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90后”叶叔华院士顶科全英文演讲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Z***s
发帖数: 1
1
https://v.qq.com/x/page/w3306z29qfo.html
“如果你要获得什么,就必须努力去争取。当然,这不像是打拳击,不会把人给打伤。
但我们女性希望获得更多的机会。”在11月2日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她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叶叔华说道。她用英文作了20
分钟的演讲。
“在座各位中,我可能是年纪最长的一位。大家能猜得到我的年龄吗?我已经95岁了,
真的是已经到了一个很糟糕的数字了。”演讲台上,叶叔华将自己的体会和观点娓娓道
来。她谈及天文学领域的女性力量,例举政界、科技界的杰出女性,也讲述了天文学界
为促进两性平等所做的工作。叶叔华说,女科学家相比男科学家,其实更不容易。女科
学家要承担家务、照顾老人孩子、让家庭和睦,还要在职场打拼,努力照顾好一切。她
认为,男女平等并不意味着要让女性比男性更强,而是平等享有机会。
叶叔华是中国第一位女天文台台长,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她在32岁时主持
建立了中国世界时系统,确定了当下所说的“北京时间”。宇宙中,有一颗小行星是以
她的名字命名。她还是我国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直到现在,叶叔华
仍每天一早前往上海天文台的办公室上班,“在那里,我从事着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一些非常有趣的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
以下为澎湃新闻整理的叶叔华院士在“她”论坛上的部分演讲实录:
今天上午我来得比较晚了,但我希望大家能看到女性科学家是具备非常好的机会的。我
们可以占据这么大一个舞台,有为我们女性科技工作者专设的这么大的一场论坛。
很多年之前,我参加过一个国际会议,叫做国际天文学会会议。在这个会议中有一位来
自欧洲的女性科学家,她说女性在科学领域当中有很多不公平的遭遇,有一个所谓的“
玻璃天花板”,女性很难去突破它,进入最高的职位、获得教授的职位。但是有一位来
自南非的代表她笑了,她说我们国家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在南美,男性、女性都要工
作,都要为这个家庭做出自己的努力。
后来,我们天文学会对女性有更多的照顾和考虑,所以在每次会议中,每天都有一个午
餐会专门面向女性,我们会互相分享各自的故事。当时我们协会的主席也会特地过来,
向所有的女性成员们报告,学会是如何更多关注和支持女性天文学从业者的。
就在不久之前,我们庆祝了天文学会成立一百周年(编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1919年
7月成立于布鲁塞尔)。学会的主席是一位女性,她本人非常擅长和享受这样一个职务
,当然并不是所有科学学会都是如此。这证明了我们女性的能力。
事实上,在天文学领域,女性获得一些特别奖项的机会还是很多的。所以我也经常在想
,很感谢学会的会长是一位女性,最近有两位女性天文学家都成了学会的最高负责人。
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请大家来参观我们的学会。你们也可以成立自己的学会,在其中
要让男性和女性有公平的机会。
如果你想要获得什么,就必须努力去争取。当然,这不像是打拳击,不会把人给打伤。
但是女性想要获得更多的机会,这是因为女性长久以来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女性有特别的特质,可以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我们都知道欧盟的一
位女政治家,最近刚刚卸任。她的名字我们都知道,我就不再提了。
如果我们能够做得更好、尽我们所能,我相信女性的职位和地位会变得更加平等,甚至
要比男性更高。我相信女性可能有一天会变得非常强大,比男性还要强大。但我们其实
并不是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只是希望实现两性之间的平等,让社会更加平等,让社会更
加美好和幸福。
事实上,女性承担的家务、家庭的负担更大,需要照顾小孩、老人,要让家庭和睦。作
为一名女性,同时作为一名职场人、作为一位科学家或者工程师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我
很高兴地看到,现在在中国,女性的地位越来越改善了,我觉得要比我们在欧洲的同行
、其他地方的同行地位更高。我们是如何做到这点的呢?首先你必须展现自己的能力,
必须努力地工作,既要保住工作的职位,也需保持家庭和睦。
在此次论坛上也看到了许多女性领导者,她们做得非常好。她们所做的不仅仅是为了自
己,也是为了所有女性,我非常高兴能够看到所有这些非常出色的女性。
在座各位中,我可能是年纪最长的一位。大家知不知道我几岁了?大家猜得到吗?可以
告诉我你们的答案。
今年我已经95岁了,真的是已经到了一个很糟糕的数字了。但是我希望将来无论是男性
也好,还是女性也好,都可以拥有更长寿、更幸福的生活。
我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我觉得最最重要的,对我本人来讲,我是一个家庭中的一
员。我在上海一个人住,我每天依旧工作,每天早上我前往上海天文台的办公室上班,
离这里并不远。在那里,我从事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一些非常有趣的工作。我的生活
很顺畅地在进行,我并没有太多的负担。
有很多年轻一代,他们还需要照顾自己的孩子,他们还需要推动家庭正常运行下去。但
是我就没有这方面的负担了,或者说我也可能没有这方面的幸运吧,所以我只是需要把
自己照顾好就可以了。
我觉得我真的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我自己的所有工作,就是在上海天文台。我的工作
就是尽己所能让大家看到在地球之外又发生了什么。
今天早上我们就新能源展开了讨论。在新能源这一块我们也有着非常好的机遇,新能源
是一种重要的财富。我们经常会想为什么天上的星星可以闪耀了这么多年之后仍然可以
一直闪耀下去,这也就是星星所做的事情,他们内部一直在进行着星体的变化和交换。
目前来自很多国家的工作人员也在试图寻找自然世界当中的这些新能源,我们现在已经
快要摸索到通向未来的大门了。
女性是社会当中非常强大的一组力量,在科学、技术和其他领域都是如此。
h*****u
发帖数: 16
2
外F?
咋用英文。。。。
Z***s
发帖数: 1
3
叶叔华(女),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
部委员(院士)。1927年6月生于广州,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1951年进
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徐家汇观象台工作,1978年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由
徐家汇观象台改制)研究员,1981年至1993年任上海天文台台长。曾任中国科协副主席
、上海市科协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副主任、全国人大常委等。1985年
当选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外籍会员,1988~1994年连续两届当选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副
主席。
叶叔华院士主要从事天体测量和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1957年她负责建立中国世界
时综合系统,在各天文单位合作下,中国世界时精度从1963年起一直保持世界水平。20
世纪60年代后期起,她开始研究运用新技术测定地球自传运动(世界时和极移)和地壳
运动的方法,在上海天文台建立与世界同步的人造卫星激光测距和甚长基线干涉站。20
世纪90年代,她开展了天文地球动力学的研究,负责“现代地壳运动和地壳动力学研究
”攀登项目,发起创建“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国际合作项目并于1996年担任首届主席
。2010年积极参与推动65米口径大型射电望远镜项目,已于2012年建成。
叶叔华院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获“何梁何
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4年8月,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南京紫金山天文
台发现的3241号小行星被命名为“叶叔华星”。

【在 h*****u 的大作中提到】
: 外F?
: 咋用英文。。。。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