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登录
首页
论坛
未名存档
话题女王
小圈子
马甲追踪
版面排名
流量曲线
水枪排名
发帖量曲线
发帖版面饼图
发帖时间柱图
关于本站
帮助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王建】1987年提出国际大循环的国师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i*****0
发帖数: 1113
1
而要谈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经济战略,必须提到一个人——王建。1987年11月1
日,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建在新华社内部刊物《动态清样》发表了一篇文章
,名为“走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可能性及其要求”,为1988年初“沿海地区经济
发展战略”的正式确立提供了依据,并得到中央领导高度重视。
该文后以“选择正确的长期发展战略——关于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为题,
发表于1988年1月5日的《经济日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数十年经济发展的指导性纲
要。
在这篇文章中,王建认为,高度强化的城乡二元结构(工农业二元经济结构)使当时中
国的经济发展面临“工业结构高级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争夺资金的矛盾”。简单来说就
是,中国当时没有钱,那么,有限的钱是要继续花在重工业上搞产业升级,以求实现弯
道超车,还是该着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以补足民生安置就业,这是个两难局面。
对此,王建分析说,面对困局,中国有这样几种选择:“一是优先发展农业、轻工业,
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课。但是国内市场有限,消费水平低下,而且仍处于高积累率
的阶段;二是走借外债的道路,但以中国人口规模和人均外债水平计算,外债余额要达
到一万亿美元左右,出口能力与还债规模难以适应;三是发展机电产品出口,通过国际
交换为重工业自身积累资金,但机电产品基本属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落后国
家难以涉足。”综合分析各种利弊后,他认为,最切实的方案是走第四条道路,也就是
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切入“国际大循环”,为工业发展创汇的同时,解决劳动
力转移问题。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篇文章不是一篇学术论文,而是一篇结合中国实际问题,把比较优
势、产业周期和技术进步几个经典贸易理论综合起来,为高层决策提供借鉴和依据的策
论。
这篇文章的逻辑是:第一,就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一上来就集中资源走赶超路线是有
问题的,像“亚洲四小龙”那样走比较优势战略,发挥本国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承接
国际产业转移,循序渐进发展经济才是对的。所以中国要想富强,第一步还是要老老实
实用廉价劳动力成本走“两头在外”的外贸道路。第二,中国是大国,不像韩国等规模
有限,纯靠外向型经济解决不了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诸多问题,因此做外贸不单纯是为
了赚钱,而是为了反哺和调整国内的产业结构秩序,使其能够按照健康、有效的顺序升
级。按照这个设想,中国应该制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附加值高的重
加工业—农业”的发展顺序,这是因为,要解决农民问题,归根结底要靠现代农业,而
现代农业的强大,归根结底又要靠重工业的强大。第三,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将农村
劳动力转移到沿海城市之后,实际上可以把一大批农民变成市民,把底层阶级变成中产
阶级。在这些人拥有相当的消费力后,自然会对工业产品产生极旺盛的需求,而如此巨
大的需求会激活国内制造业市场,并沿生产链惠及上游企业。在这个相对中长期的历史
进程中,市场自发力量形成的资金和国家的宏观引导如能恰当配合,就可以同时比较好
地解决产业升级和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王建的这篇文章发表于1987—1988年间,也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刚刚进入中国不久的
年代。该文的理论基础不算深奥,但它强大的想象力和深入浅出的阐释,把枯燥的国际
贸易理论与当时领导人“先富带动后富”的设想和倡导,以一个具体的空间运动形态连
在一起,极大地刺激了时人的头脑和眼光。原先只停留在纸面上的“比较优势”“产业
周期”和“技术进步”等抽象理论,现在则可以由此落实为一个具体的产业循环过程:
以中国沿海城市的工厂为中心轴点,对外参与国际产品和贸易循环,对内创造劳动力循
环,如同一个“8”字,将中国经济这台重型卡车开动了起来。而这个8字循环路径,又
可以演变为对一幅幅具体画面的想象:数以亿计的农民离开家乡,来到沿海港口城市投
身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辛苦,却可以赚取在当时看来不菲的经济回报。无论他们以后
在新城市定居,还是回到家乡搬进县城或省城,又都可以转化为巨大的需求市场。更重
要的是,他们可以把外资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回家乡,在广袤的中国内陆遍地开花
,共同参与全中国的产业扩散浪潮。而与此同时,国家也可以借此获得巨额外汇,获取
工业发展急需的资源与技术,通过核心国有企业和研究机构壮大技术力量,使我们不至
于对外被“卡脖子”。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图景足以让刚被改革开放释放出活力的中国人热血沸腾。当然,王
建的设想变成现实,也经历了漫长的道路。应该说,20世纪70年代末决定改革开放,80
年代末决定参与全球贸易循环,都只是这个漫长道路上诸多里程碑中的一个,而这条道
路也远未达到终点。至少,还必须提及的一个关键里程碑,那就是21世纪初中国加入
WTO。这对于中国制造业真正获得“全产业链无限细分覆盖能力”至关重要,因为自此
,民营经济的活力才真正被释放出来。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未名新帖统计
// 7月16日
#
版面
帖数(主题数)
-
全站
4871 (796)
1
Military
3777 (569)
2
Stock
341 (51)
3
Joke
117 (17)
4
History
116 (3)
5
Automobile
100 (9)
6
USANews
55 (9)
7
Midlife
45 (1)
8
Headline
41 (41)
9
Dreamer
33 (13)
10
FleaMarket
32 (20)
11
Living
30 (7)
* 这里只显示发帖超过25的版面,努力灌水吧:-)
历史上的今天
faintcat妹妹看进来~~
发表于12年前.
NSC, PD 1/7/2007, EB2, ...
发表于11年前.
[FBA求购]MJVE2 758 MJVM2 ...
发表于6年前.
老生常谈,归与不归
发表于10年前.
【申请】Seattle西雅图 版版主——申请人...
发表于9年前.
宝宝出生,头骨骨折,求祝福
发表于9年前.
求推荐舒缓优美的古典音乐
发表于11年前.
百分之一的北京人上北大 中国网友愤怒(转载)
发表于10年前.
新人带狗狗Bailey来报道
发表于12年前.
全世界最有价值的运动队
发表于10年前.
请问大切诺基的质量如何
发表于6年前.
TNND,军版全是BKC
发表于15年前.
Inception
发表于12年前.
微软的有些家属可真恶心,为了卖保险脸都不要了
发表于10年前.
每周坐高铁的苦逼来说说感受吧!!
发表于9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