制造业的巨头,而孟山都公司
、杜邦公司、美盛公司则在全球种子、化肥和农药行业里占有领先优势地位:
约翰·迪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商,以生产全套大马力拖拉机和联合收割
机及其它品种齐全、系列化的农机产品闻名世界,2010年以营业收入231亿元居世界500
强企业第372位,目前在17个国家设有工厂,产品行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凯斯·纽荷兰公司(总部、注册地、主要生产基地均在美国),主要产品有"凯斯"和"纽
荷兰"两个品牌的农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打捆机、采棉机、甘蔗收割机以及其它系
列农用机械,在15个国家拥有39个生产基地,26个研发中心和22个合资企业,其产品通
过遍及世界各地的11500个经销商销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在160亿美元以上。
孟山都公司主要是一家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采用生物技术来开拓农作物市场和
除草剂产品,其4种核心作物种子(玉米,大豆,棉花和小麦)以及"农达"(草甘膦)系列
除草剂为孟山都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2006年,孟山都种子收入约45亿美元,占全球销售额的20%。目前,孟山都公司是全球
第一大种子公司,控制了全球谷物与蔬菜种子23%到41%的份额,尤其是在转基因种子市
场上,孟山都公司已经成了一个垄断巨头,全球90%以上的农作物转基因种子,都在使
用它的专利技术。
杜邦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的大型跨国化学公司,2010年列世界500强第296名,经营范围涉
及化工、农业等20多个行业。
其中,杜邦的农作物种子有玉米、大豆、高粱、向日葵、棉花、稻谷和小麦等,2006年
,杜邦种子收入约28亿美元,是世界上第二大种子公司;此外,杜邦的除草、杀菌和杀
虫三大类优质农药产品同样也享誉世界,其中杜邦杀虫剂有康宽等八余种产品,杀菌剂
有新万生等十余种,除草剂有稻将等七余种,2007年杜邦农药销售额为27亿多美元,在
世界排名第5位。
美盛公司化肥产品的销售遍及五大洲33个国家,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磷肥生产商和销售
商,年生产能力1208万吨,约占全球磷肥产能的17%,美国磷肥产能的58%;同时,美盛
还是世界上第三大钾肥生产商和世界主要的氮肥供应商之一,综合钾肥年生产能力927.
7万吨,氮肥年销售119万吨。
(5)此外,美国的农业合作社在推动美国农业产业化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的农业合作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农民出于自身产销利益的考虑,自发组织
起来的松散联合体,其宗旨是互助互利、社员获益。在美国农村,农业合作社十分普及,
主要有3种类型:供销合作社、服务合作社和信贷合作社。2002年,美国农业合作社约
有3000多个,社员279万,其中供销合作社有2760个和服务合作社380个。
作为家庭农场和市场之间的一种非盈利的社会中介组织,农业合作社将分散经营的农场
主集聚起来与市场连通,并作为一个整体统一对外谈判、统一物质采购、统一农产品销
售和统一服务以共同应对市场风险,这样既保留了家庭农场的自主生产等权利,又帮助
农场主解决了贷款融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积压滞销、内部互相压价、农业科
技推广等等诸多难题,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率,促进了农业生产。
在美国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除了农业生产外,农业合作社实际上起到了美国农业农工
商一体化即农业产业化实施主体的作用,
一方面,农业合作社可以向农场主提供从事农业所必需的物质,如农用机械及零配件、
种子、农药、饲料、肥料、燃油和其它物资;或者可以从事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如加
工和销售棉花、奶产品、水果和蔬菜、谷物和油料作物、牲畜和家禽、干果、大米、糖
和其它农产品;以及提供与生产、营销和采购活动相关的服务,如提供轧棉机、汽车运
输、人工播种、仓储、烘干以及信息和技术等服务业务;
另一方面,农业合作社作为中介组织通过供、销、加工、服务等方式使农场主与各类工
商企业之间建立了稳定的协作关系,为美国农业农工商各行业一体化经营奠定了基础,
显然,农业合作社的这种中介作用大大地推动了美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4、美国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最大
短短200多年,美国就超越了许多以农业文明著称的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强国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历届政府都把农业视作国民经济的命脉而采取了大力
