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看看过去抵制奥运会的历史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z*****x
发帖数: 1
1
2021年12月,美国以人权问题为由,宣布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进行外交抵制。这和全面
撤出比赛的抵制并不相同,因为运动员参赛不受影响。历史上曾发生过六次部分国家联
合抵制奥运会的案例,这些全面抵制行动都有哪些政治背景?还有哪些奥运会虽未遭到
正式抵制,但却被政治争议所笼罩?
1936年柏林奥运会
希特勒领导的纳粹政权上台之后,将1936年夏季奥运会办成了宣扬“雅利安人种优势论
”和纳粹政治主张的舞台。对这场奥运会的联合抵制行动其实并未成功。虽然不少欧洲
国家曾计划拒绝参加,争取将比赛改在巴塞罗那举行。然而西班牙内战导致这场本应与
柏林奥运会分庭抗礼的赛事在开幕前夕被迫取消。最终美国等西方国家还是派运动员赴
柏林参加了比赛,真正抵制的只有西班牙、苏联和一些犹太运动员。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
有8个国家代表团出于不同的原因拒绝派代表参加第16届夏季奥运会。埃及、伊拉克、
柬埔寨和黎巴嫩是因苏伊士运河危机中,埃及遭以色列、英国和法国入侵而宣布不参加
本次奥运会。 荷兰、西班牙和瑞士为抗议苏联镇压匈牙利革命而采取抵制。而中国则
是因抗议台湾作为“中华民国”参赛而宣布抵制。此前,国际奥委会作出了允许“中国
奥委会”和“中华民国奥委会”同时参加第16届奥运会的决定。
1964年东京奥运会
这是奥运会第一次在亚洲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满中华民国以“中国”名义参加,因
此抵制本届奥运会。 印尼因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拒绝参加本届奥运会。台湾方面派
出了80人的代表团赴东京参赛。朝鲜当时因为国际奥委会不承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
和国”这个国名宣布抵制以示抗议。这一年,南非因为实行种族歧视政策而未被邀请。
之后的几届奥运会上,南非也一直缺席,直到结束种族隔离政策之后,才在1992年被允
许重返奥运舞台。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
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也是导致大量非洲国家缺席本届奥运的原因。为了抗议曾率领橄榄
球队访问南非的新西兰代表团参加本届奥运会,坦桑尼亚等多个非洲国家联合抵制本届
奥运会。 作为主办国,加拿大政府禁止中华民国代表团以其国旗国号入境参赛,并要
求以“台湾”名义参赛。台北方面对此表示拒绝,在沟通无效后宣布退出奥运会。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
1980年3月21日,为抗议苏联于1979年入侵阿富汗的行为,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宣布美
国将抵制本届奥运会。美国的决定得到全球50多个国家的响应,包括日本、加拿大、联
邦德国和中国。这使得最终只有80个国家参与本届奥运会,仅占到具有参赛资格国家和
地区的五分之三。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
这次奥运会的抵制行动也是冷战的产物。在美国等国抵制1980年后,苏联和东欧集团以
及朝鲜、越南、古巴等共产主义国家都集体抵制了洛杉矶奥运会以示报复。中国派代表
团参加了这场奥运会,许海峰在男子手枪慢射比赛中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史以来第
一块奥运金牌。
1988年汉城奥运会
这是历史上最后一次遭到联合抵制的奥运会。韩国首都汉城(今译为首尔)在争取到主
办权后,朝鲜要求与其合办,但韩国不同意比赛项目在朝鲜举行,两国未达成共识,因
此朝鲜抵制比赛。朝鲜还被认为在之前的1987年制造了大韩航空飞机爆炸事件,以阻挠
奥运会举办。最终,朝鲜、古巴、尼加拉瓜、阿尔巴尼亚、埃塞俄比亚、塞舌尔和马达
加斯加未参加本届奥运会。
没有抵制,但有争议: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召开前,世界各国以及不少的国际组织亦就如人权、藏独、两岸
问题和环境等提出质疑,引发起不少的争议。尽管如此,包括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在内
的多国领导人都参加了奥运会开幕式。中国也在这届奥运会上凭借主场优势,夺取金牌
榜榜首。
2014年索契冬奥会
这次在俄罗斯举行的冬季奥运会也没有遭到抵制,但也是政治色彩颇为浓厚的一届奥运
会。筹备工作因为西方对俄反同性恋法以及该国人权纪录和其他问题的指责而蒙上阴影
。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德国联邦总统高克和不少欧洲主要国家首脑都缺席此次冬奥会。
外交抵制:2022年北京冬奥会
2021年12月6日美国宣布,鉴于人权问题,将对北京冬奥会实行外交抵制。拜登政府将
不派任何外交或官方代表参加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残奥会。但运动员参加比赛不受影响
。新西兰与澳大利亚也跟着宣布将不派外交官出席北京冬奥。澳大利亚强调决定与中国
人权问题与双边紧张关系有关,但新西兰则强调其决定与美国无关。德国总统施泰因迈
尔将不会出席冬奥会,但他的一名发言人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美国宣布其决定之前
总统就没有计划前往。”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