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 发帖数: 10330 | 1 人口红利消失?中普查曝不到14亿 分析:经济将难超美
记者蔡敏姿/综合报导 2021-04-29 02:29
中国人口结构改变将造成经济等多方面挑战。(新华社)
中国人口结构改变将造成经济等多方面挑战。(新华社)
中国人口红利恐消失,英国金融时报报导,中国最新人口将出现下滑,是自1949年有记
录以来首次,预计2020年的人口总数不到14亿。分析称,可能会对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
经济体造成巨大损失,影响从消费到养老等各方面。
近年中国已放宽计划生育政策,期望扭转出生率下降的情况,知情人士称,人口普查在
去年12月已完成,由于人口数字被视为非常敏感资讯,要经多个政府部门对于数据和潜
在影响达成共识后,才会公布。
知情人士称,中国最近的人口普查已于2020年12月完成,但尚未公开,预计报告总人口
不到14亿。2019年则超过14亿。
原定于4月初公布人口普查结果。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刘爱华表示,推迟发布的
部分原因是需要在正式发布前做「更多准备工作」。这在社交媒体上受到广泛批评。
分析表示,人口下降意味着,中国人口峰值可能早于官方预测,而且可能很快被印度人
口超过。据估计,印度人口为13.8亿。这可能会对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造成巨大
损失,影响从消费到养老的各方面。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中国高估自己的出生率,这几乎是一个事实。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带
来的挑战可能更大。
「大陆人口危机的速度和规模都比想像的更快、更大,这可能会给这个国家带来灾难性
的影响。」知情人士称。
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新生儿数量增加,但随后连续三年下降。官员们将生育率下
降归咎于年轻女性数量的减少和养育子女成本的飙升。
中央社指出,金融时报引述「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专家的看法说,这次人口普查的结果
对中国人民如何看待国家以及政府各部门的工作都有很大冲击,所以「官方必须非常谨
慎处理」。
2015年中国放松计划生育政策,允许所有夫妻生两个孩子。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
新生儿人数出现成长,但之后连续三年下滑。
港媒引述路透指出,保银资产管理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称,若中国证实人口下降,「将
可能不得不彻底放开生育政策,并更快地推迟退休年龄」。报导并引述经济研究机构凯
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称,人口增长放缓可能会使中国更难在经济上赶超美国
,并影响中国的全球地位。 |
p***o 发帖数: 1 | 2 人口红利 = 被剥削压迫
中国不想被剥削压迫,不要被所谓西方包装的名词祸害了。红利,哄你吗的利。 |
a*******g 发帖数: 3500 | 3 对赵家人当然是红利啊。对屁民就是人肉电池。
看屁股做哪边了
: 人口红利 = 被剥削压迫
: 中国不想被剥削压迫,不要被所谓西方包装的名词祸害了。红利,哄你吗的利。
【在 p***o 的大作中提到】 : 人口红利 = 被剥削压迫 : 中国不想被剥削压迫,不要被所谓西方包装的名词祸害了。红利,哄你吗的利。
|
s****a 发帖数: 794 | 4 也不全是压迫
也是向未来贷款人口,多生,年轻劳动力比例高,产出就多。但贷款总要还的,人老了
就得养,不好好养着以后就没人贷款了。
【在 p***o 的大作中提到】 : 人口红利 = 被剥削压迫 : 中国不想被剥削压迫,不要被所谓西方包装的名词祸害了。红利,哄你吗的利。
|
g***w 发帖数: 139 | 5 2019年搞过全国人口普查吗
为啥一口认定2019年超过14亿? |
d*c 发帖数: 1 | 6 人口学家说的
【在 g***w 的大作中提到】 : 2019年搞过全国人口普查吗 : 为啥一口认定2019年超过14亿?
|
p***o 发帖数: 1 | 7 土鳖搞计划生育,就是不想贷款!
【在 s****a 的大作中提到】 : 也不全是压迫 : 也是向未来贷款人口,多生,年轻劳动力比例高,产出就多。但贷款总要还的,人老了 : 就得养,不好好养着以后就没人贷款了。
|
d******r 发帖数: 16947 | 8 最后公布14.01亿
【在 g**1 的大作中提到】 : 人口红利消失?中普查曝不到14亿 分析:经济将难超美 : 记者蔡敏姿/综合报导 2021-04-29 02:29 : 中国人口结构改变将造成经济等多方面挑战。(新华社) : 中国人口结构改变将造成经济等多方面挑战。(新华社) : 中国人口红利恐消失,英国金融时报报导,中国最新人口将出现下滑,是自1949年有记 : 录以来首次,预计2020年的人口总数不到14亿。分析称,可能会对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 : 经济体造成巨大损失,影响从消费到养老等各方面。 : 近年中国已放宽计划生育政策,期望扭转出生率下降的情况,知情人士称,人口普查在 : 去年12月已完成,由于人口数字被视为非常敏感资讯,要经多个政府部门对于数据和潜 : 在影响达成共识后,才会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