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z**********e 发帖数: 22064 | 1 发布时间:2013-04-18原作者:Silencsrv
原创不易认可价值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以及来自空军之翼
引子
提到S-75“德维纳”防空导弹系统,大家或许感到陌生,但提到鼎鼎大名的SA-2(
北约代号“导线”)防空导弹系统,那绝对是家喻户晓。S-75防空导弹是苏联于上世纪
50年代研制的一套著名的防空导弹系统。S-75最初的设计目标是为了防范携带核弹的美
英战略轰炸机对苏联主要城市实施核打击。但自从问世起,它对抗的第一个目标却是在
50年代末60年代初频繁穿越苏联、中国和古巴领空的美制U-2高空侦察机。进入60年代
,随着美苏核力量主力由轰炸机转为战略核导弹,S-75的目标定位再次发生改变:从一
种纯粹国土防空武器转变为以国土防空为主,兼顾野战防空;以打击中高空目标为主,
兼顾低空目标的通用型防空导弹,并在后来的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中大显神威。S-75的
出现深刻的影响了现代空战的发展轨迹:对苏联而言,S-75不但带动苏联防空导弹系统
的大发展,还促成了其独特的“以地制空”理论的全面形成;对美国而言,S-75防空导
弹的出现不仅是一场灾难,更是一场挑战。在与S-75对抗的过程中电子对抗技术迎来了
一次发展高峰,甚至成为其日后大力发展精确打击和隐形技术的直接诱因。直到今天,
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防空部队中仍能见到S-75熟悉的身影。
S-75防空导弹及发射架
击落鲍里斯的SA-75发射架
防空导弹的前世今生
人类自古有飞行的梦想,同时也产生了用武器在地面上击落天空中飞行物的想法,
中国古代传说“后羿射日”、“惊弓之鸟”就是这方面想法的体现。进入近代,随着飞
机的诞生,最初级的防空武器——步枪、由地炮改装的高射炮也应运而生。二战是军事
技术大发展的时期,不但军用航空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地面防空技战术也跟着水涨
船高得到了发展完善:不但出现了以雷达为眼、防空指挥中心为脑、地面高炮和战斗机
为盾的国土防空网,更出现了以轰炸机为主要打击目标的防空飞弹系统,如德国研制的
“瀑布”、“莱茵女儿”、Enzian防空飞弹,苏联也研制的以跟踪探照灯发出可见光为
制导模式的实验性防空火箭。这些武器带有很浓的实验性质,基本没有投入过实战;采
用的制导方式多为雷达跟踪目标、操作手以无线电指令制导形式遥控飞弹飞向目标;少
数飞弹采用红外线、可见光制导模式。这些武器虽然原始,但却为现代防空导弹的发展
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德国“瀑布”地空导弹结构图
德国Enzian地空导弹结构图
随着喷气机和核武器的出现,空中打击的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炸毁一座城市
需要出动成百架轰炸机,投入上千吨炸弹才能办到,而现在只需要出动几架喷气式轰炸
机加上一枚核弹即可解决。与老式轰炸机相比,喷气式轰炸机体积小、飞行速度快、升
限高,单纯靠肉眼瞄准跟踪的高炮很难拦截它们,防空的压力空前增大了。在这种情况
下具备拦截高空高速目标能力的防空导弹系统呼之欲出。
S-75防空导弹系统的研发历程
1945年随着德国战败投降,苏联得到了不少德国留下的航空遗产,其中就包括“瀑
布”和“莱茵女儿”导弹,并开始以此为原型研制新型防空导弹系统。当时这个任务落
在NII-88研究所身上。可是后来这个项目突然被中止,原因是NII-88的竞争对手——1
号特别技术局(SB-1设计局)在背后施加影响。这个局很有来头:技术负责人是当时著
名的雷达专家Pavel N. Kuksenko,而局长则是Sergei L. Beria——当时苏联秘密警察
头子贝利亚的儿子,他们建议从头研制一套新型防空导弹系统。因此到了1951年,最初
的研究项目都停止了,所有人都被转去从事新型Berkut(意为“金鹰”,也正是Beria
和Kutepov二人名字缩写)系统的研制工作。斯大林看到美军B-29轰炸机在朝鲜战场上
的表现后,指令“金鹰”系统必须在一年内研制完毕并装备部队,承担起保卫莫斯科的
重任。
“莱茵女儿”R1地空导弹
“金鹰”是个很庞大的体系,主力是56个围绕莫斯科周围构成两道环形防线的导弹
团。每道防线由一部B-200大型雷达站和60具导弹发射架构成。采用的导弹是由当时苏
联最优秀的飞机设计师拉沃金(就是二战中“拉”系列战斗机的总设计师,战后拉沃金
在与米格设计局竞争新一代喷气式战斗机中落败,从此退出战斗机设计领域专攻导弹设
计)主持设计的V-300导弹——实际上是一枚单级火箭。这段时间苏联政坛发生地震:
