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2版 - zz 猛龙腾飞——闲话歼-10诞生记
相关主题
【转帖】旋风刮起的地方:J10诞生记先给我们回顾一下您和歼-10的渊源吧
重贴老文:J10总师宋文骢关于J10研制过程的一些回忆宋文骢的论文给出了答案
这个段子有点意思鸭子威武 zz
平客服:J20首飞倒计时另类猛禽!!!----歼20之秘续(完整版!!!)
一个毛发党的观点(ZT)宋文骢当年敢用杨伟写飞控胆子也是蛮大的
J10就是个提不起来的货,还要再买123台AL31FN转贴: 中国研发歼20过程揭密
张爱萍:你们沈阳别干别的了,把歼八干好就行了歼-15在雷达、航电, 飞控等方面严重落后, 目前急需解决 !
从J10研制看Leadership的重要性2009年的土司预言贴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文骢话题: 611话题: 方案话题: 10话题: 新歼
进入Military2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d
发帖数: 9806
1
没太多新东西,但是整体读完,还是有种悲壮的感觉。
这是网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427546.shtml
首先声明,这篇东西是本人在《军事科普贴》里的发言,之前没打算单独开贴,也没想
到能坚持写完,现在把有关歼10的东西整理出来单独开贴。写的东西大多不是我原创,
也是七拼八凑的东西,大家爱拍砖拍砖,爱捞分捞分,随便。
这篇东西,不能保证完全正确,但我可以保证大致方向正确,能够保证大家对歼10
诞生的艰难历程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我的目的也仅此而已,尽管歼10诞生之艰难,是任
何言语都显得无力形容的。
这个帖子,大致可以算是本人的原创帖,我的帖子,欢迎大家讨论一切相关问题,
欢迎拍砖和交流;但是,那些屁都不懂,就知道上纲上线的,动不动就是美分JY的,或
者开口就只知道歼10抄XX,发动机XX的,滚出我的帖子。
好了,闲话不表,书归正传;
歼10的诞生,要从1981年开始。。。
在1981年年底,时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的邹家华向邓小平建议,开始搞新一代歼击
机,预计初期投资在5亿元,在之后形成的正式报告上,邓小平批示“新歼项目较为重
要,前期投资5亿左右,目前花钱也不多,拟同意”,就此,新一代歼击机项目正式提
上议事日程。
当时的中国空军,不是惨,也不是非常惨,而是非常非常惨,由于长期以来国内航
空工业积贫积弱,外加当时的空军也是个百年不遇的极品,所以航空武器装备水平一直
是个巨大的杯具。虽然早在1964年就由沈飞组装成功了第一架米格21/歼7,但是初期暴
露的大量问题和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使得歼7在长时间内根本没有发挥作用,时任空
军司令员吴法宪(这个更是极品中的极品)居然喊出“歼7是活棺材”“宁愿歼6不要歼
7”“歼6万岁”等等口号。。。。。。直到1977年邓小平重新上台,主持国防工作会议
,才提出“要更新空军装备,要停掉歼6,大力装备改进歼7替代歼6”,而之后四项改
进的歼7Ⅱ到1979年才定型,而歼8白天型也是1980年才刚刚定型,直到在80年代初,空
军装备的歼7和歼7I总共不过几十架,数千架战机的主体依然是战后第一代水平的歼6,
还有大量亚音速的歼5,甚至到80年代中期,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的歼6甲,依然是
“先进战机”,用来换装尖子部队。。。。。。与此同时,美国空军已经装备第三代的
F15和F16上千架,美国海军的F14也装备10余年了,苏联的米格29也已经批量服役,苏
27也即将开始进入空军和防空军服役,面对此情此景,真不知道还在幻想当年中国国土
防空无比坚固的同学,是哪里来的如此自信?
80年代初,属于中美关系的蜜月期,当时中美军事合作非常热络,黑鹰直升机、
LM2500燃气轮机、反炮兵雷达等等大家知道的和不知道的武器,都是当时引进的。甚至
美国有把中国吸纳为第16个北约成员国的建议,而中国也借机考察了幻影2000,F16和
豹2坦克,都认真的进行了谈判,而美国也建议向中国销售F16,甚至F15!
但是,邓公当年并没有选择F16,不仅仅因为美国供应的是缩水版的F16/79(换了
J79涡喷发动机,飞行性能大降),跟重要的是,邓公从政治角度考虑,拒绝了这宗交
易,其中的政治考量在这里我就不多加讨论了。总之,邓公依然下决心,研制自己的新
一代歼击机,邓公确实堪称一代伟人。真不知道那些大骂邓公是买办误国的极左们,脑
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
在新歼研制计划敲定之后,空军和国防科委随后对新歼击机的技术指标提出了要求
,总体要求是:2000年左右服役,空战性能要比歼8好,要优于米格23,争取达到F16的
水平,也就是说,当时新歼的设计目标,就是要求以苏联米格23为假想敌,力争达到当
时正风靡一时的F16的水平。
在1982年年初,由军队,国防科委和航空部主持,开始第一轮方案论证会。
其实对新歼项目,各个厂所都有预研,但当时主要的方案是沈飞的歼13方案和洪都
的强6衍生方案。沈飞歼13方案留到后面说,先说一下强6方案:
强6是一款后变掠翼的强击机,技术来源是1979年通过秘密渠道从埃及换来的一家
米格23MF,中国空军对米格23的后变掠翼技术非常感兴趣,于是将技术分解交与洪都仿
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强6最终下马,但之后陆孝彭和洪都设计团队以强6为基础继续改
进,把它改成了歼击机方案,也参与了方案论证,但是由于洪都本身实力有限,外加强
6方案固有的结构复杂,重量大,可靠性差的弱点,一开始,洪都方案就不被人报以希
望。
总共只有两个方案,而洪都的方案又不被人看好,这样一来,沈飞歼13,在当时事
实上也就已经被内定为胜出方案了。
歼13方案,是由沈飞“2号任务”衍生而来的方案,歼13方案最早其实从1971年歼8
首飞之后就开始了研制,当时空军对刚刚首飞的歼8性能不满意,尤其对其空战格斗性
能非常吐槽。根据越南战争中的教训,空军认为需要研制一种轻小灵活,中低空格斗性
能优秀的战机,用来取代歼6,是一款类似于早期型F16的格斗战斗机。这个项目当时被
称为“2号任务”,由沈飞和601研制。
沈飞/601在设计过程中大量参考了F16的气动布局,也就是常规边条翼布局,最初
发动机计划采用正在研制的涡扇6(和在研的歼9使用同一款),但是1979年涡喷15项目
立项之后,又计划改用涡喷15,但随着进入80年代后国民经济调整,项目没有进行下去
,于1981年3月下马,在1982年年初的第一次论证会上,沈飞方案就是在歼13的基础上
完善、丰富的。客观来说,歼13方案的研制基础是扎实的,是一个现实的,的确可以被
造出来的一个方案。
说到这里,还没有我们的主角成飞什么事,因为当时确实没他什么事,当时的成飞
和611,刚刚经历了歼9项目的惨败,正在一门心思抓着歼7Ⅲ这根救命稻草。611所,这
个1969年才由“601成都分所”独立而来的年轻设计所,和132成都飞机制造厂一起偏于
西南一隅,资历浅人脉弱,一向姥姥不疼,舅舅不爱。这次新歼论证会,航空部压根也
没通知611拿出方案参加,只是临时通知611,来4个人到北京参加评审会,帮忙参与评
审各家方案。当时宋文骢(后来的歼10总设计师)还在011基地(后来的贵飞)做歼7Ⅲ
的技术交底工作,得到通知后就回到成都,带上三个人出差北京,但是宋文骢留了一个
心眼,就是让同事把611的新歼鸭翼方案的资料也带上了。PS:个人认为,宋文骢其实
可能已经预感到,此行北京可能不仅仅是旁听评审会这么简单。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也猜到了,宋文骢带上的这个鸭翼方案,就是后来的歼10。其
实,歼10,可以看做是歼9项目的延续,最早的歼10方案,实际上也是直接由歼9方案衍
生而来的。歼9项目,是和歼8一起,作为歼7的后续机型被提出来的。在1964年成功仿
制米格21/歼7上天之后,航空部就开始考虑歼7的后续机型问题。当时技术人员提出了
两种方案:一是气动布局不做大改,在歼7基础上放大改双发;另一个则是气动布局大
改,沿用单发,发动机使用在研的涡扇6。这两个方案,前者就是后来的歼8,而后者就
是歼9。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个歼7放大改双发方案最早的提出者,恰恰就是时任601气
动组组长的宋文骢。最早,歼8和歼9两个项目并行,但当时601根本没有能力并行两个
项目,处于控制风险的考虑,技术保守的歼8方案被作为主攻方案重点保障,并在1971
年很快上天。而歼9项目,当时只得到了601所大约十分之一的研制力量,事实上几乎不
可能成功。后来沈阳601所成立成都分所,就直接把研制歼9的小组直接调去了成都。而
这个601成都分所,也就是后来的成飞611所了,他们当时的任务,就是继续那个歼9项
目。
但是这个歼9,却成了新中国航空的一个极为深刻的教训,航空口和军队外行领导
内行,瞎指挥瞎折腾,政治挂帅不顾科学规律的老毛病在歼9的研制过程中被表现的淋
漓尽致。歼9项目前后先后3次更改设计指标,项目五次上马六次下马,光主方案就有6,
7种,各种更改设计方案更是无以计数。经过前后十多年的反复折腾,歼9最终在1981年
下马了事,连同涡扇6和霹雳4中距导弹一起完蛋,成为了一个深刻教训。但塞翁失马焉
知非福,为了满足军方极高的技术指标,设计人员大胆采用了当时相当时髦的“抬式布
局”(也就是鸭翼布局),而在歼9的反复折腾中,611所也对鸭翼布局做了很深的研究
,把能做的鸭翼/主翼匹配方案都做了个遍,由此对鸭翼布局有了很深刻的理解,这种
对鸭式布局的理解,在世界范围上来说,也是首屈一指的。可以说,没有失败的歼9,
就没有后来的歼10,也不会有现在风光无限的611所。
空军要搞新歼的消息,其实611所也早有耳闻,虽然没有接到提交方案的通知,但
611还是在私下搞出了一个自己的方案,以备不时之需,而这个私下里搞出来的方案,
也成了后来扭转局面的关键。可以说,机会只会给有准备的人,611的执着换来了近20