扶持的政策,即从农业立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多
方面为农业保驾护航,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农业跨跃式的大发展:
(1)农业立法
目的是以法护农、以法治农。目前,美国已建立了以农业法为基础和中心,100多个重
要专门法律为之配套的一个比较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
A、农业法,即1933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农业调整法》,其基本目标是解决生产过
剩危机、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场主收入。此后,该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作过17次较
大修改,为规范美国农业整体经济活动奠定了基础。
B、有关农地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法律,其中《宅地法》和《赠地学院法》等8余部法律影
响较大,这些法律为美国实现土地私有化,保持土地的最佳综合利用以及依法对私人土
地进行管理和协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C、有关农业投入和农业信贷方面的法律,除农业法外,还有《农业贷款法》等10余部
法律专门对美国的农业投入和农业信贷作出了详细规定,为建立和规范美国庞大的农业
信贷系统作出了突出贡献。
D、有关加强农产品价格支持和保护方面的法律,除农业法外,《农产品销售协议法》
等5余部法律对美国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价格支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E、有关农产品国际贸易方面的法律,如《1996年联邦农业完善和改革法》为美国农场
主自主进入世界市场消除了障碍,大大地扩大了美国农产品的出口。
F、有关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方面的法律,其中《自然资源保护和恢复法》等4余部法律
对美国土壤保护、限制用水和防止水资源污染以及控制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以保护自
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G、其他调整美国农业经济关系的法律,如《合作推广法》、《造林法》、《渔业养护
及管理法》、《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和《灾害救济法》等等。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近百年来,为了促进农业发展,确保农业的国民经济战略基础地位不动摇,美国不断地
加强以农田水利、农村交通运输、电力、电信和互联网为主体内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现在美国的农村和农业的基础设施已十分完善,为保障美国农业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
贡献。其具体做法:
一是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美国在全国范围内先后修建了大量的灌溉和防洪水库堤坝、灌
排渠道以及铺设了大量的滴灌管网等设备,如为了解决西部地区的干旱问题,美国在西
部相继兴建了350座大中型水库,为分布在5400万亩地域间的12个大农庄提供了充足的
灌溉用水,其中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农业第一大州,该州兴建了世界上一个最大的多用
途水利建设项目,该项目共有29个蓄水库,18座泵站,4座抽水发电厂,5座水力发电厂
和1000多公里长的水渠和管道。
目前,美国的灌溉面积已达2500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3%,其中喷灌面积为800万公顷
,居世界第一位。
二是十分重视解决农村交通运输问题,始于1864年横贯大陆的大规模铁路建设,以及始
于19世纪初到40年代的运河建设高潮,尤其是始于20世纪30年代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公
路建设,把美国的乡村与城市连成了一体,共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
网络。
目前,美国公路总里程达600多万公里,其中农村道路有300万公里,而夜面公路长达
500万公里,为美国农业大规模区域化种植和农业机械化以及各种农产品特别是易腐产
品的全天时远途运输创造了必要条件。
三是大力推动农村电力普及,美国农电大规模建设始于1936年《农村电气化法》和《电
力合作社法》的颁布,该法使农电合作社获得了大量的低息长期贷款来建立发电厂(包
括水电、火电等)、配电站和输电线路等,而且,农电合作社还可以凭优惠电价对联邦
政府所有电厂的电力都拥有第一购买权,以确保其区域内的所有农户都能得到充足电力
供应。
