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 发帖数: 22479 | 1 Tu-16轟炸機(北約代號獾(Badger))是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在1950年代設計與生產
的一款雙引擎噴气战略轟炸機,第一架原型機於1952年4月試飛,當年12月開始生產,
1954年進入前線空軍服役,同時正式授與Tu-16的軍方編號。它的服役标志着苏联进入
了喷气战略轰炸机时代。它還被改裝成圖-104,這是世界第二款投入使用的噴氣式客機。
蘇聯空軍在1948年提出噴射轟炸機的開發需求,空軍需要一款載重量7公噸、續航距離3
千公里、可在穿音速空域咦鞯臋C體,不過當時尚未獲得可用的發動機,實際作業仍未
有起色。
圖波列夫設計局在需求提出後,檢討手頭持有的氣動構型中何者適合。其中一個名為82
型的概念曾提出討論,該氣動構型為雙噴射發動機、後略翼構型,不過當時此設計並未
成熟因此未能哂茫2型氣動設計後來成為Tu-22轟炸機的原始概念。在1948年成為Tu-
16的設計初稿者則是名為86型的設計,該設計在1949年風洞模擬時,預估它將會是一架
極速為時速980公里,升限13,400公尺,可在2噸酬載狀況下以6千公尺飛行高度續航
4000公里的機型;與86型競爭者則是伊留申設計局的lI-46轟炸機。
1949年8月29日,RDS-1原子彈成功試爆改變了此型機技術需求,蘇聯決定盡速量產RDS-
3原子彈因應美國的核威脅,所以新型轟炸機標準籌載提高到5公噸,並需要完整的放射
線防護裝備;
在設計階段,設計局內賦予的編號是Tu-88,在1952年4月27日蘇聯空軍決定由圖波列夫
的設計勝出。除了擔任投擲核子炸彈的任務以外,Tu-16也被改裝成攜帶巡弋飛彈和反
艦飛彈,以及偵察和電子作戰等任務。 |
P****R 发帖数: 22479 | 2 轰-6继承了Tu-16大部分的设计包括逃生系统,因此同样具有逃生设计不良的严重问题
。Tu-16轰炸机就以弹射救生困难而著称,弹射生存的概率几乎为零。由于属于高亚音
速飞机导致不允许直接跳伞,所以图-16/轰-6的机组人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较倾向
选择迫降而不勉强在空中逃生,苏联拍摄一部名为《36-80海域不测事件》的纪实电影
,主角们操作的机种便是Tu-16S海上巡逻机。该机在拯救苏联核潜舰时与美军P-3C巡逻
机发生空中摩擦,导致飞机故障;最后机长选择迫降海上,而非弹射,虽然受伤却成功
拯救了所有机组人员性命,也透漏苏联飞行员也相当怀疑Tu-16的逃生系统。[15]
理论上,6位轰-6的机组乘员(轰-6K为集中布置4位机组乘员)均有自己的弹射椅与逃
生舱口,2位驾驶是朝上弹射,4位机组员是朝下弹射(轰-6K全部机组乘员都朝上弹射
)[15]。不过在成功弹射前,必须让飞机依循技令让时速低于620公里(轰-6K放宽到时
速850公里),还得实施6-8个顺序不可颠倒的手动弹射准备步骤,且依照特定机组员逃
生顺序依序执行,否则会出现气流干扰问题导致其馀机组员无法脱离。这种不人性化的
设计要成功执行,只能仰赖正驾驶用机内通话系统统一下达口令指挥;到考量到事故发
生时机组员可能陷入负伤甚至恐慌状态,要如何有如机械般完美以人力实施全套逃生步
骤,简直有如天方夜谭,这也让轰-6发生事故时逃生成功机率极低。
从图-16/轰-6逃生系统的结构及工作特点就可以看出来存在以下七大问题:[15]
没有明确的弹射救生包线,机组人员无法把握跳伞时机,应急处理时无章可循。
逃生准备工作复杂,实现困难。轰-6飞机的逃生准备工作基本上靠每个乘员手动控
制,且抛放时机和顺序还有要求。另外,所有应急舱盖与机身的脱离均靠重力和气动力
作用。既不可靠,又可能影响其他乘员救生。
座椅工作位置多,弹射全靠空勤人员人为复位,弹射准备时每人需做6-8个动作,
且顺序不可逆。这不仅在应急条件下、空勤受伤后或飞机不利姿态下根本无法实现,就
在正常平飞条件下也难以完成。
弹射顺序无法保证。每个乘员的弹射时机取决于机长的口令和个人的反应快慢,由
于轰-6噪音大,通讯设备落后,飞行员平时听口令甚至都是半听半猜,应急条件下弹射
顺序根本无法保证。
低空救生性能低。轰-6逃生时速不可大于时速620公里(轰-6K放宽到时速850公里
),座椅离机后3秒内人椅分离[16],2秒后打开救生伞包,到伞张满得5秒以上。这对
低空救生极为不利。
以前轰-6装备的救生-7A降落伞没有配备救生物品,跳伞后无救生物品可用。
不具备在超低空弹射救生的能力,所以看到新闻上有关轰-6部队海上超低空飞行员