斯大林病故,秘密警察头子贝利亚被逮捕枪决,政治运动波及到科技领域,其子Sergei
L. Beria被赶出SB-1设计局。剩下的技术人员在继任领导者——著名导弹设计师S.A.
Respletin(亚历山大.安德烈耶维奇.拉斯普列京)领导下组成新的KB-1设计局——就
是后来著名的Almaz(金刚石-安泰)设计局的前身,这个设计局后来垄断苏联防空导弹
总体设计领域长达半世纪之久。Berkut系统也被重新命名为S-25系统。
S-25地空导弹系统,背后是B-200雷达,前方是V-300导弹
56个围绕莫斯科周围构成两道环形防线的导弹团
S-25系统耗资巨大,撇开要构筑专用的导弹阵地不说,光围绕莫斯科市构建两条环
形公路消耗的水泥就抵得上当时苏联整整一年的产量。到1954年3月第一个S-25防空导
弹团部署完毕;1956年6月开始承担战备值班任务。而美国同类产品——“奈基”防空
导弹系统早在4年前就开始部署了,更尴尬的是由于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本盯准B-
29轰炸机进行开发的S-25系统的性能已经严重落后,根本无法满足要求。迫不得已之下
苏联人又尝试研发铁路机动的S-50防空导弹系统和DAL系统,但很快就无疾而终了。
这是一个单独的发射阵地
发射阵地S-25全部竖起后非常壮观
S-25的发射底座
大地惊雷——苏制萨姆-2防空导弹系统:防空导弹的前世今生
阵地中的B-200雷达站
今天的卫星地图上还能看到“金鹰”系统的遗迹
DAL机动防空导弹系统的拖车与5V11导弹
DAL系统的5N21雷达
正当苏联人为了S-25的性能问题焦头烂额的时候,一种中型防空导弹系统却给他们
带来了希望,这就是S-75系统。与之前的S-25相比,S-75的定位要低一些:保卫除莫斯
科和列宁格勒外的苏联城市和军事目标,因此其技术指标也不像前者那么苛刻。更重要
的是担纲S-75总体设计的就是拉斯普列京,此前他也主持设计了S-25系统,在地空导弹
设计领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针对S-25暴露出的问题,S-75的总体设计思路有一些变化:
ShB-32是S-25与S-75间的过渡,具有了两级火箭发动机
首先S-25系统采用固定阵地部署,机动性很差,部署起来很不方便,敌机只要在其
射程外拐个弯就可以轻易绕开它;其次由于采用的是单级火箭,V-300导弹的重量很大
但射高不足,无法拦截高空高速目标;最后S-25系统中B-200雷达同时承担了搜索、跟
踪目标和引导攻击的任务,由于苏联在电子元器件方面技术落后,B-200雷达的跟踪精
度很低。于是,拉斯普列京对S-75系统的设计方案提出了三点针对性改进意见:首先S-
75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机动性,有利于快速转移和部署;其次为了对抗高空高速目标,
新导弹必须具备较好的高空高速性能,但不过分追求射程;最后为了在保持搜索距离的
前提下提高雷达跟踪精度,S-75系统的雷达系统只能采取按照功能分置的设计原则进行
射击,就是测距雷达和跟踪制导雷达分别设计,这三条构成了S-75的基本设计原则。
早期的1D导弹,头部外形和弹翼有所不同
S-75系统于1953年11月20日开始研制,由“金刚石-安泰”设计局的BorisBunkin设
计团队全权负责该项目研制工作。为了追求更高的制导精度和更小的体积,科研人员打
算用新型V波段(发射波长6厘米)制导雷达来代替S-25系统上N波段(发射波长10厘米
)雷达。但是由于苏联电子工业水平限制,V波段制导雷达迟迟不能定型,倒是N波段雷
达上的关键部件——新型磁控管已经研制完毕。不得已之下S-75系统分成两个型号并行
研发:使用RSNA-75低频雷达作为制导雷达的SA-75“德维纳”系统;和使用性能较为先