年后歼10的腾空一跃。
宋文骢一行四人来到北京后,下榻到总装招待所,虽说他们是来参加“方案评审”,但
是谁都知道,他们只是过来打打酱油的,而对面沈飞601的汇报团,有整整30多号人… …
但是谁没有想到的是,当天晚上,时任航空部军机局副局长的王若松突然到房间找
到宋文骢,开口就问611是不是也有一个新歼方案?并要求在明天的评审会上做一个汇
报。宋文骢一下子懵了,因为出发前根本没有人通知611拿方案参加评审会。具体其中
有何玄机?抑或是611的领导在宋文骢还在半路的时候跟航空部打了个小报告?这些现
在都已经无从考证了,呵呵~~不过最终,王副局长还是为611争取到了15分钟的时间,
在评审会休息的间隙对自己的鸭翼方案进行汇报。而这不起眼的15分钟,开始了一场戏
剧性的翻盘。
由于事先毫无准备,611的四个人啥都没有,宋文骢告诉另外三名同事,去隔壁兄
弟单位的房间临时借几张明胶片和绘图工具,把一些重要图形、曲线和参数画在明胶片
上,而汇报的内容,宋文骢则自己想办法。到第二天,611连个模型都没有,也只能用
幻灯片来凑合着汇报了。
第二天,在沈飞和洪都汇报的间隙,宋文骢上台汇报鸭翼方案,他只有15分钟,和
几张加夜班搞出来的幻灯片,随后,宋文骢从未来战争的形态和需求入手,提出新歼要
强调机动性,敏捷性,要有中距拦射,要有电子对抗等等….开始了评述自己的方案,
当时他具体讲了些什么,已经无从可知,但结果却是,全场热烈鼓掌,在座所有人都对
这个鸭翼方案惊艳不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本来已经一边倒内定的沈飞方案,开始出
现变数。
会议从16号开到了25号,会议上对新歼的气动布局,技战术指标,飞控,配套武器
,雷达航电等细节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最终会议决定,会议暂不确定新歼方案,601和
611两家继续回去完善各自方案,3个月后再次召开论证会。
就这样,611出人意料的逆转,开始和601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当宋文骢开完会回到611所并把会议情况做了通报之后,611全所振奋,611领导当
即宣布集中全所一切力量,不惜代价的进一步完善方案,备战下一轮方案评审。
据下一次评审会只有短短3个月时间,而事实上611的10号方案还远没有601的10号
方案完善,诸多设计还处于设想阶段。611的方案脱胎于之前下马的歼9,虽说歼9在研
制过程中对鸭式布局进行了上万次吹风,但具体到歼10方案,如果要进一步完善,仍需
要上万次吹风,短短三个月时间,对611所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
但庆幸的是,位于西南的与611所同期建设起来的庞大风洞群,给611完善方案提供
了基础,宋文骢来到位于绵阳安县的风洞基地,却发现基地的试验已经排满,而时间只
有3个月,无奈之下,宋文骢和611领导找到基地领导开后门,一番软磨硬泡外加“威逼
利诱”之后,基地领导最终同意611利用晚上的时间开夜车,尽量配合工作。
就在这3个月中,611集中了全所能够集中的所有资源,完善了提出的10号方案,最
终拿出了4个备选方案:
一号方案:鸭式布局,腹部进气
二号方案:鸭式布局,两侧进气
三号方案:增加鸭翼面积,放宽静不稳定性
四号方案:作为保险,减小鸭翼面积,回归静稳定布局
注:在当时,我们还没有“鸭式布局”这个说法,准确的说应该是“无尾加前翼”
布局。
现在我们看到的歼十,可以说是一号和三号方案的结合体,但要说明的一点事,此
时的10号方案,跟我们现在看到的歼10,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比如当时的歼10鸭翼,是
有锯齿的,进气道也是类似F16的椭圆形固定进气道,鸭翼面积也更小,翼身融合度也
更低。。。等等
1982年4月,第二次选型会,按期在北京召开,此时,宋文骢带领611所的人带上四
套方案,再次参加会议。
相比611这次的有备而来,601的10号方案,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在3个月时间里,
601仅仅对歼13方案做了进一步的充实,并没有做太多的更改,依然是以歼13为基础发
展而来的类似F16的常规边条布局,对于611的静不稳定鸭翼方案能不能搞出来,601是
很不以为然的。
这次选型会,基本是601和611之间的PK,洪都已经彻底沦为酱油男了,此次611的
汇报队伍一共有20多人,而601的队伍依然庞大,有30多号人,各类资料也非常齐全。
接下来的5天会议中,601和611对各自的10号新歼方案进行了细致汇报,并且对发
动机,雷达,飞控,武器等等子系统进行了讨论。
会议第一天,由601先汇报,601的汇报时间,从上一次的2小时,充实到了第二次
的10几个小时… …但总体与第一次论证会时没有区别。
会议第二天,轮到611汇报,宋文骢为主汇报人,宋文骢详细汇报了鸭式布局的涡
原理,气动特征,技战术指标等等方面,并提出有腹部和两侧进气两种不同方案;而针
对当时对“静不稳定布局”风险过大的质疑,宋文骢也提出了四号方案作为保险,也就
是减小鸭翼面积,回归静稳定布局,作为后路。还提出假如飞控方面进展顺利,则可以
加大鸭翼面积,在一、二号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静不稳定度,这就是三号方案。
五天的会议结果是,在场的专家和军队一致倾向于成飞611的鸭翼方案,尤其是军
方,态度更是一边倒,而在航空口,“部分专家”对成飞方案,尤其是成飞方案中静不
稳定布局,表示风险过大,从而转为支持601的方案,但这种意见,并没有得到大多数
人的认同而始终归于少数派。
虽然会议上表现出一致的倾向性,但由于依然存在不同意见,外加一些不便明说,
大家都懂的因素,第二次会议依然没有确定最终方案,会议决定,两家回去之后继续完
善方案,择机再次召开选型会议。
事实上,第二次选型会议结束后,结果其实已经揭晓了,此时的601自己都已经不
抱希望,而是指望私下的活动,当然,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601和611两边,都没少私
下活动,中国国情嘛,大家都懂的。
611汇报团队回到成都之后,全所上下自然更加振奋,由于军方和专家组已经表现
出很强的倾向性,而且其他单位的参加会议的同志也私下对611方案表示赞同,所以611
决定再接再厉,进一步继续完善方案。 而601那边,则已经心知肚明了,所以回去后也
就没有再做太多的工作。
对于为何611的方案能够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战胜本已被内定的601方案呢?本人认为
有几点原因:
第一,611方案各方面确实优于601方案;新歼选型,目标其实很明确,就是力争赶
超F16,各家方案均以F16作为参考目标,气动布局也多参照F16(从三家方案都是腹部
进气为主就知道了)。601方案脱胎于歼13,而歼13整体布局恰恰参考F16,可以说601
方案是占得天时地利的,但601的保守最终让他付出了代价,歼13整体没有采用静不稳
定布局,电传飞控,翼身融合等三代机的设计理念。设计之初,歼13是作为替代歼6的
格斗机存在的,空军最初对歼13的要求中,有一条是“突出中低空,跨音速区间机动性
,雷达可有可无”,一句“雷达可有可无”,就决定了歼13在设计理念上对超视距空战
重视不多,可以说这是落后时代的。歼13总体布局参考F16却达不到F16的水准,况且在
雷达,发动机,导弹,电子设备等子系统上与F16的差距显而易见,可以说歼13即使能
够在2000年前服役,也完全不可能达到F16的水准,更妄论赶超了。新歼赶超F16的目标
,601方案是不可能达成的,这是601落败的根本原因。
而反观611方案,大胆采用当时还属新鲜事物的鸭式布局,属于“三代半”比较先
进的布局,更加大胆的采用当时在国内还属于空白的静不稳定布局,虽然招致风险过大
的质疑,但毫无疑问,军队对这种更加时髦的方案更加青睐。611还在研制歼9时,就将
“拦射”概念,也就是超视距空战概念引入,在宋文骢的主持下,当时611对还属于新
鲜事物的超视距空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不同距离和角度下的超视距空战建立了详尽的
数学模型,而这些成果,也直接被10号方案所继承。在第一次那场仅仅15分钟的汇报中
,宋文骢就很聪明的从歼13方案的缺陷下手,从“未来空战怎么打”切入,来汇报自己
的方案,指出歼13方案诸多落后于时代的缺陷,最终得以翻盘,不能不说,宋文骢的空
军地勤出身,对空战有实际的理解,比闭门造车的书呆子们要强得多。
由此,军队选择风险虽大,但明显更有赶超F16希望的611方案,并表现出一边倒的
态度,也是情理之中的。
第二,客观来讲,611具备601不具备的,对外合作的机会和成果。611和成飞一向
在国内处于边缘地带,改革开放之后,被迫立足于对外合作和出口以求生存,从歼7M项
目和英国马可尼公司合作开始,接触西方先进技术的机会要比601多得多,在歼10方案
中,之所以敢大胆地提出静不稳定布局和先进火控系统的方案,客观是也是有对外合作
作为保证的,事实上,611在后来歼10的设计中,和以色列,法国,俄罗斯进行了广泛
的技术合作,歼10的全套航电和雷达,就是从以色列原装引进后加以国产化的产物,而
在飞控,结构设计方面,以色列和法国也给予了重要的技术帮助,其中软件开发,人员
培训甚至共同设计,都有。而反观601,则一门心思闭门造车,完全立足国内,整体方
案必然保守,但此时的军队已经对国内航空业水准不抱任何幻想,由此抛弃601方案,
也是情理之中的。
第三,也是一个原因,就是军队此时对601和沈飞的忍耐已经到达极限;军队对航
空业,尤其是沈飞601一直存在严重不满,601穷极10余年之力搞出来的歼8,根本不堪
使用,毛病一大堆,更要命的是,601从来不积极解决问题,而是习惯性的把责任推给
军队。当年80年代初歼8白刚刚装备部队,时任歼8第一团团长的就是现任副总参谋长的
马晓天将军,歼8装备部队后陆续发现操纵性差,尾翼震颤的毛病,而总师顾诵芬则把
责任坚决推给部队,称这是飞行员操作不当造成的,后来官司闹大了,马晓天差点被解
职转业,逼得马晓天当着空军司令的面和顾诵芬拍桌子大骂,才让顾诵芬勉强承认歼8
设计有缺陷.. ..空军对601这种态度,早已深恶痛绝。