目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生产国,年发电量占世界总发电量近三成,达到了4万
亿度,而且,美国还拥有32万公里的超大规模高压输电线路,其中的区域性电站和电网
就包括了美国农电的60个发供电合作社和875个配电合作社。
四是大量兴建农村电信(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等)设施,作为电信业
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农村等全国其它范围内普及了固定电话、移动电
话、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的国家。
目前,美国农村电信建设的重点是农村地区通信系统的升级和宽带上网工程。根据2009
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计划”的安排,美国农业部和美国国家电信与信息管理局共获得
了72亿美元的宽带工程资金,仅2010年,美国农业部就向美国38个州和部落地区拨出了
12亿美元的补助和贷款以建设126个宽带安装工程,其中有:
佐治亚、得克萨斯和密苏里等7个州的高速数字用户线路(DSL)、无线固话和其他宽带工
程;肯塔基州西部和田纳西州一些地区的光纤网络工程;亚拉巴马州、俄亥俄州和伊利诺
伊州等7个州的10项宽带无线接入网(WiMax)工程等等。这些宽带工程的建成将直接推动
美国农业信息化迈上一个新的高度,为进一步提升美国农业生产效率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此外,美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包括政府出资建立农产品加工、储藏、销售网点;配置
农业生产动力设备;广布农业气象站点如加州就建立了162个农业气象站;等等。
(3)金融支持
在信贷支持方面,仅政府的农业信贷体系就十分庞大,主要有12家联邦土地银行及500
个地方联邦土地银行协会(向农场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12家联邦中间信贷银行(向农场
提供中、短期优惠贷款);12家生产信贷公司以及由他们组成的424个地方生产信贷协会(
向农场提供生产优惠贷款)和13家合作社银行(向合作社提供优惠贷款)。
此外,美国政府还推出了出口信贷担保,即在进口商未能付款的情况下,由“农产品信
贷公司”按出口货值的一定比例予以担保,使美国农业出口商和银行避免了出口风险。
目前美国农业资本投入中约有40%来自信贷,70%以上的农场每年都需要借款来维持与扩
大生产。
在保险支持方面,美国农业保险主要由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负责,仅2007年度,美国农
业保险业承保种植面积为2.72亿英亩,责任金额为673.5亿美元,保费65.6亿美元,赔
付35.4亿美元,而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则为38.2亿美元。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在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方面一直保持了较大的投入,极大地刺激了
美国农业的发展。而且,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美国的农业信贷系统和农业保险系统基本
不受影响,其充足的资金来源为确保美国第一农业强国的地位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4)财政补贴
美国农业财政补贴政策始于1933年的《农业调整法》,经过7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
一个较为完整、系统的农业补贴体系,整个过程可以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1933~1995年的价格补贴政策阶段,即农业补贴直接与市场价格挂钩。
第二阶段即1996~2001年的收入补贴政策阶段,即补贴与当年市场价格脱钩,直接计入
农民收入。
第三阶段即2002年以后的收入价格补贴政策阶段,这里面既有收入补贴,又有价格补贴
手段,其主要特征为:
A、补贴数量达历史最高水平。2002-2007年期间,年均农业补贴支出大约为190亿-210
亿美元,比往年年均净增57亿-77亿美元,6年总计已达1185亿美元,若按10年推算,总
计则可达1900亿美元。
B、补贴方式以“黄箱”政策为主(补贴比重超过了55%)。美国采取的有关“黄箱”措施
主要是通过销售贷款补贴、固定直接补贴、反周期补贴三种政策工具,对种植小麦、玉
米、大米、棉花和油料的农场主提供收入补贴。此外,农产品贸易(出口)补贴在美国农
业补贴体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C、补贴范围履盖了几乎所有主要农产品。除了传统的农产品外,原来不享受补贴的水
果、蔬菜、乳制品、食糖等农产品也被纳入了补贴和保护的范围。
D、补贴集中度很高,大农场主和主要农产品获得的补贴份额较大。由于各种补贴与农
产品的生产面积和产量直接挂钩,因此占美国农场总数30%左右的较大规模农场获得了
政府补贴总量的75%;同时,70%-80%的农业补贴集中在大约20种农作物中的8种主要农作