进的RSN-75高频雷达的S-75N“德斯纳”系统。两个系统都用苏联境内的河流命名,这
一命名习惯后来贯穿苏联防空导弹系统研发历程始终。而在导弹弹体设计方面,由于拉
沃金忙于S-25和DAL系统导弹部分的设计,不得不成立一个新团队负责S-75的弹体设计
,主持这一工作的是拉沃金的副手之一——Pyotr Grushin。Grushin领导的团队就是后
来著名的“火炬”设计局的前身。
1955年S-751D导弹安装在原型发射架上准备进行试射
和拉斯普列京一样,Grushin在设计S-75系统的导弹部分时,也充分吸取了S-25的
经验教训。S-75系统的导弹为两级火箭。发射时一级火箭起到助推器作用,燃烧完毕后
自动脱落,二级火箭推进导弹继续飞行。这样导弹的灵活性和对抗高空高速目标的能力
也越强。1955年4月,代号为1D(1号项目)的导弹在苏联卡普斯金亚尔导弹试验场试射
成功。
1D导弹侧面图
1D导弹的试射
1957年12月11日,SA-75系统通过技术验收,当年计划生产40架发射架和1,200枚导
弹,实际生产了30架发射架和621枚导弹。而按照1956-60年的苏联“五年计划”规定,
需要生产足够装备265个导弹营的装备外加7,220枚导弹。自此苏联国土防空军终于拥有
了可以大量部署并具有实际作战能力的防空导弹系统。
生产型1D导弹与SM-90发射架
大地惊雷——苏制萨姆-2防空导弹系统:S-75防空导弹的体系结构
S-75防空导弹的体系结构
S-75系统主要由制导雷达、导弹和其他辅助装备构成,其中制导雷达采用RSNA-75
型雷达,该型雷达采用机电扫描跟踪加无线电指令制导模式。工作时,左侧两台矩形天
线分别进行左右和上下扫描,根据回波信号强弱分别测定目标的方位角和高低角,当两
股波束交点回波信号最强的地方就是敌机所在的位置;右侧的圆形天线负责发射无线电
指令引导导弹跟踪目标。由于其独特的跟踪方式,西方给它起了个有趣的绰号——“扇
歌”,意思是两台跟踪天线一摇一摆的工作方式酷似日本女人拿着折扇跳舞时的样子。
RSNA-75低频雷达
S-75系统的引导方式主要有三点法和前置法两种:其中三点法就是保证制导雷达、
导弹和目标始终在一条直线上,直到最后击中目标。这种方法实现起来很简单,对于射
手的要求也比较低,但抗干扰能力差,而且随着敌机飞行速度的加快,导弹需要不断调
整自身姿态来保持“三点一线”,因此越是接近目标,导弹飞行曲线越是弯曲,为了调
整飞行方向需要消耗能量越大、承受的过载也跟着变大;相比之下前置法简单一些:对
目标飞行轨迹进行预测,引导导弹在敌机必经的一点上与敌机交会。这样一来导弹飞行
曲线比较平滑,消耗能量和承受过载也小一些,对射程的影响也比较小,但这种方式对
射手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根据显示屏上敌机信号强弱判断敌机的飞行速度和轨迹,然后
通过计算预判交会点。一般作战中使用后一种方法的机会多一些。
S-75防空阵地
从“扇歌”雷达的设计思路和总体结构可以看出苏联防空导弹制导雷达的设计特点
:由于电子元器件工艺落后,苏联人很难做到在一部雷达上同时集成搜索、跟踪、制导
等多项功能,于是退而求其次,在一个系统里配置多部雷达分别承担上述功能。这样做
除了简化设计外还能增强系统冗余度,即使一部雷达遭到损坏也仅仅影响部分功能,其
他功能不受影响。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系统结构过于庞杂,不但能耗大,日常维护
也不方便。譬如每到一地开机前都需要用吊车把天线吊到制导雷达工作车顶上;转移前
再用吊车把天线吊下来。一旦出问题,技师需要通宵达旦跑电路图排查故障。实际上在
S-75系统设计之初,拉斯普列京也考虑过采用比较先进的雷达半主动制导技术,但反复
尝试后还是决定采用S-25系统上成熟的无线电指令制导技术。与雷达半主动制导技术相