而在1984年大阅兵中,歼8由于技术问题,没能参加阅兵,部队火气非常大,以致
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说出“沈飞别搞其他的了,把歼8弄好就行了”这种话。在
新歼选型中,军队已经很难再信任沈飞,转而扶持当时相对弱小但更有前途的成飞,也
是必然之举。当时的军队和航空部,就有“要把成飞变成中国的达索”的说法,其中大
力扶持之意,溢于言表。
虽然611方案事实上已经基本胜出,但这才是艰难道路的开始,歼10方案的激进,
必然带来高风险,这一点上,航空口部分专家的质疑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中国当时完全
没有接触过静不稳定布局和电传飞控,能不能搞下去没人知道。而601此时也对611能否
把方案进行下去很不以为然,611承受的压力,丝毫没有因为竞标的胜出而有任何的减轻
事实上,82年4月的选型会刚结束,航空部一位副部长就找到宋文骢,直截了当的
问611对自己方案到底有没有把握,言下之意,就是你611必须给我摊牌,你是真心打算
做出来,还只是在这里忽悠人。宋文骢当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一定能够搞出来!副部
长这才放下心来。
除了航空口自己人的质疑,军队的态度也给611无形的压力,前面已经说过了,30
多年惨不忍睹的经历,已经让空军对自己的航空工业不抱任何幻想,每一次吹牛放卫星
和推卸责任的背后,就是空军进一步加深的失落和不信任,当然空军自身也有责任,但
是本国航空工业的羸弱,确实大家都不得不认账的。
当时的空军,已经很多次向中央提出要买幻影2000,空军在之前详细考察了幻影
2000,对这种既能高空高速截击,又能中低空格斗,还能对地攻击的先进战机心仪不已
。葛文墉将军还亲身试飞了幻影2000,得出的结论是,幻影2000在高空高速性能上和歼
8差不多,但航电雷达非常先进,中低空机动性好,假如对方飞行员不犯错,我们“没
有任何机会”,双方的谈判一度接近成交,双方都非常有诚意,但是法国人在价格上的
坚持让他们付出了代价,邓小平亲自出面,会见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希望法国能给个
友情价,但密特朗没有给邓小平这个面子,法国人坚持6000万美元的单价,对当时的中
国而言,无异于天价,当时准备的所有采购资金,只够买24架空机,这还不算配套武器
和配件,最终这笔交易没有成功,而中国则转投了美国,才有了后来的“和平典范”,
而相信当沈飞开始“和平典范”计划的时候,看成飞的眼神,应该充满了某种傲慢的不
屑,呵呵~~
虽然幻影2000后来最终泡汤,但是对当时的宋文骢和航空部来说,这无异于军队对
他们的表态——“你们搞不出,我就去找法国人买”,航空部副部长就坦率对宋文骢的
说,空军很多次提出要买幻影2000,假如你的把握不大,就不要搞了,让空军去买幻影
吧;而此时的宋文骢没有退路,他回答,空军要买是他们的事,我只管搞出来自己的方
案。副部长问宋文骢最终方案出台还要多久?宋回答说2年,最终,副部长对宋文骢表
示了支持,但要求宋文骢必须在一年时间内拿出最终方案!
82年第二次选型会之后的整整1年内,宋文骢带着总体气动专业组的人始终忙着模型
生产、风洞试验、数据处理、曲线绘制、结果分析、布局改进的循环中;先后完成了3
期的高低速风洞试验、流谱观测试验。歼10的总体气动布局,就是在那时候打下的基础
,包括复合扭转机翼的理论计算和工程化,都是这个阶段的完成的。
此外,在此期间,611在飞控,结构设计,航电设备方面和以色列、法国进行了广
泛的合作,说到这里,就需要提一下以色列的LAVI“狮”式战机了,关于LAVI和歼10的
关系,网上有很多流言,当然最终是莫衷一是,我只能说自己的观点,歼10和以色列的
合作,主要集中在航电、雷达方面,歼10的雷达航电就是全套引进以色列产品之后国产
化的,一部分结构设计以色列人有参与,飞控方面以色列有一些技术援助,但是必须明
确一点,三代战机,飞控和气动是一体的,没有人能够把LAVI的飞控照搬到歼10上,事
实上,LAVI的飞控核心是美国人写的,而且以色列人自己都没完成,歼10能抄什么?而
在气动设计方面,LAVI本身就有严重的气动设计缺陷,近距耦合布局和10度后掠角的主
翼设计,是的LAVI在高速飞行时又非常严重的姿态上仰问题,这也是LAVI最终被放弃的
重要原因,这样一个半吊子方案,611根本看不上。以色列人对611的帮助,主要集中在
雷达航电和PW1120发动机接口上(狮所用的PW1120发动机曾经是歼10的备选发动机之一)
其实,611飞控的入门老师,是法国人,达索和611在飞控方面的合作很早,可以说
是611的启蒙老师,飞控方面,在国内,主要有三个技术流派,一是沈飞,师承毛子;
二是西飞,师承英国;而第三个则是成飞,主要师承法国,在80年代航空业刚刚开放的
时候,英国和法国在我国航空业对外交流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法国人的设计
烙印一直保留到现在,不信的人可以看看歼10B和枭龙的垂尾电子舱,跟阵风的有多像。
千言万语一句话,各位童子再碰见有说歼10是抄LAVI的,就左右开弓给他们一百八
十个大嘴刮子!抄你妹抄,就知道抄!
好,把话题拉回来。。。。
在宋文骢带领611进行详尽方案设计的同时,国防工办也连续召开了一系列会议,
讨论了机载电子设备、武器火控系统、辅机成品、试飞测试等等详细问题,并在1983年
3月明确了飞机、发动机、武器火控系统、惯性导航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其他机载设
备系统和复合材料几方面进行先期论证的项目、要求、负责单位、参加单位、完成日期
。新歼项目子系统的先期研究,开始全面展开… …
在1983年9月,在北戴河召开了发动机选型会议,当时会议上有5种发动机备选,据
说分别是:涡喷15、太行、通过燃机逆向测绘的 F100、涡扇6改、TF41加力版,由于当
时尚处中美蜜月期,有可能从美国买到发动机,所以在备选方案中,有TF41这样的“纯
美国货”,但会议最终决定以涡喷15做为新歼的配套发动机,太行继续发展,做为未来
的配套发动机(但事实却是,知道2011年的现在,我们依然没有见到配套太行的歼10装
备部队。。。。)
新歼的配套发动机——涡喷15,是苏联P29涡喷发动机的仿制品,前面说过,中国
在1979年通过秘密渠道用歼6从埃及换来了一架米格23MF,并对配用的P29涡喷发动机非
常口水,于是立即上马开始仿制,两年后完成测绘,并开始进入仿制,涡喷15的指标很
高,最大推力和后来的AL31FN一样,达到12.25吨。但是之后进入90年代,军队决定从
俄罗斯引进AL31FN代替了涡喷15,由此涡喷15项目中止,据说当时已经试制出了一些部
件,现在,这些部件正躺在某个角落,被岁月的尘埃所覆盖… …
新歼采用落后的涡喷发动机,可能是现在的人所不理解的,但是确实也反映出当时
航空工业的无奈,涡扇6无疾而终,太行刚刚上马,还遥遥无期,即使在蜜月期,美国
也不愿意出口军用大推力加力涡扇发动机,而愿意给一些J79这样的涡喷发动机和TF41
无加力涡扇发动机用于教练机,而唯一的引进成果是70年代从英国引进的“斯贝”发动
机,但推力小,技术落后,也不堪使用。开历史倒车用回涡喷,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也气得后来的空军副司令林虎将军破口大骂… …为后来一有机会就换发埋下了伏笔。
到1984年2月,航空部第三次召开新歼选型会,这一次国防科工委、空军、相关专
家119名到会。结果没有任何悬念,611的鸭式布局方案获得一致好评,被确定为新歼方
案。
84年5月,5月,国防科工委正式下达关于新歼研制总体单位定点问题的批复,确定
新歼研制总体单位为611所和132厂。
国民党的税多,共产党的会多,这场历经2年的大PK,在大大小小开了上百场会之
后,终于尘埃落定,611最终笑到了最后。
随后的84年6月,北京再次召开新歼方案论证会,宋文骢作方案汇报,并和空军最
后商定了新歼的重要指标,审查确定了新歼的初步设计,空军对新歼的指标,要求很高
,要求在2000年装备部队,总体要达到F16和米格29的水准,既要突出中低空跨音速格
斗性能,还要兼顾高空高速截击性能,要具备较强的超视距空战能力,较大的航程,较
为先进的航电,还要兼顾对地打击能力,总之,空军想得到的要求,都提出来了。
1986年1月,邓小平对新歼研制作了批示:“我认为建议很重要,近期花钱也不多
,拟可同意”,随后,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文,批准新歼研制,并列为国家重大专
项,研制主体单位为成飞611所和132厂,项目代号10号工程!
就此,歼10正式开始了它漫长而曲折的诞生历程!
到现在为止,我觉得有必要帮大家理顺一下新歼方案的主要历程,让大家可以清晰的
看到一个脉络:
1982年2月,在北京召开第一次方案评审会,611当时仅4人与会,临时被通知汇报
方案,之后宋文骢用15分钟,把原内定计划打乱。
1982 年4月,在北京召开第二次新歼方案评审会,此时成飞有备而来,沈飞方案事
实上已经落败。
1982年4月第二次选型会后,611所继续进行新歼方案的深入完善。
1983年3月开始,先期安排相关子系统开始论证和预研
1983年9月,新歼发动机选型会召开,会议确定涡喷15为配套发动机,但太行继续
发展
1984年2 月,第三次选型会召开, 611最终胜出
1984 年5月,国防科工委正式下发文件,确定新歼研制总体单位为611所和132厂。
1984年6月,北京再次召开新歼方案论证会,和空军一起确定新歼指标,审查确定
了新歼的初步设计。
1986年1月,邓小平对新歼作出肯定批复,之后,10号工程正式上马
1986年1月,10号工程正式上马之后,宋文骢就开始带领611团队开始了进一步设计,但
首先,宋文骢做了一件在当时备受非议的事情,就是对当时的战机科研体制,进行了改
革,具体说来,就是:
首先,建立设计师系统,系统分为3级:第一级为型号总设计师;第二级为系统总
设计师;第三级为飞机一次配套新产品的总设计师、主任(主管)设计师。把参与研制
的不同行业、部门的设计师都纳入系统管理。
其次,建立经济负责制。每一项成品必须坚持先有原理性试验、单个成品试验,再
到地面系统试验、机上试验和飞行试验的做法,也就是说,成品不合格,就不给钱。
第三,推广应用计划评审技术。严格型号研制程序,编制各级网络图,从方案论证