远程轰炸,一旦飞机发生故障,机组决无跳伞生还的可能。 |
P****R 发帖数: 22479 | 3 根据解放军目前公开的纪录,1969-1995年轰-6共发生8起事故,共有41位机组人员牺牲
,成功逃生者仅2位,2014年后大幅改装的轰六K使用新式逃生装置,摒弃了上世纪的俄
制系统,但详细规格没有向外界透漏。 |
P****R 发帖数: 22479 | 4 轰-6改装的加油机突然坠毁,机毁人亡:
这种新改装的轰6衍生型还是无法做到零高度弹射: |
P****R 发帖数: 22479 | |
P****R 发帖数: 22479 | 6 轰-6轰炸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苏联许可生产,而生产的中型后掠翼喷气式Tu-16轰炸
机,该机型原本为苏联的长程轰炸机之用,并在20世纪末期除役,由于中国的战略轰炸
需求不大,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具有顶替战略轰炸机的地位。该机主要担任战术战略
轰炸、侦察、反舰、巡逻监视等多种任务,并持续进行现代化改良提升性能。预计将至
少服役至2020年。 |
P****R 发帖数: 22479 | 7 1957年9月中苏友好条约签订后,苏联决定协助中国建设一座中型轰炸机制造厂,同意
中国授权生产Tu-16轰炸机,根据苏、中双方的协议,同年苏联给予中国2架Tu-16A整机
做样机,一架拆解作为研究、另一架则交由西安飞机厂拆解分析其生产模具的规格。再
由苏方提供一架图-16整机部件及一架图-16散装部件由中方组装、装配,然后由苏方提
供各种零部件毛坯和原材料由中方进行加工制造。中方由哈尔滨飞机厂与西安飞机厂(
西飞)开始进行在国内自制工程,1959年苏联将全套的Tu-16技术图纸和资料提供给中
国,1959年9月马凤山被任命为轰-6研制的主管设计师。1959年9月哈尔滨飞机厂用散件
组装的第一架图-16实现首飞。中国生产的型号称为“轰-6”。
中苏交恶直接影响Tu-16授权进度,在1960年6月苏联撤走所有驻中专家前,协议内所明
定之20架零附件只运交了9架,日后自然也未有履约。加上大跃进运动时期对产业研发
生产的破坏,轰炸机自制化的期程不断拖延;1961年研制工作由哈尔滨飞机厂与西安飞
机厂共同承担全部转为由西飞承担。直到1964年西飞建设基本完成才开始进行第一架国
产化Tu-16(轰-6甲)的制造工作。 |
P****R 发帖数: 22479 | 8 在这段时间西飞基本上已经掌握Tu-16的设计,因此在1963年起执行“21-511计划”,
将苏联提供散件组装的一架轰-6(编号50671)改装为原子弹载机。改装了炸弹舱,增
加了放射性防护装置,以及实验测试设备,相关工程于1964年7月完成。1965年5月14日
该机执行中国首次空爆原子弹实验,1967年6月17年执行了中国首次空爆氢弹试验。
1968年将苏联提供散件组装的另一架轰-6改装为空中发动机实验平台,机腹弹仓处外挂
发动机实验吊舱,用于发动机空中测试。
由于中国当时受工业基础水平限制,图-16所用的PⅡ-3M型喷气式发动机国产化仿制最
困难,整体性能达不到原型机的水平,致使最初的轰-6飞行性能不如原型机图-16。发
动机仿制型号称为“涡喷-8”,由西安航空发动机厂研制,1967年通过鉴定试车,1968
年开始量产。随着国产材料、加工工艺技术的提高,涡喷-8的翻修间隔,最大推力的提
高满足了轰-6及改型的需要。
1966年10月,西飞完成第一架轰-6原型机,用于静力试验。1968年12月24日,国产化的
轰-6首飞,1969年2月量产的轰六甲(也称轰-6A)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服役,1969
年7月定型并投入小批量生产。西方国家知晓轰六的存在则是在1971年8月13日,当天轰
六实施轰炸训练科目时被美国侦察卫星所拍摄;CIA在1972年3月评估已经进入服役的轰
六至少有32架,还有19架尚待完工。而轰六大规模量产则是在1972年起开始,最大产量
曾达到年产30架,然而更多时间轰六生产数量并未如此庞大;在1973年完成第60架量产
任务后曾停产过相当长的时间,并对该机施以整合空射导弹的机能。直到1981年轰六丁
完成测试后轰六才再度复产,因此到1986年总产量只有140余架。美国在1990年代评估
轰六家族至少生产了150架,不过在1990年代对早期生产的轰六甲/丙机队实施近代化翻
修工程后,在21世纪初则尚有120架左右仍在服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