比,无线电指令制导技术实现简单、制导精度高,但抗干扰能力差。这点日后被对手利
用,成为S-75的一处软肋。
1D导弹的二级火箭发动机S2.711
S-75系统采用的1D导弹由一枚两级火箭提供动力:一级火箭采用固体燃料;二级火
箭采用液体燃料。发射时一级火箭起到助推作用,燃烧5-6秒钟后自动脱落,二级火箭
继续飞行。除一级火箭外的主弹体为尖锥形头部、细长弹体,弹体上除了主翼外还有两
对尾舵负责控制飞行方向,其中一对舵面负责控制弹体空中滚转和俯仰,各由一台舵机
控制,可以差动,作用类似于飞机的平尾;另一对负责控制弹体方向稳定性,共用一台
舵机,作用类似于飞机垂尾。为了适应高速飞行要求,主翼和尾舵不但适当后移,而且
全部做成后掠三角形。鉴于1D的飞行状态过于稳定,不利于跟踪高速机动目标,在导弹
头部增加了两对固定前翼,这样一来导弹由静安定变成了静不安定,尾舵稍有变化就能
改变其飞行方向,另外在一级火箭上也有两对稳定尾翼。战斗部采用无线电近炸引信加
破片战斗部,S-75的单发杀伤概率为54%,三发杀伤概率98%。
1D导弹的KartukovPRD-18固体火箭助推器
S-75系统的基本作战单位和作战方式
S-75系统的基本作战单位是防空导弹营。一个标准S-75地空导弹营包括6部SM-63-I
导弹发射架和1部“扇歌”雷达。按照苏军条令规定,标准情况下,6具发射架对外成六
角形阵地,彼此以道路连接;“扇歌”雷达指挥车、配电车和三个掩蔽指挥所部署在阵
地中央,负责指挥各个发射架依次发射。为做到先敌发现,还需要额外配备一台P-12搜
索雷达和一台PRV-10测高雷达,二者一起工作,通过有线线路为“扇歌”雷达提供敌机
方位、速度和高度信息。每三个地空导弹营及各种勤务保障分队组成一个地空导弹团,
每三个地空导弹团构成一个地空导弹旅,依此类推还有防空师、防空军等作战单位。
古巴导弹危机中古巴的S-75发射阵地侦察照片
后期S-75开始使用改进型的SM-90导弹发射架
“扇歌”雷达
PRV-10测高雷达
P-12搜索雷达
S-75的PR-11A导弹运输拖车
大地惊雷——苏制萨姆-2防空导弹系统:
S-75系统的主要作战方式包括要地防空和机动伏击两种:要地防空主要是环绕防御
目标构筑多层防线,每层防线上有多个六角形地空导弹阵地为支撑点,在战区防空指挥
中心统一指挥和协调下,与防空战斗机、地面高炮协同作战共同抗击敌方多方向、多高
度、多波次高强度空中打击,保卫己方要地安全。机动伏击是根据敌机侦查规律和活动
航迹分析结果,有意识的在敌机必经之地设伏,待敌机经过时突然攻击。这种战术通常
要求部队以营为单位进行大范围铁路或公路机动,打一枪换个地方,让敌人难以捉摸我
方防空部队的部署情况;必要时还需要出动海空军进行战场佯动来引蛇出洞。上世纪50
、60年代,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使用S-75系统实施机动伏击先后击落5架美蒋U-2高空侦
察机。
发射中的红旗-2地空导弹
被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击落的U-2残骸
具体战斗中,远端标图参谋和近端标图参谋在营指挥所里收听军区空情指挥中心提
供的空情信息,根据对方提供敌机飞行方向、速度、高度信息在地图上绘制敌机飞行轨
迹,计算敌机距离我方射击区域的有效距离;营长根据上述信息并遵照战区防空指挥中
心预先制定的作战计划定下发射决心;“扇歌”雷达指挥车上的高低参谋和方向参谋分
别操作两台跟踪天线跟踪敌机,将敌机回波信号稳稳地套在显示屏正中央;确认锁定目
标后,“扇歌”转入自动跟踪,六部导弹发射架顺着“扇歌”雷达的跟踪方向缓缓转动
同步跟踪目标;待营长一声令下,发射技师遵照发射顺序连续发射导弹,引导技师的显
示屏上会显示一个微弱的雷达回波正高速接近敌机回波信号,直到两者重合后消失;如
果敌机释放干扰,引导技师转入手动跟踪引导导弹击中目标。