、初步设计、到发设计图和制造、总装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须进行评审,通过评审
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四,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对直接影响整个飞机研制进程的技术问题,由总
设计师系统组织攻关。
可以看出,上述改革措施,都是针对当时航空科研体系的弊病所针对性提出来的。
航空装备是极为复杂的大型装备,不仅仅设计到主设计所,更有下面无数配套子系统的
研制单位,以前的航空科研体系,虽说也有总设计师,但下面配套分系统的研制单位,
和主机所一样属于航空部下属单位,大家平级,关系好的配合,关系不好的,眼皮一翻
,你总师姓甚名谁?配套子系统成品研制不受总师掌握,极为随意,想怎么来怎么来,
要搞新的子系统设备?可以啊,先把钱拿来再说,拿了钱再慢慢磨洋工,钱不够了打报
告再要。相关产品性能不达标,不匹配,拖进度的现象层出不穷,主机所和分系统厂所
又没有明确的上下级隶属关系,结果往往就是扯皮,扯来扯去一直到型号完蛋了事。
而宋文骢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形成3级管理体系,各个子系统的研制和试验全程
由主机所和总师掌控,不配合的,有权进行撤换,而经济负责制更是杜绝了之前不少子
系统厂所只拿钱不干活的现象。这一套制度,是从歼7III的研制开始的,宋文骢在担任
歼7III总设计师时,就提出了这一套改革方案,而这一套科研体系的改革,意义重大,
歼10的研制历程中,始终没有因为质量出现大的问题。
但是,“理所应当”的,宋文骢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非议:卡脖子、要钱要权、搞独
裁的说法纷至沓来,这也很好理解,以前习惯了先拿钱再干活,想怠工就怠工的,没事
就爱扯皮的单位,自然不会习惯这一套。
但歼10的研制是举国工程,涉及到10个大分系统,100多个子系统,涉及航空、航
天、冶金、电子、兵器、化工等十几个部委和行业,作为总师,没有强有力的手段作保
障,如何能够统筹、指挥整个工程的推进呢?又如何保证相关分/子系统的研制进度和
质量呢?以前太多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了,宋文骢没有别的选择,非议不可避免,但这
套改革能够换来10号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是值得的!
航空业内有个惯例,就是在一架飞机上,用到的新研制的产品比例,不能超过30%
,否则这架飞机安全系数就会低到不可接受,而歼10要实现跨越式赶超,新品比例超过
60%,用西方人的习惯,这架飞机根本就定不了型。但没有办法,航空业以前太过落后
,假如降低风险,那就只能在性能上做出让步,那么我们战斗机赶超世界就依然是个梦
想。
在歼10的研制历程中,来自各方的冷嘲热讽从来就没有少过,曾经有人这样问过宋
文骢:“宋总啊,恕我冒昧,据我所知,搞一个型号飞机少则10年8年,多则10年20年
,你今年已经50多岁了,年龄不饶人啊,这架飞机在你手里最终能设计定型吗?”这个
问题意思很明白,言下之意就是你宋文骢可能到死都搞不成歼10,这基本上可以认为是
红果果的挑衅了,而宋文骢的回答很有水平,“哈,这个问题有意思。我老宋还能活多
少年,这架飞机能不能在我手里定型,我说了不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通过这架
飞机的研制,中国一大批现代飞机设计研制的人才肯定会成长起来,我们只要为他们铺
好了路,到时候我老宋在不在没关系,自然会有比我宋文骢更高明的人来接着干。”
宋文骢,这位特务出生,从空军地勤成长起来的新中国航空设计师,是真正的民族
脊梁!宋文骢,早年在云南做红色小特务,曾经只身跑到当地一个国民党保安团,策反
国民党团长,当然很可惜没有成功。。。。。。上级没发枪,宋文骢就拎着一把镰刀出
任务。后来朝鲜战争爆发,宋文骢当上了空军地勤,亲身体验了那段惊心动魄的空战岁
月,这段岁月,使得宋文骢对空战,对战机,有着更为感性和直观的认识。后来宋文骢
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本土年轻设计师,参与设计了新中国第一款自行设计的喷气式飞机—
—歼教一。宋文骢在工作当中表现的相当积极,他在601时,自己跑到所领导那里,要
求成立一个专门主攻气动布局的气动小组,结果他成功了,并成为新中国第一个专供气
动布局的专业小组的组长,歼7放大双发大改的方案(即后来的歼8),也是由他最早提
出的。
但在那个年代,积极,或者是彪悍并不是一件好事,当时宋文骢正计划结婚,但单
位在政审后认为他和夫人政治出身不相配,单位不同意他们结婚。但宋文骢没有妥协,
他以和单位领导彻底闹翻的代价最终如愿以偿和夫人结为伉俪。但代价也很惨重,在随
后的文化大革命中,宋文骢很快就被打成反革命,丧失了工作条件,每天在自己后院种
菜度日。。。。。。
直到1969年,601成都分所成立,此时的宋文骢,在601已经处于无人问津的地步了
,宋文骢听说这个机会后,直接带着老婆打包了行李,没和任何领导打招呼就跟着去了
成都。。。。。。当然没有人追究他的行为,也没人关心这个人要去哪里。
随后,在601成都分所,宋文骢和同事一起,开启了歼9的研制,开启了611所的历
史。611的诞生不易,生存更加不易,它偏于西南,无人问津,常年靠出口创汇过活。
有订单,就有饭吃,没订单就饿肚子,和养尊处优的沈飞/601不一样,611和成飞没有
铁饭碗,没有政策照顾和不停的这个那个的项目,它自己的一切都要靠争,靠抢,靠破
坏所谓的行业潜规则。。。所以在歼7ⅡA被空军抛弃后,他们跑去找约旦人,靠约旦的
订单保住了歼7M;所以在佩刀2计划搁浅之后,他们依然没有放弃项目,直到枭龙项目
的重新启动;所以在新歼的竞标中,他们虎口夺食,没有给老大哥一丝面子。
这帮人,的确不容易。。。
此时的歼10,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还不是一架完全的第三代战机,跟现在的歼10也有
很大差别。此时的飞机没有完全采用翼身融合设计;鸭翼面积不大,静不稳定度有限,
机动性也不是太高;而发动机更是连根毛都看不到,整机动力水平还是大大的未知数。
这架飞机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谁都说不准。歼10研制的难度,超乎想象。
除掉技术上的困难,611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缺钱,这个问题曾经几乎让歼10夭
折,其实在那个年代,缺钱不奇怪,不缺才奇怪,10号工程的总共投资只有40亿元人民
币,这笔钱落实没落实不说,钱要用在10个分系统,上百家研制单位上,摊到611的已
经所剩无几,还要拿出来对外合作(主要是法国和以色列),能够用到飞机研制上的钱
,我不说你也知道有多少了,没钱就做不了试验,没钱就做不了方案,一分钱难倒英雄
汉,歼10的研制,曾经一度因为资金问题,在原地踏步。这个问题直到80年代末时任中
央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将军考察成飞,成飞领导趁机说明情况后,才得到了刘华清首肯
的资金支持。
没技术,我们可以攻关,甚至搞合作;没钱,我们可以熬,可以借;但假如失去军
队的支持,歼10的命运就是有一个了,事实上,我再说一遍,从歼10开始研制的第一天
起,非议就没有停止过,除了同行的冷嘲热讽看热闹,还有来自军队的不认同。
由于对本国航空业不抱希望,空军自己对歼10能不能搞出来基本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大力支持基本不用指望,不拆台就不错了。在86年10号工程正式上马之后,空军也开
始了那个著名的“打脸工程”——“和平典范”工程,国内也称82工程。
82工程刚开始时,相信沈飞是一脸的得意,大笔的资金,对外交流的机会,似乎输
掉新歼竞标根本不算什么,有后台才是王道,而此时成飞的歼10,却备受资金缺乏,没
有上层支持的困扰,至今还躺在图纸上,国内航空业的老大,依然是我们沈飞!
然后,大家都知道发生了什么,政府被狠狠地打脸,军队被狠狠的打脸,航空部被
狠狠地打脸,沈飞也被狠狠地打脸,而成飞的境况却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有丝毫改善,因
为空军没有和平典范,却又找到了一个新的G点——苏27。
1989年,中央军委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军事代表团,前往前苏联考察、访问,目的是什么
路人皆知,宋文骢也受邀参加了代表团。过程就不细说了,最终结果是,苏27SK这种前
苏联的新锐战斗机给空军土鳖们的印象,不是震撼,也不是无比震撼,而是“无比无比
无比震撼”,这种巨大无比,光内油量就超过歼7空重的战斗机,居然能够达到F16的机
动水平,对当时的中国空军而言,惊为天人!以致后来有一个陆军将领在中国见到引进
的苏27之后,向身边的随从感叹到:“这飞机这么大,能装一个班吧?”呵呵呵呵… …
于是,要两妻!要更多的两妻!几乎成为空军上下一致的的想法,歼10?搞了快10
年,连跟毛都看不到,死一边去吧… …
代表团回到北京后,就有不少空军将领在会议上提出,苏27性能优异,要大量进口
,而歼10搞到现在,连根毛都没见到,干脆下马别搞了,把钱省出来买苏27更合算。对
于这种观点。刘华清将军笑而不语,而是先让在场的宋文骢发言,宋文骢起身解释道,
苏27的确性能优异,但是和歼10相比,性能各有所长,苏27是替代不了歼10的,两者应
该是相互配合。而刘华清点头赞许,然后才亮明观点:苏27再好,也是别人家的孩子,
歼10无论如何,就是再困难,也要搞下去!
在最困难的岁月,刘华清将军,和空军副司令员林虎将军等少数有真才实学的将领
,都对歼10给予了毫无保留的最为坚定的支持!没有他们,可能就没有现在的歼10了。
82工程和引进苏27之后,611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的确,从82年开始,到89