物(约占美国74%的农作面积)即玉米、大豆、小麦、高粱、大麦、燕麦、棉花和大米。
未来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走向:补贴程度进一步强化;补贴方式由价格支持为主转向以
收入支持为主;补贴环节逐渐由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综合开发领域;补贴工具正在由“黄箱
”政策向“绿箱”政策转变。
目前,财政补贴占美国农民家庭收入的24%,显然,这种巨额补贴对确保美国农民收入
,提高美国大宗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以及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税收减免
美国的农业税不仅税种少,主要有所得税、遗产与赠与税、财产税三种,而且税赋轻,
在美国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中,农业税收一直占很小的比例。此外,美国的农场主还享
有许多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
A、延期纳税,如可以将一部分尚未出售或虽已出售但未收到现金的产品延至下一年度
纳税;
B、减税,如对于用于购买机器设备、生产用房及饲养1年以上的牲畜等开支可以作为资
本开支从当年收入中全部扣除;
C、免税,如出售农业固定资产所得可以免除60%收入的赋税,只需按40%纳税。
另外,美国的农场主还享有资产的加速折旧优惠,并且可以在收益多的年份里提前支付
开支,在收益少的年份里提前出售农产品,以少缴所得税。
美国这种保护性的农业税收政策大大地提高了美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美
国农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 P****R 发帖数: 22479 | 2 掩盖已经行不通,不妨本着求实精神,还历史一个清白
三年困难时期的饿死人数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干部来说,是一个非常忌讳和回避掩盖
的话题。虽然饥荒期间,中国政府一直采取封锁消息的策略,并至今未能明确公布死亡
人数,但其政治敏感度亦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而且针对来自香港台湾和世界的各
种质疑和谴责声音,中共领导人在毛泽东死后亦转变曾经一贯坚持的完全否认态度,进
行了各种反思和回应:
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的毛泽东在1958年11月20日的武昌会议上说:“除特殊
外,还是要睡一点觉。现在要减轻任务。”明年的生产指标要降下来,不能总是压得人
透不过气来,否则,“我看搞起来,中国非死一半人不可。不死一半也要死三分之一或
者十分之一,死五千万人。广西死了人(注:指广西饿死550人的事情),陈漫远不是
撤了吗?死五千万人你们的职不撤,至少我的职要撤,头也成问题。”他指着安徽省委
第一书记曾希圣说:“安徽要搞那么多(吗)?你搞多了也可以,但以不死人为原则[
66]。”
时任中共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和国家主席的刘少奇1962年7月对毛泽东说:“饿死这么多
人,历史要写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书的[67]!”
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赵紫阳说:“我们党是从来不认错的,实在说不过去了,就找替
罪羊,将错误都推到他们身上,如林彪,四人帮。找不到替罪羊就说是自然灾害,如五
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大饥荒,饿死几千万人,纯粹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错误。”“特
别是三年困难时期,农村饿死几千万人,工人阶级没能给予(农民)有效的救助,自己
吃商品粮,有副食供应,有布票,保证了最基本的生活需要[68]。”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说:“人民公社化后发生的三年困难时期,到处浮肿病,饿
死人。据了解,光安徽省的所谓非正常死亡人口就三四百万[69][70]。”“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过去‘左’了那么多年,几乎把农民的积极性打击完了[71]。”
前国务院副总理、长期负责经济工作的薄一波说:“据中央有关部门汇总,到1959年4
月初,仅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湖南、甘肃、贵州、河北等十五个省区,无饭吃的
人口达2517万[72]。”“我国人民所经历的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主要是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斗争造成的。在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广大人民
因食物缺乏、营养不良,相当普遍地发生浮肿病,不少农村因饥馑死亡增加,据统计,