S-75制导车内部
标图员正在根据雷达指示标注敌机飞行动态
大地惊雷——苏制萨姆-2防空导弹系统:S-75系统的持续改进
S-75系统的持续改进
从服役开始,S-75系列就开始了自己持续不断地改进,根据战场实际要求有针对性
的加强某一方面的性能,先后衍生出多个子型号,共同构筑起各有分工、覆盖完整的第
一代防空体系。
从1956年8月25日开始,为对付频繁穿越苏联领空执行侦察任务的美国U-2高空侦察
机,负责S-75系统导弹部分设计的“火炬”设计局在格鲁申领导下开始研制推力更大的
11D型导弹。该弹换装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最大升限达到2.2-2.5万米。该弹于1957年底
完成设计,次年4月通过发射测试。
11D导弹与发射架结构图
与此同时,针对“扇歌”雷达的改进工作也在同步进行。随着RSN-75型N波段制导
雷达和与之搭配的13D导弹都性能已经趋于成熟。1958年底,在S-75“德维纳”投入生
产一年之后,新型S-75N“德斯纳”系统也开始投入生产,次年5月22日装备部队。按照
1958年生产计划,需要生产130个营的装备,包括78套“德维纳”系统、950枚11D型导
弹和52套“德斯纳”系统和700枚13D型导弹。
13D导弹,助推火箭的尾喷口与11D不同
13D导弹的尾喷口
11D导弹的尾喷口
S-75M“沃尔霍夫”系统
当S-75系统于1957年大批量生产时,部队就提出要求,希望能获得射程更远、射高
更高的武器来对付比U-2飞的更高的侦察机。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有人提出设计全新的S
-175系统,但设计新型防空导弹系统不但需要投入大量金钱,而且研制周期也很长。权
衡再三,苏联国土防空军决定继续在S-75系统上进行现代化改装来满足部队需求,这就
是后来的S-75M“沃尔霍夫”系统。该系统于次年6月4日立项,主要目标是拦截高空高
速空中目标,为此分别研制了两种型号的新型导弹:17D和20D。
20D导弹
20D导弹在外观上的变化
17D型的二级火箭部分采用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取代了过去采用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
机,与之前的型号相比,17D不再需要加注氧化剂,携带燃料重量减轻了三分之二,维
护流程大大简化,飞行速度和高度都有了很大提高。但该方案过于超前,设计过程中遇
到很多瓶颈,因此迟至1960年1月23日才进行第一次发射试验,而此时20D型导弹早已定
型交付使用。到1962年夏天,17D前后进行了40次发射试验,为同样采用冲压喷气模式
的19D和22D型导弹的研制积累不少研制经验。
使用冲压发动机的17D导弹
17D导弹结构图
外形更加奇特的22D导弹
22D导弹结构图
相比前者,20D型导弹的设计比较保守,外观上和之前的型号没有差别,但几乎所
有的内部零件都被重新设计了一遍。S-75M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导弹在强电
磁干扰条件下的跟踪能力,为此研制了新型RSN-75V跟踪雷达(北约编号“扇歌E”)。
与老式“扇歌”相比,“扇歌E”安装了“Biser-M”大功率磁控管和一对新型铅笔波束
扫描天线,其在敌方投放干扰箔条的条件下进行动目标追踪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工作模
式除了手动、自动之外还增加了适合对抗敌方电子干扰的手动/自动混合模式。“扇歌E
”最多可以同时跟踪6个空中目标。
“扇歌E”雷达车
“扇歌E”雷达的宽波扫描模式
“扇歌E”雷达的窄波扫描模式