年,整整8年时间,歼10依然躺在图纸上,永远在方案论证、永远在预先研究,但就是
看不到东西出来,有领导甚至直接说成飞搞歼10是“5分钱想上长城”根本是不切实际
。面对这种情况,成飞决定不惜代价,先造出一架全金属样机,不管怎么样。先把东西
摆出来,到时候见到了实物,争议自然平息。
全金属样机的制造,是歼10研制历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工程师第一次能够将图纸
上的东西变成实物,精确、实际的验证自己的设计和工艺,试飞员能够做到机舱中模拟
操作,提出改进意见,为整机技术冻结创造良好条件。
决定作出之后,国防科工委和空军都表示了大力支持,到91年初,成飞已经完成发
图,开始样机制造,在精心组织之下,到91年8月27日,样机组装完成。其实,此时的
样机,还不能飞,只是一个精确的全尺寸模型,而且里面好多设备没有,就用木头刻的
代替,甚至用纸盒子占着,管路没有就用绳子代替,总之,先弄出来再说。
就算只是这样,这个全金属样机对歼10研制的帮助,也是莫大的。空军副司令员林
虎将军听说造好了样机,直接把空军各大军区的司令员全部叫到成飞来看样机,还亲自
介绍这个飞机,这架颇具现代感的歼10让司令员们大为赞叹,这样一来,空军内部的争
议就平息了不少(但这只是作战部队,而司令部的那群官老爷们的思想,还不是那么好
扭转的)。
PS:此时的样机,跟现在的歼10依然差别很大,最显著的就是进气道还是F16式的
椭圆形皮托管结构,这也是配套涡喷15发动机的结果。
眼看研制终于走向了正轨,却不想再次遇到问题——这次是老大难,发动机
前面说过了,歼10的配套发动机是涡喷15,但是到90年代初,涡喷15依然在部件试
制,距离仿制定型还遥遥无期,眼看歼10连样机都出了,发动机拖进度估计又要重蹈覆
辙了。而此时,空军正好在计划从俄罗斯引进了第一批苏27,所以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
萍将军提出既然买了苏27,那干脆再配套多买点AL31F发动机,给歼10换上。但这个意
见,成飞和航空部当时是坚决反对的,私下抱怨这又是外行领导内行,以为换发动机是
换汽车轮胎么?歼10的设计从头到尾都是按涡喷15配套设计的,样机都出来了,这时候
换发动机?又要修改设计,又要拖进度,还有完没完了?双方争执不下,最终刘华清将
军拍了桌子,必须换!非换不可!没办法,刘副主席都拍桌子了,还能咋办?换吧。。。
1992年,宋文骢作为全权代表,前往俄罗斯进行AL31F的引进谈判,并签订了1台样
机和数台试飞发动机的引进合同。为了适应歼10,AL31F做了若干改进,AL31F配套苏27
战机,发动机机匣附件放在发动机上方,方便维护,但要配套歼10必须把机匣附件改到
下放,此外还有一些小的技术细节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型号被称为:AL31FN,也就是
目前歼10的配套发动机。
而为了适应AL31FN,歼10做的改进更大,可以说基本又是一个推到重来。首先,
AL31FN和涡喷15一个是涡扇,一个是涡喷,虽然最大推力一样,但推力曲线完全不同,
原来的简单的不可调的椭圆进气道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由于涡扇发动机高空性能不如
涡喷,所以歼10换用了现在的矩形可调进气道,以保证各种高度和速度下的飞行性能;
其次,AL31FN要比涡喷15长很多,所以后机身需要延长,相应的需要对整机重心做配平
和调整,主翼翼根弦长也大大增加;由于换发,空军对歼10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
歼10要能够和苏27形成高低搭配,机动性要和苏27相当,这样一来又不得不对气动外形
做小幅度更改以满足要求;另外,此时歼10也借鉴了很多米格设计局的设计,包括外置
式双腹鳍,这些都是通过超7和米格设计局的合作中学来的。就这样,经过又一轮的设
计更改,新歼10才有了现在歼10的造型,此时假如有全金属样机,那么这个样机的样子
,已经和现在的歼10相差不多了。
到1994年6月,经过2年多的艰苦奋战,成飞完成了换发后歼10的全部设计工作,图
纸全部完成,歼10的研制,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原型机制造!
假如你问宋文骢,当时研制歼10时,他最担心的是什么,他一定会说——飞控,假如
你问他,鸭式布局的歼10设计最难点在哪里,他一定还会说——飞控。
什么是飞控?
首先要从静稳定和静不稳定两种布局说起,所谓静稳定,很好理解,就是飞机在飞
行时,整机的状态是稳定的,这种飞机的气动焦点位于整机重心之后,理论上,在飞行
过程中飞行员即使双手不握杆,飞机也能够自动调整飞行状态,保持稳定飞行,飞行曲
线是一个正弦曲线,静稳定飞机飞行稳定性更好,但牺牲了机动性能;而静不稳定,则
是要把气动焦点放在重心之前,这样机动性会大大增加,飞机变得更加灵活,但同时飞
行状态也极端不稳定,传统的机械操作方式,是无法操纵静不稳定战机的,这就需要找
一个飞行员的替代物,也就是电传飞控系统。
电传飞控简而言之,就是飞控计算机代替飞行员,以每秒十几次的频率自动解算飞
行状态并自动控制翼面,保持飞行状态,而在飞行员操作舵面时,也跟传统机械传动不
同,飞行员并不直接操作舵面,而是通过操作驾驶杆,飞控计算机自动判断出飞行员想
要做什么动作,然后解算出舵面所需的运动量,再控制舵面做相应运动,也就是说,飞
行员从始至终在通过飞控计算机操作飞机,而不是传统机械传动式的直接操作舵面,电
传飞控的出现,使得静不稳定布局的控制成为可能,战机的机动性得以大大提高。而且
电传飞控在操纵品质上拥有一个巨大的优越性,飞行员不必担心拉杆过猛而造成飞机姿
态失控,飞控计算机能够自动设置一个操作上限,实现所谓的“无顾虑操作”。
飞控系统的核心,就是飞控程序,和电脑程序一样,飞控程序是在地面编写的,飞
控程序编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飞机本身的气动性能能否得到发挥。就像显卡驱动
,一款好的驱动,能够挖掘硬件的最大潜能,而不好的驱动,则会浪费一块好显卡,飞
控的道理也是类似的。
除去静不稳定布局,我们还要多说一下“涡升力”,什么是涡升力?简而言之,就
是尖锐而薄的翼面在飞行过程中,会把经过的气流切开,而被切开的气流会形成一个高
速脱体旋涡。高速脱体涡空气压力很低,假如让脱体涡吹过主翼上表面,那么翼面的上
下压力差就会大大增加,从而提高整个机翼的升力(如果这个都不理解,请百度飞机飞
行原理),提高飞机机动性。而这种由脱体涡吹过主翼形成的额外升力增益,就叫做“
涡升力”。有飞机设计师说过,飞机气动的进化,就是围绕涡升力而来的,在二代布局
中,没有涡升力这个概念,而在三代机中,F16和苏27的小边条,F18和枭龙的大尖拱边
条,还有双风和歼10的鸭翼,目的都有一个,就是作为涡流发生器,在飞行中切开气流
,激起强烈的脱体涡,吹过主翼,从而大大提高升力进而增强机动性。而四代布局,则
更进一步,这里就不细说了。
但是,涡升力具有强烈的非线性,无法用数学公式做线性计算,也是传统机械操作
模式无法控制的,所以二代机无法利用涡升力,而只有三代机运用电传飞控之后,通过
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才让涡升力的有效控制成为可能。所以说,三代机标准中的“先进
气动布局”和“电传飞控”这两条同时出现,不是没有原因的。
回到鸭式布局,它的难点,就在于鸭式布局的鸭翼本身既是涡流发生器,又是配平
和俯仰操纵翼面,在鸭式布局中,鸭翼置于主翼之前,除了激起涡流吹过主翼表面外,
还要作为俯仰操纵面控制飞机,这本身就是极其复杂的。而且鸭式布局的小展弦比机翼
本身也会切出涡流!鸭翼脱体涡和主翼脱体涡耦合,相互干扰,两个非线性的涡流相互
干扰和融合,不用说你也知道这有多么的复杂。在鸭式布局上,涡流耦合导致的升力非
线性要与操纵面的角度偏转配合好,难度就非常非常大,存在非常多的门限,搞不好,
就会摔飞机。
可以说,鸭式布局的最大难点,就在于飞控,首先我们看看另外几款典型的鸭式布
局,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台风,为了解决涡流干扰和配平操纵之间的矛盾,直接把鸭翼扔的远远的,形成“
远距耦合”,这种布局下,由于距离太远,鸭翼涡流对主翼的干扰已经很小了,但同样
意味着台风放弃了涡升力这种有益的升力增量,鸭翼远离重心,仅仅作为俯仰操纵翼面
。所以台风超音速性能优异,而亚音速性能一般。
而阵风,采用了相反的思路,把鸭翼放的与主翼很近,甚至有重合,这样的布局,
鸭翼涡流和主翼涡流耦合后会非常强烈,带来很高的升力增量,但同时,由于距离太近
,力臂过短,产生的力矩过小,阵风鸭翼的俯仰配平效果很差。阵风整体沿用了幻影
2000无尾三角布局的操纵模式,其实可以认为阵风是幻影2000的发展,阵风的鸭翼,可
以看作是一个可动的大的涡流发生器,而不是一个有效的操纵翼面。阵风与台风相反,
是超音速性能一般,亚音速性能强悍。
说到这,也许你会发现,其实欧洲双风都是在回避问题,回避鸭翼非线性涡流和配
平操纵之间的矛盾,而瑞典的JAS-39,是一个正面解决问题的例子,只不过不是太成功
罢了。
JAS39采用“中距耦合”,也就是不回避矛盾,正面设计,同时兼顾涡升力和配平
操纵,但是很杯具的是,由于飞控编写水平差,飞机根本无法正常起飞,连出事故,最
后找万能的美帝出马,编写飞控,最终美帝大能,完美解决问题。不要以为美帝不用鸭
翼是因为技术不够,而纯粹是人家懒得麻烦。
而歼10,和JAS39一样,没有选择回避问题,而是采用正面设计,中距耦合,兼顾
涡升力和配平操纵,歼10的鸭翼面积是所有鸭式布局中最大的,说明其静不安定度更大
,敏捷性更高,同时耦合涡流也会更强烈,设计难度也更大。更厉害的是,歼10的鸭翼
可以差动,体现出来的对左右涡流的主动控制能力,除了美帝的F15S/MTD验证机,没有
见到第二个。
可以说,歼10的气动布局,在三代机中,是数一数二的,而其背后,则需要高超的
飞控编写能力。宋文骢一直说自己最担心的是飞控,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最终,对飞控的担心并没有成为现实,在飞控天才杨伟的带领下,飞控设计团队最
终完美的编写出一整套飞控,歼10的飞行品质之高令飞过的飞行员都赞叹不已,之前最
为担心的部分,却成为了歼10最为令人称道的地方,可以说,这一点上,杨伟和他的设