1960年全国总人口减少1000多万[69][73]。”
曾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邓力群回忆这段历史说:(1960年初)“李先念同志也去了
。回来讲,他去过的村庄,妇女没有一个不穿白鞋的(家中死人妇女穿白鞋吊丧)。怎
么造成这样一种情况的?是高指标、高估产、高征购,严重的浮夸,征了过头粮。还有
特别厉害的一条是,没有饭吃了,村子里能够吃的、能够找到的都吃光了,为了保住他
那个浮夸,竟不让逃荒,让民兵把着。这里没有饭吃,到别的地方去逃荒,历史上哪朝
哪代都是这个办法,解放以后遇到大灾大荒之年也都是这个办法,不让逃荒,强迫命令
,把本来可以活下来的人饿死了。”“讲到历史上饿死人的事是要写到史书上去的时候
,他(毛泽东)情不自禁地骂了一句,并愤愤地说:我当主席时,出了这种事情!”这
个由所谓的“左王”邓力群口述、朱元石记录整理發表于《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
5期标题为:《七千人大会到“西楼会议”》的文章充分叙述了中央干部(包括毛泽东
刘少奇陈云李先念周恩来等实权官僚)对三年大饥荒时期全国各地大规模饿死农民的历
史事实是洞若观火了如指掌的[74]。
国务院副总理、人大副委员长田纪云2004年说:“回顾三年困难时期,到处闹浮肿,饿
死人,非正常死亡人口达数千万,比整个民主革命时期死的人还要多。是什么原因?刘
少奇说‘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现在看基本上是人祸,这个‘人祸’就是瞎指挥,就
是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主义,就是‘左倾机会主义’[75]。”
四川省原政协主席廖伯康曾经表示,大饥荒四川“死了1000万人”,并直接导致四川省
经济衰退,退出比较发达省份的序列,成为和湖南、江西、湖北一样的中下等经济省份
[76][77]。这个数字与载《中国人口科学》上海交大曹树基教授的研究结论940万相吻
合[78]。
當時安徽副省長张恺帆在回忆录中表示,安徽全省1959年至1961年实际死亡人数是548
万,除去正常死亡数、逃亡及失踪数等,安徽饿死约500万人[79]。中共中監委農村處
處長李堅調查安徽截至1961年3、4月間餓死人的總數,將生產隊、公社,再到每個縣的
統計數字逐級彙總,安徽全省餓死人總數350萬,正式上報為300萬。中組部部長安子文
在文革後表示:核實結果,安徽餓死350萬沒錯[80]。浙江的非正常死亡14.1万人。根
据丁人卜的《难忘的岁月──安徽省无为县共产风史录》,无为县1958年到1960年三年
,全县982,979人口中,非正常死亡和饿死了320,422人,百分比为32.5[81]。
根据张广友《抹不掉的记忆——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中,援引山东省一位领导1960年
的大会讲话内容“山东省过去(1957年)人口为5500万,不到3年的时间,现在(1960
年冬天)还有5000万,减少了500万[82]。”
中共山东省委副书记兼省长赵健民在一次发言中说:据不完全统计,从1958年冬到1960
年上半年这一年半时间内,全省非正常死亡65万人,外流 109万人,人吃人的现象有文
字材料的就有23起,没有文字但有口头汇报的还有十多起[83]。
原四川泸州中共地委书记邓自力说:“卖人肉吃人肉的可怕的事也发生了。宜宾市就发
生了将小孩骗到家中,整死煮熟后作为兔肉到街上卖的事。长宁(县)是个烂摊子,20
多万人口就饿死了7万多。肿病流行,省委调拨了些粮来,社员又无钱买[84]。
其它在各种公开场合承认大规模饿死农民的中共高级干部还包括:胡耀邦[85]、国家统
计局局长李成瑞[86]、出狱后的原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戚本禹(其声称全国当时大致饿死
500万人左右)[來源請求]、李锐等[87]。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记载:“据正式统计,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
”。从1949年到1957年,每年都增加1000多万人[88] ;1960年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
少1000多万人,扣除出生率下降因素,死亡人数应在1000万以上。这还仅仅是1960年一
年的数字[89]。
中共官方出版社出版的很多著作也承认大量人饿死,如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史通鉴》、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
的《文革前夜的中国》和《曲折发展的岁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年自然灾害
长篇纪实》等等;
中共官方主办的各种报纸杂志和网站亦有大量的文章承认了大规模饿死农民的历史事实
。例如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杜导正主办的《炎黄春秋》杂志2008年10月以《通渭问题——
“大跃进”五十周年祭》为题报道了甘肃通渭“人吃人”的惨状[90]。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