S-75M“沃尔霍夫”系统于1961年4月20日进入防空军服役,但由于研发进度落后,
到次年才刚刚装备第一个防空导弹营,到1967年共生产68,000枚导弹。
由于国土防空军认为核战争爆发时现有武器不足以完全抵御住对方轰炸机的核打击
,S-75M系统又衍生出携带核弹头型号——15D型导弹。15D与其他型号没有太大差别,
唯一区别是为了容纳核弹头,15D头部为球形;为了提高飞行可靠性还增加了冗余飞控
系统。为了追求更高的命中精度,特地为每个核战备防空营还装备了新型RD-75“
Amazonka”测距雷达。核战备型S-75M系统于1964年5月15日装备部队。
装备核弹头的15D导弹
RD-75“Amazonka”测距雷达
到1961年,苏联国土防空军已经装备了435个营的S-75系统,到1969年,S-75系统
的装备量达到顶峰——装备量多达800个营!到1959年夏天,S-75防空网开始向西扩展
:首先部署到东德。接着赫鲁晓夫开始允许华约国家购买S-75系统,波兰、捷克、东德
陆续购买S-75系统。例如东德最后购买了8个营的SA-75“德维纳”和29个营的S-75“沃
尔霍夫”系统。
大地惊雷——苏制萨姆-2防空导弹系统:S-125“涅瓦河”和S-200“安加拉”
S-125“涅瓦河”和S-200“安加拉”
S-75系统在服役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弱点:首先,它只适合对付像U-2侦察机这样
的高空中低速目标,但对于像F-4“鬼怪”战斗机这样的低空高速突防目标或像SR-71“
黑鸟”侦察机这样的高空高速目标有点力不从心;其次,它的电子对抗能力比较弱,不
足以应付日益先进的电子对抗手段。有些弱点固然可以通过早期的升级改进来弥补,但
更彻底的办法还是在S-75系统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改进,进而形成新的地空导弹系统来弥
补S-75留下的漏洞成了当务之急。最终苏联人在S-75基础上又相继研制了以打击中低空
目标为主要任务的S-125“涅瓦河”(北约代号SA-3“果阿”)防空导弹系统和以打击
高空高速目标为主要任务的S-200“安加拉”(北约代号SA-5“织女星”)防空导弹系
统,分别于1961年6月和1967年2月进入防空军服役。
S-125“涅瓦河”的5V27导弹,实现了全固推进
S-125四联发射架
与S-75相比,S-125系统注重提高打击中低空目标的能力,其最大特点是采用了四
联装导弹发射架,一个S-125导弹营配备4座这样的发射架,这样一来一次最多可以发射
16枚导弹,之前一个S-75导弹营一次只能发射6枚导弹;导弹本身也由原先的固体燃料
助推器+液体燃料主发动机改为固体燃料助推器+固体燃料主发动机;这样一来其抗击多
目标进攻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有很大提高。S-125使用的SNR-125“低击”制导雷达基本
沿用了SNR-75“扇歌”制导雷达的工作原理,采用角度分辩率高但孔径小的的金属聚焦
天线(路易斯天线),但为了适应跟踪低空目标的要求,把原先的“一横一纵”改成了
“八字胡”,只接收信号但不发射信号,截获/照射雷达的信号发射天线放在中间,上
面是制导指令发射天线。S-125系统后来参加中东战争和安哥拉内战,取得了击落击伤
多架以色列和南非战机的战果,直到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S-125防空导弹击落了一架F
-117隐形战斗机,打破了“隐形战机不可击落”的神话。
S-125发射阵地
SNR-125“低击”制导雷达
雷达天线特写
S-200防空导弹系统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导弹飞行高度和有效射程上:要求能对抗