计团队功不可没。而杨伟这个15岁上大学,21岁就研究生毕业的天才,也成为了继宋文
骢之后的611的扛鼎者,顺便说一句,歼20的总师,就是杨伟。
1. 在1994年6月完成全部设计图纸后,歼10原型机的建造于1995年8月开始,原
型机制造处于高度保密状态,装配车间全封闭,任何外人都无法进入,成都的夏天大家
都知道,当时没有空调,可算是苦了成飞那帮人了… …呵呵~
到1997年6月2号,新机完成建造,刘华清将军亲自为新机剪彩,接下来,就是一连
串地面试验,为首飞做准备了。
然而在之后的地面试车中,却出现了意外情况,第一次地面发动机试车后,机务员
却发现发动机叶片被打坏了,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机体加工时,有细小的金属碎屑没
有清理干净,在发动机强大的吸力作用下,从机体缝隙中被吸了出来,打到发动机叶片
上,造成损坏。之后132厂组织人力做了一次彻底检查,但第二次试飞之后,依然发现
发动机叶片和进气道被打坏,这下事情闹大了,611连夜发出20多张图纸改进,封堵相
关缝隙了通道,132厂从上到下进行地毯式排查,等到第三次试车,终于没问题了… …
在一连串地面测试之后,歼10要开始高速滑行测试,高滑之后,很快就可以首飞了
,但是谁都没想到,这个高滑测试,居然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在第一次高滑测试时,
设计人员就发现歼10居然会跑偏,而且找不到原因!无数次高滑测试,能想到的原因都
找了一遍,就是解决不了,依然跑偏,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居然足足困扰了设计人员半
年之久!后来,还是修改了三行飞控程序,起飞时改用副翼控制,最终解决了问题。
完成全部地面测试科目之后,1998年3月12日,首飞指挥部决定首飞!当时已经邀
请了很多军队和航空口的大领导到场观看,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成飞一个名叫张凤
贵的机械员突然发现发动机启动过程中机体漏下了三滴油。这时候离首飞只有十几个小
时了,到底飞不飞?不飞?领导都已经到了成都,集体放领导鸽子?飞?带病飞,出事
了怎么办?最终经过激烈争吵,指挥部决定再次推迟首飞时间,排查故障。结果,发现
是由于俄方问题,发动机改装过程中有几个工艺孔没堵上,结果造成漏油,花了12天,
解决了问题。而发现漏油的那个张凤贵,也被人戏称为“张三滴”,哈哈~~
最终,1998年3月23日,歼10完成了腾空一跃,首飞飞行员是雷强,这个网上已经
有很多介绍了,我就不费口水了。
歼10一共建造了6架原型机,分别是01~~06号机,原型机编号为100X,10代表歼10
,第三位0表示0批次原型机,而X则是1到6,代表第几架原型机。
1001号机,第一架原型机,主要用于气动验证和飞行性能测试,由于超负荷飞行,
01号机很快就到了使用寿命退役,现在保存在小汤山航空博物馆;
1002号机,静力试验机,构型和1001号一样,完成静力试验后修复,现在是中航工
业大厦门前的标志性塑像;
1003号机,第二架用于飞行性能试验的飞机,后期也有承担霹雳11的试飞任务,还
有部分对地攻击科目和空中加油科目,03号机是亮相最多的一家原型机,这架飞机现在
依然在阎良试飞基地执行科研试飞任务;
1004号机,主要执行火控系统试飞
1005号机,承担飞行测试任务,火控系统试飞和各种电子系统的测试
1006号机,最后一架原型机,和05号机一样,也是主要承担各种火控和电子系统的
试飞
在1001号机试飞的时候,设计人员发现实际数据和设计值有比较大的差距,原因就
是歼10原先配置的是涡喷15发动机,而换装AL31FN后,由于AL31FN要比涡喷15直径大,
所以后机身尺寸大大加粗,整个屁股隆起,于是飞行阻力增加;而且虽然AL31FN和涡喷
15最大推力一致,但是实际上,涡扇和涡喷的推力曲线完全不同,尤其在高空,涡扇发
动机的效率要低于涡喷,所以造成高空高速科目,1001号机的实际数据要比设计值差不
少。
出现这个问题之后,宋文骢提出趁飞机还未定型,再次修改设计,当然,还是存在
不同意见,可以理解,都到了这个地步,又要修改设计,谁都不愿意。但是宋文骢决心
已定,一定要达到设计目标!于是,歼10再次修改设计,具体措施就是:对后机身进行
瘦身,修形处理;把机翼动作筒做半埋处理,减少阻力;减小飞机表面突起物的迎风,
降低阻力;进一步提高机体表面质量,还是减少阻力。
通过一系列以减阻为目的的改进,歼10的飞行数据终于达到了设计值,这批修改设
计的歼10有两架用于试飞,分别是1013和1016号机,第三位数1,表示试生产型。
在歼10首飞成功之后,宋文骢就将试飞组织工作交给了杨伟,自己则继续带领气动
设计小组,开始了下一代战机气动设计的摸索,最终,宋文骢提出了“小展弦比升力体
鸭式布局”,通过机头涡、前边条涡、鸭翼涡、边条涡、主翼涡等诸多涡流的耦合,达
到了空前的气动性能,而这个布局,也进而发展成了现在的歼20。
而杨伟在出色组织试飞工作的同时,领导设计了歼10的双座型歼10S,歼10S的设计
是在单座型歼10首飞之后才提出的,整个项目军队只给了3年时间,时间非常紧张。但
是在杨伟的出色领导下,歼10S成为了中国战机研制历史上第一个“不拖进度,不降指
标”的项目。杨伟的领导才能和成飞611的实力,由此可见一斑。
在歼10试飞的时期,正是空军对苏27最为迷恋的时期,当时引进的苏27和苏30强大
的性能让空军心醉不已,当时,“要两妻,要更多的两妻”“要打赢,要30”的说法是
空军上下一致的看法,对歼10,除了刘华清,林虎等少数将领的坚定支持外,其余大部
分将领对歼10并不看好,甚至在歼10首飞之后,依然有“把歼10下马,把钱剩下来买苏
27”的说法,而且为数不少,当时的空军,无论训练还是风气,都不是现在的这支空军
,买苏27,既好又快,还能大拿毛子的回扣,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在1999年,江CORE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考察了成飞,而成飞也抓住这次千载难
逢的机会,雷强把当时首飞不久的歼10飞出了极限性能,江CORE对这款中国人自己设计
的战机的优异性能惊叹不已,当即表示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全力支持歼10。而很不巧的
是,就在江CORE回北京不久,空军就有人打报告,建议下马歼10,转而采购苏27,结果
可想而知,江哥的愤怒在当时拥有一击必杀效果,空军的将领们见状立即转向,开始支
持歼10了。。。哈哈
在21世纪初,歼10依然在试飞中暴露了诸多问题,空军对歼10最终性能还是心中无
数,苏27,还是正牌。此时,刘亚洲这个有名的大嘴巴到成飞考察,跟几个试飞员聊了
起来,说起歼10的性能如何,几个试飞员当即表示,歼10脚踩27,拳打30,刘亚洲走后
把这些话说给了附近一支装备苏27的部队,结果27部队当即表示对方在扯淡。就这样,
双方约定了一场打擂台,其实,这时候歼10还在试飞,跟装备多年的苏27打擂台,是不
公平的。但以雷强为首的试飞员依然信心十足,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苏27在歼10面前,
就是渣渣。。。。这场PK,一共两架歼10,对面4架苏27,过程不说,我也不清楚,直
接说结果吧,4:0,苏27全部被击落,歼10毫发无损
这次对抗结果,让空军对歼10刮目相看,其实,歼10还创造过更夸张的战绩,一次
空军内部对抗,依然是2架歼10对抗4架苏27,结果歼10僚机半路故障,退出了演习,但
歼10长机没有返航,而是1打4,最后让人大跌眼镜,最后4架苏27全部被击落…. ….
歼10,是目前空军装备战机中的空战王者!
在2003年,歼10还在试飞时,空军就决定先期装备少量试用,这开了一个先河----
--边试飞边定型边装备的先河,除了歼10,还有一款战机是没定型即装备的,就是枭龙
,不能不说,这是客户对成飞的信任。
最终,在2003年12月25日圣诞节,徐勇凌完成了最后一个架次的试飞,歼10的整体
试飞历时近6年,终于圆满结束!
2004年4月13日,歼10通过国家设计定型审核,正式定型!!!
这款脱胎于歼9,从82年开始设计,86年正式立项的战机,历经20余载,最终修成正果
。在歼10的研制历程,伴随着中国航空工业的成长,也伴随着空军的转变,可以说,歼
10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军事装备发展历程的缩影,悲壮而艰辛。
本人不愿意煽情,所以相关伟大的话语就此省略,大家想看的,去翻八股文。
目前,歼10共计装备了空1师,空2师,空3师,空44师(首批装备歼10的部队),
空24师,空9师,海航4师共计7个整编团,另外还有试训中心一个大队,八一表演队一
个大队,总计装备数量超过220架,年均装备数量接近30架
装备部队的歼10,表现出色,歼10空战能力出色,飞行品质极佳,深受部队好评,
在历次演习对抗中,歼10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尤其是首批装备歼10的空44师131团,
从西南边陲一支三流部队,一跃成为空军中数一数二的尖子部队,装备对战斗力的有益
提升,体现的非常典型。由于在军事训练中的突出表现,131团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
歼击机团”荣誉称号,这对一支歼击机部队而言,是莫大的荣誉。
歼10A的改进型歼10B目前正在阎良做最后的试飞定型工作,预计2012年开始就会有
第一批少量歼10B装备部队试用,而歼10B也不是歼10系列的最后一个改进型号,更多的
歼10改进型号正在酝酿和进行当中!
好了,到这里就真的说完了,我也不想在最后评论些什么,因为到这里,我想说的
已经全部在前面写出来了,大家看完,相信也会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跟帖写出来与否
并不重要,能够让大家明白歼10艰辛的历程和它的水平,意义,已经足够了。
j*****n
发帖数: 208
2
好文,要顶
k**0
发帖数: 19737
3
看来老江摔茶杯是真的了, 呵呵
赞!帮顶
p***r
发帖数: 4859
4
坎坎坷坷,不容易

【在 k**0 的大作中提到】
: 看来老江摔茶杯是真的了, 呵呵
: 赞!帮顶

D**********0
发帖数: 24
5
顶!读起来很让人自豪

10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没太多新东西,但是整体读完,还是有种悲壮的感觉。
: 这是网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427546.shtml
: 首先声明,这篇东西是本人在《军事科普贴》里的发言,之前没打算单独开贴,也没想
: 到能坚持写完,现在把有关歼10的东西整理出来单独开贴。写的东西大多不是我原创,
: 也是七拼八凑的东西,大家爱拍砖拍砖,爱捞分捞分,随便。
: 这篇东西,不能保证完全正确,但我可以保证大致方向正确,能够保证大家对歼10
: 诞生的艰难历程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我的目的也仅此而已,尽管歼10诞生之艰难,是任
: 何言语都显得无力形容的。
: 这个帖子,大致可以算是本人的原创帖,我的帖子,欢迎大家讨论一切相关问题,
: 欢迎拍砖和交流;但是,那些屁都不懂,就知道上纲上线的,动不动就是美分JY的,或

R*I
发帖数: 1840
6
伟哥,牛!
看中央台的纪录片的时候,看到顾诵芬还是排第一,宋文骢和伟哥还排后面。伟哥到现
在还进不了工程院,歼八出了八个,影子都没有的商飞都出院士了,这个工程院啊

【在 D**********0 的大作中提到】
: 顶!读起来很让人自豪
:
: 10

r********9
发帖数: 18394
7
知音体
i*****y
发帖数: 1554
8
10爷能打得过F16C/吗?
p********a
发帖数: 6437
9
根据国家意志来看,应该轻松可以

【在 i*****y 的大作中提到】
: 10爷能打得过F16C/吗?
S****e
发帖数: 10596
10
不错,顶一下!
必须先得有自己的东西才能最终超越别人
问题:比武中歼十完胜su27到底是神马情况
是27电子设备太差了?还有比武有诸多限制不利于27发挥

10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没太多新东西,但是整体读完,还是有种悲壮的感觉。
: 这是网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427546.shtml
: 首先声明,这篇东西是本人在《军事科普贴》里的发言,之前没打算单独开贴,也没想
: 到能坚持写完,现在把有关歼10的东西整理出来单独开贴。写的东西大多不是我原创,
: 也是七拼八凑的东西,大家爱拍砖拍砖,爱捞分捞分,随便。
: 这篇东西,不能保证完全正确,但我可以保证大致方向正确,能够保证大家对歼10
: 诞生的艰难历程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我的目的也仅此而已,尽管歼10诞生之艰难,是任
: 何言语都显得无力形容的。
: 这个帖子,大致可以算是本人的原创帖,我的帖子,欢迎大家讨论一切相关问题,
: 欢迎拍砖和交流;但是,那些屁都不懂,就知道上纲上线的,动不动就是美分JY的,或

相关主题
J10就是个提不起来的货,还要再买123台AL31FN先给我们回顾一下您和歼-10的渊源吧
张爱萍:你们沈阳别干别的了,把歼八干好就行了宋文骢的论文给出了答案
从J10研制看Leadership的重要性鸭子威武 zz
进入Military2版参与讨论
P******0
发帖数: 9787
11
comparable to block52

【在 i*****y 的大作中提到】
: 10爷能打得过F16C/吗?
c***n
发帖数: 2232
12
和平典范打的是谁的脸啊。
m**********a
发帖数: 10817
13
狂顶
s***c
发帖数: 1926
14
三点感受,一个结论。
1. 611领导前期的私下活动极其重要。
2. 幻灯片水平高,才能拿到项目。宋总和那三个手下PPT水平不输老印。
3. 三代机的关键是飞控,飞控的关键是天才程序员和杰出的(软件)工程管理。
结论:造飞机和软件项目竞标,开发差不多嘛,呵呵呵呵。

10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没太多新东西,但是整体读完,还是有种悲壮的感觉。
: 这是网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427546.shtml
: 首先声明,这篇东西是本人在《军事科普贴》里的发言,之前没打算单独开贴,也没想
: 到能坚持写完,现在把有关歼10的东西整理出来单独开贴。写的东西大多不是我原创,
: 也是七拼八凑的东西,大家爱拍砖拍砖,爱捞分捞分,随便。
: 这篇东西,不能保证完全正确,但我可以保证大致方向正确,能够保证大家对歼10
: 诞生的艰难历程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我的目的也仅此而已,尽管歼10诞生之艰难,是任
: 何言语都显得无力形容的。
: 这个帖子,大致可以算是本人的原创帖,我的帖子,欢迎大家讨论一切相关问题,
: 欢迎拍砖和交流;但是,那些屁都不懂,就知道上纲上线的,动不动就是美分JY的,或

J****u
发帖数: 15
15
好久没看到这样的文章了!
热血澎湃的顶!