像SR-71“黑鸟”这样的高空高速目标。如果说S-125系统是S-75的缩小版,那么S-200
系统就是S-75的放大版。1982年黎巴嫩战争中,驻叙利亚苏军向180公里外的以色列E-
2C预警机发射S-200导弹,迫使对方不敢随意接近黎巴嫩海岸线;2008年南奥塞梯冲突
中,格鲁吉亚使用S-200导弹击落了一架俄罗斯Tu-22M“逆火”战略轰炸机。按照俄罗
斯《空天系统防御》杂志的说法,自从S-200导弹服役后,美国SR-71高空高速侦察机再
不敢随意深入苏联领空活动。
S-200的5V21
S-125、S-75和S-200一般混合部署,分别负责拦截中低空、中高空和高空目标,加
上SA-7“箭-2”便携式防空导弹和“石勒河”自行高射炮,苏军初步形成了国土防空和
野战防空相结合;固定防空和机动防空相结合;覆盖高空、中高空、中空、低空、超低
空和远、中、近程的防空火力网,“以地制空”体系初步形成。
S-125和S-200都衍生出各自出口型号:S-125“伯朝拉”1970年首次出售给埃及,
之后广泛出口到世界各地;而S-200VE“维加-E”不但装备华约国家,还出口到叙利亚
、朝鲜、伊朗和利比亚等国。
S-200VE发射阵地
S-75系统是一种革命性的防空武器,它的出现改变了空中战争的形态——叱咤风云
的“天之骄子”们来去自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S-75系统降生后不久就取得战果,直
到今天回顾这些战果都能感受到背后的凛凛杀机:
上世纪50年代末,在美国授意和支持下,台湾空军对中国内地频繁进行空中侦察。
为此中苏签订国防技术协定,引进5套S-75“德维纳”系统加62发地空导弹,另有一套
训练装备,并派遣苏联专家协助中国组建自己的地空导弹部队,这就是著名的“543”
部队。1959年10月7日,“543”部队首开记录,使用三发地空导弹击落窜犯北京上空的
美蒋RB-57D型高空侦察机,为国庆10周年献礼。这也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例地空导弹击
落战果。
官兵们进行导弹装配操作训练(引自铁血老K)
敌机RB-75D被导弹击中后起火坠落(引自铁血老K)
上图为被击落的RB-57D飞机部分残骸,清晰可见国民党空军徽记(引自铁血老K)
1960年5月1日,在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上空,国土防空军发射防空导弹击落一架
美国U-2高空侦察机,生俘飞行员佛朗西斯.格里.鲍尔斯。自此之后美国再也不敢派U-2
深入苏联领空进行侦查。
第一位被击落的U-2飞行员佛朗西斯.格里.鲍尔斯
鲍尔斯的U-2残骸
1962年10月27日,还是苏联防空部队在古巴上空发射导弹击落一架U-2高空侦察机
,飞行员鲁道夫.安德森少校当场丧生,他是整个古巴导弹危机中唯一一位战斗伤亡人
员。
安德森少校的U-2残骸
1965年12月,苏联防空部队使用S-75在黑海上空击落一架美国RB-57F侦察机。
上世纪60年代,美国为了刺探中国核机密,多次驱使台湾派王牌飞行员驾驶U-2高
空侦察机窜犯大陆,这给了解放军猎杀U-2的机会。从1962年到1967年,先后有5架U-2
高空侦察机被中国地空导弹部队击落,使用的武器都是S-75系统。中国也成为击落U-2
侦察机最多的国家。
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等空军首长查看被击落的U-2飞机残骸
1965年1月11日一营营长汪林成在敌U-2残骸前,向空军副司令员成钧中将汇报战斗经过
。此役生俘飞行员张立义,缴获一台完整的电子干扰系统“13A系统”(引自铁血老K)
空军科研人员分析敌“13A系统”告警干扰设备,并研制出新“28号”反干扰系统(引
自铁血老K) |
|
|
|
|
|