10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没太多新东西,但是整体读完,还是有种悲壮的感觉。
: 这是网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427546.shtml
: 首先声明,这篇东西是本人在《军事科普贴》里的发言,之前没打算单独开贴,也没想
: 到能坚持写完,现在把有关歼10的东西整理出来单独开贴。写的东西大多不是我原创,
: 也是七拼八凑的东西,大家爱拍砖拍砖,爱捞分捞分,随便。
: 这篇东西,不能保证完全正确,但我可以保证大致方向正确,能够保证大家对歼10
: 诞生的艰难历程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我的目的也仅此而已,尽管歼10诞生之艰难,是任
: 何言语都显得无力形容的。
: 这个帖子,大致可以算是本人的原创帖,我的帖子,欢迎大家讨论一切相关问题,
: 欢迎拍砖和交流;但是,那些屁都不懂,就知道上纲上线的,动不动就是美分JY的,或

a***n
发帖数: 665
16
Thanks for this.
顶!
t******t
发帖数: 15246
17
J10磨洋工时间也很长啊
t******t
发帖数: 15246
18
难怪沈飞被打击了,没想到老顾跟马晓天副总长有过节
h****e
发帖数: 71
19
仔细地读完了,好文!
d****0
发帖数: 263
20
读完了,好文!
相关主题
另类猛禽!!!----歼20之秘续(完整版!!!)歼-15在雷达、航电, 飞控等方面严重落后, 目前急需解决 !
宋文骢当年敢用杨伟写飞控胆子也是蛮大的2009年的土司预言贴
转贴: 中国研发歼20过程揭密转一个胡扯的长文:闲侃兔子的航空企业
进入Military2版参与讨论
S****e
发帖数: 10596
21
再顶一下
谁能推荐个文章深度分析一下我提的问题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不错,顶一下!
: 必须先得有自己的东西才能最终超越别人
: 问题:比武中歼十完胜su27到底是神马情况
: 是27电子设备太差了?还有比武有诸多限制不利于27发挥
:
: 10

m******n
发帖数: 15691
22
27的电子差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再顶一下
: 谁能推荐个文章深度分析一下我提的问题

R*I
发帖数: 1840
23
这个太浅了吧,呵呵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27的电子差
S****e
发帖数: 10596
24
就是就是

【在 R*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太浅了吧,呵呵
R*I
发帖数: 1840
25
也不知道比试的标准是什么,把对方锁定在中距弹的不可逃逸区?还是近程格斗?双方
有没有预警机助阵?

就是就是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Mitbbs 7.38 - iPad Lite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就是
s*****e
发帖数: 21415
26
扯淡。。。
借用别人的技术就老老实实的说,别不承认,呵呵

10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没太多新东西,但是整体读完,还是有种悲壮的感觉。
: 这是网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427546.shtml
: 首先声明,这篇东西是本人在《军事科普贴》里的发言,之前没打算单独开贴,也没想
: 到能坚持写完,现在把有关歼10的东西整理出来单独开贴。写的东西大多不是我原创,
: 也是七拼八凑的东西,大家爱拍砖拍砖,爱捞分捞分,随便。
: 这篇东西,不能保证完全正确,但我可以保证大致方向正确,能够保证大家对歼10
: 诞生的艰难历程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我的目的也仅此而已,尽管歼10诞生之艰难,是任
: 何言语都显得无力形容的。
: 这个帖子,大致可以算是本人的原创帖,我的帖子,欢迎大家讨论一切相关问题,
: 欢迎拍砖和交流;但是,那些屁都不懂,就知道上纲上线的,动不动就是美分JY的,或

y****t
发帖数: 9189
27
你这个问题难度太大。不知道演习时设定空战条件,很难判断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良妻
干不过恶棍。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再顶一下
: 谁能推荐个文章深度分析一下我提的问题

s****r
发帖数: 31686
28
胡说,,, 每行代码都是自己码的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扯淡。。。
: 借用别人的技术就老老实实的说,别不承认,呵呵
:
: 10

S****e
发帖数: 10596
29
我脚的同代的话
重奸怎么都比轻奸强

【在 y****t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个问题难度太大。不知道演习时设定空战条件,很难判断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良妻
: 干不过恶棍。

A*r
发帖数: 2253
30
不能超视距作战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27的电子差
相关主题
关于这次四代官泄的两点猜测重贴老文:J10总师宋文骢关于J10研制过程的一些回忆
航空工业就知道怪这怪那,从来没有从自己身上去找问题,这个段子有点意思
【转帖】旋风刮起的地方:J10诞生记平客服:J20首飞倒计时
进入Military2版参与讨论
A*r
发帖数: 2253
31
一开始以为是拼凑的旧文,看到后来发现是有料人写的好文,顶。
G*****h
发帖数: 33134
32
自己造出东西,真的不容易
而且还有这么多领先的地方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一开始以为是拼凑的旧文,看到后来发现是有料人写的好文,顶。
p*********e
发帖数: 32207
33
"
此外,在此期间,611在飞控,结构设计,航电设备方面和以色列、法国进行了广
泛的合作,说到这里,就需要提一下以色列的LAVI“狮”式战机了,关于LAVI和歼10的
关系,网上有很多流言,当然最终是莫衷一是,我只能说自己的观点,歼10和以色列的
合作,主要集中在航电、雷达方面,歼10的雷达航电就是全套引进以色列产品之后国产
化的,一部分结构设计以色列人有参与,飞控方面以色列有一些技术援助,但是必须明
确一点,三代战机,飞控和气动是一体的,没有人能够把LAVI的飞控照搬到歼10上,事
实上,LAVI的飞控核心是美国人写的,而且以色列人自己都没完成,歼10能抄什么?而
在气动设计方面,LAVI本身就有严重的气动设计缺陷,近距耦合布局和10度后掠角的主
翼设计,是的LAVI在高速飞行时又非常严重的姿态上仰问题,这也是LAVI最终被放弃的
重要原因,这样一个半吊子方案,611根本看不上。以色列人对611的帮助,主要集中在
雷达航电和PW1120发动机接口上(狮所用的PW1120发动机曾经是歼10的备选发动机之一)
其实,611飞控的入门老师,是法国人,达索和611在飞控方面的合作很早,可以说
是611的启蒙老师,飞控方面,在国内,主要有三个技术流派,一是沈飞,师承毛子;
二是西飞,师承英国;而第三个则是成飞,主要师承法国,在80年代航空业刚刚开放的
时候,英国和法国在我国航空业对外交流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很多法国人的设计
烙印一直保留到现在,不信的人可以看看歼10B和枭龙的垂尾电子舱,跟阵风的有多像。
千言万语一句话,各位童子再碰见有说歼10是抄LAVI的,就左右开弓给他们一百八
十个大嘴刮子!抄你妹抄,就知道抄!
"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扯淡。。。
: 借用别人的技术就老老实实的说,别不承认,呵呵
:
: 10

A****0
发帖数: 12393
34
我纳闷儿哪来的半文盲写的傻逼文?
一看,天涯,明白了。

10

【在 s******d 的大作中提到】
: 没太多新东西,但是整体读完,还是有种悲壮的感觉。
: 这是网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427546.shtml
: 首先声明,这篇东西是本人在《军事科普贴》里的发言,之前没打算单独开贴,也没想
: 到能坚持写完,现在把有关歼10的东西整理出来单独开贴。写的东西大多不是我原创,
: 也是七拼八凑的东西,大家爱拍砖拍砖,爱捞分捞分,随便。
: 这篇东西,不能保证完全正确,但我可以保证大致方向正确,能够保证大家对歼10
: 诞生的艰难历程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我的目的也仅此而已,尽管歼10诞生之艰难,是任
: 何言语都显得无力形容的。
: 这个帖子,大致可以算是本人的原创帖,我的帖子,欢迎大家讨论一切相关问题,
: 欢迎拍砖和交流;但是,那些屁都不懂,就知道上纲上线的,动不动就是美分JY的,或

c***e
发帖数: 21
35
读完了,顶一下
s******d
发帖数: 9806
36
写的是稍微有点煽情,但你不要不服。很多细节都是对的上号的。

【在 A****0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纳闷儿哪来的半文盲写的傻逼文?
: 一看,天涯,明白了。
:
: 10

a***e
发帖数: 27968
37
飞控好像是那个控制律最难搞,这个不是程序员的活

【在 s***c 的大作中提到】
: 三点感受,一个结论。
: 1. 611领导前期的私下活动极其重要。
: 2. 幻灯片水平高,才能拿到项目。宋总和那三个手下PPT水平不输老印。
: 3. 三代机的关键是飞控,飞控的关键是天才程序员和杰出的(软件)工程管理。
: 结论:造飞机和软件项目竞标,开发差不多嘛,呵呵呵呵。
:
: 10

l*******r
发帖数: 388
38
其实其实这飞机还是落后了,单纯空战以前没有前途了。
空军凭得是整套体系,J10反射面积那么大,实在是个重大的缺陷。
不过,研发过程中培养的人才,实在是国家的财富啊。
x****u
发帖数: 44466
39
单发的话还是世界领先的,F35还有待时日啊。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其实这飞机还是落后了,单纯空战以前没有前途了。
: 空军凭得是整套体系,J10反射面积那么大,实在是个重大的缺陷。
: 不过,研发过程中培养的人才,实在是国家的财富啊。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2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2009年的土司预言贴一个毛发党的观点(ZT)
转一个胡扯的长文:闲侃兔子的航空企业J10就是个提不起来的货,还要再买123台AL31FN
关于这次四代官泄的两点猜测张爱萍:你们沈阳别干别的了,把歼八干好就行了
航空工业就知道怪这怪那,从来没有从自己身上去找问题,从J10研制看Leadership的重要性
【转帖】旋风刮起的地方:J10诞生记先给我们回顾一下您和歼-10的渊源吧
重贴老文:J10总师宋文骢关于J10研制过程的一些回忆宋文骢的论文给出了答案
这个段子有点意思鸭子威武 zz
平客服:J20首飞倒计时另类猛禽!!!----歼20之秘续(完整版!!!)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文骢话题: 611话题: 方案话题: 10话题: 新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